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028252U - 连接器及其pcb插座组件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及其pcb插座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028252U
CN208028252U CN201721680479.3U CN201721680479U CN208028252U CN 208028252 U CN208028252 U CN 208028252U CN 201721680479 U CN201721680479 U CN 201721680479U CN 208028252 U CN208028252 U CN 2080282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cb board
pcb
plug division
contact
insul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68047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邹宏飞
刘向阳
崔艳磊
张志中
李立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viation Optical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viation Optical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viation Optical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Aviation Optical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68047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0282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0282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02825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器及其PCB插座组件,PCB插座组件定义其下端为插接端,包括PCB板和与PCB板焊接导通的PCB板接触件,所述PCB插座组件还包括设置在PCB板的下侧板面上的插座绝缘体,所述PCB板上设置有接触件安装孔,所述PCB板接触件穿装于接触件安装孔中,所述插座绝缘体上设有与安装孔的轴线平行并用于与插头绝缘体上的导正柱导向插接配合的下导正孔,通过设置插头绝缘体,并通过插头绝缘体设置有浮动结构从而可以首先使转接插头与RU插座连接,再通过移动PCB插座组件使PCB板接触件与转接接触件连接,即可完成PCB板与RU插座的连接,拆卸PCB板时,可以直接取下PCB板,与现有技术相比,装配维护方便,不需要特定顺序,能够减少拆卸步骤,提高作业效率。

Description

连接器及其PCB插座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器及其PCB插座组件。
背景技术
户外基站RU(基站远端单元)的结构如图1所示,一般包括RU箱体1、设置在RU箱体1内的PCB板3和焊接到PCB板上的PCB插座2,PCB插座2与RU插座4插接,RU插座4一般为RU方盘插座,从RU箱体外部插入RU箱体内。PCB插座2包括绝缘体和设置在绝缘体内的接触件,接触件包括用于与PCB板导通的插接部和用于与RU插座4插接的转接部,插接部与转接部呈L形布置,RU插座4的插接方向与PCB板3平行,装配时RU插座4与PCB插座2的插座连接部直接对插接触。
但是,由于RU箱体内空间有限,现有的安装顺序必须是先安装好PCB插座并把PCB板安装到位,然后才能从RU箱体外部安装RU插座,RU插座安装的过程中直接与PCB插座插接,该装配顺序不能改变,如果先安装RU插座,PCB板将无法沿RU插座轴向移动,也就无法与RU插座连接。当PCB插座或其他元器件出现故障,需要拆下PCB板时,由于PCB插座位于PCB板下方且与RU插座处于对插状态,因此无法直接将PCB板拆下,必须要先拆卸RU插座后,才能拆卸PCB板,拆卸顺序也不能改变。
因此,现有的基站远端单元装配维护步骤复杂,操作非常不方便,会对作业效率造成较大影响,反复拆卸RU插座还可能导致连接器密封出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连接器,以解决现有的基站远端单元装配维护不方便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在于提供一种该连接器的PCB插座组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PCB插座组件的技术方案是:
方案1:PCB插座组件,定义其下端为插接端,包括PCB板和与PCB板焊接导通的PCB板接触件,所述PCB插座组件还包括设置在PCB板的下侧板面上的插座绝缘体,所述PCB板上设置有接触件安装孔,所述PCB板接触件穿装于接触件安装孔中,所述插座绝缘体上设有与安装孔的轴线平行并用于与插头绝缘体上的导正柱导向插接配合的下导正孔。
方案2:在方案1的基础上,所述PCB板上还设有与所述下导正孔同轴布置的上导正孔。
方案3:在方案2的基础上,所述插座绝缘体为贴设于PCB板的下板面上的绝缘板,所述绝缘板上设置有用于固定PCB板接触件的安装结构而使PCB板接触件伸入至安装孔中。
方案4:在方案1或2的基础上,所述下导正孔有两个以上,各个下导正孔间隔布置于插座绝缘体上。
方案5:在方案3的基础上,所述PCB板接触件具有与PCB板焊接导通的焊脚,所述安装结构包括设置在绝缘体上的供焊脚穿过并与焊脚过盈装配的焊脚固定孔。
方案6:在方案5的基础上,所述PCB板接触件还具有用于与适配插接部的两侧板面分别弹性顶压配合实现导通的弹片,位于插接部的同一侧板面上的弹片有至少两个,沿平行于插接部的板面方向水平间隔布置。
方案7:在方案6的基础上,位于插接部的每一侧板面上的弹片有至少两排,沿上下方向间隔布置。
方案8:在方案7的基础上,位于最上排的弹片突出于所述PCB板的上板面。
方案9:在方案6的基础上,所述PCB板接触件为相对间隔设置在插接部相对两侧的两部分构成,每部分的下端面靠近插接部的一端均设有向上弯折以引导插接部插入的弧形引导面。
方案10:在方案6的基础上,所述PCB板接触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供插接部穿过的避让孔,所述弹片有上下两排,位于上排的弹片由所述底板上位于避让孔的与插接部两侧板面对应的边沿处向上弯折延伸构成,位于下排的弹片由底板上与插接部的两侧板面对应的两端边沿向上弯折延伸构成,底板上垂直于插接部的板面的对应两侧边沿向上弯折而构成所述焊脚,位于下排的弹片具有用于与插接部引导配合的弧形引导面。
方案11:在方案1~3任一项的基础上,所述PCB板为矩形板结构,所述安装孔有两个,沿PCB板的板面对角方向间隔布置。
本实用新型连接器的技术方案是:
方案12:连接器,包括用于固定在RU箱体上的RU插座和设置在箱体内的PCB插座组件,还包括用于固定在RU箱体内并与RU插座连接的转接插头,定义PCB插座组件的下端为插接端,所述PCB插座组件包括PCB板以及与PCB板焊接导通的PCB板接触件,所述转接插头包括插头绝缘体和设置在插头绝缘体上的转接接触件,所述转接接触件具有与PCB板接触件导向插接配合的插接部,所述插头绝缘体具有用于使所述插接部与所述PCB板接触件沿垂直于插接方向活动插接的浮动结构,所述PCB插座组件还包括设置在PCB板的下侧板面上的插座绝缘体,所述PCB板上设置有接触件安装孔,所述PCB板接触件穿装于接触件安装孔中,所述插头绝缘体上设置有上下延伸的导正柱,所述插座绝缘体上设有与安装孔的轴线平行并用于与插头绝缘体上的导正柱导向插接配合的下导正孔。
方案13:在方案12的基础上,所述PCB板上还设有与所述下导正孔同轴布置的上导正孔。
方案14:在方案13的基础上,所述插座绝缘体为贴设于PCB板的下板面上的绝缘板,所述绝缘板上设置有用于固定PCB板接触件的安装结构而使PCB板接触件伸入至安装孔中。
方案15:在方案12或14的基础上,所述下导正孔有两个以上,各个下导正孔间隔布置于插座绝缘体上。
方案16:在方案14的基础上,所述PCB板接触件具有与PCB板焊接导通的焊脚,所述安装结构包括设置在绝缘体上的供焊脚穿过并与焊脚过盈装配的焊脚固定孔。
方案17:在方案16的基础上,所述PCB板接触件还具有用于与适配插接部的两侧板面分别弹性顶压配合实现导通的弹片,位于插接部的同一侧板面上的弹片有至少两个,沿平行于插接部的板面方向水平间隔布置。
方案18:在方案17的基础上,位于插接部的同一侧板面上的弹片有至少两排,沿上下方向间隔布置。
方案19:在方案18的基础上,位于最上排的弹片突出于所述PCB板的上板面。
方案20:在方案17的基础上,所述PCB板接触件为相对间隔设置在插接部相对两侧的两部分构成,每部分的下端面靠近插接部的一端均设有向上弯折以引导插接部插入的弧形引导面。
方案21:在方案17的基础上,所述PCB板接触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供插接部穿过的避让孔,所述弹片有上下两排,位于上排的弹片由所述底板上位于避让孔的与插接部两侧板面对应的边沿处向上弯折延伸构成,位于下排的弹片由底板上与插接部的两侧板面对应的两端边沿向上弯折延伸构成,底板上垂直于插接部的板面的对应两侧边沿向上弯折而构成所述焊脚,位于下排的弹片具有用于与插接部引导配合的弧形引导面。
方案22:在方案12~14任一项的基础上,所述PCB板为矩形板结构,所述安装孔有两个,沿PCB板的板面对角方向间隔布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插头绝缘体,并通过插头绝缘体设置有浮动结构从而可以首先使转接插头与RU插座连接,再通过移动PCB插座组件使PCB板接触件与转接接触件连接,即可完成PCB板与RU插座的连接,拆卸PCB板时,可以直接取下PCB板,与现有技术相比,装配维护方便,不需要特定顺序,能够减少拆卸步骤,提高作业效率;进一步的,PCB插座组件包括插座绝缘体,并在插座绝缘体上设置下导正孔,且PCB板接触件穿装固定于PCB板的安装孔中,可以通过插座绝缘体的厚度设计来实现下导正孔与导正柱的提前导正配合,减少了PCB板接触件与转接接触件插接时的空间引导距离;进一步,将PCB板接触件穿装于安装孔内,能够在缩短空间引导距离的同时,节约箱体内部空间,使得结构更加紧凑,装配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连接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的实施例中去掉PCB插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转接插头与RU箱体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主视图;
图5为图4的俯视图;
图6为图3中的转接插头结构示意图;
图7为PCB插座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装配时前后方向浮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装配时上下方向浮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装配时左右方向浮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9中的A处局部放大图;
图12为图10中的PCB插座组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的实施例,如图2至图12所示,包括用于设置在RU箱体1内的PCB插座组件3和转接插头5,以及用于穿设在RU箱体1的侧壁上的RU插座4,RU插座4从外部插入RU箱体1内并通过螺钉固定在RU箱体1的侧壁上。
转接插头5包括用于与RU箱体1连接的插头绝缘体51和设置在插头绝缘体51内的转接接触件,转接接触件包括用于与PCB插座组件3插接实现导通的插接部52和用于与RU插座插接实现导通的转接部,插接部52与转接部呈L形布置。其中插接部52从转接座的上端面伸出,为板状结构的插接板。
上述的PCB插座组件3包括PCB板31和设置在PCB板31上的PCB板接触件33,定义PCB板接触件33与插接部52的插接方向为上下方向、且PCB板31位于转接插头5的上方,插接部52位于转接部的前侧。PCB板接触件33包括与PCB板31平行布置的底板333,底板333的左右两侧向上弯折延伸有用于与PCB板31焊接固定的引脚,同时底板333的前后两侧向上弯折延伸有用于与插接部52的对应板面顶压接触实现导通的上弹片331,两侧的上弹片331的顶端在前后方向相互靠近以用于夹持插接部52,同时,底板333上设有用于避让插接部52的避让孔334,避让孔334的前后两侧边沿处向上弯折延伸有用于与插接部52的对应板面顶压接触实现导通的下弹片332,上弹片331与下弹片332间隔布置,两侧的下弹片332的顶端在前后方向相互靠近以用于夹持插接部52,从而能够实现PCB板接触件33与插接部52之间的多点接触。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的实现PCB板接触件33与插接部52之间的多点接触,上述的下弹片332与上弹片331均设置有多个,沿左右方向间隔布置。另外,上述的弹片均位于PCB板31上设置的安装孔311内,且上弹片331向上穿过安装孔311并突出于PCB板31的上板面,这样能够保证上弹片331的高度,从而保证上弹片331的屈服强度,同时能够节约箱体的内部空间,减少了插接后PCB板31与转接插头5之间的距离。同时上述的避让孔334的左右方向的尺寸大于插接部52的左右方向的尺寸,通过插接部52与弹片的配合,插接部52插入到PCB板接触件33上时能够在左右方向上活动,形成左右方向上的浮动结构,避免安装PCB板31时PCB板接触件33与转接接触件受损。并且,由于PCB板接触件33为上下贯通结构,因此PCB板31相对于转接插头5的间距可以灵活调整。
所述的插头绝缘体51上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以实现插头绝缘体51的前后浮动的长孔,所述长孔内设有前后活动的浮动轴套54,所述浮动轴套54具有用于与紧固件压紧配合的上端面和用于与RU箱体1压紧配合的下端面,浮动轴套54的外周面上设有供插头绝缘体51夹设并前后滑动配合的环形卡槽55,通过弧形卡槽既可实现转接插头5在RU箱体1上的可靠固定,又能够实现插头绝缘体51的前后浮动,避免转接插头5与PCB插座组件3连接时由于PCB板31的固定位置受限而出现卡滞。
插头绝缘体51的顶面上还凸设有导正柱53,对应地,PCB插座组件3上设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导正孔321,所述导正柱53的顶部设有用于在前后和左右方向上引导所述导正柱53进入导正孔321的引导斜面531。在向下安装PCB板31的过程中,转接插头5的插接部52与PCB板接触件33的弹片插合前,导正柱53首先能够与导正孔321实现导正,避免插接部52与PCB板接触件33上的弹片插合时受力过大而受损。导正柱53的引导斜面531可以采用大斜度面,以提高导正效果。同时,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在PCB插座组件3与转接插头5相对靠近的过程中PCB插座组件3不会倾斜,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的导正柱53有两个,沿前后方向间隔布置,对应的导正孔321有两个,沿前后方向间隔布置,这样设置的导正柱53其中一个起到引导插接作用的同时,也能够起到防护和支撑PCB插座组件3的作用。
同时,为了实现在装配时转接插头5与PCB插座组件3之间提前引导,同时减少空间引导距离,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的PCB插座组件3还包括贴设在PCB板31的下板面上的插座绝缘体32,上述的导正孔321由设置在PCB板31和插座绝缘体32上的同轴通孔构成,其中PCB板上的通孔为上导正孔,插座绝缘体上的通孔构成下导正孔,这样能避免导正柱53直接与PCB板31接触而使导引过程中的摩擦力损坏PCB板31的结构。同时,在插座绝缘体32上还设置有用于固定引脚的引脚穿孔323,在本实施例中,引脚与引脚穿孔323之间过盈强装,且引脚的上端伸出于插座绝缘体32的上端面,用于与PCB板31上的引脚固定孔312焊接导通。同时,上述的插座绝缘体32上与安装孔311对应的位置处还设置有容纳孔324,上述的PCB板接触件33的底板333固定在容纳孔324内,上弹片331与下弹片332延伸至安装孔311中。
在实际的装配过程中,首先将PCB板接触件33过盈强装至插座绝缘体32上,然后将插座绝缘体32与PCB板31之间相对固定,并将引脚焊接在PCB板31上,实现导通;然后将焊接好PCB板接触件33的PCB插座组件3安装到RU箱体1内,PCB插座组件3向下安装的过程中,转接插座上的导正柱53上的大角度引导斜面531与PCB插座组件3的导正孔321先接触,并配合插头绝缘体51的前后方向的浮动,导正插接部52,如图11所示。插接部52导正后,PCB插座组件3继续下落,板状结构的插接部52与PCB板接触件33接触,PCB插座组件3继续下落,插接部52插入PCB板接触件33中,直至PCB插座组件3安装到位。由于插接部52插入PCB板接触件33的深度较多,即接触长度充足,故可以实现上下方向的浮动,可以兼容PCB插座组件3的安装高度范围较大。由于PCB插座组件3上导正孔321的宽度大于插头绝缘体51导正柱53的宽度,双方配合存在左右方向的间隙,且PCB板接触件33的宽度大于插接部52的宽度,故可以同时实现左右方向的浮动。进而能够保证PCB插座组件3相对于转接插头5装配时的可靠插接。
同时,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的PCB板接触件33有两个,对应的PCB板31为矩形板结构,两个PCB板接触件33沿PCB板31的板面对角方向间隔布置,使得两个PCB板接触件33相对错位安装,增大节点间距,提高安全性能。对应的转接插头5上具有左右间隔布置的接触件安装孔311,且两个接触件安装孔311的孔径一大一小,防止RU插座插接时错插装配。
在其他实施例中,上述的PCB板接触件33也可以设置为分体布置的两部分,且两部分沿前后方向间隔相对布置于安装孔311内,对应的PCB板接触件33的底板333分为两块,每一块上均设置有上弹片331、下弹片332和引脚。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的弹片为顶端向背弯折而构成舌头孔结构,方便插接部52的插接,弹片与插接部52的接触为线接触,在其他实施例中,弹片的结构可以由斜向上延伸的斜边构成,这样能够实现弹片与插接部52的接触为面接触,可也以将弹片的结构设置为顶端为球面结构,这样能够实现弹片与插接部52的接触为点接触。
在其他实施例中,插座绝缘体32可以设置为固定在PCB板31的下端面上的导正套,仅仅在对应导正柱53的位置设置导正套,PCB板接触件33直接焊接固定在PCB板31上,这样能够节省插座绝缘体32的成本,同时也能够实现空间引导距离的减少。
在其他实施例中,上述的弹片的排数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相应的增加或减少,且每一排的弹片数量也可以相应的增加或减少。
在其他实施例中,上述的导正柱53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的装配需要增加;两个PCB板接触件33的相对位置可以任意设计,如并排间隔并相对拉长间距的布置形式。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PCB插座组件的实施例,其结构与上述的连接器的实施例中的PCB插座组件的结构一致,不再详细展开。

Claims (22)

1.PCB插座组件,定义其下端为插接端,包括PCB板和与PCB板焊接导通的PCB板接触件,其特征在于:所述PCB插座组件还包括设置在PCB板的下侧板面上的插座绝缘体,所述PCB板上设置有接触件安装孔,所述PCB板接触件穿装于接触件安装孔中,所述插座绝缘体上设有与安装孔的轴线平行并用于与插头绝缘体上的导正柱导向插接配合的下导正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CB插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PCB板上还设有与所述下导正孔同轴布置的上导正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PCB插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绝缘体为贴设于PCB板的下板面上的绝缘板,所述绝缘板上设置有用于固定PCB板接触件的安装结构而使PCB板接触件伸入至安装孔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PCB插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导正孔有两个以上,各个下导正孔间隔布置于插座绝缘体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PCB插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PCB板接触件具有与PCB板焊接导通的焊脚,所述安装结构包括设置在绝缘体上的供焊脚穿过并与焊脚过盈装配的焊脚固定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PCB插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PCB板接触件还具有用于与适配插接部的两侧板面分别弹性顶压配合实现导通的弹片,位于插接部的同一侧板面上的弹片有至少两个,沿平行于插接部的板面方向水平间隔布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PCB插座组件,其特征在于:位于插接部的每一侧板面上的弹片有至少两排,沿上下方向间隔布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PCB插座组件,其特征在于:位于最上排的弹片突出于所述PCB板的上板面。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PCB插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PCB板接触件为相对间隔设置在插接部相对两侧的两部分构成,每部分的下端面靠近插接部的一端均设有向上弯折以引导插接部插入的弧形引导面。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PCB插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PCB板接触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供插接部穿过的避让孔,所述弹片有上下两排,位于上排的弹片由所述底板上位于避让孔的与插接部两侧板面对应的边沿处向上弯折延伸构成,位于下排的弹片由底板上与插接部的两侧板面对应的两端边沿向上弯折延伸构成,底板上垂直于插接部的板面的对应两侧边沿向上弯折而构成所述焊脚,位于下排的弹片具有用于与插接部引导配合的弧形引导面。
11.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PCB插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PCB板为矩形板结构,所述安装孔有两个,沿PCB板的板面对角方向间隔布置。
12.连接器,包括用于固定在RU箱体上的RU插座和设置在箱体内的PCB插座组件,还包括用于固定在RU箱体内并与RU插座连接的转接插头,定义PCB插座组件的下端为插接端,所述PCB插座组件包括PCB板以及与PCB板焊接导通的PCB板接触件,所述转接插头包括插头绝缘体和设置在插头绝缘体上的转接接触件,所述转接接触件具有与PCB板接触件导向插接配合的插接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绝缘体具有用于使所述插接部与所述PCB板接触件沿垂直于插接方向活动插接的浮动结构,所述PCB插座组件还包括设置在PCB板的下侧板面上的插座绝缘体,所述PCB板上设置有接触件安装孔,所述PCB板接触件穿装于接触件安装孔中,所述插头绝缘体上设置有上下延伸的导正柱,所述插座绝缘体上设有与安装孔的轴线平行并用于与插头绝缘体上的导正柱导向插接配合的下导正孔。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PCB板上还设有与所述下导正孔同轴布置的上导正孔。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绝缘体为贴设于PCB板的下板面上的绝缘板,所述绝缘板上设置有用于固定PCB板接触件的安装结构而使PCB板接触件伸入至安装孔中。
15.根据权利要求12或14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导正孔有两个以上,各个下导正孔间隔布置于插座绝缘体上。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PCB板接触件具有与PCB板焊接导通的焊脚,所述安装结构包括设置在绝缘体上的供焊脚穿过并与焊脚过盈装配的焊脚固定孔。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PCB板接触件还具有用于与适配插接部的两侧板面分别弹性顶压配合实现导通的弹片,位于插接部的同一侧板面上的弹片有至少两个,沿平行于插接部的板面方向水平间隔布置。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位于插接部的同一侧板面上的弹片有至少两排,沿上下方向间隔布置。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位于最上排的弹片突出于所述PCB板的上板面。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PCB板接触件为相对间隔设置在插接部相对两侧的两部分构成,每部分的下端面靠近插接部的一端均设有向上弯折以引导插接部插入的弧形引导面。
21.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PCB板接触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供插接部穿过的避让孔,所述弹片有上下两排,位于上排的弹片由所述底板上位于避让孔的与插接部两侧板面对应的边沿处向上弯折延伸构成,位于下排的弹片由底板上与插接部的两侧板面对应的两端边沿向上弯折延伸构成,底板上垂直于插接部的板面的对应两侧边沿向上弯折而构成所述焊脚,位于下排的弹片具有用于与插接部引导配合的弧形引导面。
22.根据权利要求12~14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PCB板为矩形板结构,所述安装孔有两个,沿PCB板的板面对角方向间隔布置。
CN201721680479.3U 2017-12-06 2017-12-06 连接器及其pcb插座组件 Active CN2080282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680479.3U CN208028252U (zh) 2017-12-06 2017-12-06 连接器及其pcb插座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680479.3U CN208028252U (zh) 2017-12-06 2017-12-06 连接器及其pcb插座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028252U true CN208028252U (zh) 2018-10-30

Family

ID=638970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680479.3U Active CN208028252U (zh) 2017-12-06 2017-12-06 连接器及其pcb插座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02825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88542A (zh) * 2017-12-06 2019-06-14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器及其pcb插座组件
CN110350330A (zh) * 2019-07-17 2019-10-18 上海航天科工电器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插座与pcb板连接的弹性结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88542A (zh) * 2017-12-06 2019-06-14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器及其pcb插座组件
CN110350330A (zh) * 2019-07-17 2019-10-18 上海航天科工电器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插座与pcb板连接的弹性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308484U (zh) 一种led用的接线端子
CN208028252U (zh) 连接器及其pcb插座组件
CN109888542A (zh) 一种连接器及其pcb插座组件
KR102153481B1 (ko) 전기 커넥터 및 그 고정용 만곡 부재
US20160025775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contacts thereof
CN201576784U (zh) 电连接器
CN109713526B (zh) 一种高速差分信号连接器
CN207021403U (zh) 一种印制板连接器及使用该印制板连接器的基站远端单元
CN202840031U (zh) 一种接线端子
CN112909662B (zh) 一种连接器及使用该连接器的连接器组件
JP3127884U (ja) 電気コネクタ
CN106848752B (zh) 一种电连接器和连接器组件
CN213546598U (zh) 一种浮动式双排连接器
CN111430957B (zh) 正交型直接接触式高速电连接器
CN2454931Y (zh) 电连接器
CN203339365U (zh) 一种插接器簧片防退结构
CN208368851U (zh) 一种公头连接器
CN202695785U (zh) Sim卡连接器
CN220042466U (zh) 一种可拆卸车用线束连接器
CN214044046U (zh) 一种连接器与pcb板侧边安装连接结构
CN203983564U (zh) 通用车载主线路板及车载gps/收音机天线组合插座
CN218940068U (zh) 一种浮动射频连接器
CN218513706U (zh) 一种轨装式接地端子台
CN216355127U (zh) 导轨接地端子结构
CN216818801U (zh) 一种多功能浮动电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