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401647U - 永磁电机和具有其的洗衣机 - Google Patents

永磁电机和具有其的洗衣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401647U
CN208401647U CN201821234503.5U CN201821234503U CN208401647U CN 208401647 U CN208401647 U CN 208401647U CN 201821234503 U CN201821234503 U CN 201821234503U CN 208401647 U CN208401647 U CN 2084016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tor
magneto
end cap
moulding
stator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23450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丙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Welling Mo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Welling Mo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Welling Mo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Welling Mo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23450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4016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4016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4016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永磁电机和具有其的洗衣机,永磁电机包括定子组件和电机端盖,定子组件包括定子和定子注塑件,定子包括定子铁芯和定子绕组,定子绕组绕设在定子铁芯上,定子注塑件包覆定子绕组,电机端盖包括前端盖和后端盖,前端盖和后端盖分别设在定子组件的轴向两端,定子组件的至少一端与对应电机端盖止口配合,定子组件的至少一端上形成有第一限位凸起和第一限位凹槽中的一种,与定子组件的上述至少一端对应的电机端盖上形成有第一限位凸起和第一限位凹槽中的另一种,第一限位凸起和第一限位凹槽配合,以限制定子组件绕定子组件的中心轴线相对于对应电机端盖的转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永磁电机,具有良好的声品质,且组装方便。

Description

永磁电机和具有其的洗衣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永磁电机和具有其的洗衣机。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永磁电机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转子铁芯的多个转子极之间采用磁桥连接,配合定子铁芯形成电磁设计,由于转子极之间的磁桥漏磁损耗,导致永磁电机整机效率等性能指标较低;(2)永磁电机的组装较为繁琐;(3)定子组件易产生低频振动,使得永磁电机具有较大的噪音;(4)大多数永磁电机的电控板采用塑料罩壳或金属壳安装,然后采用螺丝锁紧至后端盖上,同时电控板的发散器件需要与单独的散热片结合,进行散热处理,保证电机正常运转,这种设置导致装配复杂、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永磁电机,所述永磁电机具有良好的声品质,且组装方便。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永磁电机的洗衣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永磁电机,包括:定子组件,所述定子组件包括定子和定子注塑件,所述定子包括定子铁芯和定子绕组,所述定子绕组绕设在所述定子铁芯上,所述定子注塑件包覆所述定子绕组;电机端盖,所述电机端盖包括前端盖和后端盖,所述前端盖和所述后端盖分别设在所述定子组件的轴向两端,所述定子组件的至少一端与对应所述电机端盖止口配合,所述定子组件的至少一端上形成有第一限位凸起和第一限位凹槽中的一种,与所述定子组件的上述至少一端对应的所述电机端盖上形成有所述第一限位凸起和所述第一限位凹槽中的另一种,所述第一限位凸起和所述第一限位凹槽配合,以限制所述定子组件绕所述定子组件的中心轴线相对于对应所述电机端盖的转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永磁电机,通过设置定子注塑件,使得定子组件形成为一个整体,提升了定子组件的固有频率,从而改善了永磁电机的噪音,提升了用户的使用舒适度,同时有效提升了永磁电机的配合精度,保证气隙的均匀度,进一步改善了永磁电机的噪音;通过设置定子组件的至少一端与电机端盖止口配合,进一步保证了气隙的均匀度;定子组件与电机端盖之间通过第一限位凸起、第一限位凹槽配合,实现了定子组件与电机端盖之间的定位,便于组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定子注塑件包覆所述定子的外周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定子注塑件包括:注塑件本体;至少一个配合凸起,所述配合凸起设在所述注塑件本体的端部,所述配合凸起的外周壁位于所述注塑件本体的外周壁的内侧,与所述配合凸起对应的所述电机端盖上形成有与所述配合凸起配合的配合凹槽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配合凸起的外周壁与所述配合凸起的端面垂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定子组件上设有所述第一限位凸起,所述第一限位凸起设在所述配合凸起的外周壁上,与所述定子组件的上述至少一端对应的所述电机端盖上形成有所述第一限位凹槽,所述第一限位凹槽形成在所述配合凹槽部的内周壁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前端盖与所述后端盖之间通过多个连接件相连,多个连接件沿所述永磁电机的周向间隔布置,所述注塑件本体上形成有沿所述永磁电机的轴向贯通的多个避让槽,所述避让槽用于避让所述连接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永磁电机进一步包括:电控板,所述电控板固定在所述后端盖上,所述电控板上设有发热器件,所述发热器件与所述后端盖的表面直接接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前端盖与所述定子注塑件一体注塑成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后端盖上形成有安装槽,所述电控板置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发热器件与所述安装槽的壁面为面接触,所述安装槽内设有灌胶件,所述灌胶件覆盖所述电控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安装槽的所述壁面上形成有两个连接孔,两个所述连接孔分别位于所述发热器件的彼此相对的两侧,每个所述连接孔内均穿设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限制所述发热器件的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定子组件内设有转子组件,所述转子组件包括转子,所述转子包括转子铁芯和多个永磁体,所述转子铁芯上形成有多个配合槽,多个所述配合槽沿所述转子铁芯的周向间隔设置,多个所述永磁体对应配合在多个所述配合槽内,每个所述配合槽的外侧敞开,所述转子铁芯上形成有多组隔磁槽组,每组所述隔磁槽组位于相邻两个所述配合槽之间,每组所述隔磁槽组包括沿所述永磁电机的轴向贯通的至少一个隔磁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隔磁槽组包括两个所述隔磁槽,每组所述隔磁槽组的两个所述隔磁槽关于对应所述转子铁芯的位于相邻两个所述配合槽之间的部分的中心线对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隔磁槽形成为长条形,所述隔磁槽的长度L、宽度H分别满足:L≤8mm、H≤2m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转子铁芯的横截面上具有预设区域,所述隔磁槽组位于所述预设区域内,其中,所述预设区域具有内边界和外边界,以所述永磁电机的中心轴线在所述转子铁芯的横截面上的投影为圆心,半径为15mm的圆为所述内边界、半径为32mm的圆为所述外边界。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洗衣机,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永磁电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洗衣机,通过采用上述的永磁电机,提升了洗衣机的声品质,提升了用户的体验舒适性,同时方便了洗衣机的组装。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永磁电机的定子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所示的定子组件的主视图;
图3是图1中所示的定子组件的侧视图;
图4是图1中所示的定子组件的剖视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永磁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所示的永磁电机的主视图;
图7是图5中所示的永磁电机的侧视图;
图8是图5中所示的永磁电机的剖视图;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永磁电机的转子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中所示的转子总成的主视图;
图11是图10中所示的转子总成的剖视图;
图12是图9中所示的转子组件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
永磁电机100、永磁电机的中心轴线100a、
定子组件1、第一限位凸起10、定子11、定子铁芯111、定子注塑件12、
注塑件本体121、避让槽121a、配合凸起122、
电机端盖2、连接件20、安装部20a、
前端盖21、配合凹槽部21a、后端盖22、安装槽22a、
电控板3、发热器件31、
转子组件4、转子41、
第一注塑件421、定位凸起421a、
第二注塑件422、第三注塑件423、第四注塑件424、
第二限位凸起420a、第三限位凸起420b、
转子铁芯411、转子极4110、
中心线411a、配合槽4111、隔磁槽组4112、隔磁槽4112a、
永磁体412、
转子总成5、电机轴51、轴承52、皮带轮5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横向”、“长度”、“宽度”、“厚度”、“前”、“后”、“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1-图12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永磁电机100。
如图1-图1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永磁电机100,包括定子组件1和电机端盖2。
定子组件1包括定子11和定子注塑件12,定子11包括定子铁芯111和定子绕组(图未示出),定子绕组绕设在定子铁芯111上,定子注塑件12包覆定子绕组。电机端盖2包括前端盖21和后端盖22,前端盖21和后端盖22分别设在定子组件1的轴向两端,定子组件1的至少一端与对应电机端盖2止口配合,定子组件1的至少一端上形成有第一限位凸起10和第一限位凹槽中的一种,与定子组件1的上述至少一端对应的电机端盖2上形成有第一限位凸起10和第一限位凹槽中的另一种,第一限位凸起10和第一限位凹槽配合,以限制定子组件1绕定子组件1的中心轴线相对于对应电机端盖2的转动。
例如,如图1-图8所示,定子铁芯111可以大致形成为环状结构,定子铁芯111包括多个定子齿,多个定子齿沿定子铁芯111的周向依次设置,每个定子齿包括沿定子铁芯111的径向设置的轭部和齿部,轭部可以形成为弧状结构,多个定子齿的轭部沿定子铁芯111的周向依次首尾相连以形成环形的定子轭,多个定子齿的齿部沿定子铁芯111的周向间隔设置,相邻两个定子齿之间限定出定子槽,定子绕组绕设在多个定子齿的齿部以位于定子槽内;定子注塑件12可以在定子绕组绕设在定子铁芯111上后、在定子绕组处注塑成型以包覆定子绕组,也就是说,定子注塑件12的成型过程中,定子11与注塑模具可以共同限定出定子注塑件12的注塑腔,或者仅由注塑模具限定出定子注塑件12的注塑腔,只需保证定子注塑件12的轴向两端分别超出定子绕组的轴向两端,使得定子注塑件12包覆定子绕组的轴向两端,以使从定子组件1的外观上看、无法看到定子绕组。其中,在定子注塑件12的成型过程中,定子注塑件12可以与定子11直接形成为整体结构、而无需其他结构以实现定子注塑件12与定子11的连接。由此,通过设置定子注塑件12,可以增加定子组件1的重量,并使得定子组件1形成为一个整体,定子铁芯111、定子绕组和定子注塑件12之间紧密结合,从而提升了定子组件1的固有频率,有效避免了定子组件1发生低频振动而产生低频噪音,进而改善了永磁电机100的噪音,提升了用户的使用舒适度;同时,通过模具注塑,可以保证定子注塑件12的定位面的精度,当定子组件1与电机端盖2配合时,可以有效提升定子组件1与电机端盖2之间的配合精度,从而提升永磁电机100的配合精度,而永磁电机100的转子组件4通过永磁电机100的电机轴与电机端盖2配合,从而可以有效控制永磁电机100的气隙,保证气隙的均匀度,进而进一步改善永磁电机100的噪音,提升永磁电机100的声品质。
可以理解的是,当在定子注塑件12的成型过程中、定子注塑件12的注塑腔由定子与注塑模具共同限定时,注塑材料也可以流入定子槽内,也就是说,定子槽内可以有定子注塑件12的一部分,使得注塑模具无需遮挡定子槽以阻止注塑材料,从而降低了对注塑模具的要求,有利于提升定子注塑件12的成型效率。其中,定子铁芯111可以由多个定子冲片沿永磁电机100的轴向层叠形成,相邻两个定子冲片之间可能存在缝隙,定子绕组与定子铁芯111之间可能存在间隙,在定子注塑件12的成型过程中、注塑材料可以填充上述缝隙、间隙等,保证定子组件1形成为一个紧密的整体,提升定子组件1的刚性。
定子注塑件12的轴向两端可以分别与前端盖21、后端盖22止口配合,可以进一步提升定子组件1与电机端盖2之间的配合精度,提升永磁电机100的配合精度,进一步保证了气隙的均匀度。
当然,定子注塑件12还可以仅与前端盖21止口配合、且定子注塑件12与后端盖22之间通过其他方式配合,或者,定子注塑件12可以仅与后端盖22止口配合、且定子注塑件12与前端盖21之间通过其他方式配合,均可以提升永磁电机100的配合精度,保证气隙的均匀度,改善永磁电机100的噪音。
定子组件1的轴向两端可以均设有第一限位凸起10,前端盖21和后端盖22上均形成有第一限位凹槽,定子组件1的轴向一端的第一限位凸起10可以与前端盖21上的第一限位凹槽配合,以限制定子组件1绕其中心轴线相对于前端盖21发生转动,定子组件1的轴向另一端的第一限位凸起10可以与后端盖22上的第一限位凹槽配合,以限制定子组件1绕其中心轴线相对于后端盖22发生转动,从而实现了定子组件1与前端盖21之间、定子组件1与后端盖22之间的定位,便于保证定子组件1与前端盖21之间、定子组件1与后端盖22之间的定位精度,同时方便了定子组件1与前端盖21之间、定子组件1与后端盖22之间的装配,便于提升永磁电机100的组装效率。
或者,定子组件1的轴向两端还可以均形成有第一限位凹槽,前端盖21和后端盖22上均设有第一限位凸起10,定子组件1的上述轴向一端的第一限位凹槽可以与前端盖21上的第一限位凸起10配合,定子组件1的上述轴向另一端的第一限位凹槽可以与后端盖22上的第一限位凸起10配合;或者,定子组件1的轴向两端中的其中一端形成有第一限位凹槽、另一端设有第一限位凸起10,此时与定子组件1的上述其中一端配合的电机端盖2上设有第一限位凸起10,与定子组件1的上述另一端配合的电机端盖2上形成有第一限位凹槽;亦或者,定子组件1的轴向两端中的其中一端形成有第一限位凸起10和第一限位凹槽中的一种,与定子组件1的上述其中一端配合的电机端盖2上形成有第一限位凸起10和第一限位凹槽中的另一种,第一限位凸起10与第一限位凹槽配合。由此,定子组件1与电机端盖2之间通过第一限位凸起10与第一限位凹槽配合,便于实现定位,同时提升了组装效率。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定子组件1与电机端盖2之间通过第一限位凹槽、第一限位凸起10配合,和定子组件1与该电机端盖2之间是否是止口配合没有关系。例如,定子组件1与前端盖21之间通过第一限位凹槽、第一限位凸起10配合时,定子组件1与前端盖21之间可以是止口配合、也可以是其他配合方式。“定子组件1的中心轴线”与永磁电机的中心轴线100a可以重合设置。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永磁电机100,通过设置定子注塑件12,使得定子组件1形成为一个整体,提升了定子组件1的固有频率,从而改善了永磁电机100的噪音,提升了用户的使用舒适度,同时有效提升了永磁电机100的配合精度,保证气隙的均匀度,进一步改善了永磁电机100的噪音;通过设置定子组件1的至少一端与电机端盖2止口配合,进一步保证了气隙的均匀度;定子组件1与电机端盖2之间通过第一限位凸起10、第一限位凹槽配合,实现了定子组件1与电机端盖2之间的定位,便于组装。
具体地,如图1-图4所示,定子注塑件12包覆定子11的外周壁,也就是说,定子注塑件12包覆定子铁芯111的外周壁,使得从定子组件1的外观上看、无法看到定子铁芯111的外周壁,在定子注塑件12的成型过程中、定子注塑件12的注塑腔由定子11与注塑模具共同限定,定子11可以通过定子铁芯111的内周壁实现定位,即注塑模具的模芯与定子铁芯111的内周壁配合以实现定子11的定位,则定子铁芯111的外周壁无需与注塑模具配合,便于将定子铁芯111装配至注塑模具内,方便了定子11的定位,保证了注塑模具的模芯与定子铁芯111的同轴度,且便于保证定子11与定子注塑件12的同轴度,同时降低了注塑模具和定子铁芯111的精度要求。
进一步地,定子注塑件12包括注塑件本体121和至少一个配合凸起122,配合凸起122设在注塑件本体121的端部,配合凸起122的外周壁位于注塑件本体121的外周壁的内侧,与配合凸起122对应的电机端盖2上形成有与配合凸起122配合的配合凹槽部21a。例如,在图1-图4的示例中,配合凸起122可以为两个,两个配合凸起122分别设在注塑件本体121的轴向两端,每个配合凸起122可以均形成为环形凸起,配合凸起122可以由注塑件本体121的部分端面沿注塑件本体121的轴向凸出形成,前端盖21和后端盖22上均形成有配合凹槽部21a,配合凹槽部21a可以形成为配合凹槽以与配合凸起122相适配,配合凹槽的朝向定子注塑件12的一侧敞开,配合凸起122可以自配合凹槽的敞开侧配合在配合凹槽内,使得定子注塑件12与前端盖21之间、定子注塑件12与后端盖22之间均形成止口配合。
当然,配合凸起122还可以为一个,该配合凸起122设在注塑件本体121的轴向两端中的其中一端,与配合凸起122对应的电机端盖2上形成有配合凹槽部21a,使得定子注塑件12与该电机端盖2之间形成止口配合,保证了定子注塑件12与该电机端盖2之间的配合精度。
可以理解的是,配合凸起122还可以包括沿永磁电机100的周向间隔设置的多个子配合凸起,每个子配合凸起可以均形成为弧状结构,同时可以实现定子注塑件12与电机端盖2之间的止口配合。
可选地,如图1-图4所示,配合凸起122的外周壁与配合凸起122的端面垂直,配合凸起122的外周壁可以与配合凹槽部21a的内周壁配合,以实现定子组件1与电机端盖2之间的径向定位,配合凸起122的端面可以与配合凹槽部21a的底壁配合,以实现定子组件1与电机端盖2之间的轴向定位,进一步保证了定子组件1与电机端盖2之间的配合精度。其中,如图8所示,配合凸起122的内周壁与电机端盖2之间并未对应配合。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配合凹槽部21a的底壁”可以指配合凹槽部21a的与配合凹槽部21a的敞开侧相对的一侧的壁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图8所示,定子组件1上设有第一限位凸起10,第一限位凸起10设在配合凸起122的外周壁上,且第一限位凸起10可以由配合凸起122的部分外周壁沿永磁电机100的径向向外凸出形成,与定子组件1的上述至少一端对应的电机端盖2上形成有第一限位凹槽,第一限位凹槽形成在配合凹槽部21a的内周壁上,且第一限位凹槽可以由配合凹槽部21a的内周壁沿永磁电机100的径向向外凹入形成,从而第一限位凸起10和第一限位凹槽结构简单、便于实现。
其中,定子组件1一端的第一限位凸起10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当第一限位凸起10为多个时,多个限位凸起可以沿永磁电机100的轴向间隔设置,此时第一限位凹槽可以为多个,多个第一限位凹槽可以与多个第一限位凸起10一一对应设置。第一限位凸起10的外端面可以与注塑件本体121的外周壁平齐设置,从而保证了定子注塑件12结构的规整性、美观性,同时使得第一限位凸起10具有良好的强度,保证第一限位凸起10与第一限位凹槽的配合稳定性。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限位凸起10还可以设在配合凸起122的端面上,此时第一限位凸起10可以由配合凸起122的部分端面沿永磁电机100的轴向凸出形成,第一限位凹槽可以由配合凹槽部21a的底壁沿永磁电机100的轴向凹入形成。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8所示,前端盖21与后端盖22之间通过多个连接件20相连,多个连接件20沿永磁电机100的周向间隔布置,每个连接件20可以沿永磁电机100的轴向依次穿过前端盖21和后端盖22;注塑件本体121上形成有沿永磁电机100的轴向贯通的多个避让槽121a,避让槽121a用于避让连接件20,每个避让槽121a可以由注塑件本体121的部分外周壁沿永磁电机100的径向向内凹入形成,且每个避让槽121a可以沿永磁电机100的轴向贯穿注塑件本体121的轴向两端,多个避让槽121a可以与多个连接件20一一对应设置。由此,通过设置避让槽121a,避免了定子注塑件12影响前端盖21与后端盖22之间的连接,保证了永磁电机100的顺利组装,同时避免了因定子注塑件12导致永磁电机100的占用空间增大,便于保证永磁电机100的占用空间。其中,连接件20可以为螺栓等。
在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8所示,永磁电机100进一步包括电控板3,电控板3可以与定子注塑件12外周壁上的端子盒相连以控制永磁电机100的运行,电控板3固定在后端盖22上,电控板3上设有发热器件31,发热器件31与后端盖22的表面直接接触,从而发热器件31产生的热量可以通过传导的方式通过后端盖22直接散发出去,实现电控板3的有效散热,延长电控板3的使用寿命,相对于传统技术中、发热器件31需要通过单独的散热片进行散热,在保证电控板3正常运行的前提下、简化了电控板3的装配设计,降低了成本,减少了部件数量,并使得电控板3安装方便、可靠,同时实现了永磁电机100与电控板3的集成设计,使得永磁电机100形成为集成式永磁电机100,方便了永磁电机100的控制。
其中,后端盖22可以为铝件,例如铸铝件,以提升散热效果;当然,后端盖22还可以为其他导热系数较高的材料件,而不限于金属件。“发热器件31”可以指电控板3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热量的电子器件,例如发热器件31可以为IPM(Intelligent Power Module的缩写,中文叫智能功率模块)元件。
可以理解的是,电控板3还可以固定在前端盖21上;电控板3还可以包括外壳,以通过外壳安装在电机端盖2上。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永磁电机100的电机轴的一端可以穿出电机端盖2、电机轴的另一端可以配合在另一个电机端盖2内,“前端盖21”可以指电机轴穿出的电机端盖2,“后端盖22”可以指电机轴未穿出的电机端盖2,也就是说,电机轴的一端可以穿出前端盖21,电机轴的另一端可以未穿出后端盖22、而配合在后端盖22内。因此,当电控板3固定在后端盖22上,可以避免电控板3与电机轴之间发生干涉,便于电控板3的安装。
可选地,前端盖21与定子注塑件12一体注塑成型,使得前端盖21与定子组件1可以形成为一个整体,保证了定子组件1与前端盖21的连接可靠性,同时保证了定子组件1与前端盖21的配合精度,方便了前端盖21的成型,提高了永磁电机100的加工效率。此时,后端盖22与定子组件1之间可以采用止口配合。
可以理解的是,定子注塑件12与前端盖21可以通过一次注塑成型,或者,定子注塑件12与前端盖21也可以通过多次注塑成型,例如定子铁芯111完成绕线后,可以先在定子11上注塑制成定子注塑件12以形成定子组件1,然后在定子组件1上进行前端盖21的注塑,使得定子组件1与前端盖21形成为一体结构。
具体地,后端盖22上形成有安装槽22a,电控板3置于安装槽22a内,发热器件31与安装槽22a的壁面为面接触,安装槽22a内设有灌胶件(图未示出),灌胶件覆盖电控板3。例如,在图5-图8的示例中,安装槽22a可以由后端盖22的部分后端面沿永磁电机100的轴向凹入形成,安装槽22a的后侧可以敞开,电控板3可以大致形成为平板结构,发热器件31可以位于电控板3的厚度方向的一侧;电控板3可以自后向前安装在安装槽22a内,使得发热器件31与安装槽22a的底壁和/或侧壁直接接触,保证了发热器件31与后端盖22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保证了散热效果。当电控板3安装在安装槽22a内后,可以将灌胶材料凹入安装槽22a内以覆盖电控板3,待灌胶材料慢慢固化以形成灌胶件,灌胶件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可以起到防潮的作用,并保护电控板3,防止电控板3发生损坏。
进一步地,安装槽22a的壁面上形成有两个连接孔,两个连接孔分别位于发热器件31的彼此相对的两侧,每个连接孔内均穿设有限位件,限位件限制发热器件31的移动。例如,连接孔可以形成在安装槽22a的底壁上,连接孔内的限位件可以伸出连接孔,当电控板3安装至安装槽22a内时,两个限位件可以分别位于发热器件31的彼此相对的两侧,以限制发热器件31的移动,保证了发热器件31的位置稳定性,从而保证了电控板3的使用可靠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定子组件1内设有转子组件4,转子组件4包括转子41,转子41包括转子铁芯411和多个永磁体412,转子铁芯411上形成有多个配合槽4111,多个配合槽4111沿转子铁芯411的周向间隔设置,多个永磁体412对应配合在多个配合槽4111内,每个配合槽4111的外侧敞开,转子铁芯411上形成有多组隔磁槽组4112,每组隔磁槽组4112位于相邻两个配合槽4111之间,每组隔磁槽组4112包括沿永磁电机100的轴向贯通的至少一个隔磁槽4112a。
例如,如图9-图12所示,转子铁芯411可以大致形成为环状结构,多个配合槽4111沿转子铁芯411的周向均匀间隔设置,每个配合槽4111贯穿转子铁芯411的轴向两端,多个永磁体412可以一一对应配合在多个配合槽4111内,每个配合槽4111的横截面形状可以大致形成为方形,同样,每个永磁体412的横截面形状也大致形成为方形。每个配合槽4111的外侧敞开、内侧封闭,使得磁桥打开,减少了永磁电机100漏磁,避免了传统技术中磁桥漏磁损耗而导致永磁电机100的整体效率等性能较低,从而保证了永磁电机100的运行效率,提升永磁电机100的基本性能。
每组隔磁槽组4112包括一个或多个隔磁槽4112a,每个隔磁槽4112a可以沿永磁电机100的轴向贯穿转子铁芯411的两端。配合槽4111的上述这种设计,虽然使得永磁电机100的电磁密度升高、获得较高的反电动势,提升了永磁电机100的性能,然而,会导致永磁电机100的定转子磁场波形畸变,通过设置隔磁槽4112a,可以改善电磁谐波、改善磁场畸变,获得正弦性反电动势,获得低齿槽转矩、趋于正弦的反电动势以及低负载转矩脉动。
进一步地,如图9-图12所示,转子组件4还包括转子注塑件,转子注塑件可以为塑料件,例如BMC(Bulk Molding Compound,团状模塑料),每个永磁体412的径向两端分别与对应配合槽4111的径向两端限定出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第一容纳腔位于第二容纳腔的外侧,转子注塑件包括第一注塑件421、第二注塑件422、第三注塑件423和第四注塑件424,第一注塑件421填充在第一容纳腔内、第二注塑件422填充在第二容纳腔内,第一容纳腔内的彼此相对的壁面上均设有第二限位凸起420a,第二限位凸起420a止抵在对应永磁体412的外侧端面上,第二容纳腔内的彼此相对的壁面上均设有第三限位凸起420b。第三限位凸起420b止抵在对应永磁体412的内侧端面上,使得第二限位凸起420a和第三限位凸起420b可以实现对应永磁体412的径向定位。而且,由于配合槽4111的外侧敞开,使得磁桥打开,可能会导致转子组件4在高速运转过程中、转子组件4的强度不足,而通过第一注塑件421填充在第一容纳腔内,以覆盖永磁体412的外端,避免永磁体412暴露在空气中而吸附铁屑等杂质,影响转子组件4的运行,起到了保护永磁体412的作用,同时保证了转子组件4的强度,而且进一步保证了永磁体412的径向定位。此外通过设置转子注塑件,可以适当调整转子组件4的重心位置,使得转子组件4的重心位置位于永磁电机的中心轴线100a,保证同轴度,同时便于实现转子组件4的动平衡,避免产生振动。
每个转子极4110上形成有贯通的通孔,通孔可以为圆形孔,第三注塑件423填充在通孔内;第四注塑件424为两个,两个第四注塑件424分别位于转子41的轴向两端,第一注塑件412、第二注塑件422和第三注塑件423均连接两个第四注塑件424,两个第四注塑件424可以限制多个永磁体412的轴向移动,以实现永磁体412的轴向定位,同时保证了转子注塑件的强度,避免转子注塑件的各部分之间发生脱离。
其中,第二容纳腔内还可以不填充注塑材料,也就是说,永磁体412的内侧还可以不设置第二注塑件422。第一注塑件421的外周壁可以与转子铁芯411的外周壁平齐。可以理解的是,在转子注塑件的成型过程中,可以有部分注塑材料流入隔磁槽4112a内。
如图12所示,第一注塑件421的沿永磁电机100的周向的两个侧壁上均设有定位凸起421a,第一容纳腔的沿永磁电机100的周向的两个侧壁上均形成有定位凹槽,定位凸起421a对应配合在定位凹槽内,保证了第一注塑件421与第一容纳腔之间的配合可靠性,避免第一注塑件421由于转子组件4的离心力而脱离第一容纳腔。
如图8-图12所示,电机轴51的两端分别设有轴承52,两个轴承52分别配合在前端盖21和后端盖22上,电机轴51的一端(例如,图8中的前端)伸出前端盖21,且电机轴51的上述一端可以设有被驱动件例如皮带轮53,电机轴51、两个轴承52、皮带轮53和转子组件4可以形成转子总成。永磁电机100运行,转子组件4转动,通过电机轴51带动皮带轮53转动。
具体地,隔磁槽组4112包括两个隔磁槽4112a,每组隔磁槽组4112的两个隔磁槽4112a关于对应转子铁芯411的位于相邻两个配合槽4111之间的部分的中心线411a对称。例如,如图12所示,转子铁芯411可以包括多个转子极4110,多个转子极4110与多个配合槽4111沿转子铁芯411的轴向依次交替设置,相邻两个转子极4110之间限定出一个配合槽4111、相邻两个配合槽4111之间设有一个转子极4110,每个转子极4110上均形成有一组隔磁槽组4112,每组隔磁槽组4112包括两个隔磁槽4112a,每组隔磁槽组4112的两个隔磁槽4112a沿对应转子极4110的周向间隔设置,每个转子极4110在其周向上均具有一条中心线411a,每组隔磁槽组4112的两个隔磁槽4112a关于对应转子极4110的中心线411a对称设置,使得转子铁芯411具有良好的规整性,便于批量加工,且每组隔磁槽组4112的两个隔磁槽4112a可以保证负载时的气隙磁密和电磁转矩,以减小永磁电机100的齿槽转矩和转矩脉动,保证永磁电机100的性能。其中,上述通孔为一个,且通孔可以关于中心线411a对称。
可选地,如图12所示,隔磁槽4112a形成为长条形,隔磁槽4112a的长度L、宽度H分别满足:L≤8mm、H≤2mm,以便于隔磁槽4112a的加工,同时保证隔磁槽4112a的性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转子铁芯411的横截面上具有预设区域,隔磁槽组4112位于预设区域内,其中,预设区域可以形成为环形区域,且预设区域具有内边界和外边界,以永磁电机的中心轴线100a在转子铁芯411的横截面上的投影为圆心,半径为15mm的圆为内边界、半径为32mm的圆为外边界,则多组隔磁槽组4112对应位于转子铁芯411的内边界和外边界之间的预设区域,以保证隔磁槽4112a的性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洗衣机,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永磁电机100。其中,电机端盖2上可以设有至少一个安装部20a,使得永磁电机100可以通过安装部20a安装到洗衣机上。可选地,洗衣机为滚筒洗衣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洗衣机,通过采用上述的永磁电机100,提升了洗衣机的声品质,提升了用户的体验舒适性,同时方便了洗衣机的组装。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洗衣机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5)

1.一种永磁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定子组件,所述定子组件包括定子和定子注塑件,所述定子包括定子铁芯和定子绕组,所述定子绕组绕设在所述定子铁芯上,所述定子注塑件包覆所述定子绕组;
电机端盖,所述电机端盖包括前端盖和后端盖,所述前端盖和所述后端盖分别设在所述定子组件的轴向两端,所述定子组件的至少一端与对应所述电机端盖止口配合,所述定子组件的至少一端上形成有第一限位凸起和第一限位凹槽中的一种,与所述定子组件的上述至少一端对应的所述电机端盖上形成有所述第一限位凸起和所述第一限位凹槽中的另一种,所述第一限位凸起和所述第一限位凹槽配合,以限制所述定子组件绕所述定子组件的中心轴线相对于对应所述电机端盖的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永磁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注塑件包覆所述定子的外周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永磁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注塑件包括:
注塑件本体;
至少一个配合凸起,所述配合凸起设在所述注塑件本体的端部,所述配合凸起的外周壁位于所述注塑件本体的外周壁的内侧,与所述配合凸起对应的所述电机端盖上形成有与所述配合凸起配合的配合凹槽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永磁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凸起的外周壁与所述配合凸起的端面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永磁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组件上设有所述第一限位凸起,所述第一限位凸起设在所述配合凸起的外周壁上,与所述定子组件的上述至少一端对应的所述电机端盖上形成有所述第一限位凹槽,所述第一限位凹槽形成在所述配合凹槽部的内周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永磁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盖与所述后端盖之间通过多个连接件相连,多个连接件沿所述永磁电机的周向间隔布置,所述注塑件本体上形成有沿所述永磁电机的轴向贯通的多个避让槽,所述避让槽用于避让所述连接件。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永磁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永磁电机进一步包括:
电控板,所述电控板固定在所述后端盖上,所述电控板上设有发热器件,所述发热器件与所述后端盖的表面直接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永磁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盖与所述定子注塑件一体注塑成型。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永磁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端盖上形成有安装槽,所述电控板置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发热器件与所述安装槽的壁面为面接触,所述安装槽内设有灌胶件,所述灌胶件覆盖所述电控板。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永磁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的所述壁面上形成有两个连接孔,两个所述连接孔分别位于所述发热器件的彼此相对的两侧,每个所述连接孔内均穿设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限制所述发热器件的移动。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永磁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组件内设有转子组件,所述转子组件包括转子,所述转子包括转子铁芯和多个永磁体,所述转子铁芯上形成有多个配合槽,多个所述配合槽沿所述转子铁芯的周向间隔设置,多个所述永磁体对应配合在多个所述配合槽内,每个所述配合槽的外侧敞开,所述转子铁芯上形成有多组隔磁槽组,每组所述隔磁槽组位于相邻两个所述配合槽之间,每组所述隔磁槽组包括沿所述永磁电机的轴向贯通的至少一个隔磁槽。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永磁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磁槽组包括两个所述隔磁槽,每组所述隔磁槽组的两个所述隔磁槽关于对应所述转子铁芯的位于相邻两个所述配合槽之间的部分的中心线对称。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永磁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磁槽形成为长条形,所述隔磁槽的长度L、宽度H分别满足:L≤8mm、H≤2mm。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永磁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铁芯的横截面上具有预设区域,所述隔磁槽组位于所述预设区域内,其中,所述预设区域具有内边界和外边界,以所述永磁电机的中心轴线在所述转子铁芯的横截面上的投影为圆心,半径为15mm的圆为所述内边界、半径为32mm的圆为所述外边界。
15.一种洗衣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永磁电机。
CN201821234503.5U 2018-08-01 2018-08-01 永磁电机和具有其的洗衣机 Active CN2084016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234503.5U CN208401647U (zh) 2018-08-01 2018-08-01 永磁电机和具有其的洗衣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234503.5U CN208401647U (zh) 2018-08-01 2018-08-01 永磁电机和具有其的洗衣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401647U true CN208401647U (zh) 2019-01-18

Family

ID=651292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234503.5U Active CN208401647U (zh) 2018-08-01 2018-08-01 永磁电机和具有其的洗衣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401647U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43893A (zh) * 2019-02-08 2020-08-18 日立环球生活方案株式会社 电动机以及使用它的电动风机和使用它的电动吸尘器
WO2020199912A1 (zh) * 2019-04-01 2020-10-08 南京德朔实业有限公司 动力源和适用于动力源的电动工具
CN112531946A (zh) * 2019-09-17 2021-03-19 佛山市威灵洗涤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电机及洗衣机
WO2021056612A1 (zh) * 2019-09-26 2021-04-01 无锡好力泵业有限公司 洗衣机用三相排水电机
WO2021098158A1 (zh) * 2019-11-22 2021-05-27 湖州南洋电机有限公司 一种一体式bldc电机
CN113969821A (zh) * 2020-07-24 2022-01-25 安徽威灵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电子水泵和车辆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43893A (zh) * 2019-02-08 2020-08-18 日立环球生活方案株式会社 电动机以及使用它的电动风机和使用它的电动吸尘器
WO2020199912A1 (zh) * 2019-04-01 2020-10-08 南京德朔实业有限公司 动力源和适用于动力源的电动工具
CN112531946A (zh) * 2019-09-17 2021-03-19 佛山市威灵洗涤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电机及洗衣机
WO2021056612A1 (zh) * 2019-09-26 2021-04-01 无锡好力泵业有限公司 洗衣机用三相排水电机
US11469642B2 (en) 2019-09-26 2022-10-11 Wuxi Haoli Pumps Industrial Co., Ltd Three-phase drainage motor for washing machine
WO2021098158A1 (zh) * 2019-11-22 2021-05-27 湖州南洋电机有限公司 一种一体式bldc电机
CN113969821A (zh) * 2020-07-24 2022-01-25 安徽威灵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电子水泵和车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401647U (zh) 永磁电机和具有其的洗衣机
US9551347B2 (en) Water-pump motor using a waterproof stator, and water pump
KR101595673B1 (ko) 영구자석 모터 및 세탁기
JPWO2008126408A1 (ja) ドラム式洗濯機
CN104471253B (zh) 水泵
WO2015163039A1 (ja) 電動圧縮機
CN102957227A (zh) 无刷电机
KR20130120733A (ko) 브러시리스 직류모터의 회전자
CN203604215U (zh) 交流永磁排水泵
KR100921243B1 (ko) 분할 마그네트 배열을 적용한 영구자석식 교류 발전기의회전자
JP5771958B2 (ja) ポンプ装置
CN204349756U (zh) 小型高频振动装置
CN106849400A (zh) 定子铁芯、定子和电机
CN116032088A (zh) 电机及具有其的电器设备
CN208522548U (zh) 转子总成和电动机
JP2001258189A (ja) 永久磁石モータと縦軸形洗濯機及び横軸形洗濯機
CN202094721U (zh) 引擎冷却系统及其冷却模组和电机
CN106109040B (zh) 一种谐振声波牙刷
CN110797994A (zh) 永磁电机和具有其的洗衣机
CN113300505A (zh) 一种永磁直流无刷电机
KR20130092733A (ko) Bldc 모터용 마그넷 로터 및 그 제조방법
KR101798331B1 (ko) 코어레스형 비엘디씨 모터
CN207664842U (zh) 一种新型具有定子绕组端部防护的中频异步电动机
CN211981599U (zh) 一种永磁无刷电机
CN220359004U (zh) 超薄无刷电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