CN208450347U - 一种门壳钣金件连续组合式折弯专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门壳钣金件连续组合式折弯专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450347U
CN208450347U CN201820752081.4U CN201820752081U CN208450347U CN 208450347 U CN208450347 U CN 208450347U CN 201820752081 U CN201820752081 U CN 201820752081U CN 208450347 U CN208450347 U CN 2084503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nding
die head
angle
arc chord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75208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素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Zhongjia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Zhongjia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Zhongjia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Zhongjia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75208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4503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4503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450347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ending Of Plates, Rods, And Pipes (AREA)

Abstract

一种门壳钣金件连续组合式折弯专机,由右、左组合折弯单元、中部支承单元、主机架组成,其特征在于:右、左组合折弯单元结构完全相同,通过滚珠丝杠副设置在主机架上,且关于中部支承单元的中心线对称;右组合折弯单元由推压成型组件、侧定位组件、直角折弯组件、圆弧角成型组件、旋转模条轮、料板台、旋转模条、若干个右机架组成,并实现送料、定位支承、直角折弯、圆弧角折弯、水平退/竖直退圆弧角模头等动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传统分开折弯方式存在着设备成本高、加工精度不高、加工效率低等问题,具有低成本、加工精度高、效率高等特点,在门壳钣金件加工领域,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Description

一种门壳钣金件连续组合式折弯专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钣金件加工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可加工门壳钣金件的组合折弯专机。
背景技术
对于如图1所示的门壳钣金件,广泛用于厨房柜、冰箱、冷柜中,其端部由直角1和圆弧角2构成,一般都是由直角折弯专机、圆弧角折弯专机两个不同的折弯专机加工而成。这种方式存在着设备成本高、加工精度不高、加工效率低等问题,限制了门壳钣金件加工成本下降幅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可加工门壳钣金件的组合折弯专机,解决现有的加工门壳钣金件方式存在的上述缺点,达到降低门壳钣金件的加工成本。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门壳钣金件连续组合式折弯专机,由右组合折弯单元、左组合折弯单元、中部支承单元、主机架组成,其特征在于:右组合折弯单元、左组合折弯单元结构完全相同,通过滚珠丝杠副设置在主机架上,且关于中部支承单元的中心线对称;所述的中部支承单元由若干条支承架、导轮组成,每个支承架上都装有等距的导轮,用于对板料的支撑;所述的右组合折弯单元由推压成型组件、侧定位组件、直角折弯组件、圆弧角成型组件、旋转模条轮、料板台、旋转模条、若干个右机架组成,若干个右机架沿进料方向平行设置,并焊接成整体,每个右机架上都设有一个侧定位组件,用于对板料的侧边定位;直角折弯组件、圆弧角成型组件均竖向设置在右机架顶部,且直角折弯组件位于圆弧角成型组件外侧,在直角折弯组件、圆弧角成型组件下方设有料板台,旋转模条轮由外部动力机构驱动,旋转模条与旋转模条轮固定连接,在旋转模条上设有推压成型组件;所述的直角折弯组件,由直角折弯气缸、折弯模头组成,折弯模头上部与直角折弯气缸活塞杆固连,下部的左侧设有让刀槽,下部的右侧设有直角成型凸起;所述的圆弧角成型组件,由圆弧角成型气缸、第二过渡模头、圆弧角模头、退模头气缸、过渡杆、第一导杆、第一导柱组成,第二过渡模头与圆弧角成型气缸活塞杆固装,且其侧部固装有退模头气缸、第一导柱,第二过渡模头的底部设有水平方向的燕尾槽,并在燕尾槽内嵌套装有圆弧角模头,圆弧角模头的一侧部设有圆弧角凸起部,另一侧部固装有第一导杆,第一导杆中部与第一导柱套装,第一导杆的另一端通过过渡杆与退模头气缸活塞杆固连;所述的推压成型组件,由推压气缸、推压模头、铰链模头组成,推压气缸固装在旋转模条的下部,推压气缸的活塞杆杆头通过活动铰链与推压模头连接,铰链模头与推压模头呈层状固连,铰链模头上端部设有第一铰链孔,并通过第一铰链孔活动安装在旋转模条的上部。
作为优选,所述支承架的数量为4,分别为第一支承架、第二支承架、第三支承架、第四支承架,其中第一支承架、第四支承架对称设置在左右两侧,第二支承架、第三支承架对称设置在中部两侧。
作为优选,驱动所述的旋转模条轮的外部动力机构为气缸、油缸或控制电机。
相应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门壳钣金件连续组合式折弯工艺,依次由送料工艺、定位支承工艺、直角折弯工艺、圆弧角折弯工艺、水平退圆弧角模头工艺、竖直退圆弧角模头工艺组成,其特征在于:
1)所述的送料工艺:加工开始前,所述的板料在机械手作用下,进入门壳组合折弯专机工位;
2)所述的定位支承工艺:在中部支承单元、侧定位组件共同作用下,实现对板料的定位支承;
3)所述的直角折弯工艺:折弯模头、圆弧角模头分别在直角折弯气缸、圆弧角成型气缸作用下压向板料,推压气缸伸出推动铰链模头,铰链模头带动推压模头旋转,实现对板料头部的直角折弯动作,推压气缸、直角折弯气缸依次缩回;
4)所述的圆弧角折弯工艺:旋转模条轮旋转若干角度,带动旋转模条旋转若干角度,旋转到位后,推压气缸第二次伸出推动铰链模头,铰链模头带动推压模头旋转,实现对板料的圆弧角折弯动作;
5)所述的水平退圆弧角模头工艺:推压气缸二次缩回,缩回到位后,退模头气缸伸出,依次带动过渡杆、第一导杆、圆弧角模头直线移动,使得圆弧角模头远离板料上的折弯直角,避免相互剐蹭;
6)所述的竖直退圆弧角模头工艺:退模头气缸伸出到位后,圆弧角成型气缸缩回,进入下一个循环。
作为优选,所述的旋转模条轮、旋转模条轮旋转的角度相同,均在90~95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门壳钣金件连续组合式折弯专机,通过优化设计机械结构,实现了在一个工位上对门壳钣金件的直角、圆弧角的连续组合式折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传统分开折弯方式存在着设备成本高、加工精度不高、加工效率低等问题,具有低成本、加工精度高、效率高等特点,在门壳钣金件加工领域,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需加工成型的门壳钣金件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中部支承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右组合折弯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直角折弯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圆弧角成型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推压成型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弯折直角后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弯折圆弧角后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门壳钣金件连续组合式折弯专机,如图2所示,由右组合折弯单元11、左组合折弯单元12、中部支承单元13、主机架14组成,其特征在于:右组合折弯单元11、左组合折弯单元12结构完全相同,通过滚珠丝杠副15设置在主机架14上,且关于中部支承单元13的中心线对称;所述的中部支承单元13由若干条支承架、导轮135组成,每个支承架上都装有等距的导轮135,用于对板料10的支撑,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支承架数量为4,分别为第一支承架131、第二支承架132、第三支承架133、第四支承架134,其中第一支承架131、第四支承架134对称设置在左右两侧,第二支承架132、第三支承架133对称设置在中部两侧。
如图4所示,所述的右组合折弯单元11由推压成型组件110、侧定位组件111、直角折弯组件112、圆弧角成型组件113、旋转模条轮114、料板台115、旋转模条116、若干个右机架118组成,若干个右机架118沿进料方向平行设置,并焊接成整体,每个右机架118上都设有一个侧定位组件111,用于对板料10的侧边定位;直角折弯组件112、圆弧角成型组件113均竖向设置在右机架118顶部,且直角折弯组件112位于圆弧角成型组件113外侧,在直角折弯组件112、圆弧角成型组件113下方设有料板台115,旋转模条轮114由外部动力机构驱动,如气缸、伺服电机等,旋转模条116与旋转模条轮114固定连接,在旋转模条116上设有推压成型组件110。
如图5所示,所述的直角折弯组件112,由直角折弯气缸1121、折弯模头1122组成,折弯模头1122上部与直角折弯气缸1121活塞杆固连,下部的左侧设有让刀槽11221,下部的右侧设有直角成型凸起11222。
如图6所示,所述的圆弧角成型组件113,由圆弧角成型气缸1131、第二过渡模头1132、圆弧角模头1133、退模头气缸1135、过渡杆1136、第一导杆1138、第一导柱1137组成,第二过渡模头1132与圆弧角成型气缸1131活塞杆固装,且其侧部固装有退模头气缸1135、第一导柱1137,第二过渡模头1132的底部设有水平方向的燕尾槽,并在燕尾槽内嵌套装有圆弧角模头1133,圆弧角模头1133的一侧部设有圆弧角凸起部11331,另一侧部固装有第一导杆1138,第一导杆1138中部与第一导柱1137套装,第一导杆1138的另一端通过过渡杆1136与退模头气缸1135活塞杆固连。
如图7所示,所述的推压成型组件110,由推压气缸1101、推压模头1102、铰链模头1103组成,推压气缸1101固装在旋转模条116的下部,推压气缸1101的活塞杆杆头通过活动铰链与推压模头1102连接,铰链模头1103与推压模头1102呈层状固连,铰链模头1103上端部设有第一铰链孔11031,并通过第一铰链孔11031活动安装在旋转模条116的上部。
在如图8所示的弯折直角后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中,所述的板料10在机械手作用下,进入门壳组合折弯专机工位;在中部支承单元13、侧定位组件111共同作用下,实现对板料10的定位支承;在图8中,折弯模头1122、圆弧角模头1133分别在直角折弯气缸1121、圆弧角成型气缸1131作用下压向板料10,推压气缸1101伸出推动铰链模头1103,铰链模头1103带动推压模头1102旋转,实现对板料10头部的直角折弯动作,推压气缸1101、直角折弯气缸1121依次缩回。
在图9所示的折弯圆弧角后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中,旋转模条轮114旋转若干角度,优选旋转的角度在90~95之间,带动旋转模条116旋转,旋转到位后,推压气缸1101第二次伸出推动铰链模头1103,铰链模头1103带动推压模头1102旋转,实现对板料10的圆弧角折弯动作;推压气缸1101二次缩回,缩回到位后,退模头气缸1135伸出,依次带动过渡杆1136、第一导杆1138、圆弧角模头1133直线移动,使得圆弧角模头1133远离板料10上的折弯直角,避免相互剐蹭;退模头气缸1135伸出到位后,圆弧角成型气缸1131缩回,进入下一个循环。从而实现对门壳钣金件的直角、圆弧角的连续组合式折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3)

1.一种门壳钣金件连续组合式折弯专机,由右组合折弯单元(11)、左组合折弯单元(12)、中部支承单元(13)、主机架(14)组成,其特征在于:右组合折弯单元(11)、左组合折弯单元(12)结构完全相同,通过滚珠丝杠副(15)设置在主机架(14)上,且关于中部支承单元(13)的中心线对称;所述的中部支承单元(13)由若干条支承架、导轮(135)组成,每个支承架上都装有等距的导轮(135),用于板料(10)的支撑;
所述的右组合折弯单元(11)由推压成型组件(110)、侧定位组件(111)、直角折弯组件(112)、圆弧角成型组件(113)、旋转模条轮(114)、料板台(115)、旋转模条(116)、若干个右机架(118)组成,若干个右机架(118)沿进料方向平行设置,并焊接成整体,每个右机架(118)上都设有一个侧定位组件(111),用于对板料(10)的侧边定位;
直角折弯组件(112)、圆弧角成型组件(113)均竖向设置在右机架(118)顶部,且直角折弯组件(112)位于圆弧角成型组件(113)外侧,在直角折弯组件(112)、圆弧角成型组件(113)下方设有料板台(115),旋转模条轮(114)由外部动力机构驱动,旋转模条(116)与旋转模条轮(114)固定连接,在旋转模条(116)上设有推压成型组件(110);
所述的直角折弯组件(112),由直角折弯气缸(1121)、折弯模头(1122)组成,折弯模头(1122)上部与直角折弯气缸(1121)活塞杆固连,下部的左侧设有让刀槽(11221),下部的右侧设有直角成型凸起(11222);
所述的圆弧角成型组件(113),由圆弧角成型气缸(1131)、第二过渡模头(1132)、圆弧角模头(1133)、退模头气缸(1135)、过渡杆(1136)、第一导杆(1138)、第一导柱(1137)组成,第二过渡模头(1132)与圆弧角成型气缸(1131)活塞杆固装,且其侧部固装有退模头气缸(1135)、第一导柱(1137),第二过渡模头(1132)的底部设有水平方向的燕尾槽,并在燕尾槽内嵌套装有圆弧角模头(1133),圆弧角模头(1133)的一侧部设有圆弧角凸起部(11331),另一侧部固装有第一导杆(1138),第一导杆(1138)中部与第一导柱(1137)套装,第一导杆(1138)的另一端通过过渡杆(1136)与退模头气缸(1135)活塞杆固连;
所述的推压成型组件(110),由推压气缸(1101)、推压模头(1102)、铰链模头(1103)组成,推压气缸(1101)固装在旋转模条(116)的下部,推压气缸(1101)的活塞杆杆头通过活动铰链与推压模头(1102)连接,铰链模头(1103)与推压模头(1102)呈层状固连,铰链模头(1103)上端部设有第一铰链孔(11031),并通过第一铰链孔(11031)活动安装在旋转模条(116)的上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门壳钣金件连续组合式折弯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个支承架的数量为4,分别为第一支承架(131)、第二支承架(132)、第三支承架(133)、第四支承架(134),其中第一支承架(131)、第四支承架(134)对称设置在左右两侧,第二支承架(132)、第三支承架(133)对称设置在中部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门壳钣金件连续组合式折弯专机,其特征在于:驱动所述的旋转模条轮(114)的外部动力机构为气缸、油缸或控制电机。
CN201820752081.4U 2018-05-21 2018-05-21 一种门壳钣金件连续组合式折弯专机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84503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752081.4U CN208450347U (zh) 2018-05-21 2018-05-21 一种门壳钣金件连续组合式折弯专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752081.4U CN208450347U (zh) 2018-05-21 2018-05-21 一种门壳钣金件连续组合式折弯专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450347U true CN208450347U (zh) 2019-02-01

Family

ID=651486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752081.4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8450347U (zh) 2018-05-21 2018-05-21 一种门壳钣金件连续组合式折弯专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45034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56481A (zh) * 2018-05-21 2018-11-23 安徽中佳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门壳钣金件组合折弯专机
CN111069357A (zh) * 2019-12-31 2020-04-28 安徽中佳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组合式折弯机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56481A (zh) * 2018-05-21 2018-11-23 安徽中佳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门壳钣金件组合折弯专机
CN108856481B (zh) * 2018-05-21 2023-12-15 安徽中佳自动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门壳钣金件组合折弯专机
CN111069357A (zh) * 2019-12-31 2020-04-28 安徽中佳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组合式折弯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856481A (zh) 一种门壳钣金件组合折弯专机
CN208450347U (zh) 一种门壳钣金件连续组合式折弯专机
US20230330734A1 (en) Heavy-load and high-precision transmission mechanism applicable to metal sheet bending equipment
CN102950628A (zh) 一种数控自动双端开榫机
CN207028308U (zh) 一种用于压力机的上下料装置
CN208146801U (zh) 一种翻转装置
CN206640481U (zh) 转子轴承装配v型托架
CN108856480A (zh) 一种门壳钣金件连续组合式折弯工艺
CN209852684U (zh) 一种便于操作的封箱机
CN2782276Y (zh) 能多角度切割大斜面的新型走丝装置
CN207916393U (zh) 一种雕刻机平移结构
CN214770353U (zh) 一种动梁数控机床用可调节滑枕装置
CN215431207U (zh) 保温杯缩口压坯装置及双工位保温杯缩口机
CN210614753U (zh) 一种肘杆式机械包边压力机
CN201013774Y (zh) 用于轴承自动装配的内外圈自动归位装置
CN112498775A (zh) 装盒机连续推料入盒机构
CN208701290U (zh) 一种落筒机器人组
CN112658560A (zh) 一种护栏爬梯的生产设备
CN220679142U (zh) 折弯机工作台机械调整补偿装置
CN212917727U (zh) 一种带有扩展工作台的摇臂钻床
CN216150742U (zh) 一种基于水平卸料的卷板机板材支撑装置
CN220612667U (zh) 一种激光数控异步开料机
CN218926376U (zh) 一种设有定向推送结构的切割设备
CN213352759U (zh) 一种仿形镂铣机
CN209520446U (zh) 一种立式搓齿机双轨配重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201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1215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201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