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347302U - 用于混凝土框架楼板和梁整体成型的高支模结构 - Google Patents

用于混凝土框架楼板和梁整体成型的高支模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347302U
CN208347302U CN201820567193.2U CN201820567193U CN208347302U CN 208347302 U CN208347302 U CN 208347302U CN 201820567193 U CN201820567193 U CN 201820567193U CN 208347302 U CN208347302 U CN 2083473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floor
side template
integrally formed
upright b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56719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雷
王均
朱成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xi Energy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xi Energy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xi Energy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xi Energy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56719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3473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3473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3473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orms Removed On Construction Sites Or Auxiliary Member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公开用于混凝土框架楼板和梁整体成型的高支模结构,支撑脚手架上具有楼板模板支撑区和梁模板支撑区,两支撑区对应支撑楼板浇筑模板结构和梁浇筑模板结构;楼板浇筑模板结构包括左右两楼板底模板,梁浇筑模板结构包括梁底模板和左右两梁侧模板,两梁侧模板通过贯穿两者的螺栓固定为整体;两支撑区均包括若干支撑横梁、且与梁侧模板垂直,并通过调节结构与立杆固连,两类底模板设置于对应支撑横梁上;调节结构包括调节座和丝杆,调节座中部螺纹连接丝杆,丝杆顶端与支撑横梁固连,调节座底部具有环槽,立杆顶部安装于环槽内。保证浇筑模板安装质量及效率,避免了立杆自身弯曲和失稳,调节结构实现立杆高度可调。

Description

用于混凝土框架楼板和梁整体成型的高支模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混凝土框架楼板和梁整体成型的高支模结构。
背景技术
在建筑行业中,具有一定高度的楼板和梁的浇筑成型往往需要在相应高度位置设置浇筑模板,浇筑模板通过其下方的支撑脚手架结构进行固定支撑,在支撑脚手架上设置浇筑模板,在工期紧张的情况下,需要同时保证安装质量和安装效率,同时,现有技术的支撑脚手架为钢管扣件式的脚手架,模板的支撑横梁与支撑脚手架的立杆顶部通过扣件固定连接,而固定连接点往往不在立杆的轴线上,故立杆的受力是偏心的,不能承受过大的荷载,否则会存在失稳或者弯曲的隐患,还由于施工地基往往不平整,往往导致各立杆顶端的高度不一致,为了避免后续各支撑横梁的高度不一致,需要对各个立杆的顶端进行一定程度的切割,才能保证安装完成后模板的平面度,既增大了工作量和工作难度,又浪费了材料;另外,还需保证楼板的浇筑模板和梁的浇筑模板的对接配合精度,以及提高支撑横梁与立杆之间的安装和拆卸效率。
因此,本申请提出一种用于混凝土框架楼板和梁整体成型的高支模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混凝土框架楼板和梁整体成型的高支模结构,保证了浇筑模板与支撑脚手架之间以及浇筑模板内各部件之间的安装质量及安装效率,实现了楼板和梁整体浇筑成型,支撑横梁与立杆的固定连接点始终在立杆的轴线上,使得立杆能够对上部载荷进行稳定有效的支撑,且避免自身弯曲和失稳,通过调节结构实现了立杆的高度可调,以便在地基不平时保证模板的平面度,无需切割立杆,减少了工作量,避免了材料浪费。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用于混凝土框架楼板和梁整体成型的高支模结构,包括支撑脚手架,所述支撑脚手架上具有楼板模板支撑区和梁模板支撑区,所述梁模板支撑区低于所述楼板模板支撑区,所述楼板模板支撑区用于固定支撑楼板浇筑模板结构,所述梁模板支撑区用于固定支撑梁浇筑模板结构;
所述楼板浇筑模板结构包括左右两块楼板底模板,所述梁浇筑模板结构包括梁底模板和左右两块梁侧模板,两梁侧模板通过贯穿两者的螺栓固定为一个整体,螺栓两端设置螺帽,左端螺帽防止左侧梁侧模板向左移动,右端螺帽防止右侧梁侧模板向右运动,两楼板底模板上部区域以及梁底模板和两梁侧模板之间区域共同组成楼板和梁整体浇筑成型区域;
所述楼板模板支撑区和梁模板支撑区均包括支撑横梁,所述支撑横梁与所述梁侧模板垂直,所述支撑横梁在前后方向上间隔均匀地设置若干根,每根支撑横梁通过调节结构与支撑脚手架中对应的立杆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楼板底模板和梁底模板分别设置于对应的支撑横梁上、以便被支撑;
所述调节结构包括调节座和丝杆,所述调节座中部具有螺纹孔,所述丝杆与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所述丝杆顶端与所述支撑横梁固定连接、底端延伸进所述立杆内,所述调节座底部具有环槽,所述立杆顶部相适配地安装于对应的环槽内,转动调节座可实现竖向调节所述支撑横梁、且所述立杆的轴线与所述丝杆的轴线始终重合。
支撑脚手架包括横杆、立杆、剪刀撑和扫地杆等部件通过扣件固定连接为一个整体,并固定设置于地基上,立杆、横杆、剪刀撑和扫地杆均为钢管;左侧梁侧模板顶面与左侧楼板底模板底面接触并顶紧,且两者的右端面对齐,右侧梁侧模板顶面与右侧楼板底模板底面接触并顶紧,且两者的左端面对齐;梁底模板位于两梁侧模板底部,梁底模板对两梁侧模板形成支撑;楼板浇筑模板结构还包括四周的封板,梁浇筑模板结构还包括前后端的封板,封板与楼板底模板、梁底模板、梁侧模板共同围成的空间与楼板和梁的整体外形相匹配,此空间即为楼板和梁的整体浇筑成型区域。
如此设置,保证了浇筑模板与支撑脚手架之间以及浇筑模板内各部件之间的安装质量及安装效率,实现了楼板和梁整体浇筑成型,立杆顶部相适配地安装于环槽内,可有效防止丝杆轴线偏移,使得支撑横梁与立杆的固定连接点始终在立杆的轴线上,即保证了支撑横梁与立杆的固定连接点始终位于立杆的轴线上,使得立杆能够对上部载荷进行稳定有效的支撑,且避免自身弯曲和失稳,通过调节座和丝杆的配合实现了立杆的高度可调,以便在地基不平时保证模板的平面度,无需切割立杆,减少了工作量,避免了材料浪费。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混凝土框架楼板和梁整体成型的高支模结构,两梁侧模板通过贯穿两者上部和下部的螺栓固定为一个整体,上部和下部的两根螺栓组成一组固定结构,沿梁侧模板长度方向间隔均匀地设置若干组所述固定结构。
通过上部和下部的螺栓,使得两梁侧模板的固定连接更加稳定可靠。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混凝土框架楼板和梁整体成型的高支模结构,单组所述固定结构还包括两根夹装方木,所述夹装方木设置于所述梁侧模板和螺帽之间,两螺栓的两端分别对应穿过两夹装方木、并通过螺帽固定,两夹装方木分别与左侧梁侧模板的左端面和右侧梁侧模板的右端面贴合接触。
夹装方木使得螺栓和螺帽组合对梁侧模板的侧向限位支撑更加稳定可靠,浇筑时,混凝土挤压梁侧模板,梁侧模板不直接与螺帽接触,而是与夹装方木接触,接触面积大,支撑作用好,同时对梁侧模板起到了保护作用,防止螺帽压损梁侧模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混凝土框架楼板和梁整体成型的高支模结构,所述夹装方木的顶端比所述梁侧模板顶端低50mm~100mm,所述夹装方木的底端比所述梁侧模板底端高50mm~100mm。
如此设置,防止浇筑时梁侧模板底部和顶部区域被挤压向外变形,同时保证梁侧模板的上下端能够分别与楼板底模板和梁底模板有效地贴合接触。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混凝土框架楼板和梁整体成型的高支模结构,左侧梁侧模板的左边沿、右侧梁侧模板的右边沿、梁底模板的左右边沿均具有定位通孔,相对应地,所述梁侧模板的顶端和底端具有定位盲孔,通过定位销轴穿过定位通孔并插进定位盲孔来实现梁侧模板与楼板底模板和梁底模板之间的定位。
定位通孔、定位盲孔和定位销轴的配合使得楼板底模板、梁侧模板和梁底模板之间的定位安装过程更加方便快捷,且定位准确,提高了安装效率。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混凝土框架楼板和梁整体成型的高支模结构,所述调节座的外表面具有周向间隔均匀的四根转动调节杆。
通过转动调节杆可方便快捷的转动调节调节座,省时省力。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混凝土框架楼板和梁整体成型的高支模结构,所述丝杆顶端具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包括半圆弧部和竖直部,竖直部位于半圆弧部顶端,所述半圆弧部用于安装所述支撑横梁,所述半圆弧部的内径与所述支撑横梁的外径相适配,所述竖直部螺纹连接有锁紧螺钉,所述锁紧螺钉可顶紧所述支撑横梁的外表面,实现将支撑横梁锁紧固定在半圆弧部内。
半圆弧部、竖直部和锁紧螺钉的配合既保证了支撑横梁稳固地安装于立杆顶端,又使得后期的拆除过程更加方便快捷,提供了安装和拆卸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混凝土框架楼板和梁整体成型的高支模结构,在所述支撑横梁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均匀地设置有若干根支撑方木,所述支撑方木与所述梁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楼板底模板和梁底模板分别固定设置于对应的支撑方木上、以便被支撑。
支撑方木具有一定的宽度,楼板底模板和梁底模板之间与支撑方木接触,能够形成更加稳定可靠的支撑。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混凝土框架楼板和梁整体成型的高支模结构,所述楼板底模板、梁底模板和梁侧模板均为覆面木胶合板,厚度为18mm。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保证了浇筑模板与支撑脚手架之间以及浇筑模板内各部件之间的安装质量及安装效率,实现了楼板和梁整体浇筑成型,支撑横梁与立杆的固定连接点始终在立杆的轴线上,使得立杆能够对上部载荷进行稳定有效的支撑,且避免自身弯曲和失稳,通过调节结构实现了立杆的高度可调,以便在地基不平时保证模板的平面度,无需切割立杆,减少了工作量,避免了材料浪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侧向局部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调节结构与支撑横梁配合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调节结构的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调节座的剖视图。
图中标记:1为楼板,2为梁,3为横杆,4为立杆,5为楼板底模板,6为梁底模板,7为梁侧模板,8为螺栓,9为螺帽,10为支撑横梁,11为调节结构,11-1为调节座,11-2为丝杆,11-3为螺纹孔,11-4为环槽,11-5为环形凸台,12为夹装方木,13为转动调节杆,14为安装座,14-1为半圆弧部,14-2为竖直部,14-3为锁紧螺钉,15为支撑方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说明:本实用新型中的“左右”与附图1中的“左右”方向相同,“侧向”即梁的长度方向。
如图1至4所示,用于混凝土框架楼板和梁整体成型的高支模结构,包括支撑脚手架,支撑脚手架上具有楼板模板支撑区和梁模板支撑区,梁模板支撑区低于楼板模板支撑区,楼板模板支撑区用于固定支撑楼板浇筑模板结构,梁模板支撑区用于固定支撑梁浇筑模板结构;
楼板浇筑模板结构包括左右两块楼板底模板5,梁浇筑模板结构包括梁底模板6和左右两块梁侧模板7,楼板底模板5、梁底模板6和梁侧模板7均为覆面木胶合板,厚度为18mm,两梁侧模板7通过贯穿两者的螺栓8固定为一个整体,螺栓8两端设置螺帽9,左端螺帽9防止左侧梁侧模板7向左移动,右端螺帽9防止右侧梁侧模板7向右运动,两楼板底模板5上部区域以及梁底模板6和两梁侧模板7之间区域共同组成楼板和梁整体浇筑成型区域;
楼板模板支撑区和梁模板支撑区均包括支撑横梁10,支撑横梁10与梁侧模板7垂直,支撑横梁10在前后方向上间隔均匀地设置若干根,每根支撑横梁10通过调节结构11与支撑脚手架中对应的立杆4顶部固定连接,楼板底模板5和梁底模板6分别设置于对应的支撑横梁10上、以便被支撑,具体地,在支撑横梁10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均匀地设置有若干根支撑方木15,支撑方木15高50mm,宽100mm,支撑方木15与梁的长度方向平行,楼板底模板5和梁底模板6分别固定设置于对应的支撑方木15上、以便被支撑;
调节结构11包括调节座11-1和丝杆11-2,调节座11-1中部具有螺纹孔11-3,丝杆11-2与螺纹孔11-3螺纹连接,丝杆11-2顶端与支撑横梁10固定连接、底端延伸进立杆4内,调节座11-1底部具有环槽11-4,环槽11-4由焊接固定于调节座11-1底端的两个环形凸台11-5围合而成,立杆4顶部相适配地安装于对应的环槽11-4内,转动调节座11-1可实现竖向调节支撑横梁10、且立杆4的轴线与丝杆11-2的轴线始终重合,当梁底模板6底部的支撑横梁10高度位置调整完毕后,可在支撑横梁10两端相邻的立杆4上通过扣件连接用于进一步支撑的横杆3,支撑横梁10的两端搭在两侧的横杆3上、并通过扣件固定连接。
支撑脚手架包括横杆3、立杆4、剪刀撑(图中未示出)和扫地杆(图中未示出)等部件通过扣件(图中未示出)固定连接为一个整体,并固定设置于地基上,立杆4、横杆3、剪刀撑和扫地杆均为钢管;左侧梁侧模板7顶面与左侧楼板底模板5底面接触并顶紧,且两者的右端面对齐,右侧梁侧模板7顶面与右侧楼板底模板5底面接触并顶紧,且两者的左端面对齐;梁底模板6位于两梁侧模板7底部,梁底模板6对两梁侧模板7形成支撑;楼板浇筑模板结构还包括四周的封板(图中未示出),梁浇筑模板结构还包括前后端的封板(图中未示出),封板与楼板底模板5、梁底模板6、梁侧模板7共同围成的空间与楼板1和梁2的整体外形相匹配,此空间即为楼板1和梁2的整体浇筑成型区域。
两梁侧模板7通过贯穿两者上部和下部的螺栓8固定为一个整体,上部和下部的两根螺栓8组成一组固定结构,沿梁侧模板7长度方向间隔均匀地设置若干组固定结构,单组固定结构还包括两根夹装方木12,夹装方木12设置于梁侧模板7和螺帽9之间,两螺栓8的两端分别对应穿过两夹装方木12、并通过螺帽9固定,两夹装方木12分别与左侧梁侧模板7的左端面和右侧梁侧模板7的右端面贴合接触,具体地,夹装方木12的顶端比梁侧模板7顶端低50mm~100mm,夹装方木12的底端比梁侧模板7底端高50mm~100mm。
进一步地,调节座11-1的外表面具有周向间隔均匀的四根转动调节杆13,丝杆11-2顶端具有安装座14,安装座14包括半圆弧部14-1和竖直部14-2,竖直部14-2位于半圆弧部14-1顶端,半圆弧部14-1用于安装支撑横梁10,半圆弧部14-1的内径与支撑横梁10的外径相适配,竖直部14-2螺纹连接有锁紧螺钉14-3,锁紧螺钉14-3可顶紧支撑横梁10的外表面,实现将支撑横梁10锁紧固定在半圆弧部14-1内。
进一步地,左侧梁侧模板7的左边沿、右侧梁侧模板7的右边沿、梁底模板6的左右边沿均具有竖直的定位通孔(图中未示出),相对应地,梁侧模板7的顶端和底端具有竖直的定位盲孔(图中未示出),通过定位销轴(图中未示出)穿过定位通孔并插进定位盲孔来实现梁侧模板7与楼板底模板5和梁底模板6之间的定位,安装时,定位通孔与定位盲孔相互对准,将定位销轴插进定位通孔和定位盲孔中,即可实现楼板底模板5、梁侧模板7和梁底模板6的准确定位及固定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用于混凝土框架楼板和梁整体成型的高支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脚手架,所述支撑脚手架上具有楼板模板支撑区和梁模板支撑区,所述梁模板支撑区低于所述楼板模板支撑区,所述楼板模板支撑区用于固定支撑楼板浇筑模板结构,所述梁模板支撑区用于固定支撑梁浇筑模板结构;
所述楼板浇筑模板结构包括左右两块楼板底模板(5),所述梁浇筑模板结构包括梁底模板(6)和左右两块梁侧模板(7),两梁侧模板(7)通过贯穿两者的螺栓(8)固定为一个整体,螺栓(8)两端设置螺帽(9),左端螺帽(9)防止左侧梁侧模板(7)向左移动,右端螺帽(9)防止右侧梁侧模板(7)向右运动,两楼板底模板(5)上部区域以及梁底模板(6)和两梁侧模板(7)之间区域共同组成楼板和梁整体浇筑成型区域;
所述楼板模板支撑区和梁模板支撑区均包括支撑横梁(10),所述支撑横梁(10)与所述梁侧模板(7)垂直,所述支撑横梁(10)在前后方向上间隔均匀地设置若干根,每根支撑横梁(10)通过调节结构(11)与支撑脚手架中对应的立杆(4)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楼板底模板(5)和梁底模板(6)分别设置于对应的支撑横梁(10)上、以便被支撑;
所述调节结构(11)包括调节座(11-1)和丝杆(11-2),所述调节座(11-1)中部具有螺纹孔(11-3),所述丝杆(11-2)与所述螺纹孔(11-3)螺纹连接,所述丝杆(11-2)顶端与所述支撑横梁(10)固定连接、底端延伸进所述立杆(4)内,所述调节座(11-1)底部具有环槽(11-4),所述立杆(4)顶部相适配地安装于对应的环槽(11-4)内,转动调节座(11-1)可实现竖向调节所述支撑横梁(10)、且所述立杆(4)的轴线与所述丝杆(11-2)的轴线始终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混凝土框架楼板和梁整体成型的高支模结构,其特征在于:两梁侧模板(7)通过贯穿两者上部和下部的螺栓(8)固定为一个整体,上部和下部的两根螺栓(8)组成一组固定结构,沿梁侧模板(7)长度方向间隔均匀地设置若干组所述固定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混凝土框架楼板和梁整体成型的高支模结构,其特征在于:单组所述固定结构还包括两根夹装方木(12),所述夹装方木(12)设置于所述梁侧模板(7)和螺帽(9)之间,两螺栓(8)的两端分别对应穿过两夹装方木(12)、并通过螺帽(9)固定,两夹装方木(12)分别与左侧梁侧模板(7)的左端面和右侧梁侧模板(7)的右端面贴合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混凝土框架楼板和梁整体成型的高支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装方木(12)的顶端比所述梁侧模板(7)顶端低50mm~100mm,所述夹装方木(12)的底端比所述梁侧模板(7)底端高50mm~10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混凝土框架楼板和梁整体成型的高支模结构,其特征在于:左侧梁侧模板(7)的左边沿、右侧梁侧模板(7)的右边沿、梁底模板(6)的左右边沿均具有定位通孔,相对应地,所述梁侧模板(7)的顶端和底端具有定位盲孔,通过定位销轴穿过定位通孔并插进定位盲孔来实现梁侧模板(7)与楼板底模板(5)和梁底模板(6)之间的定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混凝土框架楼板和梁整体成型的高支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座(11-1)的外表面具有周向间隔均匀的四根转动调节杆(1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混凝土框架楼板和梁整体成型的高支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11-2)顶端具有安装座(14),所述安装座(14)包括半圆弧部(14-1)和竖直部(14-2),竖直部(14-2)位于半圆弧部(14-1)顶端,所述半圆弧部(14-1)用于安装所述支撑横梁(10),所述半圆弧部(14-1)的内径与所述支撑横梁(10)的外径相适配,所述竖直部(14-2)螺纹连接有锁紧螺钉(14-3),所述锁紧螺钉(14-3)可顶紧所述支撑横梁(10)的外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混凝土框架楼板和梁整体成型的高支模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撑横梁(10)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均匀地设置有若干根支撑方木(15),所述支撑方木(15)与所述梁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楼板底模板(5)和梁底模板(6)分别固定设置于对应的支撑方木(15)上、以便被支撑。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混凝土框架楼板和梁整体成型的高支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楼板底模板(5)、梁底模板(6)和梁侧模板(7)均为覆面木胶合板,厚度为18mm。
CN201820567193.2U 2018-04-20 2018-04-20 用于混凝土框架楼板和梁整体成型的高支模结构 Active CN2083473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567193.2U CN208347302U (zh) 2018-04-20 2018-04-20 用于混凝土框架楼板和梁整体成型的高支模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567193.2U CN208347302U (zh) 2018-04-20 2018-04-20 用于混凝土框架楼板和梁整体成型的高支模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347302U true CN208347302U (zh) 2019-01-08

Family

ID=648867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567193.2U Active CN208347302U (zh) 2018-04-20 2018-04-20 用于混凝土框架楼板和梁整体成型的高支模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347302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05194A (zh) * 2019-04-19 2019-07-12 中铁十六局集团城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替代穿模对拉螺栓及步步紧加固的模板夹具
CN112922333A (zh) * 2021-04-20 2021-06-08 中铁三局集团广东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梁板模支撑体
CN113685021A (zh) * 2021-08-25 2021-11-23 重庆市渝海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梁板模结构及安装工艺
CN113719115A (zh) * 2021-08-25 2021-11-30 重庆市渝海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楼房建筑高支模体系
CN115288425A (zh) * 2022-08-22 2022-11-04 晟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早拆模板及模板系统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05194A (zh) * 2019-04-19 2019-07-12 中铁十六局集团城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替代穿模对拉螺栓及步步紧加固的模板夹具
CN112922333A (zh) * 2021-04-20 2021-06-08 中铁三局集团广东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梁板模支撑体
CN113685021A (zh) * 2021-08-25 2021-11-23 重庆市渝海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梁板模结构及安装工艺
CN113719115A (zh) * 2021-08-25 2021-11-30 重庆市渝海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楼房建筑高支模体系
CN113685021B (zh) * 2021-08-25 2023-02-17 重庆市渝海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梁板模结构及安装工艺
CN115288425A (zh) * 2022-08-22 2022-11-04 晟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早拆模板及模板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347302U (zh) 用于混凝土框架楼板和梁整体成型的高支模结构
CN106437145B (zh) 一种无对拉螺栓的梁侧模板加固体系
US20080224022A1 (en) Method for Introducing Vertical Built-In Parts Into Structures Erected with a Sliding Formwork, Particularly in Annular Concrete Walls, and Device for Performing the Method
CN110409799B (zh) 一种风洞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艺
CN207761334U (zh) 一种可调整式后浇带支撑装置
JP2004360378A (ja) 型枠支持機構及び打設方法
CN210858002U (zh) 可调节圆弧梁定型化支模结构
CN202672722U (zh) 用于浇筑梁梁底模板的支撑结构
CN208293370U (zh) 一种公路桥梁混凝土浇筑钢模板
CN217353535U (zh) 一种楼板结构降板部位吊模加固装置
CN213925887U (zh) 一种立柱钢筋装配式胎架
CN212002272U (zh) 双向可调节框架梁模板夹具结构
KR20090128115A (ko) 교각용 지그 시스템
CN210976594U (zh) 一种叠合板辅助安装装置
CN211313434U (zh) 一种独立基础预埋柱脚锚栓的定位装置
KR20020001480A (ko) 피씨빔 공법 또는 스틸 박스 공법에 적용되는 슬라브콘크리트 타설용 거푸집
CN213898134U (zh) 预埋地脚螺栓工装
CN114341449A (zh) 用于模板支护的支柱头及其使用方法
CN217924898U (zh) 一种房屋钢结构建筑平面模板支架承托装置
CN209308411U (zh) 用于铝模板框架梁的加固装置
CN204738194U (zh) 轨道板铺设定位卡具
CN217631491U (zh) 一种用于钢结构悬挑楼承板支架
CN215366689U (zh) 一种滑调式砼道路侧模对扣承插支撑体系
CN210060272U (zh) 早拆头焊接工装
CN218842889U (zh) 一种桥梁结构标高、找平层钢筋定位及标高控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