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053090U - 一种散热器挡风板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散热器挡风板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053090U
CN208053090U CN201820411402.4U CN201820411402U CN208053090U CN 208053090 U CN208053090 U CN 208053090U CN 201820411402 U CN201820411402 U CN 201820411402U CN 208053090 U CN208053090 U CN 2080530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ening
mounting portion
thermal insulation
insulation board
radi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41140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宗焕
刘鸿志
杨春丽
杨贤君
张会冰
黄海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filed Critical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Priority to CN20182041140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0530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0530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05309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散热器挡风板结构,其包括隔热板和支架,隔热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隔热板上远离第一开口的一侧用于与驾驶室地板相贴合;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之间还设置有第一弧形开口和第二弧形开口;支架包括长条形板和竖直板,长条形板的延伸方向与隔热板的延伸方向相同;长条形板与隔热板的中部位置固定连接,长条形板上相对设置有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第一安装部与第二安装部之间的长条形板上至少设置有一个竖直板,竖直板与隔热板固定连接,竖直板与长条形板交叉且垂直设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散热器挡风板结构,其具有较好地防热风回流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散热器挡风板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发动机冷却系统的零部件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散热器挡风板结构。
背景技术
冷却系统是现在乘用车以及商用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热平衡是冷却系统的一个重要指标。影响冷却系统的热平衡的因素有很多,发动机舱的热风回流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为保证车辆的散热性能良好,就需要尽量避免发动机舱的热风回流。现有车辆上避免热风回流主要是采用散热器挡风板结构,将发动机舱的热风与散热器中冷器总成的前端隔离开来。
如图1和图2所示,现有的散热器挡风板结构包括钢板11、橡胶板12,其中钢板11固定于驾驶室地板上,钢板11与橡胶板12的上侧边缘相连,散热器挡风板结构位于驾驶室地板与散热器中冷器总成13之间。由于钢板11是位于橡胶板12的上侧,与驾驶室底板相连,而橡胶板12没有得到较好地固定,在车辆行驶过程中,车辆前端风速较高,这使得没有得到较好固定的橡胶板12容易发生变形,导致窜风回流,从而使得其防热风回流的效果较差;同时,其散热器中冷器总成13的上端左右两侧与驾驶室地板之间的空间没有得到有效的阻挡,这使得仍旧有部分热风回流,从而导致该散热器挡风板结构的防热风回流效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散热器挡风板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散热器挡风板结构的防热风回流效果较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散热器挡风板结构,其包括隔热板和支架,所述隔热板上用于与散热器中冷器总成相配合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隔热板上远离所述第一开口的一侧用于与驾驶室地板相贴合;所述第一开口能够容纳中冷器上的进气口安装凸台,所述第二开口能够容纳所述中冷器上的出气口安装凸台;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二开口之间还设置有第一弧形开口和第二弧形开口,所述第一弧形开口能够容纳散热器上的进水接口,所述第二弧形开口能够容纳所述散热器上的出水接口;所述支架包括长条形板和竖直板,所述长条形板的延伸方向与所述隔热板的延伸方向相同;所述长条形板与所述隔热板的中部位置固定连接,所述长条形板上相对设置有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用于与所述进气口安装凸台相连,所述第二安装部用于与所述出气口安装凸台相连;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第二安装部之间的所述长条形板上至少设置有一个所述竖直板,所述竖直板与所述隔热板固定连接,所述竖直板与所述长条形板交叉且垂直设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第二安装部均为与所述长条形板上远离所述第一开口的一侧垂直相连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安装孔。
优选地,所述第一安装部、所述长条形板、所述竖直板以及所述第二安装部形成一体式结构。
优选地,所述竖直板的个数为五个,各所述竖直板均布在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第二安装部之间的所述长条形板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开口为U型开口。
优选地,所述第二开口为U型开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散热器挡风板结构,其支架通过长条形板与隔热板的中部位置相连,且通过与长条形板交叉且垂直设置的竖直板与隔热板相连,从而有效地提高了隔热板的强度,使得隔热板在受风速影响时不易发生变形,进而使得该散热器挡风板结构的防热风回流效果较好;同时,其通过隔热板的第一弧形开口和第二弧形开口分别将散热器上的进水接口和出水接口容纳其中,通过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将中冷器上的进气口安装凸台和出气口安装凸台容纳其中,并通过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的侧壁对散热器中冷器总成的上端左右两侧与驾驶室地板之间的空间进行阻挡,从而使得散热器中冷器总成与驾驶室地板之间的空间均得到了有效地阻挡,大大地降低了发生热风回流的可能性,从而使得该散热器挡风板结构具有较好地防热风回流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并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其中
图1为现有散热器挡风板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散热器挡风板结构在使用时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散热器挡风板结构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散热器挡风板结构的主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散热器挡风板结构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散热器挡风板结构在使用时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散热器挡风板结构在使用时的另一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
11、钢板 12、橡胶板 13、散热器中冷器总成 21、隔热板
22、隔热板上和驾驶室地板相贴合的一侧 23、第一开口
24、第二开口 25、第一弧形开口 26、第二弧形开口
27、隔热板上和散热器中冷器总成相配合的一侧
31、长条形板 32、竖直板 33、第一安装部 34、第二安装部
41、散热器 42、中冷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方案作进一步地详细介绍。
如图3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散热器挡风板结构,其包括隔热板21和支架,隔热板21上用于与散热器中冷器总成相配合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开口23和第二开口24,隔热板21上远离第一开口23的一侧用于与驾驶室地板相贴合;第一开口23能够容纳中冷器42上的进气口安装凸台,第二开口24能够容纳中冷器42上的出气口安装凸台;第一开口23与第二开口24之间还设置有第一弧形开口25和第二弧形开口26,第一弧形开口25能够容纳散热器41上的进水接口,第二弧形开口26能够容纳散热器41上的出水接口;支架包括长条形板31和竖直板32,长条形板31的延伸方向与隔热板21的延伸方向相同;长条形板31与隔热板21的中部位置固定连接,长条形板31上相对设置有第一安装部33和第二安装部34,第一安装部33用于与进气口安装凸台相连,第二安装部34用于与出气口安装凸台相连;第一安装部33与第二安装部34之间的长条形板31上至少设置有一个竖直板32,竖直板32与隔热板21固定连接,竖直板32与长条形板31交叉且垂直设置。可以理解的是,隔热板上和驾驶室地板相贴合的一侧22与隔热板上和散热器中冷器相配合的一侧27为相反侧;如图6所示,散热器中冷器总成包括散热器41和中冷器42;第一安装部33和第二安装部34分别位于第一开口23和第二开口24的正上方;支架包括长条形板31以及与长条形板31交叉且垂直设置的竖直板32,该种形式的支架与隔热板21相连,能够有效地加强强度,较好地避免车辆行驶过程中,风量过大而导致的隔热板21变形。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散热器挡风板结构,其支架通过长条形板31与隔热板21的中部位置相连,且通过与长条形板31交叉且垂直设置的竖直板32与隔热板21相连,从而有效地提高了隔热板21的强度,使得隔热板21在受风速影响时不易发生变形,进而使得该散热器挡风板结构的防热风回流效果较好;同时,其通过隔热板21的第一弧形开口25和第二弧形开口26分别将散热器41上的进水接口和出水接口容纳其中,通过第一开口23和第二开口24将中冷器42上的进气口安装凸台和出气口安装凸台容纳其中,并通过第一开口23和第二开口24的侧壁对散热器中冷器总成的上端左右两侧与驾驶室地板之间的空间进行阻挡,如图7所示,从而使得散热器中冷器总成与驾驶室地板之间的空间均得到了有效地阻挡,大大地降低了发生热风回流的可能性,从而使得该散热器挡风板结构具有较好地防热风回流效果。
具体地,第一安装部33和第二安装部34均为与长条形板31上远离第一开口23的一侧垂直相连的安装板,安装板上设置有安装孔,从而使得第一安装部33和第二安装部34的结构较为简单,同时在安装孔中穿入螺栓,即可实现第一安装部33和第二安装部34与中冷器42的进气口安装凸台、出气口安装凸台的分别连接,进而使得两者的拆卸也较为方便。
为了能够有效地提高支架的整体强度,从而有效地提高该散热器挡风板结构的强度,使得隔热板21更不易发生变形,第一安装部33、长条形板31、竖直板32以及第二安装部34可以形成一体式结构。
如图3和图4所示,竖直板32的个数可以为五个,各竖直板32均布在第一安装部33与第二安装部34之间的长条形板31上。采用此方案,使得该散热器挡风板结构的强度得到了有效地提高,隔热板21也不易受风变形,同时,也使得支架的加工较为简单。
进一步地,第一开口23可以为U型开口,从而能够方便地将中冷器42上的进气口安装凸台容纳在其中,便于实现第一安装部与进气口安装凸台的连接。
为了能够将中冷器42上的出气口安装凸台容纳其中,方便地实现第二安装部34与出气口安装凸台的连接,第二开口24可以为U型开口。可以优选,第一开口23和第二开口24均为U型开口,通过此方案能够使得该散热器挡风板结构与散热器中冷器总成之间的连接更为方便,同时,U型开口的设计还能够吸收一定的制造误差,保证该散热器挡风板结构与散热器中冷器总成之间的连接能够顺利实现。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需要指出的是,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且,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之后,本领域相关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入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散热器挡风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隔热板和支架,所述隔热板上用于与散热器中冷器总成相配合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隔热板上远离所述第一开口的一侧用于与驾驶室地板相贴合;所述第一开口能够容纳中冷器上的进气口安装凸台,所述第二开口能够容纳所述中冷器上的出气口安装凸台;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二开口之间还设置有第一弧形开口和第二弧形开口,所述第一弧形开口能够容纳散热器上的进水接口,所述第二弧形开口能够容纳所述散热器上的出水接口;所述支架包括长条形板和竖直板,所述长条形板的延伸方向与所述隔热板的延伸方向相同;所述长条形板与所述隔热板的中部位置固定连接,所述长条形板上相对设置有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用于与所述进气口安装凸台相连,所述第二安装部用于与所述出气口安装凸台相连;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第二安装部之间的所述长条形板上至少设置有一个所述竖直板,所述竖直板与所述隔热板固定连接,所述竖直板与所述长条形板交叉且垂直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挡风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第二安装部均为与所述长条形板上远离所述第一开口的一侧垂直相连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安装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器挡风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部、所述长条形板、所述竖直板以及所述第二安装部形成一体式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挡风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板的个数为五个,各所述竖直板均布在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第二安装部之间的所述长条形板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挡风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为U型开口。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散热器挡风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口为U型开口。
CN201820411402.4U 2018-03-26 2018-03-26 一种散热器挡风板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0530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11402.4U CN208053090U (zh) 2018-03-26 2018-03-26 一种散热器挡风板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11402.4U CN208053090U (zh) 2018-03-26 2018-03-26 一种散热器挡风板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053090U true CN208053090U (zh) 2018-11-06

Family

ID=639901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411402.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053090U (zh) 2018-03-26 2018-03-26 一种散热器挡风板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05309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72468A (zh) * 2020-05-22 2020-08-25 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固定于驾驶室上的防热风回流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72468A (zh) * 2020-05-22 2020-08-25 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固定于驾驶室上的防热风回流装置
CN111572468B (zh) * 2020-05-22 2022-03-08 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固定于驾驶室上的防热风回流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592265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的散热装置
CN208184834U (zh) 一种防止热风回流的挡风板装置
CN205112927U (zh) 车载空调
CN208053090U (zh) 一种散热器挡风板结构
CN106080107A (zh) 空调系统
CN209191684U (zh) 导风结构及车辆
CN206049341U (zh) 一种用于车辆上的集成式前端冷却模块
CN106347102A (zh) 一种用于车辆上的集成式前端冷却模块
CN203358324U (zh) 一种提高发动机舱冷却性能的导流结构
CN106524653A (zh) 冰箱及其风道组件
CN204024788U (zh) 一种发动机冷却器
CN203920920U (zh) 一种汽车引擎盖散热装置
CN206086276U (zh) 一种装甲车专用空调
CN209381771U (zh)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箱防护架
CN208227542U (zh) 电动汽车及其散热器
CN203996076U (zh) 具有通风功能的发动机舱底部护板及汽车
CN206329658U (zh) 车辆制动器散热导流机构和车辆
CN207984971U (zh) 拖拉机机罩散热装置
CN207420697U (zh) 一种能减少重型汽车冷却系统回风的装置
CN206077889U (zh) 一种可快速锁紧在机柜上的机箱
CN206374550U (zh) 车辆
JP4161820B2 (ja) 車両の熱交換器冷却構造
CN217074584U (zh) 全地形车
CN210454729U (zh) 导流机构及汽车底盘防护板
CN202463510U (zh) 一种车用冷凝器导风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