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440679U - 一种铝渣分离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铝渣分离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440679U
CN208440679U CN201820992168.9U CN201820992168U CN208440679U CN 208440679 U CN208440679 U CN 208440679U CN 201820992168 U CN201820992168 U CN 201820992168U CN 208440679 U CN208440679 U CN 2084406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gitated kettle
platform
aluminium slag
cover
baff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99216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宏伟
王连军
张学光
穆伟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inzhou Dyson Whee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inzhou Dyson Whee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inzhou Dyson Whee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inzhou Dyson Whee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99216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4406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4406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4406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10/00Technologies related to metal processing
    • Y02P10/20Recycling

Landscapes

  • Furnace Detai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铝渣分离装置,属于铝渣回收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为:包括支架、罩、搅拌锅、由升降机构驱动的搅拌装置、液压站、PLC控制器、铝液收集器、温度传感器和水管;所述支架上设有平台,所述搅拌锅置于所述平台上;所述搅拌锅底部设有铝液出口,所述平台上对应所述铝液出口的位置设有贯穿的槽;所述支架下方设有置物板,所述铝液收集器置于所述置物板上对应所述铝液出口的位置;所述罩固接在所述支架上方;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两个安装底座、两个液压缸和一个连接板;所述安装底座对称地固接在所述罩的左右两侧。本实用新型提高了铝渣分离效率,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且具有利于环保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铝渣分离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铝渣回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铝渣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车毂生产中,先熔炼铸造铝合金,在熔炼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的铝渣,轮毂在机加工时会产生一定量的铝屑,这部分铝屑需在铝屑炉中重新熔炼,在此过程中也会产生一定量的铝渣,同时,和料炉、铝屑炉内的铝水转入静止炉中进行静止精炼时也会产生一定量的铝屑。为保证铝水的纯度及铸件内外质量,达到铸造工艺的要求,必须采用捞取的方式将以上三个过程中产生的铝渣捞出,在捞取过程中,无法避免的会带出部分铝。
铝渣中含有一定的铝成分,为了避免原料的浪费,会对铝渣中的铝进行提炼,现有的提炼方法一般是采用对热铝渣进行人工搅拌,随着铝渣中成分的不同,铝会沉入底下,漂浮在上面的则用勺子去除,为了得到较纯的铝,应再反复循环,这样提炼的铝较纯,但这种提炼方法搅拌效率低,耗时长,工人劳动强度大,且在铝渣分离过程中会产生烟尘,污染工作环境,造成工人作业环境恶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铝渣分离装置,以提高铝渣分离的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同时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铝渣分离装置,包括支架、罩、搅拌锅、由升降机构驱动的搅拌装置、液压站、PLC控制器、铝液收集器、温度传感器和水管;所述支架上设有平台,所述搅拌锅置于所述平台上;所述搅拌锅底部设有铝液出口,所述平台上对应所述铝液出口的位置设有贯穿的槽;所述支架下方设有置物板,所述铝液收集器置于所述置物板上对应所述铝液出口的位置;所述罩固接在所述支架上方;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两个安装底座、两个液压缸和一个连接板;所述安装底座对称地固接在所述罩的左右两侧;两个液压缸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安装底座上,且与所述液压站相连;所述液压缸内设有伸缩杆,左右两个所述伸缩杆分别与所述连接板的两端相连;所述罩的左右两侧设有可供所述连接板上下移动的滑道;所述搅拌装置包括电机、减速机、搅拌轴和搅拌掌;所述电机固接在所述连接板上;所述电机与减速机传动配合连接;所述搅拌轴的一端与所述减速机相连,另一端与所述搅拌掌相连;所述搅拌掌位于所述搅拌锅的上方;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罩的顶端;所述水管设置在所述罩的内壁上,且出水口位于所述搅拌锅的斜上方;所述水管上设有控制阀;所述液压站、温度传感器、控制阀及电机分别与所述PLC控制器相连。
优选地,还包括电磁加热器、电源和温度控制器;所述电磁加热器分别与所述电源和温度控制器相连;所述电磁加热器设有电磁加热圈;所述搅拌锅外表面包裹有保温棉,所述保温棉厚度为20-25mm;所述保温棉外包裹有高温布。
优选地,还包括平台翻转机构和降温装置;所述平台翻转机构与平台相连;所述平台翻转机构固接在所述罩的一侧,并与所述液压站相连;所述搅拌锅上设有卡板,所述平台上固设有与所述卡板相适配的卡位机构;所述降温装置设有进料管道,当所述搅拌锅翻转时,所述搅拌锅内的渣体倒入所述进料管道内;所述降温装置内设有由驱动装置I驱动的螺旋形管道,所述驱动装置I与所述PLC控制器相连。
优选地,所述卡板设有多个,且前后间隔地设置在所述搅拌锅的左右两侧;所述卡板下部设有凹槽;所述卡位机构为两个“T”字形挡板和矩形挡板;所述“T”字形挡板包括竖直部分和水平部分,所述竖直部分固设于所述平台上,所述矩形挡板固设于所述水平部分的后端并位于所述水平部分的上方;所述搅拌锅置于所述平台上时,两个所述竖直部分分别位于所述搅拌锅的两侧,所述水平部分插入所述凹槽内。
优选地,还包括除尘装置;所述除尘装置包括布袋除尘器、除尘管道和排气管,所述除尘管道、排气管分别与所述布袋除尘器相连;所述除尘管道的烟尘入口与所述罩连通;所述排气管上设有抽风机,所述抽风机上设有驱动装置II;所述驱动装置II与所述PLC控制器相连。
优选地,还包括第一加料仓和第二加料仓;所述第一加料仓和第二加料仓分别设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的出料口位于所述搅拌锅的上方;所述出料管上设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与PLC控制器相连。
优选地,所述矩形挡板上固设有多个挡片,所述挡片包括竖直向上设置的挡片I和倾斜向上设置的挡片II。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 本实用新型中,将机械自动搅拌替代传统的人工搅拌,不仅操作方便、搅拌效率高,且搅拌效果更加均匀,大大提高了铝渣分离的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采用机械自动搅拌也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2. 在对铝渣进行搅拌分离之前,利用温度传感器检测搅拌锅内铝渣的温度,并将温度信息反馈给PLC控制器,根据铝渣温度的不同,实时调节向搅拌锅内添加的添加剂的种类(如清渣剂和/或煤粉)和用量,从而控制铝渣的温度保持在750-800℃的最佳分离温度区间,以便于铝渣的搅拌分离,提高了铝渣分离的效率。
3. 当对铝渣进行分离之前,搅拌锅内的铝渣已完全冷却时,单纯采用向铝渣中加入清渣剂和/或煤粉对铝渣进行搅拌升温分离,升温速率太慢,极大地降低了工作效率。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搅拌装置对搅拌锅搅拌之前,先使用电磁加热器对搅拌锅内的铝渣进行预热,通过温度控制器控制预热温度。当搅拌锅内铝渣的温度达到设定值时,再通过搅拌装置对搅拌锅内的铝渣进行搅拌升温分离,从而加快了升温速率,大大缩短了升温时间,提高了铝渣分离效率。
4. 在本实用新型中设置降温装置,对铝渣分离后残存的渣体进行降温回收处理,并对降温后的渣体进行转运、包装后统一回收处理,避免了铝渣分离后残存的渣体直接丢弃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利于环保的同时又降低了生产成本。
5. 由于铝渣分离过程中会产生较多的烟尘,造成工人工作环境恶劣,本实用新型采用机械自动搅拌代替传统人工搅拌,避免了工人与烟尘的直接接触,同时本实用新型设置除尘装置,将铝渣分离过程中产生的烟尘吸收并统一处理,彻底解决了工作现场的烟尘问题,改善了工作环境。
6. 在第一加料仓和第二加料仓中分别加入清渣剂和煤粉,在铝渣分离前根据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铝渣温度,并通过PLC控制器控制电磁阀的开关,实现自动化控制向搅拌锅内添加的清渣剂和/或煤粉,针对铝渣的不同温度,向搅拌锅内加入不同的添加剂,从而使铝渣温度稳定在750-800℃之间,以便更好地实现铝渣分离,操作简便。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3和4的结构示意图。
图4-6为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支架、2-罩、3-搅拌锅、4-液压站、5-PLC控制器、6-铝液收集器、7-温度传感器、8-水管、8.1-控制阀、9-平台、10-槽、11-置物板、12-安装底座、13-液压缸、14-连接板、15-伸缩杆、16-滑道、17-电机、18-减速机、19-搅拌轴、20-搅拌掌、21-电磁加热器、22-电源、23-温度控制器、24-电磁加热圈、25-保温棉、26-高温布、27-平台翻转机构、28-降温装置、28.1-进料管道、28.2-驱动装置I、28.3-水槽、29-卡板、29.1-凹槽、30-矩形挡板、31-竖直部分、32-水平部分、33-布袋除尘器、34-除尘管道、35-排气管、36-抽风机、36.1-驱动装置II、37-第一加料仓、38-第二加料仓、39-出料管、40-电磁阀、41-挡片I、42-挡片II、43-限位板、44-限位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用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此。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铝渣分离装置,包括支架1、罩2、搅拌锅3、由升降机构驱动的搅拌装置、液压站4、PLC控制器5、铝液收集器6、温度传感器7和水管8;所述支架1上设有平台9,所述搅拌锅3置于所述平台9上;所述搅拌锅3底部设有铝液出口,所述平台9上对应所述铝液出口的位置设有贯穿的槽10;所述支架1下方设有置物板11,所述铝液收集器6置于所述置物板11上对应所述铝液出口的位置;所述罩2固接在所述支架1上方;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两个安装底座12、两个液压缸13和一个连接板14;所述安装底座12对称地固接在所述罩2的左右两侧;两个液压缸13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安装底座12上,且与所述液压站4相连;所述液压缸13内设有伸缩杆15,左右两个所述伸缩杆15分别与所述连接板14的两端相连;所述罩2的左右两侧设有可供所述连接板14上下移动的滑道16;所述搅拌装置包括电机17、减速机18、搅拌轴19和搅拌掌20;所述电机17固接在所述连接板14上;所述电机17与减速机18传动配合连接;所述搅拌轴19的一端与所述减速机18相连,另一端与所述搅拌掌20相连;所述搅拌掌20位于所述搅拌锅3的上方;所述温度传感器7设置在所述罩2的顶端;所述水管8设置在所述罩2的内壁上,且出水口位于所述搅拌锅3的斜上方;所述水管8上设有控制阀8.1;所述液压站4、温度传感器7、控制阀8.1及电机17分别与所述PLC控制器5相连。其中,本实施例的PLC控制器5型号为OMRON CP1E,温度传感器7型号为IRTE 3600ZH(TTL),控制阀8.1型号为LD512.5。
工作过程:
对铝渣进行分离时,首先将生产中产生的铝渣收集到搅拌锅3中,优选使用铸钢搅拌锅3,再使用叉车将搅拌锅3放置到本实用新型的铝渣分离装置的平台9上,位于罩2顶端的温度传感器7监测搅拌锅3内铝渣的温度,并将温度信息反馈给PLC控制器5。当温度传感器7检测到的温度在700-750℃之间时,PLC控制器5控制发出警示,此时向搅拌锅3内添加煤粉,促使铝渣升温至750-800℃,此温度的铝渣在搅拌装置的搅拌作用下更易分离(铝熔点为660℃);当温度传感器7检测到铝渣温度低于700℃时,PLC控制器5发出警示,此时向搅拌锅3内添加清渣剂和煤粉,使铝渣充分燃烧,温度升至750-800℃,便于铝渣的分离;当温度传感器7检测到铝渣温度过高(高于800℃)时,PLC控制器5发出警示,此时需要向搅拌锅3内加入低温的铝渣,使搅拌锅3内的铝渣降温,最终调节温度在750-800℃之间。向搅拌锅3内加入清渣剂和/或煤粉后,PLC控制器5控制液压站4驱动液压缸13,使伸缩杆15向下回缩运动,继而使与连接板14相连的搅拌装置向下运动,逐渐靠近搅拌锅3。升降机构设有限位机构,包括限位板43和限位器44,限位板43固接在连接板14的一端,限位器44设有上下两个,设置在罩2上且位于液压缸13的一侧,限位器44上设有与PLC控制器5相连的传感器。当搅拌掌20进入搅拌锅3内时,连接板14上的限位板43触碰到下面的限位器44,限位器44的传感器将信号反馈给PLC控制器5,PLC控制器5控制液压站4停止液压缸13的运动,从而使伸缩杆15停止下降。然后,PLC控制器5控制开启电机17,带动减速机18转动,与减速机18相连的搅拌轴19带动搅拌掌20对搅拌锅3内的铝渣进行搅拌。在搅拌掌20的搅拌作用下,铝渣与清渣剂和/或煤粉充分混合接触,使得铝渣迅速升温并保持在750-800℃之间,实现铝熔体与渣体的分离,铝熔体流向搅拌锅3底,同时清渣剂对渣体有吸附和溶解作用,能够降低铝熔体和渣体之间的结合力,有效地分离铝和渣;加入清渣剂后,会在铝熔体中产生大量的气泡,也能起到搅拌熔体的作用,并能将渣体翻动到铝熔体的表面,方便铝渣分离完成后进行捞渣。在支架1下方的置物板11上放置收集铝液的铝液收集器6,与渣体分离的铝熔体从搅拌锅3底部的铝液出口流出至铝液收集器6中,从而完成铝渣的分离。铝渣分离完成后,PLC控制器5控制关闭电机17,减速机18减速至搅拌轴19及搅拌掌20停止转动,PLC控制器5控制液压站4启动,液压站4驱动液压缸13使伸缩杆15上升,带动搅拌掌20从搅拌锅3中上升,当连接板14上的限位板43碰到上面的限位器44时,限位器44的传感器将信号反馈给PLC控制器5,PLC控制器5控制液压站4停止液压缸13的运动,从而使搅拌装置上升到搅拌锅3的上方。随后,PLC控制器5控制打开水管8的控制阀8.1,向搅拌锅3内喷水,使搅拌锅3降温。本实用新型通过机械自动搅拌,实现了铝渣分离的自动化,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搅拌效率和铝渣分离效率,且搅拌效果更加均匀。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还包括电磁加热器21、电源22和温度控制器23;所述电磁加热器21分别与所述电源22和温度控制器23相连;所述电磁加热器21设有电磁加热圈24;所述搅拌锅3外表面包裹有保温棉25,所述保温棉25厚度为20-25mm;所述保温棉25外包裹有高温布26。其中,本实施例的电磁加热器21型号为Hac 10/220,温度控制器23型号为CN132-12V。
由于铝渣在收集和运输过程中温度会降低,有时时间过长时,铝渣已经完全冷却,此时铝和渣的形态是一样的,无法进行分离。铝的熔点为660℃左右,要实现铝和渣的分离,必须将温度升到铝的熔点以上,使铝变成铝熔体,以液态的形式从搅拌锅3底端的铝液出口流出,渣体继续以固体形态留在搅拌锅3内,从而实现铝和渣的分离。当搅拌锅3内收集到的铝渣温度过低时,仅靠加入清渣剂和/或煤粉使铝渣升温至750-800℃之间,会导致分离过程耗时太长,分离效率低下,且也会消耗过多的清渣剂和煤粉,成本较高。因此,在搅拌锅3的外表面包裹上厚度为20-25mm的保温棉25,再附上一层高温布26,将铝渣收集到铸钢搅拌锅3内,通过叉车运输到平台9旁,再将电磁加热器21的电磁加热圈24缠绕在高温布26上,通过叉车将搅拌锅3置于平台9上后,向搅拌锅3中加入清渣剂和/或煤粉。通过电磁加热的方式对搅拌锅3内的铝渣进行预热,通过温度控制器23控制预热的温度(如600℃)。预热完成后,关闭电源22,电磁加热圈24停止加热。此时,再通过搅拌装置对搅拌锅3内的铝渣、清渣剂和/或煤粉进行搅拌升温分离,加快了升温速率,大大缩短了升温时间,提高了铝渣分离效率。
实施例3
如图3-6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铝渣分离装置还包括平台翻转机构27和降温装置28;所述平台翻转机构27与平台9相连;所述平台翻转机构27固接在所述罩2的一侧,并与所述液压站4相连;所述搅拌锅3上设有卡板29;所述卡板29设有多个,且前后间隔地设置在所述搅拌锅3的左右两侧;所述卡板29下部设有凹槽29.1;所述平台9上固设有与所述卡板29相适配的卡位机构;所述卡位机构为两个“T”字形挡板和矩形挡板30;所述“T”字形挡板包括竖直部分31和水平部分32,所述竖直部分31固设于所述平台9上,所述矩形挡板30固设于所述水平部分32的后端并位于所述水平部分32的上方;所述搅拌锅3置于所述平台9上时,两个所述竖直部分31分别位于所述搅拌锅3的两侧,所述水平部分32插入所述凹槽31内;所述降温装置28设有进料管道28.1,当所述搅拌锅3翻转时,所述搅拌锅3内的渣体倒入所述进料管道28.1内;所述降温装置28内设有由驱动装置I28.2驱动的螺旋形管道,所述驱动装置I28.2与所述PLC控制器5(图中未示出)相连。
在铝渣分离装置中设置平台翻转机构27和降温装置28,在完成铝渣分离后,通过PLC控制器5控制与平台9相连的平台翻转机构27进行翻转,从而带动置于平台9上的搅拌锅3翻转,翻转角度为130°左右。通过将平台9上两个“T”字形挡板的水平部分32分别插入搅拌锅3左右两侧卡板29的凹槽29.1中,就能够将搅拌锅3的底部固定在平台9上。当平台9翻转时,固设于“T”字形挡板水平部分32后端的矩形挡板30能够挡住搅拌锅3,防止其向下滑脱,卡板29挂在“T”字形挡板上,防止搅拌锅3掉落下去。残留在搅拌锅3内的高温渣体随着搅拌锅3的翻转掉落到降温装置28的进料管道28.1中,最终进入到降温装置28中进行降温。待搅拌锅3内的渣体倒出后,平台9带动搅拌锅3翻转至原状态。降温装置28内部的螺旋形管道在驱动装置I28.2的驱动下进行转动,进入降温装置28中的渣体在螺旋形管道中转动前进,降温装置28的下方设有水槽28.3,对经过水槽28.3的渣体进行降温。降温装置28为喷淋降温装置,通过水泵及水管向水槽28.3内注水,再通过泵将水槽28.3中的水打入降温装置28内,并通过降温装置28顶部的喷淋头向降温装置28内部喷水,从而对螺旋形管道内的高温渣体进行降温,喷淋水对高温渣体降温后又流入水槽28.3内。水槽28.3设有与PLC控制器5相连的液位传感器,用以监测水槽28.3的水位。对降温后的渣体进行转运、包装后统一回收处理,既避免了渣体直接丢弃污染环境,又能够实现渣体的回收利用。
优选地,如图5和6所示,所述矩形挡板30上固设有多个挡片,所述挡片包括竖直向上设置的挡片I41和倾斜向上设置的挡片II42。更优选地,挡片I41设有1个,挡片II42设有2个并对称设置在挡片I41的左右两侧。在搅拌锅3翻转时,挡片能够拦截住搅拌锅3内较大颗粒的渣体,以免其掉入降温装置28的进料管道28.1中堵塞管道。待搅拌锅3翻转回原位时,拦截在挡片上的大颗粒渣体在重力作用下又掉落回搅拌锅3内,并对其进行击碎处理后再倒入降温装置28中进行渣体的降温、转运和包装等后处理。
实施例4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铝渣分离装置还包括除尘装置;所述除尘装置包括布袋除尘器33、除尘管道34和排气管35,所述除尘管道34、排气管35分别与所述布袋除尘器33相连;所述除尘管道34的烟尘入口与所述罩2连通;所述排气管35上设有抽风机36,所述抽风机36上设有驱动装置II36.1;所述驱动装置II36.1与所述PLC控制器5相连。
通过PLC控制器5控制开启抽风机36,铝渣分离过程中产生的烟尘在抽风机36的作用下通过与罩2连通的烟尘入口进入到除尘管道34中,并传输到布袋除尘器33中进行除尘处理,处理后的气体由排气管35排到大气中,彻底解决了工作现场的烟尘问题,改善了工人的工作环境。
实施例5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还包括第一加料仓37和第二加料仓38;所述第一加料仓37和第二加料仓38分别设有出料管39;所述出料管39的出料口位于所述搅拌锅3的上方;所述出料管39上设有电磁阀40,所述电磁阀40与PLC控制器5相连。其中,本实施例的电磁阀40型号为西门子MVF461H50-30。
第一加料仓37和第二加料仓38固设在罩2内壁上,或者设置在罩2外面的一侧。在第一加料仓37和第二加料仓38中分别加入清渣剂和煤粉,在铝渣分离前根据温度传感器7检测到的铝渣温度,通过PLC控制器5控制电磁阀40的开关,实现自动化控制向搅拌锅3内添加的清渣剂和/或煤粉,针对铝渣的不同温度,向搅拌锅3内加入不同的添加剂,从而使铝渣温度稳定在750-800℃之间,以便更好地实现铝渣分离,操作简便。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的具体细节,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范围内所作出的变型、添加或替换,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矛盾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各个不同的实施例之间也可以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8)

1.一种铝渣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支架(1)、罩(2)、搅拌锅(3)、由升降机构驱动的搅拌装置、液压站(4)、PLC控制器(5)、铝液收集器(6)、温度传感器(7)和水管(8);
所述支架(1)上设有平台(9),所述搅拌锅(3)置于所述平台(9)上;
所述搅拌锅(3)底部设有铝液出口,所述平台(9)上对应所述铝液出口的位置设有贯穿的槽(10);
所述支架(1)下方设有置物板(11),所述铝液收集器(6)置于所述置物板(11)上对应所述铝液出口的位置;
所述罩(2)固接在所述支架(1)上方;
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两个安装底座(12)、两个液压缸(13)和一个连接板(14);
所述安装底座(12)对称地固接在所述罩(2)的左右两侧;
两个液压缸(13)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安装底座(12)上,且与所述液压站(4)相连;
所述液压缸(13)内设有伸缩杆(15),左右两个所述伸缩杆(15)分别与所述连接板(14)的两端相连;
所述罩(2)的左右两侧设有可供所述连接板(14)上下移动的滑道(16);
所述搅拌装置包括电机(17)、减速机(18)、搅拌轴(19)和搅拌掌(20);
所述电机(17)固接在所述连接板(14)上;
所述电机(17)与减速机(18)传动配合连接;
所述搅拌轴(19)的一端与所述减速机(18)相连,另一端与所述搅拌掌(20)相连;
所述搅拌掌(20)位于所述搅拌锅(3)的上方;
所述温度传感器(7)设置在所述罩(2)的顶端;
所述水管(8)设置在所述罩(2)的内壁上,且出水口位于所述搅拌锅(3)的斜上方;
所述水管(8)上设有控制阀(8.1);
所述液压站(4)、温度传感器(7)、控制阀(8.1)及电机(17)分别与所述PLC控制器(5)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渣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电磁加热器(21)、电源(22)和温度控制器(23);
所述电磁加热器(21)分别与所述电源(22)和温度控制器(23)相连;
所述电磁加热器(21)设有电磁加热圈(24);
所述搅拌锅(3)外表面包裹有保温棉(25),所述保温棉(25)厚度为20-25mm;
所述保温棉(25)外包裹有高温布(26)。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渣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平台翻转机构(27)和降温装置(28);
所述平台翻转机构(27)与平台(9)相连;
所述平台翻转机构(27)固接在所述罩(2)的一侧,并与所述液压站(4)相连;
所述搅拌锅(3)上设有卡板(29),所述平台(9)上固设有与所述卡板(29)相适配的卡位机构;
所述降温装置(28)设有进料管道(28.1),当所述搅拌锅(3)翻转时,所述搅拌锅(3)内的渣体倒入所述进料管道(28.1)内;
所述降温装置(28)内设有由驱动装置I(28.2)驱动的螺旋形管道,所述驱动装置I(28.2)与所述PLC控制器(5)相连。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铝渣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板(29)设有多个,且前后间隔地设置在所述搅拌锅(3)的左右两侧;
所述卡板(29)下部设有凹槽(29.1);
所述卡位机构为两个“T”字形挡板和矩形挡板(30);
所述“T”字形挡板包括竖直部分(31)和水平部分(32),所述竖直部分(31)固设于所述平台(9)上,所述矩形挡板(30)固设于所述水平部分(32)的后端并位于所述水平部分(32)的上方;
所述搅拌锅(3)置于所述平台(9)上时,两个所述竖直部分(31)分别位于所述搅拌锅(3)的两侧,所述水平部分(32)插入所述凹槽(29.1)内。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渣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除尘装置;
所述除尘装置包括布袋除尘器(33)、除尘管道(34)和排气管(35),所述除尘管道(34)、排气管(35)分别与所述布袋除尘器(33)相连;
所述除尘管道(34)的烟尘入口与所述罩(2)连通;
所述排气管(35)上设有抽风机(36),所述抽风机(36)上设有驱动装置II(36.1);
所述驱动装置II(36.1)与所述PLC控制器(5)相连。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渣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第一加料仓(37)和第二加料仓(38);
所述第一加料仓(37)和第二加料仓(38)分别设有出料管(39);
所述出料管(39)的出料口位于所述搅拌锅(3)的上方;
所述出料管(39)上设有电磁阀(40),所述电磁阀(40)与PLC控制器(5)相连。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铝渣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挡板(30)上固设有多个挡片,所述挡片包括竖直向上设置的挡片I(41)和倾斜向上设置的挡片II(42)。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铝渣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片I(41)设有1个,所述挡片II(42)设有2个并对称设置在所述挡片I(41)的左右两侧。
CN201820992168.9U 2018-06-26 2018-06-26 一种铝渣分离装置 Active CN2084406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992168.9U CN208440679U (zh) 2018-06-26 2018-06-26 一种铝渣分离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992168.9U CN208440679U (zh) 2018-06-26 2018-06-26 一种铝渣分离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440679U true CN208440679U (zh) 2019-01-29

Family

ID=650907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992168.9U Active CN208440679U (zh) 2018-06-26 2018-06-26 一种铝渣分离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44067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17416A (zh) * 2018-06-26 2018-09-11 滨州戴森车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铝渣分离装置及方法
CN111440958A (zh) * 2020-05-26 2020-07-24 洛阳万基铝加工有限公司 一种炉前铝渣的处理设备及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17416A (zh) * 2018-06-26 2018-09-11 滨州戴森车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铝渣分离装置及方法
CN111440958A (zh) * 2020-05-26 2020-07-24 洛阳万基铝加工有限公司 一种炉前铝渣的处理设备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517416A (zh) 一种铝渣分离装置及方法
CN208440679U (zh) 一种铝渣分离装置
CN102181658B (zh) 一种去除铝熔体中夹杂物的装置和方法
CN204738006U (zh) 一种铝渣处理机
CN101875984B (zh) 高温固态钢渣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1748281B (zh) 高纯铝真空提纯装置
CN201545895U (zh) 一种镁合金回收材料重熔精炼装置
CN107208183B (zh) 基于镁合金废料生产国标镁合金锭的生产线
CN110394440A (zh) 浇铸装置
CN101239384A (zh) 铸余渣和钢水的分离方法
CN205839088U (zh) 一种铝渣的自动搅拌回收装置
CN105169772B (zh) 一种螺旋涡流惯性聚中浮渣快速清除装置及操作方法
CN109868383A (zh) 一种铝合金冶炼用除渣剂的制备方法
CN106222433B (zh) 一种铝熔炼炉热铝渣快速处理与回收工艺及设备
CN201261800Y (zh) 铝液分离装置
CN105617944B (zh) 一种立式连续松脂干法熔解器
CN207395469U (zh) 一种金属熔化炉
CN215845671U (zh) 一种铝合金浇筑罐
CN212538760U (zh) 一种钛铬合金加工用原料熔炼装置
CN207567256U (zh) 不锈钢渣粒化装置
CN209857637U (zh) 一种冶炼高温液体原料用卸料装置
TWM623475U (zh) 具有殘料入料裝置的金屬熔融爐
CN203128638U (zh) 低过热度高效激冷制备半固态金属浆料的装置
CN210085250U (zh) 熔融物料自动倾倒水淬装置
CN203096150U (zh) 用于稀土镁合金熔炼的合金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