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394999U -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394999U
CN208394999U CN201820751259.3U CN201820751259U CN208394999U CN 208394999 U CN208394999 U CN 208394999U CN 201820751259 U CN201820751259 U CN 201820751259U CN 208394999 U CN208394999 U CN 2083949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ction tank
baffle plate
sewage disposal
pond
rea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75125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代新
陈筱清
陈婷
余怀德
杨树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YONKER MACHINE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YONKER MACHINE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YONKER MACHINE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YONKER MACHINE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75125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3949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3949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3949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进水单元、第一反应池、第二反应池、膜分离池和产水单元,所述第一反应池内设有多块第一折流板,所述多块第一折流板依次上、下相间分布,在第一反应池内形成S型折流通道;所述第二反应池内设有N块第二折流板,所述N块第二折流板将第二反应池分隔成N+1个反应腔,每个反应腔内均设有曝气管;所述膜分离池内设有MBR组件,MBR组件的产水管道与产水单元连通;其中,N为正整数。本实用新型的污水处理系统结构紧凑,通过折流板的设置延长了污水在系统内的停留时间,污水处理效果好。

Description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存在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污水通常是从一个反应池直接进入下一个反应池,或者在一个反应池内安装潜水搅拌机,此种方式普遍存在短流现象,污水停留时间不够或停留时间过长,造成出水水质不稳定等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紧凑且处理效果好的污水处理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进水单元、第一反应池、第二反应池、膜分离池和产水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应池内设有多块第一折流板,所述多块第一折流板依次上、下相间分布,在第一反应池内形成S型折流通道;所述第二反应池内设有N块第二折流板,所述N块第二折流板将第二反应池分隔成N+1个反应腔,每个反应腔内均设有曝气管;所述膜分离池内设有MBR膜组件,MBR膜组件的产水管道与产水单元连通;其中,N为正整数。
本实用新型中,污水流入第一反应池中后,经过多次上下反复折流,流入第二反应池,有效延长了污水在第一反应池内的平均停留时间,防止短流现象,同时使第一反应池内形成上流式厌氧反应区;污水流入第二反应池内后,又需经过多次折流后,进入膜分离池中,第二反应池内由第二折流板分隔为多个反应腔,每个反应腔配备专门的曝气管,有利于分区精准曝气,提升污水处理效果;在膜分离池中,污水进一步经过MBR膜组件的处理后,通过产水单元排出。这个过程中,污水先经过第一反应池和第二反应池的高效处理,再经过膜分离池的处理,得到高效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MBR膜组件可选用MBR中空纤维膜或MBR平板膜。
进一步地,第一折流板的数量为奇数。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反应池的底部设有第一排空组件;所述第二反应池的底部设有第二排空组件。
进一步地,还包括与MBR膜组件和第一反应池连通的气提回流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反应池、第二反应池并列设置,所述膜分离池设置于第一反应池、第二反应池的同一端,第一反应池和第二反应池并列形成一箱体结构,以提升污水处理系统的结构紧凑度。进一步地,第一反应池、第二反应池、膜分离池可采用一体式结构或分体式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反应池和膜分离池通过连接管连通。
本实用新型中,膜分离池内的MBR膜组件与产水单元和曝气单元相连,污水经过MBR膜组件过滤后被产水单元抽出,抽出的水达到处理标准后排放,同时由曝气单元对MBR膜组件进行曝气冲刷。进一步地,进水单元由进水泵、自清洗过滤器、进水电动阀、进水流量计和管道组成。曝气单元由风机、阀门、流量计、管道组成。产水单元由产水泵、产水流量计、产水电动阀、消毒器、产水箱、管道组成。MBR膜组件由MBR膜、模架、产水管道、曝气管道组成。
进一步地,系统内设有反洗单元,反洗单元用于清洗MBR膜组件,由水泵、药剂箱、精密过滤器、管道混合器、反洗电动阀、反洗水箱、管道组成。第一排空组件用于排空第一反应池。第二排空组件用于排空第二反应池和膜分离池。曝气管对第二反应池进行曝气,其与曝气单元相连。气提回流组件将膜分离池内的混合液和剩余污泥回流至第一反应池,其由曝气单元提供气源。
进一步地,反洗单元、进水单元、曝气单元和产水单元可集成于膜分离单元的一侧,形成设备间。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可采用分体式结构,分体式结构将第一反应池和第二反应池作为第一个箱体,将膜分离池、设备间作为第二个箱体,通过连接管单元对各箱体进行连接;连接管将第一个箱体和第二个箱体之间的所有管道进行对应连接。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污水处理系统也可采用一体式结构,即第一反应池、第二反应池、膜分离池和设备间集成为一个整体箱体,其中,第一反应池和第二反应池并列设置,膜分离池、设备间依次设置于第一反应池和第二反应池的一端。
本实用新型的污水处理系统结构紧凑,通过折流板的设置使污水在系统内反复折流,避免出现短流现象,增加了污水的平均停留时间,污水在折流板之间向上流动时,由于流速慢,污泥往下沉,不同深度含氧量不同,从而产生上流式厌氧反应现象,污水处理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污水处理系统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污水处理系统的第一反应池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污水处理系统的第二反应池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污水处理系统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污水处理系统的第一反应池的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污水处理系统的第二反应池的剖视图;
图中: 1-第一反应池、2-第二反应池、3-膜分离池、4-设备间、5-进水单元、6-曝气单元、7-反洗单元、8-产水单元、9-MBR膜组件、10-第一折流板A、11-第一折流板B、12-第一排空组件、13-第二排空组件、14-曝气管、15-第二折流板A、16-第二折流板B、17-气提回流组件、18-连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为叙述方便,下文中如出现“上”、“下”、“左”、“右”字样,仅表示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并不对结构起限定作用。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进水单元5、第一反应池1、第二反应池2、膜分离池3和产水单元8,所述第一反应池1内设有7块第一折流板,所述多块第一折流板依次上、下相间分布,在第一反应池内形成S型折流通道;所述第二反应池2内设有2块第二折流板,所述2块第二折流板将第二反应池分隔成3个反应腔,每个反应腔内均设有曝气管14;所述膜分离池3内设有MBR组件9,MBR组件9的产水管道与产水单元8连通。
其中,7块第一折流板中,有4块为与第一反应池底部不接触的第一折流板A10,有3块为与第一反应池底部接触的第一折流板B11,第一折流板A10和第一折流板B11依次相间分布。进一步地,从左至右看,可将相邻的第一折流板A10和第一折流板B11之间的距离设置的较小,形成小区间,这些小区间内的污水向下流,没有反应要求,流速快,小区间的左右两侧形成大区间,大区间内的污水向上流,上流速度慢,形成厌氧反应区。
所述第一反应池1的底部设有第一排空组件12;所述第二反应池2的底部设有第二排空组件13。
还包括与MBR组件和第一反应池连通的气提回流组件17。
所述第一反应池1、第二反应池2并列设置,所述膜分离池3设置于第一反应池1、第二反应池2的同一端。
所述第二反应池2和膜分离池3通过连接管18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污水处理系统可以为一体式结构(如图1至图3所示)或者分体式结构。采用分体式结构时,将第一反应池1和第二反应池2作为第一个箱体,将膜分离池3、设备间4作为第二个箱体,通过连接管18对第二反应池和膜分离池3进行连接(如图3至图6所示)。
工作原理:
污水通过进水单元5进入第一反应池1,由于第一反应池1内装有4块第一折流板A10和3块第一折流板B11,在第一折流板A10和第一折流板B11阻拦下,污水先向下再向上然后再向下向上反复折流直至进入第二反应池2,第二反应池2内装有第二折流板A15、第二折流板B16,污水同样经过向下再向上再向下折流直至进入膜分离池3,膜分离池3内装有MBR膜组件9,MBR膜组件9与产水单元8和曝气单元6相连,污水经过MBR膜组件9过滤后被产水单元8抽出,抽出的水达到处理标准后排放,同时由曝气单元6对MBR膜组件9进行曝气冲刷。上述进水单元5由进水泵、自清洗过滤器、进水电动阀、进水流量计和管道组成。曝气单元6由风机、阀门、流量计、管道组成。产水单元8由产水泵、产水流量计、产水电动阀、消毒器、产水箱、管道组成。MBR膜组件9由MBR膜、模架、产水管道、曝气管道组成,其中MBR膜选用中空纤维膜。
反洗单元7用于清洗MBR膜组件9,由水泵、药剂箱、精密过滤器、管道混合器、反洗电动阀、反洗水箱、管道组成。第一排空组件12用于排空第一反应池1。第二排空组件13用于排空第二反应池2和膜分离池3。曝气管14对第二反应池2进行曝气,其与曝气单元6相连。气提回流组件17将膜分离池3内的混合液和剩余污泥回流至第一反应池1,其由曝气单元6提供气源。
上述实施例阐明的内容应当理解为这些实施例仅用于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入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Claims (5)

1.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进水单元(5)、第一反应池(1)、第二反应池(2)、膜分离池(3)和产水单元(8),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应池(1)内设有多块第一折流板,所述多块第一折流板依次上、下相间分布,在第一反应池内形成S型折流通道;所述第二反应池(2)内设有N块第二折流板,所述N块第二折流板将第二反应池分隔成N+1个反应腔,每个反应腔内均设有曝气管(14);所述膜分离池(3)内设有MBR膜组件(9),MBR膜组件(9)的产水管道与产水单元(8)连通;其中,N为正整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应池(1)的底部设有第一排空组件(12);所述第二反应池(2)的底部设有第二排空组件(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MBR膜组件和第一反应池连通的气提回流组件(1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应池(1)、第二反应池(2)并列设置,所述膜分离池(3)设置于第一反应池(1)、第二反应池(2)的同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反应池(2)和膜分离池(3)通过连接管(18)连通。
CN201820751259.3U 2018-05-21 2018-05-21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 Active CN2083949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751259.3U CN208394999U (zh) 2018-05-21 2018-05-21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751259.3U CN208394999U (zh) 2018-05-21 2018-05-21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394999U true CN208394999U (zh) 2019-01-18

Family

ID=651369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751259.3U Active CN208394999U (zh) 2018-05-21 2018-05-21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39499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62142A (zh) * 2019-12-20 2020-03-06 格蓝特环保工程(北京)有限公司 高效膜生物反应器及污水处理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62142A (zh) * 2019-12-20 2020-03-06 格蓝特环保工程(北京)有限公司 高效膜生物反应器及污水处理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90255872A1 (en) Aerating device for a water filtering system with immersed membranes, including a floor provided with means for injecting a gas and at least one pressure balancing system
CN208394999U (zh)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
CN211445222U (zh) 一种降低厌氧膜生物反应器板式陶瓷膜污染的装置
CN102107968A (zh) 一种浮滤池净水系统及净水方法
CN202289881U (zh) 均匀布气的外压膜过滤器
CN213738768U (zh) 一种一体式同步脉冲曝气装置
CN204897521U (zh) 全混合mbr污水处理系统
CN110713255A (zh) 一种降低厌氧膜生物反应器板式陶瓷膜污染的装置与方法
CN110282731A (zh) 一种mbr膜组件根部进气结构
CN209292155U (zh) 一种mic工艺污水处理装置
CN214422397U (zh) 一种处理废水的多级净水装置
CN114790035A (zh) 一种一体化mbr污水处理系统
RU75589U1 (ru) Статический струйный смеситель
CN212222717U (zh) 一种含甘油废水处理一体化装置
CN211035392U (zh) 一种连续流sbr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CN102531152A (zh) 一种曝气生物滤池
CN209259765U (zh) 污水处理设备
JP2000301184A (ja) 窒素除去装置
CN211664802U (zh) 曝气槽
RU2118293C1 (ru) Способ флотационной обработки жидкостей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его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я
CN219526395U (zh) 一种硝化反硝化移动生物膜反应器
CN208648866U (zh) 一种强化二段生物接触氧化池
JP2022546913A (ja) 浸漬型膜ユニットを供給する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JP6394980B2 (ja) 担体投入型汚水処理装置
CN210885614U (zh) 一种溢流式小型污水处理设备的机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