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043025U - 加油管定位检漏装置 - Google Patents

加油管定位检漏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043025U
CN208043025U CN201820365154.4U CN201820365154U CN208043025U CN 208043025 U CN208043025 U CN 208043025U CN 201820365154 U CN201820365154 U CN 201820365154U CN 208043025 U CN208043025 U CN 2080430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mediate plate
oil filling
pipe
pipe clamp
filling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36515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春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ZHOU NOBEL FUJI ELECTR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ZHOU NOBEL FUJI ELECTR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ZHOU NOBEL FUJI ELECTR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ZHOU NOBEL FUJI ELECTR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36515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0430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0430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04302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xamining Or Testing Airtightnes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油管定位检漏装置,包括沿着加油管从下到上顺序间隔设置的第一管夹、第二管夹、第三管夹、第四管夹、第五管夹以及第六管夹,沿着所述加油管从下到上顺序间隔设置有第一抱箍、第二抱箍、第一支架、第一泡棉、第二泡棉、第二支架以及出气管,所述第一管夹对应第一抱箍设置,所述第二管夹对应第二抱箍设置,所述第三管夹对应第一支架、第一泡棉设置,所述第四管夹对应第二泡棉设置,所述第五管夹对应第二支架设置,所述第六管夹对应出气管设置。本实用新型不仅结构设计简单、合理,而且定位准确,便于检漏,高效便捷,易于使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Description

加油管定位检漏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油管定位检漏装置。
背景技术
加油管本身具有一定弧度,在生产出来时,需要在加油管上焊接固定支架与抱箍,为了避免漏装、安装位置不准确,需要对加油管上的固定支架与抱箍进行检测,由于加油管的特殊行走,难以对加油管进行准确定位,同时现有的检漏装置设计不合理,难以使用,具有较大的局限性。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加油管定位检漏装置,不仅结构设计合理,而且高效便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加油管定位检漏装置,包括沿着加油管从下到上顺序间隔设置的第一管夹、第二管夹、第三管夹、第四管夹、第五管夹以及第六管夹,沿着所述加油管从下到上顺序间隔设置有第一抱箍、第二抱箍、第一支架、第一泡棉、第二泡棉、第二支架以及出气管,所述第一管夹对应第一抱箍设置,所述第一管夹包含第一支座、第一左夹片以及第一右夹片,所述第二管夹对应第二抱箍设置,所述第二管夹包含第二支座、第二左夹片以及第二右夹片,所述第三管夹对应第一支架、第一泡棉设置,所述第三管夹包含第三支座、第三前夹片、第三后夹片以及第三辅助夹片,所述第四管夹对应第二泡棉设置,所述第四管夹包含第四支座、第四前夹片以及第四后夹片,所述第五管夹对应第二支架设置,所述第五管夹包含第五支座、第五前夹片以及第五后夹片,所述第六管夹对应出气管设置,所述第六管夹包含第六支座、第六左夹片以及第六右夹片。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左夹片与第一右夹片分别设置在加油管的左右两侧并将其夹紧,所述第一左夹片、第一右夹片经螺栓螺母组件与第一支座相连接,所述第一抱箍设置在第一左夹片与第一右夹片的夹持范围内,所述第一左夹片上设置有第一接近开关。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左夹片与第二右夹片分别设置在加油管的左右两侧并将其夹紧,所述第二右夹片经螺栓螺母组件与第二支座相连接,所述第二左夹片经铰链与第二支座相连接,所述第二抱箍设置在第二左夹片与第二右夹片的夹持范围内,所述第二左夹片上设置有第二接近开关。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后夹片设置在第一支架的后侧,所述第三前夹片设置在第三后夹片的左侧,所述第三前夹片经铰链与第三支座相连接,所述第三前夹片绕着铰链旋转后将第一支架夹紧;所述第三辅助夹片设置在第三后夹片的右侧,所述第三辅助夹片经铰链与第三支座相连接,所述第三辅助夹片绕着铰链旋转后将加油管夹紧,所述第三辅助夹片上设置有第三接近开关。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泡棉设置在第三辅助夹片的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第四后夹片设置在加油管的后侧,所述第四前夹片设置在加油管的前侧,所述第四前夹片经铰链与第四支座相连接,所述第四前夹片绕着铰链旋转后将加油管夹紧。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泡棉设置在第四前夹片的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第五后夹片设置在第二支架的后侧,所述第五前夹片设置在第二支架的前侧,所述第五前夹片上设置有第四接近开关。
进一步的,所述第六左夹片设置在出气管的左侧,所述第六右夹片设置在加油管的右侧,所述第六左夹片与第六右夹片均与第六支座经螺栓螺母组件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加油管的顶部管口处设置有第七支架,所述第七支架上穿设有用以伸入加油管内腔的伸缩臂,所述伸缩臂的工作端设置有第五接近开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不仅结构设计简单、合理,而且定位准确,便于检漏,高效便捷,易于使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构造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构造示意图。
图中:1-加油管,2-第一管夹,201-第一支座,202-第一左夹片,203-第一右夹片,3-第二管夹,301-第二支座,302-第二左夹片,303-第二右夹片,4-第三管夹,401-第三支座,402-第三前夹片,403-第三后夹片,404-第三辅助夹片,5-第四管夹,501-第四支座,502-第四前夹片,503-第四后夹片,6-第五管夹,601-第五支座,602-第五前夹片,603-第五后夹片,7-第六管夹,701-第六支座,702-第六左夹片,703-第六右夹片,8-第一抱箍,9-第二抱箍,10-第一支架,11-第一泡棉,12-第二泡棉,13-第二支架,14-出气管,15-第一接近开关,16-第二接近开关,17-第三接近开关,18-第四接近开关,19-第七支架,20-伸缩臂。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如图1~2所示,一种加油管1定位检漏装置,包括沿着加油管1从下到上顺序间隔设置的第一管夹2、第二管夹3、第三管夹4、第四管夹5、第五管夹6以及第六管夹7,沿着所述加油管1从下到上顺序间隔设置有第一抱箍8、第二抱箍9、第一支架10、第一泡棉11、第二泡棉12、第二支架13以及出气管14,所述第一管夹2对应第一抱箍8设置,所述第一管夹2包含第一支座201、第一左夹片202以及第一右夹片203,所述第二管夹3对应第二抱箍9设置,所述第二管夹3包含第二支座301、第二左夹片302以及第二右夹片303,所述第三管夹4对应第一支架10、第一泡棉11设置,所述第三管夹4包含第三支座401、第三前夹片402、第三后夹片403以及第三辅助夹片404,所述第四管夹5对应第二泡棉12设置,所述第四管夹5包含第四支座501、第四前夹片502以及第四后夹片503,所述第五管夹6对应第二支架13设置,所述第五管夹6包含第五支座601、第五前夹片602以及第五后夹片603,所述第六管夹7对应出气管14设置,所述第六管夹7包含第六支座701、第六左夹片702以及第六右夹片703。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左夹片202与第一右夹片203分别设置在加油管1的左右两侧并将其夹紧,所述第一左夹片202、第一右夹片203经螺栓螺母组件与第一支座201相连接,所述第一抱箍8设置在第一左夹片202与第一右夹片203的夹持范围内,所述第一左夹片202上设置有第一接近开关15;利用所述螺栓螺母组件安装第一支座201、第一左夹片202以及第一右夹片203将加油管1夹紧;利用所述第一接近开关15的检测距离,从而判断所述第一抱箍8是否安装到位,所述第一接近开关15可以采用现有的接近开关,也可以采用红外探头、近距离光电开关等等,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并不局限于此。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左夹片302与第二右夹片303分别设置在加油管1的左右两侧并将其夹紧,所述第二右夹片303经螺栓螺母组件与第二支座301相连接,所述第二左夹片302经铰链与第二支座301相连接,所述第二抱箍9设置在第二左夹片302与第二右夹片303的夹持范围内,所述第二左夹片302上设置有第二接近开关16;利用所述螺栓螺母组件安装第二支座301、第二右夹片303,旋转所述第二左夹片302将加油管1夹紧,利用所述第二接近开关16的检测距离,从而判断所述第二抱箍9是否安装到位,所述第二接近开关16可以采用现有的接近开关,也可以采用红外探头、近距离光电开关等等,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并不局限于此。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后夹片403设置在第一支架10的后侧,所述第三前夹片402设置在第三后夹片403的左侧,所述第三前夹片402经铰链与第三支座401相连接,所述第三前夹片402绕着铰链旋转后将第一支架10夹紧;所述第三辅助夹片404设置在第三后夹片403的右侧,所述第三辅助夹片404经铰链与第三支座401相连接,所述第三辅助夹片404绕着铰链旋转后将加油管1夹紧,所述第三辅助夹片404上设置有第三接近开关17;利用所述螺栓螺母组件安装第三支座401、第三后夹片403,旋转所述第三左夹片将第一支架10夹紧,旋转所述第三辅助夹片404将加油管1夹紧,利用所述第三接近开关17的检测距离,从而判断所述第一支架10是否安装到位,所述第三接近开关17可以采用现有的接近开关,也可以采用红外探头、近距离光电开关等等,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并不局限于此。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泡棉11设置在第三辅助夹片404的上方,通过工作人员目测所述第一泡棉11与第三辅助夹片404之间的位置关系,判断所述第一泡棉11是否安装到位。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四后夹片503设置在加油管1的后侧,所述第四前夹片502设置在加油管1的前侧,所述第四前夹片502经铰链与第四支座501相连接,所述第四前夹片502绕着铰链旋转后将加油管1夹紧;利用所述螺栓螺母组件安装第四支座501、第四后夹片503,旋转所述第四前夹片502将加油管1夹紧,通过工作人员目测所述第二泡棉12与第四前夹片502之间的位置关系,判断所述第一泡棉11是否安装到位。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泡棉12设置在第四前夹片502的上方。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五后夹片603设置在第二支架13的后侧,所述第五前夹片602设置在第二支架13的前侧,所述第五前夹片602上设置有第四接近开关18;利用所述螺栓螺母组件安装第五支座601、第五后夹片603,旋转所述第五前夹片602将加油管1夹紧,利用所述第四接近开关18的检测距离,从而判断所述第二支架13是否安装到位,所述第四接近开关18可以采用现有的接近开关,也可以采用红外探头、近距离光电开关等等,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并不局限于此。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六左夹片702设置在出气管14的左侧,所述第六右夹片703设置在加油管1的右侧,所述第六左夹片702与第六右夹片703均与第六支座701经螺栓螺母组件相连接;利用所述螺栓螺母组件安装第六支座701、第六左夹片702以及第六右夹片703将出气管14、加油管1夹紧。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加油管1的顶部管口处设置有第七支架19,所述第七支架19上穿设有用以伸入加油管1内腔的伸缩臂20,所述伸缩臂20的工作端设置有第五接近开关;所述伸缩臂20与第七支架19之间可以为螺纹配合,也可以为过渡配合,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并不局限于此,所述伸缩臂20伸入加油管1内腔,利用所述第五接近开关的检测距离,判断所述加油管1内的零部件是否安装到位。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过程如下:依次装夹所述第一管夹2、第二管夹3、第三管夹4、第四管夹5、第五管夹6以及第六管夹7,将所述伸缩臂20伸入加油管1的内腔,打开所述第一接近开关15、第二接近开关16、第三接近开关17、第四接近开关18、以及第五接近开关,判断是否存在漏装与安装位置不准确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以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加油管1定位检漏装置。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加油管定位检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沿着加油管从下到上顺序间隔设置的第一管夹、第二管夹、第三管夹、第四管夹、第五管夹以及第六管夹,沿着所述加油管从下到上顺序间隔设置有第一抱箍、第二抱箍、第一支架、第一泡棉、第二泡棉、第二支架以及出气管,所述第一管夹对应第一抱箍设置,所述第一管夹包含第一支座、第一左夹片以及第一右夹片,所述第二管夹对应第二抱箍设置,所述第二管夹包含第二支座、第二左夹片以及第二右夹片,所述第三管夹对应第一支架、第一泡棉设置,所述第三管夹包含第三支座、第三前夹片、第三后夹片以及第三辅助夹片,所述第四管夹对应第二泡棉设置,所述第四管夹包含第四支座、第四前夹片以及第四后夹片,所述第五管夹对应第二支架设置,所述第五管夹包含第五支座、第五前夹片以及第五后夹片,所述第六管夹对应出气管设置,所述第六管夹包含第六支座、第六左夹片以及第六右夹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油管定位检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左夹片与第一右夹片分别设置在加油管的左右两侧并将其夹紧,所述第一左夹片、第一右夹片经螺栓螺母组件与第一支座相连接,所述第一抱箍设置在第一左夹片与第一右夹片的夹持范围内,所述第一左夹片上设置有第一接近开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油管定位检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左夹片与第二右夹片分别设置在加油管的左右两侧并将其夹紧,所述第二右夹片经螺栓螺母组件与第二支座相连接,所述第二左夹片经铰链与第二支座相连接,所述第二抱箍设置在第二左夹片与第二右夹片的夹持范围内,所述第二左夹片上设置有第二接近开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油管定位检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后夹片设置在第一支架的后侧,所述第三前夹片设置在第三后夹片的左侧,所述第三前夹片经铰链与第三支座相连接,所述第三前夹片绕着铰链旋转后将第一支架夹紧;所述第三辅助夹片设置在第三后夹片的右侧,所述第三辅助夹片经铰链与第三支座相连接,所述第三辅助夹片绕着铰链旋转后将加油管夹紧,所述第三辅助夹片上设置有第三接近开关。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油管定位检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泡棉设置在第三辅助夹片的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油管定位检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后夹片设置在加油管的后侧,所述第四前夹片设置在加油管的前侧,所述第四前夹片经铰链与第四支座相连接,所述第四前夹片绕着铰链旋转后将加油管夹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加油管定位检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泡棉设置在第四前夹片的上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油管定位检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后夹片设置在第二支架的后侧,所述第五前夹片设置在第二支架的前侧,所述第五前夹片上设置有第四接近开关。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油管定位检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左夹片设置在出气管的左侧,所述第六右夹片设置在加油管的右侧,所述第六左夹片与第六右夹片均与第六支座经螺栓螺母组件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油管定位检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油管的顶部管口处设置有第七支架,所述第七支架上穿设有用以伸入加油管内腔的伸缩臂,所述伸缩臂的工作端设置有第五接近开关。
CN201820365154.4U 2018-03-19 2018-03-19 加油管定位检漏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0430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365154.4U CN208043025U (zh) 2018-03-19 2018-03-19 加油管定位检漏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365154.4U CN208043025U (zh) 2018-03-19 2018-03-19 加油管定位检漏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043025U true CN208043025U (zh) 2018-11-02

Family

ID=639477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365154.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043025U (zh) 2018-03-19 2018-03-19 加油管定位检漏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04302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832578U (zh) 一种阀门压力测试机用的夹持工装
CN103753082A (zh) 炉管焊接对中及气体保护装置
CN208043025U (zh) 加油管定位检漏装置
CN207923247U (zh) 一种移动轴向定心管道支架
CN203973102U (zh) 一种驾驶员座靠背焊接工装
CN206084253U (zh) 三轮摩托车钣金件螺母焊接定位装置
CN208459029U (zh) 一种转向器调节测试装置
CN206912089U (zh) 一种钢管矫直机夹持机构
CN214868344U (zh) 半自动焊接管道水平对中装置
CN207840526U (zh) 一种焊接专机快速定位工装
CN103900485B (zh) 卧式智能变速箱体自动检测机组
CN207379819U (zh) 一种管件试压用的管件夹持工装
CN219064996U (zh) 一种具有取样管夹持功能的取样机
CN112091526A (zh) 一种机械零件焊接对接定位装置
CN206648693U (zh) 一种移动小型空气质量采集评价装置
CN219633706U (zh) 一种汽车检测用工作台
CN206967034U (zh) 一种生产作用杆的成套夹具
CN212844678U (zh) 一种检测塑料管材的引伸计
CN218313079U (zh) 一种水泵故障检测工装
CN218725267U (zh) 一种焊接法兰压力测试装置
CN205352838U (zh) 一种自动拉力机夹具
CN211648656U (zh) 液压气缸密封性检测设备
CN217930739U (zh) 一种厚壁钛焊管的水压检测装置
CN219828572U (zh) 一种管道焊缝检测仪
CN216524614U (zh) 一种用于管件的气密性测试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