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229222U - 一种可调节治疗床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调节治疗床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8229222U CN208229222U CN201721718381.2U CN201721718381U CN208229222U CN 208229222 U CN208229222 U CN 208229222U CN 201721718381 U CN201721718381 U CN 201721718381U CN 208229222 U CN208229222 U CN 20822922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lide
- sliding
- frame
- rotor plate
- bed boar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Accommodation For Nursing Or Treatment Tables (AREA)
Abstract
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调节治疗床,包括底台,底台上端面滑移设有底支撑座,底支撑座包括底框和底滑轨,底框架中间处转动设有底板,底支撑座正上方活动设置有上支撑座,上支撑座包括上框架和上滑轨,底板四个角均转动设有连接杆,连接杆远离底板一端均滑移设置于上滑轨,底滑轨上于底板两侧滑移设置有第一动力组件和第二动力组件,上支撑座上端面滑移设置有床板。当第一动力组件和第二动力组件相向或者背离同速运动时,底支撑座与上支撑座平行,床板可任意升降;当第一动力组件和第二动力组件同向不同速运动时,床板与地面之间可形成预设的倾斜角度,从而使治疗装置的照射位置可略微调整,提高对人体内病理位置对准的精确度,提高治疗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床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可调节治疗床。
背景技术
微波检测治疗过程中,需要通过微波对病人身体疾病或者癌症区域进行治疗,微波治疗检测装置包括治疗床、治疗装置、计算机和多种监测装置,其中治疗床要根据病人治疗位置的需求进行调整。
针对上述问题,专利公告号为CN101648686的中国专利,提出了一种具有六个运动自由度的平台,平台铰接连接有至少六个驱动部件,六个驱动部件中的三个为举升驱动部件、三个为平移驱动部件,举升驱动部件呈三角形且设置在平台的下方,升驱动部件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万向节式铰链;平移驱动部件两端设置有关节轴承式铰链。
病人体内的癌细胞为不规则的形状,治疗装置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需要进行时刻的调整,根据癌细胞待治疗的位置,病人在治疗床上需要进行角度的调整,有时候需要左侧身体抬高,有时候需要前胸抬起,有时候需要腹部高于胸部,而上述专利中治疗床的角度在实际应用中不能够进行有效的调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治疗床不能任意调节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可调节角度、可进行平移和升降的治疗床,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可调节治疗床,包括底台,所述底台上端面滑移设置有底支撑座,所述底支撑座包括底框架,所述底框架中间处转动设置有转动板,所述底框架内于所述转动板两侧并沿所述底框架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底滑轨;
所述底支撑座正上方活动设置有上支撑座,所述上支撑座包括上框架,所述上框架内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与所述底滑轨对应的上滑轨,所述转动板的四个角均铰接连接有连接杆,任一所述连接杆远离所述转动板的一端均滑移设置在与其位置相对的所述上滑轨上,所述底滑轨上于所述转动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转动板同侧连接杆转动的第一动力组件和第二动力组件;
所述上框架远离所述底台的一侧滑移设置有床板。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杆为上支撑座提供了支撑力,当第一动力组件和第二动力组件相向或者背离同速运动时,底支撑座与上支撑座始终保持平行,底支撑座与上支撑座之间间距改变,实现了床板的升降,方便病人上治疗床。当第一动力组件和第二动力组件同向不同速运动时,第一动力组件提供驱动力,第二动力组件不动,第一动力组件带动同侧连接杆转动后,上支撑座倾斜,床板与地面之间形成预设的倾斜角度,治疗装置的照射位置可以进行略微调整。床板可以上下升降和前后倾斜,提高治疗装置对人体内病理位置对准的精确度,提高治疗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转动板和所述上框架之间设置有剪叉式连接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剪叉式连接架提供了额外的支撑力,进而使床板整体保持平衡,通过剪叉式连接架使得转动板始终与上支撑座保持平行状态,剪叉式连接架连接转动板与上支撑座,上支撑座不会滑移,使得上支撑座位置稳定。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动力组件包括第一滑座,所述第一滑座底端滑移设置在所述转动板一侧的所述底滑轨上,所述第一滑座的顶端铰接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滑移设置在与所述第一滑座同侧的所述连接杆上;
所述第二动力组件包括第二滑座,所述第二滑座底端滑移设置在所述转动板另一侧的所述底滑轨上,所述第二滑座顶端铰接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滑移设置在与所述第二滑座同侧的所述连接杆上;
所述第一滑座和所述第二滑座分别处在所述转动板的两侧并对同侧的所述连接杆进行控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滑座在滑轨上移动的过程中带动与之连接的连接杆转动,该连接杆控制着床板一端的高度,第二滑座亦是如此,第一滑座和第二滑座的位置能够限制连接杆的角度,从而上支撑座不会晃动,此时连接杆起到了支撑床板的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底框架内于所述转动板的两侧均设置有与所述底滑轨平行的第一丝杠和第二丝杠,所述底框架一端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滑座滑移于所述第一丝杠上的第一电机,所述底框架另一端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滑座滑移于所述第二丝杠上的第二电机。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电机驱动第一滑座在底滑轨上运动,第二电机驱动第二滑座在底滑轨上运动,第一滑座和第二滑座通过不同的电机控制,实现对床板两端高度的单独控制,进而使得床板可以前后倾斜。
进一步的,所述底台上端面为圆弧面,所述圆弧面上滑移设置有所述底框架,所述底框架内设置有与所述圆弧面适配的弧形架,所述弧形架与所述底台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底支撑座移动的驱动组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组件带动底支撑座在底台的圆弧面上滑移,使得底支撑座上方的床板能够在床板的宽度方向上倾斜,从而也能对人体需要的治疗位置进行一个略微的调整,进而实现床板的多维度调节。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底台内的倾斜电机,所述倾斜电机的驱动轴上同轴设置有底齿轮,所述弧形架的侧壁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与所述底齿轮啮合配合的齿槽。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倾斜电机提供了床板左右倾斜的动力,倾斜电机驱动底齿轮转动,与底齿轮啮合的齿槽从而发生移动,弧形架带动底支撑座进行一个位置的调节。
进一步的,所述床板朝向所述底台的一侧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导轨,所述上框架内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床板移动的滑移电机,所述滑移电机的驱动轴上同轴设置有与所述导轨啮合配合的上齿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滑移电机可以单独驱动床板在上支撑座上进行滑移,实现床板的前后平移,方便改变治疗装置下方病人的照射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床板上端面于其长度方向的两侧均插接设置有扶手框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床板会发生移动以及角度的调整,病人可以通过拉住扶手框架保持身体的平衡;对于特殊体型的病人,如果妨碍看病时,扶手框架还可以拆卸。
进一步的,所述扶手框架内转动设置有把手,所述把手与所述床板平行。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把手转动后朝向病人的手心,把手方便病人握住,更加符合人体工学。
进一步的,所述底台周侧与所述上框架周侧之间设置有可折叠调节的防护罩。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所有的装置均设置在防护罩内,起到遮盖机械的作用,同时防止病人的碰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中的床板可以实现上下升降、前后倾斜、左右倾斜和前后平移的多种调节方式,同时每一种调节方式都可以单独或者组合工作,床板位置和角度的调节能力强大,本实用新型可以合理根据病人的身高、胖瘦以及其病理位置进行调整,使得治疗装置能够精确对准病理位置,提高治疗的精度以及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可调节治疗床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一种可调节治疗床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爆炸示意图;
图4是底支撑座和上支撑座组装示意图;
图5是床板的侧视图;
图6是图3中A部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1、底台;30、圆弧面;2、底支撑座;201、底框架;202、底滑轨;203、弧形架;3、转动板;4、上支撑座;401、上框架;402、上滑轨;5、连接杆;6、床板;7、底齿轮;8、第一滑座;9、第一滑块;10、第二滑座;11、第二滑块;12、第一丝杠;13、第二丝杠;14、导轨;15、剪叉式连接架;16、扶手框架;17、把手;18、防护罩;19、上齿轮;20、齿槽;21、治疗装置;22、治疗头;100、第一电机;101、第二电机;102、倾斜电机;103、滑移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仅限于此。
在以下的说明中,以图2、图3和图4所示,以治疗床立于地面的状态为基准,将治疗床长度方向的两端定义为“前”和“后”,治疗床宽度方向的两端定义为“左”和“右”,治疗床竖直向上的方向定义为“上”,竖直向下的方向定义为“下”,以此说明治疗床各部分所处的方向及位置。
一种可调节治疗床,如图1所述,包括底台1,底台1上方活动设置有床板6,底台1一侧安装有治疗装置21,治疗装置21的治疗头22的底端对准床板6。
如图2和图3所示,底台1上端面为内凹的圆弧面30,底台1的圆弧面30上左右滑移设置有底支撑座2。如图4所示,底支撑座2包括底滑轨202、底框架201和弧形架203,底框架201为长方形钢架,底滑轨202内沿其宽度方向固定有两个与圆弧面30适配的弧形架203,两个弧形架203以底框架201宽度方向上的中心线所在的二等分面对称设置,底框架201内沿底框架201长度方向固定有多个底滑轨202,底滑轨202固定在两个弧形架203相互背离的一侧,同侧(本实施例中,“同侧”指底支撑座2长度方向的两端)的底滑轨202对称设置有两个且相互平行,对称面为底框架201长度方向上的中心线所在的二等分面。
如图4和图6所示,弧形架203与底台1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底支撑座2移动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在底台1内的倾斜电机102,倾斜电机102的驱动轴上同轴固定安装有底齿轮7,弧形架203的侧壁沿其长度方向固定有与底齿轮7啮合配合的齿槽20。倾斜电机102启动后,底齿轮7在齿槽20内滚动,弧形架203左右滑移,倾斜电机102提供了床板6左右倾斜的动力,从而使得底支撑座2在底台1上滑移,使得底支撑座2能够左右倾斜,从而可对人体需要治疗的位置进行一个略微的调整。
如图4所示,底框架201宽度方向的中心线上转动连接有转动板3,转动板3位于两个弧形架203中间,转动板3与床板6始终平行,转动板3远离底台1的一侧固定有剪叉式连接架15,剪叉式连接架15远离转动板3的一端安装有上支撑座4。
上支撑座4包括上滑轨402和上框架401,上框架401为长方形钢架,上框架401内沿其长度方向固定有四个上滑轨402,上滑轨402以上框架401长度方向的中心线所在的二等分面两两对称设置,上滑轨402与底滑轨202朝向一致。
剪叉式连接架15顶端安装在上滑轨402的中心位置处,剪叉式连接架15顶端的同侧与上滑轨402滑移铰接连接,而顶端另一侧与上滑轨402铰接连接,剪叉式连接架15底端的同侧与转动板3滑移铰接连接,而底端的另一侧与转动板3铰接连接,剪叉式连接架15顶端与底端的滑移铰接点为同一端,上支撑座4与转动板3始终保持平行。剪叉式连接架15给上支撑座4提供了一定的支撑力,进而使床板6整体保持平衡,转动板3与上支撑座4通过剪叉式连接架15连接固定,使得上支撑座4不会滑移晃动,从而使得上支撑座4位置稳定。
如图4所示,转动板3的四个角均铰接连接有连接杆5,任一连接杆5远离转动板3的一端均滑移设置在与其位置相对的上滑轨402上,从图4中可以看出,上述位置相对的上滑轨402是指,当6处于水平状态时,与所述连接杆5在同一竖直平面内的上滑轨402。四个连接杆5的长度均相等,位于转动板3同侧的连接杆5相互平行。连接杆5起到了分别调节上支撑座4两端高度的作用,当上支撑座4同一端的连接杆5同步调节时,上支撑座4可以使得床板6前后倾斜,连接杆5同时对上支撑座4提供了主要支撑力。
如图4所示,底滑轨202上于转动板3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控制转动板3同侧连接杆5转动的第一动力组件和第二动力组件,第一动力组件包括第一滑座8和第一滑块9,第一滑座8底端前后滑移设置在转动板3一侧的底滑轨202上,第一滑座8顶端的左右两侧均铰接连接有第一滑块9,第一滑块9同时分别套设在与第一滑座8同侧的连接杆5上,第一滑块9可在连接杆5上并沿其长度方向滑移。第一滑座8移动的过程中带动与至配合的连接杆5转动,连接杆5与底台1之间的角度改变,进而实现上支撑座4长度方向一端的高度调节。底框架201靠近第一滑座8的一端固定有第一电机100,第一电机100的驱动轴同轴固定连接第一丝杠12,第一丝杠12沿底框架201长度方向设置且穿过第一滑座8,第一丝杠12远离第一电机100的一端转动连接在底框架201上,第一滑座8在第一丝杠12上并沿其长度方向滑移。第一电机100带动第一丝杠12转动,第一丝杠12带动第一滑座8滑动。
如图4所示,第二动力组件包括第二滑座10和第二滑块11,第二滑座10底端滑移设置在转动板3另一侧的底滑轨202上,第二滑座10顶端的左右两侧均铰接连接有第二滑块11,第二滑块11同时分别套设在与第二滑座10同侧的连接杆5上,第二滑块11可在连接杆5上并沿其长度方向滑移。第二滑座10移动的过程中带动与之配合的连接杆5转动,连接杆5与底台1之间的角度改变,进而实现上支撑座4长度方向上另一端的高度调节。底框架201靠近第二滑座10的一端固定有第二电机101,第二电机101的驱动轴同轴固定连接第二丝杠13,第二丝杠13沿底框架201长度方向设置且穿过第二滑座10,第二丝杠13远离第二电机101的一端转动连接在底框架201上,第二滑座10在第二丝杠13上并沿其长度方向滑移。第二电机101带动第二丝杠13转动,第二丝杠13带动第二滑座10滑动。
通过不同的电机控制第一滑座8和第二滑座10分别进行移动,实现对上支撑座4两端高度的单独控制,上支撑座4可以前后倾斜,当第一滑座8和第二滑座10不动时,连接杆5不动,连接杆5起到支撑作用,治疗床不会晃动。
如图1所示,底台1周侧和上框架401周侧之间固定连接有防护罩18,防护罩18为可折叠橡胶罩。上述所有的装置均处在防护罩18内,防止机械设备外露,保护设备的同时又避免了病人的碰撞。
如图4和图5所示,上支撑座4远离底台1的一侧前后滑移设置有床板6,床板6呈长方形,床板6与上支撑座4同朝向设置,床板6下端面沿床板6长度方向固定有导轨14,上框架401一端固定有用于驱动床板6移动的滑移电机103,滑移电机103的驱动轴上同轴固定有与导轨14啮合配合的上齿轮19。滑移电机103启动后带动上齿轮19转动,上齿轮19可以单独驱动床板6在上支撑座4的长度方向上进行前后滑移,实现床板6的平移,方便调节治疗装置21的照射位置。
如图1和图2所示,床板6上端面于其长度方向的两侧均插接安装有扶手框架16,扶手框架16与床板6表面垂直,相对设置的扶手框架16之间相互平行。由于床板6会发生移动以及角度的调整,病人可以通过拉住扶手框架16保持身体的平衡,遇到特殊情况时,扶手框架16还可以拆卸。扶手框架16内转动连接有把手17,把手17可相向转动,把手17始终与床板6上端面保持平行。把手17设计符合人体工学,把手17转动后朝向病人的手心,进而方便病人握住,通过更换不同尺寸的把手17可方便不同年龄阶段的病人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如下:
倾斜电机102启动后,床板6可以左右倾斜;滑移电机103启动后,床板6可以前后平移;当第一电机100和第二电机101同时启动后,第一滑座8和第二滑座10相向或者背离同速运动,上支撑座4和转动板3之间保持平行而间距改变,床板6实现上下升降;当第一电机100启动而第二电机101不启动时,第一滑座8运动,带动同侧连接杆5主动转动,连接杆5带动转动板3转动,转动板3另一侧连接杆5被动发生转动并可在第二滑座10上滑移,相对的连接杆5转动角度不同,上支撑座4发生倾斜,床板6与地面之间形成预设的倾斜角度,床板6实现前后倾斜。
床板6可以实现上下升降、前后倾斜、左右倾斜和前后平移的多种调节方式,同时每一种调节方式都由不同电机单独或者组合来控制,每一种调节方式都可以单独或者组合工作,大大提高了床板6自身的调节能力;合理根据病人的身高、胖瘦以及其病理位置对床板6进行调节,使得治疗装置21能够精确对准病人的病理位置,提高治疗的对准精度,进而提高了治疗效果。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可调节治疗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台(1),所述底台(1)上端面滑移设置有底支撑座(2),所述底支撑座(2)包括底框架(201),所述底框架(201)中间处转动设置有转动板(3),所述底框架(201)内于所述转动板(3)两侧并沿所述底框架(201)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底滑轨(202);
所述底支撑座(2)正上方活动设置有上支撑座(4),所述上支撑座(4)包括上框架(401),所述上框架(401)内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与所述底滑轨(202)对应的上滑轨(402),所述转动板(3)的四个角均铰接连接有连接杆(5),任一所述连接杆(5)远离所述转动板(3)的一端均滑移设置在与其位置相对的所述上滑轨(402)上,所述底滑轨(202)上于所述转动板(3)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转动板(3)同侧连接杆(5)转动的第一动力组件和第二动力组件;
所述上框架(401)远离所述底台(1)的一侧滑移设置有床板(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治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板(3)和所述上框架(401)之间设置有剪叉式连接架(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节治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动力组件包括第一滑座(8),所述第一滑座(8)底端滑移设置在所述转动板(3)一侧的所述底滑轨(202)上,所述第一滑座(8)的顶端铰接连接有第一滑块(9),所述第一滑块(9)滑移设置在与所述第一滑座(8)同侧的所述连接杆(5)上;
所述第二动力组件包括第二滑座(10),所述第二滑座(10)底端滑移设置在所述转动板(3)另一侧的所述底滑轨(202)上,所述第二滑座(10)顶端铰接连接有第二滑块(11),所述第二滑块(11)滑移设置在与所述第二滑座(10)同侧的所述连接杆(5)上;
所述第一滑座(8)和所述第二滑座(10)分别处在所述转动板(3)的两侧并对同侧的所述连接杆(5)进行控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调节治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框架(201)内于所述转动板(3)的两侧均设置有与所述底滑轨(202)平行的第一丝杠(12)和第二丝杠(13),所述底框架(201)一端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滑座(8)滑移于所述第一丝杠(12)上的第一电机(100),所述底框架(201)另一端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滑座(10)滑移于所述第二丝杠(13)上的第二电机(10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治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台(1)上端面为圆弧面(30),所述圆弧面(30)上滑移设置有所述底框架(201),所述底框架(201)内设置有与所述圆弧面(30)适配的弧形架(203),所述弧形架(203)与所述底台(1)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底支撑座(2)移动的驱动组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调节治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底台(1)内的倾斜电机(102),所述倾斜电机(102)的驱动轴上同轴设置有底齿轮(7),所述弧形架(203)的侧壁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与所述底齿轮(7)啮合配合的齿槽(2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治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板(6)朝向所述底台(1)的一侧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导轨(14),所述上框架(401)内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床板(6)移动的滑移电机(103),所述滑移电机(103)的驱动轴上同轴设置有与所述导轨(14)啮合配合的上齿轮(19)。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治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板(6)上端面于其长度方向的两侧均插接设置有扶手框架(16)。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调节治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框架(16)内转动设置有把手(17),所述把手(17)与所述床板(6)平行。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治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台(1)周侧与所述上框架(401)周侧之间设置有可折叠调节的防护罩(18)。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718381.2U CN208229222U (zh) | 2017-12-11 | 2017-12-11 | 一种可调节治疗床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718381.2U CN208229222U (zh) | 2017-12-11 | 2017-12-11 | 一种可调节治疗床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8229222U true CN208229222U (zh) | 2018-12-14 |
Family
ID=645788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1718381.2U Active CN208229222U (zh) | 2017-12-11 | 2017-12-11 | 一种可调节治疗床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8229222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250820A (zh) * | 2019-06-27 | 2019-09-20 | 温州康宁医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精神医学教学用的模型展示台 |
CN110720941A (zh) * | 2019-10-21 | 2020-01-24 |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 一种放射室观测治疗台 |
CN112657071A (zh) * | 2020-12-31 | 2021-04-16 | 陈涛 | 一种肿瘤放疗设备用自动调节支撑装置及放疗设备 |
-
2017
- 2017-12-11 CN CN201721718381.2U patent/CN208229222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250820A (zh) * | 2019-06-27 | 2019-09-20 | 温州康宁医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精神医学教学用的模型展示台 |
CN110250820B (zh) * | 2019-06-27 | 2022-04-01 | 温州康宁医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精神医学教学用的模型展示台 |
CN110720941A (zh) * | 2019-10-21 | 2020-01-24 |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 一种放射室观测治疗台 |
CN112657071A (zh) * | 2020-12-31 | 2021-04-16 | 陈涛 | 一种肿瘤放疗设备用自动调节支撑装置及放疗设备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8229222U (zh) | 一种可调节治疗床 | |
US8128120B2 (en) | Multi-position wheelchair for handicapped people | |
CN110393856B (zh) | 一种放射治疗的治疗床 | |
US20050159683A1 (en) | Arm circulation system stretching, recuperative chest enlargement and respiration assistance apparatus | |
KR20060057575A (ko) | 치료 침대 | |
CN108378932A (zh) | 一种头部固定装置 | |
US11696867B2 (en) | Massage machine | |
WO2023168793A1 (zh) | 一种运动诊疗床 | |
CN212592981U (zh) | 可调节角度的骨科康复用锻炼装置 | |
CN213311303U (zh) | 一种可下肢分离的手法按摩床 | |
CN211300958U (zh) | 一种腿部关节康复医疗椅 | |
CN219049270U (zh) | 按摩床设备 | |
CN210250441U (zh) | 一种多功能手术床 | |
CN108464881B (zh) | 脊柱多功能康复机器人 | |
CN113749901B (zh) | 可调节角度的骨科康复用锻炼装置 | |
CN108451746B (zh) | 一种可实现上肢或者下肢双关节同时等速训练的方法 | |
US20020140268A1 (en) | Seating device for maneuvering a body part | |
JP6694449B2 (ja) | 介助ロボット | |
CN218447021U (zh) | 一种航空发动机教学设备 | |
CN212273465U (zh) | 一种医用胶质瘤图像参数输入用摄像调节装置 | |
JP2684017B2 (ja) | 腰・背中・肩叩き装置 | |
JPH02220655A (ja) | 医療台 | |
CN220404125U (zh) | 一种医院icu病房用辅助麻醉器 | |
CN221672544U (zh) | 自动理疗设备 | |
CN110870827A (zh) | 按摩单元及按摩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125 Address after: 201800 floor 10, building 1, No. 801, Huiping Road, Jiading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Sorento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Room 17, room 14, No. 441, Henan North Road, Jingan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huiran Business Consulting Co., Ltd.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