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068418U - 切丁装置及物料加工设备 - Google Patents

切丁装置及物料加工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068418U
CN208068418U CN201820182978.8U CN201820182978U CN208068418U CN 208068418 U CN208068418 U CN 208068418U CN 201820182978 U CN201820182978 U CN 201820182978U CN 208068418 U CN208068418 U CN 2080684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cer
dicing
driving
ring body
support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18297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敬梅
刘凌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Hengqin Xinrun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18297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0684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0684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0684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rocessing Of Stones Or Stones Resemblance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切丁装置及物料加工设备。该切丁装置包括:支撑盘、可转动体和切割组件,支撑盘上内嵌有网状切丁刀,切割组件包括切片刀,切片刀具有切割沿和挤压沿,挤压沿距离支撑盘的高度小于切割沿距离所述支撑盘的高度,可转动体带动切片刀绕支撑盘中心设置的配合机构旋转。当切片刀在可转动体的带动下旋转至网状切丁刀的上方时,挤压沿向所述切割沿切割的片状物料施加压力,以使片状物料穿过网状切丁刀,形成丁状物料。该切丁装置在切丁操作中,无需借用和更换其他多个切割工具,其操作步骤简单,因而使得物料的切丁效率大大提高,并且该切丁装置的网状切割刀可以保证所切物料的大小均匀,其切丁质量好。

Description

切丁装置及物料加工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切丁装置及物料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产品加工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以加工食品为例,传统技术中经常通过手工对食物进行切割,但是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对于食物加工的需要,因此,食品加工机应运而生。随着食品加工机进入普通家庭,使得食物的制备不再是一项复杂的劳动。
传统的食品加工机具有切割装置,可以对食物进行切割。通常情况下,当需要将食物切割成丁状时,传统的切割刀需要进行多次操作,以完成切丁的目的。
但是,使用传统的切割装置在进行切丁时其操作繁琐,切丁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的切割装置在进行切丁操作时操作繁琐,切丁效率低的问题,提供一种切丁装置及物料加工设备。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切丁装置,包括:支撑盘、可转动体和切割组件,所述支撑盘上内嵌有网状切丁刀,所述切割组件包括切片刀,所述切片刀具有切割沿和挤压沿,所述挤压沿距离所述支撑盘的高度小于所述切割沿距离所述支撑盘的高度,所述可转动体带动所述切片刀绕所述支撑盘中心设置的配合机构旋转;
当所述切片刀在所述可转动体的带动下旋转至所述网状切丁刀的上方时,所述挤压沿向所述切割沿切割的片状物料施加压力,以使所述片状物料穿过所述网状切丁刀,形成丁状物料。
上述切丁装置,其切割组件在可转动体带动下,围绕支撑盘中心设置的配合机构旋转,以使切片刀的切割沿旋转至切丁刀上方时,能够对切丁刀上方的来料进行切片,并通过低于切割沿的挤压沿对切片的物料向下挤压,将切片的物料挤压使之穿过网状切丁刀,从而使得通过一次操作,即可对物料完成切丁的操作。该切丁装置在切丁操作中,无需借用和更换其他多个切割工具,其操作步骤简单,因而使得物料的切丁效率大大提高,并且该切丁装置的网状切割刀可以保证所切物料的大小均匀,其切丁质量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可转动体的外壁设置有驱动力接收件,所述驱动力接收件与外部设备的驱动力输出件配合,以在所述驱动力输出件的驱动下带动所述可转动体绕所述支撑盘中心设置的所述配合机构旋转。
上述切丁装置,通过在可转动体的外壁设置驱动力接收件,保证了能够带动上述可转动体转动以使切割组件随之旋转完成切丁操作的情况下,其距离支撑盘的中心位置较远,因而其带动切割组件转动的力臂更大,在满足切割能力的情况下,本实施例的驱动力接收件可以使得外部设备的驱动力输出件输出的功率更小,从而降低了设备的能耗,达到了节能的效果,并且进一步减小了设备的损耗,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进一步降低了成本。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力接收件为位于所述可转动体的外壁的第一驱动凸起,所述驱动力输出件为第一驱动凹槽,所述第一驱动凸起卡设在所述第一驱动凹槽中;
或者,
所述驱动力接收件为位于所述可转动体的外壁的第二驱动凹槽,所述驱动力输出件为第二驱动凸起,所述第二驱动凸起卡设在所述第二驱动凹槽中。
上述切丁装置,通过将可转动体的外壁设置的第一驱动凸起卡设在驱动力输出件上设置的第一驱动凹槽中,或者,将驱动力输出件上设置的第二驱动凸起卡设在可转动体的外壁设置的第二驱动凹槽中,实现通过驱动力输出件带动驱动力接收件旋转,从而在保证可转动体在转动时的驱动力臂较长,达到节约能耗以及减小设备损耗的效果的同时,其结构简单,实现成本低,并且在使用过程中,便于拆卸和安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可转动体为可转动环体,所述驱动力接收件为位于所述可转动环体的外壁的齿轮啮合部,所述齿轮啮合部与外部设备的驱动齿轮啮合。
上述切丁装置,通过将可转动环体的外壁设置的驱动力接收件设置为齿轮啮合部,以从外部设备的驱动齿轮接收驱动力,从而带动可转动环体旋转,以使该切丁装置完成切丁操作,其通过齿轮及其啮合部进行驱动力传输,其传输动力的效率大大提高,且传输动力的可靠性得到提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可转动环体包括固定连接的内环体和外环体,所述驱动力接收件设置在所述外环体的外壁。
上述切丁装置,通过将可转动环体设置为固定连接的内环体和外环体,且驱动力接收件设置在上述外环体的外壁上,可以使得当驱动接收件损坏或者定期维修时,便于通过单独更换外环体,完成维修或定期维护,其相比更换整个可转动环体甚至整个切丁装置,维修成本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切割组件还包括:切片刀驱动件和连接件;
所述切片刀驱动件的一端与所述内环体的内侧连接,所述切片刀驱动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切片刀的一端连接,所述切片刀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件的外壁连接,所述连接件与所述配合机构可转动连接。
上述切丁装置,由于切片刀的一端通过连接件与配合机构连接,以及切片刀的另一端通过切片刀驱动件与内环体连接,从而使得切割组件通过其切片刀的驱动件接收驱动力,以带动切片刀进行切丁操作的同时,使得切割组件与内环体可拆卸连接,从而易于维修和保养。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配合机构为突出于所述支撑盘表面的支撑柱,所述连接件可活动的套设在所述支撑柱上。
上述切丁装置,通过将连接件活动套设在支撑柱上,从而实现切片刀围绕支撑柱360度旋转,以完成连续切丁操作,提高了切丁效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配合机构为设置在所述支撑盘中心位置的支撑盲孔,所述连接件可活动的插设在所述支撑盲孔中。
上述切丁装置,通过将连接件设置为棒状结构,并且将该棒状结构活动插设在上述支撑盲孔中,从而实现切片刀围绕支撑盘中心位置的支撑盲孔进行360度旋转,以完成连续切丁操作,从而提高了切丁效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环体内壁设置有至少两个驱动凸起,所述切片刀驱动件的一端为台阶型结构,所述切片刀驱动件的外台阶卡设在相邻的两个驱动凸起之间。
上述切丁装置,通过在切片刀驱动件一端设置外台阶与内环体内壁设置的柱状的驱动凸起卡接,从而使得切割组件与内环体可拆卸连接,从而易于维修和保养。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物料加工设备,包括驱动设备,还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切丁装置。
上述物料加工设备,通过采用上述任一切丁装置,实现了将物料一次切丁成形,从而使得物料切丁的操作无需借用和更换其他多个切割工具,其操作步骤简单,因而大大提高了切丁效率,并且该切丁装置的网状切割刀可以保证所切的丁状物料的大小均匀,其切丁质量好。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切丁装置及物料加工设备,该切丁装置包括:支撑盘、可转动体和切割组件,所述支撑盘上内嵌有网状切丁刀,所述切割组件包括切片刀,所述切片刀具有切割沿和挤压沿,所述挤压沿距离所述支撑盘的高度小于所述切割沿距离所述支撑盘的高度,所述可转动环体带动所述切片刀绕所述支撑盘中心设置的配合机构旋转。当所述切片刀在所述可转动体的带动下旋转至所述网状切丁刀的上方时,所述挤压沿向所述切割沿切割的片状物料施加压力,以使所述片状物料穿过所述网状切丁刀,形成丁状物料该切丁装置在切丁操作中,通过切片刀的切割沿旋转至切丁刀上方时,能够对切丁刀上方的来料进行切片,并通过低于切割沿的挤压沿对切片的物料向下挤压,将切片的物料挤压使之穿过网状切丁刀,从而使得通过一次切割操作,即可对物料完成切丁的操作,其无需借用和更换其他多个切割工具,其操作步骤简单,因而使得物料的切丁效率大大提高,并且该切丁装置的网状切割刀可以保证所切物料的大小均匀,其切丁质量好。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切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a为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切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b为又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切丁装置的侧视图;
图1c为又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切丁装置的俯视图;
图1d为图1c实施例提供的切丁装置沿AA面的剖面示意图;
图2为又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切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a为又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切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b为又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切丁装置的驱动力接收件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又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切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a为又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切丁装置的驱动力接收件和外部设备的驱动力输出件之间的卡接方式示意图;
图4为又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切丁装置的啮合部和驱动齿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又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切丁装置的内环体和外环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又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切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a为又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切割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b为又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连接件和支撑盘之间的连接方式示意图;
图7为一实施例提供的物料加工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切丁装置; 2:收集装置;
3:驱动设备; 4:入料口;
5:上盖; 6:推料棒;
10:支撑盘; 110:操作盲孔;
20:可转动体; 200:可转动环体;
201:柱状结构; 202:多边形环体;
21:驱动力接收件; 211:第一驱动凸起;
212:第二驱动凹槽; 213:齿轮啮合部;
220:内环体; 221:内环凸起;
223:驱动凸起; 230:外环体;
231:外环凹槽; 240:外台阶;
30:切割组件; 31:切片刀;
310:切割沿; 320:挤压沿;
330:切片刀驱动件; 340:连接件;
40:切丁刀; 50:配合机构;
510:支撑柱; 520:支撑盲孔;
60:驱动力输出件; 611:第一驱动凹槽;
612:第二驱动凸起; 613:驱动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切丁装置及物料加工设备,可以适用于物料加工领域,对物料实现进行切丁的操作。传统技术中,在对物料进行切丁操作时,切割装置需要进行多次操作,甚至不断切换切割刀具,从而达到切丁的目的,其操作繁杂,且耗时耗力。本申请提供的切丁装置及物料加工设备旨在解决传统技术的如上技术问题。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图1为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切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切丁装置包括:支撑盘10、可转动体20和切割组件30,所述支撑盘10上内嵌有网状切丁刀40,所述切割组件30包括切片刀31,所述切片刀31具有切割沿310和挤压沿320,所述挤压沿320距离所述支撑盘10的高度小于所述切割沿310距离所述支撑盘10的高度,所述可转动体20带动所述切片刀31绕所述支撑盘中心设置的配合机构50旋转。当所述切片刀31在所述可转动体20的带动下旋转至所述网状切丁刀40的上方时,所述挤压沿320向所述切割沿310切割的片状物料施加压力,以使所述片状物料穿过所述网状切丁刀40,形成丁状物料。
可选的,上述可转动体20可以为可转动环体,具体参见图1所示,该可转动体20设置在支撑盘10的上方,与支撑盘10形成一端开口的空腔,用于容纳上述切割组件30,该可转动体20带动切片刀31绕上述支撑盘10中心设置的配合机构50旋转;可选的,上述可转动体20也可以为可转动弧形,该可转动弧形设置在支撑盘10的圆周上,且该可转动弧形可以带动切片刀31绕上述配合机构50旋转,本实施例中对可转动体20的具体形式并不做限制,只要是可以带动上述切片刀31绕配合机构旋转即可。可选的,上述支撑盘10底部还可以设置操作盲孔110,该操作盲孔110可以作为对支撑盘10进行拆装或者取用时的施力部位,具体可以参见图1a所示,可选的,该操作盲孔110的大小、形状和数量本实施例并不做限定,只要能够方便拆卸和去用该切丁装置即可。
本实施例提供的切丁装置,其切丁的原理如下:以切割食物为例,在使用过程中,上述切割组件30在可转动体20的带动下,围绕配合机构50旋转,当切割组件30旋转至上述切丁刀40的上方时,此时,切片刀31的切割沿310将位于切丁刀40上方的需要切割的食物进行切片操作,切割出一片具有一定厚度的片状食物,该片状食物落在支撑盘10内嵌的网状切丁刀40上方。由于上述切片刀31的挤压沿320距离支撑盘10的高度低于上述切割沿310距离支撑盘10的高度,因此,切片刀31在旋转过程中,该片状食物受到挤压沿320对其施加的向下的挤压力,使得该片状食物在该挤压力的作用下,穿过上述切丁刀40,形成丁状食物,从而完成一次切丁操作。实际操作中,可转动体20的不断旋转,带动切片刀31围绕配合机构50进行旋转,从而对待切丁的食物实现连续的切丁操作。需要说明的是,该切丁装置不仅可以用来切割食物,还可以用来切割其他需要进行切丁的物料,例如橡胶,对此本实施例并不做限定。
可选的,上述网状切丁刀40可以设置为正方形网格,也可以设置为长方形网格,还可以设置为菱形网格,对此,本实施例不作限定,本实施例通过设置切丁刀40的网格为不同的形状,从而切出的不同形状的丁状物料。可选的,该切割组件30与可转动体20以及配合机构50可以是可拆卸连接,也可以为一体式结构,本实施例对切割组件30的具体连接方式并不做限定。可选的,本实施例中的切丁装置可以为金属材料制成,也可以由硬质塑料制成,还可以将切丁装置中的不同组件根据需要采用不同的材料进行加工。例如,切片刀31和切丁刀40可以采用金属或者陶瓷等具有切割能力的材料制成,其余组件可以采用硬质塑料等具有支撑力的材料制成,对此本实施例不做限定,只要其能够实现上述切丁的操作即可。
本实施例中,上述切割组件在可转动体带动下,围绕支撑盘中心设置的配合机构旋转,以使切片刀的切割沿旋转至切丁刀上方时,能够对切丁刀上方的来料进行切片,并通过低于切割沿的挤压沿对切片的物料向下挤压,将切片的物料挤压使之穿过网状切丁刀,从而使得通过一次操作,即可对物料完成切丁的操作。该切丁装置在切丁操作中,无需借用和更换其他多个切割工具,其操作步骤简单,因而使得物料的切丁效率大大提高,并且该切丁装置的网状切割刀可以保证所切物料的大小均匀,其切丁质量好。
可选的,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上述切丁装置的侧视图可以参见如图1b所示,以及该切丁装置的俯视图可以参见图1c所示,且图1d为上述图1c沿AA面的剖视图。需要说明的是,图1b、图1c以及图1d中均以可转动体20为可转动环体为例示出。
图2为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切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中以可转动体20为可转动环体的形式为例示出。在上述图1的基础上,可选的,所述可转动体20的外壁设置有驱动力接收件21,所述驱动力接收件21与外部设备的驱动力输出件配合,以在所述驱动力输出件的驱动下带动所述可转动体20绕所述支撑盘10中心设置的所述配合机构50旋转。
具体的,上述可转动体20的外壁上设置驱动力接收件21,该驱动力接收件21其结构设计与外部设备的驱动力输出件相互配合使用,使得当外部设备的驱动力输出件工作时,通过上述驱动力接收件21,带动可转动体20旋转,从而带动切割组件20旋转完成切丁操作。可选的,该驱动力接收件21可以为插设在可转动体20外壁的柱状结构201,具体可以参见图2a所示,图2a中以可转动体20为可转动环体的形式为例示出;相应的,其外部设备的驱动力输出件可以为夹持在该柱状结构201上的夹持装置,该夹持装置可以为机械臂,且该夹持装置可以用于带动上述可转动体20旋转。可选的,当可转动体20为可转动环体时,该驱动力接收件21还可以为设置在可转动体20外壁的多边形环体202,该多边形环体202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可以参见图2b,图2b中以该多边形环体202为六边形示出;相应的,其外部设备的驱动力输出件可以为能够夹持该多边形环体202各边中至少两条边的夹持装置,以使得通过该夹持装置旋转上述可转动体20,从而带动切割组件20旋转完成切丁操作。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对上述多边形环体202的边的个数,并不做限定。可选的,上述驱动力接收件21与上述可转动体20的连接形式可以采用可拆卸式连接,也可以为一体式结构,对此,本实施例不做限定。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可转动体的外壁设置驱动力接收件,保证了能够带动上述可转动体转动以使切割组件随之旋转完成切丁操作的情况下,其距离支撑盘的中心位置较远,因而其带动切割组件转动的力臂更大,在满足切割能力的情况下,本实施例的驱动力接收件可以使得外部设备的驱动力输出件输出的功率更小,从而降低了设备的能耗,达到了节能的效果,并且进一步减小了设备的损耗,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进一步降低了成本。
图3为又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切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中以可转动体20为可转动环体的形式为例示出。在上述图2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可选的,所述驱动力接收件21为位于所述可转动体20的外壁的第一驱动凸起211,所述驱动力输出件60为第一驱动凹槽611,所述第一驱动凸起211卡设在所述第一驱动凹槽611中;或者,所述驱动力接收件21为位于所述可转动体20的外壁的第二驱动凹槽212,所述驱动力输出件60为第二驱动凸起612,所述第二驱动凸起212卡设在所述第二驱动凹槽612中。
需要说明的是,图3中仅示出了一种第一驱动凸起211和第一驱动凹槽611的匹配情况,并且,图3中所示出的第一驱动凸起211和第一驱动凹槽611形状为一种示例,本实施例对第一驱动凸起211和第一驱动凹槽611的具体形状并不做限定,只要二者能够配合使用,通过第一驱动凹槽611带动第一驱动凸起211,实现上述可转动体20的旋转即可。同时,本实施例对第一驱动凸起211和第一驱动凹槽611个数也不做限定。同样的,图3a示出了一种第二驱动凸起612和第二驱动凹槽212的匹配情况,并且图3a中的第二驱动凸起612和第二驱动凹槽212的形状仅为一种示例,本实施例对第二驱动凸起612和第二驱动凹槽212的形状和个数并不做限定。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驱动力接收件21能够从外部设备的驱动力输出件60接收驱动力,以使可转动体20旋转,在可转动体20的外壁上设置第一驱动凸起211,并且在相应的外部设备的驱动力输出件60上设置与该第一驱动凸起211相配合的第一驱动凹槽611,使得第一驱动凸起211能够卡入第一驱动凹槽611,通过第一驱动凸起211与第一驱动凹槽611卡接,使得驱动力输出件60上设置的第一驱动凹槽611通过带动第一驱动凸起211,从而带动可转动体20旋转,以使切丁装置完成切丁操作。可选的,也可以在可转动体20的外壁上设置第二驱动凹槽212,并且在相应的外部设备的驱动力输出件60上设置与该第二驱动凹槽212相配合的第二驱动凸起612,使得第二驱动凸起612能够卡入第二驱动凹槽212中,通过第二驱动凸起612与第二驱动凹槽212卡接,使得驱动力输出件60上设置的第二驱动凸起612通过带动第二驱动凹槽212,从而带动可转动体20旋转,以使切丁装置完成切丁操作。
本实施例中,通过将可转动体的外壁设置的第一驱动凸起卡设在驱动力输出件上设置的第一驱动凹槽中,或者,将驱动力输出件上设置的第二驱动凸起卡设在可转动体的外壁设置的第二驱动凹槽中,实现通过驱动力输出件带动驱动力接收件旋转,从而在保证可转动体在转动时的驱动力臂较长,达到节约能耗以及减小设备损耗的效果的同时,其结构简单,实现成本低,并且在使用过程中,便于拆卸和安装。
图4为又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切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在上述图2的基础上,可选的,所述可转动体20为可转动环体200,所述驱动力接收件21为位于所述可转动环体200的外壁的齿轮啮合部213,所述齿轮啮合部213与外部设备的驱动齿轮613啮合。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驱动力接收件21能够从外部设备的驱动力输出件60接收驱动力,以使可转动环体200旋转,上该驱动力接收件为设置在可转动环体200外壁的齿轮啮合部213,该齿轮啮合部213,与设置在外部设备的驱动齿轮613啮合,以通过啮合接收外部设备传递的驱动力,从而驱动可转动环体200进行旋转,以使切丁装置完成切丁操作。
本实施例中,通过将可转动环体的外壁设置的驱动力接收件设置为齿轮啮合部,以从外部设备的驱动齿轮接收驱动力,从而带动可转动环体旋转,以使该切丁装置完成切丁操作,其通过齿轮及其啮合部进行驱动力传输,其传输动力的效率大大提高,且传输动力的可靠性得到提高。
图5为又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切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可选的,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可转动环体200可以包括固定连接的内环体220和外环体230,所述驱动力接收件21设置在所述外环体230的外壁。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上述可转动环体200包括内环体220和外环体230,该内环体220和该外环体230之间固定连接,且上述驱动力接收件21设置在上述外环体230的外壁上。可选的,上述内环体220和外环体230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以为:在内环体220朝向外环体230的一面设置内环凸起221,以及,在外环体230朝向内环体220的一面设置与上述内环凸起相配合的外环凹槽231,且该内环凸起221与该外环凹槽231能够卡接,从而实现内环体220和外环体230的固定连接,具体可以参见图5所示;可选的,上述内环体220和外环体230之间的连接方式还可以为:在内环体220朝向外环体230的一面设置内环凹槽,以及,在外环体230朝向内环体220的一面设置与上述内环凹槽相配合的外环凸起,且该内环凹槽与该外环凸起能够卡接,从而实现内环体220和外环体230的固定连接。图5仅为内环体220和外环体230实现固定连接的一种示例,本实施例对内环体220和外环体230之间的连接方式不做限定,只要能够实现二者固定连接即可。
本实施例中,由于驱动接收件是受力部件,其损坏的可能性较大,因而通过将可转动环体设置为固定连接的内环体和外环体,且驱动力接收件设置在上述外环体的外壁上,可以使得当驱动接收件损坏或者定期维修时,便于通过单独更换外环体,完成维修或定期维护,其相比更换整个可转动环体甚至整个切丁装置,维修成本低。
图6为又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切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可选的,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切割组件30还可以包括:切片刀驱动件330和连接件340;所述切片刀驱动件330的一端与所述内环体220的内侧连接,所述切片刀驱动件330的另一端与所述切片刀31的一端连接,所述切片刀31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件340的外壁连接,所述连接件340与所述配合机构50可转动连接。
具体的,上述切片刀31通过其一端设置的连接件340,与支撑盘10中心设置的配合机构50相连接,并且该切片刀31通过切片刀驱动件330与上述可转动环体200的内环体220相连接,其中,上述连接件340与上述配合机构50可转动连接,从而通过可转动环体200的转动,对切割组件30的切片刀驱动件330施加驱动力,以使上述切片刀驱动件330带动切片刀31围绕上述配合机构50旋转,从而完成切丁操作。其中,上述切割组件30的结构可以参见图6a所示。可选的,切片刀31与切片刀驱动件330为可拆卸连接;可选的,切片刀31与连接件340为可拆卸连接。
可选的,本实施例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为,所述配合机构50为突出于所述支撑盘10表面的支撑柱510,所述连接件340可活动的套设在所述支撑柱510上,具体可以参见图6所示。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图6中,配合机构50以支撑柱的形式示出。相应的,上述连接件340中心设置开孔,该开孔与上述支撑柱510配合,套设在支撑柱510上,从而实现活动连接,以使切片刀31可以绕支撑柱510进行360度旋转。
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连接件活动套设在支撑柱上,从而实现切片刀围绕支撑柱360度旋转,以完成连续切丁操作,提高了切丁效率。
可选的,本实施例中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为,所述配合机构50为设置在所述支撑盘10中心位置的支撑盲孔520,所述连接件340可活动的插设在所述支撑盲孔520中,具体参见图6b所示。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6b所示,上述配合机构50以开设在支撑盘10中心位置的支撑盲孔的形式示出。相应的,上述连接件340为棒状结构,该柱棒状结构可以与上述支撑盲孔520配合,插设在该支撑盲孔520内,从而实现活动连接,以使切片刀31可以绕该配合机构50进行360度旋转。
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连接件设置为棒状结构,并且将该棒状结构活动插设在上述支撑盲孔中,从而实现切片刀围绕支撑盘中心位置的支撑盲孔进行360度旋转,以完成连续切丁操作,从而提高了切丁效率。
可选的,本实施例中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为,所述内环体220内壁设置有至少两个驱动凸起223,所述切片刀驱动件330的一端为台阶型结构,所述切片刀驱动件330的外台阶240卡设在相邻的两个驱动凸起223之间。
具体可以参见图6和图6a所示,其中,内环体330的内壁设置柱状的驱动凸起223,该驱动凸起223与切片刀驱动件330一端设置的台阶型结构相配合,实现二者的卡接,从而可以实现该切片刀驱动件330卡设在两个驱动凸起223的中间,以带动切片刀31旋转,完成切丁操作。
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切片刀驱动件一端设置外台阶与内环体内壁设置的柱状的驱动凸起卡接,从而使得切割组件与内环体可拆卸连接,从而易于维修和保养。
本实施例中,切片刀的一端通过连接件与配合机构连接,以及切片刀的另一端通过切片刀驱动件与内环体连接,从而使得切割组件通过其切片刀的驱动件接收驱动力,以带动切片刀进行切丁操作的同时,使得切割组件与内环体可拆卸连接,从而易于维修和保养。
图7为一实施例提供的物料加工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包括驱动设备3,并且还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切丁装置,该驱动设备3用于驱动切丁装置旋转完成切丁操作。需要说明的是,该物料加工设备可以为食品加工机也可以为工业生产中进行切割物料的设备,对此本实施例不做限定。图7以食品加工机的形式为例示出。
具体的,如图7所示的食品加工机,切丁装置1安装在机身上,切丁装置1的下方设置有物料收集装置2,该物料收集装置2可以用于接收加工成丁的食物。切丁装置1的上方安装有上盖5,该上盖5可以防止切割的食物溢出,还可以防止外界的杂质进入加工中的食物;且切丁刀40上方设置有入料口4,用于添加需要切丁的食物;驱动设备3通过驱动力输出件60带动可转动环体200转动。
参见图7和图1所示,具体加工过程中,由入料口4添加食物,通过可以插入入料口4内的推料棒6将食物向下推压,由于入料口4设置在切丁刀40的上方,因而在食物被推料棒6推压至切丁装置1时,切割组件30在可转动环体200的带动下,由切片刀31的切割沿310将食物切割成具有一定厚度的片状食物,进一步的,通过切片刀31的旋转,由挤压沿320对片状食物施加的向下的挤压力,使得该片状食物在该挤压力的作用下,穿过上述切丁刀40,形成丁状食物,然后被推料棒6向下推压落入物料收集装置2内,之后切割组件30继续转动,完成下一次切丁操作,如此即可连续进行切丁操作。
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物料加工设备,通过采用上述切丁装置,实现了将物料一次切丁成形,从而使得物料切丁的操作无需借用和更换其他多个切割工具,其操作步骤简单,因而大大提高了切丁效率,并且该切丁装置的网状切割刀可以保证所切的丁状物料的大小均匀,其切丁质量好。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切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盘、可转动体和切割组件,所述支撑盘上内嵌有网状切丁刀,所述切割组件包括切片刀,所述切片刀具有切割沿和挤压沿,所述挤压沿距离所述支撑盘的高度小于所述切割沿距离所述支撑盘的高度,所述可转动体带动所述切片刀绕所述支撑盘中心设置的配合机构旋转;
当所述切片刀在所述可转动体的带动下旋转至所述网状切丁刀的上方时,所述挤压沿向所述切割沿切割的片状物料施加压力,以使所述片状物料穿过所述网状切丁刀,形成丁状物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转动体的外壁设置有驱动力接收件,所述驱动力接收件与外部设备的驱动力输出件配合,以在所述驱动力输出件的驱动下带动所述可转动体绕所述支撑盘中心设置的所述配合机构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切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力接收件为位于所述可转动体的外壁的第一驱动凸起,所述驱动力输出件为第一驱动凹槽,所述第一驱动凸起卡设在所述第一驱动凹槽中;
或者,
所述驱动力接收件为位于所述可转动体的外壁的第二驱动凹槽,所述驱动力输出件为第二驱动凸起,所述第二驱动凸起卡设在所述第二驱动凹槽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切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转动体为可转动环体,所述驱动力接收件为位于所述可转动环体的外壁的齿轮啮合部,所述齿轮啮合部与外部设备的驱动齿轮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切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转动环体包括固定连接的内环体和外环体,所述驱动力接收件设置在所述外环体的外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切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组件还包括:切片刀驱动件和连接件;
所述切片刀驱动件的一端与所述内环体的内侧连接,所述切片刀驱动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切片刀的一端连接,所述切片刀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件的外壁连接,所述连接件与所述配合机构可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切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机构为突出于所述支撑盘表面的支撑柱,所述连接件可活动的套设在所述支撑柱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切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机构为设置在所述支撑盘中心位置的支撑盲孔,所述连接件可活动的插设在所述支撑盲孔中。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切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环体内壁设置有至少两个驱动凸起,所述切片刀驱动件的一端为台阶型结构,所述切片刀驱动件的外台阶卡设在相邻的两个驱动凸起之间。
10.一种物料加工设备,包括驱动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切丁装置。
CN201820182978.8U 2018-01-31 2018-01-31 切丁装置及物料加工设备 Active CN2080684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182978.8U CN208068418U (zh) 2018-01-31 2018-01-31 切丁装置及物料加工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182978.8U CN208068418U (zh) 2018-01-31 2018-01-31 切丁装置及物料加工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068418U true CN208068418U (zh) 2018-11-09

Family

ID=640368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182978.8U Active CN208068418U (zh) 2018-01-31 2018-01-31 切丁装置及物料加工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06841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59629A (zh) * 2020-11-10 2021-02-12 湖北华海纤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白腐菌处理杨木木片的杨木化机浆生产线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59629A (zh) * 2020-11-10 2021-02-12 湖北华海纤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白腐菌处理杨木木片的杨木化机浆生产线
CN112359629B (zh) * 2020-11-10 2022-09-13 湖北华海纤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白腐菌处理杨木木片的杨木化机浆生产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054154U (zh) 一种蔬菜切丁机
CN203435618U (zh) 鸡爪分割机
CN208068418U (zh) 切丁装置及物料加工设备
CN105234989B (zh) 一种多用蔬菜切丝装置
CN201451269U (zh) 一种龙眼/荔枝脱核机
CN102896655A (zh) 一种切菜装置
CN208034776U (zh) 一种胡萝卜切丁设备
CN203680361U (zh) 食用菌切片机
CN107157299B (zh) 一种削皮用刀件
CN108160279B (zh) 一种红薯淀粉生产用红薯破碎装置
CN204180557U (zh) 植物修剪机
CN208163735U (zh) 一种自动切把设备
CN106378815A (zh) 一种蔬果切丁机
CN201720872U (zh) 一种果蔬切瓣装置
CN207240292U (zh) 退料机构
CN204339857U (zh) 一种蒜姜切片机
CN205086020U (zh) 一种转筒式切菜机
CN205086053U (zh) 一种切菜机转筒
CN213890256U (zh) 一种中药材加工用连续性切片装置
CN216422656U (zh) 一种便于快速调节的中药材裁切装置
CN204913997U (zh) 块茎类蔬菜电动切菜机
CN220313528U (zh) 一种防物料二次碾扎损伤的切肉机
CN108501071A (zh) 一种胡萝卜切丁设备
CN108927835A (zh) 一种白芍可调节切条机
CN104924346A (zh) 一种水果切条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202

Address after: 519031 2001 Office, No. 9, Xing'ao Road, Hengqin New District, Zhuhai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huhai Hengqin Xinrun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519000 Phase I Workshop of Jinfeng Road, Tangjiawan Town, Zhuhai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ELEC-TECH ZHUHAI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