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134051U - 汽车车门玻璃导槽 - Google Patents

汽车车门玻璃导槽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134051U
CN208134051U CN201820466677.8U CN201820466677U CN208134051U CN 208134051 U CN208134051 U CN 208134051U CN 201820466677 U CN201820466677 U CN 201820466677U CN 208134051 U CN208134051 U CN 2081340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lass run
outside
plate portion
main body
car roo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46667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西川真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IKAWA RUBB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IKAWA RUBB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IKAWA RUBB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SAIKAWA RUBBER INDUSTRIES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1340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1340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10/00Sealing arrangements
    • B60J10/20Seal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 B60J10/26Seal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characterised by the surface shape
    • B60J10/265Seal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characterised by the surface shape the surface being primarily decorativ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10/00Sealing arrangements
    • B60J10/15Seal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B60J10/18Seal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provided with reinforcements or inser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10/00Sealing arrangements
    • B60J10/70Seal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ndows or windscreens
    • B60J10/74Seal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ndows or windscreens for sliding window panes, e.g. sash guides
    • B60J10/76Seal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ndows or windscreens for sliding window panes, e.g. sash guides for window sashes; for glass run chann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10/00Sealing arrangements
    • B60J10/80Seal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opening panels, e.g. doors
    • B60J10/86Seal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opening panels, e.g. doors arranged on the opening panel
    • B60J10/88Seal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opening panels, e.g. doors arranged on the opening panel mounted on, or integral with, the glass-run sea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3/00Elements for body-finishing, identifying, or decorating; 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for advertising purposes
    • B60R13/06Sealing strip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eal Device For Vehicle (AREA)
  • Vehicle Interior And Exterior Ornaments, Soundproofing, And Insulation (AREA)
  • Window Of Vehicl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车门玻璃导槽,包括玻璃导槽主体、芯部及嵌条,玻璃导槽主体具有插槽,供形成在窗框的上边部上且向车室外侧延伸的玻璃导槽安装板部插入,芯部嵌入玻璃导槽主体中,嵌条安装在玻璃导槽主体的车室外侧,在嵌条的上侧和下侧分别设有上侧卡合部和下侧卡合部,在玻璃导槽主体的插槽的内表面上设有密封唇,密封唇与玻璃导槽安装板部接触,在玻璃导槽主体的车室外侧设有上侧弹性突起和下侧弹性突起,上侧弹性突起和和下侧弹性突起分别与上侧卡合部和下侧卡合部卡合,芯部具有上板部、下板部和外板部,芯部的截面中上板部与外板部的交界部分呈曲率较大的弯曲形状。因此既能够缩短嵌条的宽度,又能够改善安装时的作业性。

Description

汽车车门玻璃导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设置在汽车车门上的玻璃导槽,尤其是属于以下技术领域:将玻璃导槽从车室外侧安装到窗框上的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设在汽车侧部的车门有很多种,其中一种是具有窗框(又叫车门窗框)的车门,该窗框用于支承车窗玻璃的周缘部。在这种具有窗框的车门上设置有用来对窗框与车窗玻璃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的玻璃导槽。
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玻璃导槽从车室外侧安装到窗框上。这种类型的玻璃导槽被称为遮蔽型玻璃导槽,其从车室外侧覆盖并遮住窗框的一部分,有时例如出于车辆外观设计上的要求而采用该遮蔽型玻璃导槽。
遮蔽型玻璃导槽以供安装玻璃导槽主体的玻璃导槽安装板部向车室外侧突出的方式设在窗框上。在玻璃导槽主体中嵌入有由硬质部件构成的芯部,在玻璃导槽主体上还形成有供窗框的玻璃导槽安装板部插入的插槽。专利文献1的玻璃导槽是通过将窗框的玻璃导槽安装板部插入插槽内而从车室外侧安装到窗框上的,在该安装状态下,芯部的刚性能够使玻璃导槽具有支承力。
在专利文献1中,在玻璃导槽主体的车室外侧安装有例如金属制的嵌条。在玻璃导槽主体的车室外表面的上侧和下侧形成有弹性突起,嵌条的上侧和下侧分别钩住上述弹性突起而与上述弹性突起卡合起来。
专利文献1:中国专利申请公开第104924999号说明书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出于遮蔽型玻璃导槽的设计上的理由,有时需要缩短嵌条的宽度来使嵌条的形状更细。然而,如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一样,嵌条的安装结构是使嵌条的上侧和下侧钩住玻璃导槽主体的弹性突起的结构,在安装嵌条时需要让嵌条按压弹性突起而使弹性突起发生弹性变形,在此状态下钩住嵌条。也就是说,在进行嵌条的安装作业时,先让嵌条向比安装结束位置更靠车室内侧的位置做过度的移动,嵌条钩上弹性突起后利用弹性突起的恢复力返回安装结束位置。因此,必须保证玻璃导槽主体与嵌条之间存在允许嵌条做过度移动的间隙,但如果使嵌条的宽度较窄,就能从外部看到允许嵌条做过度移动的间隙,从美观角度看不佳。
于是,可以想到使玻璃导槽主体的宽度变窄。如果玻璃导槽主体的宽度变窄,就能够与玻璃导槽主体的宽度对应,也使嵌条的宽度变窄。然而,在玻璃导槽主体上需要形成供窗框的玻璃导槽安装板部插入的插槽,必须保证该插槽的内表面与玻璃导槽安装板部之间有允许密封唇存在以实现密封性的空间,该密封唇由弹性材料构成。因此,很难使玻璃导槽主体的宽度变窄。
窗框的上边部例如沿汽车的车顶形状弯曲,但以实际上很难做到将玻璃导槽主体(包括芯部)成型得与该上边部的弯曲形状一致,所以就在将玻璃导槽主体和芯部呈直线状一体成型之后,在安装到窗框上时边沿上边部的弯曲形状使其弯曲边安装。此时,在专利文献1中芯部由互相平行的上板部和下板部、从上板部的车室外端部延伸至下板部的车室外端部的纵板部构成,上板部和下板部与纵板部相交且大致成直角,因此芯部上有两个接近直角的角。因为芯部具有上述截面形状,所以存在以下问题:要用很大的力才能使玻璃导槽主体弯曲,安装时作业性差。
本实用新型正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使嵌条的宽度可以变窄,并改善安装时的作业性。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是一种汽车车门玻璃导槽,其从车室外侧安装到窗框上,并对该窗框与车窗玻璃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该窗框延伸而形成汽车车门上的车窗开口,其中,上述汽车车门玻璃导槽包括:玻璃导槽主体,其由弹性材料构成且具有插槽,上述插槽供形成在上述窗框的上边部上且向车室外侧延伸的玻璃导槽安装板部插入,芯部,其由比上述弹性材料更硬的材料构成,且嵌入上述玻璃导槽主体中,以及嵌条,其安装在上述玻璃导槽主体的车室外侧;在上述嵌条的上侧和下侧分别设有上侧卡合部和下侧卡合部,在上述玻璃导槽主体的上述插槽的内表面上设有密封唇,上述密封唇与上述玻璃导槽安装板部接触,在上述玻璃导槽主体的车室外侧设有上侧弹性突起和下侧弹性突起,上述上侧弹性突起和上述下侧弹性突起分别与上述嵌条的上述上侧卡合部和上述下侧卡合部卡合,上述芯部具有上板部、下板部和外板部,其中,上述上板部沿上述玻璃导槽安装板部的上表面延伸,上述下板部沿上述玻璃导槽安装板部的下表面延伸,上述外板部从上述上板部的靠车室外侧的端部延伸到上述下板部的靠车室外侧的端部,上述芯部的截面中上述上板部与上述外板部的交界部分呈弯曲形状,该交界部分的曲率大于上述下板部与上述外板部的交界部分的曲率,上述玻璃导槽主体的车室外侧部分沿上述芯部延伸。
根据该构成,因为芯部的截面中上板部与外板部的交界部分呈曲率较大的弯曲形状,所以与现有例那种具有两个接近直角的角的芯部相比,用较小的力就能使芯部弯曲变形,将玻璃导槽主体安装到窗框的上边部时容易让玻璃导槽主体沿该上边部弯曲。而且,将窗框的玻璃导槽安装板部插入玻璃导槽主体的插槽内后,设在插槽的内表面上的密封唇就会与玻璃导槽安装板部接触。
将嵌条安装到玻璃导槽主体上时,对着玻璃导槽主体上的上侧弹性突起按压嵌条的上侧卡合部而使上侧弹性突起发生弹性变形,此时,嵌条会向车室内侧做过度的移动,因此必须保证玻璃导槽主体与嵌条之间存在允许嵌条做过度移动的间隙。在本方面中,因为芯部的截面中上板部与外板部的交界部分具有较大的曲率,且玻璃导槽主体的车室外侧部分沿芯部延伸,所以能够保证玻璃导槽主体与嵌条之间存在允许嵌条做过度移动的间隙。
第二方面从属于第一方面,其中,上述芯部的上述外板部的下侧形成为与上述下板部正交,上述密封唇从上述插槽的上表面向下方突出。
根据该构成,将窗框的玻璃导槽安装板部插入玻璃导槽主体的插槽内后,密封唇与玻璃导槽安装板部的上表面接触,玻璃导槽安装板部被布置到插槽内的下侧。此时,因为芯部的外板部的下侧与下板部大致成直角,所以能够利用芯部的外板部的下侧将玻璃导槽安装板部的靠车室外侧的端部定位。
第三方面从属于第一方面,其中,在上述玻璃导槽主体的靠车室外侧的上侧与上述嵌条的上侧卡合部之间设有间隙,在将上述嵌条安装到上述玻璃导槽主体上时,上述间隙允许上述嵌条向车室内侧做过度的移动,上述间隙位于比上述玻璃导槽主体的靠车室外侧的端面更靠车室内侧的位置。
根据该构成,因为允许嵌条向车室内侧做过度移动的间隙位于比玻璃导槽主体的靠车室外侧的端面更靠车室内侧的位置,所以能够保证存在允许嵌条做过度移动的间隙而不影响美观。
第四方面从属于第一方面,其中,通过在第一板材上叠合第二板材而构成上述玻璃导槽安装板部,上述第二板材的靠车室外侧的端部位于比上述第一板材的靠车室外侧的端部更靠车室内侧的位置。
根据该构成,在第一板材上叠合第二板材而构成玻璃导槽安装板部。此时,因为位于上方的第二板材的靠车室外侧的端部比位于下方的第一板材的靠车室外侧的端部更靠车室内侧,所以能够与芯部的截面形状对应地构成玻璃导槽安装板部的端部。
第五方面从属于第一方面,其中,上述玻璃导槽主体上的上述上侧弹性突起的顶端部位于比该玻璃导槽主体的靠车室外侧的端面更靠车室内侧的位置,上述嵌条的上述上侧卡合部在比上述玻璃导槽主体的靠车室外侧的端面更靠车室内侧的位置与上述上侧弹性突起卡合。
根据该构成,因为嵌条的上侧卡合部在比玻璃导槽主体的靠车室外侧的端面更靠车室内侧的位置与上侧弹性突起卡合,所以能够保证存在安装时允许嵌条做过度移动的间隙而不影响美观。
第六方面是一种汽车车门玻璃导槽,其从车室外侧安装到窗框上,并对该窗框与车窗玻璃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该窗框延伸而形成汽车车门上的车窗开口,其中,上述汽车车门玻璃导槽包括:玻璃导槽主体,其由弹性材料构成且具有插槽,上述插槽供形成在上述窗框的上边部上且向车室外侧延伸的玻璃导槽安装板部插入,芯部,其由比上述弹性材料更硬的材料构成,且嵌入上述玻璃导槽主体中,以及嵌条,其安装在上述玻璃导槽主体的车室外侧;在上述嵌条的上侧和下侧分别设有上侧卡合部和下侧卡合部,在上述玻璃导槽主体的上述插槽的内表面上设有密封唇,上述密封唇与上述玻璃导槽安装板部接触,在上述玻璃导槽主体的车室外侧设有上侧弹性突起和下侧弹性突起,上述上侧弹性突起和上述下侧弹性突起分别与上述嵌条的上述上侧卡合部和上述下侧卡合部卡合,上述芯部具有上板部、下板部和外板部,其中,上述上板部沿上述玻璃导槽安装板部的上表面延伸,上述下板部沿上述玻璃导槽安装板部的下表面延伸,上述外板部从上述上板部的靠车室外侧的端部延伸到上述下板部的靠车室外侧的端部,上述芯部的截面中上述上板部与上述外板部的交界部分至少弯折两次呈倒角形状,上述玻璃导槽主体的车室外侧部分沿上述芯部延伸。
根据该构成,因为芯部的截面中上板部与外板部的交界部分呈倒角形状,所以与现有例那种具有两个接近直角的角的芯部相比,用较小的力就能使芯部弯曲变形,将玻璃导槽主体安装到窗框的上边部时容易让玻璃导槽主体沿该上边部弯曲。而且,将窗框的玻璃导槽安装板部插入玻璃导槽主体的插槽内后,设在插槽的内表面上的密封唇就会与玻璃导槽安装板部接触。
将嵌条安装到玻璃导槽主体上时,对着玻璃导槽主体上的上侧弹性突起按压嵌条的上侧卡合部而使上侧弹性突起发生弹性变形,此时,嵌条会向车室内侧做过度的移动,因此必须保证玻璃导槽主体与嵌条之间存在允许嵌条做过度移动的间隙。在本方面中,因为芯部的截面中上板部与外板部的交界部分呈倒角形状,且玻璃导槽主体的车室外侧部分沿芯部延伸,所以能够保证玻璃导槽主体与嵌条之间存在允许嵌条做过度移动的间隙。
-实用新型的效果-
根据第一方面,因为芯部的截面中上板部与外板部的交界部分呈曲率较大的弯曲形状,所以用较小的力就能使玻璃导槽主体弯曲,能够改善安装时的作业性。而且,即使让嵌条在车辆上下方向上的宽度变窄,也能够保证玻璃导槽主体与嵌条之间存在将嵌条安装到玻璃导槽主体上时允许嵌条做过度移动的间隙,而不会影响美观。还能够在已将窗框的玻璃导槽安装板部插入玻璃导槽主体的插槽内的状态下,使设在插槽的内表面上的密封唇与玻璃导槽安装板部接触而保证密封性。
根据第二方面,能够在已将窗框的玻璃导槽安装板部插入玻璃导槽主体的插槽内的状态下,将玻璃导槽安装板部布置到插槽内的下侧。此时,因为芯部的外板部的下侧与下板部大致成直角,所以能够利用芯部的外板部的下侧准确地将玻璃导槽安装板部的靠车室外侧的端部定位。
根据第三方面,因为在玻璃导槽主体的靠车室外侧的上侧与嵌条的上侧卡合部之间设置允许嵌条向车室内侧做过度移动的间隙,该间隙位于比玻璃导槽主体的靠车室外侧的端面更靠车室内侧的位置,所以能够保证存在允许嵌条做过度移动的间隙而不影响美观。
根据第四方面,在第一板材上叠合第二板材而构成玻璃导槽安装板部。此时,因为位于上方的第二板材的靠车室外侧的端部比位于下方的第一板材的靠车室外侧的端部更靠车室内侧,所以能够与芯部的截面形状对应地构成玻璃导槽安装板部的端部。
根据第五方面,因为嵌条的上侧卡合部在比玻璃导槽主体的靠车室外侧的端面更靠车室内侧的位置与上侧弹性突起卡合,所以能够保证存在安装时允许嵌条做过度移动的间隙而不影响美观。
根据第六方面,因为芯部的截面中上板部与外板部的交界部分呈倒角形状,所以用较小的力就能使玻璃导槽主体弯曲,能够改善安装时的作业性。而且,即使让嵌条的宽度变窄,也能够保证玻璃导槽主体与嵌条之间存在将嵌条安装到玻璃导槽主体上时允许嵌条做过度移动的间隙,而不会影响美观。还能够在已将窗框的玻璃导槽安装板部插入玻璃导槽主体的插槽内的状态下,使设在插槽的内表面上的密封唇与玻璃导槽安装板部接触而保证密封性。
附图说明
图1是从车室外侧观察到的汽车车门的图,该汽车车门具有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汽车车门用玻璃导槽。
图2是沿图1中的II-II线的剖视图。
图3是图2的A部放大图。
图4是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相当于图2的图。
图5是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相当于图3的图。
-符号说明-
1-汽车车门;3-窗框;3c-框上边部;4-车窗玻璃;8-车窗开口;10-玻璃导槽安装板部;20-汽车车门玻璃导槽;21-玻璃导槽主体;21a-插槽;23b-下侧密封唇;25a-上侧弹性突起;25b-下侧弹性突起;30-芯部;31-上板部;32-下板部;33-外板部;33a-外板部的下侧部分;33b-上板部与外板部的交界部分;33c-下板部与外板部的交界部分;33d-第一弯折部;33e-第二弯折部;33f-倾斜部;40-嵌条;42-上侧卡合部;43-下侧卡合部;S-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以下优选实施方式的说明仅为本质上的示例,并没有限制本实用新型、其应用对象或其用途的意图。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从车室外侧观察到汽车车门1的侧视图,汽车车门1具有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汽车车门用玻璃导槽20。该汽车车门1是设置在汽车(未图示)侧部且前侧的前车门,该汽车车门1将形成在汽车侧部且前侧的开口部(未图示)打开和关闭。虽未图示,在汽车侧部设置有后车门的情况下,还可以将本实用新型应用于设置在后车门上的玻璃导槽。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的说明中,简称车辆前侧为“前”,车辆后侧为“后”。
汽车车门1具有构成该汽车车门1的大致下半部分的车门主体2和构成大致上半部分的窗框3。车门主体2的前端部经由具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转轴的铰链安装在车身的柱子上,但未图示。车门主体2由用钢板等制成的内板(未图示)和外板2a构成。在车门主体2的内部可收纳进行升降动作的车窗玻璃4和用来让车窗玻璃4进行升降动作的升降装置(未图示)等。
窗框3发挥支承车窗玻璃4的周缘部的车门窗框的作用,并且延伸而形成车窗开口8。由窗框3形成的车窗开口8通过车窗玻璃4打开和关闭。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窗框3由将对钢板等进行冲压成型而得到的第一板材5、第二板材6和第三板材7组合而成。需要说明的是,窗框3还可以利用例如辊轧成型法制成。
如图1所示,窗框3由前侧框部3a、后侧框部3b以及框上边部3c构成。前侧框部3a从车门主体2的上缘的前部向上方突出。后侧框部3b从车门主体2的上缘的后部向上方延伸。后侧框部3b延伸到比前侧框部3a更靠上方的位置。框上边部3c顺着车身的车顶侧缘部(未图示)沿前后方向从前侧框部3a的上端延伸到后侧框部3b的上端。需要说明的是,框上边部3c的形状并不限于图示的形状,框上边部3c还可以呈整体向上方弯曲的形状。而且,还能够与车身的车顶形状相对应,任意地设定折弯部的位置、框上边部3c的倾斜角度。
在窗框3的前侧框部3a的前方设置有供安装车门后视镜(未图示)的车门后视镜安装部3d。车门后视镜安装部3d的上缘部与窗框3的框上边部3c的前端部相连。
如图2所示,在窗框3上形成有向车室外侧延伸的玻璃导槽安装板部10以及向车窗开口8(在图1中示出)内突出的内周侧凸缘11。因为内周侧凸缘11向车窗开口8内突出,所以该内周侧凸缘11在框上边部3c处向下方突出。前侧框部3a和后侧框部3b也可以采用相同的结构,此时,在前侧框部3a处,内周侧凸缘(未图示)向后方突出,在后侧框部3b处,内周侧凸缘(未图示)向前方突出。需要说明的是,前侧框部3a和后侧框部3b也可以采用与框上边部3c不同的结构。
由构成窗框3的第一板材5和第二板材6在该窗框3的内部划分出空心部R。即,在第一板材5的上下方向中间部形成有向车室外侧鼓起的外侧鼓起部5a。在第二板材6的上下方向中间部形成有向车室内侧鼓起的内侧鼓起部6a。
在第一板材5的靠车窗开口8内侧的部位形成有向该车窗开口8内延伸的内侧板部5b。在第二板材6的靠车窗开口8内侧的部位形成有向该车窗开口8内延伸的内侧板部6b。在第一板材5的靠车窗开口8外侧的部位形成有向车室外侧延伸的外侧板部5c。在第二板材6的靠车窗开口8外侧的部位形成有向车室外侧延伸的外侧板部6c。
将第一板材5的内侧板部5b与第二板材6的内侧板部6b沿车室内外方向叠合并接合起来,且将第一板材5的外侧板部5c与第二板材6的外侧板部6c沿上下方向叠合并接合起来,由此外侧鼓起部5a与内侧鼓起部6a就一起划分出空心部R。在第一板材5的外侧板部5c上叠合有第二板材6的外侧板部6c,在第二板材6的外侧板部6c上叠合有第三板材7,由此构成玻璃导槽安装板部10。
如图3放大所示,第二板材6的内侧板部6c的靠车室外侧的端部位于比第一板材5的外侧板部5c的靠车室外侧的端部更靠车室内侧的位置。第三板材7的靠车室外侧的端部位于比第二板材6的外侧板部6c的靠车室外侧的端部更靠车室内侧的位置。因此,玻璃导槽安装板部10的靠车室外侧的端部形成为越往上就越靠车室内侧。需要说明的是,图2和图3中示出的第一板材5的外侧板部5c比其他的板材6、7厚,但不限于此,第一板材5、第二板材6和第三板材7可以设为任意厚度。虽然省略图示,但还可以采用省略掉第三板材7的结构。
(玻璃导槽的结构)
玻璃导槽20是所谓的遮蔽型玻璃导槽,覆盖住窗框3的至少车室外侧,玻璃导槽20是从车室外侧安装到窗框3上的,作为密封部件起到对窗框3与车窗玻璃4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的的作用,详情后述。玻璃导槽20形成为:还覆盖住窗框3的外表面即玻璃导槽安装板部10的外表面和内周侧凸缘11。
如图2所示,玻璃导槽20包括安装到窗框3的玻璃导槽安装板部10上的玻璃导槽主体21、与玻璃导槽主体21一体成型的内侧侧壁22、芯部30以及安装在玻璃导槽主体21的车室外侧的嵌条40。该芯部30与玻璃导槽主体21的材质不同。具体而言,芯部30的材料可以采用比玻璃导槽主体21更硬的材料,例如硬质树脂(如用滑石和玻璃纤维混合而成的树脂)、铝合金、钢材、不锈钢等。玻璃导槽主体21的材料可以采用比芯部30软且具有弹性的材料,例如EPDM(三元乙丙橡胶)、TPO(烯烃类热塑性弹性体)等。内侧侧壁22可以由上述EPDM、TPO等构成。上述EPDM、上述TPO可以为起泡材料,也可以为实心材料。
玻璃导槽20由通过挤压成型得到的挤压成型部和通过模具成型得到的模具成型部组合而成。如图1所示,在玻璃导槽20的玻璃导槽上边部20A与前侧玻璃导槽纵边部20B的交界部分,被交界线L1、L2(用点划线示出)夹起来的部分是模具成型部;在玻璃导槽20的玻璃导槽上边部20A与后侧玻璃导槽纵边部20C的交界部分,被交界线L3、L4(用点划线示出)夹起来的部分是模具成型部。上述以外的部分是挤压成型部。
如图2所示,在玻璃导槽主体21上形成有插槽21a,该插槽21a供窗框3的玻璃导槽安装板部10插入且朝车室内侧开口,该插槽21a沿玻璃导槽安装板部10的延伸方向延伸得较长。
玻璃导槽主体21包括上壁部23、下壁部24和外壁部25。其中,上壁部23顺着窗框3的玻璃导槽安装板部10的上表面沿前后方向延伸,下壁部24顺着窗框3的玻璃导槽安装板部10的下表面沿前后方向延伸,外壁部25沿上下方向从上壁部23的靠车室外侧的端部延伸到下壁部24的靠车室外侧的端部。玻璃导槽主体21的车室外侧部分由外壁部25构成。该玻璃导槽主体21的车室外侧被后述的嵌条40覆盖住。上述插槽21a在上壁部23的靠车室内侧的端部与下壁部24的靠车室内侧的端部之间开口。
在玻璃导槽主体21的上壁部23的上表面上设有两个上侧密封唇23a、23a,两个上侧密封唇23a、23a向上方延伸。上侧密封唇23a、23a在车门1处于关闭状态时与车身板件(未图示)接触。在上壁部23的上表面的比上侧密封唇23a更靠车室外侧的部位设有外侧突出部23c,外侧突出部23c向车室外侧突出并沿前后方向延伸。该外侧突出部23c从上方与嵌条40的上侧接触。
玻璃导槽主体21的上壁部23的下表面即为插槽21a的内表面(上表面),在该上壁部23的下表面上设有下侧密封唇23b、23b、23b,下侧密封唇23b、23b、23b向下方突出。该下侧密封唇23b、23b、23b相当于本实用新型的密封唇,其与玻璃导槽安装板部10的上表面即第三板部7的上表面接触。
在玻璃导槽主体21的下壁部24的下表面上设有下侧突出片部24a。该下侧突出片部24a与处于关闭状态的车窗玻璃4的上缘部接触。在下壁部24的上表面上设有凸部24b。凸部24b比下侧密封唇23b小,且与玻璃导槽安装板部10的下表面即第一板部5的外侧板部5c的下表面接触。因为凸部24b比下侧密封唇23b小,所以玻璃导槽安装板部10在插槽21a内偏位到上下方向中央部的下侧。也就是说,如图3所示,玻璃导槽安装板部10的上表面与玻璃导槽主体21的上壁部23的下表面在上下方向上相距规定尺寸B以上。
如图2所示,下壁部24的车室内侧与内侧侧壁22相连。内侧侧壁22向下方延伸到窗框3的内周侧凸缘11处后,向车室内侧上方弯过去而形成内侧装饰唇26,并与内周侧凸缘11卡合。图2中的符号100表示内饰部件。
在内侧侧壁22上设有内侧密封唇22a、22a。内侧密封唇22a、22a与车窗玻璃4的车室内表面接触。
在玻璃导槽主体21的外壁部25的上侧设有上侧弹性突起25a。上侧弹性突起25a呈钩状,向车室外侧突出后朝车室内侧上方弯过去。该上侧弹性突起25a的顶端部与外侧突出部23c的顶端部互相靠得较近。
在玻璃导槽主体21的外壁部25的下侧设有下侧弹性突起25b,下侧弹性突起25b向下方突出。下侧弹性突起25b比玻璃导槽主体21的下壁部24和下侧突出片部24a向下方突出得更远,在下侧弹性突起25b的下端部形成有外侧密封唇25c,外侧密封唇25c向车室内侧突出。外侧密封唇25c与车窗玻璃4的车室外表面接触。
在下侧弹性突起25b上比外侧密封唇25c更靠车室外侧的部位形成有卡合沟槽25d,卡合沟槽25d供嵌条40的下侧卡合。该卡合沟槽25d朝下方开口并沿前后方向延伸。在下侧弹性突起25b上比卡合沟槽25d更靠车室外侧的部分是下侧突出部25e,下侧突出部25e比卡合沟槽25d向下方突出得更远。下侧突出部25e从车室内侧与嵌条40的下侧接触。
在玻璃导槽主体21的外壁部25的车室外表面上设有按压唇25f,按压唇25f向车室外侧上方突出。该按压唇25f与嵌条40的车室内表面的上下方向大致中间部接触。
如图3所示,芯部30具有上板部31、下板部32和外板部33。其中,上板部31沿玻璃导槽安装板部10的上表面(第三板材7的上表面)延伸,下板部32沿玻璃导槽安装板部10的下表面(第一板材5的外侧板部5c)延伸,外板部33从上板部31的靠车室外侧的端部延伸到下板部32的靠车室外侧的端部。芯部30的上板部31嵌入玻璃导槽主体21的上壁部23中,芯部30的下板部32嵌入玻璃导槽主体21的下壁部24中,芯部30的外板部33嵌入玻璃导槽主体21的外壁部25中。因此,玻璃导槽主体21的车室外侧和内侧沿芯部30延伸。
如图3所示,芯部30的外板部33的下侧部分33a与下板部32大致正交。外板部33的下侧部分33a至少与第一板材5的外侧板部5c相对应。外板部33的下侧部分33a与下板部32大致正交,由此能够在将玻璃导槽安装板部10插入插槽21a内的状态下,利用外板部33的下侧部分33a将第一板材5的外侧板部5c定位到规定位置。
芯部30的截面中上板部31与外板部33的交界部分33b具有比下板部32与外板部33的交界部分33c曲率更大的弯曲形状。即,下板部32与外板部33的交界部分33c画出半径为r1的圆弧,上板部31与外板部33的交界部分33b画出半径为r2的圆弧,r2大于r1。这样一来,芯部30的截面中上侧的角部就会呈平缓弯曲的形状,因此沿芯部30延伸的玻璃导槽主体21的靠车室外侧的角部也较平缓,最终能够将上侧弹性突起25a布置到车辆下侧。
嵌条40例如可以由金属或镀有金属的硬质树脂等构成,且顺着窗框3的框上边部3c沿前后方向延伸。嵌条40的上下方向中间部为主体部41,主体部41露出到车外。在嵌条40的比主体部41更靠上侧的部位设有上侧卡合部42,上侧卡合部42与玻璃导槽主体21上的上侧弹性突起25a卡合。上侧卡合部42由从主体部41的上端部向车室内侧并向下侧弯折而成的部分构成。该上侧卡合部42从上侧钩住玻璃导槽主体21上的上侧弹性突起25a而与该上侧弹性突起25a卡合起来。在上侧卡合部42与上侧弹性突起25a卡合起来的状态下,外侧突出部23c与上侧卡合部42的上表面接触。
如图2所示,在嵌条40的比主体部41更靠下侧的部位设有下侧卡合部43,下侧卡合部43与玻璃导槽主体21上的下侧弹性突起25b卡合。下侧卡合部43由从主体部41的下端部向车室内侧并向上侧弯折而成的部分构成。下侧卡合部43在从下方插入形成在玻璃导槽主体21上的下侧弹性突起25b上的卡合沟槽25d内的状态下,与该下侧弹性突起25b卡合起来。
上侧卡合部42与上侧弹性突起25a卡合,下侧卡合部43与下侧弹性突起25b卡合,由此嵌条40就被安装到玻璃导槽主体21上。在图3中也示出,在已将嵌条40安装到玻璃导槽主体21上的状态下,按压唇25f与嵌条40的主体部41的背面(车室内表面)接触,使朝向车室外的力作用于主体部41。这样一来,上侧卡合部42就难以从上侧弹性突起25a上脱落,下侧卡合部43也难以从下侧弹性突起25b上脱落。
如图3所示,在已将嵌条40安装到玻璃导槽主体21上的状态下,在嵌条40的上侧卡合部42的顶端部(相当于嵌条40的上侧)与玻璃导槽主体21的靠车室外侧的上侧部分21b之间形成有间隙S。该间隙S保证在规定尺寸C以上,是为了在将嵌条40安装到玻璃导槽主体21上时允许嵌条40向车室内侧(空心箭头X所示的方向)做过度的移动。
具体而言,因为在使嵌条40的上侧卡合部42与上侧弹性突起25a卡合时,上侧弹性突起25a发生弹性变形,所以在将上侧卡合部42布置到上侧弹性突起25a的车室外侧之后,向箭头X方向移动上侧卡合部42并对着上侧弹性突起25a按压上侧卡合部42,从而使上侧弹性突起25a发生弹性变形。此时,需要先让嵌条40从安装结束位置(图3中以实线示出)朝向车室内侧做过度的移动(图3中以假想轮廓线仅示出一部分)。通过过度的移动,就能够使上侧弹性突起25a充分变形,其结果是,嵌条40的上侧卡合部42钩住上侧弹性突起25a,然后,嵌条40利用弹性突起的恢复力返回安装结束。上述规定尺寸C的大小只要保证嵌条40的上侧卡合部42能够钩住上侧弹性突起25a即可。间隙S位于比玻璃导槽主体21的靠车室外侧的端面21c更靠车室内侧的位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玻璃导槽主体21上的上侧弹性突起25a的顶端部位于比玻璃导槽主体21的靠车室外侧的端面21c更靠车室内侧的位置。嵌条40的上侧卡合部42在比玻璃导槽主体21的靠车室外侧的端面21c更靠车室内侧的位置与上侧弹性突起25a卡合。
(玻璃导槽的安装作业)
下面说明将如上述构成的玻璃导槽20安装到汽车车门1的窗框3上的安装作业如何进行。首先,将嵌条40安装到玻璃导槽主体21上。安装嵌条40时,首先从下方将嵌条40的下侧卡合部43插入形成在玻璃导槽主体21上的下侧弹性突起25b上的卡合沟槽25d内。其次,向图3的箭头X方向移动嵌条40的上侧卡合部42并对着上侧弹性突起25a按压上侧卡合部42,如假想轮廓线所示,在使上侧卡合部42做过度的移动后钩住上侧弹性突起25a而卡合起来。然后,除去外力,就如图3中实线所示,安装好了嵌条40。
接着,将玻璃导槽20布置到窗框3的车室外侧后,使玻璃导槽20相对于窗框3(向车室内侧)移动,以使窗框3的玻璃导槽安装板部10插入玻璃导槽20的插槽21a内。
此时,如上述,窗框3的框上边部3c沿汽车的车顶形状弯曲,但实际上很难做到将玻璃导槽主体21(包括芯部30)成型得与该框上边部3c的弯曲形状一致,所以就在将玻璃导槽主体21和芯部30呈直线状一体成型之后,在安装时边沿框上边部3c的弯曲形状使其弯曲边安装。
在本实施方式中,因为芯部30的截面中上板部31与外板部33的交界部分33b呈曲率较大的弯曲形状,所以与现有例那种具有两个接近直角的角的芯部相比,用较小的力就能使芯部30弯曲变形。因此,在将玻璃导槽主体21安装到窗框3的框上边部3c上时,容易使该玻璃导槽主体21沿框上边部3c弯曲。
将玻璃导槽安装板部10插入玻璃导槽20的插槽21a内后,下侧密封唇23b、23b、23b与玻璃导槽安装板部10的上表面接触,从而保证玻璃导槽安装板部10与玻璃导槽主体21之间的密封性。并且,将玻璃导槽安装板部10插入玻璃导槽20的插槽21a内并达到深度方向最深处后,芯部30的外板部33的下侧部分33a与芯部30的下板部32大致正交,因此能利用外板部33的下侧部分33a将玻璃导槽安装板部10的第一板材5的外侧板部5c定位。此时,因为第二板材6的外侧板部6c和第三板材7的靠车室外侧的端部不与玻璃导槽主体21的外壁部25接触,所以能够利用第一板材5的外侧板部5c将它们准确定位。
此处举出的例子是,在事先已将嵌条40安装到玻璃导槽主体21上的状态下,将它们安装到汽车车门1的窗框3上的安装步骤,但安装步骤还可以是在将玻璃导槽主体21安装到汽车车门1的窗框3上之后,再将嵌条40安装到玻璃导槽主体21上。
(实施方式的作用和效果)
如上所述,利用该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汽车车门玻璃导槽20,因为芯部30的截面中上板部31与外板部33的交界部分33b呈曲率较大的弯曲形状,所以容易使玻璃导槽主体21沿框上边部3c弯曲,能够改善安装时的作业性。
在将嵌条40安装到玻璃导槽主体21上时,能够使嵌条40向车室内侧做过度的移动,易于安装。在该实施方式中,因为芯部30的截面中上板部31与外板部33的交界部分33b具有较大的曲率,且玻璃导槽主体21的车室外侧部分沿芯部30延伸,所以即使让嵌条40在车辆上下方向上的宽度变窄,也能够保证玻璃导槽主体21与嵌条40之间存在允许嵌条40做过度移动的间隙S,而不会影响美观。
(第二实施方式)
图4和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在该第二实施方式中,芯部30的截面形状和玻璃导槽主体21的截面形状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其他部分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因此下面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对它们的说明,而对不同的部分进行详细说明。
即,第二实施方式的芯部30的截面中上板部31与外板部33的交界部分至少弯折两次呈倒角形状。具体而言,如图5所示,在芯部30的截面中上板部31与外板部33的交界部分,靠上板部31的一侧形成有第一弯折部33d,靠外板部33的一侧形成有第二弯折部33e,第一弯折部33d与第二弯折部33e彼此保持间距。第一弯折部33d位于第二弯折部33e的上方。
芯部30的第一弯折部33d与第二弯折部33e之间的部分由倾斜部33f构成。倾斜部33f倾斜,越往车室外侧就越靠下。这样一来,因为芯部30的截面中上板部31与外板部33的交界部分呈倒角形状,所以与现有例那种具有两个接近直角的角的芯部相比,用较小的力就能使芯部30弯曲变形,能够改善安装时的作业性。
在将嵌条40安装到玻璃导槽主体21上时,可以如图5的假想轮廓线所示,使嵌条40向车室内侧做过度的移动,易于安装。在该实施方式中,因为芯部30的截面中上板部31与外板部33的交界部分呈倒角形状,且玻璃导槽主体21的车室外侧部分沿芯部30延伸,所以即使让嵌条40在车辆上下方向上的宽度变窄,也能够保证玻璃导槽主体21与嵌条40之间存在允许嵌条40做过度移动的间隙S,而不会影响美观。
上述实施方式在各个方面都仅为示例,不得作出限定性解释。而且,属于权利要求范围的等同范围的变形和变更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产业实用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汽车车门玻璃导槽能够从车室外侧安装到窗框上使用。

Claims (6)

1.一种汽车车门玻璃导槽,其从车室外侧安装到窗框上,并对所述窗框与车窗玻璃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所述窗框延伸而形成汽车车门上的车窗开口,其特征在于,
所述汽车车门玻璃导槽包括:
玻璃导槽主体,其由弹性材料构成且具有插槽,所述插槽供形成在所述窗框的上边部上且向车室外侧延伸的玻璃导槽安装板部插入,
芯部,其由比所述弹性材料更硬的材料构成,且嵌入所述玻璃导槽主体中,以及
嵌条,其安装在所述玻璃导槽主体的车室外侧;
在所述嵌条的上侧和下侧分别设有上侧卡合部和下侧卡合部,
在所述玻璃导槽主体的所述插槽的内表面上设有密封唇,所述密封唇与所述玻璃导槽安装板部接触,
在所述玻璃导槽主体的车室外侧设有上侧弹性突起和下侧弹性突起,所述上侧弹性突起和所述下侧弹性突起分别与所述嵌条的所述上侧卡合部和所述下侧卡合部卡合,
所述芯部具有上板部、下板部和外板部,其中,所述上板部沿所述玻璃导槽安装板部的上表面延伸,所述下板部沿所述玻璃导槽安装板部的下表面延伸,所述外板部从所述上板部的靠车室外侧的端部延伸到所述下板部的靠车室外侧的端部,所述芯部的截面中所述上板部与所述外板部的交界部分呈弯曲形状,该交界部分的曲率大于所述下板部与所述外板部的交界部分的曲率,
所述玻璃导槽主体的车室外侧部分沿所述芯部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车门玻璃导槽,其特征在于,
所述芯部的所述外板部的下侧形成为与所述下板部正交,
所述密封唇从所述插槽的上表面向下方突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车门玻璃导槽,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玻璃导槽主体的靠车室外侧的上侧与所述嵌条的所述上侧卡合部之间设有间隙,在将所述嵌条安装到所述玻璃导槽主体上时,所述间隙允许所述嵌条向车室内侧做过度的移动,
所述间隙位于比所述玻璃导槽主体的靠车室外侧的端面更靠车室内侧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车门玻璃导槽,其特征在于,
通过在第一板材上叠合第二板材而构成所述玻璃导槽安装板部,
所述第二板材的靠车室外侧的端部位于比所述第一板材的靠车室外侧的端部更靠车室内侧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车门玻璃导槽,其特征在于,
所述玻璃导槽主体上的所述上侧弹性突起的顶端部位于比所述玻璃导槽主体的靠车室外侧的端面更靠车室内侧的位置,
所述嵌条的所述上侧卡合部在比所述玻璃导槽主体的靠车室外侧的端面更靠车室内侧的位置与所述上侧弹性突起卡合。
6.一种汽车车门玻璃导槽,其从车室外侧安装到窗框上,并对所述窗框与车窗玻璃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所述窗框延伸而形成汽车车门上的车窗开口,其特征在于,
所述汽车车门玻璃导槽包括:
玻璃导槽主体,其由弹性材料构成且具有插槽,所述插槽供形成在所述窗框的上边部上且向车室外侧延伸的玻璃导槽安装板部插入,
芯部,其由比所述弹性材料更硬的材料构成,且嵌入所述玻璃导槽主体中,以及
嵌条,其安装在所述玻璃导槽主体的车室外侧;
在所述嵌条的上侧和下侧分别设有上侧卡合部和下侧卡合部,
在所述玻璃导槽主体的所述插槽的内表面上设有密封唇,所述密封唇与所述玻璃导槽安装板部接触,
在所述玻璃导槽主体的车室外侧设有上侧弹性突起和下侧弹性突起,所述上侧弹性突起和所述下侧弹性突起分别与所述嵌条的所述上侧卡合部和所述下侧卡合部卡合,
所述芯部具有上板部、下板部和外板部,其中,所述上板部沿所述玻璃导槽安装板部的上表面延伸,所述下板部沿所述玻璃导槽安装板部的下表面延伸,所述外板部从所述上板部的靠车室外侧的端部延伸到所述下板部的靠车室外侧的端部,所述芯部的截面中所述上板部与所述外板部的交界部分至少弯折两次呈倒角形状,
所述玻璃导槽主体的车室外侧部分沿所述芯部延伸。
CN201820466677.8U 2017-04-11 2018-04-03 汽车车门玻璃导槽 Active CN208134051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78259A JP6910182B2 (ja) 2017-04-11 2017-04-11 自動車ドア用グラスラン
JP2017-078259 2017-04-1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134051U true CN208134051U (zh) 2018-11-23

Family

ID=635882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466677.8U Active CN208134051U (zh) 2017-04-11 2018-04-03 汽车车门玻璃导槽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583726B2 (zh)
JP (1) JP6910182B2 (zh)
CN (1) CN208134051U (zh)
DE (1) DE10201820534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018758B2 (ja) * 2017-12-13 2022-02-14 西川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車ドア用シール構造
US10710439B1 (en) * 2019-02-11 2020-07-14 Toyota Motor Engineering & Manufacturing North America, Inc. Glass run channel with integral leap seal portion for engaging window molding
DE102019204886B3 (de) * 2019-04-05 2020-06-25 Audi Ag Dichtungselement mit Abdeckabschnitt, Fahrzeugtüre und Fahrzeug mit Dichtungselement, Herstellungsverfahren für Dichtungselement
US11130394B2 (en) * 2019-05-23 2021-09-28 Jvis-Usa, Llc Vehicular window trim assembly and decorative molding assembly for vehicle door frame
JP7188314B2 (ja) * 2019-08-02 2022-12-13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ガラスラン
JP7441111B2 (ja) 2020-05-14 2024-02-29 西川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車ドア用シール材
JP7403399B2 (ja) * 2020-07-02 2023-12-22 西川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車ドア用グラスラン
CN113978211B (zh) * 2021-10-29 2022-07-12 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车窗组件及其装配方法、车辆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163229A (ja) * 1990-10-27 1992-06-08 Toyoda Gosei Co Ltd ウエザストリッブ
JP3752626B2 (ja) * 2002-09-03 2006-03-08 西川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車用ウエザーストリップ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EP2170639A4 (en) * 2007-06-29 2013-06-05 Cooper Standard Automotive Inc MODULAR SYSTEM FOR AN INSIDE ASSEMBLY ARRANGEMENT
MX364452B (es) * 2010-03-03 2019-04-26 Cooper Standard Automotive Inc Extrusión brillante formada mediante rodillo coextruído con formas finales integrales.
KR101163472B1 (ko) * 2010-06-08 2012-07-18 기아자동차주식회사 자동차의 오프닝 웨더스트립 고정구조
DE102011014540A1 (de) * 2011-03-19 2012-09-20 Audi Ag Profildichtung mit Zierleiste für ein Fahrzeug
US9027284B2 (en) * 2012-05-15 2015-05-12 Henniges Automotive Sealing Systems North America, Inc. Sealing member
US9073422B2 (en) * 2012-08-02 2015-07-07 Fca Us Llc Weatherstrip assembly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5768284B2 (ja) * 2012-11-06 2015-08-26 西川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ウェザーストリップ用発泡体ゴム材料
KR101550617B1 (ko) * 2014-03-20 2015-09-18 현대자동차 주식회사 차량에 구비되는 도어의 결합구조
DE102014105518A1 (de) * 2014-04-17 2015-10-22 Cqlt Saargummi Technologies S.À.R.L. Fahrzeugkarosseriedichtung mit Zierleiste
KR101583972B1 (ko) * 2014-08-28 2016-01-08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자동차용 도어프레임 몰딩 장치
JP5932071B1 (ja) * 2015-01-27 2016-06-08 東海興業株式会社 長尺部材の製造方法
JP6566745B2 (ja) * 2015-06-30 2019-08-28 西川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車用ドアのシール材
CN104924999A (zh) 2015-06-30 2015-09-23 申雅密封件有限公司 一种硬质骨架导槽顶条
JP6512966B2 (ja) * 2015-07-01 2019-05-15 西川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モールの取付構造
KR101664083B1 (ko) * 2015-07-14 2016-10-24 현대자동차 주식회사 차량의 도어 몰딩 구조
FR3041905B1 (fr) * 2015-10-02 2018-04-27 Advanced Comfort Systems France Sas - Acs France Dispositif vitre affleurant pour porte de vehicule, porte, vehicule automobile, procede de fabrication et dispositif d'etancheite correspondants.
JP6550646B2 (ja) 2015-10-19 2019-07-31 三井金属アクト株式会社 ドアロック装置
US20170355254A1 (en) * 2016-06-08 2017-12-14 Hyundai Motor Company Sealing structure of a door frame
IT201600089226A1 (it) * 2016-09-02 2018-03-02 Cooper Standard Automotive Italy S P A A Socio Unico Gruppo di finitura e di tenuta per un bordo di una finestra di un autoveicolo.
KR20180067266A (ko) * 2016-12-12 2018-06-20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용 웨더스트립 및 그 제조방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910182B2 (ja) 2021-07-28
JP2018176951A (ja) 2018-11-15
US10583726B2 (en) 2020-03-10
US20180290526A1 (en) 2018-10-11
DE102018205340A1 (de) 2018-10-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134051U (zh) 汽车车门玻璃导槽
CN110014811B (zh) 汽车车门用玻璃导槽
CN110014810B (zh) 汽车车门用密封结构
EP2676825A2 (en) Glass run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door glass on glass run
US10220691B2 (en) Sealing structure for automobile door
US9963088B2 (en) Construction for securing trim strip to automotive door
US20170001505A1 (en) Construction for securing a trim strip
CN107089123B (zh) 内密封条和使用该内密封条的车用门的密封构造
CN205706116U (zh) 汽车车门的密封部件
US10766433B2 (en) Vehicle door glass run and method for assembling the same
US9944159B2 (en) Holding structure of glass run for automobile
CN108116202A (zh) 汽车车门用玻璃导槽的安装构造
US20060021281A1 (en) Glass run
US20220097507A1 (en) Glass run
US8667740B1 (en) Weather strip
JP2018203058A (ja) 自動車ドア用グラスラン
JP6003186B2 (ja) 車両のウインドシール構造
US11872872B2 (en) Automotive door sealing member
CN117042993A (zh) 带成型件
CN209304475U (zh) 汽车车门用玻璃导槽
EP2783889B1 (en) Weather strip
JP6032434B2 (ja) ウエザストリップ
JP7337038B2 (ja) ガラスランチャンネル及びその取付構造
JP2010052711A (ja) 自動車用ガラスラン
JP2020158085A (ja) ガラスラ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