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347387U - 立体车库平衡装置及立体车库 - Google Patents

立体车库平衡装置及立体车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347387U
CN208347387U CN201820349172.3U CN201820349172U CN208347387U CN 208347387 U CN208347387 U CN 208347387U CN 201820349172 U CN201820349172 U CN 201820349172U CN 208347387 U CN208347387 U CN 2083473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in
stereo garage
pulley
track
veh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34917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袁冲明
陈志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Four Seasons Intelligent Garag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Four Seasons Intelligent Garag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Four Seasons Intelligent Garag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Four Seasons Intelligent Garag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34917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3473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3473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34738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ailway Track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立体车库平衡装置及立体车库,涉及汽车停放的技术领域,所述的立体车库平衡装置,包括:钢架和设置在所述钢架上的链条组件;所述链条组件包括上链轮、下链轮和链条,所述上链轮和所述下链轮设置在同一竖直平面,所述链条缠绕设置在所述上链轮和所述下链轮上;所述下链轮与电动机的驱动轴连接;所述链条上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铰接有载车板,所述载车板上设有用于保持载车板平衡的平衡机构,所述平衡机构与所述载车板固定连接。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立体车库汽车停放平台存在抖动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立体车库平衡装置及立体车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停放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立体车库平衡装置及立体车库。
背景技术
车辆无处停放的问题是城市的社会、经济、交通发展到一定程度产生的结果。由于很多新建小区内住户与车位的配比为1:1,为了解决停车位占地面积与住户商用面积的矛盾,机械式立体停车设备以其平均单车占地面积小的独特特性,已被广大用户接受。在住宅区的每个组团中或每栋楼下都可以随机设立机械停车楼。这对眼下车库短缺的小区解决停车难的问题提供了方便条件。
目前的立体车库,在车辆进入或离开时候,汽车的停放平台会上升或者下降时存在不平衡问题,也就是车辆进入或离开停放平台的时候,平台会存在抖动的问题,影响了停车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立体车库平衡装置,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立体车库汽车停放平台存在抖动的技术问题。
基于上述第一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立体车库平衡装置,包括:钢架和设置在所述钢架上的链条组件;
所述链条组件包括上链轮、下链轮和链条,所述上链轮和所述下链轮设置在同一竖直平面,所述链条缠绕设置在所述上链轮和所述下链轮上;
所述下链轮与电动机的驱动轴连接;
所述链条上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铰接有载车板,所述载车板上设有用于保持载车板平衡的平衡机构,所述平衡机构与所述载车板固定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平衡机构包括支架、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
所述支架与所述载车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轨道和所述第二轨道分别设置在所述钢架上。
所述支架上设有第一滑轮、第二滑轮、第三滑轮和第四滑轮;
所述第一滑轮和所述第四滑轮在所述第一轨道内滑动,所述第二滑轮和所述第三滑轮在所述第二轨道内滑动。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竖直轨道,所述竖直轨道分别与所述第一轨道和所述第二轨道连通。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电动机的驱动轴依次通过行星减速器、联轴器与下链轮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链条包括连接板和连接件,多个所述连接板通过连接件首尾铰接成所述链条。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轨道设有第一滑槽,第二轨道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竖直轨道设有第三滑槽;
所述第三滑槽分别与所述第一滑槽和所述第二滑槽连通。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轨道和所述第二轨道分别呈弧形。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链条组件设置为两组,两组所述链条组件分别设置在所述钢架的前后两端。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链条组件包括第一链条组件和第二链条组件;
所述第一链条组件包括第一链条,所述第二链条组件包括第二链条;
所述第一链条和所述第二链条之间设有载车板;
所述载车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链条和所述第二链条铰接。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立体车库平衡装置,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立体车库汽车停放平台存在抖动的技术问题。
基于上述第二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立体车库,包括所述的立体车库平衡装置。
本实用新型带来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立体车库平衡装置包括:钢架和设置在钢架上的链条组件;链条组件包括上链轮、下链轮和链条,上链轮和下链轮设置在同一竖直平面,链条缠绕设置在上链轮和下链轮上;下链轮与电动机的驱动轴连接;链条上设有安装板,安装板铰接有载车板,载车板上设有用于保持载车板平衡的平衡机构,平衡机构与载车板固定连接。其中,平衡机构用于保持载车板的平衡,通过在载车板上设置平衡机构保持了停放平台能够平衡运行及过度,避免了抖动。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立体车库,包括所述的立体车库平衡装置。其中,立体车库平衡装置的结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已在立体车库平衡装置的有益效果中进行了详细说明,在此不再赘述。上述立体车库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立体车库平衡装置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立体车库平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立体车库平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立体车库平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4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标:1-钢架;2-下链轮;3-链条;4-安装板;5-支架;6-第一轨道;7-第二轨道;8-竖直轨道;51-第一滑轮;52-第二滑轮;53-第三滑轮;54-第四滑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如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其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如出现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其中,术语“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为两个不同的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立体车库平衡装置及立体车库,下面给出多个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立体车库平衡装置及立体车库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立体车库平衡装置,包括:钢架1和设置在钢架1上的链条3组件;链条3组件包括上链轮、下链轮2和链条3,上链轮和下链轮2设置在同一竖直平面,链条3缠绕设置在上链轮和下链轮2上;下链轮2与电动机的驱动轴连接;链条3上设有安装板4,安装板4铰接有载车板,载车板上设有用于保持载车板平衡的平衡机构,平衡机构与载车板固定连接。其中,平衡机构用于保持载车板的平衡,通过在载车板上设置平衡机构保持了停放平台能够平衡运行及过度,避免了抖动。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平衡机构包括支架5、第一轨道6 和第二轨道7;支架5与载车板固定连接,第一轨道6和第二轨道7分别设置在钢架1上;支架5上设有第一滑轮51、第二滑轮 52、第三滑轮53和第四滑轮54;第一滑轮51和第四滑轮54在第一轨道6内滑动,第二滑轮52和第三滑轮53在第二轨道7内滑动。
需要说明的是,支架5可以设置呈矩形,第一滑轮51、第二滑轮52、第三滑轮53和第四滑轮54沿逆时针方向分别设置在矩形支架5的四个角上。
第三滑轮53和第四滑轮54分别沿着一轨道和第二轨道7滑动,第一滑轮51和第二滑轮52分别沿着另一侧的第一轨道6、第二轨道7滑动。
当支架5降落至分支点时候,第二滑轮52先进入第二轨道7,接着第一滑轮51进入第一轨道6,使得停放平台沿着分支轨道顺滑地下落,当下落至最低点时候,至少第二滑轮52和第三滑轮 53处于轨道中,保证了停放平台的平衡,不抖动。
在上升过程中,第一滑轮51、第二滑轮52、第三滑轮53始终处于轨道中,保持了停放平台的平衡。
通过多滑轮及多轨道设计,保持了停放平台能够平衡运行及过度,避免了抖动。
如图1-4所示,当支架5在中间位置时,下方的第二滑轮52 和第三滑轮53同时在第一轨道6内。当支架5在任一位置时,至少有两个滑轮定位,在第一轨道6、第二轨道7与竖直轨道8交接时,有三个滑轮定位,避免了载车板失控的现象。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还包括竖直轨道8,竖直轨道8分别与第一轨道6和第二轨道7连通。
通过将竖直轨道8一分为二,分成两个分支,第三滑轮53 和第四滑轮54分别沿着第一轨道6和第二轨道7滑动,第一滑轮 51和第二滑轮52分别沿着另一侧的第一轨道6、第二轨道7滑动。保持了停放平台能够平衡运行及过度,避免了抖动。
当支架5降落至分支点时候,第二滑轮52先进入第二轨道7,接着第一滑轮51进入第一轨道6,使得停放平台沿着分支轨道顺滑地下落,当下落至最低点时候,至少第二滑轮52和第三滑轮 53处于轨道中,保证了停放平台的平衡,不抖动。
在上升过程中,第一滑轮51、第二滑轮52、第三滑轮53始终处于轨道中,保持了停放平台的平衡。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电动机的驱动轴依次通过行星减速器、联轴器与下链轮2连接。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链条3包括连接板和连接件,多个连接板通过连接件首尾铰接成链条3。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第一轨道6设有第一滑槽,第二轨道设有第二滑槽,竖直轨道8设有第三滑槽;第三滑槽分别与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连通。
当支架5降落至分支点时候,第二滑轮52先进入第二滑槽,接着第一滑轮51进入第一滑槽,使得停放平台沿着分支滑槽顺滑地下落,当下落至最低点时候,至少第二滑轮52和第三滑轮53 处于滑槽中,保证了停放平台的平衡,不抖动。
在上升过程中,第一滑轮51、第二滑轮52、第三滑轮53始终处于滑槽中,保持了停放平台的平衡。
通过多滑轮及多滑槽设计,保持了停放平台能够平衡运行及过度,避免了抖动。
通过将第三滑槽一分为二,分成两个分支,第三滑轮53和第四滑轮54分别沿着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滑动,第一滑轮51和第二滑轮52分别沿着另一侧的第一滑槽、第二滑槽滑动。保持了停放平台能够平衡运行及过度,避免了抖动。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第一轨道6和第二轨道7分别呈弧形。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链条3组件设置为两组,两组链条 3组件分别设置在钢架1的前后两端。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链条3组件包括第一链条3组件和第二链条3组件;第一链条3组件包括第一链条3,第二链条3 组件包括第二链条3;第一链条3和第二链条3之间设有载车板;载车板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链条3和第二链条3铰接。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第一链条3组件包括第一上链轮、第一下链轮2和第一链条3,第一上链轮和第一下链轮2设置在同一竖直平面,第一链条3缠绕设置在第一上链轮和第一下链轮2上;第一下链轮2与第一电动机的驱动轴连接;第一链条3上设有第一安装板4,第一安装板4铰接有载车板,载车板上设有用于保持载车板平衡的平衡机构,平衡机构与载车板固定连接。其中,平衡机构用于保持载车板的平衡,通过在载车板上设置平衡机构保持了停放平台能够平衡运行及过度,避免了抖动。
第二链条3组件包括第二上链轮、第二下链轮2和第二链条 3,第二上链轮和第二下链轮2设置在同一竖直平面,第二链条3 缠绕设置在第二上链轮和第二下链轮2上;第二下链轮2与第二电动机的驱动轴连接;第二链条3上设有第二安装板4,第二安装板4铰接有载车板,载车板上设有用于保持载车板平衡的平衡机构,平衡机构与载车板固定连接。其中,平衡机构用于保持载车板的平衡,通过在载车板上设置平衡机构保持了停放平台能够平衡运行及过度,避免了抖动。
实施例二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还提供了一种立体车库,包括实施例一提供的立体车库平衡装置。其中,立体车库平衡装置的结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已在立体车库平衡装置的有益效果中进行了详细说明,在此不再赘述。上述立体车库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立体车库平衡装置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所述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上面的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Claims (10)

1.一种立体车库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钢架和设置在所述钢架上的链条组件;
所述链条组件包括上链轮、下链轮和链条,所述上链轮和所述下链轮设置在同一竖直平面,所述链条缠绕设置在所述上链轮和所述下链轮上;
所述下链轮与电动机的驱动轴连接;
所述链条上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铰接有载车板,所述载车板上设有用于保持载车板平衡的平衡机构,所述平衡机构与所述载车板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车库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机构包括支架、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
所述支架与所述载车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轨道和所述第二轨道分别设置在所述钢架上;
所述支架上设有第一滑轮、第二滑轮、第三滑轮和第四滑轮;
所述第一滑轮和所述第四滑轮在所述第一轨道内滑动,所述第二滑轮和所述第三滑轮在所述第二轨道内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体车库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竖直轨道,所述竖直轨道分别与所述第一轨道和所述第二轨道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车库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机的驱动轴依次通过行星减速器、联轴器与下链轮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车库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链条包括连接板和连接件,多个所述连接板通过连接件首尾铰接成所述链条。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体车库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轨道设有第一滑槽,第二轨道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竖直轨道设有第三滑槽;
所述第三滑槽分别与所述第一滑槽和所述第二滑槽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体车库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轨道和所述第二轨道分别呈弧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车库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链条组件设置为两组,两组所述链条组件分别设置在所述钢架的前后两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立体车库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链条组件包括第一链条组件和第二链条组件;
所述第一链条组件包括第一链条,所述第二链条组件包括第二链条;
所述第一链条和所述第二链条之间设有载车板;
所述载车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链条和所述第二链条铰接。
10.一种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立体车库平衡装置。
CN201820349172.3U 2018-03-14 2018-03-14 立体车库平衡装置及立体车库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3473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349172.3U CN208347387U (zh) 2018-03-14 2018-03-14 立体车库平衡装置及立体车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349172.3U CN208347387U (zh) 2018-03-14 2018-03-14 立体车库平衡装置及立体车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347387U true CN208347387U (zh) 2019-01-08

Family

ID=648851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349172.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347387U (zh) 2018-03-14 2018-03-14 立体车库平衡装置及立体车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34738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12268A (zh) * 2018-03-14 2018-08-17 苏州四季正智能车库有限公司 立体车库平衡装置及立体车库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12268A (zh) * 2018-03-14 2018-08-17 苏州四季正智能车库有限公司 立体车库平衡装置及立体车库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59294B (zh) 一种多层立体停车库
WO2020047947A1 (zh) 一种移动舱、轨道及立体轨道交通系统
CN207829552U (zh) 一种立体停车库车辆移动装置
CN208347387U (zh) 立体车库平衡装置及立体车库
CN209535282U (zh) 自动导引运输车
CN108316720A (zh) 横列式立体车库
CN107575072A (zh) 一种公交车立体车库
CN105507636B (zh) 负x正n横移回转搬运梳齿交换立体车库
CN202882489U (zh) 一种多驱动三轴联动抓取式停车库
CN209243617U (zh) 一种收费站防逃费的自动道闸装置
CN209011654U (zh) 一种旋转式汽车停车设备
CN202706616U (zh) 一种立体沉降式转轮停车系统
CN207794734U (zh) 一种适用于特殊空间的地下立体车库车辆存取系统
CN110094091A (zh) 一种球型轮双向移动停车位机构
CN108278024A (zh) 一种立体机械停车设备闭环无分叉旋转稳定轨道系统
CN205739017U (zh) 一种轨道车辆的自动阻挡装置
CN108412268A (zh) 立体车库平衡装置及立体车库
CN105804462A (zh) 一种环绕式停车机器人
CN107740621B (zh) 一种多层泊车系统及泊车方法
CN205555341U (zh) 一种地面单轨车平衡系统
CN109339516A (zh) 立体车库
CN205894784U (zh) 立体自动化车库
CN208950408U (zh) 一种载车板导向装置
CN209324077U (zh) 一种滑移升降装置
CN107724749B (zh) 一种建筑回廊式立体停车库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108

Termination date: 2020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