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308326U - 一种正面吊轮胎保护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正面吊轮胎保护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308326U
CN208308326U CN201820935277.7U CN201820935277U CN208308326U CN 208308326 U CN208308326 U CN 208308326U CN 201820935277 U CN201820935277 U CN 201820935277U CN 208308326 U CN208308326 U CN 2083083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pin shaft
column
fixed
ti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93527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勇斌
梁阿坤
欧志特
张阳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Weilong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Weilong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Weilong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Weilong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93527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3083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3083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3083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吊装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正面吊轮胎保护结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固定设有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上通过第一销轴转动安装有立柱,所述立柱两侧均设有第一连接杆,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通过第四销轴共同安装在立柱上,所述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三销轴共同安装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远离第三销轴的一端上固定设有第四连接件,所述立柱远离第一连接件的一端上固定设有第二连接件。本实用新型能够在吊装过程中分担吊装车轮胎上的压力,进而能够对吊装车的轮胎起到保护作用,延长吊装车的轮胎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正面吊轮胎保护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吊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正面吊轮胎保护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物流行业的发展,集装箱的重量也是越来越重,当吊装车吊装集装箱时,都没有具体的考虑到重载时对轮胎的损害,当正面吊处于重载的状态下,由于提箱、抓箱和放箱的时候会对整个吊装车产生巨大的冲击力,而吊装车的冲击力又全靠轮胎来缓冲,此冲击力将对轮胎带来巨大的伤害,更甚者会导致轮胎爆胎的恶劣情况发生,特别是在轮胎使用到一定时间的情况下,更容易在吊装过程中发生轮胎爆胎的恶劣情况,因此需要一种正面吊轮胎保护结构来保护轮胎,从而延长轮胎的使用寿命,增加吊装车的安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正面吊轮胎保护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正面吊轮胎保护结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固定设有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上通过第一销轴转动安装有立柱,所述立柱两侧均设有第一连接杆,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通过第四销轴共同安装在立柱上,所述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三销轴共同安装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远离第三销轴的一端上固定设有第四连接件,所述立柱远离第一连接件的一端上固定设有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上设有三角形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三个拐角处均开设有孔洞,所述连接板的其中一个拐角处通过第二销轴安装在第二连接件上,所述第二连接件一侧的连接板的拐角处通过第五销轴安装有第三连接件,所述第三连接件上固定安装有液压伸缩杆,所述液压伸缩杆远离第三连接件的一端上固定有第五连接件。
优选的,所述底座远离第一连接件的侧面上固定设有垫片,所述垫片为橡胶材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第一销轴、第二销轴、第三销轴、第四销轴、和第五销轴上均涂有耐磨层,所述耐磨层为氧化硅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正面吊轮胎保护结构,有益效果在于:在吊装车吊装货物时,该装置上的液压伸缩杆伸长,将该装置展开,让底座接触地面,能够在吊装过程中分担对吊装车轮胎造成的压力,进而能够对吊装车的轮胎起到保护作用,延长吊装车的轮胎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正面吊轮胎保护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正面吊轮胎保护结构的结构爆炸图。
图中:底座1、第一连接件2、立柱3、第一销轴4、第二连接件5、连接板6、液压伸缩杆7、第三连接件8、第二销轴9、第一连接杆10、第三销轴11、第四销轴12、第四连接件13、第二连接杆14、孔洞15、第五销轴16、第五连接件1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2,一种正面吊轮胎保护结构,包括底座1,底座1上固定设有第一连接件2,底座1远离第一连接件2的侧面上固定设有垫片,垫片为橡胶材料制成,当底座1与地面接触时,垫片不仅能够对底座1起到缓冲作用,还能够起到保护作用。
第一连接件2上通过第一销轴4转动安装有立柱3,立柱3两侧均设有第一连接杆10,两个第一连接杆10的一端通过第四销轴12共同安装在立柱3上,两个第一连接杆10的另一端通过第三销轴11共同安装有第二连接杆14,第二连接杆14远离第三销轴11的一端上固定设有第四连接件13,立柱3远离第一连接件2的一端上固定设有第二连接件5,第二连接件5上设有三角形的连接板6,连接板6的三个拐角处均开设有孔洞15,连接板6的其中一个拐角处通过第二销轴9安装在第二连接件5上,第二连接件5一侧的连接板6的拐角处通过第五销轴16安装有第三连接件8,第一销轴4、第二销轴9、第三销轴11、第四销轴12、和第五销轴16上均涂有耐磨层,耐磨层为氧化硅材料制成,耐磨层增强第一销轴4、第二销轴9、第三销轴11、第四销轴12、和第五销轴16的耐磨强度,延长整个装置的使用寿命,第三连接件8上固定安装有液压伸缩杆7,液压伸缩杆7远离第三连接件8的一端上固定有第五连接件17。
在使用时,该装置上的第四连接件13、第五连接件17和连接板6均通过销轴固定在吊装车的车架上,当吊装车的正面吊处于重载的状态下,控制液压伸缩杆7伸长,进而带动连接板6和立柱3运动,使得底座1与地面相接触,让整个装置整体处于伸展状态,此时若吊装车的轮胎受到一定的冲击力,该装置将对其分担掉部分的冲击力,从而达到保护轮胎的目的,延长轮胎的使用寿命,当吊装车的正面吊处于空载的状态下,控制液压伸缩杆7收缩,进而带动连接板6和立柱3,使得底座1脱离地面,让整个装置整体处于收紧状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3)

1.一种正面吊轮胎保护结构,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固定设有第一连接件(2),所述第一连接件(2)上通过第一销轴(4)转动安装有立柱(3),所述立柱(3)两侧均设有第一连接杆(10),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杆(10)的一端通过第四销轴(12)共同安装在立柱(3)上,所述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杆(10)的另一端通过第三销轴(11)共同安装有第二连接杆(14),所述第二连接杆(14)远离第三销轴(11)的一端上固定设有第四连接件(13),所述立柱(3)远离第一连接件(2)的一端上固定设有第二连接件(5),所述第二连接件(5)上设有三角形的连接板(6),所述连接板(6)的三个拐角处均开设有孔洞(15),所述连接板(6)的其中一个拐角处通过第二销轴(9)安装在第二连接件(5)上,所述第二连接件(5)一侧的连接板(6)的拐角处通过第五销轴(16)安装有第三连接件(8),所述第三连接件(8)上固定安装有液压伸缩杆(7),所述液压伸缩杆(7)远离第三连接件(8)的一端上固定有第五连接件(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正面吊轮胎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远离第一连接件(2)的侧面上固定设有垫片,所述垫片为橡胶材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正面吊轮胎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销轴(4)、第二销轴(9)、第三销轴(11)、第四销轴(12)、和第五销轴(16)上均涂有耐磨层,所述耐磨层为氧化硅材料制成。
CN201820935277.7U 2018-06-18 2018-06-18 一种正面吊轮胎保护结构 Active CN2083083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935277.7U CN208308326U (zh) 2018-06-18 2018-06-18 一种正面吊轮胎保护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935277.7U CN208308326U (zh) 2018-06-18 2018-06-18 一种正面吊轮胎保护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308326U true CN208308326U (zh) 2019-01-01

Family

ID=647084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935277.7U Active CN208308326U (zh) 2018-06-18 2018-06-18 一种正面吊轮胎保护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30832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140394U (zh) 一种起重机防碰撞装置
CN101792090A (zh) 一种新型下舱设备
CN202186833U (zh) 一种h型钢吊具
CN208308326U (zh) 一种正面吊轮胎保护结构
CN101898724B (zh) 双颚抓斗取物装置
CN202175529U (zh) 移动式龙门吊
CN205555898U (zh) 一种改进的转运吊装工具
CN206407852U (zh) 一种具有双制动和防过载功能的电动葫芦
CN107600749A (zh) 一种提高吊装安全性的集装箱
CN206720575U (zh) 一种防过载的可称重量的吊钩
CN202609760U (zh) 门机用可旋转吊梁
CN204823693U (zh) 一种自带锁死加固式起重机吊钩
CN202379676U (zh) 叉车配重
CN207417588U (zh) 一种提高吊装安全性的集装箱
CN205773028U (zh) 一种手拉葫芦
CN205114827U (zh) 钢板吊钩
CN202911822U (zh) 一种轮式起重机备胎提放装置
CN201634334U (zh) 一种新型下舱设备
CN206751188U (zh) 一种可检测重量且可更换的起重机挂钩
CN207713347U (zh) 一种pc预制构件吊装搬运车
CN206842838U (zh) 一种立柱式吊笼
CN206783126U (zh) 一种起重机用双吊钩
CN201864443U (zh) 轮胎起重机专用板式吊具
CN106932070A (zh) 一种具有超载报警功能的滑道秤
CN206955581U (zh) 一种叉车用液压杆顶升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