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236148U - 一种电子锁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子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236148U
CN208236148U CN201820035963.9U CN201820035963U CN208236148U CN 208236148 U CN208236148 U CN 208236148U CN 201820035963 U CN201820035963 U CN 201820035963U CN 208236148 U CN208236148 U CN 2082361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inet
bolt
electronic lock
lock
m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03596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覃仕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martdot Photo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martdot Photo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martdot Photo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martdot Photo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03596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2361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2361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23614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子锁,包括外壳、外置离合器、把手、电控驱动装置、电路板、智能识别模块和机械驱动装置,外置离合器包括离合插销和插销插入位,其中电控驱动装置包括箱体、推块和收容于箱体内的电机和传动装置,电机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推块包括推动部和接触部,推动部活动地收容于箱体并通传动装置与电机传动连接,接触部与离合插销相接触,箱体能够相对于所述导向槽滑动,机械驱动装置包括机械锁芯和顶出件,顶出件与箱体相接触,机械锁芯与顶出件传动连接并能够在外力作用下带动顶出件运动以使箱体相对导向槽滑动,进而使接触部将离合插销插入或抽离插销插入位。本实用新型电子锁既能够通过电子钥匙开锁,也可以通过机械钥匙开锁。

Description

一种电子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锁具领域,尤其是一种电子锁。
背景技术
电子锁具因其安全性和便利性被越来越多的用户采用,电子锁的开锁原理普遍是通过电控外置离合器来实现的把手和锁芯的传动连接,其中电控方式主要包括磁吸控制和电机控制两种,不管是哪一种电控方式都需要锁具内储存有电能才能控制外置离合器工作,若在门锁关闭的情况下出现电量不足或耗尽则有打不开门锁的风险,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电子锁,既能够通过电子钥匙开锁,也可以通过机械钥匙开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电子锁,能够在门锁电池电量不足和电子钥匙损坏的情况下实现开锁。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子锁,所述电子锁包括:
外壳,包括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导向槽;
外置离合器,包括离合外圈、离合内圈和离合插销,所述离合外圈包括把手安装部和插销收容孔,所述离合内圈包括内锁安装部和插销插入位,所述把手安装部贯穿所述第一通孔,所述内锁安装部贯穿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离合插销活动地收容于所述插销收容孔并能够插入或抽离所述插销插入位;
把手,安装于所述外壳外并与所述把手安装部传动连接;
电控驱动装置,包括箱体、推块和收容于所述箱体内的电机和传动装置,所述电机包括输出轴,所述推块包括推动部和接触部,所述推动部活动地收容于所述箱体并通所述传动装置与所述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接触部与所述离合插销相接触,所述箱体能够在外力作用下相对于所述导向槽滑动;
电路板,用于对所述电机发出开锁信号,当所述电机接收到所述开锁信号时,所述输出轴以第一方向旋转第一时间以驱动所述推块相对所述箱体向前运动而将所述离合插销插入所述插销插入位中;
智能识别模块,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用于识别外部匹配信号以使所述电路板生成开锁信号;
机械驱动装置,包括机械锁芯和顶出件,所述顶出件与所述箱体相接触,所述机械锁芯与所述顶出件传动连接并能够在外力作用下带动所述顶出件运动以使所述箱体相对所述导向槽滑动,进而使所述接触部与所述离合插销配合而使离合插销插入或抽离所述插销插入位。
进一步地,所述机械驱动装置包括锁套,所述机械锁芯收容于所述锁套并能够在所述锁套内旋转运动,所述顶出件包括与所述锁套同轴的传动杆和固持于所述传动杆一端的螺旋部,所述箱体包括一内肩部,所述传动杆旋转使所述内肩部抵靠所述螺旋部前进或后退进而使所述箱体相对所述导向槽作直线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电子锁包括固持于所述外壳内侧的限位部,所述限位部限制所述箱体相对所述导向槽向前运动的行程以防止所述内肩部在抵靠所述螺旋部前进时脱离所述螺旋部。
进一步地,所述机械驱动装置包括第一弹性元件,所述第一弹性元件一端抵靠所述限位部,所述第一弹性元件的另一端抵靠所述箱体底壁。
进一步地,所述箱体的底壁与所述导向槽的底壁相配合限制所述箱体向后运动的行程,所述箱体的底壁抵靠所述导向槽的底壁时,所述第一弹性元件为压缩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部包括一卡槽,所述传动杆包括一径向凸缘,所述径向凸缘卡合于所述卡槽以阻止所述传动杆发生轴向和径向位移。
进一步地,所述电路板对所述电机发出开锁信号时,所述电路板同时生成延时的关锁信号并发送至所述电机。
进一步地,所述电机根据所述关锁信号控制所述输出轴以第二方向转动第二时间,其中所述第二方向和第一方向相反。
进一步地,所述输出轴以第二方向旋转时,所述传动装置带动所述推动部相对所述箱体向后运动进而使所述离合插销抽离所述插销插入位。
进一步地,所述输出轴以第二方向旋转第二时间后,所述接触部抵靠所述箱体顶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电子锁既包括电控驱动装置也包括机械驱动装置,其中,电控驱动装置通过电机控制推块运动而实现对外置离合器的离合控制,实现开锁动作;机械驱动装置通过顶出件推动电控驱动装置的箱体而间接推动推块运动而实现对外置离合器的控制,使用者既可以使用钥匙开锁也可以使用机械开锁,在电子钥匙损坏或电子锁电量不足的情况下仍可以通过机械驱动装置开锁,没有后顾之忧。
2.本实用新型电子锁的电控驱动装置和机械驱动装置都是通过控制同一个外置离合器的离合插销来实现开锁动作,不需要安装两套外置离合器来分别实现机械开锁和电子开锁,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子锁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子锁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子锁的外置离合器和电控驱动装置结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加清楚、完整的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考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电子锁包括外壳1、把手7、安装于外壳1 内的外置离合器2、电路板(未图示)、智能识别模块(未图示)、电控驱动装置 3和机械驱动装置4,其中外壳1设有朝门外的第一通孔12和朝门内的第二通孔(未图示),外置离合器2包括离合外圈21、离合内圈22和离合插销23,离合外圈21设有插销收容孔212和把手安装部211,离合内圈22设有内锁安装部 221和插销插入位222,把手安装部211贯穿第一通孔12并与把手7传动连接,内锁安装部221贯穿第二通孔,离合插销23活动地收容于插销收容孔212并能够在外力的驱动下插入或抽离插销插入位222。
与本实用新型电子锁配套使用的还有内锁,内锁一般安装在门板内部并与内锁安装部221传动连接,本实用新型电子锁的外置离合器2的工作原理为:离合插销23插入插销插入位222时,离合外圈21和离合内圈22传动连接,旋转把手7可以打开内锁,离合插销23抽离插销插入位222时,离合外圈21和离合内圈22的传动连接断开,旋转把手7内锁无反应。
其中,电控驱动装置3包括箱体34、电机31、传动装置和推块36,电机31 包括输出轴311,推块36包括推动部362和接触部361,电机31和传动装置收容于箱体34内,箱体34内设有第一收容腔341,推动部362活动地收容于第一滑槽并包括第二收容腔3622,接触部361位于箱体34之外,其中传动装置包括转轴33、第二弹簧35和多个减速齿轮32,转轴33贯穿第二收容腔3622且轴向固定于箱体34内(即不能轴向运动,只能转动)并通过减速齿轮32与输出轴311传动连接,转轴33上设有一径向悬臂331,推动部362侧面开有一通槽 3621,第二弹簧35套于转轴33外并收容在第二收容腔3622内,径向悬臂331 夹设于第二弹簧35的两个相邻螺纹之间,第二弹簧35包括第一支脚351和第二支脚352,第一支脚351通过通槽3621固定在箱体34上,第二支脚352固定在第二收容腔3622的底壁上。
请参考图4,电控驱动装置3的工作原理为:电机31开动使输出轴311以第一方向旋转第一时间(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方向为顺时针方向),转轴33在各减速齿轮32的配合带动下也以第一方向旋转第一时间,径向悬臂331 在螺纹间行进,使位于径向悬臂331与第二收容腔3622底壁之间的螺纹节数减少,由于径向悬臂331无法轴向运动,第二弹簧35被拉伸,进而通过第一支脚 351带动推动部362向前运动一定距离,接触部361相应向前运动一定距离,由于接触部361和离合插销23相接触,离合插销23因而被推入离合插销23位中。电机31开动使输出轴311以第二方向旋转第二时间时(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方向为逆时针方向),转轴33在各减速齿轮32的配合带动下也以第二方向旋转第二时间,径向悬臂331在螺纹间后退,使位于径向悬臂331与第二收容腔3622底壁之间的螺纹节数增多,由于径向悬臂331无法轴向运动,弹簧被压缩,进而推动推动部362向后运动一定距离,接触部361相应向后运动一定距离,离合插销23在重力作用下抽离插销插入位222(也可在插销收容孔212 内设置复位弹簧,当接触部361向后运动时,复位弹簧使离合插销23弹出插销插入位222)。
机械驱动装置4包括机械锁芯42、锁套41和顶出件,锁套41固定在外壳 1上,机械锁芯42收容在锁套41内并能够在匹配的机械钥匙作用下转动,但是不能轴向移动,顶出件包括与锁套41同轴的传动杆43和固持于传动杆43一端的螺旋部44,传动杆43和锁芯42传动连接,箱体34包括一内肩部342,螺旋部44抵靠该内肩部342。
外壳1包括一导向槽11,箱体34半收容于导向槽11,导向槽11对箱体34 的导向作用可以使箱体34前后滑动,箱体34向前滑动时,推块36推动离合插销23插入插销插入位222,箱体34向后滑动时,推块36在第二弹簧35作用下向后运动,进而使离合插销23在重力或复位弹簧作用下抽离插销插入位222。
该机械驱动装置4的工作原理为:机械锁芯42在外力作用下转动带动传动杆43以第三方向转动(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三方向为顺时针方向),进而使螺旋部44抵靠内肩部342转动,内肩部342在螺旋部44上行进,进而带动箱体34在导向槽11的导向下向前运动,进而使离合插销23插入插销插入位 222中。机械锁芯42在外力作用下转动带动传动杆43以第四方向转动(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第四方向为逆时针方向),进而使螺旋部44释放内肩部342,内肩部342在重力作用或其他力作用下往后回位,进而带动箱体34在导向槽11 的导向下向后运动,进而使离合插销23抽离插销插入位222。
为了防止内肩部342脱离螺旋部44而造成机械驱动装置4失效,如图2和 3所示,本实用新型电子锁还包括固持于所述外壳1内侧的限位部5,限位部5 限制箱体34相对导向槽11向前运动的行程以防止内肩部342在抵靠螺旋部44 前进时脱离螺旋部44。同样,箱体34的底壁与导向槽11的底壁相配合限制了箱体34向后运动的行程以防止内肩部342在抵靠螺旋部44后退时脱离螺旋部 44,采用了这样的结构后,无论如何转动机械锁芯42,内肩部342都不会脱离螺旋部44。
为了使螺旋部44以第四方向旋转时箱体34能够及时往下回位,本实用新型电子锁还设置了第一弹性元件6,第一弹性元件6的一端抵靠限位部5,另一端抵靠箱体34底壁,当箱体34向前运动时,第一弹性元件6被压缩,当螺旋部44以第四方向旋转时,螺旋部44释放内肩部342,第一弹性元件6发生反弹,使箱体34往后回位。
进一步地,使箱体34底壁抵靠导向槽11底壁时第一弹性元件6仍为压缩状态,这样的结构保证了第一弹性元件6有足够的反弹力使箱体34能够回位到位,进而保证了机械锁芯42在进行了关锁动作后离合插销23能够完全抽离插销插入位222而保证了住户的安全。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螺旋部44在抵靠内肩部342转动的过程中给内肩部 342同时施加了向前、向左和向上的作用力,内肩部342反过来给螺旋部44施以向后、向右和向下的反作用力,为了增加机械驱动装置4的稳定性,如图3 所示,限位部5设有一卡槽51,传动杆43包括一径向凸缘431,径向凸缘431 卡合于卡槽51以阻止传动杆43发生轴向和径向位移,这样一来,螺旋部44就只能做旋转运动而不会轴向移动和径向摇摆,更利于其功能的实施,同时卡槽 51和径向凸缘431的配合还减轻了传动杆43与锁芯42结合处的应力负担,使机械驱动装置4更耐用。
为了进一步增加本实用新型电子锁的安全性,电路板内设置了延时电路,使电路板对电机31发出开锁信号时,电路板同时生成延时的关锁信号并发送至所电机31。电机31根据关锁信号控制输出轴311以第二方向转动第二时间,这样的设置可保证在开锁一段时间后,离合插销23自动脱离插销插入位222,进而保证了住户的安全。
为了使电子锁的结构更紧凑,也为了使机械驱动装置4少作无用功,设置推动块的长度,使输出轴311以第二方向旋转第二时间后,接触部361抵靠箱体34顶壁。这样一来,只要以第三方向一旋转机械锁芯42,箱体34就会向前推动接触部361,使离合插销23更接近插销插入位222。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方式,基于本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任何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子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锁包括:
外壳,包括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导向槽;
外置离合器,包括离合外圈、离合内圈和离合插销,所述离合外圈包括把手安装部和插销收容孔,所述离合内圈包括内锁安装部和插销插入位,所述把手安装部贯穿所述第一通孔,所述内锁安装部贯穿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离合插销活动地收容于所述插销收容孔并能够插入或抽离所述插销插入位;
把手,安装于所述外壳外并与所述把手安装部传动连接;
电控驱动装置,包括箱体、推块和收容于所述箱体内的电机和传动装置,所述电机包括输出轴,所述推块包括推动部和接触部,所述推动部活动地收容于所述箱体并通所述传动装置与所述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接触部与所述离合插销相接触,所述箱体能够在外力作用下相对于所述导向槽滑动;
电路板,用于对所述电机发出开锁信号,当所述电机接收到所述开锁信号时,所述输出轴以第一方向旋转第一时间以驱动所述推块相对所述箱体向前运动而将所述离合插销插入所述插销插入位中;
智能识别模块,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用于识别外部匹配信号以使所述电路板生成开锁信号;
机械驱动装置,包括机械锁芯和顶出件,所述顶出件与所述箱体相接触,所述机械锁芯与所述顶出件传动连接并能够在外力作用下带动所述顶出件运动以使所述箱体相对所述导向槽滑动,进而使所述接触部与所述离合插销配合而使离合插销插入或抽离所述插销插入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驱动装置包括锁套,所述机械锁芯收容于所述锁套并能够在所述锁套内旋转运动,所述顶出件包括与所述锁套同轴的传动杆和固持于所述传动杆一端的螺旋部,所述箱体包括一内肩部,所述传动杆旋转使所述内肩部抵靠所述螺旋部前进或后退进而使所述箱体相对所述导向槽作直线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锁包括固持于所述外壳内侧的限位部,所述限位部限制所述箱体相对所述导向槽向前运动的行程以防止所述内肩部在抵靠所述螺旋部前进时脱离所述螺旋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驱动装置包括第一弹性元件,所述第一弹性元件一端抵靠所述限位部,所述第一弹性元件的另一端抵靠所述箱体底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底壁与所述导向槽的底壁相配合限制所述箱体向后运动的行程,所述箱体的底壁抵靠所述导向槽的底壁时,所述第一弹性元件为压缩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包括一卡槽,所述传动杆包括一径向凸缘,所述径向凸缘卡合于所述卡槽以阻止所述传动杆发生轴向和径向位移。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对所述电机发出开锁信号时,所述电路板同时生成延时的关锁信号并发送至所述电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根据所述关锁信号控制所述输出轴以第二方向转动第二时间,其中所述第二方向和第一方向相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锁,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轴以第二方向旋转时,所述传动装置带动所述推动部相对所述箱体向后运动进而使所述离合插销抽离所述插销插入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锁,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轴以第二方向旋转第二时间后,所述接触部抵靠所述箱体顶壁。
CN201820035963.9U 2018-01-09 2018-01-09 一种电子锁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2361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35963.9U CN208236148U (zh) 2018-01-09 2018-01-09 一种电子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35963.9U CN208236148U (zh) 2018-01-09 2018-01-09 一种电子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236148U true CN208236148U (zh) 2018-12-14

Family

ID=645780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035963.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236148U (zh) 2018-01-09 2018-01-09 一种电子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23614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31891A (zh) * 2019-03-25 2019-10-15 李昭强 一种多功能防猫眼偷盗结构及智能锁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31891A (zh) * 2019-03-25 2019-10-15 李昭强 一种多功能防猫眼偷盗结构及智能锁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34644B (zh) 高安全性离合电子锁头
CN108179924A (zh) 通用机柜锁
CN208236148U (zh) 一种电子锁
CN204282986U (zh) 一种电控锁具
CN202064694U (zh) 一种自动上锁的智能防盗锁
CN202866448U (zh) 微功耗电子锁头
CN207538596U (zh) 通用机柜锁
CN102182356B (zh) 电动门锁锁舌驱动装置
CN209538883U (zh) 一种防盗门锁机构
CN110056261A (zh) 指纹卡身份识别系统
CN105239843B (zh) 一种电子门锁
CN110541619B (zh) 一种具有模块式驱动装置的防盗锁
CN112523611B (zh) 一种智能锁的解闭锁装置和智能锁
CN219864529U (zh) 锁定机构以及提款箱
CN201087630Y (zh) 保管箱电容式指纹锁
CN211287085U (zh) 一种智能门锁及其锁体
CN203239064U (zh) 一种双离合的带旋钮防盗锁芯
CN104895407B (zh) 一种顶板式返离合组件
CN204457156U (zh) 具有机电通用开锁方式的自动上锁门锁
CN209976211U (zh) 一种电子锁芯的电动离合装置
CN210239396U (zh) 模块化柜锁
CN104563617B (zh) 一种具有防锁芯反转功能的直插型门锁
CN211201401U (zh) 一种用于智能锁的小型离合器及其智能锁
CN206987559U (zh) 一种无锁孔遥控锁
CN109209049A (zh) 一种带有双电机的密码锁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214

Termination date: 2020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