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310865U - 机油温度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机油温度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310865U
CN208310865U CN201820331849.0U CN201820331849U CN208310865U CN 208310865 U CN208310865 U CN 208310865U CN 201820331849 U CN201820331849 U CN 201820331849U CN 208310865 U CN208310865 U CN 2083108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control system
temperature control
pipeline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33184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川
杨国良
于海鸽
姚玉启
朱瑞杰
钱超
邓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ye Testing Technology Service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Huaye Detection Technology Ser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Huaye Detection Technology Ser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Huaye Detection Technology Ser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33184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3108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3108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3108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ubrication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机油温度控制系统,其用于发动机机油的供给控制,所述机油温度控制系统包括:冷却单元、加热单元、循环单元以及控制单元。本实用新型的机油温度控制系统能够为发动机提供符合温度要求的机油,保证了机油的润滑效果,有利于发动机的正常工作。

Description

机油温度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机油温度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发动机的工作原理主要是将燃烧的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在此转化过程中以及机械能输出的过程中,需要机油对其机械部件进行润滑,以减小摩擦阻力,而机油温度是影响机油润滑效果的主要因素。然而,现有的机油温度控制通常采用散热风扇吹拂油底壳,如此导致机油温度无法保持在一个恒定的范围内。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提出进一步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油温度控制系统,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机油温度控制系统,其用于发动机机油的供给控制,所述机油温度控制系统包括:冷却单元、加热单元、循环单元以及控制单元;
所述冷却单元包括:热交换器和比例阀,所述比例阀通过管路与所述热交换器相连接,并控制所述热交换器中冷媒的供给;所述加热单元包括:加热器和机油罐,所述加热器设置于所述机油罐中,所述机油罐通过管路与所述热交换器的热媒出口相连接,所述机油罐同时通过管路与发动机的油底壳相连接;所述循环单元包括:机油泵和调压阀,所述调压阀与所述机油泵相连接,并调节所述机油泵的输出油压,所述机油泵通过管路与所述热交换器的热媒进口相连接,所述机油泵同时通过管路与发动机的油底壳相连接,所述控制单元包括:温度传感器和PLC,所述温度传感器分别设置于所述机油罐和油底壳之间的管路以及所述机油泵和油底壳之间的管路上,所述PLC与所述温度传感器信号传输,并控制所述加热器的工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机油温度控制系统的改进,所述冷却单元还包括与热交换器相连接的进水管和回水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机油温度控制系统的改进,所述比例阀为型号为 MXG461.20的三通比例阀,所述比例阀设置于所述回水管上,且通过管路与所述进水管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机油温度控制系统的改进,所述机油罐与所述热媒出口之间的管路上还设置有压力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机油温度控制系统的改进,所述机油罐还与加油管相连接,所述加油管上设置有加油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机油温度控制系统的改进,所述机油罐还与排油管相连接,所述排油管上设置有排油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机油温度控制系统的改进,所述机油罐和油底壳之间的管路上还设置有进油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机油温度控制系统的改进,所述机油泵和油底壳之间的管路上还设置有回油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机油温度控制系统的改进,所述机油温度控制系统还包括电源,所述电源采用三相五线的方式进行电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机油温度控制系统的改进,所述机油温度控制系统还包括相序报警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机油温度控制系统能够为发动机提供符合温度要求的机油,保证了机油的润滑效果,有利于发动机的正常工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机油温度控制系统的一具体实施方式的平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但应当说明的是,这些实施方式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作的功能、方法、或者结构上的等效变换或替代,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机油温度控制系统用于发动机机油的供给控制,所述机油温度控制系统包括:冷却单元、加热单元、循环单元以及控制单元。
所述冷却单元用于实现机油的冷却,其包括:热交换器1和比例阀2。其中,所述比例阀2通过管路与所述热交换器1相连接,并控制所述热交换器1中冷媒的供给。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热交换器1为型号为BL14的钎焊式换热器。
所述冷却单元还包括进水管3和回水管4,其中,进水管3与热交换器1的冷媒进口相连接,所述回水管4与热交换器1的冷媒出口相连接。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当所述比例阀2为型号为MXG461.20的三通比例阀2时,所述比例阀 2设置于所述回水管4上,且通过管路与所述进水管3相连接。
所述加热单元用于实现机油的加热,其包括:加热器5和机油罐6。其中,所述机油罐6用于存放机油,所述机油罐6通过管路与所述热交换器1的热媒出口相连接。从而,机油通过管路进入到热交换器1中与冷媒进行热交换。所述机油罐6与所述热媒出口之间的管路上还设置有压力表7。所述机油罐6同时通过管路与发动机的油底壳相连接,同时所述机油罐6和油底壳之间的管路上还设置有进油阀8。从而,机油罐6中的符合要求的机油输送至发动机的油底壳中。
此外,所述机油罐6还与加油管相连接,所述加油管上设置有加油阀9。通过所述加油管可向机油罐6中加入符合发动机需求型号的机油。进一步地,所述机油罐6还与排油管相连接,所述排油管上设置有排油阀10。通过所述排油管可排出机油罐6中残留的废油。
所述加热器5设置于所述机油罐6中,其在PLC的控制下对机油罐6中的机油进行加热。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加热器5为工业船式加热器,该加热器5具有加热快且热传导过程中无死角的优点。
所述循环单元用于实现机油的循环流动,其包括:机油泵11和调压阀12。所述调压阀12与所述机油泵11相连接,并调节所述机油泵11的输出油压。所述机油泵11通过管路与所述热交换器1的热媒进口相连接,所述机油泵11同时通过管路与发动机的油底壳相连接。同时,所述机油泵11和油底壳之间的管路上还设置有回油阀13。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机油泵11为型号为 DCB-B160-500的齿轮泵。
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整个系统的运行,其包括:温度传感器14和PLC。其中,所述温度传感器14分别设置于所述机油罐6和油底壳之间的管路以及所述机油泵11和油底壳之间的管路上,所述温度传感器14与所述PLC信号传输。从而,根据温度传感器14采集的温度信号,所述PLC控制加热器5的工作。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PLC的型号为WAGO 750-830。
此外,所述机油温度控制系统还包括为系统中负载供电的电源,优选地,所述电源采用三相五线的方式进行电连接。具体地,三相五线由L1、L2、L3、 N、PE五根电缆组成,其中,L1、L2、L3之间电压分别为AC380V,L1、L2、 L3与N之间电压均为220V,PE为接地线。所述机油温度控制系统还包括相序报警器,其用以判断机油泵11的运转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机油温度控制系统工作时,首先对电源进行检测。具体地,启动电源,观察A、B、C三相指示灯状态,若为熄灭状态,则表明供电电源不正常,此时,需检查供电电源;若为发光状态,则供电电源正常,此时,再观察相序报警器是否发出蜂鸣声,若有蜂鸣声,则说明接入动力电源相序出错,需更改,若无蜂鸣声,则相序正常。
然后按照如下方式进行调试,关闭进油阀8、出油阀,打开旁通阀和加油阀 9,加入适量机油,机油泵11开始工作,此时,注意压力表7显示的机油压力,调节调压阀12,使机油压力处于150Kpa左右。加热器5开始工作,打开循环水进、循环水回两个阀,设置机油温度,观察比例阀2、加热器5工作状况,当温度能够控制在目标值±2℃范围内时,继续运转20分钟左右。加热器5停止工作,等待5分钟,机油泵11停止工作,打开排油阀10,将机油排出,加入需要使用牌号的新机油,当排油阀10排出新机油时,关闭排油阀10。将进油阀8、回油阀13分别用机油管连接至发动机油底壳相应位置,打开进油阀8回油阀13。
最后,为发动机提供符合要求的机油,此时,机油泵11开始工作,运转10 分钟后,再静置5分钟,查看发动机机油标尺,若缺油,则从设备加油口加入适量机油,然后重复此步骤,直到发动机机油标尺显示油位正常为止。结束后,关闭进油阀8、回油阀13,排尽设备内部机油后,关闭排油阀10,打开加油阀 9,加入适量汽油,关闭加油阀9,机油泵11开始工作,清洗设备内部残留机油,运行30分钟后,机油泵11停止工作,打开排油阀10,排尽汽油,排油阀10关闭。重复上述步骤3~5次,直到排出干净汽油为止。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机油温度控制系统能够为发动机提供符合温度要求的机油,保证了机油的润滑效果,有利于发动机的正常工作。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10)

1.一种机油温度控制系统,其用于发动机机油的供给控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油温度控制系统包括:冷却单元、加热单元、循环单元以及控制单元;
所述冷却单元包括:热交换器和比例阀,所述比例阀通过管路与所述热交换器相连接,并控制所述热交换器中冷媒的供给;所述加热单元包括:加热器和机油罐,所述加热器设置于所述机油罐中,所述机油罐通过管路与所述热交换器的热媒出口相连接,所述机油罐同时通过管路与发动机的油底壳相连接;所述循环单元包括:机油泵和调压阀,所述调压阀与所述机油泵相连接,并调节所述机油泵的输出油压,所述机油泵通过管路与所述热交换器的热媒进口相连接,所述机油泵同时通过管路与发动机的油底壳相连接,所述控制单元包括:温度传感器和PLC,所述温度传感器分别设置于所述机油罐和油底壳之间的管路以及所述机油泵和油底壳之间的管路上,所述PLC与所述温度传感器信号传输,并控制所述加热器的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油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单元还包括与热交换器相连接的进水管和回水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油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比例阀为型号为MXG461.20的三通比例阀,所述比例阀设置于所述回水管上,且通过管路与所述进水管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油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油罐与所述热媒出口之间的管路上还设置有压力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油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油罐还与加油管相连接,所述加油管上设置有加油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油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油罐还与排油管相连接,所述排油管上设置有排油阀。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油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油罐和油底壳之间的管路上还设置有进油阀。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油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油泵和油底壳之间的管路上还设置有回油阀。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油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油温度控制系统还包括电源,所述电源采用三相五线的方式进行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机油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油温度控制系统还包括相序报警器。
CN201820331849.0U 2018-03-12 2018-03-12 机油温度控制系统 Active CN2083108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331849.0U CN208310865U (zh) 2018-03-12 2018-03-12 机油温度控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331849.0U CN208310865U (zh) 2018-03-12 2018-03-12 机油温度控制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310865U true CN208310865U (zh) 2019-01-01

Family

ID=647215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331849.0U Active CN208310865U (zh) 2018-03-12 2018-03-12 机油温度控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31086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87537A (zh) * 2019-09-10 2019-11-22 福建省汽车工业集团云度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变速器台架试验用机油温度控制系统
CN112031890A (zh) * 2020-09-16 2020-12-04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温度调节方法、设备、系统及电子控制单元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87537A (zh) * 2019-09-10 2019-11-22 福建省汽车工业集团云度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变速器台架试验用机油温度控制系统
CN112031890A (zh) * 2020-09-16 2020-12-04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温度调节方法、设备、系统及电子控制单元
CN112031890B (zh) * 2020-09-16 2022-06-24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温度调节方法、设备、系统及电子控制单元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314072B (zh) 一种电动汽车增程器热管理系统
US9732714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water drainage in fuel system
CN208310865U (zh) 机油温度控制系统
CN103052524B (zh) 用于燃料系统中的排水的方法和系统
CN105888808A (zh) 由可控水泵与可变水阻回路构成的发动机热管理系统
RU2422669C1 (ru) Система для запуска двигателя внутреннего сгорания
CN104196656A (zh) 一种工程机械用低温节能系统
CN106438125A (zh) 低温环境下使柴油发动机燃用低标号柴油的装置
CN105546872B (zh) 一种自动化空气能制冷制热循环系统
CN204472491U (zh) 一种应用于寒区重载车辆的自动调温装置
CN209892320U (zh) 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发动机及车辆
CN103334819B (zh) 汽车尾气的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CN103993928B (zh) 一种发动机启动预润滑装置
CN214499644U (zh) 用于液压系统的加热系统及挖掘机
CN211039629U (zh) 变速箱系统、动力总成系统及车辆
CN109968944B (zh) 一种增程式混合动力车辆的加热系统及控制方法
CN206144696U (zh) 一种汽车低温启动运行装置
CN109515696A (zh) 一种飞机起落架收放液压系统
CN203847197U (zh) 一种发动机启动预热装置
CN110685843B (zh) 发动机冷启动辅助装置及控制方法
RU130637U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поддержания двигателей внутреннего сгорания в прогретом и безотказном предпусковом состоянии
CN209293939U (zh) 双发动机的燃油供给系统
CN202228223U (zh) 内燃机燃料加热装置
CN206360771U (zh) 冷却剂流量分配装置、冷却系统及车辆
CN217421303U (zh) 低温环境下大功率柴油机水暖式机油加热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215200 east of Shunfeng Road West of Longqiao Road, Wujia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uaye Testing Technology Service Co.,Ltd.

Address before: 215200 No. 368, yunchuang Road, Wujiang District,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UZHOU HUAYE DETECTION TECHNOLOGY SERVICE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