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290462U - 一种汽车塑料件切边成型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塑料件切边成型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290462U
CN208290462U CN201820888062.4U CN201820888062U CN208290462U CN 208290462 U CN208290462 U CN 208290462U CN 201820888062 U CN201820888062 U CN 201820888062U CN 208290462 U CN208290462 U CN 2082904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ld holder
material frame
angular wheel
edger
plastic par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88806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进
田恒元
白滔
刘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Tai Yu Beijing Great Automotive Componen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Tai Yu Beijing Great Automotive Componen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Tai Yu Beijing Great Automotive Componen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fei Tai Yu Beijing Great Automotive Componen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88806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2904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2904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2904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Casting Or Compress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塑料件切边成型模具,包括上模架和下模架,上模架上设有上切边模,下模架上设有下切边模,上切边模与下切边模的模口处分别设有上料框和下料框,上料框、下料框上分别设有驱动上料框和下料框在竖直方向往复运动的上驱动气缸和下驱动气缸;上模架的一侧设有矫正机构,矫正机构包括:减速电机、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第一传动轴水平设置且其一端与减速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另一端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机、传动轴、锥形齿轮的传动带动矫正轴的调整,进一步带动上模架水平方向的微调,保证了汽车塑料件成型切边时的精准度,同时具有良好的隔音降噪、散热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塑料件切边成型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塑料件模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塑料件切边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常规的汽车塑料件模具一般分为成型模、切边模两个步骤来进行生产。塑料件加热后先放入成型模内成型,然后将成型好的成品放到冲切模上去切边。这样不仅生产工序繁琐,人工使用量多,而且还占用设备和场地。因此,现有技术将汽车塑料件的成型切片都集中到了一个设备进行操作,通过上模架与下模架在压机的作用下进行合模压制,切边完成后,启动上料框驱动气缸和下料框驱动气缸将切边的废料排出,排料完成后驱动气缸复位即可。
但是,在塑料件切边成型模具的长期使用过程中,上模架与下模架会长期冲压摩擦,合模处会发生磨损和偏移,导致成型和切边的精准度降低,塑料件质量降低,而且成型切边时噪音较大,缺乏有效的隔音降噪措施。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塑料件切边成型模具,在现有的切边成型模具的基础上加设矫正机构,通过电机、传动轴、锥形齿轮的传动带动矫正轴的调整,进一步带动上模架水平方向的微调,保证了汽车塑料件成型切边时的精准度,同时具有良好的隔音降噪、散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汽车塑料件切边成型模具,包括上模架和下模架,所述上模架上设有上切边模,下模架上设有下切边模,所述上切边模与下切边模的模口处分别设有上料框和下料框,上料框、下料框上分别设有驱动上料框和下料框在竖直方向往复运动的上驱动气缸和下驱动气缸,上驱动气缸与上料框固定连接,下驱动气缸与下料框固定连接;
所述上模架的一侧设有矫正机构,矫正机构包括:减速电机、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第一传动轴水平设置且其一端与减速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另一端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第二传动轴竖直设置且其下端连接有第二锥形齿轮,上端连接有第三锥形齿轮,第二锥形齿轮与第一锥形齿轮相啮合,上模架的一侧设有轴承座,轴承座上设有矫正轴,矫正轴的外端设有第四锥形齿轮,第四锥形齿轮与第三锥形齿轮相啮合。
所述上模架侧壁与下模架的连接处设有T形的凹槽,凹槽的两侧开设有通孔,通孔处设有与上模架固定连接的限位块。
所述上模架的侧壁设有第一减重孔和第一散热孔,所述下模架的侧壁设有第二减重孔和第二散热孔。
所述上切边模和下切边模上设有第三散热孔。
所述上料框和下料框的内壁设有消音珍珠棉。
所述矫正轴的长度为第二传动轴的1/3-1/2,所述第二传动轴的长度为第一传动轴的1-2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塑料件切边成型模具,在现有的切边成型模具的结构基础上,在上模架的一侧加设矫正机构,该矫正机构具体是通过减速电机带动第一传动轴的传动,第一传动轴带动第一锥形齿轮的转动,第一锥形齿轮带动第二锥形齿轮的转动,然后第二传动轴传动,带动第三锥形齿轮转动,第四锥形齿轮带动矫正轴的转动,实现上模架在水平方向的微调,保证了汽车塑料件成型切边时的精准度,克服了上模架与下模架长期冲压摩擦导致合模处发生磨损和偏移,成型和切边的精准度降低的缺陷。
2、限位块的设置方便了上模架与下模架压合时的位置对准,也缓冲了上模架与下模架撞击时的摩擦力;多个减重孔、散热孔的设计,不仅减轻了上模架、下模架、上料框、下料框的重量,还有利于热压时热量的散失。
3、矫正轴、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的长度设计,使得锥形齿轮、传动轴的传动更加稳定,带动矫正轴转动所需的电机功率要求低,矫正轴带动上模架水平移动的距离细微精确,节约了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汽车塑料件切边成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汽车塑料件切边成型模具的侧视图。
图中:1、上模架,2、下模架,3、上切边模,4、下切边模,5、上料框,6、下料框,7、上驱动气缸,8、下驱动气缸,9、凹槽,10、减速电机,11、第一传动轴,12、第二传动轴,13、第一锥形齿轮,14、第二锥形齿轮,15、第三锥形齿轮,16、轴承座,17、矫正轴,18、第四锥形齿轮,19、通孔,20、限位块,21、第一减重孔,22、第一散热孔,23、第二减重孔,24、第二散热孔,25、第三散热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塑料件切边成型模具,包括上模架1和下模架2,上模架1上设有上切边模3,下模架2上设有下切边模4。上切边模3与下切边模4的模口处分别设有上料框5和下料框6。上切边模3和下切边模4上设有第三散热孔25。上料框5和下料框6的内壁设有消音珍珠棉。上料框5、下料框6上分别设有驱动上料框5和下料框6在竖直方向往复运动的上驱动气缸7和下驱动气缸8,上驱动气缸7与上料框5固定连接,下驱动气缸8与下料框6固定连接。上模架1侧壁与下模架2的连接处设有T形的凹槽9,凹槽9的两侧开设有通孔19,通孔19处设有与上模架1固定连接的限位块20。上模架1的侧壁设有第一减重孔21和第一散热孔22,下模架2的侧壁设有第二减重孔23和第二散热孔24。限位块20的设置方便了上模架1与下模架2压合时的位置对准,也缓冲了上模架1与下模架2撞击时的摩擦力;多个减重孔、散热孔的设计,不仅减轻了上模架1、下模架2、上料框5、下料框6的重量,还有利于热压时热量的散失。
参阅图1所示,上模架1的一侧设有矫正机构,矫正机构包括:减速电机10、第一传动轴11、第二传动轴12,第一传动轴11水平设置且其一端与减速电机10的输出轴连接,另一端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13;第二传动轴12竖直设置且其下端连接有第二锥形齿轮14,上端连接有第三锥形齿轮15,第二锥形齿轮14与第一锥形齿轮13相啮合,上模架1的一侧设有轴承座16,轴承座16上设有矫正轴17,矫正轴17的外端设有第四锥形齿轮18,第四锥形齿轮18与第三锥形齿轮15相啮合。其中,矫正轴17的长度为第二传动轴12的1/3-1/2,第二传动轴12的长度为第一传动轴11的1-2倍。第二传动轴12的长度长于矫正轴17和第一传动轴11的长度,该长度设计使得锥形齿轮、传动轴的传动更加稳定,带动矫正轴1转动所需的电机功率要求低,矫正轴17带动上模架1水平移动的距离细微精确,节约了成本。
本实施例的汽车塑料件切边成型模具的工作过程:将烘烤好的汽车塑料件原材料放在下切边模4内并放在下料框6上,上模架1在压机作用下进行合模,行程一次合模压料成型,停顿数秒后,上模架1回程,启动上驱动气缸7和下驱动气缸8将切边的废料排出,排料完成后上驱动气缸7和下料框驱动气缸8复位。当上模架1和下模架2因为长期的合模冲压发生位移偏离时,启动减速电机10,减速电机10带动第一传动轴11的传动,第一传动轴11带动第一锥形齿轮13转动,第一锥形齿轮13带动第二锥形齿轮14转动,然后第二传动轴12传动,带动第三锥形齿轮15转动,第四锥形齿轮15带动矫正轴17的转动,矫正轴17与上模架1的侧壁螺纹连接,通过矫正轴17水平方向的微量位移,可以带动上模架1在水平方向位置上的微调,保证了汽车塑料件成型切边时的精准度,保障了汽车塑料件的质量。
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结构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汽车塑料件切边成型模具,包括上模架(1)和下模架(2),所述上模架(1)上设有上切边模(3),下模架(2)上设有下切边模(4),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切边模(3)与下切边模(4)的模口处分别设有上料框(5)和下料框(6),上料框(5)、下料框(6)上分别设有驱动上料框(5)和下料框(6)在竖直方向往复运动的上驱动气缸(7)和下驱动气缸(8),上驱动气缸(7)与上料框(5)固定连接,下驱动气缸(8)与下料框(6)固定连接;
所述上模架(1)的一侧设有矫正机构,矫正机构包括:减速电机(10)、第一传动轴(11)、第二传动轴(12),第一传动轴(11)水平设置且其一端与减速电机(10)的输出轴连接,另一端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13);第二传动轴(12)竖直设置且其下端连接有第二锥形齿轮(14),上端连接有第三锥形齿轮(15),第二锥形齿轮(14)与第一锥形齿轮(13)相啮合,上模架(1)的一侧设有轴承座(16),轴承座(16)上设有矫正轴(17),矫正轴(17)的外端设有第四锥形齿轮(18),第四锥形齿轮(18)与第三锥形齿轮(15)相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塑料件切边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架(1)侧壁与下模架(2)的连接处设有T形的凹槽(9),凹槽(9)的两侧开设有通孔(19),通孔(19)处设有与上模架(1)固定连接的限位块(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塑料件切边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架(1)的侧壁设有第一减重孔(21)和第一散热孔(22),所述下模架(2)的侧壁设有第二减重孔(23)和第二散热孔(2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塑料件切边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切边模(3)和下切边模(4)上设有第三散热孔(2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塑料件切边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框(5)和下料框(6)的内壁设有消音珍珠棉。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塑料件切边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矫正轴(17)的长度为第二传动轴(12)的1/3-1/2,所述第二传动轴(12)的长度为第一传动轴(11)的1-2倍。
CN201820888062.4U 2018-06-08 2018-06-08 一种汽车塑料件切边成型模具 Active CN2082904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888062.4U CN208290462U (zh) 2018-06-08 2018-06-08 一种汽车塑料件切边成型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888062.4U CN208290462U (zh) 2018-06-08 2018-06-08 一种汽车塑料件切边成型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290462U true CN208290462U (zh) 2018-12-28

Family

ID=647240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888062.4U Active CN208290462U (zh) 2018-06-08 2018-06-08 一种汽车塑料件切边成型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29046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08958A (zh) * 2020-10-22 2020-12-01 山东美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吹塑机用车辆塑料管件边角料切边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08958A (zh) * 2020-10-22 2020-12-01 山东美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吹塑机用车辆塑料管件边角料切边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950969U (zh) 一种多级震动式制砖机
CN202539565U (zh) 可调式模具
CN208290462U (zh) 一种汽车塑料件切边成型模具
CN108466355A (zh) 一种瓷砖背面交叉燕尾槽的制作设备及其制作方法
CN107127999A (zh) 一种粉料压制成型装置
CN217454717U (zh) 一种新型塑料玩具注塑模具
CN207642143U (zh) 一种连续金属模具分体式折弯结构
CN201261269Y (zh) 卧式连续模压空心板冲压机
CN106915028A (zh) 离合器面片多工位自动顶出方法
CN207736795U (zh) 一种多工位旋转式粉末自动压机
CN215199283U (zh) 一种生产导向器的模具
CN110479848B (zh) 一种基于平整脱模的金属板材冲压模具
CN206432860U (zh) 一种异形定子槽型带整平合金模具
CN218256185U (zh) 一种塑料轮子加工用成型模具
CN218947980U (zh) 一种粉煤灰标准砖加工用成型模具
CN110695198A (zh) 烤盘四角一体成型装置
CN220661513U (zh) 一种铸造成型模具
CN2210771Y (zh) 废渣砖双面压制成型机
CN217943962U (zh) 一种可调节大小的护具模具
CN209647326U (zh) 一种电子元件精冲模具
CN211275994U (zh) 一种建筑机电抗震支架生产挤压成型装置
CN219338255U (zh) 一种机械式内抽芯模具
CN213997465U (zh) 一种滑动式u型冲压模具
CN215944156U (zh) 一种可自动更换成型模具的门板压花机
CN204136471U (zh) 液压机自动取件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