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056748U - 一种多层泊车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层泊车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056748U
CN208056748U CN201721679641.XU CN201721679641U CN208056748U CN 208056748 U CN208056748 U CN 208056748U CN 201721679641 U CN201721679641 U CN 201721679641U CN 208056748 U CN208056748 U CN 2080567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king
oil cylinder
driving wheel
platform
stress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67964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家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Taijia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王明明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王明明 filed Critical 王明明
Priority to CN20172167964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0567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0567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05674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层泊车系统,多层泊车系统主要包括升降载车组件、停车组件和运车板,并对该多层泊车系统的具体结构作了详细的介绍,通过升降载车组件和停车组件以及运车板的协同工作方式,实现多层车辆的高效集中泊车,能够有效利用车库外围空间,消除安全隐患,提高泊车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多层泊车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停车结构领域,具体是一种多层泊车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经济增长与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人口和汽车数量迅猛增加,由于我国经济发展起步较晚,城市化进程过快,我国的停车位数量远远低于实际需求,并且对停车位的需求还在不断增大,停车难难正逐步从一、二线城市向三、四线城市蔓延,具有日趋严重的普遍性。针对停车难,停车位紧缺等问题,市面上出现了格式各样的停车机构,为了更好利用空间,传统停车机构大多采用多层设计,但下层车辆驾驶员需驱车驶入上方停有车辆的区域,存在安全隐患;而且下层车辆存取车行驶方向往往与周边交通道路不能平行,所以车库外围空间需要足够大,用于车辆转弯或倒车;同时,下层泊车位面积受限,对驾驶技术的考验较严格,不利于普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操作方便且可避免相邻车辆的互相干扰的一种新型多层泊车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层泊车系统,包括升降载车组件、停车组件和运车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载车组件包括底座、升降油缸、第一摆动油缸、第二摆动油缸和载车板,停车组件包括主受力架、次受力架和停车台,具体的,所述底座底部右端两侧设有第一从动轮,底座底部左端两侧设有第一主动轮,所述第一主动轮与第一平移电机三角带连接,所述第一平移电机固定在底座上,且位于第一主动轮上方,在第一主动轮和第一从动轮上部的底座上设有支柱,所述第一主动轮上部支柱的顶端设有第一缓冲件,第一从动轮上部支柱的顶端设有第二缓冲件,支柱中部开设有第一铰接点,升降油缸底部通过铰接与底座连接,所述升降油缸远离第一铰接点一端下侧设有定位板,第一摆动油缸上端与定位板铰接,所述第一摆动油缸底端通过第二铰接点与底座铰接连接,第二铰接节点位于第一铰接点右下方,当第一摆动油缸伸出,第一升降油缸位于竖直方向时,第一摆动油缸和第一升降油缸之间存在夹角;所述载车台中间下凹,形成运车板通道,在载车台下凹的一侧壁内侧均匀设有多个第二主动轮,所述第二主动轮之间通过齿轮连接,最左侧的第二主动轮与固定在载车台上的第二平移电机通过联轴器连接,在载车台下凹的另一侧壁内侧均匀设有多个第二从动轮,载车台左端两侧设有第一载车固定件,第一载车固定件与左侧的升降油缸顶端铰接,载车台右端两侧设有第二载车固定板,第二载车固定件与右侧的升降油缸铰接,第二载车固定件通过中部的铰接点与第二摆动油缸一端铰接,所述第二摆动油缸与第一挡板侧面中部的铰接点铰接,所述第一挡板侧面截面为直角梯形,第一挡板直角边一侧与载车台铰接;
所述底座下侧的地面设有轨道,所述轨道为凹槽结构,且轨道为平行的两条,两条轨道之间距离等于两个第一主动轮或两个第一从动轮之间距离,在需要停放升降载车组件的位置的轨道处设有刹车系统;
所述停车组件包括两个主受力架、四个次受力架和停车台,所述两个主受力架和四个次受力架呈矩形阵列分布,两个主受力架位于中部,四个次受力架位于两侧,且两个主受力架之间的距离为停车台纵向长度,主受力架和次受力架之间的距离停车台的横向宽度,主受力架和次受力架均竖直固定在地面上且高出地平面四米高度,分别在高出水平面两米高度和四米高度主受力架和次受力架之间设有停车台,每个停车台在靠近主受力架一侧设有第三平移电机,所述停车台中间下凹,形成运车板通道,在停车台靠近主受力架一端的内侧均匀设有多个第三主动轮,所述第三主动轮之间通过齿轮连接,最前面的第三主动轮与固定在主受力架上的第三平移电机通过联轴器连接,在停车台靠近次受力架一端的内侧均匀设有多个第三从动轮,
所述运车板为底部凸起板结构,前后两边缘刚好能够使第三主动轮和第三从动轮通过,运车板左侧上面焊接有第二挡板,第二挡板为板状结构。
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缓冲件为一钢板,钢板内部设有压力传感器。
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二缓冲件为正大ZDQ缓冲器。
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摆动油缸上设有平衡阀。
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二摆动油缸上设有平衡阀。
作为优选的:所述载车台下侧四个角部位设有缓冲垫。
作为优选的:所述地面为混凝土铺设而成。
作为优选的:所述轨道采用钢材轧制而成。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升降载车组件、停车组件分离,可将停车组件集中放置,而且停车组件下方不影响停车空间利用率比传统停车组件更高,而且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多层泊车系统准备泊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多层泊车系统在运送车辆时结构示意图;
图3为运送板从升降组件移动到停车台时结构图;
图4为停车组件结构图;
图5位停车组件结构图;
图6位图3中A局部放大图;
图中标号:1底座、2第一缓冲件、3第一铰接点、4升降油缸、5第一载车台固定件、6第一摆动油缸、7第二铰接点、8第一主动轮、9第一从动轮、10第一挡板、11第二摆动油缸、12第二载车台固定件、13定位板、14第二缓冲件、15第二挡板、16载车台、17刹车系统、18小车、19轨道、20第一平移电机、21缓冲垫、22第二平移电机、23第二主动轮、24第二从动轮、25主受力架、26次受力架、27停车台、28第三从动轮 、29第三主动轮、30第三平移电机、31运车板、32支柱、33地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 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 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5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多层泊车系统,包括升降载车组件、停车组件和运车板31,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载车组件包括底座1、升降油缸4、第一摆动油缸6、第二摆动油缸11和载车板16,停车组件包括主受力架25、次受力架26和停车台27,具体的,所述底座1底部右端两侧设有第一从动轮9,底座1底部左端两侧设有第一主动轮8,两个第一主动轮8通过传动杆18连接,所诉传动杆18靠近前侧第一主动轮8处设有传动轮19,传动轮19与第一平移电机20三角带连接,所述第一平移电机20固定在底座1上,且位于传动轮19上侧,在第一主动轮8和第一从动轮9上部的底座上设有支柱32,所述第一主动轮8上部支柱32的顶端设有第一缓冲件2,第一从动轮9上部支柱32的顶端设有第二缓冲件14,支柱32中部开设有第一铰接点3,升降油缸4底部通过铰接与底座1连接,所述升降油缸4远离第一铰接点3一端下侧设有定位板13,第一摆动油缸6上端与定位板13铰接,所述第一摆动油缸6底端通过第二铰接点7与底座1铰接连接,第二铰接节点7在第一铰接点3右下方,当第一摆动油缸6伸出,第一升降油缸4位于竖直方向时,第一摆动油缸6和第一升降油缸4之间存在夹角;所述载车台16中间下凹,形成运车板31通道,在载车台16下凹的后侧壁内侧均匀设有多个第二主动轮23,所述第二主动轮23之间通过齿轮连接,最左侧的第二主动轮23与固定在载车台16上的第二平移电机22通过联轴器连接,在载车台16下凹的前侧壁内侧均匀设有多个第二从动轮24,载车台16左端两侧设有第一载车固定件5,第一载车固定件5与左侧的升降油缸4顶端铰接,载车台16右端两侧设有第二载车固定板12,第二载车固定件12与右侧的升降油缸4铰接,第二载车固定件12通过中部的铰接点与第二摆动油缸11一端铰接,所述第二摆动油缸11与第一挡板10侧面中部的铰接点铰接,所述第一挡板10侧面截面为直角梯形,第一挡板10直角边一侧与载车台16铰接,且斜边位于下侧;
所述底座1下侧的地面33设有轨道19,所述轨道19为凹槽结构,且轨道19为平行的两条,两条轨道19之间距离等于两个第一主动轮8或两个第一从动轮9之间距离,在需要停放升降载车组件的位置的轨道处设有刹车系统17;
所述停车组件包括两个主受力架25、四个次受力架26和停车台27,所述两个主受力架25和四个次受力架26呈矩形阵列分布,两个主受力架25位于中部,四个次受力架26位于两侧,且两个主受力架25之间的距离为停车台26纵向长度,两个次受力架26之间的距离为停车台26纵向长度,主受力架25和次受力架26之间的距离停车台26的横向宽度主受力架25和次受力架26均竖直固定在地面33上,固定后主受力架25和次受力架26均高出地平面四米高度,在高出水平面两米高度和四米高度主受力架25和次受力架26之间均设有停车台27且每个停车台在对应的主受力架25一侧均设有第三平移电机30,所述停车台27中间下凹,形成运车板31通道,在停车台27靠近主受力架25内侧均匀设有多个第三主动轮29,所述第三主动轮29之间通过齿轮连接,最前侧的第三主动轮23与固定在主受力架25上的第三平移电机30通过联轴器连接,在停车台27靠近次受力架26的内侧均匀设有多个第三从动轮28;
所述运车板31为底部凸起板结构,前后两边缘刚好能够使第三主动轮29和第三从动轮28通过,运车板31左侧上面焊接有第二挡板15,第二挡板15为板状结构。
所述第一缓冲件2为一钢板,内部设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感受压力信息,及时停止第一摆动油缸6。
所述载车台16下侧四个角部位设有缓冲垫21,当载车台16落下时,对载车台16起缓冲作用。
所述地面33为混凝土铺设而成,技术成熟,成本低,使用方便。
工作原理:在修建停车场时,现将停车区铺设混凝土,并将停车组件固定在工程设计部位,同时铺设轨道19,将升降车载组件放置在轨道上,且当升降载车组件行驶在停车组件前时,第二挡板15在停车组件一侧,在升降组件停放位置的轨道上设置刹车系统17,将运车板31放置在升降组件上的载车台16上,且载车台16上的第二挡车板15和运车板31上的第一挡车10分别在作用两侧;
在使用过程中,当车辆较少时,司机可直接将车停在停车台26下侧,主受力架25和次受力架26内的地面上,当车辆将地面位置停满时,司机沿着第一挡板10,行驶到载车台16上,收缩第二摆动油缸11,第一挡板10转动至竖直位置后第二摆动油缸11停止,伸长第一摆动油缸6,当不同升降油缸4分别接触到第一缓冲件2和第二缓冲件14后,第二缓冲件14起到缓冲作用,第一缓冲件2在起到缓冲作用的同时,压力传感器感受到压力变化,及时停止升降油缸4,通过升降油缸4调整好载车台的高度后,开启第一平移电机20,带动第一主动轮8转动,将升降组件行驶至停车组件前,伸长第二摆动油缸11,将第一挡板10调整向下倾斜45度后,开启第二平移电机22和第三平移电机30,带动第二主动轮23和第三主动轮29转动,运车板31向停车台27移动,直至完全移动至停车台27,关闭第二平移电机22和第三平移电机30,根据停车情况,调整升降油缸4或者开启第一平移电机20,将载车台16移动至没有停车的停车台27前,开启第二平移电机22和第三平移电机30,将运车板31体冻灾载车台16上,开启第一平移电机20将升降组件行驶至停车区域,收缩升降油缸4后,收缩第一摆动油缸6直至缓冲垫21接触到地面,伸长第二摆动有油缸11将第一挡板10打开,形成斜坡,方便汽车行驶至载车台16上的运车板。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8)

1.一种多层泊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泊车系统包括升降载车组件、停车组件和运车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载车组件包括底座、升降油缸、第一摆动油缸、第二摆动油缸和载车板,停车组件包括主受力架、次受力架和停车台,具体的,所述底座底部右端两侧设有第一从动轮,底座底部左端两侧设有第一主动轮,所述第一主动轮与第一平移电机三角带连接,所述第一平移电机固定在底座上,且位于第一主动轮上方,在第一主动轮和第一从动轮上部的底座上设有支柱,所述第一主动轮上部支柱的顶端设有第一缓冲件,第一从动轮上部支柱的顶端设有第二缓冲件,支柱中部开设有第一铰接点,升降油缸底部通过铰接与底座连接,所述升降油缸远离第一铰接点一端下侧设有定位板,第一摆动油缸上端与定位板铰接,所述第一摆动油缸底端通过第二铰接点与底座铰接连接,第二铰接节点位于第一铰接点右下方,当第一摆动油缸伸出,第一升降油缸位于竖直方向时,第一摆动油缸和第一升降油缸之间存在夹角;所述载车台中间下凹,形成运车板通道,在载车台下凹的一侧壁内侧均匀设有多个第二主动轮,所述第二主动轮之间通过齿轮连接,最左侧的第二主动轮与固定在载车台上的第二平移电机通过联轴器连接,在载车台下凹的另一侧壁内侧均匀设有多个第二从动轮,载车台左端两侧设有第一载车固定件,第一载车固定件与左侧的升降油缸顶端铰接,载车台右端两侧设有第二载车固定板,第二载车固定件与右侧的升降油缸铰接,第二载车固定件通过中部的铰接点与第二摆动油缸一端铰接,所述第二摆动油缸与第一挡板侧面中部的铰接点铰接,所述第一挡板侧面截面为直角梯形,第一挡板直角边一侧与载车台铰接;
所述底座下侧的地面设有轨道,所述轨道为凹槽结构,且轨道为平行的两条,两条轨道之间距离等于两个第一主动轮或两个第一从动轮之间距离,在需要停放升降载车组件的位置的轨道处设有刹车系统;
所述停车组件包括两个主受力架、四个次受力架和停车台,所述两个主受力架和四个次受力架呈矩形阵列分布,两个主受力架位于中部,四个次受力架位于两侧,且两个主受力架之间的距离为停车台纵向长度,主受力架和次受力架之间的距离停车台的横向宽度,主受力架和次受力架均竖直固定在地面上且高出地平面四米高度,分别在高出水平面两米高度和四米高度主受力架和次受力架之间设有停车台,每个停车台在靠近主受力架一侧设有第三平移电机,所述停车台中间下凹,形成运车板通道,在停车台靠近主受力架一端的内侧均匀设有多个第三主动轮,所述第三主动轮之间通过齿轮连接,最前面的第三主动轮与固定在主受力架上的第三平移电机通过联轴器连接,在停车台靠近次受力架一端的内侧均匀设有多个第三从动轮,
所述运车板为底部凸起板结构,前后两边缘刚好能够使第三主动轮和第三从动轮通过,运车板左侧上面焊接有第二挡板,第二挡板为板状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泊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件为一钢板,钢板内部设有压力传感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泊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缓冲件为正大ZDQ缓冲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泊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摆动油缸上设有平衡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泊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摆动油缸上设有平衡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泊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车台下侧四个角部位设有缓冲垫。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泊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面为混凝土铺设而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泊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采用钢材轧制而成。
CN201721679641.XU 2017-12-06 2017-12-06 一种多层泊车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0567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679641.XU CN208056748U (zh) 2017-12-06 2017-12-06 一种多层泊车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679641.XU CN208056748U (zh) 2017-12-06 2017-12-06 一种多层泊车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056748U true CN208056748U (zh) 2018-11-06

Family

ID=639977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679641.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056748U (zh) 2017-12-06 2017-12-06 一种多层泊车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05674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40622A (zh) * 2017-12-06 2018-02-27 张家霞 一种多层泊车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40622A (zh) * 2017-12-06 2018-02-27 张家霞 一种多层泊车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749800U (zh) 一种带升降梯式轿箱组合空中巴士系统
CA2739534A1 (en) Smart mass transit rail system
WO2017128760A1 (zh) 一种新型上下平行双轨交通工具
CN206971837U (zh) 一种新型的双层停车场
CN208056748U (zh) 一种多层泊车系统
CN103213583A (zh) 双层运行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CN102180074A (zh) 公轨汽车及公轨路
CN103738342B (zh) 独立驱动型索道交通系统
CN102463996A (zh) 一种侧挂式双电源驱动轨道电车
CN107740621B (zh) 一种多层泊车系统及泊车方法
CN206086747U (zh) 一种铁路货车转向架及其构架
CN201573646U (zh) 高架软轨交通系统
CN107740622A (zh) 一种多层泊车系统
CN202520021U (zh) 移动式停车库
CN110509946A (zh) 采用轮边减速器的悬挂式单轨车辆单轴转向架
CN201065121Y (zh) 一种城市高架道路悬挂式列车
CN203681537U (zh) 独立驱动型索道交通系统
CN110094091A (zh) 一种球型轮双向移动停车位机构
CN206035001U (zh) 新型无避让两层机械式停车设备
CN105484545A (zh) 一种阁楼式停车设备
CN206815110U (zh) 可跨过道路的跨座式可移动轨道梁
CN207934545U (zh) 地下智能停车场升降车
CN208278053U (zh) 空中巴士
CN208830796U (zh) 一种立体车位以及立体停车系统
CN207260686U (zh) 一种梳齿交换式立体停车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930

Address after: 313000 Dingtanghe River, Yangnan Village, Nanxun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Hu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Taijia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323600 Lishui City, Yunhe County, Zhejiang and street auspicious Road, No. 93

Patentee before: Wang Ming Ming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106

Termination date: 2019120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