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430461U - 一种防撞护栏及收费亭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撞护栏及收费亭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430461U
CN208430461U CN201820819154.7U CN201820819154U CN208430461U CN 208430461 U CN208430461 U CN 208430461U CN 201820819154 U CN201820819154 U CN 201820819154U CN 208430461 U CN208430461 U CN 2084304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icollision barrier
guardrail
distance
measuring sensor
fun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81915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亚辉
付晓亮
孙亮
王杨
陈彦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aoning Ai Tesi Intelligent Transpor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aoning Ai Tesi Intelligent Transpor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aoning Ai Tesi Intelligent Transpor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aoning Ai Tesi Intelligent Transpor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81915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4304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4304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4304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affic Control Systems (AREA)
  • Road Signs Or Road Mark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撞护栏及收费亭,属于交通安全防护技术领域。所述防撞护栏包括护栏本体、测距传感器和报警闪烁灯。所述护栏本体包括主防撞护栏、功能护栏以及支撑立柱,所述主防撞护栏和功能护栏贯穿设置在两个支撑立柱之间,所述主防撞护栏与所述支撑立柱之间的水平距离大于所述功能护栏与所述支撑立柱之间的水平距离;所述测距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功能护栏上;所述报警闪烁灯设置在所述功能护栏上,与所述测距传感器连接,在所述测距传感器检测到车辆与所述护栏本体的距离小于预设阈值时对周围人员闪烁示警。所述防撞护栏在测距传感器检测到车辆距离过近时对车辆驾驶员和所述收费亭内人员进行警示,避免发生碰撞和剐蹭,增强了交通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防撞护栏及收费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安全防护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防撞护栏及收费亭。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汽车保有量迅速增加,高速公路出入口的收费亭数量也迅速增长。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车辆的车速较高,因此高速公路出入口的收费亭在和车辆发生碰撞时,往往会造成收费亭的严重损毁。同时,车辆在收费亭车道内缓慢行驶或停车缴费时,由于驾驶员的操作问题或车辆故障问题,也可能与收费亭发生轻微碰撞或剐蹭,从而给收费亭内的工作人员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
现有的护栏一般只具备缓冲撞击的功能,无法在可能发生撞击前对驾驶员和收费亭内的操作人员进行提醒,不能保证驾驶员和收费亭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撞护栏及收费亭,以改善上述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撞护栏,所述防撞护栏包括护栏本体、测距传感器和报警闪烁灯。所述护栏本体包括主防撞护栏、功能护栏以及支撑立柱,所述主防撞护栏和所述功能护栏贯穿设置在两个支撑立柱之间,所述主防撞护栏与所述支撑立柱之间的水平距离大于所述功能护栏与所述支撑立柱之间的水平距离。所述测距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功能护栏上。所述报警闪烁灯设置在所述功能护栏上,与所述测距传感器连接,在所述测距传感器检测到车辆与所述护栏本体的距离小于预设阈值时对周围人员闪烁示警。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收费亭,所述收费亭
在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防撞护栏还包括蜂鸣器,所述蜂鸣器设置在所述功能护栏上,与所述测距传感器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防撞护栏还包括太阳能电池组件,所述太阳能电池组件包括太阳能电池板、控制器和蓄电池。所述太阳能电池板设置在所述功能护栏上,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背板面朝向所述主防撞护栏,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延伸面与地面的夹角大于90度。所述控制器设置在所述功能护栏上,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连接。所述蓄电池设置在所述功能护栏上,分别与所述控制器、所述测距传感器以及所述报警闪烁灯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主防撞护栏与地面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功能护栏与地面之间的距离。
在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护栏本体还包括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支撑立柱的第一连接点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主防撞护栏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支撑立柱的第二连接点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主防撞护栏连接。其中,所述第一连接点与地面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连接点与地面之间的距离。
在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护栏本体还包括副防撞护栏,所述副防撞护栏贯穿设置在两个支撑立柱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副防撞护栏与地面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主防撞护栏与地面之间的距离,所述副防撞护栏与所述支撑立柱之间的水平距离小于所述主防撞护栏与所述支撑立柱之间的水平距离。
在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测距传感器包括超声波测距传感器。
在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测距传感器还包括红外测距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收费亭,所述收费亭外环绕设置有上述防撞护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撞护栏及收费亭,所述防撞护栏利用凸出设置的主防撞护栏抵挡车辆剐蹭或碰撞,利用功能护栏上安装的测距传感器对车辆与所述防撞护栏的距离进行检测,在两者距离小于安全的预设阈值时,控制安装在所述功能护栏上的报警闪烁灯对驾驶员进行灯光示警,提醒所述驾驶员采取应急操作从而避免车辆与所述防撞护栏发生,同时提醒附近其他人员采取相应安全措施,增强了交通安全性。同时,所述防撞护栏的所述主防撞护栏比所述功能护栏更凸出靠近车道,避免车辆在和所述防撞护栏发生剐蹭或轻微碰撞时损坏安装于所述功能护栏上的所述测距传感器和所述报警闪烁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通过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更加清晰,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的部分,并未刻意按实际尺寸等比例缩放绘制附图,重点在于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主旨。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撞护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测距传感器与报警闪烁灯的连接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模块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收费亭的俯视图。
图标:10-防撞护栏;11-护栏本体;111-主防撞护栏;112-功能护栏;113-支撑立柱;114-第一支撑杆;115-第二支撑杆;116-副防撞护栏;12-测距传感器;13-报警闪烁灯;20-防撞护栏;21-太阳能电池组件;30-收费亭;31-收费亭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第一实施例
经本申请研究发现,目前高速公路等收费路段上设置有大量的收费亭,而由于高速公路上的车辆行驶速度较快,在车辆出现故障或驾驶员操作失误时,车辆与收费亭发生碰撞或剐蹭的事件频发,给收费亭内的工作人员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另一方面,现有的高速公路护栏只能被动缓冲车辆带来的冲击,无法避免车辆碰撞或剐蹭事故的发生。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撞护栏10。
请参考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撞护栏的结构示意图。
防撞护栏10包括护栏本体11、测距传感器12和报警闪烁灯13,测距传感器12和报警闪烁灯13设置在护栏本体11上。
护栏本体11包括主防撞护栏111、功能护栏112以及支撑立柱113,主防撞护栏111和功能护栏112贯穿设置在两个支撑立柱113之间。
考虑到防撞护栏10的整体强度,主防撞护栏111、功能护栏112以及支撑立柱113的材料可以是高强度和具有一定延展性的金属或复合材料。
考虑到功能护栏112安装有比较易坏的电子器件,因此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主防撞护栏111与支撑立柱113之间的水平距离大于功能护栏112与支撑立柱113之间的水平距离,使主防撞护栏111在车道侧更加突出,从而在发生车辆碰撞或剐蹭事故时,车辆首先与主防撞护栏111接触,避免车辆直接碰撞功能护栏112并缓冲车辆碰撞对功能护栏112的冲击,增加了功能护栏112以及设置在功能护栏112上的测距传感器12和报警闪烁灯13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可选地,为了进一步增加测距传感器12和报警闪烁灯13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测距传感器12和报警闪烁灯13的连接处可设置弹性件进行缓冲。其中,所述弹性件可以橡胶、弹簧、避震器或其他具有弹性缓冲作用的部件。
由上可知,碰撞缓冲主要由主防撞护栏111完成,功能护栏112主要用于安装测距传感器12和报警闪烁灯13等其他功能部件,因此功能护栏112的直径可以略大于主防撞护栏111,功能护栏112的材料强度以及结构强度也可以控制在较低水平,以减少制造材料费用从而降低防撞护栏10的整体成本。同时,在测距传感器12和报警闪烁灯13等电子部件的电源为有线电源时,功能护栏112可以为中空结构,以方便供电以及数据传输线路的布置,并进一步降低功能护栏112的制造材料费用。
由于某些大型车辆的底盘与地面距离较高,为了使测距传感器12能够更准确的检测到车体,测距传感器12不能安装在过于贴近地面的位置,同时报警闪烁灯13的安装位置太低或被主防撞护栏111遮挡时也无法保证驾驶员和收费亭中的工作人员能够在视野中清晰地捕捉到警示灯光,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的主防撞护栏111与地面之间的距离小于功能护栏112与地面之间的距离。可选地,功能护栏112被设置在支撑立柱113的上端。
可选地,功能护栏112还可以用于安装拓展隔音带等其他功能性设施。
为了对主防撞护栏111提供更好的支撑,以获得更高的防撞性能,本实施例中的护栏本体11还设置有第一支撑杆114和第二支撑杆115。第一支撑杆114的一端与支撑立柱113的第一连接点连接,另一端与主防撞护栏111连接;第二支撑杆115的一端与支撑立柱113的第二连接点连接,另一端与主防撞护栏111连接。其中,所述第一连接点与地面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连接点与地面之间的距离,以使第一支撑杆114、第二支撑杆115以及支撑立柱113形成稳固的三角形结构,增强防撞护栏10的抗撞击能力。
可选地,第一支撑杆114、第二支撑杆115与支撑立柱113的连接方式可以是焊接、螺纹连接等固定连接方式。在其他的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杆114、第二支撑杆115与支撑立柱113还可以是一体成型的。
考虑到除了大型车辆,一些高级轿车的车身较低,因此护栏本体11还可以设置有副防撞护栏116,副防撞护栏116也贯穿设置在两个支撑立柱113之间。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副防撞护栏116与地面之间的距离小于主防撞护栏111与地面之间的距离,副防撞护栏116与支撑立柱113之间的水平距离小于主防撞护栏111与支撑立柱113之间的水平距离。
请参考图2,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测距传感器与报警闪烁灯的连接示意图。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测距传感器12可以是红外测距传感器、超声波测距传感器或其他满足测量精度的测距传感器。其中,红外测距传感器是将超声波信号转换成其他能量信号(通常是电信号)的传感器。超声波是振动频率高于20KHz的机械波,它具有频率高、波长短、绕射现象小,特别是方向性好、能够成为射线而定向传播等特点。可是超声波测距传感器也有缺点,超声波的速度受温度和风向的干扰,同时超声波之间是可以互相干扰的,超声波有可能被吸音面给吸收,且超声波在触及非平面物体时会被反弹到其他方向导致反射回传感器的超声波信号少,因此超声波测距传感器存在稳定性不佳的问题。而红外测距传感器则具有不同特性,通常包括红外发射装置和红外接收装置,红外发射装置向探测方向发射一定强度的红外线,根据红外接收装置接收到的反射回的红外线强度计算得到用于车辆在当前行进方向两侧的物体的距离信息,红外测距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稳定和识别障碍物速度快的特点,同时红外测距传感器的缺点是易受太阳的影响且在识别深色物体时有识别障碍。因此,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测距传感器12可以包括多个传感器,且多个测距传感器中可以包括至少一个超声波测距传感器和至少一个红外测距传感器,以弥补单一测距传感器带来的稳定性或精确性偏差。
可选地,报警闪烁灯13可以选用警示性较强的黄色或红色灯光。
本实施例提供的防撞护栏10通过设置主防撞护栏111和副防撞护栏116,并通过第一支撑杆114、第二支撑杆115对主防撞护栏111进行三角支撑,提高了防撞护栏10的抗撞击能力,提高了车辆和护栏内侧工作人员的安全性。同时,主防撞护栏111凸设在车道一侧,对功能护栏112以及功能护栏112上设置的测距传感器12和报警闪烁灯13等电子部件提供防护。报警闪烁灯13在测距传感器12监测到车辆与防撞护栏10的距离小于安全预设阈值时对周围人员闪烁示警,避免车辆与防撞护栏10发生碰撞或剐蹭,极大地提高了交通安全程度。
第二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的太阳能防撞护栏20与第一实施例中的防撞护栏10区别在于:太阳能防撞护栏20还包括太阳能电池组件21。
请参考图3,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模块图。
太阳能电池组件21包括设置在所述功能护栏112上的太阳能电池板、控制器和蓄电池。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背板面朝向主防撞护栏111,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延伸面与地面的夹角大于90度,以更好地接收阳光。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连接,是指按照预定顺序改变主电路或控制电路的接线和改变电路中电阻值来控制电动机的启动、调速、制动和反向的主令装置。所述蓄电池分别与所述控制器、测距传感器12以及报警闪烁灯13连接。
第三实施例
请参考图4,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收费亭的俯视图。
本实施例提供的收费亭30包括收费亭本体31以及环绕收费亭本体31设置的太阳能防撞护栏20。
收费亭本体31通过在周围设置太阳能防撞护栏20,为收费亭本体31的工作人员提供了安全保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撞护栏及收费亭,所述防撞护栏利用凸出设置的主防撞护栏抵挡车辆剐蹭或碰撞,利用功能护栏上安装的测距传感器对车辆与所述防撞护栏的距离进行检测,在两者距离小于安全的预设阈值时,控制安装在所述功能护栏上的报警闪烁灯对驾驶员进行灯光示警,提醒所述驾驶员采取应急操作从而避免车辆与所述防撞护栏发生,同时提醒附近其他人员采取相应安全措施,增强了交通安全性。同时,所述防撞护栏的所述主防撞护栏比所述功能护栏更凸出靠近车道,避免车辆在和所述防撞护栏发生剐蹭或轻微碰撞时损坏安装于所述功能护栏上的所述测距传感器和所述报警闪烁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防撞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护栏包括:
护栏本体,包括主防撞护栏、功能护栏以及支撑立柱,所述主防撞护栏和所述功能护栏贯穿设置在两个支撑立柱之间,所述主防撞护栏与所述支撑立柱之间的水平距离大于所述功能护栏与所述支撑立柱之间的水平距离;
测距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功能护栏上;
报警闪烁灯,设置在所述功能护栏上,与所述测距传感器连接,在所述测距传感器检测到车辆与所述护栏本体的距离小于预设阈值时对周围人员闪烁示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撞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护栏还包括:
蜂鸣器,设置在所述功能护栏上,与所述测距传感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撞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护栏还包括太阳能电池组件,所述太阳能电池组件包括:
太阳能电池板,设置在所述功能护栏上,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背板面朝向所述主防撞护栏,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延伸面与地面的夹角大于90度;
控制器,设置在所述功能护栏上,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连接;
蓄电池,设置在所述功能护栏上,分别与所述控制器、所述测距传感器以及所述报警闪烁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撞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防撞护栏与地面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功能护栏与地面之间的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防撞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栏本体还包括:
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支撑立柱的第一连接点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主防撞护栏连接;
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支撑立柱的第二连接点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主防撞护栏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点与地面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连接点与地面之间的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撞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栏本体还包括:
副防撞护栏,贯穿设置在两个支撑立柱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撞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副防撞护栏与地面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主防撞护栏与地面之间的距离,所述副防撞护栏与所述支撑立柱之间的水平距离小于所述主防撞护栏与所述支撑立柱之间的水平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撞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距传感器包括超声波测距传感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撞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距传感器还包括红外测距传感器。
10.一种收费亭,其特征在于,所述收费亭包括:
收费亭本体;
如权利要求1-9任一权项所述的防撞护栏,所述防撞护栏环绕设置在所述收费亭本体外。
CN201820819154.7U 2018-05-30 2018-05-30 一种防撞护栏及收费亭 Active CN2084304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819154.7U CN208430461U (zh) 2018-05-30 2018-05-30 一种防撞护栏及收费亭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819154.7U CN208430461U (zh) 2018-05-30 2018-05-30 一种防撞护栏及收费亭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430461U true CN208430461U (zh) 2019-01-25

Family

ID=651008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819154.7U Active CN208430461U (zh) 2018-05-30 2018-05-30 一种防撞护栏及收费亭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43046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59460A (zh) * 2019-03-12 2019-06-07 福建工程学院 一种智能交通维持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59460A (zh) * 2019-03-12 2019-06-07 福建工程学院 一种智能交通维持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61768A (zh) 一种智能l形弯道交通警示装置
CN206900319U (zh) 一种汽车及其雷达布置结构
AU2019101784A4 (en) Elastic rotator, rotating guardrail and accident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system
CN203535802U (zh) 一种基于地磁检测的弯道车辆预警装置
KR20120118593A (ko) 차량 탑재부에 대한 높이 제한 경고장치
CN109518630B (zh) 山区双车道弯道主动预警式防撞护栏及偏离道路预警方法
CN208430461U (zh) 一种防撞护栏及收费亭
CN205975405U (zh) 一种可调道路限高装置
CN208834501U (zh) 弯道会车警示系统
CN205381194U (zh) 汽车a柱盲区雷达预警系统
CN203552466U (zh) 一种高速公路大跨度桥梁桥面风速预警装置
CN204398984U (zh) 车距检测报警器
CN205062713U (zh) 一种高度可变的高速公路智能护栏系统
CN208689751U (zh) 超高车辆检测预警系统
CN208954331U (zh) 行人过街系统
CN206725078U (zh) 汽车衡秤台防擦边结构
CN108961772B (zh) 高速匝道违停检测报警装置
CN104494512A (zh) 车距检测报警器
CN110303983A (zh) 一种大货车转弯视觉盲区预警方法及其预警系统
CN202600968U (zh) 桥梁涵洞车辆限高装置
CN207062767U (zh) 一种道路桥梁防护围栏
CN210315305U (zh) 一种智能监测预警限高杆
CN206179220U (zh) 一种激光式车辆限高警报系统
CN212782319U (zh) 一种弯道会车警示装置
CN212322429U (zh) 一种车辆检测用高速测速提醒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