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369794U - 一种音箱壳体共振消除阻尼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音箱壳体共振消除阻尼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369794U
CN208369794U CN201821074342.8U CN201821074342U CN208369794U CN 208369794 U CN208369794 U CN 208369794U CN 201821074342 U CN201821074342 U CN 201821074342U CN 208369794 U CN208369794 U CN 2083697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unting base
damping block
box casing
voice box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07434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彩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ongjia Xingyu Trad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ongjia Xingyu Trad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ongjia Xingyu Trad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Yongjia Xingyu Trad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07434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3697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3697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36979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Audible-Bandwidth Transduc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音箱壳体共振消除阻尼装置,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外缘处设有至少三个均布设置的固定孔,所述安装座中心设有阻尼块安装孔,所述安装座正面的阻尼块安装孔孔口设有锥形定位台;还包括阻尼块,其中心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两端孔口处设有内倒角,所述内倒角上均设有喇叭状的缓冲衬垫;还包括连接螺栓,所述连接螺栓包括螺帽及螺杆,所述螺帽与螺杆相连处呈锥形并与其中一缓冲衬垫相适配,所述螺杆与阻尼块安装孔旋合使另一缓冲衬垫与锥形定位台接触实现固定,所述阻尼块外壁设有至少一道外沟槽,所述外沟槽上套有缓冲胶圈。本实用新型可有效防止音箱壳体共振,提高音箱发音效果,减少异响,延长箱体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音箱壳体共振消除阻尼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音箱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音箱壳体共振消除阻尼装置。
背景技术
箱体材料的力学性能直接影响音箱的性能,其中,材料的密度与隔音相关联,材料的力学强度与箱壳自振相关联,材料阻尼特性与箱内空气Q 值、滤波相关联。材料密度越低,隔音效果越差,音箱谐振效率就越低;材料力学强度越差,箱壳自振性越高,音箱杂音就越高;材料阻尼越低,箱内空气Q 值就越高,同时滤波效率也越低。
音箱本质上是一个与扬声器产生空气谐振的共鸣器,箱材的作用是构造一个能装载扬声器并与扬声器产生谐振的特定封闭空间箱壳,其产生正确的谐振是与箱体内的空气产生谐振而非与箱壳产生谐振,在谐振过程中,扬声器振膜的振动会引发箱体内空气的膨胀收缩运动,空气的膨胀收缩能量发挥也会引发箱壳的膨胀收缩运动,在此情形下,就需要箱壳材料具有一定的抗压能力,即能抵抗空气膨胀收缩的影响,在力学性能上具备不受箱体内空气运动影响的性质,其力学标准常用静曲强度来衡量,如果静曲强度低,箱壳材料内部会容易受空气振动影响发生移位,箱壳就会因空气膨胀收缩运动影响而产生振动,这种振动可称为箱壳自振,而其振动频率就是额外或者多余的频率——对音箱而言就是有害声波,亦即箱壳杂音,而箱壳振动的能量同时也会对谐振能量实施抵消或叠加的影响,从而破坏音箱的性能与品质。所以,对音箱材料的性能与品质的要求,就是在隔音、适当阻尼特性的前提下尽可能消除、避免或减少箱壳自振。
因此,如何消除音箱壳体的震动,是提高音箱发音质量的最基本条件,现有的止振方式有改变外壳材质,增加外壳硬度刚度及厚度,用材质自身性质来弱化共振,但这会导致音箱的生产制造成本直线上升,因此也就有了“好的音箱重量较重,敲击外壳不同部位声音沉闷且音调一致的说法”,或者内壁增加吸音棉来解决,但是吸音棉往往效果较差,同时也会影响音箱内部散热。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防止音箱壳体共振,提高音箱发音效果,减少异响,延长箱体使用寿命的音箱壳体共振消除阻尼装置。
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音箱壳体共振消除阻尼装置,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呈盘状,所述安装座外缘处设有至少三个均布设置并与其中心轴线平行的固定孔,所述安装座中心设有阻尼块安装孔,所述安装座正面的阻尼块安装孔孔口设有锥形定位台;还包括阻尼块,所述阻尼块为圆柱形,其中心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两端孔口处设有内倒角,所述内倒角上均设有喇叭状的缓冲衬垫;还包括连接螺栓,所述连接螺栓包括螺帽及螺杆,所述螺帽与螺杆相连处呈锥形并与其中一缓冲衬垫相适配,所述螺杆与阻尼块安装孔旋合使另一缓冲衬垫与锥形定位台接触实现固定,所述阻尼块外壁设有至少一道外沟槽,所述外沟槽上套有缓冲胶圈。
上述结构中,根据需要在音箱壳体各个面上均进行设置,将安装座固定于音箱壳体内壁的中央位置处(即最共振最强烈的位置),在音箱壳体发生共振时,震动经过安装座传递至阻尼块上,通过阻尼块大幅吸收音箱壳体的往复震动,配合缓冲胶圈辅助进一步吸收阻尼块的震动,从而抑制音箱壳体共振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缓冲衬垫包括与内倒角表面贴合的定位环及与通孔内壁贴合的衬筒。
上述结构中,定位环可有效保证连接螺栓固定时,阻尼块的居中性,同时衬筒可在缓冲衬垫安装时起到引导定位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阻尼块为金属材质,所述缓冲衬垫为聚四氟乙烯材质,所述缓冲胶圈为橡胶材质。
上述结构中,阻尼块最大的作用是吸收共振,因此其重量越重,吸收共振的效果也越好,同时有利于体积的缩小;缓冲衬垫可在阻尼块安装完成后,使其安装时的应力均匀分散,避免出现局部应力过高的情况发生,同时聚四氟乙烯材质具有自润性,可便于连接螺栓的锁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螺帽上设有内六角孔,所述螺杆相对于螺帽的一端设有锥形膨胀孔。
上述结构中,连接螺栓的内六角孔用于与内六角扳手配合,使其与安装座螺纹配合旋紧;锥形膨胀孔在连接螺栓旋紧后通过冲头冲击使其端部膨胀,从而与阻尼块安装孔实现过盈配合防松。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座背面中心内凹,所述安装座背面外缘处设有若干圈同心设置的粘附槽。
上述结构中,安装座在安装时既能通过螺钉与固定孔配合将其固定在音箱壳体内壁上,也能将粘结剂添加至粘附槽上后与音箱壳体内壁粘结,安装座背面中心内凹可用于容纳多余粘结剂;两种固定方式可同时实施,有效提高安装座与音箱壳体内壁的固定牢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座背面中心内凹处设有一片橡胶支撑垫。
上述结构中,橡胶支撑垫在安装座安装时与音箱壳体内壁挤压接触,填充两者之间的间隙,实现紧密接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阻尼块的直径与其高度之比范围为1:1至3:1。
上述结构中,音箱壳体内往往空间有限,如阻尼块高度过高,安装于音箱壳体侧壁时容易发生下垂的悬臂梁效应,使其侧壁发生变形,也容易导致重心不稳。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座为金属材质且厚度不小于5mm。
上述结构中,音箱壳体的振动直接通过安装座传递给阻尼块,如安装座厚度不够,容易在共振时发生变形,使其与音箱壳体之间发生撞击。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阻尼块外表面设有镀铬层。
上述结构中,阻尼块为金属材质,镀铬层可有效防止其表面氧化。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可增加音箱整体重量,并能根据震动位置在音箱壳体内壁不同的共振部位上设置,使其大幅吸收共振,提高音箱的音质,减少共振噪音,延长箱体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背面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半剖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背面半剖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含义:10-安装座;11-固定孔;12-阻尼块安装孔;13-锥形定位台;14-粘附槽;15-橡胶支撑垫;20-阻尼块;21-通孔;22-内倒角;23-外沟槽;24-缓冲胶圈;30-缓冲衬垫;31-定位环;32-衬筒;40-连接螺栓;41-螺帽;411-内六角孔;42-螺杆;421-锥形膨胀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参考图1至图4,如图1至图4所示的一种音箱壳体共振消除阻尼装置,包括安装座10,所述安装座10呈盘状,所述安装座10外缘处设有至少三个均布设置并与其中心轴线平行的固定孔11,所述安装座10中心设有对通的阻尼块安装孔12,所述安装座10正面的阻尼块安装孔12孔口设有锥形定位台13;还包括阻尼块20,所述阻尼块20为圆柱形,其中心设有通孔21,所述通孔21两端孔口处设有内倒角22,所述内倒角22上均设有喇叭状的缓冲衬垫30;还包括连接螺栓40,所述连接螺栓40包括螺帽41及螺杆42,所述螺帽41与螺杆42相连处呈锥形并与其中一缓冲衬垫30相适配,所述螺杆42与阻尼块安装孔12旋合使另一缓冲衬垫30与锥形定位台13接触实现固定,所述阻尼块20外壁设有至少一道外沟槽23,所述外沟槽23上套有缓冲胶圈24。
上述结构中,根据需要在音箱壳体各个面上均进行设置,将安装座10固定于音箱壳体内壁的中央位置处(即最共振最强烈的位置),在音箱壳体发生共振时,震动经过安装座10传递至阻尼块20上,通过阻尼块20自身质量往复抵消来大幅吸收音箱壳体的往复震动,配合缓冲胶圈24辅助进一步吸收阻尼块20的震动,从而抑制音箱壳体共振的发生。
本实施例中,所述缓冲衬垫30包括与内倒角22表面贴合的定位环31及与通孔21内壁贴合的衬筒32。
上述结构中,定位环31可有效保证连接螺栓40固定时,阻尼块20的居中性,同时衬筒32可在缓冲衬垫30安装时起到引导定位作用。
本实施例中,所述阻尼块20为金属材质,所述缓冲衬垫30为聚四氟乙烯材质,所述缓冲胶圈24为橡胶材质。
上述结构中,阻尼块20最大的作用是吸收共振,因此其重量越重,吸收共振的效果也越好,同时有利于体积的缩小;缓冲衬垫30可在阻尼块20安装完成后,使其安装时的应力均匀分散,避免出现局部应力过高的情况发生,同时聚四氟乙烯材质具有自润性,可便于连接螺栓40的锁紧。
本实施例中,所述螺帽41上设有内六角孔411,所述螺杆42相对于螺帽41的一端设有锥形膨胀孔421。
上述结构中,连接螺栓40的内六角孔411用于与内六角扳手配合,使其与安装座10螺纹配合旋紧;锥形膨胀孔421在连接螺栓40旋紧后通过冲头冲击使其端部膨胀,从而与阻尼块安装孔12实现过盈配合防松,避免音箱壳体振动时出现松脱。
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座10背面中心内凹,所述安装座10背面外缘处设有若干圈同心设置的粘附槽14。
上述结构中,安装座10在安装时既能通过螺钉与固定孔11配合将其固定在音箱壳体内壁上,也能将粘结剂添加至粘附槽14上后与音箱壳体内壁粘结,安装座10背面中心内凹可用于容纳多余粘结剂;两种固定方式可同时实施,有效提高安装座10与音箱壳体内壁的固定牢固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座10背面中心内凹处设有一片橡胶支撑垫15。
上述结构中,橡胶支撑垫15在安装座10安装时与音箱壳体内壁挤压接触,填充两者之间的间隙,实现紧密接触。
本实施例中,所述阻尼块20的直径与其高度之比范围为1:1至3:1。
上述结构中,音箱壳体内往往空间有限,如阻尼块20高度过高,安装于音箱壳体侧壁时容易发生下垂的悬臂梁效应,使其侧壁发生变形,也容易导致重心不稳。
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座10为金属材质且厚度不小于5mm。
上述结构中,音箱壳体的振动直接通过安装座10传递给阻尼块20,如安装座10厚度不够,容易在共振时发生变形,使其与音箱壳体之间发生撞击。
本实施例中,所述阻尼块20外表面设有镀铬层(图中未示出)。
上述结构中,阻尼块20为金属材质,镀铬层可有效防止其表面氧化。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可增加音箱整体重量,并能根据震动位置在音箱壳体内壁不同的共振部位上设置,使其大幅吸收共振,提高音箱的音质,减少共振噪音,延长箱体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上述假设的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音箱壳体共振消除阻尼装置,包括安装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呈盘状,所述安装座外缘处设有至少三个均布设置并与其中心轴线平行的固定孔,所述安装座中心设有阻尼块安装孔,所述安装座正面的阻尼块安装孔孔口设有锥形定位台;还包括阻尼块,所述阻尼块为圆柱形,其中心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两端孔口处设有内倒角,所述内倒角上均设有喇叭状的缓冲衬垫;还包括连接螺栓,所述连接螺栓包括螺帽及螺杆,所述螺帽与螺杆相连处呈锥形并与其中一缓冲衬垫相适配,所述螺杆与阻尼块安装孔旋合使另一缓冲衬垫与锥形定位台接触实现固定,所述阻尼块外壁设有至少一道外沟槽,所述外沟槽上套有缓冲胶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音箱壳体共振消除阻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衬垫包括与内倒角表面贴合的定位环及与通孔内壁贴合的衬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音箱壳体共振消除阻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块为金属材质,所述缓冲衬垫为聚四氟乙烯材质,所述缓冲胶圈为橡胶材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音箱壳体共振消除阻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帽上设有内六角孔,所述螺杆相对于螺帽的一端设有锥形膨胀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音箱壳体共振消除阻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背面中心内凹,所述安装座背面外缘处设有若干圈同心设置的粘附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音箱壳体共振消除阻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背面中心内凹处设有一片橡胶支撑垫。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音箱壳体共振消除阻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块的直径与其高度之比范围为1:1至3: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音箱壳体共振消除阻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为金属材质且厚度不小于5mm。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音箱壳体共振消除阻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块外表面设有镀铬层。
CN201821074342.8U 2018-07-08 2018-07-08 一种音箱壳体共振消除阻尼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3697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74342.8U CN208369794U (zh) 2018-07-08 2018-07-08 一种音箱壳体共振消除阻尼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74342.8U CN208369794U (zh) 2018-07-08 2018-07-08 一种音箱壳体共振消除阻尼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369794U true CN208369794U (zh) 2019-01-11

Family

ID=649248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074342.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369794U (zh) 2018-07-08 2018-07-08 一种音箱壳体共振消除阻尼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36979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05212B (zh) 一种垂向水平向阻尼独立可调式底部隔振器
US20030012395A1 (en) Bone conduction speaker
US6554112B2 (en) Vibration-damping device for vehicle
US20020113351A1 (en) Vibration-damping device
CN110332280A (zh) 一种空调压缩机减振的悬置系统
US6722481B2 (en) Vibration-damping device
CN109103017A (zh) 用于电力电容器减振降噪的金属橡胶减振器及其设置方法
CN105190082A (zh) 屏蔽板的减振器
CN208369794U (zh) 一种音箱壳体共振消除阻尼装置
JPS62502001A (ja) レコ−ドプレ−ヤ−用の調節可能な緩衝部材を有する弾性的な支承装置
CN216242026U (zh) 一种减振限位装置及设置其的机械设备
JP2014509701A (ja) 冷凍圧縮機用の懸架スプリング
CN210861428U (zh) 空调压缩机的固定结构及空调
CN208778182U (zh) 吸振压缩机
CN219119400U (zh) 吸振结构和压缩机
WO2020013795A1 (ru) Корпус акустической системы
CN220401902U (zh) 一种音箱的减震结构
CN211525416U (zh) 组合式静音箱减震系统
CN115369699A (zh) 一种颗粒阻尼钢轨动力吸振器及减振钢轨
CN215072821U (zh) 喇叭组件及智能交互设备
CN220928279U (zh) 一种声学超材料悬置隔振结构
CN108808205B (zh) 一种高强度高频合金振子
CN115750641A (zh) 一种减震组件、压缩机及空调器
JPH0432234B2 (zh)
CN210319235U (zh) 一种减震降噪固定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111

Termination date: 2019070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