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091279U - 具有复合毛细结构的扁型热管 - Google Patents

具有复合毛细结构的扁型热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091279U
CN208091279U CN201820214634.0U CN201820214634U CN208091279U CN 208091279 U CN208091279 U CN 208091279U CN 201820214634 U CN201820214634 U CN 201820214634U CN 208091279 U CN208091279 U CN 2080912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pillary structure
tube body
wall
section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21463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惓祺
庄岳龙
吴小龙
王永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 Sol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i Sol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 Sol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i Sol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21463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0912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0912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0912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复合毛细结构的扁型热管,包括:扁形管体;管壁毛细结构,沿该管体的轴向设置于该管体内壁,且从横截面上看覆盖该管体的上内壁以及左右弧状内壁,并留下缺口朝下而不完全覆盖该管体的下内壁;纤维束,位于该管壁毛细结构所形成的缺口;以及作动液,填入该管体;其中,该纤维束以其一个该接触面烧结于该管体的下内壁,且以其另一个该接触面接触于该管壁毛细结构。

Description

具有复合毛细结构的扁型热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管(Heat Pipe),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复合毛细结构的扁型热管。
背景技术
中国大陆CN 201787845 U号专利,公开了一种复合毛细结构的扁形热管,其揭露了管体内部设置沟槽毛细、多孔毛细以及纤维毛细的三重毛细结构的热管。此种结构的热管在未被打扁及弯曲时,使用上不会有问题,然而,在打扁及弯折后,其多孔毛细即很有可能在弯曲及打扁的位置产生毛细结构破坏的状况,进而使得毛细效果大减甚至丧失,使得内部作动液的回流效果不佳,而被破坏的毛细结构还会进一步的占据本来应该做为汽态作动液通过的空间,而影响到汽态作动液的扩散状况,进而影响整体的导热或均温效果。
台湾TW M521170号专利,公开了一种具有纤维毛细结构的热管,其主要将纤维毛细结构与织网毛细结构烧结于管体内,以形成稳固的毛细结构而不易被破坏,解决了上述热管在打扁及弯曲时所面临的问题。然而,实际使用时发现,由于纤维毛细结构是烧结于织网毛细结构,而织网毛细结构又烧结于热管管壁上,即纤维毛细结构并不是直接烧结于热管管壁,因此在将该热管打扁及弯曲时,仍然可能会有纤维毛细结构因弯曲变形的力道过大而将纤维毛细结构自织网毛细结构扯下的问题,因此仍然会有造成毛细结构破坏以及占据内部空间的可能性。
发明内容
在现有技术中,仍然存在有热管在打扁及弯曲后造成内部的毛细结构崩坏而造成毛细效果大减或丧失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彻底解决此问题所研究出来的技术。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复合毛细结构的扁型热管,其可将内部毛细结构稳定的固定住,在打扁及弯曲后较不会有毛细结构破坏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一种具有复合毛细结构的扁型热管,包括:管体,呈扁形且两端封闭,对该管体由一端至另一端依序定义为加热段、绝热段以及冷凝段,且该管体的横截面呈上下平坦而左右弧状;管壁毛细结构,沿该管体的轴向设于该管体内壁,且从横截面上看系覆盖该管体的上内壁以及左右弧状内壁,并留下一缺口朝下而不完全覆盖该管体的下内壁,该管壁毛细结构至少位于该管体的加热段;纤维束,由多条纤维所集合而成,该纤维束呈扁形长条状,而在其表面形成相对的二个接触面,该纤维束设置于该管体内且位于该管壁毛细结构所形成的缺口,并沿该管体的长轴延伸而位于该加热段、该绝热段以及该冷凝段,该管体内部的空间被该纤维束占据一部分;以及作动液,填入该管体;其中,该纤维束以其一个该接触面烧结于该管体的下内壁,且以其另一个该接触面与该管壁毛细结构接触。
通过该管壁毛细结构所形成的缺口以及该纤维束于该缺口而直接烧结于管体内壁,可将内部毛细结构稳定的固定住,在打扁及弯曲后也较不会有毛细结构破坏的问题,解决了现有技术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沿第1图中2-2剖线的剖视图。
图3是沿第1图中3-3剖线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三较佳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沿第1图中2-2剖线的纵向剖视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沿第1图中2-2剖线的另一纵向剖视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沿第1图中2-2剖线的又一纵向剖视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
10:具有复合毛细结构的扁型热管
11:管体 12:子空间 14:管壁毛细结构
15:缺口 17:纤维束 171:接触面
20:具有复合毛细结构的扁型热管
21:管体 24:管壁毛细结构 27:纤维束
271:接触面
30:具有复合毛细结构的扁型热管
31:管体 34:管壁毛细结构 37:纤维束
371:接触面
A:绝热段 C:冷凝段 H:加热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点,请参照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所提供一种具有复合毛细结构的扁型热管10,主要由管体11、管壁毛细结构14、纤维束17以及作动液所组成,其中:
该管体11,呈扁形且两端封闭,对该管体11由一端至另一端依次定义为加热段H、绝热段A以及冷凝段C,在本实施例中该加热段H与该冷凝段C分别位于该管体11的两端,且该管体11的横截面呈上下平坦而左右弧状。
该管壁毛细结构14,沿该管体11的轴向设置于该管体11内壁,且从横截面上看覆盖该管体11的上内壁以及左右弧状内壁(以第3图方向为参考),并留下缺口15朝下而不完全覆盖该管体11的下内壁,该管壁毛细结构14至少位于该管体11的加热段H。于本第一实施例中,该管壁毛细结构14位于管体11的加热段H、该绝热段A以及该冷凝段C的全部。此外,该管壁毛细结构14可以为织网或铜粉烧结的毛细结构,而本实施例以织网为例,但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
该纤维束17,由多条纤维所集合而成,该纤维束17呈扁长条状,而在其表面形成相对的二个接触面171,该纤维束17设置于该管体11内且位于该管壁毛细结构14所形成的该缺口15,并沿该管体11的长轴延伸而位于该加热段H、该绝热段A以及该冷凝段C,该管体11内部空间被该纤维束17占据一部分,进而分隔为两个子空间12。于本第一实施例中,从横截面上看,该管壁毛细结构14的两端边缘与该纤维束17接触。
该作动液,填入该管体11。其中,该作动液被吸附于该纤维束17以及该管壁毛细结构14中而难以在图式上表示出来,同时由于作动液为热管业界所熟知的元件,因此未在附图中绘出。
其中,该纤维束17以其一个该接触面171烧结于该管体11的下内壁,且以其另一个该接触面171接触于该管壁毛细结构14。
以上说明了本第一实施例的结构,接下来说明本第一实施例的使用状态。
如第1图至第3图所示,该管体11的加热段H接触一个热源(图中未绘出),以吸收该热源所产生的热能,位于该加热段H的该作动液受热而蒸发成汽态作动液,再经由该二个子空间12扩散至该冷凝段C,由于该冷凝段C没有其他热源提供热能,因此该汽态作动液即因遇冷而凝结成液态作动液,并渗入该管壁毛细结构14以及该纤维束17,提供毛细现象而快速回流至该加热段H,并再受热而又形成汽态作动液,如此反覆循环,即可达到快速导热而均温的效果。而由于从横截面上看,该管壁毛细结构14的两端边缘与该纤维束17接触,且该纤维束17顶端的接触面171也与该管壁毛细结构14接触,同时液态作动液在该纤维束17内流动的速度比在该管壁毛细结构14内的流速快,因此液态作动液在回流时,很容易的会由该纤维束17经由这些接触位置流至该管壁毛细结构14,由此使得作动液的回流更为顺畅且快速。
在本第一实施例中,由于该纤维束17是直接以一个接触面171烧结于该管体11的下内壁,因此即使管体11被打扁及弯曲,都能使该纤维束17牢牢的固定在管壁而不会有脱落的问题,因此,该纤维束17会随着该管体11变形,不会发生将纤维束17从该管壁毛细结构14扯下的状况,进而确保了管体11内的毛细结构不会有破坏的问题,也确保了管体11内部的空间不会被破坏了的毛细结构所占据而影响汽态作动液的扩散,因此使得产品具有极佳的稳定性及可靠度。
请参阅图4,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具有复合毛细结构的扁型热管20,延续第一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
从横截面上看,该管体21毛细结构的一端边缘与该纤维束27接触,另一端缘则不与该纤维束27接触。
此种结构由于从横截面上看,该管壁毛细结构24仍有一端边缘与该纤维束27接触,且该纤维束27顶端的接触面271也接触于该管壁毛细结构24,因此该管壁毛细结构24所吸附的液态作动液在回流时,仍然可以由这些接触位置流至该纤维束27,液态作动液回流的界面虽然较前揭第一实施例少,但由于本实用新型是扁型热管,内部空间不大,因此这个不接触的部位反而增加了汽态作动液的空间,因此仍然可以保持作动液回流的顺畅度以及速度。
本第二实施例的其余结构及所能达成的功效与第一实施例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5,本实用新型第三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具有复合毛细结构的扁型热管30,延续第一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
从横截面上看,该管体31毛细结构的两端边缘都不与该纤维束37接触。
此种结构由于从横截面上看,该管壁毛细结构34仍有其顶端的接触面371接触于该管壁毛细结构34,因此该管壁毛细结构34所吸附的液态作动液在回流时,仍然可以由这个接触位置流至该纤维束37,液态作动液回流的界面虽然较前揭第一实施例及第二实施例更少,但由于本实用新型是扁型热管,内部空间不大,因此这两个不接触的部位反而增加了汽态作动液的空间,因此仍然可以保持作动液回流的顺畅度以及速度。该管壁毛细结构34也可以制作为仅覆盖该管体31的上内壁而不覆盖左右弧状内壁,而进一步的将这两个不接触的部位扩大,进而增加汽态作动液的回流空间。这样的设置方式可通过图5理解,此处不再另绘制附图进行表示。
本第三实施例的其余结构及所能达成的功效与第一实施例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须补充说明的是,前揭三个实施例中,其管壁毛细结构14,24,34的分布状态,以该管体11,21,31的轴向而言,是以位于该管体11,21,31的加热段H、该绝热段A以及该冷凝段C的全部为例。然而,如图6所示,该管壁毛细结构14,24,34也可以不设置于该冷凝段C,而仅设置于该加热段H及该绝热段A的全部;或者,如图7所示,该管壁毛细结构14,24,34也可以仅设置于该加热段H的全部以及该绝热段A的一部分;或者,也可以如图8所示,该管壁毛细结构14,24,34也可以仅设置于该加热段H的全部。上述的几种结构,管壁毛细结构14,24,34并不是整段设置于该管体11,21,31内,因此该纤维束17,27,37超过该管壁毛细结构14,24,34的部分就是以其两个接触面171,271,371烧结于该管体11,21,31的上下内壁,此结构容易由本案图3至图5的纤维束17,27,37与管体11,21,31下内壁接触来理解,因此不再另绘制附图进行表示。

Claims (9)

1.一种具有复合毛细结构的扁型热管,包括:
管体,呈扁形且两端封闭,对该管体由一端至另一端依次定义为加热段、绝热段以及冷凝段,且该管体的横截面呈上下平坦而左右弧状;
管壁毛细结构,沿该管体的轴向设置于该管体内壁,且从横截面上看覆盖该管体的上内壁,并留有缺口朝下而不完全覆盖该管体的下内壁,该管壁毛细结构至少位于该管体的加热段;
纤维束,由多条纤维所集合而成,该纤维束呈扁形长条状,而在其表面形成相对的二个接触面,该纤维束设置于该管体内且位于该管壁毛细结构所形成的缺口,并沿该管体的长轴延伸而位于该加热段、该绝热段以及该冷凝段,该管体内部的空间被该纤维束占据一部分;以及
作动液,填入该管体;
其特征在于,该纤维束以其一个该接触面烧结于该管体的下内壁,且以其另一个该接触面接触于该管壁毛细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复合毛细结构的扁型热管,其特征在于,从横截面上看,该管壁毛细结构的两端边缘与该纤维束接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复合毛细结构的扁型热管,其特征在于,从横截面上看,该管壁毛细结构的一端边缘与该纤维束接触,另一端边缘则不与该纤维束接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复合毛细结构的扁型热管,其特征在于,从横截面上看,该管壁毛细结构的两端边缘不与该纤维束接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复合毛细结构的扁型热管,其特征在于,该管壁毛细结构为织网或铜粉烧结的毛细结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复合毛细结构的扁型热管,其特征在于,从该管体的轴向上看,该管壁毛细结构位于该管体的加热段的全部以及该绝热段的局部,该纤维束超过该管壁毛细结构的部分则以其两个接触面烧结于该管体的上下内壁。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复合毛细结构的扁型热管,其特征在于,从该管体的轴向上看,该管壁毛细结构位于该管体的加热段的全部以及该绝热段的全部,该纤维束超过该管壁毛细结构的部分则以其两个接触面烧结于该管体的上下内壁。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复合毛细结构的扁型热管,其特征在于,从该管体的轴向上看,该管壁毛细结构位于该管体的加热段、该绝热段以及该冷凝段的全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复合毛细结构的扁型热管,其特征在于,该管壁毛细结构从横截面上看除了覆盖该管体的上内壁之外,还覆盖该管体的左右弧状内壁。
CN201820214634.0U 2018-02-07 2018-02-07 具有复合毛细结构的扁型热管 Active CN2080912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214634.0U CN208091279U (zh) 2018-02-07 2018-02-07 具有复合毛细结构的扁型热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214634.0U CN208091279U (zh) 2018-02-07 2018-02-07 具有复合毛细结构的扁型热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091279U true CN208091279U (zh) 2018-11-13

Family

ID=640638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214634.0U Active CN208091279U (zh) 2018-02-07 2018-02-07 具有复合毛细结构的扁型热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09127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46680A (zh) * 2021-11-23 2022-02-15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热管及其制作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46680A (zh) * 2021-11-23 2022-02-15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热管及其制作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M521170U (zh) 具有纖維毛細結構之熱管
CN1220028C (zh) 环路型热管热交换组件
US20160018165A1 (en) Heat pipe
CN208091279U (zh) 具有复合毛细结构的扁型热管
TW200426338A (en) A heat pipe having an inner retaining wall for wicking components
CN103868384A (zh) 扁平热管及其制造方法
CN110906772B (zh) 一种间距变化的重力热管
TW201331539A (zh) 扁平熱管及其製造方法
CN100561107C (zh) 具有扩大部的热管的制造方法
TWM564696U (zh) 具有複合毛細材之扁型熱管
JPS5816187A (ja) 熱伝達装置
CN202452870U (zh) 扁平热管
CN208027756U (zh) 燃料棒及其包壳管
CN204217303U (zh) 一种散热装置中的热管散热器
CN201503233U (zh) 散热管
TW432024B (en) Process of adding waste FCC catalysts into concrete
CN207963589U (zh) 一种高性能复合结构平板热管
CN208671752U (zh) 一种不同管径的热导管
CN203964741U (zh) 薄型热管
JPH01203894A (ja) ヒートパイプ
CN201206955Y (zh) 热管
CN205119902U (zh) 一种改进型热管
CN219572768U (zh) 便于传热散热的热管
CN203893718U (zh) 一种热管及具有该热管的换热器
JPS5997377U (ja) 熱交換器の通液管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