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054450U - 一种低压散状物料气力输送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低压散状物料气力输送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054450U
CN208054450U CN201821239590.3U CN201821239590U CN208054450U CN 208054450 U CN208054450 U CN 208054450U CN 201821239590 U CN201821239590 U CN 201821239590U CN 208054450 U CN208054450 U CN 2080544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pipeline
automatic control
bulk material
low press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23959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于光
张颖
王坤
崔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Mailuda Engineer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Mailuda Engineer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Mailuda Engineer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Mailuda Engineer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23959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0544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0544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0544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ir Transport Of Granular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低压散状物料气力输送系统,包括物料室、散状物料库、低压空压机、自动控制调节阀和自动控制系统,低压空压机通过第一输送管路连接自动控制调节阀,自动控制调节阀通过第二输送管路分别与物料室和散状物料库连接,第一输送管路上设置有储气罐;自动控制系统通过线路连接自动控制调节阀;第二输送管路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和第三管道,第一管道与自动控制调节阀连接,第三管道与散状物料库连接并连通,第二管道通过进料管与物料室连接并连通;进料管上安装有物料防堵塞装置;第一管道上设有气压传感器,气压传感器通过线路连接自动控制系统,本实用新型能耗小,输送稳定性好,自动化程度高且能解决物料堵塞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低压散状物料气力输送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力输送系统,具体是一种低压散状物料气力输送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散状物料(例如煤灰)通常能够进行二次使用,故而需要进行回收。传统的散状物料输送系统以高压空压机对散装物料进行高压(0.75MPa)气力输送,并通过手动阀门控制输出气压,以此回收散装物料能耗大且输送稳定性差,且现有物料输送管道和进料方式容易造成堵塞。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耗小,输送稳定性好,自动化程度高且能解决物料堵塞问题的低压散状物料气力输送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低压散状物料气力输送系统,包括物料室、散状物料库、低压空压机、自动控制调节阀和自动控制系统,低压空压机通过第一输送管路连接自动控制调节阀的一端,自动控制调节阀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输送管路分别与物料室和散状物料库连接,第一输送管路上设置有储气罐;自动控制系统通过线路连接自动控制调节阀;
第二输送管路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和第三管道,第一管道与自动控制调节阀的另一端连接,第三管道与散状物料库连接并连通,第二管道通过进料管与物料室连接并连通;进料管上安装有物料防堵塞装置;
第一管道上设有气压传感器,气压传感器通过线路连接自动控制系统,自动控制系统获取气压传感器反馈的气压信号控制自动控制调节阀的大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低压空压机配合储气罐执行低压(0.35MPa)气力输送,将物料室内散状物料通过低压气力经过第二输送管路送入散状物料库内,能耗低;同时,利用自动控制系统获取气压传感器反馈的气压信号控制自动控制调节阀的大小,控制经过第一输送管路的气力的气压,输送稳定性好,自动化程度高;物料从物料室将进料管进入第二管道,由于第二管道的内径小于第一管道和第三管道,在低压气力通过第二管道时,低压气力的流速增大,第二管道内的流体压力降低,从而产生吸附作用;第一管道和第三管道内的压力均大于第二管道内的压力,形成的压差有利于低压气力与物料的混合均匀;由于进料管与第二管道连接且连通,当第二管道的流体压力降低,产生吸附作用,则进料管中的物料由于第二管道的吸附作用更容易进入第二管道中,进入第二管道的物料,由于第一管道、第三管道分别与第二管道内的压差二能与低压气力混合得更加均匀,然后被低压气力带动输送至散状物料库内,上述第二输送管路的设计,加强了物料混合,且能避免粉料堵塞;进料管上安装有物料防堵塞装置,可以避免物料出现搭桥现象而造成堵塞。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物料防堵塞装置包括外管、内管、上法兰和下法兰;上法兰卡接在外管的一端的外侧壁且外管的一端通过上法兰与物料室的输出管路连接;外管的另一端固定有下法兰;内管套设在外管的内部,内管的一端的外侧壁卡接在下法兰上且内管的一端通过下法兰与进料管连接并连通;内管的高度小于外管的高度;上法兰与内管的另一端之间设置有多孔透气膜,外管侧壁通过风机管道与外部风机连接并连通。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外管与内管之间形成低压室,内管内的空间形成物料通道,多孔透气膜以上的空间形成沸腾室,工作时,开动外部风机向低压室内鼓入空气,空气低压室在外部风机的压力下向上流动并穿过多孔透气膜吹向沸腾室,从而使沸腾室中的物料成流化状态,避免了物料出现搭桥现象而造成物料通道堵塞。
进一步,多孔透气膜的一端通过大压板与上法兰压紧,多孔透气膜的另一端通过小压板与内管的另一端压紧。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调整小压板内径大小可以调整加料量的大小,从而达到防堵塞和定量控制加料的目的。
进一步,风机管道上设有阀门。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风机管道上的阀门用于控制外部风机进入低压室空气的流量和流速,进而控制物料的流化过程。
进一步,进料管垂直于第二管道。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在第二管道的吸附作用下,由于进料管与第二管道垂直设置,进料管中的粉料能够更容易进入到第二管道中。
进一步,第一管道与第三管道的内径相等;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的内径比为1.5:1-1.8:1。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第一管道与第三管道的内径相等,使得第一管道和第三管道的低压气力流速相同,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的压差和第三管道和第二管道的压差相同,这样第二管道形成的吸附作用集中在第二管道的中部,有利于物料的混合和进入;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的内径比为1.5:1-1.8:1,使得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的压差合理,能够使物料充分混合,同理,第三管道和第二管道的内径比也为1.5:1-1.8:1。
进一步,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的连接处为第一连接部,第一连接部与第一管道的夹角为90°-150°;第一连接部与第二管道的夹角为90°-150°。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上述夹角设计可以使得低压气力流通顺畅且物料能更好的进入或输送。
进一步,第二管道与第三管道的连接处为第二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与第二管道的夹角为90°-150°;第二连接部与第三管道的夹角为90°-150°。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上述夹角设计可以使得低压气力流通顺畅且物料能更好的进入或输送。
进一步,储气罐与自动控制调节阀之间的第一输送管路上从储气罐到自动控制调节阀的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过滤器和第二过滤器,第一过滤器和第二过滤器之间的第一输送管路上设置有冷干机。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利用第一过滤器和第二过滤确保低压空压机压缩的空气的洁净程度,避免管路堵塞,进而确保输送系统的气力输送稳定;同时,利用冷干机保证低压空压机压缩的空气的干燥度,进而确保散状物料的干燥度,不影响其二次使用。
进一步,自动控制系统为PLC控制系统或DCS控制系统。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确保自动控制系统的控制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输送管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物料防堵塞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物料防堵塞装置的截面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低压空压机,2、第一输送管路,3、储气罐,4、第一过滤器,5、第二过滤器,6、自动控制调节阀,7、物料室,8、第二输送管路,81、第一管道,811、第一连接部,82、第二管道,821、第二连接部,83、第三管道,84、进料管,9、散状物料库,10、冷干机,11、自动控制系统,12、气压传感器,13、物料防堵塞装置,131、外管,132、内管,133、上法兰,134、下法兰,135、多孔透气膜,136、大压板,137、小压板,14、风机管道,15、外部风机,151、阀门,16、低压室,17、物料通道,18、沸腾室。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2所示,一种低压散状物料气力输送系统,包括物料室7、散状物料库9、低压空压机1、自动控制调节阀6和自动控制系统11,低压空压机1通过第一输送管路2连接自动控制调节阀6的一端,自动控制调节阀6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输送管路8分别与物料室7和散状物料库9连接,第一输送管路2上设置有储气罐3;自动控制系统11通过线路连接自动控制调节阀6;
第二输送管路8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管道81、第二管道82和第三管道83,第一管道81与自动控制调节阀6的另一端连接,第三管道83与散状物料库9连接并连通,第二管道82通过进料管84与物料室7连接并连通;进料管84上安装有物料防堵塞装置13;
第一管道81上设有气压传感器12,气压传感器12通过线路连接自动控制系统11,自动控制系统11获取气压传感器12反馈的气压信号控制自动控制调节阀6的大小。
可以理解的是,利用低压空压机1配合储气罐3执行低压(0.35MPa)气力输送,将物料室7内散状物料通过低压气力经过第二输送管路8送入散状物料库9内,能耗低;同时,利用自动控制系统11获取气压传感器12反馈的气压信号控制自动控制调节阀6的大小,控制经过第一输送管路2的气力的气压,输送稳定性好,自动化程度高;物料从物料室7将进料管84进入第二管道82,由于第二管道82的内径小于第一管道81和第三管道83,在低压气力通过第二管道82时,低压气力的流速增大,第二管道82内的流体压力降低,从而产生吸附作用;第一管道81和第三管道83内的压力均大于第二管道82内的压力,形成的压差有利于低压气力与物料的混合均匀;由于进料管84与第二管道82连接且连通,当第二管道82的流体压力降低,产生吸附作用,则进料管84中的物料由于第二管道82的吸附作用更容易进入第二管道82中,进入第二管道82的物料,由于第一管道81、第三管道83分别与第二管道82内的压差二能与低压气力混合得更加均匀,然后被低压气力带动输送至散状物料库9内,上述第二输送管路8的设计,加强了物料混合,且能避免粉料堵塞;进料管84上安装有物料防堵塞装置13,可以避免物料出现搭桥现象而造成堵塞。
进一步,如图3-4所示,物料防堵塞装置13包括外管131、内管132、上法兰133和下法兰134;上法兰133卡接在外管131的一端的外侧壁且外管131的一端通过上法兰133与物料室7的输出管路连接;外管131的另一端固定有下法兰134;内管132套设在外管131的内部,内管132的一端的外侧壁卡接在下法兰134上且内管132的一端通过下法兰134与进料管84连接并连通;内管132的高度小于外管131的高度;上法兰133与内管132的另一端之间设置有多孔透气膜135,外管131侧壁通过风机管道14与外部风机15连接并连通。
可以理解的是,外管131与内管132之间形成低压室16,内管132内的空间形成物料通道17,多孔透气膜135以上的空间形成沸腾室18,工作时,开动外部风机15向低压室16内鼓入空气,空气低压室16在外部风机15的压力下向上流动并穿过多孔透气膜135吹向沸腾室18,从而使沸腾室18中的物料成流化状态,避免了物料出现搭桥现象而造成物料通道17堵塞。
进一步,如图3-4所示,多孔透气膜135的一端通过大压板136与上法兰133压紧,多孔透气膜135的另一端通过小压板137与内管132的另一端压紧。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调整小压板137内径大小可以调整加料量的大小,从而达到防堵塞和定量控制加料的目的。
进一步,如图3-4所示,风机管道14上设有阀门151。
可以理解的是,风机管道14上的阀门151用于控制外部风机15进入低压室16空气的流量和流速,进而控制物料的流化过程。
进一步,如图1-2所示,进料管84垂直于第二管道82。
可以理解的是,在第二管道82的吸附作用下,由于进料管84与第二管道82垂直设置,进料管84中的粉料能够更容易进入到第二管道82中。
进一步,如图1-2所示,第一管道81与第三管道83的内径相等;第一管道81与第二管道82的内径比为1.5:1-1.8:1。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第一管道81与第三管道83的内径相等,使得第一管道81和第三管道83的低压气力流速相同,第一管道81和第二管道82的压差和第三管道83和第二管道82的压差相同,这样第二管道82形成的吸附作用集中在第二管道82的中部,有利于物料的混合和进入;第一管道81与第二管道82的内径比为1.5:1-1.8:1,使得第一管道81和第二管道82的压差合理,能够使物料充分混合,同理,第三管道83和第二管道82的内径比也为1.5:1-1.8:1。
进一步,如图2所示,第一管道81与第二管道82的连接处为第一连接部811,第一连接部811与第一管道81的夹角为90°-150°;第一连接部811与第二管道82的夹角为90°-150°。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夹角设计可以使得低压气力流通顺畅且物料能更好的进入或输送。
进一步,如图2所示,第二管道82与第三管道83的连接处为第二连接部821,第二连接部821与第二管道82的夹角为90°-150°;第二连接部821与第三管道83的夹角为90°-150°。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夹角设计可以使得低压气力流通顺畅且物料能更好的进入或输送。
进一步,如图1所示,储气罐3与自动控制调节阀6之间的第一输送管路2上从储气罐3到自动控制调节阀6的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过滤器4和第二过滤器5,第一过滤器4和第二过滤器5之间的第一输送管路2上设置有冷干机10。
可以理解的是,利用第一过滤器4和第二过滤确保低压空压机1压缩的空气的洁净程度,避免管路堵塞,进而确保输送系统的气力输送稳定;同时,利用冷干机10保证低压空压机1压缩的空气的干燥度,进而确保散状物料的干燥度,不影响其二次使用。
进一步,自动控制系统11为PLC控制系统或DCS控制系统,确保自动控制系统11的控制可靠性,具体的,采用AB controllogix控制系统。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是:以回收煤灰为例,利用低压空压机1配合储气罐3执行低压0.35MPa气力输送,结合第一过滤器4、第二过滤器5和冷干机10确保低压空压机1压缩的空气的质量,物料防堵塞装置13中外管131与内管132之间形成低压室16,内管132内的空间形成物料通道17,多孔透气膜135以上的空间形成沸腾室18,工作时,开动外部风机15向低压室16内鼓入空气,空气低压室16在外部风机15的压力下向上流动并穿过多孔透气膜135吹向沸腾室18,从而使沸腾室18中的物料成流化状态,避免了物料出现搭桥现象而造成物料通道17堵塞;物料从物料室7将进料管84进入第二管道82,由于第二管道82的内径小于第一管道81和第三管道83,在低压气力通过第二管道82时,低压气力的流速增大,第二管道82内的流体压力降低,从而产生吸附作用;第一管道81和第三管道83内的压力均大于第二管道82内的压力,形成的压差有利于低压气力与物料的混合均匀;由于进料管84与第二管道82连接且连通,当第二管道82的流体压力降低,产生吸附作用,则进料管84中的物料由于第二管道82的吸附作用更容易进入第二管道82中,进入第二管道82的物料,由于第一管道81、第三管道83分别与第二管道82内的压差二能与低压气力混合得更加均匀,然后被低压气力带动输送至散状物料库9内,上述第二输送管路8的设计,加强了物料混合,且能避免粉料堵塞;进料管84上安装有物料防堵塞装置13,可以避免物料出现搭桥现象而造成堵塞;将物料室7内煤灰经过物料防堵塞装置13之后从进料口进入第二输送管路8,然后送入散状物料库9内回收利用,同时,利用自动控制系统11获取气压传感器12反馈的气压信号控制自动控制调节阀6的大小,控制经过第一输送管路2的气力的气压,稳定输送气压。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低压散状物料气力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物料室(7)、散状物料库(9)、低压空压机(1)、自动控制调节阀(6)和自动控制系统(11),所述低压空压机(1)通过第一输送管路(2)连接所述自动控制调节阀(6)的一端,所述自动控制调节阀(6)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输送管路(8)分别与所述物料室(7)和所述散状物料库(9)连接,所述第一输送管路(2)上设置有储气罐(3);所述自动控制系统(11)通过线路连接所述自动控制调节阀(6);
所述第二输送管路(8)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管道(81)、第二管道(82)和第三管道(83),所述第一管道(81)与所述自动控制调节阀(6)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管道(83)与所述散状物料库(9)连接并连通,所述第二管道(82)通过进料管(84)与所述物料室(7)连接并连通;所述进料管(84)上安装有物料防堵塞装置(13);
所述第一管道(81)上设有气压传感器(12),所述气压传感器(12)通过线路连接所述自动控制系统(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低压散状物料气力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防堵塞装置(13)包括外管(131)、内管(132)、上法兰(133)和下法兰(134);所述上法兰(133)卡接在所述外管(131)的一端的外侧壁且所述外管(131)的一端通过所述上法兰(133)与所述物料室(7)的输出管路连接;所述外管(131)的另一端固定有所述下法兰(134);所述内管(132)套设在所述外管(131)的内部,所述内管(132)的一端的外侧壁卡接在所述下法兰(134)上且所述内管(132)的一端通过所述下法兰(134)与所述进料管(84)连接并连通;所述内管(132)的高度小于所述外管(131)的高度;所述上法兰(133)与所述内管(132)的另一端之间设置有多孔透气膜(135),所述外管(131)侧壁通过风机管道(14)与外部风机(15)连接并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低压散状物料气力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透气膜(135)的一端通过大压板(136)与所述上法兰(133)压紧,所述多孔透气膜(135)的另一端通过小压板(137)与所述内管(132)的另一端压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低压散状物料气力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管道(14)上设有阀门(15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低压散状物料气力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管(84)垂直于所述第二管道(8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低压散状物料气力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道(81)与所述第三管道(83)的内径相等;所述第一管道(81)与所述第二管道(82)的内径比为1.5:1-1.8: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低压散状物料气力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道(81)与所述第二管道(82)的连接处为第一连接部(811),所述第一连接部(811)与所述第一管道(81)的夹角为90°-150°;所述第一连接部(811)与所述第二管道(82)的夹角为90°-15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低压散状物料气力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道(82)与所述第三管道(83)的连接处为第二连接部(821),所述第二连接部(821)与所述第二管道(82)的夹角为90°-150°;所述第二连接部(821)与所述第三管道(83)的夹角为90°-15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低压散状物料气力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气罐(3)与所述自动控制调节阀(6)之间的所述第一输送管路(2)上沿从所述储气罐(3)到所述自动控制调节阀(6)的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过滤器(4)和第二过滤器(5),所述第一过滤器(4)和第二过滤器(5) 之间的所述第一输送管路(2)上设置有冷干机(10)。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9所述一种低压散状物料气力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控制系统(11)为PLC控制系统或DCS控制系统。
CN201821239590.3U 2018-08-02 2018-08-02 一种低压散状物料气力输送系统 Active CN2080544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239590.3U CN208054450U (zh) 2018-08-02 2018-08-02 一种低压散状物料气力输送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239590.3U CN208054450U (zh) 2018-08-02 2018-08-02 一种低压散状物料气力输送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054450U true CN208054450U (zh) 2018-11-06

Family

ID=639821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239590.3U Active CN208054450U (zh) 2018-08-02 2018-08-02 一种低压散状物料气力输送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054450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16216A (zh) * 2018-12-24 2019-03-26 北方奥钛纳米技术有限公司 输送装置和输送系统
CN112660666A (zh) * 2020-12-03 2021-04-16 华晟博联环境科技(青岛)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污衣被服气力输送系统的分离器
CN113581672A (zh) * 2021-06-11 2021-11-02 南通派菲克水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节出料量的组合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16216A (zh) * 2018-12-24 2019-03-26 北方奥钛纳米技术有限公司 输送装置和输送系统
CN112660666A (zh) * 2020-12-03 2021-04-16 华晟博联环境科技(青岛)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污衣被服气力输送系统的分离器
CN113581672A (zh) * 2021-06-11 2021-11-02 南通派菲克水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节出料量的组合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054450U (zh) 一种低压散状物料气力输送系统
CN202321648U (zh) 一种干混砂浆气力输送仓泵
CN108147134B (zh) 一种轻介共流气力输送系统
CN103274217B (zh) 出口防堵塞新型输煤仓式泵
CN203058036U (zh) 一种养殖场用的饲料输送与定量喂饲系统
CN105197598A (zh) 真空提升机
CN202935945U (zh) 正负压组合式密相粉体物料气力输送装置
CN105668239A (zh) 一种粉体供料系统
CN103566751B (zh) 一种流化床锅炉脱硫方法及其装置
CN102491093B (zh) 正压气力输送系统及方法
WO2020088071A1 (zh) 一种气动输送流体双向混合压榨的固液分离系统
CN203450853U (zh) 一种聚苯颗粒的现场风送系统
CN203237785U (zh) 气流输送喉管
CN215478338U (zh) 用于粉煤灰喷浆材料气力输送的受料罐
CN206291226U (zh) 一种锅炉炉内粉体添加剂连续稳定喷射装置
CN211254434U (zh) 输送电极前驱体粉料的系统
CN107962677A (zh) 一种用于干混砂浆混合系统的气平衡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204368767U (zh) 一种中部设置进气室的粉粒物料运输车罐体
CN209275657U (zh) 一种碎焦粉粒料的气力输送系统
CN210813962U (zh) 一种调料生产系统
CN207169953U (zh) 一种磨煤机混料系统
CN208394358U (zh) 一种正压输送罐
CN201559997U (zh) 吸粮机用节能高效散粮吸嘴
CN206427752U (zh) 粉仓粉料输送管道卸料口螺旋卸料装置
CN209113112U (zh) 一种不均匀粒径的粉料及颗粒状物料正压气力输送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