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249471U - 一种印刷设备的纸张收集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印刷设备的纸张收集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249471U
CN208249471U CN201820542359.5U CN201820542359U CN208249471U CN 208249471 U CN208249471 U CN 208249471U CN 201820542359 U CN201820542359 U CN 201820542359U CN 208249471 U CN208249471 U CN 2082494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ttom plate
telescopic frame
conveyer belt
fixed
printing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54235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潘中华
朱忠伟
张春林
金圣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TSUOKA PRIN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TSUOKA PRIN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OKA PRIN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OKA PRIN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54235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2494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2494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24947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印刷设备的纸张收集机构,属于印刷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印刷设备不能有序的收集印刷后的外包装纸等技术问题。本印刷设备的纸张收集机构位于输送带的正下方,包括底板、固定在底板上的两块平行的挡板和位于两块挡板之间的升降板,升降板上固定有两块伸缩板,两块伸缩板位于两块挡板之间,伸缩板包括若干段伸缩框,若干段伸缩框依次连接且位于下方的伸缩框能插接至位于上方的伸缩框内,挡板上竖直开设有若干段与伸缩框一一对应的限位槽,若干段限位槽呈阶梯状上下排列,伸缩框的两段能分别伸入对应的限位槽内,底板上设有能带动升降板上下移动的升降机构。本实用新型具有能统一收集印刷后的外包装纸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印刷设备的纸张收集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印刷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印刷设备,特别是一种印刷设备的纸张收集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包装中会在包装外包裹玻璃纸等外包装纸,在外包装纸会印刷上广告及产品信息,外包装纸的印刷是通过印刷设备自动完成的。在印刷过程中先将成卷的外包装纸铺开并切割呈单独的外包装纸,再在单独的外包装纸上通过印刷喷头印刷上图案信息,最终将印刷后的外包装纸堆叠收集。现有印刷设备中切割需要通过独立的机器完成,造成成本增加;单独的外包装纸通过输送带输送,在输送过程中外包装纸存在移位的问题,导致印刷喷头与外包装纸的相对位置无法统一,印刷完成后的外包装纸上的图案位置不统一,且残次品较多。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印刷设备的纸张收集机构,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能统一收集印刷后的外包装纸。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印刷设备的纸张收集机构,印刷设备包括机架和转动设置在机架上的输送带,其特征在于,本纸张收集机构位于输送带的正下方,包括底板、固定在底板上的两块平行的挡板和位于两块挡板之间的升降板,所述升降板上竖直固定有两块平行的伸缩板,两块所述伸缩板位于两块挡板之间并与两块挡板垂直,所述伸缩板包括若干段伸缩框,若干段所述伸缩框依次连接且位于下方的伸缩框能插接至位于上方的伸缩框内,所述挡板上竖直开设有若干段与伸缩框一一对应的限位槽,若干段限位槽呈阶梯状上下排列,所述伸缩框的两段能分别伸入对应的限位槽内,所述底板上设有能带动升降板上下移动的升降机构。
玻璃纸随着输送带转动至升降板正上方时会从输送带上脱离,玻璃纸会掉落至两块挡板和两块伸缩板之间,两块挡板和两块伸缩板起到导向作用,在升降板刚开始收集纸张时,为了减少玻璃纸掉落的距离,通过升降机构将升降板升至最高点,此时伸缩板处于收缩状态,升降板与输送带之间的间距最小,因此玻璃纸能准确并整齐的掉落并堆叠在升降板上,随着玻璃纸堆叠的厚度增大,升降机构带动升降板下移腾出堆叠空间,但是玻璃纸掉落的距离始终保持不变,因此能保证收集的玻璃纸堆叠整齐。
在上述的印刷设备的纸张收集机构中,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电机和丝杆,所述挡板的上端固定有转动座,所述丝杆转动连接在转动座和底板之间,所述丝杆穿过升降板并与升降板螺接,所述丝杆的下端固定有转动齿轮,所述升降电机固定在底板上,所述升降电机的电机轴上固定有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与转动齿轮啮合。通过升降电机带动丝杆转动能实现上下升降升降板,丝杆传动能实现不间断传动,因此升降板能在收集玻璃纸是随着玻璃纸的堆叠匀速下降。
在上述的印刷设备的纸张收集机构中,两块所述挡板的上端之间固定有挡条,所述挡条位于挡板的后端,所述挡条的上部具有截面呈直角三角形的楔形部,所述楔形部的其中一个直角边与输送带贴靠,所述楔形部的尖角朝向输送带的后端。通过楔形部能将未完全掉落的玻璃纸阻挡,保证玻璃纸均能脱离输送带。
在上述的印刷设备的纸张收集机构中,所述机架的底部设有两根导轨,所述机架的侧板上开有开口,两根所述导轨穿出开口,所述导轨与输送带垂直,所述底板滑动连接在导轨上,所述机架的底部还设有电缸,所述电缸位于底板的下方,所述电缸的活动端与底板固定。电缸能带动底板前后移动将,能在完成玻璃纸收集时将底板移出机架内,方便印刷后玻璃纸的回收。
在上述的印刷设备的纸张收集机构中,所述升降板的两侧壁的中部均具有凸出的导向条,两块所述挡板上均竖直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条能穿设至对应的导向槽内,所述导向条的截面呈方形,所述导向条的两侧面与导向槽的两侧面贴靠。通过导向条能沿着导向槽上下滑动,使得升降板上下移动时保持水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印刷设备具有能统一收集印刷后的外包装纸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印刷设备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及局部放大图。
图2是本印刷设备中输送带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纸张收集机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升降板位于最下端时伸缩板与挡板之间位置关系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升降板位于最上端时伸缩板与挡板之间位置关系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11、通风口;12、通风孔;13、导轨;14、电缸;15、印刷喷头;2、干燥风扇;21、上挡风板;22、下挡风板;23、防尘罩;3、输送带;31、内带体;311、下限位凸条; 312、支撑翻边;32、外带体;321、通气孔;322、上限位凸条; 323、切纸缺口;33、气管;331、吸气孔;332、气嘴;34、微型气泵;35、转动轴;36、让位环槽;37、挡环;4、放卷辊;41、导向辊;42、切纸辊;421、偏心部;422、切纸刀;5、底板;51、挡板;511、限位槽;512、导向槽;513、转动座;52、升降板;53、伸缩板;531、伸缩框;54、升降电机;541、驱动齿轮;55、丝杆;551、转动齿轮;56、挡条;561、楔形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所示,印刷设备包括机架1、转动设置在机架1上的输送带3和固定在机架1上并位于输送带3中段正上方的若干印刷喷头15,机架1上位于输送带3的前端转动连接有放卷辊4,机架1内位于输送带3的正下方设有纸张收集机构,输送带3能将位于输送带3上的玻璃纸吸附在其表面且位于纸张收集机构正上方的输送带3使得吸附在其上的玻璃纸脱离,机架1上与输送带3的后端正对位置设有能加快玻璃纸上油墨干燥的油墨干燥机构。
如图1所示,油墨干燥机构包括干燥风扇2,机架1靠近输送带3的后端的一侧开设有通风口11,机架1上位于通风口11 处还固定有防尘罩23,干燥风扇2固定在通风口11处,干燥风扇2倾斜向下并朝向输送带3的后端,机架1上位于印刷喷头15 靠近干燥风扇2的一侧固定有上挡风板21,上挡风板21的下端靠近输送带3,机架1上位于输送带3的下方还固定有下挡风板 22,下挡风板22位于输送带3的后端的正下方且下挡风板22的上端靠近输送带3。机架1上位于下挡风板22和上挡风板21之间的侧板上固定有若干通风孔12。机架1上位于放卷辊4和输送带3之间还设有导向辊41,导向辊41的下切面与输送带3的上侧面对齐。
干燥风扇2将空气吹向输送带3的后端,干燥风扇2的朝向能避免对输送带3的后端上的玻璃纸造成移位,通过增加空气流通能加快玻璃纸上油墨的干燥;上挡风板21和下挡风板22能避免流动的空气对输送带3上其它位置的玻璃纸造成移位。防尘罩 23能避免灰尘进入机架1内,避免玻璃纸上落尘。
如图1所示,机架1上位于导向辊41和印刷喷头15之间设有切纸辊42,机架1上设有能带动切纸辊42来回摆动的摆动电机,切纸辊42上具有偏心部421,偏心部421上固定有偏切纸刀 422,输送带3上等间距开有若干切纸缺口323,在输送带3的切纸缺口323移动至切纸辊42下方时摆动电机能带动切纸辊42向下摆动并使得偏切纸刀422的刃口穿入切纸缺口323。通过上述结构能将整段的玻璃纸切割呈一张张独立的包装纸,每个切纸缺口323移动至切纸辊42下方均实现一次切纸,从而保证每张玻璃纸大小相同,摆动电机的运行由控制器控制,为现有技术。
如图1、图3、图4和图5所示,本纸张收集机构包括底板5、固定在底板5上的两块平行的挡板51和位于两块挡板51之间的升降板52,升降板52上竖直固定有两块平行的伸缩板53,两块伸缩板53位于两块挡板51之间并与两块挡板51垂直,伸缩板 53包括若干段伸缩框531,若干段伸缩框531依次连接且位于下方的伸缩框531能插接至位于上方的伸缩框531内,挡板51上竖直开设有若干段与伸缩框531一一对应的限位槽511,若干段限位槽511呈阶梯状上下排列,伸缩框531的两段能分别伸入对应的限位槽511内,底板5上设有能带动升降板52上下移动的升降机构。升降机构包括升降电机54和丝杆55,挡板51的上端固定有转动座513,丝杆55转动连接在转动座513和底板5之间,丝杆55穿过升降板52并与升降板52螺接,丝杆55的下端固定有转动齿轮551,升降电机54固定在底板5上,升降电机54的电机轴上固定有驱动齿轮541,驱动齿轮541与转动齿轮551啮合。
如图3所示,两块挡板51的上端之间固定有挡条56,挡条 56位于挡板51的后端,挡条56的上部具有截面呈直角三角形的楔形部561,楔形部561的其中一个直角边与输送带3贴靠,楔形部561的尖角朝向输送带3的后端。通过楔形部561能将未完全掉落的玻璃纸阻挡,保证玻璃纸均能脱离输送带3。
如图3所示,机架1的底部设有两根导轨13,机架1的侧板上开有开口,两根导轨13穿出开口,导轨13与输送带3垂直,底板5滑动连接在导轨13上,机架1的底部还设有电缸14,电缸14位于底板5的下方,电缸14的活动端与底板5固定。电缸 14能带动底板5前后移动将,能在完成玻璃纸收集时将底板5移出机架1内,方便印刷后玻璃纸的回收。
如图1和图3所示,升降板52的两侧壁的中部均具有凸出的导向条,两块挡板51上均竖直开设有导向槽512,导向条能穿设至对应的导向槽512内,导向条的截面呈方形,导向条的两侧面与导向槽512的两侧面贴靠。通过导向条能沿着导向槽512上下滑动,使得升降板52上下移动时保持水平。
玻璃纸随着输送带3转动至升降板52正上方时会从输送带3 上脱离,玻璃纸会掉落至两块挡板51和两块伸缩板53之间,两块挡板51和两块伸缩板53起到导向作用,在升降板52刚开始收集纸张时,为了减少玻璃纸掉落的距离,通过升降机构将升降板 52升至最高点,此时伸缩板53处于收缩状态,升降板52与输送带3之间的间距最小,因此玻璃纸能准确并整齐的掉落并堆叠在升降板52上,随着玻璃纸堆叠的厚度增大,升降机构带动升降板 52下移腾出堆叠空间,但是玻璃纸掉落的距离始终保持不变,因此能保证收集的玻璃纸堆叠整齐。通过升降电机54带动丝杆55 转动能实现上下升降升降板52,丝杆55传动能实现不间断传动,因此升降板52能在收集玻璃纸是随着玻璃纸的堆叠匀速下降。
如图1和图2所示,输送带3包括内带体31、外带体32和若干根柔性的气管33,外带体32上开有若干组通气孔321,每组通气孔321内均具有若干矩形阵列分布的通气孔321,若干根气管33设置在内带体31和外带体32之间,气管33的两端均封闭,气管33上开有若干个朝向外带体32的吸气孔331,每个通气孔 321均与对应的气管33的吸气孔331对齐连通,气管33上具有朝下的气嘴332,气嘴332穿过内带体31,内带体31的内侧上固定有与气管33一一对应的微型气泵34,微型气泵34的进气口与气管33的气嘴332连通。
如图1和图2所示,内带体31的外侧面上设有若干段呈环形的下限位凸条311,下限位凸条311的中部开设有下环形卡槽,气管33的下侧部卡入下环形卡槽内。外带体32的内侧面上设有若干段呈环形的上限位凸条322,上限位凸条322的中部开设有上环形卡槽,通气孔321与对应的上环形卡槽连通,气管33的上侧部卡入上环形卡槽内。机架1内转动连接有两根转动轴35,内带体31套接在两根转动轴35之间,转动轴35上开设有若干让位环槽36,微型气泵34能通过让位环槽36。让位环槽36能是使得转动轴35既能带动输送带3转动,同时也能使得随着内带体31 转动的微型气泵34能顺利转动。转动轴35的两端均相对内带体 31和外带体32的两侧凸出,转动轴35的两端均具有挡环37,内带体31的两侧和外带提的两侧均与对应挡环37的内侧贴靠。内带体31的两侧具有凸起的支撑翻边312,支撑翻边312与外带体 32的内侧面贴靠。切纸缺口323位于两组通气孔321之间。该结构使得每组通气孔321均能吸住一张玻璃纸。
在印刷时,微型气泵34运行从气管33内抽气,空气会通过通气孔321和吸气孔331进入气管33内,因此会在外带体32的通气孔321处形成负压,当玻璃纸贴合在外带体32上时在负压的作用下就会被吸附在外带体32上,从而保证玻璃纸在印刷时位置精确;微型气泵34可通过电池供电,微型气泵34的开关通过控制器控制,当微型气泵34对应的输送带3转动至纸张收集机构正上方时微型气泵34会停止工作,使得玻璃纸能从输送带3上脱离掉落,当微型气泵34对应的输送带3转动至印刷工位时,微型气泵34开启将玻璃纸定位住,保证印刷位置的准确,微型气泵34 的开启关闭位置可通过位置传感器确定;柔性的气管33能保证输送带3转动时气管33能随着输送带3转动。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5)

1.一种印刷设备的纸张收集机构,印刷设备包括机架和转动设置在机架上的输送带,其特征在于,本纸张收集机构位于输送带的正下方,包括底板、固定在底板上的两块平行的挡板和位于两块挡板之间的升降板,所述升降板上竖直固定有两块平行的伸缩板,两块所述伸缩板位于两块挡板之间并与两块挡板垂直,所述伸缩板包括若干段伸缩框,若干段所述伸缩框依次连接且位于下方的伸缩框能插接至位于上方的伸缩框内,所述挡板上竖直开设有若干段与伸缩框一一对应的限位槽,若干段限位槽呈阶梯状上下排列,所述伸缩框的两段能分别伸入对应的限位槽内,所述底板上设有能带动升降板上下移动的升降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设备的纸张收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电机和丝杆,所述挡板的上端固定有转动座,所述丝杆转动连接在转动座和底板之间,所述丝杆穿过升降板并与升降板螺接,所述丝杆的下端固定有转动齿轮,所述升降电机固定在底板上,所述升降电机的电机轴上固定有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与转动齿轮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印刷设备的纸张收集机构,其特征在于,两块所述挡板的上端之间固定有挡条,所述挡条位于挡板的后端,所述挡条的上部具有截面呈直角三角形的楔形部,所述楔形部的其中一个直角边与输送带贴靠,所述楔形部的尖角朝向输送带的后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设备的纸张收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的底部设有两根导轨,所述机架的侧板上开有开口,两根所述导轨穿出开口,所述导轨与输送带垂直,所述底板滑动连接在导轨上,所述机架的底部还设有电缸,所述电缸位于底板的下方,所述电缸的活动端与底板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设备的纸张收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板的两侧壁的中部均具有凸出的导向条,两块所述挡板上均竖直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条能穿设至对应的导向槽内,所述导向条的截面呈方形,所述导向条的两侧面与导向槽的两侧面贴靠。
CN201820542359.5U 2018-04-17 2018-04-17 一种印刷设备的纸张收集机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2494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542359.5U CN208249471U (zh) 2018-04-17 2018-04-17 一种印刷设备的纸张收集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542359.5U CN208249471U (zh) 2018-04-17 2018-04-17 一种印刷设备的纸张收集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249471U true CN208249471U (zh) 2018-12-18

Family

ID=646376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542359.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249471U (zh) 2018-04-17 2018-04-17 一种印刷设备的纸张收集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24947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57968A (zh) * 2018-04-17 2018-08-03 茉织华印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印刷设备的纸张收集机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57968A (zh) * 2018-04-17 2018-08-03 茉织华印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印刷设备的纸张收集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20491B (zh) 一种保鲜膜卷筒成型机
CN101579943A (zh) 纸箱制作联动机中的水性印刷单元
KR102028883B1 (ko) 자동 김 절단 장치
CN108340686A (zh) 一种印刷设备
CN203652846U (zh) 一种模切机及其供纸装置
CN105858243A (zh) 一种塑料制品高速取料堆叠机组
CN208070889U (zh) 一种印刷设备的输送带
CN208249471U (zh) 一种印刷设备的纸张收集机构
CN109551825A (zh) 一种瓦楞纸板生产线
CN103171923B (zh) 堆叠设备
CN211544881U (zh) 一种制版机的自动上料机构
CN208085277U (zh) 一种印刷设备
CN203624003U (zh) 纸箱底部折盖机
US6394450B2 (en) Apparatus for delivery of printed sheets of paper or the like in successive stacks
CN108357968A (zh) 一种印刷设备的纸张收集机构
CN201317603Y (zh) 一种印刷机的输纸机构
CN212449950U (zh) 用于口罩片材产线的自动化叠收料装置
CN202245457U (zh) 一种保鲜膜卷筒成型机
CN216785245U (zh) 一种高效的纸箱板自动堆叠垛码装置
CN211366464U (zh) 一种切纸机下料装置
CN108341286A (zh) 一种印刷设备的输送带
CN205602693U (zh) 一种自动油边机上料定位机构
CN209889945U (zh) 瓦楞纸板错位堆码机
CN214086975U (zh) 印刷机纸板自动下料机构
CN208215520U (zh) 一种用于制造包装盒的模切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