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024578U - 一种贯流式风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贯流式风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024578U
CN208024578U CN201820216055.XU CN201820216055U CN208024578U CN 208024578 U CN208024578 U CN 208024578U CN 201820216055 U CN201820216055 U CN 201820216055U CN 208024578 U CN208024578 U CN 2080245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ow
air
area
impeller
evapor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21605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密升
李建国
刘观林
郑则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Newente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21605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0245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0245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0245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贯流式风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流均匀、出风稳定的贯流式风机一种贯流式风机,贯流式风机包括叶轮,叶轮内表面为曲线的蜗壳,叶轮和蜗壳之间设有由气流流过的第一气流区,蜗壳包括设置在叶轮上方的蒸发器、位于蒸发器下端的填充区和由气流流过的第二气流区、蜗舌口,蜗舌口设置在靠近出风口处,叶轮与填充区之间为由气流流过的第三气流区,叶轮设置在第一气流区、第二气流区、蜗舌口和第三气流区之间;叶轮转动时,风自进风口进入蒸发器形成气流,气流自第二气流区流入第一气流区,一部分气流延伸出风口排出,另一部分的气流在叶轮的带动下自蜗舌口进入并流经第三气流区后与第二气流区汇合,形成气流回路。

Description

一种贯流式风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贯流式风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流均匀、出风稳定的贯流式风机。
背景技术
贯流式风机又叫横流风机,叶轮为多叶式、长圆筒形,具有前向多翼形叶片。叶轮旋转时,气流从叶轮敞开处进入蒸发器,穿过叶轮内部,从另一面蒸发器处排出,形成工作气流。是空调室内机及空气幕等使用率最广的风机,其结构简单,适于装载在扁平形或细长形的整机结构中,具有动压高,能够形成扁平而高速的气流,送风距离远等特点。但是贯流式风机内部流场非常复杂,气流速度场是非稳定的,现有的贯流式风机的叶轮内还存在一个负压区,气流在负压区内形成旋涡,中心位于蜗舌附近,旋涡的存在,使叶轮输出端产生循环流,在旋涡外,叶轮内的气流流线呈圆弧形。因此,在叶轮外圆周上各点的流速是不一致的,越靠近旋涡的涡心,速度愈大,越靠近蜗壳,则速度愈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气流均匀、出风稳定、舒适感强的贯流式风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提供一种贯流式风机,包括叶轮;
内表面为曲线的蜗壳,罩设在所述叶轮的外侧,所述叶轮和所述蜗壳之间设有由气流流过的第一气流区,所述蜗壳包括设置在所述叶轮上方的蒸发器、位于所述蒸发器下端的填充区和由气流流过的第二气流区、蜗舌口,所述蜗舌口位于所述蜗壳和所述叶轮的最近处,且设置在靠近出风口处,所述叶轮与所述填充区之间为由气流流过的第三气流区,所述叶轮设置在所述第一气流区、所述第二气流区、所述蜗舌口和所述第三气流区之间;叶轮转动时,风自进风口进入所述蒸发器形成气流,所述气流自所述第二气流区流入所述第一气流区,一部分所述气流延伸出风口排出,另一部分的所述气流在所述叶轮的带动下自所述蜗舌口进入并流经所述第三气流区后与所述第二气流区汇合,形成气流回路。
其中,所述蒸发器倾斜设置在所述蜗壳内,且所述蒸发器与进风方向呈一定夹角,所述蒸发器的一端固定在所述蜗壳的内侧顶壁,另一端倾斜设置在接水盘上方,所述填充区位于所述接水盘的下方。
其中,所述蒸发器竖直设置在所述蜗壳内,且所述蒸发器与进风方向垂直,所述蒸发器的一端固定在所述蜗壳的内侧顶壁,另一端设置在接水盘上方,所述填充区位于所述接水盘的下方。
其中,所述填充区相对所述叶轮的方向的侧边为凹陷设置。
其中,所述填充区相对所述叶轮的方向的侧边为平面设置。
其中,所述进风口至所述出风口之间形成风道,所述风道逐步收缩。
其中,所述第二气流区的通道大于所述第一气流区的通道和所述第三气流区的通道。
其中,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均位于所述蜗壳的同一侧。
其中,所述填充区为软性材质。
其中,所述软性材质为海绵。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贯流式风机,在原本容易形成旋涡的地方设置有填充区将这一空白处填充,使得气流在经过第三气流区后有规则的进入第二气流区并均匀混合,并随着叶轮的转动进出,不会形成旋涡使得气流不均匀、不稳定从而造成出风口气流不均,有喘气声,舒适感差。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贯流式风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贯流式风机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2包括有:
叶轮1、蜗壳2、出风口20、进风口21、接水盘22、第一气流区3、蒸发器4、填充区5、第二气流区6、蜗舌口7、第三气流区8、风道9、进风方向A。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贯流式风机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贯流式风机包括叶轮1、内表面为曲线的蜗壳2,罩设在所述叶轮1的外侧,将所述叶轮1包覆在所述蜗壳2内部,固定所述叶轮1,所述叶轮1和所述蜗壳2之间设有由气流流过的第一气流区3,所述蜗壳2包括设置在所述叶轮1上方的蒸发器4、位于所述蒸发器4下端的填充区5和由气流流过的第二气流区6、蜗舌口7,所述蜗舌口7位于所述蜗壳2和所述叶轮1的最近处,且设置在靠近出风口20处,所述叶轮1与所述填充区5之间为由气流流过的第三气流区8,在原本容易形成旋涡的地方设置有所述填充区5将这一空白处填充,使得气流在经过所述第三气流区8后有规则的进入所述第二气流区6并均匀混合,并随着所述叶轮1的转动进出,不会形成旋涡使得气流不均匀、不稳定从而造成出风口20气流不均,有喘气声,舒适感差。
所述叶轮1设置在所述第一气流区3、所述第二气流区6、所述蜗舌口7和所述第三气流区8之间;当叶轮1转动时,风由进风方向A进入所述蒸发器4和进风口21形成气流,所述气流自所述第二气流区6流入所述第一气流区3,一部分所述气流延伸出风口20排出,另一部分的所述气流在所述叶轮1的带动下自所述蜗舌口7进入并流经所述第三气流区8后与所述第二气流区6汇合,形成气流回路,使得气流均匀、出风稳定、舒适感强。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所述蒸发器4倾斜设置在所述蜗壳2上,且所述蒸发器4与进风方向呈一定夹角,一方面可以将所述蒸发器4固定在所述蜗壳2内,另一方面也不会占用所述蜗壳2的过多空间,倾斜设置可进一步节省高度方向的空间,所述蒸发器4的一端固定在所述蜗壳2的内侧,另一端设置在接水盘22上方,所述填充区5位于所述蜗壳2的内壁顶壁,且所述填充区5位于所述接水盘22的下方,将所述填充区5安装在所述蜗壳2内壁,一方面可以支撑所述蒸发器4,另一方面也可将原本故意形成漩涡的空白处填充,防止气流不稳产生噪音。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所述蒸发器4竖直设置在所述蜗壳2内,且所述蒸发器4与进风方向垂直,一方面可以将所述蒸发器4固定在所述蜗壳2内,另一方面也不会占用所述蜗壳2的过多空间,竖直设置可进一步增大了所述进风口21的宽度,使得进风大,进一步,竖直设置使得接水盘22更加易于接水,所述蒸发器4的一端固定在所述蜗壳2的内侧顶壁,另一端设置在接水盘22上方,所述填充区5位于所述蜗壳2的内壁,且所述填充区5位于所述接水盘22的下方,将所述填充区5安装在所述蜗壳2内壁,一方面可以支撑所述蒸发器4,另一方面也可将原本故意形成漩涡的空白处填充,防止气流不稳产生噪音。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所述填充区5相对所述叶轮1的方向的侧边为凹陷设置,能够更好地控制与所述叶轮1之间的间隙,结构稳定,性能波动性小,能够提高所述贯流式风机的效率,降低所述贯流式风机功率。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所述填充区5相对所述叶轮1的方向的侧边为平面设置,使得气流通过时平稳,所述叶轮1性能波动性小。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所述进风口21至所述出风口20之间形成风道9,所述风道9逐步收缩,使气流通过所述叶轮1后,所述风道9均匀收窄,呈加速流道,使动压增加,更进一步增强了贯流式风机动压大的特点。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二气流区6的通道大于所述第一气流区3的通道和所述第三气流区8的通道,流道均匀收窄,呈加速流道,使动压增加,更进一步增强了贯流式风机动压大的特点。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所述进风口21和所述出风口20均位于所述蜗壳2的同一侧,结构设置简单合理。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所述填充区5为软性材质,气流与所述软性材质接触碰撞后,所述软性材质可以将强大的气流场产生的噪音消减从而达到降噪作用。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所述软性材质为海绵。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安装在”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
在本发明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贯流式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叶轮;
内表面为曲线的蜗壳,罩设在所述叶轮的外侧,所述叶轮和所述蜗壳之间设有由气流流过的第一气流区,所述蜗壳包括设置在所述叶轮上方的蒸发器、位于所述蒸发器下方的填充区和由气流流过的第二气流区、蜗舌口,所述蜗舌口位于所述蜗壳和所述叶轮的最近处,且设置在靠近出风口处,所述叶轮与所述填充区之间为由气流流过的第三气流区,所述叶轮设置在所述第一气流区、所述第二气流区、所述蜗舌口和所述第三气流区之间;叶轮转动时,风自进风口进入所述蒸发器形成气流,所述气流自所述第二气流区流入所述第一气流区,一部分所述气流延伸出风口排出,另一部分的所述气流在所述叶轮的带动下自所述蜗舌口进入并流经所述第三气流区后与所述第二气流区汇合,形成气流回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贯流式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倾斜设置在所述蜗壳内,且所述蒸发器与进风方向呈一定夹角,所述蒸发器的一端固定在所述蜗壳的内侧顶壁,另一端倾斜设置在接水盘上方,所述填充区位于所述接水盘的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贯流式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竖直设置在所述蜗壳内,且所述蒸发器与进风方向垂直,所述蒸发器的一端固定在所述蜗壳的内侧顶壁,另一端设置在接水盘上方,所述填充区位于所述接水盘的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贯流式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区相对所述叶轮的方向的侧边为凹陷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贯流式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区相对所述叶轮的方向的侧边为平面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贯流式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至所述出风口之间形成风道,所述风道逐步收缩。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贯流式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均位于所述蜗壳的同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贯流式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气流区的通道大于所述第一气流区的通道和所述第三气流区的通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贯流式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区为软性材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贯流式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软性材质为海绵。
CN201820216055.XU 2018-02-07 2018-02-07 一种贯流式风机 Active CN2080245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216055.XU CN208024578U (zh) 2018-02-07 2018-02-07 一种贯流式风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216055.XU CN208024578U (zh) 2018-02-07 2018-02-07 一种贯流式风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024578U true CN208024578U (zh) 2018-10-30

Family

ID=639039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216055.XU Active CN208024578U (zh) 2018-02-07 2018-02-07 一种贯流式风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02457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94386A (zh) * 2018-02-07 2018-06-22 广东纽恩泰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贯流式风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94386A (zh) * 2018-02-07 2018-06-22 广东纽恩泰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贯流式风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926736U (zh) 风扇组件及其喷嘴
CN106287987B (zh) 空调柜机、空调器和空调柜机的出风控制方法
CN206094308U (zh) 空调器室内机及空调器
WO2021218109A1 (zh) 立式空调室内机
CN206094309U (zh) 空调器室内机以及空调器
CN104456882B (zh) 风道系统及其送风方法、具有该风道系统的风扇和空调器
CN204783838U (zh) 风洞的嵌套式出风结构
CN104676747A (zh) 一种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WO2021223392A1 (zh) 立式空调室内机
CN106438466A (zh) 一种离心风机及空调室内机
CN106403134A (zh) 天花机及其控制方法
WO2016029678A1 (zh) 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
CN208024578U (zh) 一种贯流式风机
CN102287385A (zh) 离心式风机
CN109654710A (zh) 一种旋转空心叶片导流出风口装置
CN109707670A (zh) 一种离心用新型降噪蜗舌结构
WO2022037723A1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104566626B (zh) 风管机
WO2023246548A1 (zh) 立式空调室内机
CN203035626U (zh) 折叠式风扇的导风装置
CN207847976U (zh) 一种用于无叶吹风设备的扇头组件以及无叶吹风设备
CN108194386A (zh) 一种贯流式风机
CN107036184A (zh) 一种空调室外机
CN105444388B (zh) 空气整流装置及空调器
CN208950930U (zh) 一种风机结构以及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0000 No. 125, CHUANGYOU Road, Xintang Town, Zengcheng, Guangzhou, Guangdong (in the core area of Zengche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Newente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No.125 CHUANGYOU Road, Xintang Town, Zengcheng, Guangzhou, Guangdong 511340 (in the core area of Zengche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