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248352U - 一种自行车停放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行车停放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8248352U CN208248352U CN201820828736.1U CN201820828736U CN208248352U CN 208248352 U CN208248352 U CN 208248352U CN 201820828736 U CN201820828736 U CN 201820828736U CN 208248352 U CN208248352 U CN 20824835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arking device
- parking
- elastic component
- bicycle
- lock par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Refuge Islands, Traffic Blockers, Or Guard Fen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行车停放装置,涉及城市规划领域。该自行车停放装置,包括支撑架以及多个停车装置。其中,支撑架包括支柱以及至少两个支架,至少两个支架间隔设置于支柱的下端。多个停车装置间隔设置于支柱的上端,且每个停车装置均与地面呈60°夹角,用于停放自行车。将自行车斜放在对应位置的停车装置上,一方面可有效地规范自行车乱停乱放的问题,另一方面依靠这种倾斜式停放设施,使得自行车在停放时车身的前后与地面成60度夹角,使自行车的停放比自由状态停放节省了50%的空间,可提高自行车停放时的空间利用率,从而可提高城市路面空间的利用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城市规划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自行车停放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绿色出行理念的提出,城市自行车的数量只增不减,尤其是“共享”这一时代主题的提出,使得共享单车在当今社会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像近期出现的ofo单车,摩拜单车等等。然而,共享单车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城市自行车停放压力也随之增加。
在城市中,自行车的停放方式也是多种多样。传统的停车方式主要是靠人工进行自行车的排列。有时自行车排放行数增加,自行车排列密度过大,空间利用率有所提高,但导致车主面临“取车难”的问题。现在城市大多数采用城市规划所常规采用的停放设施,此种方式外形美观,取车方便,但是城市路面的空间利用率减低。
分析城市自行车停放问题出现的原因,第一是个人进行自行车随意停放,停放位置具有随机性,在没有规划的情况下,城市内自行车停放往往出现杂乱无章的情况,此时不仅自行车的安全得不到保障,并且城市道路利用率降低,阻碍交通。第二是停放在城市特定的自行车停放设施处,但是城市路面空间利用率与人们存取车的方便性是目前仍然存在的矛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行车停放装置,其占地面积小,可规范停车与取车,可提高自行车停放时的空间利用率,从而可提高城市路面空间的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自行车停放装置,包括:
支撑架,支撑架包括支柱以及至少两个支架,至少两个支架间隔设置于支柱的下端;
多个停车装置,多个停车装置间隔设置于支柱的上端,且每个停车装置均与地面呈60°夹角,用于停放自行车。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停车装置包括导轨,导轨具有底轨以及垂直设置于底轨两端面的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相对设置,且与底轨共同形成用于放置自行车的容纳空间。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停车装置还包括设置于导轨的第一端的锁紧机构,锁紧机构用于可选地锁紧自行车。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锁紧机构包括对称设置于导轨两侧的第一锁紧件、第二锁紧件、第一连接件、第一弹性件与第二弹性件,第一锁紧件与第二锁紧件的中部均与第一连接件转动连接;并且,
第一锁紧件一端通过第一弹性件与第一侧板连接,另一端设置有穿过第一侧板的第一锁紧部;第二锁紧件一端通过第二弹性件与第二侧板连接,另一端设置有穿过第二侧板的且与第一锁紧部相对设置的第二锁紧部;
当自行车放入导轨后,第一锁紧部与第二锁紧部在外界压力作用下分开,使得第一弹性件与第二弹性件压缩,当自行车从导轨后,第一弹性件与第二弹性件恢复原长,使得第一锁紧部与第二锁紧部复位。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第一锁紧部与第二锁紧部均呈直角三角形,且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锐角朝向导轨设置。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停车装置还包括设置于导轨的第二端的取车机构,取车机构用于在外力作用下使得第一锁紧部与第二锁紧部在压力作用下分开,以便于取车。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取车机构包括第一支杆、第二支杆、第一夹紧件、第二夹紧件、设置于底轨的第二连接件以及踏板;
第一支杆一端与第一锁紧件的设置第一弹性件的一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夹紧件通过第一销钉连接;第二支杆一端与第二锁紧件的设置第二弹性件的一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夹紧件通过第二销钉连接;且第一支杆与第二支杆的在靠近端部的位置交叉设置,且其交叉点通过第三销钉转动连接于第二连接件;
第一夹紧件与第二夹紧件的端部通过第四销钉连接,且第四销钉与踏板的中部之间采用钢绳连接,踏板一端通过销轴设置于地面,使得踏板可在外力作用下绕销轴的轴线转动;
当踩踏踏板的另一端时,钢绳可在外力作用下拉动第一夹紧件与第二夹紧件向下运动,从而使得第一支杆与第二支杆向内收紧,进而使得第一弹性件与第二弹性件向内压缩,继而使得第一锁紧部与第二锁紧部在外界压力作用下分开。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第一弹性件与第二弹性件为弹簧或弹片。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停车装置的个数为八个,八个停车装置间隔设置于支柱,且相邻两个停车装置之间的距离为70cm。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每个停车装置的长度均为180cm。
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行车停放装置,包括支撑架以及多个停车装置。其中,支撑架包括支柱以及至少两个支架,至少两个支架间隔设置于支柱的下端。多个停车装置间隔设置于支柱的上端,且每个停车装置均与地面呈60°夹角,用于停放自行车。将自行车斜放在对应位置的停车装置上,一方面可有效地规范自行车乱停乱放的问题,另一方面依靠这种倾斜式停放设施,使得自行车在停放时车身的前后与地面成60度夹角,使自行车的停放比自由状态停放节省了50%的空间,可提高自行车停放时的空间利用率,从而可提高城市路面空间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自行车停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自行车停放装置中,导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自行车停放装置中,锁紧机构在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自行车停放装置中,锁紧机构在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自行车停放装置中,取车装置在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自行车停放装置中,取车装置在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自行车停放装置中,踏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自行车停放装置;101-支撑架;103-支柱;105-支架;107-停车装置;109-导轨;111-底轨;113-第一侧板;115-第二侧板;117-锁紧机构;119-第一锁紧件;121-第二锁紧件;123-第一连接件;125-第一弹性件;127-第二弹性件;129-取车机构;131-第一支杆;133-第二支杆;135-第一夹紧件;137-第二夹紧件;139-第二连接件;141-踏板;143-销轴;145-钢绳。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自行车停放装置100的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行车停放装置100,包括:支撑架101以及多个停车装置107。其中,支撑架101包括支柱103以及至少两个支架105,至少两个支架105间隔设置于支柱103的下端。多个停车装置107间隔设置于支柱103的上端,且每个停车装置107均与地面呈60°夹角,用于停放自行车。将自行车斜放在对应位置的停车装置107上,一方面可有效地规范自行车乱停乱放的问题,另一方面依靠这种倾斜式停放设施,使得自行车在停放时车身的前后与地面成60度夹角,使自行车的停放比自由状态停放节省了50%的空间,可提高自行车停放时的空间利用率,从而可提高城市路面空间的利用率。
作为优选的方案,停车装置107的个数为八个,八个停车装置107间隔设置于支柱103,且相邻两个停车装置107之间的距离为70cm。八个停车装置107的设置使得八辆自行车得到有效地安放,大大节约了城市的空间利用率。同时,每个停车装置107的长度均为180cm。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停车装置107的数量以及尺寸还可以根据需求进行选择,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不做限定。
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自行车停放装置100中,导轨109的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1与图2,在本实施例中,停车装置107包括导轨109,导轨109具有底轨111以及垂直设置于底轨111两端面的第一侧板113与第二侧板115,第一侧板113与第二侧板115相对设置,且与底轨111共同形成用于放置自行车的容纳空间。为了便于人们将自行车顺利推到停车装置107上,该设计将导轨109的底部设置的底轨111设计成圆弧面,并且底轨111两侧的第一侧板113与第二侧板115略微高起,防止自行车上推时从侧边滑落,为了防止自行车停放时侧倾角度过大,在第一侧板113与第二侧板115的两侧钢板的面积较大。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一侧板113与第二侧板115与底轨111两端也可以呈一定夹角设置,不一定是完全垂直设置。
图3为本实施例提供的自行车停放装置100中,锁紧机构117在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施例提供的自行车停放装置100中,锁紧机构117在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1至图4,在本实施例中,停车装置107还包括设置于导轨109的第一端的锁紧机构117,锁紧机构117用于可选地锁紧自行车。锁紧机构117的设置使得自行车在倾斜60度放置时也不会滚下,保证了自行车停放的安全性。
详细地,请再次参阅图3与图4,在本实施例中,锁紧机构117包括对称设置于导轨109两侧的第一锁紧件119、第二锁紧件121、第一连接件123、第一弹性件125与第二弹性件127,第一锁紧件119与第二锁紧件121的中部均与第一连接件123转动连接;并且,第一锁紧件119一端通过第一弹性件125与第一侧板113连接,另一端设置有穿过第一侧板113的第一锁紧部;第二锁紧件121一端通过第二弹性件127与第二侧板115连接,另一端设置有穿过第二侧板115的且与第一锁紧部相对设置的第二锁紧部;当自行车放入导轨109后,第一锁紧部与第二锁紧部在外界压力作用下分开,使得第一弹性件125与第二弹性件127压缩,当自行车从导轨109后,第一弹性件125与第二弹性件127恢复原长,使得第一锁紧部与第二锁紧部复位。
其中,第一连接件123通过焊接的方式与底轨111固定连接,使得第一连接件123与导轨109保持相对稳定,从而使得自行车在放入锁紧机构117后,第一锁紧件119与第二锁紧件121具有相对远离的趋势。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各部件之间的连接方式还可以根据需求进行选择,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不做限定。
同时,第一锁紧部与第二锁紧部均呈直角三角形,且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锐角朝向导轨109设置。第一弹性件125与第二弹性件127为弹簧。安装时,压缩弹簧具有预紧压力,根据杠杆原理,第一锁紧部与第二锁紧部的三角形的尖端会挤压在一起,两者压力与弹簧预紧力成正比。车主推着自行车沿导轨109往上移动,当自行车前轮与第一锁紧件119与第二锁紧件121的三角形凸起开始接触时,车轮继续前进,支杆克服弹簧弹力,两三角形凸起分开,车轮继续向前移动,当自行车前轮圈超过三角形凸起,三角形凸起在弹簧弹力作用下,穿过辐条空隙,再次挤压在一起,发出“啪”的声音,提醒车主自行车已锁紧,此时自行车在不受人力的作用下,可以靠三角形凸起及导轨109两侧钢板支撑在斜放式停车装置107上。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弹性件125与第二弹性件127还可以为同样能提供弹力的金属弹片等,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不做限定。
图5为本实施提供的自行车停放装置100中,取车装置在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施例提供的自行车停放装置100中,取车装置在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1至图6,在本实施例中,停车装置107还包括设置于导轨109的第二端的取车机构129,取车机构129用于在外力作用下使得第一锁紧部与第二锁紧部在压力作用下分开,以便于取车。取车装置可便于车主将锁紧后的自行车取下。
详细地,图7为本实施例提供的自行车停放装置100的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5至图7,在本实施例中,取车机构129包括第一支杆131、第二支杆133、第一夹紧件135、第二夹紧件137、设置于底轨111的第二连接件139以及踏板141。第一支杆131一端与第一锁紧件119的设置第一弹性件125的一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夹紧件135通过第一销钉连接;第二支杆133一端与第二锁紧件121的设置第二弹性件127的一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夹紧件137通过第二销钉连接;且第一支杆131与第二支杆133的在靠近端部的位置交叉设置,且其交叉点通过第三销钉转动连接于第二连接件139。第一夹紧件135与第二夹紧件137的端部通过第四销钉连接,且第四销钉与踏板141的中部之间采用钢绳145连接,踏板141一端通过销轴143设置于地面,使得踏板141可在外力作用下绕销轴143的轴线转动。当踩踏踏板141的另一端时,钢绳145可在外力作用下拉动第一夹紧件135与第二夹紧件137向下运动,从而使得第一支杆131与第二支杆133向内收紧,进而使得第一弹性件125与第二弹性件127向内压缩,继而使得第一锁紧部与第二锁紧部在外界压力作用下分开,自行车便可取下。自行车一旦离开锁紧装置,车主松开踏板141,因为压缩弹簧预紧力的作用,弹簧继续使三角形凸台接触挤压,并且使踏板141恢复原状。
同时,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自行车停放设施充分利用公交停靠站、商场、小区,公园等闲置空间见缝插针地进行安置,几乎不影响原有设施的功能。停放装置所有部件均为纯机械结构,避免了类似电机传感器故障的发生,使用寿命长,造价低。提出斜放式便捷自行车停放设施设计,占地面积仅为0.63㎡,相比水平放置的停放设施占地面积仅为其一半;城市可停放自行车面积变大,人们停车更加方便,从而增加了私有自行车的使用率,符合当前绿色出行的时代主题。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自行车停放装置100,其占地面积小,可规范停车与取车,可提高自行车停放时的空间利用率,从而可提高城市路面空间的利用率。随着经济发展,私家车保有量会在短期内持续增加,会导致城市地区交通拥堵问题更加突出,给市民的正常生活带来许多不便之处,也给道路、环境的负担加重。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自行车停放装置100的设计适应时代的需求,充分发挥公共交通的优势,节约土地资源,降低城市污染。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自行车停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支柱以及至少两个支架,至少两个所述支架间隔设置于所述支柱的下端;
多个停车装置,多个停车装置间隔设置于所述支柱的上端,且每个所述停车装置均与地面呈60°夹角,用于停放自行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停放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停车装置包括导轨,所述导轨具有底轨以及垂直设置于所述底轨两端面的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相对设置,且与所述底轨共同形成用于放置所述自行车的容纳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行车停放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停车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导轨的第一端的锁紧机构,所述锁紧机构用于可选地锁紧所述自行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行车停放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紧机构包括对称设置于所述导轨两侧的第一锁紧件、第二锁紧件、第一连接件、第一弹性件与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一锁紧件与所述第二锁紧件的中部均与所述第一连接件转动连接;并且,
所述第一锁紧件一端通过第一弹性件与所述第一侧板连接,另一端设置有穿过所述第一侧板的第一锁紧部;所述第二锁紧件一端通过第二弹性件与所述第二侧板连接,另一端设置有穿过所述第二侧板的且与所述第一锁紧部相对设置的第二锁紧部;
当所述自行车放入所述导轨后,所述第一锁紧部与所述第二锁紧部在外界压力作用下分开,使得所述第一弹性件与所述第二弹性件压缩,当所述自行车从所述导轨后,所述第一弹性件与所述第二弹性件恢复原长,使得所述第一锁紧部与所述第二锁紧部复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行车停放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锁紧部与所述第二锁紧部均呈直角三角形,且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锐角朝向所述导轨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行车停放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停车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导轨的第二端的取车机构,所述取车机构用于在外力作用下使得所述第一锁紧部与所述第二锁紧部在压力作用下分开,以便于取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行车停放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取车机构包括第一支杆、第二支杆、第一夹紧件、第二夹紧件、设置于所述底轨的第二连接件以及踏板;
所述第一支杆一端与所述第一锁紧件的设置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夹紧件通过第一销钉连接;所述第二支杆一端与所述第二锁紧件的设置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一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夹紧件通过第二销钉连接;且所述第一支杆与所述第二支杆的在靠近端部的位置交叉设置,且其交叉点通过第三销钉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件;
所述第一夹紧件与所述第二夹紧件的端部通过第四销钉连接,且所述第四销钉与所述踏板的中部之间采用钢绳连接,所述踏板一端通过销轴设置于地面,使得所述踏板可在外力作用下绕所述销轴的轴线转动;
当踩踏所述踏板的另一端时,所述钢绳可在外力作用下拉动所述第一夹紧件与所述第二夹紧件向下运动,从而使得所述第一支杆与所述第二支杆向内收紧,进而使得所述第一弹性件与所述第二弹性件向内压缩,继而使得所述第一锁紧部与所述第二锁紧部在外界压力作用下分开。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行车停放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弹性件与所述第二弹性件为弹簧或弹片。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停放装置,其特征在于:
停车装置的个数为八个,八个所述停车装置间隔设置于所述支柱,且相邻两个所述停车装置之间的距离为70cm。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行车停放装置,其特征在于:
每个停车装置的长度均为180cm。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828736.1U CN208248352U (zh) | 2018-05-30 | 2018-05-30 | 一种自行车停放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828736.1U CN208248352U (zh) | 2018-05-30 | 2018-05-30 | 一种自行车停放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8248352U true CN208248352U (zh) | 2018-12-18 |
Family
ID=646517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0828736.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248352U (zh) | 2018-05-30 | 2018-05-30 | 一种自行车停放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8248352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609076A (zh) * | 2018-05-30 | 2018-10-02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一种自行车停放装置 |
-
2018
- 2018-05-30 CN CN201820828736.1U patent/CN208248352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609076A (zh) * | 2018-05-30 | 2018-10-02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一种自行车停放装置 |
CN108609076B (zh) * | 2018-05-30 | 2023-09-01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一种自行车停放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909997B (zh) | 公共自行车定点锁车装置 | |
CN208248352U (zh) | 一种自行车停放装置 | |
CN108819780A (zh) | 一种移动式耐腐蚀汽车充电桩 | |
CN108609076A (zh) | 一种自行车停放装置 | |
CN207813145U (zh) | 路边停车器、翻斗式停车器与伸缩式停车器 | |
CN208774921U (zh) | 一种隐蔽下沉式自行车辅助停车装置 | |
CN212944217U (zh) | 一种工字钢接头自清洁专用刷壁装置 | |
CN101332968A (zh) | 小区停车管理移位装置 | |
CN108773291A (zh) | 一种便于安装拆卸的电瓶车充电桩桩体 | |
CN208009996U (zh) | 一种高层屋顶空中停车系统 | |
CN208105972U (zh) | 一种带晴雨棚的太阳能发电式充电装置 | |
CN209307807U (zh) | 一种市政工程用路肩 | |
CN206858990U (zh) | 汽车上、下路肩辅助装置 | |
CN217203713U (zh) | 一种市政公用工程施工警示结构件 | |
CN211196443U (zh) | 一种用于自行车的停放支架 | |
CN205674837U (zh) | 一种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安装结构 | |
CN219344204U (zh) | 一种立体车库载车板用保险装置 | |
CN218597864U (zh) | 一种增强抗冲击能力的侧方位车位锁 | |
CN206800267U (zh) | 一种马路用广告栏杆 | |
CN219298912U (zh) | 停车场用防撞式阻车桩 | |
CN212388416U (zh) | 一种便于移动且具有摄像功能的路障 | |
CN210127685U (zh) | 一种自行车立体车架 | |
CN212406268U (zh) | 一种智能停车设备 | |
CN221741032U (zh) | 一种便于维护的道闸 | |
CN212836984U (zh) | 一种立体停车库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B03 |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
Inventor after: Liu Feifei Inventor after: Zhao Jianxin Inventor after: Mei Mengyao Inventor after: Li Fengbin Inventor after: Xu Chao Inventor before: Liu Feifei |
|
CB03 |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218 Termination date: 20210530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