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169270U - 一种连接接头装置及预应力预制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连接接头装置及预应力预制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169270U
CN208169270U CN201820026282.6U CN201820026282U CN208169270U CN 208169270 U CN208169270 U CN 208169270U CN 201820026282 U CN201820026282 U CN 201820026282U CN 208169270 U CN208169270 U CN 2081692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nut
prefabricated component
inserted link
chu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02628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兆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2002628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1692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1692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1692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utual Connection Of Rods And Tubes (AREA)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致力于开发一种结构简单、连接牢固、安装方便的连接接头装置及运用上述连接接头的预应力预制件,包括杆体,杆体包括连接部和插接部,插接部的端头设置有与外部的扣筒形成限位配合的卡接头,卡接头的一端设有导向面,该导向面至少有部分为弧面,其中扣筒的一端设置有至少两片卡台,供卡接头插入并形成卡接配合,上预应力预制件、下预应力预制件之间均匀地对应设置有多个连接接头装置,本实用新型导向部为圆弧面,其与扣筒卡台的接触面为圆面,导向时接触面无死角,不会卡死,保证插销插接到位,以提高桩体连接可靠度。

Description

一种连接接头装置及预应力预制件
本申请是发明创造名称为“一种连接插杆、连接接头装置及预应力预制件”的分案申请,其申请日为:2017-12-04,申请号为:201721661766X。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连接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连接接头装置及包含该连接接头装置的预应力预制件。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建筑物基础抗拔工程的预制桩,大部分采用端板焊接的形式进行桩与桩的连接。由于这种连接方式属于电焊焊接,因人员焊接水平参差不齐,可能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影响施工质量。为此,很多实用新型人将桩的连接方式向无端板方向进行改进。
例如,本申请人的专利号为“ZL200810060180.7”、名称为“无剪切快速强拉对接扣件及对接件”的中国专利就采用了一种无端板结构,它包括涨拉螺帽、顶拉螺帽,涨拉螺帽和顶拉螺帽为内螺纹结构,顶拉螺帽内设置有由两片或多片构成的锥形套、垫片、弹簧、镦头、丝扣套。这种连接方式可解决焊接存在的问题,实现了预制件与预制件间快速、可靠对接。但是,该专利为了连接牢固,采用了多片锥形套的方式限位,安装时需要把多片锥形套都安装在一专用工具上才能进行后续动作,操作便捷性方面存在不足。
再如,专利号为“ZL201720161153.3”、名称为“一种连接接头装置”的中国专利也采用了无端板结构。该专利在上述实用新型的基础上将垫片和两片或多片构成的锥形套一体化,其公开的扣筒包括环状底托,所述底托上沿周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具有卡扣功能的卡片结构。在此基础上,该专利还公开一种连接接头装置,其包括底筒与顶筒,所述底筒的内腔设置有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抵靠在底筒的内腔底部,所述弹性元件的上面设置有所述的扣筒,所述扣筒的底托设置于弹性元件上面,所述扣筒的多个卡片机构上面设置有中空的锁筒,所述锁筒固定于底筒的内腔,所述扣筒抵靠于锁筒的下端,所述顶筒的内腔固定有插销,所述顶筒与底筒之间通过插销穿过锁筒后卡扣于扣筒的多个卡片围成的内腔上使二者连接在一起。
该专利将垫片及锥形套整合为一体式扣筒,操作起来更为方便。但是,由于扣筒的形变弱于分体式锥形套,因此需要适应性地改进插销,否则插销进入扣筒时会相对困难。具体地,该结构插销与扣筒的卡片式卡台卡接,其插销的导向部为平直切口,导向作用不够理想,插入过程中插销可能与卡台卡死,使得部分插销不能插接到位,由此影响桩体连接可靠度,造成抗拔抗拉能力下降。
除预制桩外,其它类似的预制件也存在类似的问题。为此本实用新型人在现有的诸多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研发及实验,力争做出一款结构简单、稳定、连接牢固、安装方便的连接接头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基于上述技术问题,致力于开发一种结构简单、连接牢固、安装方便的连接接头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连接插杆,包括杆体,杆体包括连接部和插接部,插接部的端头设置有与外部的扣筒形成限位配合的卡接头,其中卡接头靠近连接部的一端设置有卡接扣筒的限位面,卡接头远离连接部的一端设置有导向面,该导向面至少有部分为弧面。
进一步的导向面包括多个使得杆体上小下大且不在同一圆周的弧面,呈弧面的导向面使得连接插杆可以顺畅的与扣筒形成卡接配合,避免了平直切口导致连接插杆与扣筒卡死。
插接部上设有用于容置并与外部的扣筒形成限位配合的限位槽,限位槽上靠近卡接头的一端形成限位面。
杆体包括大头端和小头端:连接部位于大头端,其上设有丝扣;插接部位于小头端,其为自连接部延伸逐渐变小的锥形体,插接部依次设置限位槽和导向面,导向面用于使杆体小头端平滑撑开卡台,所述限位槽包括至少一个用于与卡台配合的限位面。
限位槽上靠近卡接头的一端形成多级限位面。
限位槽为矩形槽或梯形槽。
所述连接部和插接部的结合位置设有凸起于插接部主体的限位台阶,所述限位台阶对插接部的插入深度进行限位。
具体的说,从小头端到大头端,依次设置为插接部、限位台阶、连接部。
进一步的,杆体上还包括装卡部,装卡部用于与卡装工具卡接配合,所述装卡部通过卡接面与卡装工具卡接配合,所述装卡部垂直于插接部轴线的截面为非圆形。
所述装卡部垂直于插接部轴线的截面为多边形。
所述装卡部垂直于插接部轴线的截面的轮廓线至少有两段为直线段。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技术方案为,一种连接接头装置,包括扣筒及所述的连接插杆,其中扣筒的一端设置有至少两片卡台,供连接插杆的卡接头插入并形成卡接配合。
所述扣筒与连接插杆的第一接触部设有第二导向面。
所述扣筒包括筒体及筒体上的多片具有卡扣功能的卡台,多片卡台周向均匀的间隔设置。
所述筒体包括底托和连接片,所述卡台与底托通过连接片连接,所述连接片为弹性片。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大螺母、小螺母、中间螺母以及压簧,中间螺母、扣筒以及压簧依次装于大螺母内,连接插杆固定连接装于小螺母,所述大螺母和小螺母的底部均设有用于与钢筋墩头卡接的穿筋孔,所述小螺母上旋接连接插杆,即连接插杆的连接部与小螺母旋接,所述大螺母内腔设有弹性元件和卡台,中间螺母旋接在大螺母内且将卡台上移位定位,在连接接头装置结合配置期间,所述连接插杆的插接部穿入中间螺母,所述导向面平滑顶开卡台并促使卡台压紧弹性元件使之收缩,至弹性元件复位并卡台与限位槽卡接配合。
所述中间螺母的内腔为自连接插杆插入方向逐渐变小的锥形腔,所述中间螺母的内腔面与连接插杆贴合。
所述中间螺母的尾端设有装配部,所述装配部与装配工具的配合面为位于中间螺母内腔和/或外周的非圆面。
所述中间螺母的尾端设置有中间螺母倒角面,杆体上的限位台阶设置与中间螺母倒角面配合的平滑过渡部。
优选地,中间螺母与卡台抵持的一端内壁具有倾斜度不同的定位面和止位面,所述定位面构成定位腔,所述止位面构成止位腔,所述卡台在弹性元件的作用下贴紧定位面,当卡台沿着定位腔的内壁向止位腔方向移动并触碰到止位腔时,所述的止位腔能阻止卡台移动从而防止卡台滑出定位腔。
所述定位面和止位面之间具有夹角且夹角为钝角。
优选地,所述扣筒包括底托及底托上沿周向均匀间隔设置有多个具有卡扣功能的卡台,所述卡台与底托通过卡片连接,所述底托、卡片、卡台为一体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筒体外周设有丝扣,所述卡台向轴心方向径向地收缩。
所述扣筒的筒体与卡台的外周具有径向落差,所述筒体的直径大于所述卡台的直径。
所述筒体的尾端设有卡装面,所述卡装面为设置于筒体的内腔和/或的非圆面。
所述筒体的尾端设有第二倒角面,杆体上的限位台阶设置有与第二倒角面配合的平滑过渡部。
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接头装置还包括大螺母、小螺母及扣筒,所述扣筒卡台朝里并与大螺母固定连接,连接插杆固定连接装于小螺母。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预应力预制件,包括上预应力预制件、下预应力预制件以及用于连接所述上预应力预制件与下接预应力预制件的连接接头装置,所述连接接头装置为上述的任一连接接头装置,其中,预应力预制件内的若干条纵向钢筋和横向钢筋构成预制件钢筋骨架,所述预制件两端分别对应置有大螺母和小螺母,所述大螺母和小螺母通过穿筋孔分别与墩头后的纵向钢筋主筋卡接。
所述上预应力预制件、下预应力预制件之间均匀地对应设置有多个连接接头装置。
本实用新型与背景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插杆的导向部为圆弧面,其与扣筒卡台的接触面为圆面,导向时接触面无死角,不会卡死,保证插销插接到位,以提高桩体连接可靠度,避免抗拔抗拉能力下降同时也避免了因不平滑而导致插杆压折卡台或插杆撞击卡台导致卡台变形而连接不紧密不稳定的问题。
此外,本实用新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进行了优化,还可以取得若干效果,例如:
(1)对于预制件这样体积大重量高的大型构件,其内部连接的稳定性尤其重要,本实用新型中间螺母与锥形体的插杆贴合配置,加之中间螺母上契合槽和连接插杆上的过渡台阶的契合,一方面使得连接接头结合为一个整体,去除了接头内部的间隙,带来了严密性所起到的好处,另一方面,分散了受力的作用点,由线接触变为周面接触,增强了产品寿命和产品的稳定性。
(2)限位槽的多个限位面形成多级支撑,加大接触面积及分散受力点,以及矩形或梯形或梯台式限位面的结构,从而提高了连接插杆与卡台的抗张拉力,可以更有效的防止连接插杆被拉脱。
(3)中间螺母的止位腔能配合插杆对卡台形成稳固的三角定位,防止卡台脱离定位腔,使连接接头插接过程稳定可靠。
(4)本实用新型装卡部的设置改变了原来开槽装配的结构,变为周向卡持装配,避免了开槽对钢性件应力的破坏以及装配中打豁装配口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连接插杆的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连接插杆的另一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连接插杆的又一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连接接头装置的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连接接头装置的中间螺母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连接接头装置的扣筒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连接插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连接接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所示实施方式阐述本实用新型。此次公开的实施方式可以认为在所有方面均为例示,不具限制性。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不受以下实施方式的说明所限,仅由权利要求书的范围所示,而且包括与权利要求范围具有同样意思及权利要求范围内的所有变形。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阐述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的本实用新型连接插杆的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一种连接插杆,包括杆体1,杆体1包括连接部2和插接部3,插接部3的端头设置有与外部的扣筒形成限位配合的卡接头,其中卡接头靠近连接部的一端设置有卡接扣筒的限位面61,卡接头远离连接部的一端设置有导向面4,该导向面4至少有部分为弧面,连接部2上设有丝扣,插接部3为自连接部2 延伸逐渐变小的锥形体并且插接部3的端部设有圆弧形的导向面4,可以理解的是连接插杆也可以为圆柱体或其他规则多边体,插接部3上还设有用于容置并与卡台形成限位配合的限位槽6,所述连接部2和插接部3的结合位置设有凸起于插接部3主体的限位台阶5,所述限位台阶5对插接部3的插入深度进行限位,由于插接部3为自连接部2延伸逐渐变小的锥形体使得杆体1形成大头端和小头端,依次设置为连接部2、限位台阶5、插接部3,连接部2设于大头端,其上设有丝扣,插接部3依次设置限位槽6和导向面4,导向面4用于使杆体小头端平滑撑开卡台。
导向面4包括多个使得杆体上小下大且在不同圆周面的弧面(图中未体现),导向面4由多个弧度不同的圆弧组成可以将导向作用分为多级,以适应不同的卡台,无需更换现有卡台,提高连接插杆的适配性,经济价值很大;并且导向面4分级后,每段圆弧之间在连接插杆插入过程中形成一段段力的缓冲区,这样有利于连接插杆更准确的完成对接。
限位槽6包括至少一个用于与卡台配合的限位面61,杆体1上径向的凹陷从而形成限位槽6,限位槽6与卡台的结合部在外形上相互吻合,在所述限位面61为斜面时,其在杆体1上成三角形槽。
本实施例中杆体1上还包括装卡部7,所述装卡部7通过卡接面71与卡装工具卡接配合,所述卡接面71包括至少一个非圆的面,卡接面71的具体位置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在杆体1的多个位置上,例如:
当安装工具为多角套筒式时,装卡部7可以凸起于插接部3,设置在限位台阶5上,装卡部7垂直于插接部轴线的截面为多边形,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所述装卡部垂直于插接部轴线的截面为非圆形的其他可以卡住带动连接插杆同步运动即可。
如图2所示,当装卡部7设置于插接部3上时,装卡部垂直于插接部轴线的截面的轮廓线至少有两段为直线段,可以理解的是装卡部7为设置于插接部3的下凹平面或切削立面,下凹平面或切削立面为两个,对称的设置在插接部两侧,也可以想到的是装卡部为插接部上车削的槽。
为了增强限位槽6与扣筒的限位配合适配性及提高抗拔抗拉强度,设计了一种限位槽结构,限位槽6为矩形槽或梯形槽,可以与带有矩形或梯形卡台的扣筒配合,导向面4为使得杆体上小下大的圆弧锥面。
如图3所示,随着限位面61的增加,限位槽6在杆体上1体现为锯齿槽或台阶式递进槽,其中优选地方案是台阶式递进槽,不仅可以起到限位作用,在杆体1结合配置期间,由于其递进结构,任一台阶均可与卡台形成限位配合,起到了缓冲和调节作用,即连接插杆的位置由于现场施工环境的影响可能高于或低于理论装配位,容易使得接头连接装置形成非完全配合,从而导致连接不紧密或松动,抗拔能力不足,而台阶式递进式的限位槽可以对杆体形成多级的限位配合并均为完全限位,大大加强了连接接头的稳定性。
该连接插杆在整体结构上多了多处细化调整,如限位台阶5,装卡部7,限位槽6等,对体积庞大异常沉重的预制件来说拉拔力在5吨以上,本实用新型的改进均是对受力点多次检验后起到良好效果的改进,由于预制件或桩的特性决定其一旦连接就深埋于地下或建筑物内,故对连接件的寿命、稳定性及抗拉强度均有很高的要求,本次改进旨在保证抗拉强度的情况下进一步提高连接插杆的使用寿命及其适配性和稳定性。
实施例2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连接接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连接插杆采用图2所示的连接插杆,包括扣筒105及所述的连接插杆,其中扣筒105的一端设置有至少两片卡台152,供连接插杆的卡接头插入并形成卡接配合,所述扣筒105与连接插杆的第一接触部设有第二导向面40,所述扣筒105包括筒体及筒体上的多片具有卡扣功能的卡台152,多片卡台152 周向均匀的间隔设置,本实施例中所述筒体包括底托151和连接片153,所述卡台152与底托151通过连接片153连接,所述连接片153为弹性片,具有弹性变形,这样连接插杆上的圆弧形导向面4和矩形的限位槽6既实现了平滑对接避免卡死,又通过矩形限位槽增强抗拔抗拉强度。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大螺母101、小螺母102、中间螺母103,在预制件连接过程中,预制件件中的钢筋骨架上的纵向钢筋主筋11分别穿过大螺母101、小螺母102的底部穿筋孔109后墩头,钢筋墩头与穿筋孔109卡接固定,连接插杆与小螺母102旋接,大螺母101内腔设有弹性元件104和扣筒105,弹性元件104顶持扣筒105,中间螺母103旋接在大螺母 101内且将扣筒105上移位定位,弹性元件104为压簧,也可以为橡胶、卡簧、弹片等其他具有复位功能的弹力件,在连接接头装置结合配置期间,所述杆体1的卡接头穿过中间螺母 103,顺着扣筒105或者杆体1任一部件上的导向面平滑顶开扣筒105并促使扣筒105压紧弹性元件104使之收缩,至弹性元件104复位并扣筒105与限位槽6卡接配合。
在本实施例中大螺母101、小螺母102外形为圆柱体,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大螺母101、小螺母102的外形可以是多边形、三角形或者椭圆等等,甚至螺母外延伸有用于固定或止转的齿或齿状卡台均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优选地,所述扣筒105包括底托151及底托151上沿周向均匀间隔设置有多个具有卡扣功能的卡台152,所述卡台152与底托151通过卡片153连接,所述底托151、连接片 153、卡台152可为一体结构,其中,卡台152之间的间隔为矩形或倒T形或水滴形等,当然,扣筒103上的底托151、连接片153、卡台152可以制作为分体式的。
如图5所示,中间螺母103与扣筒抵持的一端内壁具有倾斜度不同的定位面113和止位面123,定位面113和止位面123之间具有夹角∠a且夹角∠a为120°-160°的钝角,定位面113和止位面123形成稳定的三角限位结构,所述定位面113构成定位腔,止位面123 构成止位腔,其中,定位腔为圆锥面腔,所述扣筒与中间螺母的抵持位置为锥面,所述扣筒 105在弹性元件104的作用下贴紧定位面113,当扣筒105沿着定位腔的内壁向止位腔方向移动并触碰到止位腔时,所述的止位腔能阻止扣筒105移动从而防止扣筒105滑出定位腔,这样进一步保证了扣筒105与杆体1连接的稳定性。
另外,为了消除中间螺母103的受力不均问题,中间螺母103的内腔为自杆体插入方向逐渐变小的锥形腔,所述中间螺母103的内腔面与杆体贴合,这样杆体与中间螺母103形成圆锥配合,不仅结构紧凑、配合精度高、使用寿命长,而且将连接插杆周向限位并且将连接插杆上的力均匀分散由整个中间螺母103内壁受力,避免单点受力导致变形的发生。
在本实施例中对中间螺母103还做了进一步优化,所述中间螺母103的尾端设有装配部133,所述装配部133与装配工具的配合面为位于中间螺母103的内腔和/或外周的非圆面,实施例中所述装配部133为设置于中间螺母103的内腔的规则多边形,可以理解的是装配部133也可设置于中间螺母103的外周,并且装配部133包括至少一个非圆的面,具体的说便于装配工具可通过装配部133带动中间螺母103同步运动即可,无需限定具体形状,可以为规则多边形或不规则多边形或不在同一平面的半圆或不在同一平面的具有卡限功能的其他形状。
进一步的,所述中间螺母103的尾端设置有中间螺母倒角面143,杆体1上的限位台阶5设置与中间螺母倒角面143配合的平滑过渡部,如果限位台阶5为平滑的圆弧过渡则中间螺母103上的倒角面143为圆弧倒角式槽,如果限位台阶5为矩形台阶或直线倒角台阶则倒角面143为与之对应的直角或直线倒角面,总之,倒角面143与限位台阶形状契合,使得连接插杆和中间螺母103连接处实现无缝对接,稳定性和整体性得到极大提升。
实施例3
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连接接头装置的扣筒结构示意图,包括扣筒105的筒体外周设有丝扣,所述卡台向轴心方向径向地收缩,这时的扣筒与实施例3中的扣筒结构不同,筒体可以看做是将间隔设置的卡台稳固在一起的延伸体,无需分割为底座和连接片,因为筒体和卡台为一体铸件,如筒体为圆环筒体,卡台向向轴心方向径向地收缩,可以理解为卡台向内折弯形成逐渐变小的锥套。
进一步细化的,在加工丝扣时,为了方便加工,在筒体尾部会有退刀槽,使得筒体尾部留有一小段相对于退刀槽的凸起,故扣筒105的结构也可以包括依次延伸的底座511、安装部512和收缩卡齿513,所述安装部512上设有丝扣并与大螺母101旋接,所述收缩卡齿513径向收缩地均匀间隔布置。
本实施例使用的是如图7所示的连接插杆,在连接接头装置结合配置期间,所述连接插杆上的导向面平滑顶开收缩卡齿513并穿过扣筒105,至收缩卡齿513复位并连接插杆与扣筒105形成限位配合。
另外,扣筒105的筒体与卡台152的外周具有径向落差,所述筒体的直径大于所述卡台152的直径,该径向落差使得扣筒与固定他的套筒安装后卡台与套筒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更有利于卡台的撑开。
所述扣筒105的尾端设有卡装面514,所述卡装面514为设置于扣筒105的尾端的内腔和/或外周的非圆面,本实施例中卡装面为扣筒内腔周向均匀设置的三角凹槽。
所述扣筒105的尾端设有第二倒角面515,连接插杆上的限位台阶5设置有与第二倒角面配合的平滑过渡部,该倒角面的设置原理同中间螺母倒角面。
所述扣筒105与连接插杆的第一接触部设有导向面40。
进一步细化的,如图8所示,连接接头装置还包括大螺母101、小螺母102,连接插杆杆体1的连接部2与小螺母102旋接,所述大螺母101内设有扣筒105,扣筒105的筒体外周设有丝扣,所述卡台152向轴心方向径向地收缩,所述扣筒105的筒体卡台152朝向大螺母101内部与大螺母101旋接,所述卡台152径向收缩地均匀间隔设置,另一种细化的方案是,扣筒包括依次延伸的底座511、安装部512和收缩卡齿513,所述安装部512上设有丝扣并与大螺母101旋接,所述收缩卡齿513径向收缩地均匀间隔布置,连接插杆与小螺母 102旋接,在连接接头装置结合配置期间,所述连接插杆顺着导向面4和/或第二导向面40平滑顶开收缩卡齿513并穿过扣筒105,至收缩卡齿513复位并连接插杆与扣筒105形成限位配合。
该实施例与实施例3相比不同之处在于:1、去除了弹簧和中间螺母,扣筒的收缩卡齿513具有一定的弹性形变,扣筒105的承担了中间螺母的部分功能;2、扣筒105的安装方向相反,由顺向对接改为逆向对接,随之对限位槽和卡台的限位结构做出重新设计,必要的是限位面和卡台的限位配合是牢固的稳定的,直角或锐角或卡扣式的限位配合为优选。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预应力预制件,包括第一预应力预制件、第二预应力预制件以及用于连接所述第一预应力预制件与第二接预应力预制件的连接接头装置,所述连接接头装置为包括连接插杆及扣筒105的连接接头装置,其中,预应力预制件内的若干条纵向钢筋和横向钢筋构成预制件钢筋骨架,所述预制件两端分别对应安装连接插杆和扣筒,其中第一预应力预制件、第二预应力预制件中的一端安装连接插杆,另一端安装扣筒。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接头装置为包括连接插杆、大螺母101、小螺母102、中间螺母103、弹性元件104及扣筒105的连接接头装置,其中,大螺母101和小螺母102分别穿设于预制件钢筋骨架的钢筋,其中钢筋端部设置有墩头,墩头与穿筋孔109固定连接,连接插杆与小螺母102固定连接。
具体的说,所述预制件两端分别对应设置有大螺母101和小螺母102,所述大螺母101和小螺母102通过穿筋孔109分别于墩头后的纵向钢筋主筋11卡接,所述小螺母102上旋接连接插杆,所述大螺母101内腔设有弹性元件104和扣筒105,中间螺母103旋接在大螺母101内且将扣筒105上移位定位,在连接接头装置结合配置期间,所述连接插杆的卡接头穿入中间螺母103,所述导向面4平滑顶开卡台152并促使扣筒105压紧弹性元件104使之收缩,至弹性元件104复位并扣筒105与连接插杆形成卡接配合。
另一种具体的预应力预制件,所用的连接接头装置为包括连接插杆、大螺母101、小螺母102及扣筒105的连接接头装置,所述预制件两端分别对应设置有大螺母101和小螺母102,所述大螺母101和小螺母102通过穿筋孔109分别于墩头后的纵向钢筋主筋11卡接,所述小螺母102上旋接连接插杆,所述大螺母101内设有扣筒105,所述扣筒105的筒体上设有丝扣并卡台152朝里的与大螺母101旋接,所述卡台152径向收缩地均匀间隔设置,在连接接头装置结合配置期间,所述连接插杆上的导向面4平滑顶开卡台152并穿过扣筒105,至卡台152复位并连接插杆与扣筒105形成限位配合。
进一步的细化,当扣筒包括依次延伸的底座511、安装部512和收缩卡齿513时,所述安装部512上设有丝扣并与大螺母101旋接,所述收缩卡齿513径向收缩地均匀间隔布置,连接插杆与小螺母102旋接,在连接接头装置结合配置期间,所述连接插杆顺着导向面 4和/或第二导向面40平滑顶开收缩卡齿513并穿过扣筒105,至收缩卡齿513复位并连接插杆与扣筒105形成限位配合。

Claims (10)

1.一种连接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扣筒及连接插杆,连接插杆包括杆体,杆体包括连接部和插接部,插接部的端头设置有与外部的扣筒形成限位配合的卡接头,其中卡接头靠近连接部的一端设置有卡接扣筒的限位面,卡接头远离连接部的一端设置有导向面,该导向面至少有部分为弧面,杆体包括大头端和小头端,连接部位于大头端,其上设有丝扣;插接部位于小头端,其为自连接部延伸逐渐变小的锥形体,扣筒的一端设置有至少两片具有卡扣功能的卡台,供连接插杆的卡接头插入并形成卡接配合,所述扣筒包括筒体及筒体上的多片卡台,多片卡台周向均匀的间隔设置,所述筒体包括底托和连接片,所述卡台与底托通过连接片连接,所述连接片为弹性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扣筒与连接插杆的第一接触部设有第二导向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大螺母、小螺母、中间螺母以及压簧,中间螺母、扣筒以及压簧依次装于大螺母内,连接插杆固定连接装于小螺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螺母的内腔为自连接插杆插入方向逐渐变小的锥形腔,所述中间螺母的内腔面与连接插杆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螺母的尾端设有装配部,所述装配部与装配工具的配合面为位于中间螺母内腔和/或外周的非圆面。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螺母的尾端设置有中间螺母倒角面,杆体上的限位台阶设置与中间螺母倒角面配合的平滑过渡部。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螺母与扣筒抵持的一端内壁具有倾斜度不同的定位面和止位面,所述定位面构成定位腔,所述止位面构成止位腔,所述扣筒在压簧的作用下贴紧定位面,当扣筒沿着定位腔的内壁向止位腔方向移动并触碰到止位腔时,所述的止位腔能阻止扣筒移动从而防止扣筒滑出定位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面和止位面之间具有夹角且夹角为钝角。
9.一种预应力预制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预应力预制件、第二预应力预制件以及用于连接所述第一预应力预制件与第二接预应力预制件的连接接头装置,所述连接接头装置为上述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连接接头装置,其中第一预应力预制件、第二预应力预制件中的一端安装连接插杆,另一端安装扣筒。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预应力预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应力预制件、第二预应力预制件的端部均匀地对应设置有多个连接接头装置。
CN201820026282.6U 2017-12-04 2017-12-04 一种连接接头装置及预应力预制件 Active CN2081692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26282.6U CN208169270U (zh) 2017-12-04 2017-12-04 一种连接接头装置及预应力预制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661766.X 2017-12-04
CN201820026282.6U CN208169270U (zh) 2017-12-04 2017-12-04 一种连接接头装置及预应力预制件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661766.X Division 2017-12-04 2017-12-04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169270U true CN208169270U (zh) 2018-11-30

Family

ID=63900547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044480.5U Active CN208024674U (zh) 2017-12-04 2017-12-04 一种连接插杆
CN201820026446.5U Active CN208169271U (zh) 2017-12-04 2017-12-04 一种连接接头装置及预应力预制件
CN201820026282.6U Active CN208169270U (zh) 2017-12-04 2017-12-04 一种连接接头装置及预应力预制件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044480.5U Active CN208024674U (zh) 2017-12-04 2017-12-04 一种连接插杆
CN201820026446.5U Active CN208169271U (zh) 2017-12-04 2017-12-04 一种连接接头装置及预应力预制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3) CN20802467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81809A (zh) * 2020-06-28 2022-01-28 周兆弟 一种有轨电车路基结构及施工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81809A (zh) * 2020-06-28 2022-01-28 周兆弟 一种有轨电车路基结构及施工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169271U (zh) 2018-11-30
CN208024674U (zh) 2018-10-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169270U (zh) 一种连接接头装置及预应力预制件
CN109869388A (zh) 一种连接插杆、连接接头装置及预应力预制件
CN210194608U (zh) 一种圆形钢管桩螺旋式连接结构
CN211973851U (zh) 一种拼装建筑件
CN108487625B (zh) 一种脚手架搭建用连墙结构及安装方法
CN218407488U (zh) 一种楔缝式锚杆
CN110080468A (zh) 用于连接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柱竖向主筋的连接装置
CN109944355A (zh) 刚性连接的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及其装配方法
CN214116698U (zh) 一种预制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综合管廊
CN215214239U (zh) 一种圆管与圆管连接的连接件
CN201212399Y (zh) 纤维增强塑料锚杆紧固装置
CN108442682B (zh) 一种脚手架钢管的连接结构及安装方法
CN212376142U (zh) 自动对位的精轧螺纹钢夹片
CN211173209U (zh) 一种建筑裂缝修复固定件
CN203230172U (zh) 脚手架立杆
CN2519833Y (zh) 脚手架扣接件
CN219344160U (zh) 一种高层悬挑用的支模架顶托
CN209989802U (zh) 一种机械连接接头装置
CN220225739U (zh) 一种建筑钢结构连接结构
CN104533020A (zh) 一种预应力钢筋接长用连接器及其施工方法
CN212561485U (zh) 一种混凝土管桩的端板
CN215829406U (zh) 一种管桩啮合式快速接头结构
CN210460708U (zh) 一种用于切顶后的补强支护单柱式大吨位切顶支架
CN210888143U (zh) 古建筑泥墙加固用龙骨结构
CN109944397B (zh) 装配式混凝土墙竖向主筋免灌浆连接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