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207882U - 一种识别卡 - Google Patents

一种识别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207882U
CN208207882U CN201820598140.7U CN201820598140U CN208207882U CN 208207882 U CN208207882 U CN 208207882U CN 201820598140 U CN201820598140 U CN 201820598140U CN 208207882 U CN208207882 U CN 2082078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recess portion
card body
depth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59814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腾
方晨
高俊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ede Chin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iesecke and Devrient China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iesecke and Devrient China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iesecke and Devrient China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59814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2078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2078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20788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识别卡。所述识别卡包括卡体,卡体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保护膜层、第一图文层、第一基层、第二基层、第二图文层和第二保护膜层。卡体具有从所述第一保护膜层的表面向内延伸进入所述第二基层的第一凹部,以使得能够从卡体外部通过所述第一凹部看到所述第二基层的第一颜色,并且所述第一凹部在所述第二基层内的深度满足:0.03≤d2≤t2‑0.03,其中,t2是第二基层的厚度,d2是第一凹部在所述第二基层内的深度,单位为毫米。

Description

一种识别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般地涉及识别卡设计和制造领域,并且特别地涉及一种表面具有凹部以提高防伪性和个性化定制性的识别卡。
背景技术
识别卡是用于识别个体和储存个体信息的介质。各种识别卡(例如,工作证、身份证、各种金融交易卡、会员卡等)已在人们的生活中得以广泛的应用。一种已知的双界面识别卡(例如,金融交易卡)的示例性构造在图1中示出。识别卡100包括卡体110和嵌入卡体110中的IC芯片120。如图1所示,卡体110主要包括从上到下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例如,正面)保护膜层111、第一(正面)图文层112、第一基层113、中间层(或称inlay层、嵌体层)114、第二基层115、第二(背面)图文层116和第二(背面)保护膜层117。卡体110上开设有凹槽,芯片120嵌入到该凹槽内并与中间层中的线圈连接。
第一图文层112通常为通过打印或印刷而在第一基层113上形成的油墨层,类似地,第二图文层116通常为通过打印或印刷而在第二基层115上形成的油墨层。中间层114是嵌入有芯片和/或线圈的预制品。第一基层113、中间层114的基材以及第二基层115通常由PVC(Polyvinyl chloride,聚氯乙烯)、ABS(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塑料等材料制成,通常为白色、乳白色,也可以是其他颜色。第一图文层112和第二图文层116通常分别完全覆盖在第一基层113和第二基层115的表面,遮盖其材质本身的颜色。因此,从识别卡的外部进行观察时,仅能看到第一图文层112和第二图文层116具有的图案和文字。
目前的识别卡除在正面具有IC(Integrated Circuit,集成电路)芯片外,背面通常还设有磁条(图1中未示出)。除双界面卡之外,目前还有接触式IC卡和非接触式IC卡以及磁条卡。接触式IC卡与磁条卡均不具有中间层114,纯非接触式的IC芯片被集成在中间层114中,卡体表面上不再设有IC芯片120。
不同的发卡机构(例如银行)发行具有不同图案的识别卡。例如,各银行会针对其高端客户发行专属的金融交易卡,这种金融交易卡通常包括很多个性化定制的特征和/或安全、防伪特征。又例如,一些俱乐部会为其高级会员发放专属的会员卡,这些会员卡同样包括很多个性化定制的特征。
CN205788253U公开了一种具有镂空表面效果的交易卡,在交易卡表面形成镂空结构特征,从而实现卡片的立体凹凸感。然而,采用这种镂空技术会出现以下问题,即,由于镂空深度范围设定不合理以及存在制造公差,其生产出的卡片的镂空部可能仅穿过表面保护膜层,或仅对正面印刷图文层进行加工,从而可能无法实现其希望通过镂空部看到卡片内部颜色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识别卡,其具有更高的防伪性以及可个性化定制特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识别卡。
根据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所述识别卡包括卡体,卡体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保护膜层、第一图文层、第一基层、第二基层、第二图文层和第二保护膜层。所述卡体具有从所述第一保护膜层的表面向内延伸进入所述第二基层的第一凹部,以使得能够从卡体外部通过所述第一凹部看到所述第二基层的第一颜色,并且所述第一凹部在所述第二基层内的深度满足关系式:0.03≤d2≤t2-0.03,其中,t2是第二基层的厚度,d2是第一凹部在所述第二基层内的深度,单位为毫米。
根据另一示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第一凹部延伸进入所述第二基层并且所述第一凹部在所述第二基层内的深度满足关系式:
t2≥0.12。
根据又一示例性的实施例,所述卡体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基层和所述第二基层之间的中间层,并且所述卡体还具有从所述第一保护膜层的表面向内延伸进入所述中间层的第二凹部,以使得能够从卡体外部通过所述第二凹部看到所述中间层的第二颜色,并且所述第二凹部在所述中间层内的深度满足关系式:0.03≤d3≤t3-0.03,其中,t3是中间层的厚度,d3是第二凹部在所述中间层内的深度,单位为毫米。
根据又一示例性的实施例,所述卡体还具有从所述第一保护膜层的表面向内延伸进入所述第一基层的第三凹部,以使得能够从卡体外部通过所述第三凹部看到所述第一基层的第三颜色,并且所述第三凹部在所述第一基层内的深度满足以下关系式:
其中,t1是第一基层的厚度,d1是第三凹部在第一基层内的深度,单位为毫米。
根据又一示例性的实施例,所述卡体还包括至少一个附加层,所述卡体还具有从所述第一保护膜层的表面向内延伸进入所述附加层的第四凹部,以使得能够从卡体外部通过所述第四凹部看到所述附加层的第四颜色,并且所述第四凹部在所述附加层内的深度满足关系式:0.03≤d4≤t4-0.03,其中,t4是所述附加层的厚度,d4是第三凹部在所述附加层内的深度,单位为毫米。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识别卡。
根据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所述识别卡包括卡体,卡体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保护膜层、第一图文层、第一基层、中间层、第二基层、第二图文层和第二保护膜层。所述卡体具有从所述第一保护膜层的表面向内延伸进入所述中间层的第一凹部,以使得能够从卡体外部通过所述第一凹部看到所述中间层的第一颜色,并且所述第一凹部在所述中间层内的深度满足关系式:0.03≤d3≤t3-0.03,其中,t3是中间层的厚度,d3是第一凹部在所述中间层内的深度,单位为毫米。
根据另一示例性的实施例,所述卡体还具有从所述第一保护膜层的表面向内延伸进入所述第一基层的第二凹部,以使得能够从卡体外部通过所述第二凹部看到所述第一基层的第二颜色,并且所述第二凹部在所述第一基层内的深度满足以下关系式:
其中,t1是第一基层的厚度,d1是第二凹部在第一基层内的深度,单位为毫米。
根据又一示例性的实施例,所述卡体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基层与所述中间层之间或设置在所述中间层与所述第二基层之间的至少一个附加层,所述卡体还具有从所述第一保护膜层的表面向内延伸进入所述附加层的第三凹部,以使得能够从卡体外部通过所述第三凹部看到所述附加层的第三颜色,并且所述第三凹部在所述附加层内的深度满足关系式:0.03≤d4≤t4-0.03,其中,t4是所述附加层的厚度,d4是第三凹部在所述附加层内的深度,单位为毫米。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识别卡。
根据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所述识别卡包括卡体,卡体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保护膜层、第一图文层、第一基层、中间层、第二基层、第二图文层和第二保护膜层。所述卡体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基层与所述中间层之间或设置在所述中间层与所述第二基层之间的至少一个附加层,所述卡体还具有从所述第一保护膜层的表面向内延伸进入所述附加层的第一凹部,以使得能够从卡体外部通过所述第一凹部看到所述附加层的第一颜色,并且所述一凹部在所述附加层内的深度满足关系式:0.03≤d4≤t4-0.03,其中,t4是所述附加层的厚度,d4是第一凹部在所述附加层内的深度,单位为毫米。
根据另一示例性的实施例,所述卡体还具有从所述第一保护膜层的表面向内延伸进入所述第一基层的第二凹部,以使得能够从卡体外部通过所述第二凹部看到所述第一基层的第二颜色,并且所述第二凹部在所述第一基层内的深度满足以下关系式:
其中,t1是第一基层的厚度,d1是第二凹部在第一基层内的深度,单位为毫米。
附图说明
通过下文中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目的和优点将显而易见,其中:
图1是示出了现有的一种识别卡的构造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识别卡的卡体构造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识别卡的卡体构造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的识别卡的卡体构造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的识别卡的卡体构造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例的识别卡的卡体构造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六实施例的识别卡的卡体构造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容易理解,以下将结合附图及示例性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不仅限于下文提出或在附图中图示的构造或细节。本实用新型还可具有其他实施方式或以其他方式实现。
应当理解,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措词“包括”、“包含”、“具有”不排除其它元件或步骤,本文中使用的方位性术语,例如“左”、“右”、“上”、“下”等,仅用于表示相应特征在附图中的定向或方位以便于说明和理解,而不应解释成是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的限定。另外,本申请文件中所使用的技术特征前缀“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等仅用于区分不同的类似技术特征,并不试图对各技术特征做额外的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使用的“依次层叠设置”或类似表述仅表明各层叠置的顺序,并不意图限定各层之间直接邻接,除非另有明确说明或记载。
在以下说明中,各实施例中的卡体的类似构件(层)具有类似的附图标记,并且,如无特别说明,第一实施例中关于各部件的描述同样适用于其他实施例,并因此在描述其他实施例时被省略。
第一实施例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识别卡的卡体构造的示意图。
如图2所示,识别卡的卡体210包括从上到下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保护膜层211、第一图文层212、第一基层213、第二基层215、第二图文层216和第二保护膜层217。
如图2所示,在该实施例中,卡体210还具有从所述第一保护膜层211的表面向内延伸进入第一基层213的第一凹部231,以使得能够从卡体外部通过所述第一凹部231看到所述第一基层213的颜色,并且所述第一凹部231在所述第一基层213内的深度满足以下关系式:
其中,t1是第一基层213的厚度,d1是第一凹部231在第一基层213内的深度。
理论上,第一凹部231的深度只需要恰好穿过第一图文层即可使得第一基层213的局部表面通过第一凹部231暴露,从而使得能够透过第一凹部231看到第一基层213的材料的颜色。即使在考虑公差(通常0.01mm至0.02mm)的情况下,也仅需要使第一凹部231在第一基层213中的深度d1设定为0.02mm即可,如背景技术中提到的CN205788253U所教导的那样。
然而,本申请的发明人发现,由于第一图文层212的存在以及通常所使用的卡体热压结合工艺,会导致第一基层213的表面变得不平坦。例如,当第一图文层所具有的图案、文字和色彩较复杂时,通常需要多道(例如,4至6道)印刷工序形成该第一图文层,每道印刷工序中,第一基层213的形成第一图文层的表面的不同部分需要受到一定的压力,并且由于不同部位的油墨层数不同,第一图文层本身的厚度不均匀,因此在卡体热压结合工艺中,第一基层213的与第一图文层邻接的表面的不同位置上承受的压力也不同,因此,第一基层213的与第一图文层邻接的表面的不同位置会产生不同的微小形变,导致第一基层213的与第一图文层邻接的表面变得不平坦。发明人还发现,第一基层213的厚度越大,基层表面受压形变量越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发明人对第一基层的材料和厚度、油墨的材料和厚度、印刷工艺参数和热压工艺参数等进行研究了并发现,将第一凹部231进入第一基层213中的深度d1设定为大于或等于第一基层213厚度t1的三分之一,可以有效地解决因加工误差、层尺寸误差以及基层表面形变综合导致的卡片加工结果不一致的问题。
第一凹部231可采用精密机加工设备通过钻、铣等工艺形成。根据预先获得或估算的第一保护膜层211、图文印刷层212和第一基层213的厚度设定第一凹部的总体加工深度。
例1:第一保护膜层211厚度为0.08mm,图文印刷层212厚度约为0.01mm,第一基层213厚度为0.24mm,则第一凹部231在卡体内的总深度可设定为至少0.17mm(=0.08+0.01+0.24/3)。
例2:第一保护膜层211厚度为0.06mm,图文印刷层212厚度约为0.02mm,第一基层213厚度为0.20mm,则第一凹部231在卡体内的总深度可设定为至少0.15mm(≈0.06+0.02+0.20/3)。
即使采用厚度更小的第一基层(例如,0.18mm、0.15mm或0.12mm),通过基于上述关系式设定第一凹部231在第一基层213内的深度也可以解决本申请在前文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关于第一凹部231在第一基层213中的最大深度,发明人发现,在对第一基层213进行加工(例如,钻、铣)时,如果第一基层213的材料非常薄,强度降低,易在加工过程中损坏,并且被加工部位的温度升高,第一基层213的该部位与位于其下方的层(即,第二基层215)可能会在切削力的作用下分离。因此,第一凹部231的底部与第一基层213的底面之间至少需要留有0.03mm的距离(即,与第一凹部231对应的第一基层213的部位的厚度至少为0.03mm),即:
在该关系式(1.1)中,单位为毫米(mm)。
在考虑到加工公差的情况下,可以根据公差对第一凹部231的底部与第一基层213的底面之间的距离再做适当的调整。此外,如果第二基层215的颜色(例如,红色)与第一基层213的颜色(例如,白色)相差较大,为避免因第一基层213的材料过薄而无法在视觉上充分遮蔽第二基层215的颜色,可以适当地第一凹部231的底部与第一基层213的底面之间的距离,例如,该距离可进一步设定为0.05mm。
通过采用根据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能够识别卡表面形成适当深度的凹部,使得从识别卡外部能够看到卡内部材料的颜色,这种颜色可以与卡表面的印刷图文结合或形成对比。由于在识别卡表面形成凹部的工艺对精度的要求非常高,需要高精度的制造设备才能够实现,因此会极大地提高伪造识别卡的成本,从而提高了识别卡的防伪性。此外,第一基层213可采用具有特殊颜色的材料(例如,红色、金色等视觉上明显显著的材料)制成,并且可以在识别卡上形成多个不同形状的第一凹部,从而组合成图案或多个文字或多个字母的组合(例如,可以是卡持有人的签名、发卡机构的Logo等),从而能够进一步满足发卡机构及持卡人在个性化定制方面的需求。
第二实施例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识别卡的卡体构造的示意图。
如图3所示,与第一实施例类似,识别卡的卡体310包括从上到下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保护膜层311、第一图文层312、第一基层313、第二基层315、第二图文层316和第二保护膜层317。
此外,如图3所示,卡体310除具有从所述第一保护膜层311的表面向内延伸进入第一基层313的第一凹部331之外,还具有从第一保护膜层311的表面向内延伸进入第二基层315的第二凹部332,以使得能够从卡体外部通过所述第二凹部332看到所述第二基层315的颜色,并且所述第二凹部332在所述第二基层315内的深度满足以下关系式:
0.03≤d2≤t2-0.03…………(2)
其中,t2是第二基层315的厚度,d2是第二凹部332在所述第二基层315内的深度,单位为毫米。
将第二凹部332在所述第二基层315内的深度的最小值设定为大于或等于0.03mm是为了消除第一基层313与第二基层315之间的结合面的微小不平坦以及加工公差的影响,以便充分地去除第二基层315上方的第一基层3134的材料。第二凹部332在所述第二基层315内的深度的最大值的设定的考虑因素与第一实施例类似,即,考虑到第二基层材料的强度和与第二图文层316之间的结合性,第二凹部332的底部与第二基层315的底面之间的距离至少为0.03mm。
通常,识别卡正面(例如,第一图文层312)的图案及色彩较复杂,而识别卡背面(例如,第二图文层316)的图案和色彩较单一,很多情况下背面无图案,仅单背景色上印刷一些单色文字。在这种情况下,印刷和热压结合工艺对于第二图文层316与第二基层315之间的结合面的平坦性影响较小,可忽略不计。然而,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识别卡的第二图文层316也可能包括有复杂和多彩的图案和文字,因此需要考虑其印刷工艺及后续的热压工艺对于第二图文层316与第二基层315之间的结合面的平坦性的影响。通常,第二基层的厚度至少大于或等于0.12mm,在这种情况下,类似地,可以将第二凹部332在第二基层315内的深度设定为:
由此,可以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
第二基层315的厚度与第一基层313的厚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第一基层313的颜色与第二基层315的颜色可以相同或不同。优选地,第一基层313的颜色与第二基层315的颜色不同,因此,透过第一凹部331和第二凹部332看到的卡体内部材料的颜色不同,并由此可以通过不同的颜色和各凹部形状的组合获得更加复杂的图案,从而进一步提高识别卡的防伪性,以及提供更丰富的个性化定制特征。
第三实施例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的识别卡的卡体构造的示意图。
如图4所示,与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不同的是,识别卡的卡体410除包括第一保护膜层411、第一图文层412、第一基层413、第二基层415、第二图文层416和第二保护膜层417之外,还包括设置在第一基层413与第二基层415之间的中间层414。
此外,如图4所示,卡体410除具有从所述第一保护膜层411的表面向内延伸进入第一基层413的第一凹部431和从第一保护膜层411的表面向内延伸进入第二基层415的第二凹部432之外,还具有从所述第一保护膜层411的表面向内延伸进入中间层414的第三凹部433,以使得能够从卡体外部通过所述第三凹部433看到所述中间层414,并且所述第三凹部433在所述中间层415内的深度满足以下关系式:
0.03≤d3≤t3-0.03…………(3)
其中,t3是中间层414的厚度,d3是第三凹部433在所述中间层414内的深度,单位为毫米。
将第三凹部433在所述中间层414内的深度的最小值设定为大于或等于0.03mm是为了消除第一基层413与中间层414之间的结合面的微小不平坦以及加工公差的影响,以便充分地去除中间层414上方的第一基层413的材料。第三凹部433在所述中间层414内的深度的最大值设定的考虑因素与第一实施例类似,即,到考虑中间层414材料的强度和与第二基层415之间的结合性,因此第三凹部433的底部与中间层414的底面之间的距离至少为0.03mm。
中间层414的颜色可与第一基层413的颜色以及第二基层415的颜色相同或不同。优选地,中间层414的颜色可与第一基层413的颜色以及第二基层415的颜色均不同,因此,透过第一凹部431、第二凹部432和第三凹部433看到的卡体内部材料的颜色也不同,并由此可以通过不同的颜色和各凹部形状的组合获得更加复杂的图案,从而进一步提高识别卡的防伪性,以及提供更丰富的个性化定制特征。
类似地,为避免中间层和第二基层的颜色差异过大且中间层414的材料过薄而无法在视觉上充分遮蔽第二基层415的颜色,可以适当地增加第三凹部433的底部与中间层414的底面之间的距离,例如,该距离可设定为0.05mm。
第四实施例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的识别卡的卡体构造的示意图。
如图5所示,与第三实施例类似,识别卡的卡体510包括从上到下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保护膜层511、第一图文层512、第一基层513、中间层514、第二基层515、第二图文层516和第二保护膜层517。此外,卡体510还包括设置在第一基层513与中间层514之间的附加层518,并且卡体510除具有从所述第一保护膜层511的表面向内延伸进入第一基层513的第一凹部531和从第一保护膜层511的表面向内延伸进入第二基层515的第二凹部532之外,还具有从所述第一保护膜层511的表面向内延伸进入所述附加层518的第四凹部534,以使得能够从卡体外部通过所述第四凹部534看到所述附加层518的材料颜色,并且所述第四凹部534在所述附加层518内的深度满足以下关系式:
0.03≤d4≤t4-0.03…………(4)
其中,t4是附加层518的厚度,d4是第四凹部534在所述附加层518内的深度,单位为毫米。
附加层518可由与第一基层、第二基层或中间层类似的材料制成,其可以是补偿层(即,为满足识别卡总厚度的要求而增加的厚度补偿层),也可以是专门用于提供额外色彩的材料层。除图5中示出的位置之外,在未示出的实施例中,附加层518也可以设置在中间层514与第二基层515之间,或者也可以提供多个附加层,分别设置在第一基层513与中间层514之间和中间层514与第二基层515之间,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再提供多个附加层的情形下,每个附加层可分别具有不同的颜色。此外,在未示出的实施例中,卡体可不具有中间层,并且一个或多个附加层可直接设置在第一基层和第二基层之间。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在图5仅示出卡体具有出了第一凹部531、第二凹部532和第四凹部534,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未示出的替换实施例中,卡体510还可具有从所述第一保护膜层511的表面向内延伸进入中间层514的第三凹部。此外,在未示出的实施例中,卡体510也可以仅具有第一凹部531和第四凹部534,或者仅具有第二凹部532和第四凹部534。
如上文所述,附加层518的颜色可与中间层514、第一基层513、第二基层515的颜色均不同,因此,透过第一凹部531、第二凹部432和第三凹部(如果有)看到的卡体内部材料的颜色也不同,并由此可以通过不同的颜色和各凹部形状的组合获得更加复杂的图案,从而进一步提高识别卡的防伪性,以及提供更丰富的个性化定制特征。
第五实施例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例的识别卡的卡体构造的示意图。
如图6所示,与第三实施例类似,识别卡的卡体610包括从上到下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保护膜层611、第一图文层612、第一基层613、中间层614、第二基层615、第二图文层616和第二保护膜层617。
然而,与第三实施例相比,第五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卡体610仅包括从第一保护膜层611的表面向内延伸进入第二基层615的第二凹部632和从所述第一保护膜层611的表面向内延伸进入所述中间层614的第三凹部633,而不具有从所述第一保护膜层611的表面向内延伸进入第一基层613的第一凹部。
第二凹部632的深度范围适用前文记载的关系式(2)和(2.1);第三凹部633的深度范围适用前文记载的关系式(3)。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在图6示出了卡体610具有出了第二凹部632和第二凹部633,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未示出的其他实施例中,卡体610也可只具有第二凹部632或只具有第二凹部633。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同样可以理解,在未示出的其他实施例中,卡体610也可类似地包括一个或多个附加层,并且因而卡体610可进一步具有从所述第一保护膜层611的表面向内延伸进入其中一个附加层的第四凹部,并且该第四凹部的深度范围适用前文记载的关系式(4)。
第六实施例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六实施例的识别卡的卡体构造的示意图。
如图7所示,与第四实施例类似,识别卡的卡体710包括从上到下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保护膜层711、第一图文层712、第一基层713、中间层714、第二基层715、第二图文层716和第二保护膜层717,并且卡体710还包括设置在第一基层713与中间层714之间的附加层718,和从第一保护膜层711的表面向内延伸进入所述附加层718的第四凹部734。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与第四实施例类似,附加层718也可以设置在中间层714与第二基层715之间,或者也可以提供多个附加层,分别设置在第一基层713与中间层714之间和中间层714与第二基层715之间,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在提供多个附加层的情形下,每个附加层可分别具有不同的颜色。
第六实施例的与第四实施例相比,不同之处在于,卡体710仅包括第四凹部,并且该第四凹部的深度范围适用前文记载的关系式(4)。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至第六实施例以及前文提到的未示出的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并不意图指示识别卡的正面和背面。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这种凹部式防伪和个性化定制特征既可以设置在识别卡的正面,也可以设置在背面,或者正面和背面的局部均可提供这种凹部特征。此外,卡体正面和背面所提供的这种凹部式特征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例如,卡体正面设置的凹部和背面设置的凹部可具有不同的深度,或可分别深入不同的层。
还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识别卡的构造不仅可用于各种金融交易卡,还适用于个人身份证件、工作证、会员卡等各种应用。
至此,已经通过举例的方式详细地描述了认为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其进行进一步的修改和变化,并且所有这些修改和变化都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识别卡,包括卡体,所述卡体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保护膜层、第一图文层、第一基层、第二基层、第二图文层和第二保护膜层,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体具有从所述第一保护膜层的表面向内延伸进入所述第二基层的第一凹部,以使得能够从卡体外部通过所述第一凹部看到所述第二基层的第一颜色,并且所述第一凹部在所述第二基层内的深度满足以下关系式:
0.03≤d2≤t2-0.03
其中,t2是第二基层的厚度,d2是第一凹部在所述第二基层内的深度,单位为毫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识别卡,其中,所述第一凹部延伸进入所述第二基层,并且所述第一凹部在所述第二基层内的深度满足以下关系式:
t2≥0.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识别卡,其中所述卡体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基层和所述第二基层之间的中间层,并且所述卡体还具有从所述第一保护膜层的表面向内延伸进入所述中间层的第二凹部,以使得能够从卡体外部通过所述第二凹部看到所述中间层的第二颜色,并且所述第二凹部在所述中间层内的深度满足以下关系式:
0.03≤d3≤t3-0.03
其中,t3是中间层的厚度,d3是第二凹部在所述中间层内的深度,单位为毫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识别卡,其中,所述卡体还具有从所述第一保护膜层的表面向内延伸进入所述第一基层的第三凹部,以使得能够从卡体外部通过所述第三凹部看到所述第一基层的第三颜色,并且所述第三凹部在所述第一基层内的深度满足以下关系式:
其中,t1是第一基层的厚度,d1是第三凹部在第一基层内的深度,单位为毫米。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识别卡,其中所述卡体还包括至少一个附加层,所述卡体还具有从所述第一保护膜层的表面向内延伸进入所述附加层的第四凹部,以使得能够从卡体外部通过所述第四凹部看到所述附加层的第四颜色,并且所述第四凹部在所述附加层内的深度满足以下关系式:
0.03≤d4≤t4-0.03
其中,t4是所述附加层的厚度,d4是第三凹部在所述附加层内的深度,单位为毫米。
6.一种识别卡,包括卡体,所述卡体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保护膜层、第一图文层、第一基层、中间层、第二基层、第二图文层和第二保护膜层,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体具有从所述第一保护膜层的表面向内延伸进入所述中间层的第一凹部,以使得能够从卡体外部通过所述第一凹部看到所述中间层的第一颜色,并且所述第一凹部在所述中间层内的深度满足以下关系式:
0.03≤d3≤t3-0.03
其中,t3是中间层的厚度,d3是第一凹部在所述中间层内的深度,单位为毫米。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识别卡,其中,所述卡体还具有从所述第一保护膜层的表面向内延伸进入所述第一基层的第二凹部,以使得能够从卡体外部通过所述第二凹部看到所述第一基层的第二颜色,并且所述第二凹部在所述第一基层内的深度满足以下关系式:
其中,t1是第一基层的厚度,d1是第二凹部在第一基层内的深度,单位为毫米。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识别卡,其中所述卡体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基层与所述中间层之间或设置在所述中间层与所述第二基层之间的至少一个附加层,所述卡体还具有从所述第一保护膜层的表面向内延伸进入所述附加层的第三凹部,以使得能够从卡体外部通过所述第三凹部看到所述附加层的第三颜色,并且所述第三凹部在所述附加层内的深度满足以下关系式:
0.03≤d4≤t4-0.03
其中,t4是所述附加层的厚度,d4是第三凹部在所述附加层内的深度,单位为毫米。
9.一种识别卡,包括卡体,所述卡体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保护膜层、第一图文层、第一基层、中间层、第二基层、第二图文层和第二保护膜层,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体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基层与所述中间层之间或设置在所述中间层与所述第二基层之间的至少一个附加层,所述卡体还具有从所述第一保护膜层的表面向内延伸进入所述附加层的第一凹部,以使得能够从卡体外部通过所述第一凹部看到所述附加层的第一颜色,并且所述一凹部在所述附加层内的深度满足以下关系式:
0.03≤d4≤t4-0.03
其中,t4是所述附加层的厚度,d4是第一凹部在所述附加层内的深度,单位为毫米。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识别卡,其中,所述卡体还具有从所述第一保护膜层的表面向内延伸进入所述第一基层的第二凹部,以使得能够从卡体外部通过所述第二凹部看到所述第一基层的第二颜色,并且所述第二凹部在所述第一基层内的深度满足以下关系式:
其中,t1是第一基层的厚度,d1是第二凹部在第一基层内的深度,单位为毫米。
CN201820598140.7U 2018-04-25 2018-04-25 一种识别卡 Active CN2082078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598140.7U CN208207882U (zh) 2018-04-25 2018-04-25 一种识别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598140.7U CN208207882U (zh) 2018-04-25 2018-04-25 一种识别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207882U true CN208207882U (zh) 2018-12-07

Family

ID=645209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598140.7U Active CN208207882U (zh) 2018-04-25 2018-04-25 一种识别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20788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16416A (zh) * 2018-04-25 2018-08-17 捷德(中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识别卡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16416A (zh) * 2018-04-25 2018-08-17 捷德(中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识别卡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824926B2 (en) Weighted transaction card
JP6798568B2 (ja) カード、カードの製造方法
CN208207881U (zh) 一种识别卡
WO2019206182A1 (en) Identification card
CN108446755A (zh) 一种识别卡
CN208207882U (zh) 一种识别卡
CN209182856U (zh) 具有陶瓷基体的识别卡
CN108416416A (zh) 一种识别卡
CN108446756A (zh) 一种识别卡
CN209182855U (zh) 具有玻璃基体的识别卡
US11657249B2 (en) Identification card with a glass substrate, identification card with a ceramic substrat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s thereof
CN208506792U (zh) 一种识别卡
CN109447207A (zh) 具有陶瓷基体的识别卡及其制造方法
CN209182858U (zh) 彩边识别卡
CN209265487U (zh) 识别卡
CN208225085U (zh) 一种识别卡
CA3073852C (en) Weighted transaction card
CN209281446U (zh) 识别卡
CN109657772A (zh) 镜面卡及其制造方法
CN109447206A (zh) 具有玻璃基体的识别卡及其制造方法
CN210123564U (zh) 识别卡
CN210123565U (zh) 识别卡
CN209281445U (zh) 识别卡
CN209821867U (zh) 一种识别卡
JP2021528754A (ja) メタルカード及びカード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330096 No. 399 torch street, hi tech Development Zone, Jiangxi, Nanchang

Patentee after: Jiede (China)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330096 No. 399 torch street, hi tech Development Zone, Jiangxi, Nanchang

Patentee before: JEDE (Chin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