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294310U - 铰链、塞拉门装置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铰链、塞拉门装置和车辆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8294310U CN208294310U CN201820637874.1U CN201820637874U CN208294310U CN 208294310 U CN208294310 U CN 208294310U CN 201820637874 U CN201820637874 U CN 201820637874U CN 208294310 U CN208294310 U CN 20829431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oor
- plate
- hole
- door device
- hing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铰链、塞拉门装置和车辆,所述铰链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固定孔;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绕预定轴线可转动地与所述固定板相连,所述预定轴线平行于所述连接板和所述固定板,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沿所述连接板的厚度方向贯通所述连接板的调节孔。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塞拉门装置的铰链,可以方便调整门板间隙。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塞拉门装置的铰链、应用该铰链的用于塞拉门装置的塞拉门装置以及应用该塞拉门装置的车辆。
背景技术
作为交通设施,一些轨道车辆、客车等均采用了塞拉门装置开关出口,塞拉门装置具有安全性高,可靠,而且可以满足乘客流量大等需求。现有技术中,铁路客车或者大型公路客车通常配置塞拉门,所谓塞拉门是有塞和拉两种动作。塞拉门关闭时是由车内或车外塞入车门口处,使之关闭;塞拉门开启时,当门体移开门口一定距离后,再沿车体内侧或外侧滑动。铁路客车的塞拉门分为内塞拉门和外塞拉门两种。分别由车内或车外塞入门口处。日本采用内塞拉门,欧、美一些国家大多采用外塞拉门。
相关技术中存在开关门过程中,左门板和右门板合拢不严,安装调试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塞拉门装置的铰链,可以方便调整门板间隙。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在于包括该铰链的用于塞拉门装置的塞拉门装置。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该塞拉门装置的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塞拉门装置的铰链,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固定孔;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绕预定轴线可转动地与所述固定板相连,所述预定轴线平行于所述连接板和所述固定板,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沿所述连接板的厚度方向贯通所述连接板的调节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塞拉门装置的铰链,可以方便调整门板间隙。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用于塞拉门装置的铰链,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调节孔包括多个,多个所述调节孔分为第一调节孔和第二调节孔,所述第一调节孔为沿平行于所述预定轴线的方向延伸的长条形,所述第二调节孔为沿垂直于所述预定轴线的方向延伸的长条形。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调节孔在垂直于所述预定轴线的方向上的尺寸不小于所述第二调节孔在垂直于所述预定轴线的方向上的尺寸。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调节孔的沿平行于所述预定轴线的方向的两侧均设有一个第二调节孔。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调节孔的中心线和所述第二调节孔的中心线在平行于所述预定轴线的方向上对齐。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板上设有第一配合孔,所述连接板上设有第二配合孔,所述第一配合孔和所述第二配合孔轴向对齐以形成适于可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板和连接板的组合孔。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铰链还包括:转动轴,所述转动轴包括头部和杆部,所述杆部配合在所述组合孔内,所述杆部与所述头部的一端相连,所述头部位于所述组合孔的一端的外侧;定位件,所述定位件抵在所述组合孔的另一端,且所述定位件与所述杆部的另一端相连。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板和所述连接板中的一个包括第一转动部,且所述固定板和所述连接板中的另一个包括第二转动部,所述第一转动部与所述第二转动部可转动地连接,其中,所述第一转动部和所述第二转动部均为一个;或所述第一转动部和所述第二转动部中的至少一个包括间隔开的多个且第一转动部和第二转动部交错布置。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转动部设于所述固定板上,且所述第二转动部设于所述连接板上,所述固定板包括第一支部和第二支部,所述第一支部与所述第二支部连接呈L型,所述第一转动部与所述第一支部相连,且所述第一转动部与所述第二支部间隔开。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塞拉门装置的塞拉门装置,包括:门板;铰链,所述铰链为根据前述实施例所述的用于塞拉门装置的铰链;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穿过所述调节孔将所述门板与所述连接板连接在一起;携门架,所述携门架与所述铰链的固定板相连。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门板的上端和下端均设有所述铰链、所述固定件以及所述携门架。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包括:车体,所述车体具有出口;导轨装置,所述导轨装置位于所述出口上部;塞拉门装置,所述塞拉门装置安装在所述车体的出口处,所述塞拉门装置用于打开和关闭所述出口,所述塞拉门装置的上端与所述导轨装置可移动地相连,所述塞拉门装置包括根据前述实施例所述的塞拉门装置;驱动件,所述驱动件与所述塞拉门装置的下端相连。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塞拉门装置的示意图。
图1a是图1中挂架的示意图。
图1b是图1中驱动件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塞拉门装置的部分零部件组合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圈A示出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塞拉门装置的上门架的后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塞拉门装置的上门架的前视图。
图6至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导轨组件在不同方向上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导轨组件中的第一支架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导轨组件中的第二支架的示意图。
图11和图1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导轨组件中的导轨在不同方向上的示意图。
图13-图15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铰链在不同方向上的示意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铰链中的固定板的示意图。
图1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塞拉门装置的承重组件的示意图;
图18是图17中所示的承重件的示意图;
图19是沿图18中A-A线的剖视图;
图20是图17中所示的携门架连接板和安装部的示意图;
图21是图20中所示的安装部的示意图;
图22是图20中所示的携门架连接板的示意图;
图23是图17中所示的承重组件与导轨装配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塞拉门装置100,
门体10,第一连接孔101,第一调节孔1011,第二调节孔1012,第一连接部102,让位孔103,第二连接部104,第二连接孔105,门板11,门架12,固定孔1201,第一转动部1202,第二转动部1203,第一支部1204,第二支部1205,携门架123,携门架连接板1231,板部1232,悬臂1233,铰链124,固定板1241,连接板1242,转动轴1243,定位件1244,
驱动件3,挂架31,安装板部3101,中间挂架311,侧挂架312,
承重组件4,安装部41,承重件42,安装槽4201,开口4202,卡槽4203,承重本体421,转轴部4211,轴承4212,承重滚轮422,第一限位部4221,第二限位部4222,第三限位部4223,第四限位部4224,第五限位部4225,调整部4301,调整孔4302,第一限位凸块4304,第一限位槽4305,第二限位凹槽4307,
导轨组件5,第一安装孔501,第二安装孔502,第三安装孔503,第四安装孔504,第五安装孔505,第六安装孔506,第七安装孔507,第八安装孔508,导槽509,过孔510,第一支架51,第一安装部511,第二安装部512,第三安装部513,第四安装部514,第五安装部515,第六安装部516,连接部517,第二支架52,导轨53,底板531,第一侧板532,第一延伸部5321,第二延伸部5322,第二侧板53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至图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塞拉门装置100,包括:门板11、门架12和驱动件3。
具体而言,门板11沿上下方向延伸,门架12安装于门板11上,门架12与门板11固定连接,驱动件3包括固定部和驱动部,驱动部与对应的门架12固定连接,驱动部与固定部相对可移动以驱动门板11沿左右方向移动。
其中,连接驱动部和门板11的门架12与门板11和驱动部中的至少一个相对位置可调节。
例如,连接驱动部和门板11的门架12与门板11的相对位置可调节;或连接驱动部和门板11的门架12驱动部的相对位置可调节;或连接驱动部和门板11的门架12与门板11和驱动部的相对位置都可调节。
因此,可以通过门架12调整门板11与驱动件3的驱动部的相对位置,从而调节门板11的位置。
其中,两个部件“固定连接且位置可调节”是指,在使用过程中,这两个部件是固定连接的,只有在需要进行调整时,这两个部件才可以相对移动。例如,在需要对这两个部件的相对位置进行调节时,这两个部件的位置可以调节,在调节完整后使用时,这两个部件将维持固定连接的状态。
举例而言,如果门架12与门板11固定连接且相对位置可调节,是指,在使用过程中,门架12与门板11是固定连接的,只有在需要进行调整时,门架12与门板11才可以相对移动。具体而言,在需要对门架12与门板11的相对位置进行调节时,门架12与门板11的位置可以调节,在调节完整后使用时,门架12与门板11将维持固定连接的状态。
另外,本实用新型中的门架12用来连接塞拉门装置100上的其他部件,例如,可以将门架12设置成用来连接塞拉门装置100的承重组件(例如承重小车、塞拉小车等)、驱动件3等。
可以设置多个门架12来分别连接承重组件和驱动件3。例如,设置上门架用来连接塞拉门装置100的驱动件3;设置下门架来连接塞拉门装置100的承重组件。又例如,在门板11的上下两端均设置门架12,其中一端的门架12用来连接驱动件3,而门板11另一端的门架12用来连接承重组件。
本实用新型中,可以通过调整门架12,来使门板11平移或者转动(相对于驱动件3,或者说相对于车体),从而使门板11调整到合适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中,可以将承重组件、驱动件3均通过门架12连接门板11,并通过门架12实现承重组件、驱动件3相对于门板11的移动,可以对门板11的位置进行调整。
当然,也可以不门架12调整承重组件、驱动件3,或者将承重组件设置成相对于门板11不可调节。
本实用新型中对驱动部相对于门板11的调节,存在很多种不同的方式,可以设置成门架12与门板11的相对位置可调整,例如,可以在门架12上设置尺寸比较大的螺栓连接孔,通过螺栓连接门板11和门架12,螺栓的杆部设置成尺寸小于螺栓连接孔的尺寸,此时,由于在螺栓与螺栓连接孔的周沿存在间隙,可以很容易地对门架12的位置进行调整。
下面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的实施例主要以门架12与门板11的相对位置可调整进行说明,当然,也可以设置成其他形式。
需要说明的是,
如图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门架12在门板11上的安装位置可调节。需要说明的是,门架12的安装位置可调节,是指改变门架12在门板11上的投影位置,而不包括沿垂直于门板11的方向调整门架12。当然,这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显示,本实用新型也可以包括沿垂直于门板11的方向上,门架12相对于门板11的可调节。
如图3,门板11和门架12中的一个上固设有第一连接部102且另一个上设有第一连接孔101,也就是说,可以在门板11上固设有第一连接部102,对应地门架12上设有第一连接孔101;或者,可以门架12上固设有第一连接部102,对应地门板11上设有第一连接孔101。另外,还可以在门板11上设置第一连接部102和第一连接孔101,对应地在门架12上设置与门板11上的第一连接部102对应地第一连接孔101,在门架12上设置与门板11上的第一连接孔101对应地第一连接部102。
第一连接孔101的轴线垂直于门板11,以方便通过第一连接孔101连接门板11和门架12。第一连接部102与第一连接孔101配合以将门架12连接于门板11上,第一连接部102具有第一配合部,第一配合部位于第一连接孔101内,第一配合部在对应的第一连接孔101内的位置可调。其中,第一配合部在第一连接孔101内的位置可调是指,第一配合部在垂直于第一连接孔101的轴线的至少一个方向上位置可调,例如第一连接孔101的轴线沿前后方向延伸,则第一配合部在对应的第一连接孔101内沿垂直于前后方向的位置可调,例如,上下方向、左右方向等方向。
例如,将第一配合部设置成圆形柱状,第一连接孔101设置成直径大于所述第一配合部的圆孔形状等。
优选地,在垂直于第一连接孔101的轴线的预定方向上第一连接孔101的尺寸大于第一配合部的尺寸。
例如,第一配合部为圆柱形状,对应的第一连接孔101为沿预定方向延伸的长条形(长圆形、长方形等)。
优选地,第一连接孔101包括多个,第一配合部包括与多个第一连接孔101一一对应的多个。
进一步地,至少一个第一配合部在对应的第一连接孔101内沿第一方向位置可调,且至少一个第一配合部在对应的第一连接孔101内沿第二方向位置可调,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均垂直于第一连接孔101的轴线。
换言之,将多个第一连接孔101分为第一调节孔1011、第二调节孔1012。设于第一调节孔1011内的第一配合部沿第一方向位置可调,设于第二调节孔1012内的第一配合部沿第二方向位置可调。
其中,可选地,第一调节孔1011为沿第一方向延伸的长圆形状,第二调节孔1012为沿第二方向延伸的长圆形状。
优选地,第一调节孔1011沿第二方向的尺寸不小于第二调节孔1012沿第二方向的尺寸。以进一步地方便对门架12位置的调节。
对应地,前述描述的第一连接部102中,“穿过第一调节孔1011的第一连接部102的径向尺寸”与“穿过第二调节孔1012的第一连接部102的径向尺寸”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例如,第一调节孔1011沿第二方向的尺寸不小于第二调节孔1012沿第二方向的尺寸,因此,可以将“穿过第一调节孔1011的第一连接部102的径向尺寸”设置成大于“穿过第二调节孔1012的第一连接部102的径向尺寸”。
门架12上设有第一调节孔1011,其中,门架12上可以设置一个第一调节孔1011,也可以设置间隔布置的多个第一调节孔1011。且每个第一调节孔1011的沿第一方向的两侧均设有一个第二调节孔1012。
进一步地,上门架12和下门架12上均设有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两个第一调节孔1011。
另外,可以将第一连接孔101设于门架12上,对应地,门板11上设置了与第一连接孔101对应的第一连接部102,可以通过第一连接部102将门架12安装在门板11上,其中,第一连接部102穿过对应的第一连接孔101,而且,第一连接部102可以沿第一连接孔101移动。
当然,还可以设置成,穿过第一连接孔101的第一连接部102可以沿第一连接孔101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上移动。
其中,第一连接部102可以是螺栓、定位柱、定位销等。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的门架12相对于门板11的位置可以调节,但是,在使用过程中,门架12与门板11是固定连接的(包括但不限于可拆卸地固定连接)。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中门架12相对于门板11的位置可调,是指在调试、生产、维护等过程中,门架12相对于门板11的位置可调,而且使用过程中(应用到车体上用于开关出口),门架12相对于门板11的位置时固定的。
其中,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均平行于门板11,优选地,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可以设置成相互垂直,可以很方便地对门架12的位置进行调整。
另外,可以通过第一调节孔1011和第二调节孔1012可以将门架12与门板11螺栓连接,当然,也可以通过卡扣或其他方式来将门架12安装到门板11上。
其中,门板11为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延伸的板状,第一方向为上下方向,且第二方向为左右方向。
优选地,多个第一连接孔101的轴线在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上对齐。换句话说,多个第一连接孔101的轴线在同一平面内。
进一步地,第一连接部102为穿过第一连接孔101与门板11螺纹连接的螺栓。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门架12包括:携门架123和铰链124。铰链124包括相对可转动的固定板1241和连接板1242,固定板1241与携门架123相连,连接板1242与门板11相连,第一连接孔101设于连接板1242上。
结合前述实施例,携门架123可以为沿第二方向延伸的长条形状。
本实用新型设置了铰链124,通过铰链124将门板11和携门架123连接在了一起,可以提高携门架123与门板11之间连接的快速性和稳定性,方便携门架123与门板11之间的连接,
优选地,携门架123上具有与第一连接孔101正对的让位孔103。一般情况下,第一连接孔101设置成通孔,因此,前面描述的第一连接部102需要穿过第一连接孔101后与门板11连接,或者是第一连接部102穿过门板11以及第一连接孔101后连接螺母。为了方便螺栓连接,在携门架123上设置与第一连接孔101正对的让位孔103,可以便于携门架123与门板11的安装。
进一步地,门架12为沿门板11的宽度方向(图中的左右方向)延伸的长条形状,且门架12安装于门板11的背面。例如,可以将门架12安装在门板11的上边缘和下边缘。
有利地,门架12与门板11螺栓连接。
如上,第一方向可以为上下方向,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垂直且平行于门板11,可以将第二方向定义为左右方向。
另外,本实用新型中,连接板1242设于携门架123和门板11之间,携门架123上具有与第一连接孔101孔正对的让位孔103。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门板11上安装有承重组件,驱动件3连接于门板11沿上下方向的一端,承重组件连接于门板11上与驱动件3相对的另一端。
可以通过承重组件承重,从而减小驱动件3的受力,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塞拉门装置100可以采用下置式的驱动方式,将驱动下置,可以方便驱动件3的驱动,另外,本实用新型为了提高塞拉门装置100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可以在门体10的上端连接了承重组件,可以有效且稳定地驱动门体10,提高整个塞拉门装置100的稳定性。
另外,承重组件在门板11上的安装位置可调节。也就是说,承重组件相对于门板11沿垂直于门体10的方向可调节。因此,可以方便地调节门板11相对于对应的承重组件的位置,在将该塞拉门装置100安装到车体上时,承重组件安装于车体上的导轨组件5上,因此,通过调节门板11相对于承重组件的位置,即可以调节门板11相对与车体的位置。
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实现承重组件与门板11之间,例如,将承重组件直接与门板11相连,本实用新型中也可以采用前述的门架12来连接承重组件,也就是说,门板11沿上下方向的两端均设有门架12,一端的门架12连接驱动件3,而另一端的门架12连接承重组件。
具体而言,承重组件通过门架12连接承重组件。
优选地,门板11包括左右分布的两个,且两个门板11在相互展开和相互合拢的状态之间可转换,两个门板11上均设有门架12。
换言之,塞拉门装置100包括:左侧门板和右侧门板,左侧门板和右侧门板在相互展开和相互合拢的状态之间可转换,左侧门板和右侧门板均包括根据前述实施例所述的门架12。驱动件3分别与左侧门板和右侧门板(可以通过前述的门架12)相连,驱动件3用于驱动左侧门板11和右侧门板11在相互合拢和相互展开的状态之间转换。左侧门板和右侧门板上均可以连接有承重组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
驱动件连接在门板的下端,优选地,左侧的门板11的右边沿与右侧的门板11的左边沿布置成在倒“V”形状,具体而言,左侧的门板的右边沿与右侧的门板的左边沿的上端间距为L1,左侧的门板的右边沿与右侧的门板的左边沿的下端间距为L2,其中L1<L2。
优选地,上端间距与下端间距之间的差值在3毫米到5毫米的范围内。也就是说,将左侧门板11和右侧门板11和左侧门板11和右侧门板11的门缝设置成上小下大的倒V型,由于驱动件3下置,在关门过程中,驱动件3将会驱动左侧门板11和右侧门板11的下端紧密配合,而由于左侧门板11和右侧门板11上端的间隙更小,则驱动件3驱动左侧门板11和右侧门板11的下端紧密贴合之后,左侧门板11和右侧门板11的上端也将会紧密贴合,从而实现了左侧门板11和右侧门板11之间的有效密封。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车体、塞拉门装置100。车体具有出口。塞拉门装置100安装在车体的出口处,塞拉门装置100用于打开和关闭出口,塞拉门装置100为根据前述实施例所述的塞拉门装置100。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可以实现门板11的快速调节,从而有效地提高车辆的装配和维护效率,尤其是在车辆使用一段时间后,出现门板11松动等情况时,可以对门板11进行调整,以实现更好地开关门。
另外,由于采用了前述的塞拉门装置100,塞拉门装置100可以采用了下置式的驱动方式,将驱动下置,可以方便驱动件3的驱动,另外,本实用新型为了提高塞拉门装置100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在门板11上连接了承重组件,可以有效且稳定地驱动门体10,提高整个塞拉门装置100的稳定性。
其中,驱动件3的固定部与车体固定相连。
优选地,固定部在车体上的安装位置可调节。
进一步地,结合图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驱动件3包括用于连接车体的挂架31,挂架31包括水平设置的安装板部3101,安装板部3101和车体中的一个上固设有第二连接部104且另一个上设有第二连接孔105,也就是说,可以在车体上固设有第二连接部104,对应地安装板部3101上设有第二连接孔105;或者,可以安装板部3101上固设有第二连接部104,对应地车体上设有第二连接孔105。
另外,还可以在车体上设置第二连接部104和第二连接孔105,对应地在安装板部3101上设置与车体上的第二连接部104对应地第二连接孔105,在安装板部3101上设置与车体上的第二连接孔105对应地第二连接部104。
优选地,第二连接孔105的轴线沿上下方向延伸,以方便通过第一连接孔101连接安装板部3101和车体,第二连接部104与第二连接孔105配合以将安装板部3101连接于车体,第二连接部104具有位于对应的第二连接孔105内的第二配合部,第二配合部在对应的第二连接孔105内的位置可调。其中,第二配合部在第二连接孔105内的位置可调是指,第二配合部在垂直于第二连接孔105的轴线的至少一个方向上位置可调,例如第二连接孔105沿前后方向延伸。
例如,将第二配合部设置成圆形柱状,第二连接孔105设置成直径大于所述第一配合部的圆孔形状等。
优选地,在垂直于第二连接孔105的轴线的前后上第二连接孔105的尺寸大于第一配合部的尺寸。例如,第一配合部为圆柱形状,对应的第一连接孔101为沿预定方向延伸的长条形(长圆形、长方形等)。第二配合部沿前后方向的尺寸大于第二连接部104沿前后方向的尺寸。
优选地,第二连接孔105包括多个,第二配合部包括与多个第二连接孔105一一对应的多个。
第二连接孔105沿上下方向贯通安装板部3101,且第二连接孔105为沿前后方向延伸的长圆形状(还可以是长方形等)。通过设置第二连接孔105,可以方便驱动件3沿前后方向的调节,也就是方便门板11沿前后方向位置的调节,其中,前后方向为在关门状态下垂直于门板11的方向。
有利地,挂架31包括侧挂架312和中间挂架311,侧挂架312设于驱动件3的左右两端,中间挂架311设于驱动件3沿左右方向的中间位置,驱动件3上沿左右方向的两端均设有侧挂架312,且驱动件3沿左右方向的中间位置设有该中间挂架311,从而可以提高驱动件3与车体连接的稳定性,并便于驱动件3的调节。
进一步地,驱动件3沿上下方向可调节。
有利地,安装板部3101与车体连接,且过车体与驱动件3之间设置了垫片,通过垫片垫片可沿上下方向调整驱动件3。采用增减垫片、增减垫片厚度等方式,可以有效地调整塞拉门装置100的位置。
进一步地,第二连接部104为穿过第二连接孔105与车体螺纹连接的螺栓。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车体上设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导轨组件5,导轨组件5位于出口上部,承重组件沿导轨组件5可滑动。通过导轨53结构,可以便于塞拉门装置100开闭出口。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门板11的外表面外表面与车体的外表面之间的距离在56毫米到60毫米的范围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驱动件3与车体相连,且驱动件3沿上下方向可调节。通过驱动件3沿上下方向的调节,可以有效地调整整个塞拉门装置100的高度,从而沿高度方向对塞拉门装置100进行调节,使得塞拉门装置100的门板11沿三个方向上都可以进行有效地调整。
如图1至图3是一种门板11装配的结构示意图。目前行业内的列车门都是驱动件3上置,本实用新型是应用于驱动件3下置的塞拉门装置100,门板11上端需要增加一套门架12来保证门的正常开关。
门架12中有沿Y方向(前后方向)的腰型孔(第三调节孔)、铰链124中有沿X方向(左右方向)的腰型孔和沿Z向(上下)的腰型孔(第一连接孔101)。侧挂架312、中间挂架311中都有沿Y向的腰型孔(第二连接孔105)。
门板11安装后以后需要进行调整,若门板11在X方向有偏差,可以沿X方向调整驱动件3来完成,保证关门到位后门板11左右两边与门洞左右两边的距离相同。如果门板11关门到位后,门板11四周的密封条不能完全压紧密封框(或者门板11外表面与车体的距离不能满足56~60mm的尺寸),由于侧挂架312、中间挂架311中都有沿Y方向的腰型孔,则可以对驱动件3沿腰型孔做Y方向的调整,沿Y方向适当地调整驱动件3,保证门能够正常开关、且门边密封条可以压紧密封框。若调整驱动件3后门板11上端与上密封框之间有较大的间隙,可以调整Y向腰型孔,保证关门后门板11上端的密封条可以压紧上密封框,达到防尘、防水的效果。行业内的列车门驱动件3在上部,调试门板11的时候会故意在门板11中缝调出一个上、下差为3~5mm的“V形”,可以保证关门到位后左、右门板11中缝完全密封,达到防水、防尘、隔声的效果。由于本实用新型的驱动件3在门板11下部,故在调试门板11的时候需要将门板11中缝调出一个上、下差为3~5mm的“倒V形”才能达到防水、防尘、隔声的效果;3~5mm的偏差很小,需要对门板11进行微调,首先用开口4202扳手将上、下携门架123(上、下门架12中的携门架123)中的调整螺母转动一个角度,在转动调整螺母的过程中,门板11会转动一个微小的角度,当测量左、右门板11中缝的上下端出现3~5mm的“倒V形”时,锁紧调整螺母,并用螺钉在腰型孔处锁紧门板11。
除此之外,还要求关门到位后门板11上、下边缘与门洞的间隙均匀,若门板11的位置偏上或偏下,则需要调整门板11在Z方向的位置。驱动件3两端各有一个侧挂架312、中间有一个挂架31,用于将驱动件3安装在车体上,如需要沿Z方向调整门板11,则可以在侧挂架312和中间挂架311上端增加或者减少垫片的数量,直到保证关门后门板11上下边缘与门洞上下边缘的间隙均匀。
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下驱塞拉门装置100沿X、Y、Z三个方向均可调整,且调整更灵活方便,有较强的适应性。
进一步地,门体10和承重组件4中的一个上固设有调整部4301且另一个上设有调整孔4302。也就是说,可以在门体10上固设有调整部4301,对应地承重组件4上设有调整孔4302;或者,以在门体10上固设有调整孔4302,对应地承重组件4上设有调整部4301。
另外,还可以在门体10上设置调整部4301和调整孔4302,对应地在承重组件4上设置与门体10上的调整部4301对应地调整孔4302,在承重组件4上设置与门体10上的调整孔4302对应地调整部4301。
进一步地,承重组件4和门体10中的一个上固设有调整部4301且另一个上设有调整孔4302,
优选地,调整孔4302的轴线沿上下方向延伸,以方便通过调整部4301连接承重组件4和门体10,调整部4301与调整孔4302配合以将承重组件4连接于门体10,调整部4301具有位于对应的调整孔4302内的嵌入部,嵌入部在对应的调整孔4302内的位置可调。其中,嵌入部在调整孔4302内的位置可调是指,嵌入部在垂直于调整孔4302的轴线的至少一个方向上位置可调,例如调整部4301沿前后方向可调。
例如,将嵌入部设置成圆形柱状,调整孔4302设置成直径大于所述第一配合部的圆孔形状等。
优选地,调整孔4302沿前后方向的尺寸大于嵌入部沿前后方向的尺寸。
换言之,在垂直于调整孔4302的轴线的前后方向上调整孔4302的尺寸大于第一配合部的尺寸。也就是说,
例如,第一配合部为圆柱形状,对应的调整部4301为沿预定方向延伸的长条形(长圆形、长方形等)。嵌入部沿前后方向的尺寸大于调整部4301沿前后方向的尺寸。
优选地,调整孔4302包括多个,嵌入部包括与多个调整孔4302一一对应的多个。
另外,本实用新型中,门板11上连接有携门架连接板1231,携门架连接板1231与承重件42相连。
本实用新型中,携门架连接板1231相对于承重组件的位置均可以调节,可以采用现有技术的调整方式来对承重组件的位置进行调整,例如,在携门架连接板1231上设置尺寸比较大的螺栓连接孔,在螺栓穿过该螺栓连接孔连接承重组件时,螺栓的杆部的尺寸小宇螺栓连接孔的尺寸。由于在螺栓与螺栓连接孔的周沿存在间隙,可以很容易地对携门架连接板1231的位置进行调整。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塞拉门装置100的承重组件4,该承重组件4可以应用于前述的塞拉门装置100中,也可以应用于其他的塞拉门装置100中,承重组件4包括:安装部41和承重件42。
其中,安装部41用于连接门体10,承重件42的至少一部分与安装部41可转动地相连。这样,当承重件42经过导轨53的圆弧部分时,承重件42上的滚轮仍可以与导轨53紧密贴合,实现了塞拉门的塞拉动作。
具体而言,安装部41用于连接门体10,承重件42具有承重滚轮422,承重件42与安装部41相连,且承重滚轮422的至少一部分相对于安装部41可转动,以使承重滚轮422的中心轴的角度可变,换句话说,承重滚轮422可以在多个不同的位置之间转动,而承重滚轮422在这多个不同位置时,承重滚轮422的中心轴具有预定角度的夹角,换言之,用于承重滚轮的中心轴在安装部41上的投影可转动。也就是说,承重件42可相对于安装部41转动过程中,可以使承重辊轮的中心轴的角度发生变化,换言之,在承重滚轮422沿着曲线方向的轨道滚动时,承重件42将会发生转动,此时,承重滚轮422的中心轴的角度将会发生变化。如果此时安装部41依然是平移,而没有发生旋转,由于承重件42与安装部41可转动地相连,可以保证承重件42在轨道上顺利地滑动。提高塞拉门装置100的稳定性。
另外,本实用新型中承重件42与安装部41可转动地连接包括但不限于:承重件42绕预定的轴线可转动地与安装部41相连;承重件42与安装部41由万向传动装置连接在一起。也就是说,本申请中承重件42只需要可以与安装部41相对旋转,可以改变承重滚轮422的中心轴角度即可,承重件42与安装部41之间可以采用不同的转动连接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承重件42相对于安装部41绕预定的轴线可转动地连接。优选地,承重件42相对于安装部41转动的旋转中心轴与承重滚轮422的轴线垂直。当然,这里承重件42的旋转中心轴与承重滚轮422的轴线也可以是呈预定角度的夹角,该预定角度可以在0-90°的范围内。
其中,整个承重件与安装部可转动地连接,或者承重件中的一部分与安装部41可转动地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承重件42可以包括:承重本体421、转轴部4211。其中,转轴部4211可转动地与承重本体421相连,其中,安装部41与转轴部4211相连,承重滚轮422可转动地设在承重本体421上。这样,当承重件42通过安装部41与携门架连接板1231装配后,承重件42可绕转轴部4211转动,由此,承重件42与安装部41之间可以形成铰接式连接结构,从而当承重件42经过导轨53的圆弧部分时,承重件42的滚轮可以与导轨53紧密贴合滑动,实现塞拉门的塞拉动作。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承重件42还可以包括:连接件,例如下文中所述的轴承4212、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等,连接件分别与转动件和承重本体421相连,本实施例通过利用轴承4212将转轴部4211和承重本体421连接,可以使转轴部4211相对承重本体421可转动。下面进行具体的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承重件42还包括:轴承4212,轴承4212分别于承重本体421和转轴部4211相连。
具体而言,轴承4212可以为滚动球轴承4212,具体而言,可以将轴承4212的外圈与承重本体421相连,轴承4212的内圈与转轴部4211相连,当然,也可以将轴承4212的内圈与承重本体421相连,轴承4212的外圈与转轴部4211相连。优选地,承重本体421和转轴部4211可以为相互嵌套的形式,以方便轴承4212的安装和传动,具体而言,可以将承重本体421的一部分嵌入转轴部4211内,也可以将转轴部4211的一部分嵌入承重本体421内。
另外,轴承4212可以包括沿转轴部4211的轴线方向(例如图中所示的上下方向)间隔布置的多个,以进一步提高对转轴部4211支撑的稳定性,保证转轴部4211转动过程的稳定性。例如图19所示,轴承4212包括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沿转轴部4211的轴线间隔布置,且第一轴承的内圈和第二轴承的内圈均与转轴部4211相连。
其中,轴承4212与转轴部4211、承重本体421之间,可以采用不同的连接形式,例如,通过过盈配合、焊接、粘接、螺栓连接等等。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些轴承4212的安装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承重本体421上设有安装槽4201,安装槽4201具有开口4202,转轴部4211从开口4202插入安装槽4201,且轴承4212套设于转轴部4211上并位于承重本体421内。也就是说,转轴部4211的一部分嵌入到承重本体421内,此时,连接转轴部4211和承重本体421的轴承4212将可以射在转轴部4211和承重本体421之间。
进一步地,安装槽4201的开口4202处设有第一限位部4221,轴承4212位于第一限位部4221内侧。也就是说,通过第一限位部4221对轴承4212进行限位,以将轴承4212稳定地安放于安装槽4201的开口4202内侧,从而提高承重组件4的稳定性。
另外,可以将安装槽4201中与开口4202相对的另一侧敞开。这样,在安装过程中,可以从安装槽4201的敞开侧安装轴承4212和转轴部4211,具体而言,可以将轴承4212与转轴部4211配合好后,从敞开侧装入到安装槽4201,此时,由于安装槽4201的开口4202处设置了第一限位部4221,则可以实现对转轴部4211的限位。
优选地,承重本体421上设有第三限位部4223,第三限位部4223与承重本体421相对位置固定,且第三限位部设在轴承4212的远离开口4202的一侧。也就是说,通过第三限位部4223对轴承4212进行限位。
进一步优选地,通过第一限位部4221和第三限位部4223的组合,可以有效地实现轴承4212的有效定位,不仅可以方便轴承4212的安装,而且还可以将轴承4212限位于安装槽4201内,提高承重组件4的稳定性。
有利地,安装槽4201的内周面上设有卡槽4203,第三限位部4223为嵌入卡槽4203内的卡簧。通过卡簧定位轴承4212,可以提高轴承4212安装的便利性。
另外,可以通过过盈配合等等方式,将转轴部4211与轴承4212稳定地配合在一起,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转轴部4211的外周面上设有第二限位部4222,第二限位部4222朝远离转轴部4211的中心轴的方向延伸,且第二限位部4222设在轴承4212的远离开口4202的一侧。也就是说,通过第二限位部4222,对转轴部4211和轴承4212的相对位置进行限位,从而实现转轴部4211与轴承4212的稳定配合,避免转轴部4211脱出。
当然,还可以在轴承4212的另一侧设置限位结构,从而通过第二限位部4222和该限位结构的配合来对转轴部4211和轴承4212的相对位置进行限定。
另外,为了实现转轴部4211与安装部41快速稳定地连接,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转轴部4211的外周面上设有第四限位部4224和第五限位部4225,第四限位部4224和第五限位部4225沿转轴部4211的轴线方向相对,安装部41连接于第四限位部4224和第五限位部4225之间。通过第四限位部4224和第五限位部4225可以实现安装部41与转轴部4211的稳定连接。
优选地,可以将第四限位部4224和第五限位部4225中的一个设置成,与第二限位部4222配合定位转轴部4211和轴承4212。
进一步地,第四限位部4224和第五限位部4225中的至少一个与转轴部4211螺纹连接。通过螺纹连接,可以调整第四限位部4224和第五限位部4225之间的相对距离,从而实现安装部41与转轴部4211的稳定连接。提高承重组件4的稳定性。
其中,第四限位部4224和第五限位部4225均可以为螺母。也就是说,当安装部41转配到转轴部4211上时,可以利用螺母锁紧安装部41,实现安装部41与转轴部4211的固定装配。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塞拉门装置100,包括:门体10和承重组件4。
具体而言,门体10沿上下方向延伸,换言之,门体10的整体趋势是沿上下方向延伸的。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承重组件4可以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前述实施例描述的承重组件4,当然,本实用新型的承重组件4也可以是其他实施例描述的承重组件4,而本实用新型下述的承重组件4的结构也可以用于本实用新型其他实施例的塞拉门装置100。
结合前述的实施例,承重组件4包括安装部41,安装部41安装于门体10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塞拉门装置100,通过设置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用于塞拉门装置100的承重组件4,从而提高了塞拉门装置100的整体性能。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承重组件4与门体10相连,塞拉门装置100的驱动件3与门体10相连。这样,在开关门的过程中,可以实现门板11上端和下端的塞拉动作的同步进行,保证了门板11开闭过程中的稳定性,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承重件42相对于门体10在前后方向上位置可调,前后方向为靠近和远离门体10的方向。这样,可以很容易实现对承重件42与门体10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行调整,即实现对门体10位置的调整。
进一步地,门体10和安装部41中的一个上固设有调整部4301且另一个上设有调整孔4302。也就是说,可以在门体10上固设有调整部4301,对应地安装部41上设有调整孔4302;或者,以在门体10上固设有调整孔4302,对应地安装部41上设有调整部4301。
另外,还可以在门体10上设置调整部4301和调整孔4302,对应地在安装部41上设置与门体10上的调整部4301对应地调整孔4302,在安装部41上设置与门体10上的调整孔4302对应地调整部4301。
进一步地,安装部41和门体10中的一个上固设有调整部4301且另一个上设有调整孔4302,
优选地,调整孔4302的轴线沿上下方向延伸,以方便通过调整部4301连接安装部41和门体10,调整部4301与调整孔4302配合以将安装部41连接于门体10,调整部4301具有位于对应的调整孔4302内的嵌入部,嵌入部在对应的调整孔4302内的位置可调。其中,嵌入部在调整孔4302内的位置可调是指,嵌入部在垂直于调整孔4302的轴线的至少一个方向上位置可调,例如调整部4301沿前后方向可调。
例如,将嵌入部设置成圆形柱状,调整孔4302设置成直径大于所述第一配合部的圆孔形状等。
优选地,调整孔4302沿前后方向的尺寸大于嵌入部沿前后方向的尺寸。
换言之,在垂直于调整孔4302的轴线的前后方向上调整孔4302的尺寸大于第一配合部的尺寸。也就是说,
例如,第一配合部为圆柱形状,对应的调整部4301为沿预定方向延伸的长条形(长圆形、长方形等)。嵌入部沿前后方向的尺寸大于调整部4301沿前后方向的尺寸。
优选地,调整孔4302包括多个,嵌入部包括与多个调整孔4302一一对应的多个。
进一步地,门体10和安装部41中的一个上设有第一限位凸块4304且另一个上设有第一限位槽4305,第一限位凸块4304和第一限位槽4305均沿前后方向延伸,第一限位凸块4304沿嵌入第一限位槽4305内。也就是说,当门体10上设有第一限位凸块4304时安装部41上设有与之配合的第一限位槽4305,当门体10上设有第一限位槽4305时安装部41上设有与之配合的第一限位凸块4304。这样,通过第一限位凸块4304与第一限位槽4305在第一方向上可移动配合,可以保证门体10与安装部41之间仅在第一方向上进行相对位置调整,从而有效防止门体10与安装部41之间发生相对转动。其中,第一限位凸块4304和第一限位槽4305仅沿第一方向可移动配合,即可对门体10和安装部41之间的相对位置调整起到导向的作用,避免门体10和安装部41之间出现除沿第一方向外的相对位置偏移。
优选地,调整部4301为穿过调整孔4302与门板11螺纹连接螺栓。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门体10包括:门板11和携门架连接板1231,携门架连接板1231与门板11相连,其中,安装部41与携门架连接板1231相连。
具体而言,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0-图22所示,携门架连接板1231上设有第一配合孔,安装部41上设有第二配合孔,第一配合孔和第二配合孔相对,用于携门架连接板1231与安装部41螺栓连接,第一配合孔和第二配合孔中的至少一个为沿第一方向延伸的长条状,可以仅第一配合孔为沿第一方向延伸的长条状,也可以仅第二配合孔为沿第一方向延伸的长条状,还可以第一配合孔和第二配合孔均为沿第一方向延伸的长条状。这样,在安装部41与携门架连接板1231安装时,可以利用螺栓穿过第一配合孔和第二配合孔实现螺栓连接,且在连接的过程中,由于螺栓与第一配合孔和/或第二配合孔的周沿存在间隙,因此,可以调节第一配合孔和第二配合孔之间沿第一方向的相对位置,从而实现调节携门架连接板1231与安装部41之间沿第一方向的相对位置。
其中,第一配合孔、第二配合孔等也可以是其他可以实现两者位置可调的形状,例如长圆形状、矩形、长条孔等,其中,长条孔是指:孔沿一个方向的尺寸大于孔沿另一个方向的尺寸,这两个方向优选地是相互垂直的方向。
另外,携门架连接板1231上可以仅设有一个第一配合孔,携门架连接板1231上还可以设有沿第二方向(例如图22中所示的左右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配合孔,第二配合孔与第一配合孔一一对应,第二方向为垂直于第一方向的方向。由此,根据实际需要具体设置配合孔的数量,提高适用性。
例如图20-图22所示,携门架连接板1231上设有沿左右方向间隔布置的多个第一配合孔,且多个第一配合孔均形成为沿前后方向延伸的长圆孔,安装部41上设有多个第二配合孔,多个第二配合孔均形成为圆孔,且第一配合孔和第二配合孔沿上下方向相对,当携门架连接板1231与安装部41利用螺栓连接时,可以调节第二配合孔与第一配合孔的沿前后方向的相对位置。这里,所述长圆孔具有相互平行且沿第一方向(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且第一侧壁的一端与第二侧壁的一端圆弧连接,第一侧壁的另一端与第二侧壁的另一端也圆弧连接。
在一些实例中,携门架连接板1231和安装部41中的一个上设有第一限位凸块4304,且携门架连接板1231和安装部41中的另一个上设有第一限位槽4305,第一限位凸块4304沿第一方向可移动地配合于第一限位槽4305内。也就是说,当携门架连接板1231上设有第一限位凸块4304时安装部41上设有与之配合的第一限位槽4305,当携门架连接板1231上设有第一限位槽4305时安装部41上设有与之配合的第一限位凸块4304。这样,通过第一限位凸块4304与第一限位槽4305在第一方向上可移动配合,可以保证携门架连接板1231与安装部41之间仅在第一方向上进行相对位置调整,从而有效防止携门架连接板1231与安装部41之间发生相对转动。其中,第一限位凸块4304和第一限位槽4305仅沿第一方向可移动配合,即可对携门架连接板1231和安装部41之间的相对位置调整起到导向的作用,避免携门架连接板1231和安装部41之间出现除沿第一方向外的相对位置偏移。
另外,可以通过前述的调整部4301与第一配合孔、第二配合孔的配合来讲携门架连接板1231与安装部41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地,携门架连接板1231上用于与门体10对接的表面上设有第二限位凸块或第二限位槽4307。
具体而言,携门架连接板1231上用于与门体10对接的表面上设有第二限位凸块或第二限位槽4307。具体地,当携门架连接板1231上用于与门体10对接的表面设有第二限位凸块时,门体10上设有与第二限位凸块配合的第二限位槽4307;当携门架连接板1231上用于与门体10对接的表面设有第二限位槽4307时,门体10上设有与第二限位槽配合的第二限位凸块。其中,第二限位槽4307与第二限位凸块沿第二方向可移动配合。由此,通过第二限位槽4307和第二限位凸块在第二方向可移动配合,可实现对携门架连接板1231的导向作用,进而防止门体10与携门架连接板1231之间发生相对转动。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22所示,携门架连接板1231可以包括:板部1232和悬臂1233,其中,板部1232用于连接门体10;悬臂1233与板部1232相连,且悬臂1233呈沿垂直于板部1232的方向(例如图22中从后往前的方向)延伸的的悬臂1233状,安装部41与悬臂1233相连。其中,板部1232呈平行于门体10的方形板状,板部1232的与车体相连的一侧表面上形成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二限位槽4307,悬臂1233连接在板部1232的背离车体的一侧表面上,悬臂1233的自由端上形成有多个第一配合孔,且多个第一配合孔沿左右方向间隔布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所述车辆包括:车体、根据本实用新型前述实施例的塞拉门装置100和驱动件3。其中,车体具有出口;塞拉门装置100安装在车体的出口处,塞拉门装置100用于打开和关闭出口。
本实用新型的塞拉门装置100可以包括左门体10和右门体10,具体而言,左门体10和右门体10在相互展开和相互合拢的状态之间可转换。其中,左门体10和右门体10左右对称,且左门体10和右门体10均包括:门板11、上门架12、下门架12和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用于塞拉门装置100的承重组件4。
承重组件4与门板11上端相连,驱动件3与门板11下端相连。本实用新型的塞拉门装置100采用了下置式的驱动方式,将驱动下置,可以方便驱动件3的驱动,从而便于左门体10和右门体10的展开和合拢,另外,本实用新型为了提高塞拉门装置100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在门体10的上端连接用于塞拉门装置100的承重组件4,可以有效且稳定地驱动门体10,提高整个塞拉门装置100的稳定性。
另外,还可以在车体上设置导轨53,将承重滚轮422可滚动地支撑于导轨53上。
为了提高塞拉门装置100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轨道组件。
该导轨组件5可以应用到前述实施例中的车辆中,也可以应用于其他车辆或用作他途。
结合图6至图12,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导轨组件5,包括:第一支架51、导轨53和第二支架52。
具体而言,导轨53的一端与第一支架51相连,导轨53内形成有导槽509,且导轨53的下侧敞开,导槽509沿左右方向延伸。第二支架52与导轨53的另一端相连。
其中,第一支架51和第二支架52均用于连接车体,通过第一支架51和第二支架52,可以稳定地连接导轨53的两端,从而将导轨53稳定地安装在车体上,另外,本实用新型中的导轨组件5可以在组装完成之后在安装到车体上,可以有效地提高装配的效率和装配的稳定性和精度。
导轨53可以为朝远离第一支架51的方向延伸。
当然,本实用新型中的导轨53也可以支架连接在车体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导轨组件5,第一支架51、导轨53以及第二支架52组合成一个完成的导轨组件5,可以在组装完成后将导轨组件5安装到车体上,从而有效地提高导轨组件5的安装效率,而且,本实用新型中的导轨组件5的结构简单,装配方便,且利于维护。
结合图6至图1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导轨53相对于第一支架51在前后方向上位置可调。其中,所述的前后方向是以导轨53沿左右方向延伸为基准的。通过导轨53沿前后方向调节位置,在有门体10沿着导轨53滑动时,可以实现门体10相对于车体位置的调整,例如,采用门体10开闭出口时,通过前后调整导轨53的位置(门体10的位置),可以相对于出口调节门体10。
可以通过调整第一支架51、第二支架52来沿前后方向调节导轨53,也可以调节导轨53相对于第一支架51和第二支架52的位置,来沿前后方向调节导轨53。
结合图6至图1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架51上设有用于螺栓连接导轨53的第一安装孔501,导轨53上设有与第一安装孔501对应的第二安装孔502,第一安装孔501和第二安装孔502中的至少一个为沿前后方向延伸的长条孔。通过螺栓连接,可以将第一支架51与导轨53稳定地连接在一起,而长条孔的安装孔,可以方便地沿前后方向调节导轨53与第一支架51之间的相对位置,从而便于调整导轨53的位置。
其中,第一安装孔501和第二安装孔502配合以连接所述第一支架51和导轨53。
另外,还可以方便调整导轨53相对于第一支架51的位置,从而方便将导轨组件5安装到车身上。
进一步地,结合图9至图12,第一支架51包括:第一安装部51141,第一安装部51141为垂直于左右方向的板状,第一安装部51141上设有第一安装孔501。从而可以方便第一支架51与导轨53之间的连接。
有利地,第一支架51还包括:第二安装部51241,第二安装部51241为垂直于上下方向的板状,第四安装部51441上设有第一安装孔501。
其中,可以在第一安装部51141和/或第二安装部51241上设置第一安装孔501,都可以实现第一支架51与导轨53的稳定连接。
另外,本实用新型中的用于车辆的导轨组件5中,导轨53可以包括:底板531、第一侧板532和第二侧板533。其中,底板531呈垂直于上下方向的板状。第一侧板532与底板531相连并向下延伸;第二侧板533与底板531相连并向下延伸,其中,第一侧板532和第二侧板533沿前后方向间隔设置以限定出导槽509。
其中,第二安装孔502可以设置于导轨53的底板531上,而第一安装孔501可以设置于前述的第二安装部51241上,从而可以实现第二安装部51241与导轨53的底板531之间的连接,以将第一支架51与导轨53连接在一起。
另外,还可以在导轨53的一端的第一侧板532折弯形成第一延伸部5321、第二侧板533折弯形成第二延伸,第一延伸部5321和第二延伸部5322朝相互背离的方向延伸,第一支架51与第一延伸部5321和第二延伸部5322相连。此时,可以在第一延伸部5321和第二延伸部5322上设有第二安装孔502,而在第一安装部51141上设有第一安装孔501,以将第一支架51和导轨53连接在一起。
优选地,第一安装部51141上设有与导槽509相对并连通的过孔510。从而便于塞拉门装置100沿着导轨53滑动。
结合图9至图1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支架51上设有用于螺栓连接车体的第三安装孔503和第四安装孔504,第三安装孔503为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长条孔,第四安装孔504为沿前后方向延伸的长条孔。通过设置第三安装孔503和第四安装孔504,可以在两个不同方向上完成第一支架51与车体之间的连接,而且,还可以在允许的范围内,调整第一支架51在车体上的位置,从而有效地实现导轨组件5与车体的稳定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支架51包括:第三安装部51341,第三安装部51341为垂直于前后方向的板状,第三安装孔503设于第三安装部51341上,且第三安装孔503沿前后方向贯通第三安装部51341;第四安装部51441,第四安装部51441为垂直于上下方向的板状,第四安装孔504设于第四安装部51441上,且第四安装孔504沿上下方向贯通第四安装部51441。也就是说,第三安装孔503和第四安装孔504分别设于不同的安装部41上,从而通过不同的安装部41将第一支架51安装到车体上,另外,由于第三安装部51341和第四安装部51441相互垂直,可以进一步地提高第一支架51与车体之间的连接强度和稳定性。
优选地,在第一支架51向下的投影中,第三安装部51341和第四安装部51441在前后方向上间隔开。将第三安装部51341与第四安装部51441前后间隔,可以方便通过螺栓安装第三安装部51341和第四安装部51441,也就是说,在安装过程中,螺栓连接第三安装部51341和车体时,第四安装部51441不会对第三安装部51341的安装产生干涉,而在螺栓连接第四安装部51441和车体时,第三安装部51341也不会对第四安装部51441的安装产生干涉,留有加到的安装空间,提高安装效率。
优选地,在第一支架51向下的投影中,第三安装部51341和第四安装部51441在前后方向上间隔的距离可以在毫米到毫米的范围内。
结合图9至图1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导轨53相对于第二支架52在前后方向上位置可调。其中,所述的前后方向是以导轨53沿左右方向延伸为基准的。通过导轨53沿前后方向调节位置,在有门体10沿着导轨53滑动时,可以实现门体10相对于车体位置的调整,例如,采用门体10开闭出口时,通过前后调整导轨53的位置(门体10的位置),可以相对于出口调节门体10。
另外,将导轨53相对于第二支架52设置成可调,可以保持导轨53的位置和角度,避免由于导轨53相对于第一支架51和第二支架52的位置不对应,影响导轨53的使用。
进一步地,导轨53的另一端设有用于螺栓连接第二支架52的第五安装孔505,第二支架52上设有与第五安装孔505对应的第六安装孔506,第五安装孔505和第六安装孔506中的至少一个为沿前后方向延伸的长条孔。通过螺栓连接,可以将第二支架52与导轨53稳定地连接在一起,而长条孔的安装孔,可以方便地沿前后方向调节导轨53与第二支架52之间的相对位置,从而便于调整导轨53的位置。
另外,还可以方便调整导轨53相对于第二支架52的位置,从而方便将导轨组件5安装到车身上。
优选地,第二支架52包括:第五安装部51541,第五安装部51541为垂直于上下方向的板状,第五安装部51541上设有第六安装孔506。从而可以方便第二支架52与导轨53之间的连接。
如前所述,导轨53可以包括:底板531、第一侧板532和第二侧板533。
其中,第五安装孔505可以设置于导轨53的底板531上,而第六安装孔506可以设置于前述的第五安装部51541上,从而可以实现第五安装部51541与导轨53的底板531之间的连接,以将第二支架52与导轨53连接在一起。
结合图10至图1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架51上设有用于螺栓连接车体的第七安装孔507,第七安装孔507为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长条孔。
通过设置第其安装孔,可以方便地完成第二支架52与车体之间的连接,而且,还可以在允许的范围内,调整第二支架52在车体上的位置,从而有效地实现导轨组件5与车体的稳定连接。
进一步地,第二支架52还包括:第六安装部51641,第六安装部51641为垂直于前后方向的板状,第六安装部51641上设有第七安装孔507。
结合图11至图1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导轨53包括:底板531、第一侧板532和第二侧板533。底板531呈垂直于上下方向的板状;第一侧板532与底板531相连并向下延伸;第二侧板533与底板531相连并向下延伸,其中,第一侧板532和第二侧板533沿前后方向间隔设置以限定出导槽509。导轨53的结构简单,方便制作。
进一步地,第一支架51与底板531相连。
另外,还可以将第一支架51与第一侧板532和第二侧板533相连。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在导轨53的一端第一侧板532折弯形成第一延伸部5321、第二侧板533折弯形成第二延伸部5322,第一延伸部5321和第二延伸部5322朝相互背离的方向延伸,第一支架51与第一延伸部5321和第二延伸部5322相连。因此,可以提供稳定的滑槽来供门体10上的对应结构滑动。
另外,可以通过第一延伸部5321和第二延伸部5322连接第一支架51,从而提高导轨53与第一支架51连接的稳定性。
结合图11至图1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导轨53上设有连接部517,连接部517上设有用于连接车体的第八安装孔508,第八安装孔508呈沿前后方向延伸的长条孔。因此,可以将导轨53支架与车体相连,从而进一步地提高导轨组件5与车体的连接强度。
导轨53沿前后方向的至少一侧设有连接部517,且连接部517在前后方向上朝远离导轨53的方向延伸。
结合图11至图1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导槽509包括倾斜段和直线段,直线段沿左右方向延伸至导轨53的另一端,倾斜段与直线段相连并沿与直线段倾斜的方向延伸至导轨53的一端,倾斜段与直线段平滑过渡。
结合图11至图1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支架51的左右两侧均连接有一个导轨53,且两个导轨53关于第一支架51对称,两个导轨53的远离第一支架51的端部均连接有第二支架52。另外,两个导轨53可以通过同一组螺栓连接第一支架51,也就是说第一支架51与两个导轨53通过同一组螺栓连接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包括:车体、导轨组件5、塞拉门装置100和驱动件3。
车体具有出口;导轨组件5位于出口上部,导轨组件5为根据前述实施例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导轨组件5。塞拉门装置100安装在车体的出口处,塞拉门装置100的上端与导轨组件5可移动地相连;驱动件3与塞拉门装置100的下端相连。
结合图6至图12,本实用新型一种导轨组件5,该导轨组件5由左侧的一个第二支架52(上导轨左支架)、左侧的一个导轨53(左上导轨)、第一支架51(中间支架)、右侧的一个导轨53(右上导轨)、右侧的一个第二支架52(上导轨右支架)及其他紧固件构成。
由于左上导轨与右上导轨呈镜像关系,现只针对左上导轨进行描述。其中,上导轨左支架通过螺栓与左上导轨连接,左上导轨通过螺栓与中间支架连接,中间支架通过四颗T型螺栓与车体连接,上导轨左支架通过两颗螺栓与车体连接;左上导轨通过五颗T型螺栓与车体连接。
结合图6至图12,分别为上导轨左支架、左上导轨、中间支架的结构示意图。上导轨左支架采用普通碳钢材质,其腰型孔与车体通过T型螺栓连接,实现上下、左右方向的位置调整;上导轨左支架上的另一组腰型孔与左上导轨的通孔通过螺栓连接,可实现导轨53内外方向位置调整;左上导轨采用不锈钢材质,其腰型孔与车体通过T型螺栓连接,可同时实现导轨53内外、左右方向的位置调整;左上导轨上的腰型孔通过螺栓与中间支架的通孔连接;左上导轨上的另一组通孔与中间支架通孔通过螺栓连接,可实现导轨53内外方向调整;中间支架的腰型孔均与车体的C型槽通过T型螺栓连接,可同时实现左右、内外、上下方向调整。
该上置塞拉导轨组件5结构简单,调整方便,各零部件装配完成一个整体后再与车体进行装配,保证了左、右导轨53间的安装精度;同时,该机构采用腰型孔和T型螺栓,实现了该机构在左右、上下及内外方向的调整,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实用性强。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塞拉门装置100的铰链124,该铰链124可以应用到前述实施例中的车辆、塞拉门装置100中,也可以应用于其他车辆或用作他途。
结合图13至图16,本实用新型还提供用于塞拉门装置100的铰链124,包括:固定板1241和连接板1242。
具体而言,固定板1241上开设有固定孔1201。连接板1242绕预定轴线线可转动地与固定板1241相连,预定轴线线平行于连接板1242和固定板1241,连接板1242上开设有沿连接板1242的厚度方向贯通连接板1242的调节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铰链124,应用于塞拉门装置100中,可以用于连接携门架123和门板11,从而便于携门架123与门板11的连接,提高携门架123与门板11连接的稳定性和便捷性。
另外,连接板1242可以与门板11相连,在连接板1242上设置的调节孔可以用来调节连接板1242与门板11之间的相对位置,从而实现对携门架123的调节。当然,也可以将连接板1242连接到携门架123上。
优选地,调节孔包括多个,多个调节孔分为第一调节孔1011和第二调节孔1012,第一调节孔1011为沿平行于预定轴线线的方向延伸的长条形,第二调节孔1012为沿垂直于预定轴线线的方向延伸的长条形。第一调节孔1011和第二调节孔1012的轴线均可以沿垂直于连接板1242的方向延伸。
其中,可以将平行于预定轴线线的方向定义为第一方向,而将垂直于预定轴线线且平行于所述连接板1242的方向定义为第二方向。
在具有该铰链124的塞拉门装置100中,可以包括门板11、铰链124、固定件和携门架123,所述固定件穿过所述调节孔将所述门板11与所述连接板1242连接在一起,所述携门架123与所述铰链124的固定板1241相连。
可以通过第一调节孔1011和第二调节孔1012可以将铰链124与门板11螺栓连接,当然,也可以通过卡扣或其他方式来将铰链124安装到门板11上。
一般情况下,对铰链124的调整,主要是为了调整铰链124相对于门板11(或者说门板11相对于铰链124)的倾斜角度,由于设置了沿不同方向延伸的第一调节孔1011和第二调节孔1012,在对门板11的倾斜角度进行调节时,可以很容易地调节门板11的倾斜角度,避免出现无法调节的现象。
另外,对应地,门板11上设置了与第一调节孔1011和第二调节孔1012对应的固定件,可以通过固定件将铰链124安装在门板11上,其中,对应的固定件穿过第一调节孔1011和第二调节孔1012,而且,穿过第一调节孔1011的固定件可以沿第一调节孔1011在第一方向上移动,穿过第二调节孔1012的固定件可以沿第二调节孔1012在第二方向上移动。当然,还可以设置成,穿过第一调节孔1011的固定件可以沿第一调节孔1011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上移动,穿过第二调节孔1012的固定件可以沿第二调节孔1012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上移动。
其中,固定件可以是螺栓、定位柱、定位销等。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的门架12相对于门板11的位置可以调节,但是,在使用过程中,门架12与门板11时固定连接的(包括但不限于可拆卸地固定连接)。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中门架12相对于门板11的位置可调,是指在调试、生产、维护等过程中,门架12相对于门板11的位置可调,而且使用过程中(应用到车体上用于开关出口),门架12相对于门板11的位置时固定的。
优选地,第一调节孔1011沿第二方向的尺寸不小于第二调节孔1012沿第二方向的尺寸。以进一步地方便对铰链124相对于门板11位置的调节。
对应地,前述描述的固定件中,“穿过第一调节孔1011的固定件的径向尺寸”与“穿过第二调节孔1012的固定件的径向尺寸”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例如,第一调节孔1011沿第二方向的尺寸不小于第二调节孔1012沿第二方向的尺寸,因此,可以将“穿过第一调节孔1011的固定件的径向尺寸”设置成大于“穿过第二调节孔1012的固定件的径向尺寸”,当然,两种类型的固定件的径向尺寸也可以设置成一样或者其它形式。
如图13和14,第一调节孔1011的沿第一方向的两侧均设有一个第二调节孔1012。
进一步地,上门架12和下门架12上均设有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两个第一调节孔1011。
优选地,第一调节孔1011的中心线和第二调节孔1012的中心线在第一方向上对齐。
另外,本实用新型中的调节孔可以为前述实施例中的第一连接孔101,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前述的第一连接孔101可以与调节孔设置成相同的形式,所不同的是,本实用新型前述实施例中的第一连接孔101可以设在门架12上,而并非一定要设置在铰链124上,此时,垂直于预定轴线的方向、平行于预定轴线的方向可以对应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
参照图13和图1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固定板1241上设有第一配合孔,连接板1242上设有第二配合孔,第一配合孔和第二配合孔轴向对齐以形成组合孔。组合孔适于可转动地连接固定板1241和连接板1242。
铰链124还包括转动轴1243和定位件1244。转动轴1243包括头部和杆部,杆部配合在组合孔内,杆部与头部的一端相连,头部位于组合孔的一端的外侧;定位件1244抵在组合孔的另一端,且定位件1244与杆部的另一端相连。
通过转动轴1243和定位件1244的配合,可以将连接板1242与固定板1241稳定地连接在一起,避免连接板1242和固定板1241的松脱,而转动轴1243与固定件的连接简单,可以方便铰链124的制作。
进一步地,固定板1241和连接板1242中的一个包括第一转动部1202,且固定板1241和连接板1242中的另一个包括第二转动部,第一转动部1202和第二转动部1203可转动地连接,
其中,第一转动部1202和第二转动部1203可以均为一个。
也可以是,第一转动部1202和第二转动部1203中的至少一个包括间隔开的多个,第一转动部1202和第二转动部1203交错布置。
优选地,第二转动部1203包括两个,第一转动部1202可转动地设于两个第二转动部1203之间。进一步地提高固定板1241与连接板1242连接的稳定性。
优选地,第一转动部1202设于固定板1241上,且第二转动部1203设于连接板1242上,固定板1241包括第一支部1204和第二支部1205,第一支部1204与第二支部1205连接呈L型,第一转动部1202与第一支部1204相连,且第一转动部1202与第二支部1205间隔开。方便固定板1241连接携门架123。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塞拉门装置100。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塞拉门装置100,包括:门板11、铰链124、固定件和携门架123。
其中,铰链124为根据前述实施例所述的用于塞拉门装置100的铰链124;固定件穿过调节孔将门板11与连接板1242连接在一起;携门架123与铰链124的固定板1241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塞拉门装置100,可以通过调节孔将铰链124与门板11螺栓连接,当然,也可以通过卡扣或其他方式来将铰链124安装到门板11上。
本实用新型设置了铰链124,通过铰链124将门板11和携门架123连接在了一起,可以提高携门架123与门板11之间连接的快速性和稳定性,方便携门架123与门板11之间的连接,
优选地,携门架123上具有与调节孔正对的通孔。一般情况下,调节孔设置成通孔,因此,前面描述的固定件需要穿过调节孔后与门板11连接,或者是固定件穿过门板11以及调节孔后连接螺母。为了方便螺栓连接,在携门架123上设置与调节孔正对的通孔,可以便于携门架123与门板11的安装。
进一步地,门板11的上端和下端均设有铰链124、固定件以及携门架123。从而可以方便对门板11进行调整。
本实用新型还要求保护一种车辆,包括:车体、导轨53装置、塞拉门装置100和驱动件3。
车体具有出口;导轨53装置位于出口上部;塞拉门装置100安装在车体的出口处,塞拉门装置100用于打开和关闭出口,塞拉门装置100的上端与导轨53装置可移动地相连,塞拉门装置100包括根据前述实施例的塞拉门装置100;驱动件3与塞拉门装置100的下端相连。
结合图13至图16,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结构简单的可脱卸不锈钢铰链124,铰链124位于上下携门架123与门板11之间固定,固定板1241采用不锈钢材质,固定在携门架123上,转动轴1243将固定板1241与连接板1242从圆孔中穿过,从而实现转动,转动轴1243的一端连接开口4202销(定位件1244),防止转动轴1243脱出。当门板11在调节过程中,铰链124可以方便门扇调节两扇门的面差,弥补门板11安装高度调节误差,减小门扇关门后车体与车门的弧度面差。
结合图13至图16,将固定板1241与携门架123进行装配,固定板1241用颗沉头螺钉固定在携门架123上,连接板1242有两个腰型通孔,可以调节门板11上下高度,中间一个腰型孔安装调整螺母,调节两扇门的倒V,保证门扇在调节过程中两扇门上下高度保持一致,弥补列车门关紧后两扇门X方向面差问题。
该塞拉门铰链124机构结构简单,调整方便,不仅可以保证上、下门扇安装高度一致;同时、实现了该机构在门扇装配时上下高度微调、左右及内外方向门扇的调整,安装方便,实用性强。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2)
1.一种用于塞拉门装置的铰链,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固定孔;
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绕预定轴线可转动地与所述固定板相连,所述预定轴线平行于所述连接板和所述固定板,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沿所述连接板的厚度方向贯通所述连接板的调节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塞拉门装置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孔包括多个,多个所述调节孔分为第一调节孔和第二调节孔,所述第一调节孔为沿平行于所述预定轴线的方向延伸的长条形,所述第二调节孔为沿垂直于所述预定轴线的方向延伸的长条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塞拉门装置的铰链,其特征在于,在垂直于所述预定轴线的方向上所述第一调节孔的尺寸不小于所述第二调节孔的尺寸。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塞拉门装置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孔沿平行于所述预定轴线方向的两侧均设有一个第二调节孔。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塞拉门装置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孔的中心线和所述第二调节孔的中心线在平行于所述预定轴线的方向上对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塞拉门装置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上设有第一配合孔,所述连接板上设有第二配合孔,所述第一配合孔和所述第二配合孔轴向对齐以形成适于可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板和连接板的组合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塞拉门装置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还包括:
转动轴,所述转动轴包括头部和杆部,所述杆部配合在所述组合孔内,所述杆部与所述头部的一端相连,所述头部位于所述组合孔的一端的外侧;
定位件,所述定位件抵在所述组合孔的另一端,且所述定位件与所述杆部的另一端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塞拉门装置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和所述连接板中的一个包括第一转动部,且所述固定板和所述连接板中的另一个包括第二转动部,所述第一转动部与所述第二转动部可转动地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转动部和所述第二转动部均为一个;或
所述第一转动部和所述第二转动部中的至少一个包括间隔开的多个且第一转动部和第二转动部交错布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塞拉门装置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部设于所述固定板上,所述第二转动部设于所述连接板上,且所述固定板包括第一支部和第二支部,所述第一支部与所述第二支部连接呈L型,所述第一转动部与所述第一支部相连,且所述第一转动部与所述第二支部间隔开。
10.一种塞拉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门板;
铰链,所述铰链为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塞拉门装置的铰链;
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穿过所述调节孔将所述门板与所述连接板连接在一起;
携门架,所述携门架与所述铰链的固定板相连。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塞拉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板的上端和下端均设有所述铰链、所述固定件以及所述携门架。
12.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体,所述车体具有出口;
导轨装置,所述导轨装置位于所述出口上部;
塞拉门装置,所述塞拉门装置安装在所述车体的出口处,所述塞拉门装置用于打开和关闭所述出口,所述塞拉门装置的上端与所述导轨装置可移动地相连,所述塞拉门装置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塞拉门装置;
驱动件,所述驱动件与所述塞拉门装置的下端相连。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637874.1U CN208294310U (zh) | 2018-04-28 | 2018-04-28 | 铰链、塞拉门装置和车辆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637874.1U CN208294310U (zh) | 2018-04-28 | 2018-04-28 | 铰链、塞拉门装置和车辆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8294310U true CN208294310U (zh) | 2018-12-28 |
Family
ID=647039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0637874.1U Active CN208294310U (zh) | 2018-04-28 | 2018-04-28 | 铰链、塞拉门装置和车辆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8294310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452909A (zh) * | 2020-03-13 | 2020-07-28 | 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 | 船用临时人孔道门盖 |
-
2018
- 2018-04-28 CN CN201820637874.1U patent/CN208294310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452909A (zh) * | 2020-03-13 | 2020-07-28 | 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 | 船用临时人孔道门盖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8534281U (zh) | 用于塞拉门装置的承重组件和具有其的塞拉门装置及车辆 | |
CN105873807B (zh) | 用于厢体的门的门驱动装置 | |
CN204415430U (zh) | 一种钢轨探伤机器人伺服对中装置 | |
CN104354718A (zh) | 一种钢轨探伤机器人伺服对中装置 | |
CN110552586B (zh) | 塞拉门驱动装置 | |
CN207073961U (zh) | 推杆换位机构 | |
CN213502308U (zh) | 探头随动机构 | |
CN208294310U (zh) | 铰链、塞拉门装置和车辆 | |
CN208881810U (zh) | 一种用于动车检修库的拼装式限界检查车 | |
CN202110078U (zh) | 一种手推式混凝土取芯机用车载连接装置 | |
CN210649257U (zh) | 一种钣金焊接翻转装置 | |
CN110406358A (zh) | 导轨组件和车辆 | |
CN208578468U (zh) | 塞拉门 | |
US6286261B1 (en) | Vehicle sliding door track and guide elements | |
CN109702051A (zh) | 放料矫直机构 | |
CN110409945A (zh) | 塞拉门装置以及车辆 | |
CN106193890B (zh) | 用于城市轨道车辆、有轨电车门的直线电机传动机构 | |
CN108005538A (zh) | 一种重型建筑塞拉自动门 | |
CN213418855U (zh) | 双滚轮作用收紧门板装置 | |
CN211001325U (zh) | 一种轿厢门设备及轿厢 | |
CN110552581B (zh) | 塞拉门传动装置 | |
CN209213359U (zh) | 一种多媒体教学用电子显示屏旋转调节装置 | |
CN208347526U (zh) | 塞拉门门机系统的端部吊架结构 | |
CN112945591A (zh) | 一种轨道交通车辆脱轨试验装置 | |
CN217558080U (zh) | 基于站台门的活动门驱动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