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225063U - 一种基于cis的标签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cis的标签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225063U
CN208225063U CN201820809311.6U CN201820809311U CN208225063U CN 208225063 U CN208225063 U CN 208225063U CN 201820809311 U CN201820809311 U CN 201820809311U CN 208225063 U CN208225063 U CN 2082250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bel
cis
detection device
module
tag det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80931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宏
阳香仁
刘东成
许崇毅
黄远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hengshi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HENGSHI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HENGSHI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HENGSHI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80931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2250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2250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2250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abel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CIS的标签检测装置,包括主体架、输送模块、标签打标模块、视觉识别模块及电控模块,输送模块用于输送标签带,标签打标模块用于对标签进行标记,视觉识别模块包括CIS图像传感器,CIS图像传感器对应标签带的输送路径进行设置,用于拍摄当前对应的标签并将获取的图像信号发送至电控模块,电控模块对接收的图像信号进行处理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发送相应的动作指令至标签打标模块。通过CIS图像传感器的应用,可大大减小拍摄焦距,并省去了透镜、荧光管和冷阴极实现管等复杂的机构,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等优点,使得标签检测装置整体紧凑,空间利用率高,有助于标签检测装置小型化发展。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CIS的标签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CIS的标签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在产品的流通和管理过程中,通常利用标签作为产品的可追溯标志,标签的内容一般为产品的序列号、品牌标志、包装标志等,既可靠又便于产品的管理,通常利用标签打印机打印所需的标签,标签打印机在纸带上连续打印标签,形成标签纸带,但是,实际生产中,标签打印机打印出的标签纸带中,有的标签存在偏位、残缺或字迹不清等缺陷,如果这些标签贴在产品上,会因标签无法识别而无法对该产品进行追溯,因此,在产品贴标签之前,对标签进行不良品筛除是非常必要的,现有技术中,标签检测装置采用CCD相机对标签进行检测,由于CCD相机聚焦所需距离较长,检测装置需要设置足够的空间距离以便CCD相机进行聚焦,使得检测装置整体体积较大,整体较笨重,结构不紧凑,空间利用率低,占用空间大。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CIS的标签检测装置,使得结构紧凑,提高空间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了一种基于CIS的标签检测装置,用于对标签带上的标签进行检测,包括主体架、输送模块、标签打标模块、视觉识别模块及电控模块,所述输送模块用于输送标签带,所述标签打标模块用于对标签进行标记,所述视觉识别模块包括CIS图像传感器,所述CIS图像传感器对应标签带的输送路径进行设置,用于拍摄当前对应的标签并将获取的图像信号发送至所述电控模块,所述电控模块对接收的图像信号进行处理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发送相应的动作指令至所述标签打标模块。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视觉识别模块还包括浮动架,所述CIS图像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浮动架上,所述浮动架包括固定板、第一弹性元件和安装框,所述CIS图像传感器安装在所述安装框内,所述安装框与所述固定板之间连接有所述第一弹性元件,所述固定板与所述主体架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输送模块包括主动辊和浮动辊,所述主动辊固定安装于所述固定架上,所述主动辊通过驱动装置和同步带进行驱动,所述浮动辊对应贴靠在所述主动辊上并可随所述主动辊的转动而同步转动,带料夹紧在所述主动辊和所述浮动辊之间并可随所述主动辊的转动而移动,所述浮动辊上安装有第一编码器,所述第一编码器用于测量所述浮动辊的转速并形成电信号,根据所述第一编码器测量得到的转速控制拍照频率。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浮动辊包括浮动滚轮、滑块组件和弹性组件,所述浮动滚轮的两轴端分别连接有所述滑块组件,所述滑块组件包括滑块固定件和滑块,所述滑块设置在所述滑块固定件上并可沿z轴滑动,所述浮动滚轮的两轴端分别连接所述滑块,所述滑块通过所述弹性组件与所述主体架弹性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同步调节机构,所述同步调节机构包括转轴、摆杆滚轮和第二编码器,所述滚轮安装在所述摆杆上,所述摆杆可绕所述转轴转动,所述第二编码器安装在所述转轴上,用于测量所述转轴转动的角度从而确定所述摆杆的角度位置,通过所述摆杆的角度位置调节标签带的进给速度。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标签打标模块包括固定架、驱动装置、转轮、升降座和第二弹性元件,所述固定架与所述主体架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装置固定在所述固定架上,所述转轮固定在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上,所述升降座可相对所述固定架上下移动,所述升降座上设置有标记工具,所述第二弹性元件使得所述升降座获得一带动所述标记工具进入标记位置的弹性力,在所述驱动装置的带动下,所述转轮可驱使所述升降座带动所述标记工具离开标记位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轮为凸轮,所述升降座的侧面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轮抵持在所述凸起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体架包括安装架和下壳体,所述安装架安装在所述下壳体上,所述安装架上设置有导向槽和弹性定位件,所述导向槽包括横向部和竖向部,所述下壳体上设置有定位柱和定位槽,安装时,所述定位柱可自所述竖向部进入所述导向槽,并进沿所述横向部向后滑动进入所述横向部的后端,此时所述弹性定位件位于所述定位槽内,并抵靠在所述定位槽位于后端的槽面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定位槽为V形槽,包括第一槽面和第二槽面,所述弹性定位件为弹簧钢珠,安装完成后,所述弹性定位件抵靠在所述第一槽面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高度调节装置,所述主体架设置在所述高度调节装置上,所述高度调节装置包括连接轴和待调节件,所述连接的一端通过一调节件与所述待调节件连接,所述待调节件上开设有贯穿所述待调节件的通孔,穿过所述通孔施加外力于所述调节件使所述调节件在所述连接轴中旋出或旋进时,所述调节件带动所述待调节件沿所述连接轴的轴向方向上升或下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基于CIS的标签检测装置包括主体架、输送模块、标签打标模块、视觉识别模块及电控模块,输送模块用于输送标签带,标签打标模块用于对标签进行标记,视觉识别模块包括CIS图像传感器,CIS图像传感器对应标签带的输送路径进行设置,用于拍摄当前对应的标签并将获取的图像信号发送至电控模块,电控模块对接收的图像信号进行处理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发送相应的动作指令至标签打标模块。CIS图像传感器为接触式图像感应装置,通过CIS图像传感器的应用,与现有技术中采用CCD相机进行拍摄的方案相比,大大减小了拍摄焦距,并省去了CCD相机中的透镜、荧光管和冷阴极实现管等复杂的机构,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等优点,使得标签检测装置整体紧凑,空间利用率高,有助于标签检测装置小型化发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部分拆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视觉识别模块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仰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输送模块第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浮动辊一个实施例的立体结构拆分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输送模块第二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同步调节机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标签打标模块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中标签打标模块的一个剖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中标签打标模块安装在主体架上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中主体架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主体架中部分零件的侧视图;
图14为图12中的I处放大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中高度调节装置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高度调节装置应用于本实用新型中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另外,专利中涉及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本实用新型中所涉及的上、下、左、右等方位描述仅仅是相对于附图中本实用新型各组成部分的相互位置关系来说的。本实用新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
一种基于CIS的标签检测装置,用于对标签带上的标签进行检测,包括主体架100、输送模块200(见图5~8)、标签打标模块300(见图9~11)、视觉识别模块400(见图2~4)及电控模块(图未示),输送模块200、标签打标模块300、视觉识别模块400均与电控模块电性连接,输送模块200用于输送标签带,标签打标模块用于对标签进行标记,视觉识别模块400包括CIS图像传感器(图未示),CIS图像传感器(图未示)对应标签带的输送路径进行设置,用于拍摄当前对应的标签并将获取的图像信号发送至电控模块(图未示),电控模块(图未示)对接收的图像信号进行处理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发送相应的动作指令至标签打标模块300。CIS图像传感器为接触式图像感应装置,通过CIS图像传感器(图未示)的应用,与现有技术中采用CCD相机进行拍摄的方案相比,大大减小了拍摄焦距,并省去了CCD相机中的透镜、荧光管和冷阴极实现管等复杂的机构,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等优点,使得标签检测装置整体紧凑,空间利用率高,有助于标签检测装置小型化发展,并且有利于其他模块的合理布置和安装的便捷性。
参考图3、4,视觉识别模块400具体包括CIS图像传感器410和浮动架420,CIS图像传感器410设置在浮动架420上,浮动架420包括固定板421、第一弹性元件422和安装框423,固定板421与主体架100连接,CIS图像传感器410安装在安装框423内,安装框423与固定板421之间连接有第一弹性元件422。
安装框423内设置开有容置槽,CIS图像传感器410安装在容置槽内,安装框423的前后两侧面还开有缺口4231,缺口4231的形状优选为矩形。
容置槽与安装框423的底面连通,便于CIS图像传感器410接收标签反馈回来的光信号,连通方式可采用在安装框423的底面开通孔4232,通孔4232优选为腰型孔,以此适应CIS图像传感器3的长条形传感结构。通过设置安装框423,使得CIS图像传感器410的下端与安装框423的底面的距离(该距离可根据扫描清晰的需要进行调整)固定,以此保证CIS图像传感器410与标签始终有固定的扫描距离,从而保证一直有清晰的扫描图像。
第一弹性元件422的一端固定在固定板1的下表面,第一弹性元件422的另一端固定在CIS图像传感器410或安装框423上,在本实施例中,为节省安装空间,第一弹性元件422的另一端固定在CIS图像传感器410上,第一弹性元件422优选为弹簧,弹簧可设置两处,以保持平衡。
固定板421的下表面还设置有定位框4211,弹簧的一端设置在定位框4211内,定位框4211对弹簧可起到约束和导向的作用。
通过在安装框423和CIS图像传感器410之间设置第一弹性元件422,使得CIS图像传感器410可以上下浮动,在使用时,安装框423的底面与标签接触,标签由于传送或机械振动等原因可能会上下振动,通过使第一弹性元件422保持一定的压缩量,使得安装框423可以始终与标签保持接触,从而保证CIS图像传感器410与标签的固定扫描距离,保证清晰的图像扫描。
参考图5、6,输送模块200包括主动辊210和浮动辊220,主动辊210固定安装于固定架(图未示)上,主动辊210通过驱动装置230和同步带240进行驱动,浮动辊220对应贴靠在主动辊210上并可随主动辊210的转动而同步转动,带料B夹紧在浮动辊220和主动辊210之间,并可随主动辊210的转动而移动,实现带料B的输送,驱动装置230和主动辊210之间还设置有张紧轮250,用于张紧同步带240,以保证传动平稳可靠。浮动辊220上安装有第一编码器260,第一编码器260用于测量浮动辊220的转速并形成电信号,第一编码器260与检测装置电性连接,根据第一编码器260测量得到的转速控制检测装置A的拍照频率,使检测装置的拍照频率与带料的输送速度相适应,具备灵活性。
第一编码器260与浮动辊220连接,不与主动辊210连接,当带料B用尽或发生异常而停止进料时,带料停止移动,主动辊210依然滚动,从而出现打滑,浮动辊220随带料的停止而停止,故第一编码器260测量的转速为零,将不会指示检测装置A拍照,从而避免了当带料B停止传输时,检测装置A依然拍照检测的情况。检测装置的拍照频率快慢,可以根据第一编码器260测量到的浮动辊220转速进行调节,实现传输辊组对检测装置拍照频率的控制。
参考图6,浮动辊220包括浮动滚轮221、滑块组件222和弹性组件223,浮动滚轮221的两轴端分别连接有滑块组件222,浮动滚轮221通过滑块组件222可沿z轴(参考图中直角坐标系)往复运动。
滑块组件222包括滑块固定件2221和滑块2222,滑块2222设置在滑块固定件2221上并可沿z轴滑动,浮动滚轮221的两轴端分别连接滑块2222,滑块2222通过弹性组件223与滑块固定件2221弹性连接,使得浮动滚轮221可随滑块2222的滑动而沿z轴浮动,滑块固定件2221通过其上设置的固定孔与固定架120固定连接。
滑块组件222还包括滑块挡片2223,滑块挡片2223设置在滑块固定件2221相对于浮动滚轮221的一侧,滑块挡片2223对滑块2222具有限位功能,可防止滑块2222从滑块固定件上脱离。
弹性组件223包括弹簧2231和弹力调整顶丝2232,弹力调整顶丝2232穿过滑块固定件2221和弹簧2231与滑块2222螺纹连接,调整弹力调整顶丝2232旋入滑块2222的深度可调整弹簧2231的压力大小。滑块固定件2221上设置有用于穿设弹力调整顶丝2232的安装孔。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输送模块第二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同步调节机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同时参考图7、8,本实施例的输送辊组还包括同步调节机构270,对应设置在主动辊210的上游,用于调节主动辊210的转速,以使主动辊210的转速适应于带料B进入输送辊组的进给速度,同步调节机构包括转轴271、摆杆272、滚轮273、第二编码器274、连接件275和传感器276,滚轮273安装在摆杆272上,第二编码器274安装在转轴271的一端,连接件275用于连接转轴271和第二编码器274。转轴271上安装有第二编码器274,用于测量转轴271转动的角度从而确定摆杆272的角度位置,转轴271上还设置有传感器276,用于检测摆杆272的最低位置,以确定第二编码器274的零点位置。带料的绕法见图7,当带料进给速度与主动辊210输送速度不协调时,同步调节机构270可对主动辊210的转速进行调节,使主动辊210的输送速度适应带料的进给速度,二者达到一个平衡,避免带料滞留过多或者绷断。
具体的,当主动辊210的输送速度低于外部输送机的输送速度时,摆杆272由于自重慢慢向下摆,使得滚轮273贴靠在带料表面,从而将带料张紧,转轴271上安装有第二编码器274,用于测量转轴271转动的角度从而确定摆杆272的角度位置,通过摆杆272的角度位置调节主动辊210的转速,以适应外部输送机构的输送速度,以达到一个相对平衡的速度,避免带料B在进入主动辊前在主动辊210的上游滞留、堆积过多;当主动辊210的输送速度高于外部输送机的输送速度时,带料逐渐绷紧使得滚轮273随被带料向上抬起,从而将摆杆272向上抬起,第二编码器274测量转轴271的角度而确定摆杆272的角度位置,通过该角度位置调节主动辊210的转速,以适应外部输送机构的输送速度,以达到一个相对平衡的速度,避免带料绷紧打滑甚至绷断,同步调节机构270的调节作用使得主动辊210对带料的传输与外部传输机构的输送达到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从而实现调速控制。
根据上述原理,摆杆272的角度位置可预设三个范围:低角度范围、中间角度范围和高角度范围,正常状态下,当主动辊210的输送速度与外部输送机构的速度相对平衡时,摆杆的角度位置位于中间角度范围,摆杆272会在该角度范围内轻微摆动;当主动辊210输送速度低于外部机构的输送速度时,摆杆272向下摆,超出设定的中间角度范围而位于低角度范围,此时,使主动辊210转速加快,带料拉起摆杆272,使摆杆272回到设定的中间角度范围内,从而调节到上述的正常状态;当主动辊210输送速度高于外部机构的输送速度时,摆杆272向上摆,超出设定的中间角度范围而位于高角度范围,此时,使主动辊210转速降低,摆杆272下摆回到中间角度范围内,从而调节到上述的正常状态;特别地,当外部输送机构停止,不输送带料时,主动辊210继续输送带料,带料拉起摆杆272,摆杆272超出中间角度范围角度时,主动辊210转速降低,此时,继续移动的带料会将摆杆272拉起,直至将带料绷直时,摆杆摆动到设定的停止位置,第二编码器274测量到摆杆272到达该角度并将信号反馈至输送辊组使驱动装置停止转动,即主动辊2停止转动,避免带料绷紧打滑甚至绷断。
本实用新型的输送辊组可应用于带料的检测传输,该输送辊组的传送同时利用检测装置对带料进行拍照检测,尤其适用于标签的检测,主动辊210与标签打印设备对接,或通过同步调节机构与打印设备对接,将标签打印设备打印出来的标签纸向标签检测装置A方向传输,同时采用检测装置A按一定的频率对标签进行拍照、检测,实现标签的连续自动检测。根据上述实施例的说明,输送辊组无需与外部标签打印机进行通讯,可直接通过转轴271的角度变化(由第二编码器274进行测量),反馈给标签打印机,以确定打印出来的标签纸的状态。并且可通过摆杆272的角度位置自动调节打印速度,从而使标签纸的传送速度与标签打印机的打印速度处于一个平衡的状态。当打印机停止工作时,标签纸逐渐绷紧从而带动滚轮273上移,摆杆272慢慢抬起,直到机构将标签纸绷紧后,摆杆272反馈给输送辊组一个信号,输送辊组停止传送,避免标签纸绷断,此时,浮动辊220停止转动,第一编码器260测量的转速为零,检测装置停止拍照,从而避免了当带料B停止传输时,检测装置A依然拍照检测的情况。
标签打标模块300包括固定架、驱动装置、转轮、升降座和第二弹性元件,固定架与主体架固定连接,驱动装置固定在固定架上,转轮固定在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上,升降座可相对固定架上下移动,升降座上设置有标记工具,第二弹性元件使得升降座获得一带动标记工具进入标记位置的弹性力,在驱动装置的带动下,转轮可驱使升降座带动标记工具离开标记位置。
同时参考图9、10、11,标签打标模块300包括有驱动装置310、凸轮320、下笔盖330、升降座340、第二弹性元件350、固定架360、上笔盖370、标记工具380和传感器390,升降座340可相对固定架360上下滑动,具体的,固定架360包括有导向套361和安装板362,升降座340的外形优选为圆柱形,导向套361中设置有与升降座340配合的通孔(图未示),升降座340插接在导向套361的通孔中,且可相对导向套361上下滑动。
升降座340上还设置有标记工具380,在本实施例中,标记工具380为太空笔,升降座340中设置有放置通孔(图未示),太空笔插接在该放置通孔中,并通过下笔盖330和上笔盖370对太空笔进行固定,通过设置放置通孔、下笔盖330和上笔盖370,可方便地对太空笔进行安装和更换(上笔盖370还起到固定第二弹性元件350的作用,将在下文进行描述)。
太空笔书写不受重力影响,可倒立连续书写,为本实用新型进行的优选选择,而其它书写工具,存在各种缺陷,如普通油性笔,其在倒立书写时,受重力影响,墨水无法上升,无法持续进行书写;如蜡笔,其在书写过程中易损耗,且易污染周边的零部件;再如粉笔,其在书写过程中易损耗,且会产品粉尘,对环境及人体造成影响。
第二弹性元件350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固定架360和升降座340上,具体的,第二弹性元件350选择为压缩弹簧,压缩弹簧的两端分别抵持在导向套361和上笔盖370上,上笔盖370固定在升降座340的上端,固定方式可采用螺纹连接或过盈配合。由此,升降座340上固定的标记工具380获得了一个向上的进入标记位置的弹性力(标记位置为标记工具380接触标签进行标记处)。
驱动装置310固定在固定架360上,凸轮320固定在驱动装置310的输出端,具体的,驱动装置310优选为电机,电机锁接在安装板362上,凸轮320固定在电机的转轴上,凸轮320可选择截面为椭圆形状的柱体,以使得随着凸轮320绕其轴心旋转,与凸轮320的表面接触的零件可获得一个可上下运动的力,优选地,凸轮320旋转为偏心轮。
升降座340上设置有凸起341,凸轮320抵持在凸起341上,优选地,凸起341选择为矩形环,该矩形环环绕固定在升降座340上,由此,升降座340获得一个可上下运动的力。
当凸轮320离驱动装置310旋转轴心距离较远的那端抵持在凸起341上,标签打标模块300处于不工作状态,标签不需要标记;当需要标记标签时,驱动装置310驱使凸轮320旋转,使得凸轮320离驱动装置310旋转轴心距离较近的那端渐渐靠近凸起341,升降座340在第二弹性元件350的弹性力的作用下,带动标记工具380与标签进行接触标记。
标签打标模块300还包括有传感器390,传感器390用于对标签打标模块300的标记状态进行记录和反馈,具体的,传感器390包括有固定在安装板362上的对射式光电传感器391和固定在凸轮320上的挡板392,随着凸轮320的转动,挡板392间歇性地遮挡住对射式光电传感器391中间的光,由此可记录不合格标签的数量,对标签生产情况进行监控。
图11是本实用新型标签打标模块300安装于主体架100上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标签打标模块300通过固定架360(参照图9)锁接在主体架100下部,且标签打标模块300位于上述的主动辊210和从动辊220之间(参考图5)。
传统的标签打标模块300一般安装在主动辊之外,以获得一个较充裕的反应时间(标签扫描检测到不合格标签,再到命令标签标记装置对标签进行标记这一过程需要一定时间),然而这样设备占用场地空间大,不利于标签检测设备的小型化发展,本实用新型将标签打标模块300安装在主体架100的下方,且标签打标模块300位于主动辊安装位置A1和从动辊安装位置A2之间,可充分利用主体架100的下部空间,节省占用空间,提高竞争力。
参考图1、12、13,为便于说明,在图12中示出参考坐标系,其中z轴方向为上下方向,y轴方向为前后方向,+y为前,-y为后。主体架100包括下壳体110和安装架120,安装架120安装在下壳体110上,安装架120上设置有导向槽121和弹性定位件122,导向槽121包括横向部1212和竖向部1211,下壳体110包括支撑面板111和定位挡板112,定位挡板112上设置有定位柱1121和定位槽1122,安装时,定位柱1121可自竖向部1211进入导向槽121,并进沿横向部1212向后滑动进入横向部1212的后端,此时弹性定位件122位于定位槽1122内,并抵靠在定位槽位于后端的槽面上。
定位槽1122为V形槽,包括第一槽面和第二槽面,第一槽面在后,第二槽面在前,其中弹性定位件122为弹簧钢珠,安装完成后,弹性定位件122抵靠在第一槽面上。
本实施例中,主体架100包括下壳体110、安装架120和上壳体130,安装架120安装在下壳体110上,上壳体130安装在安装架120上,下壳体110包括支撑面板111和设于支撑面板111两侧的两个定位挡板112,两个定位挡板112上分别设置有定位柱1121及定位槽1122,安装架120包括两个与定位挡板112组合的安装板123,安装板123上设有导向槽121和弹性定位件122,当定位柱1121卡紧于导向槽121时,弹性定位件122顶紧定位槽1122使定位柱1121紧靠导向槽121,以防止安装架120相对下壳体110运动,实现下壳体110和安装架120的快速定位。
本实施例中,定位槽1122设于两个定位挡板112的内侧,且两个定位槽1122的位置正对。即两个安装板123分别与定位挡板112的内侧接触,且定位槽1122分别设于挡板120的内侧。
具体地,定位槽1122为V形槽,包括相交的第一槽面1122a和第二槽面1122b,定位槽1122竖向设置时,第一槽面1122a靠近定位柱1121。
导向槽121为L形,包括竖向部1211和横向部1212,给予下壳体外部作用力,使定位柱1121沿导向槽121滑入并卡紧于横向部1212的末端。此时,弹性定位件122抵紧于第一槽面1122a和第二槽面1122b上,或弹性定位件122仅抵接于第二槽面1122b上。作为优选的实施例,弹性定位件122仅与第二槽面1122b抵接。弹性定位件122相对V形槽偏心设置,第二槽面1122b给予安装板123的作用力与定位柱1121给予该安装板123的作用力相反,限制了安装架120横向的自由度,因此能够使安装架120稳妥地安装在下壳体110上。
本实施例中,安装板123开设有通孔,弹性定位件122固定于通孔中。弹性定位件122包括接触部和与接触部连接的可变形结构,当安装板123与定位挡板112组装定位时,接触部可完全容纳于通孔中,具体地,该弹性定位件122为弹簧钢珠,钢珠为接触部,钢珠的球面与V形槽的第一槽面相切。定位柱1121可拆卸安装在定位挡板112上,具体为插销。当然定位槽不仅仅是V形槽,还可以是开口为矩形或梯形的凹槽,可实现定位柱与导向槽的紧靠定位均可。
以导向槽121包括竖向部1211和横向部1212为例,对下壳体110和安装架120的拆装进行描述:竖向部1211的开口向下,组装时,施加给安装架120外力,使安装架120先向下运动再横向运动;拆卸时,安装架120与组装时的运动方向相反。组装或拆卸过程中,安装板与定位挡板发生相对滑动,接触部受到挤压容置在通孔中,当定位柱卡紧到位时,接触部伸出通孔抵接于V形槽中。
V形槽还可以横向设置,在又一个实施例中,定位挡板112的内侧开设有横向的V形槽,第一槽面位于上方、第二槽面位于下方。导向槽包括一竖向开设的卡入部,定位柱卡紧在卡入部的末端,具体地,卡入部的开口向下,下壳体竖直向下与定位柱卡接,定位柱给予下壳体向上的挤压力,而弹性元件卡入该横向设置的V形槽中,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中仅第一平面给予弹性元件向下的作用力以限制下壳体竖向的自由度。
安装板123与支撑面板接触一端的端部还开有楔形面124,支撑面板111设有与楔形面配合的限位块,该限位块与支撑面板为一体成型。
本实施例中,定位挡板112的外侧分别与安装板123接触。在又一个实施例中,也可以为定位挡板112的内侧分别与安装板123接触,该情况下定位柱1121分别设于定位挡板112的外侧,且定位槽1122开设在定位挡板112的外侧,安装板123上相应位置设有与定位柱1121、定位槽1122配合的导向槽121和弹性定位件122。
此外,本实施例中弹性元件也可以设于安装架上,相应地下壳体设置与弹性元件对应的定位槽。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快速拆装装置简单,能有效替代传统的卡合连接或螺纹连接方式,大幅度提升了组装或拆卸装置的效率,可以应用于经常需要拆装的两部件之间。
图15为实用新型中高度调节装置一个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同时参照图1、2、15,高度调节装置用于调节固定架120的高度,包括连接轴510,连接轴510的一端通过一调节件520与固定架120连接,固定架120上开有贯穿固定架120的通孔121,通过通孔121使调节件520在连接轴510中旋出或旋进时,调节件520带动固定架120沿连接轴510的轴向方向上上升或下降。
调节件520包括调节主体和调节头部,连接轴510与调节主体螺纹连接,调节头部的端部中心开设有调节槽521,通过施加外力给调节槽521使调节件520在连接轴510旋进或旋出,固定架120沿连接轴510轴向上升或下降。具体地,调节头部的端面与固定架120上通孔121的外沿部分抵持。本实施例中,调节件520优选为螺钉,调节槽521优选为六角槽,使用六角匙扳手调节螺钉,六角匙扳手的一端穿过通孔并卡入调节槽521中,进而对六角匙扳手施加外力以调节螺钉相对连接轴510的高度。
本实施例中的高度调节装置还包括第一抱紧机构540和第二抱紧机构530,第一抱紧机构540和第二抱紧机构530分别抱紧于连接轴510的两端,第二抱紧机构530与固定架120固定连接。第二抱紧机构530与第一抱紧机构540的结构类似,以第一抱紧机构540为例,第一抱紧机构540包括底座541、连接片542,以及设于连接片542两侧的抱紧臂543,两抱紧臂543对称设置,连接片542与底座541为一体设置,两抱紧臂543可通过锁紧装置抱紧于套筒510上。具体地,两抱紧臂543之间通过螺栓锁紧。底座541上还开有孔以与其他结构连接。常态时,第一抱紧机构540和第二抱紧机构530均抱紧在连接轴510的两端,第二抱紧机构530的底座部分与固定架120固定连接,进行高度调节时,将第二抱紧机构530的锁紧装置松开,然后调整调节件520,实现固定架120的高度调整。
第二抱紧机构与第一抱紧机构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二抱紧机构的内壁上开设有至少一个导槽531,连接轴510设有可以滑入导槽531的突出结构。该突出结构具体可以为设于连接轴上的凸缘,也可以为键结构110。该突出结构可以防止高度调节时第二抱紧机构530旋转。
需要将固定架120相对第一抱紧机构540旋转时,松开第一抱紧机构540上的锁紧装置,抱紧臂543松开使连接轴510相对第一抱紧机构540转动,以调整该装置的定位角度。
图16为高度调节装置应用于本实用新型中的示意图,同时参考图1、2、16,包括安装座550和底板570,第一抱紧机构540与安装座550固定连接,安装座550通过锁紧结构固定于底板570上。具体地,底板570上设有供安装座550滑动的导向槽571,安装座550上沿第一抱紧机构540的外沿区域设有两互相平行的滑槽551,锁紧结构穿过滑槽551锁紧于导向槽571中以固定安装座550。调节安装座550及该高度调节装置之前,先将锁紧结构松开,然后将安装座550及该高度调节装置一同沿导向槽571移动至适宜位置,再恢复锁紧即可。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制于上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多种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基于CIS的标签检测装置,用于对标签带上的标签进行检测,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架、输送模块、标签打标模块、视觉识别模块及电控模块,所述输送模块用于输送标签带,所述标签打标模块用于对标签进行标记,所述视觉识别模块包括CIS图像传感器,所述CIS图像传感器对应标签带的输送路径进行设置,用于拍摄当前对应的标签并将获取的图像信号发送至所述电控模块,所述电控模块对接收的图像信号进行处理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发送相应的动作指令至所述标签打标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CIS的标签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视觉识别模块还包括浮动架,所述CIS图像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浮动架上,所述浮动架包括固定板、第一弹性元件和安装框,所述CIS图像传感器安装在所述安装框内,所述安装框与所述固定板之间连接有所述第一弹性元件,所述固定板与所述主体架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CIS的标签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模块包括主动辊和浮动辊,所述主动辊固定安装于所述固定架上,所述主动辊通过驱动装置和同步带进行驱动,所述浮动辊对应贴靠在所述主动辊上并可随所述主动辊的转动而同步转动,带料夹紧在所述主动辊和所述浮动辊之间并可随所述主动辊的转动而移动,所述浮动辊上安装有第一编码器,所述第一编码器用于测量所述浮动辊的转速并形成电信号,根据所述第一编码器测量得到的转速控制拍照频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CIS的标签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辊包括浮动滚轮、滑块组件和弹性组件,所述浮动滚轮的两轴端分别连接有所述滑块组件,所述滑块组件包括滑块固定件和滑块,所述滑块设置在所述滑块固定件上并可沿z轴滑动,所述滑块通过所述弹性组件与所述滑块固定件连接,所述浮动滚轮两端与所述滑块固定连接,所述滑块固定件与所述固定架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CIS的标签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同步调节机构,所述同步调节机构包括转轴、摆杆滚轮和第二编码器,所述滚轮安装在所述摆杆上,所述摆杆可绕所述转轴转动,所述第二编码器安装在所述转轴上,用于测量所述转轴转动的角度从而确定所述摆杆的角度位置,通过所述摆杆的角度位置调节所述主动辊的转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CIS的标签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标签打标模块包括固定架、驱动装置、转轮、升降座和第二弹性元件,所述固定架与所述主体架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装置固定在所述固定架上,所述转轮固定在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上,所述升降座可相对所述固定架上下移动,所述升降座上设置有标记工具,所述第二弹性元件使得所述升降座获得一带动所述标记工具进入标记位置的弹性力,在所述驱动装置的带动下,所述转轮可驱使所述升降座带动所述标记工具离开标记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CIS的标签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轮为凸轮,所述升降座的侧面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轮抵持在所述凸起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CIS的标签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架包括安装架和下壳体,所述安装架安装在所述下壳体上,所述安装架上设置有导向槽和弹性定位件,所述导向槽包括横向部和竖向部,所述下壳体上设置有定位柱和定位槽,安装时,所述定位柱可自所述竖向部进入所述导向槽,并进沿所述横向部向后滑动进入所述横向部的后端,此时所述弹性定位件位于所述定位槽内,并抵靠在所述定位槽位于后端的槽面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CIS的标签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槽为V形槽,包括第一槽面和第二槽面,所述弹性定位件为弹簧钢珠,安装完成后,所述弹性定位件抵靠在所述第一槽面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CIS的标签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高度调节装置,所述主体架设置在所述高度调节装置上,所述高度调节装置包括连接轴和待调节件,所述连接的一端通过一调节件与所述待调节件连接,所述待调节件上开设有贯穿所述待调节件的通孔,穿过所述通孔施加外力于所述调节件使所述调节件在所述连接轴中旋出或旋进时,所述调节件带动所述待调节件沿所述连接轴的轴向方向上升或下降。
CN201820809311.6U 2018-05-28 2018-05-28 一种基于cis的标签检测装置 Active CN2082250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809311.6U CN208225063U (zh) 2018-05-28 2018-05-28 一种基于cis的标签检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809311.6U CN208225063U (zh) 2018-05-28 2018-05-28 一种基于cis的标签检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225063U true CN208225063U (zh) 2018-12-11

Family

ID=645066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809311.6U Active CN208225063U (zh) 2018-05-28 2018-05-28 一种基于cis的标签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22506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47544A (zh) * 2018-05-28 2018-10-12 深圳市盛世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cis的标签检测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47544A (zh) * 2018-05-28 2018-10-12 深圳市盛世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cis的标签检测装置
CN108647544B (zh) * 2018-05-28 2024-04-12 深圳市盛世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cis的标签检测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64244A (zh) 一种用于rfid标签封装的基板输送系统
CN208225063U (zh) 一种基于cis的标签检测装置
CN104646996B (zh) 一种z轴方向可移动的吸嘴压爪机构
CN209920725U (zh) 丝网印刷机以及太阳能电池生产系统
CN109896283A (zh) 一种玻璃托架安装检测装置
CN113866177B (zh) 一种柔性电路板aoi辊式检测设备
CN110314853A (zh) 一种产品尺寸和外观自动检测设备
CN108647544A (zh) 一种基于cis的标签检测装置
CN212759446U (zh) 一种五轴点胶设备
CN108945687A (zh) 一种多功能自动贴标机
CN114653536B (zh) 一种显示屏涂胶装置
CN210171960U (zh) 一种检测手机壳或中框上辅料贴付状态的设备
CN208761076U (zh) 用于笔记本电脑外箱的标签贴附设备
CN216511862U (zh) 一种印刷设备自动纠偏机构
CN109094918A (zh) 用于笔记本电脑外箱的标签贴附设备
CN211741043U (zh) 一种电子元件用载带的智能检测仪
CN213566881U (zh) 一种贴标及贴膜系统
CN210485068U (zh) 一种用于产品检测的设备安装支架
CN210655207U (zh) 一种在线检测的片材取放装置
CN113814180A (zh) 物料外观检测设备
CN219834099U (zh) 一种晶硅组件el测试装置
CN206818152U (zh) 一种用于测量拾取图像装置的位移测距机构
CN108216820A (zh) 一种输送辅料的检测方法
CN208378017U (zh) 一种输送辊组
CN218906706U (zh) 纠偏机构及具有其的印花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8108 Huike Industrial Park, No. 1 Industrial Road, Shilong Community, Shiyan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Shengshi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08 Huike Industrial Park, No. 1 Industrial Road, Shilong Community, Shiyan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SUNSON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