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306409U - 车辆座椅高度调节组件和具有其的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车辆座椅高度调节组件和具有其的车辆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8306409U CN208306409U CN201820445938.8U CN201820445938U CN208306409U CN 208306409 U CN208306409 U CN 208306409U CN 201820445938 U CN201820445938 U CN 201820445938U CN 208306409 U CN208306409 U CN 20830640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necting rod
- height
- regulating part
- vehicle seat
- installation pedest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座椅高度调节组件和具有其的车辆,座椅高度调节组件包括:安装基座,安装基座设在座椅骨架的下方且与座椅骨架间隔开限定出安装腔;连杆架,连杆架设在安装腔内,连杆架的一端与安装基座可枢转地相连,连杆架的另一端与座椅骨架可枢转地相连;调节手柄,调节手柄的一端与安装基座可枢转地相连,调节手柄的另一端与连杆架可枢转地相连,调节手柄驱动连杆架可枢转并通过连杆架的枢转实现座椅骨架的高度调节。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座椅高度调节组件,能够实现车辆座椅的高度调节和前后调节,调节行程大且占用布置空间小,可以适应不同驾乘人员的乘坐需求,该车辆座椅高度调节组件强度高,满足车辆的防爆性能要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配件制造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车辆座椅高度调节组件和具有该座椅高度调节组件的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特种军用装备的不断更新换代,部队对于军用车辆的需求也在日渐提高,而作为与驾驶员和乘员直接接触的座椅,座椅高度可以自行调节在驾驶员的驾驶方便性和乘员的乘坐舒适性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由于军用特种车辆的特殊性,前排成员仓的空间多数相对紧凑,乘用车的座椅高调机构无法满足横向相对狭小的布置空间,不利于成员进行调节操作,车辆座椅的调节行程不能满足功能需求,车辆座椅的强度也无法满足此类车辆的防暴性能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座椅高度调节组件。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具有该座椅高度调节组件的车辆。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座椅高度调节组件,包括:
安装基座,所述安装基座设在座椅骨架的下方且与所述座椅骨架间隔开限定出安装腔;
连杆架,所述连杆架设在所述安装腔内,所述连杆架的一端与所述安装基座可枢转地相连,所述连杆架的另一端与所述座椅骨架可枢转地相连,所述连杆架包括主动连杆架和从动连杆架,所述主动连杆架通过第一旋转轴与所述座椅骨架相铰接,所述从动连杆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安装基座和所述座椅骨架相铰接,所述从动连杆架与所述主动连杆架沿所述安装基座的长度方向间隔开布置,所述从动连杆架设在邻近调节手柄的一端;
调节手柄,所述调节手柄的一端与所述安装基座可枢转地相连,所述调节手柄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杆架可枢转地相连,所述调节手柄驱动所述连杆架可枢转并通过所述连杆架的枢转实现所述座椅骨架的高度调节,所述调节手柄包括第一调节件、第二调节件和第三调节件,所述第二调节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调节件相连且由所述第一调节件驱动所述第二调节件可枢转,所述第三调节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调节件的另一端相连且由所述第二调节件驱动所述第三调节件可枢转,所述第三调节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旋转轴相铰接。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基座的截面形成为长方形,所述主动连杆架和所述从动连杆架分别为两个,两个所述主动连杆架和两个所述从动连杆架相互对称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手柄设在相邻的两个所述主动连杆架和相邻的两个所述从动连杆架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调节件包括:
手柄本体;
第二旋转轴,所述第二旋转轴形成为方形轴,所述第二旋转轴与所述手柄本体的至少一部分相连且与所述手柄本体相配合以驱动所述第二调节件可枢转。
进一步地,所述手柄本体的截面形成为L形,所述手柄本体的竖直边限定有与所述手柄本体的水平边的尺寸相对应的安装孔,所述手柄本体的水平边可枢转地回收在所述安装孔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调节件形成为调节丝杆,所述调节手柄还包括旋转支架,所述旋转支架套设在所述调节丝杆的至少一部分上且由所述调节丝杆驱动所述旋转支架可旋转,所述旋转支架与所述安装基座相铰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调节件形成为丝杆螺母,所述丝杆螺母与所述调节丝杆螺纹连接以由所述调节丝杆驱动所述丝杆螺母可枢转。
进一步地,所述座椅高度调节组件还包括:两个弹簧件,两个所述弹簧件设在所述调节手柄的两侧且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主动连杆架和相邻的两个所述从动连杆架之间,所述弹簧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旋转轴相连,所述弹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安装基座相连且所述弹簧件在所述座椅骨架位于最低位置时处于被拉伸状态。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根据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车辆座椅高度调节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座椅高度调节组件,能够实现车辆座椅的高度调节和前后调节,便于适应不同身形的驾乘人员的乘坐需求,该车辆座椅高度调节组件结构简单,强度高,满足车辆的防爆性能要求,并且该车辆座椅高度调节组件调节行程大且占用布置空间小,适合大面积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座椅高度调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座椅高度调节组件的侧视图;
图3为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座椅高度调节组件的调节手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
座椅高度调节组件100;
安装基座10;
连杆架20;主动连杆架21;从动连杆架22;
调节手柄30;第一调节件31;手柄本体311;第二旋转轴312;安装孔 313;第二调节件32;第三调节件33;旋转支架34;
安装腔40;
座椅骨架50;
第一旋转轴60;
弹簧件70;
限位螺母80;
防松螺母9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作定义,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相应地改变。
下面首先结合附图具体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座椅高度调节组件100。
如图1至图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座椅高度调节组件100 包括安装基座10、连杆架20和调节手柄30。
具体而言,安装基座10设在座椅骨架50的下方且与座椅骨架50间隔开限定出安装腔40。连杆架20设在安装腔40内,连杆架20的一端与安装基座 10可枢转地相连,连杆架20的另一端与座椅骨架50可枢转地相连。调节手柄30的一端与安装基座10可枢转地相连,调节手柄30的另一端与连杆架20 可枢转地相连,调节手柄30驱动连杆架20可枢转并通过连杆架20的枢转实现座椅骨架50的高度调节。
换言之,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座椅高度调节组件100主要由安装基座10、连杆架20和调节手柄30组成。其中,安装基座10可以安装在座椅骨架50的下方,安装基座10可以与座椅骨架50之间间隔开限定出安装腔40。连杆架20可以安装在安装腔40内,连杆架20的一端可以和安装基座10可枢转地相连,连杆架20的另一端可以和座椅骨架50可枢转地相连,通过连杆架 20与安装基座10和座椅骨架50的配合枢转可以实现座椅骨架50在高度方向和水平方向的移动。调节手柄30的一端可以和安装基座10可枢转地相连,调节手柄30的另一端可以和连杆架20可枢转地相连,调节手柄30可以驱动连杆架20可枢转,并且通过调节手柄30驱动连杆架20的枢转进一步实现座椅骨架50的高度调节和前后调节。
由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座椅高度调节组件100,能够实现车辆座椅的高度调节和前后调节,便于适应不同身形的驾乘人员的乘坐需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连杆架20包括主动连杆架21和从动连杆架22。
具体地,主动连杆架21通过第一旋转轴60与座椅骨架50相铰接。从动连杆架22的两端分别与安装基座10和座椅骨架50相铰接,从动连杆架22 与主动连杆架21沿安装基座10的长度方向间隔开布置,从动连杆架22设在邻近调节手柄30的一端。
也就是说,连杆架20主要由主动连杆架21和从动连杆架22组成。其中,主动连杆架21可以通过第一旋转轴60与座椅骨架50相铰接,第一旋转轴60 可以安装在座椅骨架50上,主动连杆架21可以绕第一旋转轴60旋转进而驱动座椅骨架50绕主动连杆架21旋转。从动连杆架22的两端可以分别与安装基座10和座椅骨架50相铰接。
从动连杆架22与主动连杆架21可以沿安装基座10的长度方向间隔开布置,其中,从动连杆架22可以安装在邻近调节手柄30的一端,并且可以通过调节手柄30驱动主动连杆架21旋转进一步带动从动连杆架22旋转,通过调节手柄30与主动连杆架21和从动连杆架22支架之间的配合能够更加稳固地实现座椅骨架50的高度调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安装基座10的截面形成为长方形,主动连杆架21和从动连杆架22分别为两个,两个主动连杆架21和两个从动连杆架22相互对称设置。
换句话说,安装基座10的截面可以大致加工成长方形,主动连杆架21 和从动连杆架22可以分别设置成两个,两个主动连杆架21和两个从动连杆架 22可以整体安装成铰链四连杆机构,其运动的方式可以为双曲柄机构。其中,两个主动连杆架21和两个从动连杆架22可以分别安装在安装基座10的宽度方向的相对两侧,并且两个主动连杆架21和两个从动连杆架22可以相互对称设置,两个主动连杆架21和两个从动连杆架22的长度可以相等且位置平行,形成为平行四边形机构,两个主动连杆架21和两个从动连杆架22可以在调节手柄30的驱动下以相同的角速度转动,进而带动座椅骨架50向斜上方运动以实现车辆座椅的前后调节和高度调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调节手柄30包括第一调节件31、第二调节件32和第三调节件33。
具体地,第二调节件32的一端与第一调节件31相连且由第一调节件31 驱动第二调节件32可枢转。第三调节件33的一端与第二调节件32的另一端相连且由第二调节件32驱动第三调节件33可枢转,第三调节件33的另一端与第一旋转轴60相铰接。
也就是说,调节手柄30主要由第一调节件31、第二调节件32和第三调节件33组成。调节手柄30可以安装在相邻的两个主动连杆架21和相邻的两个从动连杆架22之间,便于调节手柄30驱动两个主动连杆架21和的两个从动连杆架22枢转。其中,第二调节件32的一端可以安装在第一调节件31上,第一调节件31可以驱动第二调节件32旋转。第三调节件33的一端可以安装在第二调节件32的另一端,第二调节件32可以驱动第三调节件33枢转,第三调节件33的另一端可以和第一旋转轴60相铰接,通过第一调节件31、第二调节件32和第三调节件33之间的配合可以驱动座椅骨架50绕连杆架旋转,实现车辆座椅的高度调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调节件31包括手柄本体311 和第二旋转轴312。
具体地,第二旋转轴312形成为方形轴,第二旋转轴312与手柄本体311 的至少一部分相连且与手柄本体311相配合以驱动第二调节件32可枢转。
换句话说,第一调节件31主要由手柄本体311和第二旋转轴312组成。其中,第二旋转轴312可以加工成方形轴,手柄本体311的至少一部分可以安装在第二旋转轴312内,第二旋转轴312可以和手柄本体311相配合,以便驱动第二调节件32旋转。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手柄本体311的截面形成为L形,手柄本体311的竖直边限定有与手柄本体311的水平边的尺寸相对应的安装孔313,手柄本体311的水平边可枢转地回收在安装孔313内。
也就是说,手柄本体311的截面可以大致加工成L形,手柄本体311的竖直边可以加工有安装孔313,安装空的孔径尺寸可以与手柄本体311的水平边的尺寸相对应,手柄本体311的水平边可以枢转地回收在安装孔313内,使调节手柄30可以在调节过程中实现座椅骨架50的任意高度的锁止,并且通过将手柄本体311的水平边回收在安装孔313内,不占用车辆的乘员舱内的横向布置空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二调节件32形成为调节丝杆,调节手柄30还包括旋转支架34,旋转支架34套设在调节丝杆的至少一部分上且由调节丝杆驱动旋转支架34可旋转,旋转支架34与安装基座10相铰接。
换句话说,第二调节件32可以采用调节丝杆,调节手柄30还可以包括旋转支架34,旋转支架34可以套设在调节丝杆的至少一部分上并且可以通过限位螺母80和防松螺母90进行固定,通过第一调节件31可以驱动调节丝杆绕旋转支架34旋转,旋转支架34可以和安装基座10相铰接,使旋转支架34 可以相对安装基座10绕旋转中心转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第三调节件33形成为丝杆螺母,丝杆螺母与调节丝杆螺纹连接以由调节丝杆驱动丝杆螺母可枢转。
也就是说,第三调节件33可以采用丝杆螺母,丝杆螺母可以加工有内螺纹,调节丝杆可以加工有外螺纹,丝杆螺母的内螺纹可以和调节丝杆的外螺纹啮合以实现丝杆螺母与调节丝杆螺纹连接,通过调节丝杆的转动可以驱动丝杆螺母沿调节丝杆的轴向运动,并以此通过第一旋转轴60进一步带动连杆架20 转动,从而实现车辆座椅的高度可调。。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座椅高度调节组件100还包括两个弹簧件70。
具体地,两个弹簧件70设在调节手柄30的两侧且位于相邻的两个主动连杆架21和相邻的两个从动连杆架22之间,弹簧件70的一端与第一旋转轴60 相连,弹簧件70的另一端与安装基座10相连且弹簧件70在座椅骨架50位于最低位置时处于被拉伸状态。
换句话说,座椅高度调节组件100还可以包括两个弹簧件70。两个弹簧件70可以安装在调节手柄30的两侧,两个弹簧件70可以位于相邻的两个主动连杆架21和相邻的两个从动连杆架22之间。弹簧件70的一端可以和第一旋转轴60相连,弹簧件70的另一端可以和安装基座10相连,并且弹簧件70 可以在座椅骨架50位于最低位置时处于被拉伸状态。弹簧件70可以采用两根阻力弹簧,通过安装弹簧件70可以有效防止驾乘人员操作调节手柄30的操作力过大时,弹簧件70的弹簧拉力可以克服车辆座椅本身的重力和座椅坐垫上的负载,减少调节操作力,提高车辆座椅的防爆性能。
总而言之,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座椅高度调节组件100,能够实现车辆座椅的高度调节和前后调节,便于适应不同身形的驾乘人员的乘坐需求,该车辆座椅高度调节组件100结构简单,强度高,满足车辆的防爆性能要求,并且该车辆座椅高度调节组件100调节行程大且占用布置空间小,适合大面积推广应用。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根据上述实施例中的车辆座椅高度调节组件100。由于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座椅高度调节组件 100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也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即能够实现车辆座椅的高度调节和前后调节,便于适应不同身形的驾乘人员的乘坐需求。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的其他结构和操作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可以理解并且容易实现的,因此不再详细描述。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车辆座椅高度调节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基座,所述安装基座设在座椅骨架的下方且与所述座椅骨架间隔开限定出安装腔;
连杆架,所述连杆架设在所述安装腔内,所述连杆架的一端与所述安装基座可枢转地相连,所述连杆架的另一端与所述座椅骨架可枢转地相连,所述连杆架包括主动连杆架和从动连杆架,所述主动连杆架通过第一旋转轴与所述座椅骨架相铰接,所述从动连杆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安装基座和所述座椅骨架相铰接,所述从动连杆架与所述主动连杆架沿所述安装基座的长度方向间隔开布置,所述从动连杆架设在邻近调节手柄的一端;
调节手柄,所述调节手柄的一端与所述安装基座可枢转地相连,所述调节手柄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杆架可枢转地相连,所述调节手柄驱动所述连杆架可枢转并通过所述连杆架的枢转实现所述座椅骨架的高度调节,所述调节手柄包括第一调节件、第二调节件和第三调节件,所述第二调节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调节件相连且由所述第一调节件驱动所述第二调节件可枢转,所述第三调节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调节件的另一端相连且由所述第二调节件驱动所述第三调节件可枢转,所述第三调节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旋转轴相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座椅高度调节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基座的截面形成为长方形,所述主动连杆架和所述从动连杆架分别为两个,两个所述主动连杆架和两个所述从动连杆架相互对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座椅高度调节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手柄设在相邻的两个所述主动连杆架和相邻的两个所述从动连杆架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座椅高度调节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件包括:
手柄本体;
第二旋转轴,所述第二旋转轴形成为方形轴,所述第二旋转轴与所述手柄本体的至少一部分相连且与所述手柄本体相配合以驱动所述第二调节件可枢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座椅高度调节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本体的截面形成为L形,所述手柄本体的竖直边限定有与所述手柄本体的水平边的尺寸相对应的安装孔,所述手柄本体的水平边可枢转地回收在所述安装孔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座椅高度调节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节件形成为调节丝杆,所述调节手柄还包括旋转支架,所述旋转支架套设在所述调节丝杆的至少一部分上且由所述调节丝杆驱动所述旋转支架可旋转,所述旋转支架与所述安装基座相铰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座椅高度调节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调节件形成为丝杆螺母,所述丝杆螺母与所述调节丝杆螺纹连接以由所述调节丝杆驱动所述丝杆螺母可枢转。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座椅高度调节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弹簧件,两个所述弹簧件设在所述调节手柄的两侧且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主动连杆架和相邻的两个所述从动连杆架之间,所述弹簧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旋转轴相连,所述弹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安装基座相连且所述弹簧件在所述座椅骨架位于最低位置时处于被拉伸状态。
9.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座椅高度调节组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445938.8U CN208306409U (zh) | 2018-03-30 | 2018-03-30 | 车辆座椅高度调节组件和具有其的车辆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445938.8U CN208306409U (zh) | 2018-03-30 | 2018-03-30 | 车辆座椅高度调节组件和具有其的车辆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8306409U true CN208306409U (zh) | 2019-01-01 |
Family
ID=647207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0445938.8U Active CN208306409U (zh) | 2018-03-30 | 2018-03-30 | 车辆座椅高度调节组件和具有其的车辆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8306409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228584A (zh) * | 2022-01-07 | 2022-03-25 | 延锋国际座椅系统有限公司 | 操纵装置、车辆扶手、车辆座椅和车辆系统 |
-
2018
- 2018-03-30 CN CN201820445938.8U patent/CN208306409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228584A (zh) * | 2022-01-07 | 2022-03-25 | 延锋国际座椅系统有限公司 | 操纵装置、车辆扶手、车辆座椅和车辆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3212258B (zh) | 一种座椅五连杆结构 | |
US20220396180A1 (en) | Automobile seat and automobile comprising same | |
JP6795914B2 (ja) | ランバーサポートアセンブリ | |
CN208306409U (zh) | 车辆座椅高度调节组件和具有其的车辆 | |
EP4019323A1 (en) | Zero-gravity seat and vehicle comprising same | |
CN109720555A (zh) | 一种大型起落架随动舱门 | |
US20230158925A1 (en) | Adjusting apparatus for achieving lying posture in vehicle seat | |
CN108045271B (zh) | 一种可调节侧翼结构以及具有该侧翼结构的座椅 | |
CN207687639U (zh) | 一种悬臂支架 | |
CN208325427U (zh) | 一种站驾式牵引车 | |
CN208524246U (zh) | 一种多功能座椅 | |
CN207024189U (zh) | 乘坐装置用扶手组件以及新型轮椅 | |
CN211055394U (zh) | 一种减震效果好的多功能航空座椅 | |
CN207916630U (zh) | 一种座椅前提升机构 | |
CN113335153A (zh) | 一种基于调角器的座椅零重力调节机构 | |
CN204956186U (zh) | 设置有前脚托组件的汽车座椅 | |
CN207809791U (zh) | 一种具有按摩功能的飞机座椅 | |
CN209617516U (zh) | 一种主动式倾角补偿飞机座椅 | |
CN220281177U (zh) | 一种调节坐垫倾角的四连杆机构及汽车座椅 | |
CN209317003U (zh) | 可调臂长加配重跷跷板 | |
CN202020094U (zh) | 新型铰链 | |
CN216805675U (zh) | 一种摩托车后座用可调式搁脚 | |
CN205553981U (zh) | 一种前翼可调节睡眠头枕 | |
CN210083022U (zh) | 汽车座椅扶手折叠小桌板 | |
CN217145758U (zh) | 可翻转侧翼结构、座椅及汽车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918 Address after: 100130 Zhaofeng Town, Shunyi District, Beijing Zhaofeng industrial base Tongxin Road No. 1 Patentee after: BAIC GROUP ORV Co.,Ltd. Address before: 101300, 99, Shuanghe Avenue, Renhe Town, Beijing, Shunyi District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AUTOMOBILE RESEARCH GENERAL INSTITUTE Co.,L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