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418826U - 高能效电陶炉 - Google Patents

高能效电陶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418826U
CN208418826U CN201820809623.7U CN201820809623U CN208418826U CN 208418826 U CN208418826 U CN 208418826U CN 201820809623 U CN201820809623 U CN 201820809623U CN 208418826 U CN208418826 U CN 2084188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reflector
reflection
generating disc
ceramic heater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80962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泽春
高朝岗
徐磊阳
张雪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oyou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oyou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80962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4188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4188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4188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Resistance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高能效电陶炉,属于厨房家电领域,解决了现有电陶炉热效率低等问题。本实用新型的高能效电陶炉,包括底座、面板和设于所述底座上的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反射罩和发热盘,所述发热盘置于所述反射罩围成的容置空间内,所述反射罩具有倾斜朝上设置的反射面,所述底座上设有支撑件,所述加热装置承重于所述支撑件上,所述反射罩上端与所述面板相抵。反射罩能反射发热盘向电陶炉内部的辐射热量,使得该部分热量重新用于加热面板,提升热效率;反射罩和发热盘自带的隔热结构形成双重隔热,大大降低了发热盘向电陶炉内部的热辐射,改善了电陶炉内的高温工作环境。

Description

高能效电陶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家电,尤其涉及电陶炉。
【背景技术】
电陶炉一般包括底座、面板、带镍铬丝的发热盘、控制板等器件,底座和面板形成炉腔,发热盘和控制板设于炉腔内,工作时,电陶炉由发热盘的镍铬丝发热,通过远红外线加热面板产生热能,从而对放置在面板上的锅具进行加热。虽然电陶炉具有辐射小、健康环保的优势,但由于发热盘工作时的温度较高,热辐射效应使得炉腔内的电路元件常处于高温工作环境,依靠发热盘自带的隔热罩进行隔热,隔热效果十分有限,而且面板在加热锅具的同时也会向炉内热辐射,上述因素导致目前的电陶炉存在热量损失大、热能利用率偏低的问题,为改善电路元件的高温工作环境,电陶炉内通常要设置散热风扇进行强制散热,对散热风扇的耐热性有较高要求,还增加了电陶炉的成本。鉴于此,有必要改进现有的电陶炉,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高能效电陶炉,通过热反射减少热量损失,提升热能利用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高能效电陶炉,包括底座、面板和设于所述底座上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反射罩和发热盘,所述发热盘置于所述反射罩围成的容置空间内,所述反射罩具有倾斜朝上设置的反射面,所述底座上设有支撑件,所述加热装置承重于所述支撑件上,所述反射罩上端与所述面板相抵。
在上述的高能效电陶炉中,所述反射罩包括围绕所述发热盘外周设置的反射环,所述反射环由下而上向远离发热盘方向逐渐扩大,所述反射环的上端与所述面板相抵。
在上述的高能效电陶炉中,所述反射罩还包括设于所述发热盘下方的反射底,所述反射底与所述反射环下端连接而围成所述容置空间,所述发热盘与所述反射底固定连接。
在上述的高能效电陶炉中,所述反射底上设有用于支撑所述发热盘的凸起,以使所述发热盘与所述反射底之间保持隔热间隙。
在上述的高能效电陶炉中,所述反射底与所述反射环为一体成型结构。
在上述的高能效电陶炉中,所述反射环的内表面为光滑连续曲面、波浪状曲面或者由多个晶格状凹面交织排列而成。
在上述的高能效电陶炉中,所述反射环上端设有用于抵接所述面板的翻边。
在上述的高能效电陶炉中,所述支撑件包括固定于所述底座上的支撑座和设在所述支撑座上的弹性元件,所述反射罩上设有支脚,所述支脚套装在所述支撑座上并与所述弹性元件相抵。
在上述的高能效电陶炉中,所述发热盘上端与所述反射罩上端平齐,所述发热盘上端与所述面板相抵。
在上述的高能效电陶炉中,所述反射罩的内表面附着热反射涂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高能效电陶炉,包括底座、面板和设于所述底座上的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反射罩和发热盘,所述发热盘置于所述反射罩围成的容置空间内,所述反射罩具有倾斜朝上设置的反射面,所述底座上设有支撑件,所述加热装置承重于所述支撑件上,所述反射罩上端与所述面板相抵。
首先,反射罩能反射发热盘向电陶炉内部的辐射热量,使得该部分热量重新用于加热面板,提升热效率;其次,由于发热盘置于反射罩围成的容置空间内,反射罩阻止热量的进一步的扩散,反射罩上端与面板相抵,能有效防止热量从面板与反射罩的间隙泄露,反射罩和发热盘自带的隔热结构形成双重隔热,大大降低了发热盘向电陶炉内部的热辐射;最后,反射罩具有倾斜朝上的反射面,不仅实现隔热,而且可将热量向上反射至锅具处,提升热量利用率。本方案改善了电陶炉内的高温工作环境,使得电陶炉内部空间不需要使用散热风扇强制散热就能保持在一个相对较低的温度,满足电陶炉内电路板及其电子元件的使用要求,电陶炉可以采用小功率散热风扇或者取消散热风扇,以降低产品成本。
进一步的,所述反射罩包括围绕所述发热盘外周设置的反射环,所述反射环由下而上向远离发热盘方向逐渐扩大,所述反射环的上端与所述面板相抵。这样设计的反射环能将发热盘的辐射热量向面板方向反射,使得热量集中在面板的加热区域,提高了热量利用率,达到节能的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反射罩还包括设于所述发热盘下方的反射底,所述反射底与所述反射环下端连接而围成所述容置空间,所述发热盘与所述反射底固定连接。反射底能够隔离发热盘向底座的热量辐射,又能将热量反射给发热盘,提升发热盘热效率;发热盘在反射底、反射环、面板围成的相对封闭的空间内工作,发热盘产生的热量以及反射罩反射的热量基本都用于面板加热,提升热能利用率,同时也更有效地隔离了发热盘向炉内的热辐射,隔热效果更好;发热盘与反射底固定连接,反射底平稳支撑发热盘,解决发热盘安装不便以及安装不平的问题。
进一步的,所述反射底上设有用于支撑所述发热盘的凸起,以使所述发热盘与所述反射底之间保持隔热间隙。除凸起以外,反射底其它区域不与发热盘接触,提升隔热效果,避免发热盘与反射底大面积接触形成热传递而降低热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反射底与所述反射环为一体成型结构。一方面可以减少零部件装配数量,提高产线装配小效率;另一方面,一体成型结构不存在分体结构相互连接形成的接缝,隔热效果好,外形美观。
进一步的,所述反射环上端设有用于抵接所述面板的翻边。增加反射环与面板的接触面积,使得反射环上端与面板贴靠更加紧密,避免二者之间产生较大缝隙造成热量泄露。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件包括固定于所述底座上的支撑座和设在所述支撑座上的弹性元件,所述反射罩上设有支脚,所述支脚套装在所述支撑座上并与所述弹性元件相抵。利用弹性元件产生的弹力向上支撑反射罩,以保证反射罩上端与面板可靠相抵,即使底座发生形变,在弹性元件支撑作用下,也不影响反射罩上端与面板的相抵状态;在受到外力冲击的情况下,弹性元件起到缓冲作用,防止反射罩受力产生形变。
进一步的,所述发热盘上端与所述反射罩上端平齐,所述发热盘上端与所述面板相抵。能有效防止热量从发热盘与面板的间隙泄露,提升隔热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反射罩的内表面附着热反射涂层。增强反射罩的反射能力,热反射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特点和优点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中详细的揭露。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电陶炉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加热装置与面板的配合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加热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反射环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底座;
200反射罩、210反射环、211翻边、212晶格状凹面、220反射底、221通孔、222凸起、230支脚
300发热盘、310隔热盘体、311装配孔、320发热丝;
400支撑座、410弹簧;
500面板;
600主控板;
700显示板;
800散热风扇;
900测温件。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高能效电陶炉,包括底座、面板和设于所述底座上的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反射罩和发热盘,所述发热盘置于所述反射罩围成的容置空间内,所述底座上设有支撑件,所述加热装置承重于所述支撑件上,所述反射罩上端与所述面板相抵。反射罩能反射发热盘向电陶炉内部的辐射热量,使得该部分热量重新用于加热面板,提升热效率;由于发热盘置于反射罩围成的容置空间内,反射罩阻止热量的进一步的扩散,反射罩上端与面板相抵,能有效防止热量从面板与反射罩的间隙泄露,反射罩和发热盘自带的隔热结构形成双重隔热,大大降低了发热盘向电陶炉内部的热辐射,改善了电陶炉内的高温工作环境,使得电陶炉内部空间不需要使用散热风扇强制散热就能保持在一个相对较低的温度,满足电陶炉内电路板及其电子元件的使用要求,电陶炉可以采用小功率散热风扇或者取消散热风扇,以降低产品成本。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解释和说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实施例一
参照图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出的高能效电陶炉,包括底座100、面板500和设于底座100上的加热装置,加热装置包括反射罩200和发热盘300,发热盘300置于反射罩200围成的容置空间内,所述反射罩200具有倾斜朝上设置的反射面,底座100上设有支撑件,加热装置承重于支撑件上,反射罩200上端与面板500相抵。其中,发热盘300包括隔热盘体310和隔热盘体310围成的加热区,加热区内铺设有发热丝320,在隔热盘体310一侧设有连接发热丝320的接线座330,底座100内还设有主控板600、显示板700和散热风扇800,显示板700和主控板600上下层叠设置,节省空间,散热风扇800由外界引入冷却风以对显示板700和主控板600进行强制散热。应当理解:隔热盘体310本身具备隔热能力,隔热盘体310和反射罩200形成里外两重的隔热结构,大大降低了发热盘300向电陶炉内部的热辐射,改善了电陶炉内的高温工作环境,使得电陶炉内部空间不需要使用散热风扇强制散热就能保持在一个相对较低的温度,满足电陶炉内电路板及其电子元件的使用要求,故本实施例的电陶炉可以采用小功率的散热风扇或者取消散热风扇,以降低产品成本。
参照图1、2、根据本实施例的高能效电陶炉,反射罩200包括围绕发热盘300外周设置的反射环210和位于发热盘300下方的反射底220,反射环210一侧设有避让接线座330的开口,反射底220与反射环210下端连接围成容置空间,反射底220和反射环210能够隔离发热盘300向外的热量辐射,又能将热量反射给发热盘300,提升发热盘300热效率;发热盘300在反射底220、反射环210、面板500围成的相对封闭的空间内工作,发热盘300产生的热量以及反射罩200反射的热量基本都用于面板500加热,提升热量利用率,同时也更有效地隔离了发热盘300向炉内的热辐射,隔热效果更好。
本实施例的隔热盘体310中心设有装配孔311,反射底220中心对应设有通孔221,测温件900贯穿装配孔311和通孔221,用以进行温度检测。在本实施例中,测温件900的两侧设有螺钉,以将隔热盘体310与反射底220固定连接,实现发热盘300与反射底220的固定连接,反射底220可以平稳支撑发热盘300,解决发热盘安装不便以及安装不平的问题。
本实施例的反射环210由下而上向远离发热盘300方向逐渐扩大,形成上端口径大于下端口径的锥形环体,反射环210的上端与面板500相抵,反射环210的内表面为光滑的锥形环面,反射环210在竖直方向上的截面可以倾斜平直延伸或者是向外拱起的弧形结构。这样设计的反射环210能将发热盘300的辐射热量向面板500方向反射,使得热量集中在面板500的加热区域,提高了热量利用率,达到节能的效果。
本实施例的反射底220和反射环210一体成型,一体成型结构不存在分体结构相互连接形成的接缝,隔热效果好,外形美观。反射罩200可由金属薄片经过冲压等工艺制成,金属薄片可以铝薄片、铁薄片、不锈钢薄片等等,当然,反射罩还可以采用耐温塑料、陶瓷玻璃等材料制作,非金属反射罩的内表面可电镀金属层或者粘贴金属薄膜来增强反射效果。优选的:反射底220和反射环210的内表面都附着上热反射涂层,增强反射罩200整体的反射能力,热反射效果更好。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反射底和反射环分体成型,反射底和反射环既可以采用同种材料制作,也可以根据不同需求分别用不同材料制作,通过螺钉连接、焊接等方式固定连接形成反射罩。
参照图1、2、根据本实施例的高能效电陶炉,支撑件包括支撑座400和设在支撑座400上的弹性元件,反射罩200上设有支脚230,支脚230套装在支撑座400上并与弹性元件相抵,弹性元件为弹簧、橡胶套、金属弹片等,本实施例优选为弹簧410,弹簧410安装方便且成本低,由于本实施例的发热盘300固定在反射底220上,加热装置作为一个整体组件安装到底座100上,支撑件对加热装置形成弹性支撑,在受到外力冲击时,弹簧410起到缓冲作用,减轻反射罩200的受力以及发热盘300与面板500间的碰撞,有效保护加热装置,延长使用寿命;利用弹簧410产生的弹力向上支撑反射罩200,以保证反射罩200上端与面板500可靠相抵,即使底座100发生形变,在弹簧410支撑作用下,也不影响反射罩200上端与面板500的相抵状态。优选的:反射罩200上周向均布三个支脚230,底座100上对应设置三个支撑件,三点平稳支撑加热装置;反射环210上端设有用于抵接面板500的翻边211,增加反射环210与面板500的接触面积,使得反射环210上端与面板500贴靠更加紧密,避免二者之间产生较大缝隙造成热量泄露。
参照图2,根据本实施例的高能效电陶炉,发热盘300上端与反射罩200上端平齐,利用支撑件对加热装置的弹性支撑,使得隔热盘体310上端和反射罩200上端都能与面板500相抵,降低对加热装置的安装高度要求,并能有效防止热量从隔热盘体310与反射罩200的间隙泄露,提升隔热效果。
实施例二
参照图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反射底220上设有用于支撑发热盘300的凸起222,以使发热盘300与反射底220之间保持隔热间隙,除凸起222以外,反射底220其它区域不与发热盘300接触,提升隔热效果,避免发热盘300与反射底220大面积接触形成热传递而降低热效率。优选的,反射底220上沿周向均布至少两个凸起222,以平稳支撑发热盘300,本实施例的凸起222由反射底220局部内凹形成,节省成本;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凸起可以是反射底上单独安装的隔热垫等部件。
实施例三
参照图4,本实施例与前述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反射环210的内表面由多个晶格状凹面212交织排列而成,首先,多个晶格状凹面212可以避免光滑曲面在反射热量时产生的聚焦现象,使得热量能分散地反射到面板上,面板加热区域热量分布均匀;其次,每个晶格状凹面212所接收的热量相对较少,加上镜面反射作用,有效降低反射环210温升,避免反射环210过热而向外散发热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熟悉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实用新型包括但不限于附图和上面具体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内容。任何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和结构原理的修改都将包括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中。

Claims (10)

1.高能效电陶炉,包括底座、面板和设于所述底座上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反射罩和发热盘,所述发热盘置于所述反射罩围成的容置空间内,所述反射罩具有倾斜朝上设置的反射面,所述底座上设有支撑件,所述加热装置承重于所述支撑件上,所述反射罩上端与所述面板相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能效电陶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罩包括围绕所述发热盘外周设置的反射环,所述反射环由下而上向远离发热盘方向逐渐扩大,所述反射环的上端与所述面板相抵。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能效电陶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罩还包括设于所述发热盘下方的反射底,所述反射底与所述反射环下端连接而围成所述容置空间,所述发热盘与所述反射底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能效电陶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底上设有用于支撑所述发热盘的凸起,以使所述发热盘与所述反射底之间保持隔热间隙。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能效电陶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底与所述反射环为一体成型结构。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能效电陶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环的内表面为光滑连续曲面、波浪状曲面或者由多个晶格状凹面交织排列而成。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能效电陶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环上端设有用于抵接所述面板的翻边。
8.如权利要求1至7之一所述的高能效电陶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包括固定于所述底座上的支撑座和设在所述支撑座上的弹性元件,所述反射罩上设有支脚,所述支脚套装在所述支撑座上并与所述弹性元件相抵。
9.如权利要求1至7之一所述的高能效电陶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盘上端与所述反射罩上端平齐,所述发热盘上端与所述面板相抵。
10.如权利要求1至7之一所述的高能效电陶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罩的内表面附着热反射涂层。
CN201820809623.7U 2018-05-29 2018-05-29 高能效电陶炉 Active CN2084188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809623.7U CN208418826U (zh) 2018-05-29 2018-05-29 高能效电陶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809623.7U CN208418826U (zh) 2018-05-29 2018-05-29 高能效电陶炉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418826U true CN208418826U (zh) 2019-01-22

Family

ID=651135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809623.7U Active CN208418826U (zh) 2018-05-29 2018-05-29 高能效电陶炉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41882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3885128A (en) Glass-ceramic plate heating unit cast-in heat spreader
CN208418826U (zh) 高能效电陶炉
CN219283405U (zh) 加热组件和烹饪器具
CN219756446U (zh) 烹饪装置和烹饪器具
CN216953168U (zh) 灶具面板和灶具
CN216675100U (zh) 一种餐桌结构
CN219934059U (zh) 加热装置和烹饪器具
CN219199317U (zh) 一种多功能远红外碳纤维组合发热盘
CN219876165U (zh) 一种发热安装结构
CN220141360U (zh) 一种压力烹饪器具
CN211242926U (zh) 电路板组件及烹饪器具
CN219920858U (zh) 一种面板结构及烹饪器具
CN220582511U (zh) 一种匀热防自爆灶面及燃气灶
CN218565487U (zh) 隔热式智能燃气灶
EP1113707A2 (en) Heating device for microwave ovens
CN2520800Y (zh) 一种节能安全型电饭煲
CN210951417U (zh) 具有立体加热功能的电磁炉
CN220898450U (zh) 一种加热结构及加热锅
CN218209718U (zh) 一种红外加热磁炉
CN217423348U (zh) 灶具锅架及应用其的燃气灶
CN108224496A (zh) 电热炉
CN209899155U (zh) 烹饪器具
CN216159103U (zh) 电陶炉
CN2731326Y (zh) 一种电热板式电暖器
CN213901174U (zh) 一种接水组件及嵌入式灶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