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019290U - 一种模具自动存取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模具自动存取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019290U
CN208019290U CN201820464152.0U CN201820464152U CN208019290U CN 208019290 U CN208019290 U CN 208019290U CN 201820464152 U CN201820464152 U CN 201820464152U CN 208019290 U CN208019290 U CN 2080192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ld
frame
motor
gripper
guide ra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46415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杜泳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Runxinda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2046415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0192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0192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01929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Mounting, Exchange, And Manufacturing Of D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模具自动存取系统,包括用于对模具进行定位操作的定位装置;用于模具在定位装置与模具架之间运动模具的龙门架;设于龙门架上的载模机构,所述载模机构可夹取模具;设于龙门架两侧的模具架,所述模具架包括侧架、模具层架、模具存放槽,所述模具层架上设有若干模具存放槽,所述模具存放槽可取出。本实用新型自动化程度高,无需人工操作即可实现模具的自动存取,其主要针对柱状的模具,模具无需吊孔,存取过程简单,且存取精度高,能够将模具存放的指定的层架、指定的层架上的模具存放槽。

Description

一种模具自动存取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的存取设备、模具架的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模具自动存取系统。
背景技术
在工厂中需要经常将模具存放入模具架分类摆放好或从模具架取出模具以供换模使用,但是传统的模具存取是采用电葫芦吊挂装置,通过电葫芦或其它吊挂设备将模具架上的模具取下使用或者放入模具摆放好。此过程都是需要人为控制设备运转,对操作员工的要求较高。此吊挂装置结构简单、不好控制,模具的升降高度较难控制且吊挂过程中模具容易晃动,且有的模具并无吊孔不能直接起吊,急需研发一种模具存取装置克服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化程度高的模具存取系统,无需人工操作即可实现模具的自动存取,其主要针对柱状的模具,模具无需吊孔,存取过程简单,且存取精度高,能够将模具存放的指定的层架、指定的层架上的模具存放槽。
一种模具自动存取系统,包括定位装置、龙门架、设于龙门架上的载模机构,设于龙门架两侧的模具架;
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设有L型提升平台,所述提升平台可沿固定架两侧的导轨上下运动,所述固定架顶部设有一升降电机,所述升降电机通过定位丝杆与提升平台螺纹连接;所述提升平台一侧面设有两定位臂,其另一侧面设有使定位臂靠近、分离的定位臂驱动机构,所述定位臂下方的提升平台上设有方槽状模具托架,所述定位臂驱动机构包括定位电机,所述定位电机可驱动旋转盘正、反转动一定角度,所述旋转盘两端分别活动连接一桥接杆,各所述桥接杆端部活动连接相对应的定位臂;
龙门架,所述龙门架底部两侧设有第一轨道,龙门架通过其底部的第一行进轮连接第一轨道,所述第一轨道一侧设有平行第一轨道的第一齿条,龙门架底部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连接并驱动第一传动杆,所述第一传动杆两端分别连接减速机,各所述减速机分别连接垂直第一传动杆的第二传动杆,所述第二传动杆底端设有第一齿轮,第二传动杆顶端设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一齿条啮合连接,所述第二齿轮与位于龙门架顶部两侧的第二齿条啮合连接;
所述龙门架顶部设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连接主传动齿,所述主传动齿两侧设有副传动齿,所述龙门架四角分别设有升降丝杆,各所述升降丝杆一侧设有导向齿轮,所述主传动齿、副传动齿以及各升降丝杆通过第一链条连接,第二电机通过齿链传动驱动各个升降丝杆同时转动,各升降丝杆分别螺纹连接载模平台;
载模机构,所述载模机构设于载模平台上,所述载模平台的前横梁两侧分别对称设置有若干个第一支撑轮,所述前横梁前后端设有链条齿,前横梁设有环绕前横梁的第三链条,所述第三链条上固设有一凸起块,所述第三链条由设于载模平台上的第五电机带动,第五电机带动链条运动带动模具存放槽于第一支撑轮上运动;载模平台上设有第二导轨、与第二导轨平行的第三齿条;
所述载模机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底部设有与第二导轨抵接的第二行进轮,底板底部还设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与第三齿条啮合连接;所述底板上设有第三导轨、与第三导轨平行的第四齿条,所述第三导轨上设有移动座,所述移动座通过第三行进轮抵接第三导轨,所述移动座上的第四电机通过齿轮与第四齿条啮合连接;所述移动座活动安装活动板,所述活动板可转动,所述移动座设有第一油缸,所述第一油缸活动铰接活动板,所述活动板一端连接机械爪安装架,所述机械爪安装架前端设有机械爪导轨,所述机械爪导轨上设有可沿其运动的机械爪,机械爪安装架后方设有第五电机,所述第五电机通过第二链条连接机械爪,使机械爪沿机械爪导轨左右运动;
所述机械爪包括安装部,所述安装部顶部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具有竖槽,所述隔板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运动块、第二运动块,所述第一运动块具有斜槽且第一运动块连接设于安装部上的第二油缸,所述第二运动块具有横向伸出的导柱,所述导柱贯穿隔板、第一运动块的斜槽,第二油缸推动第一运动块移动时,导柱沿竖槽上下运动;所述安装部上安装可转动的、相向弯曲设置的第一机械臂和第二机械臂,第一机械臂、第二机械臂顶端连接第二运动块,第一机械臂、第二机械臂末端连接爪手,第一机械臂、第二机械臂一侧分别设有与其平行的辅助臂,辅助臂一端可转动安装于安装部,另一端连接爪手使两只保持爪手水平相向设置;
模具架,所述模具架分别设于龙门架两侧,所述模具架包括侧架、模具层架、模具存放槽,所述模具层架包括相互平行、具有一定间隔的横杆,各横杆两端分别连接与之垂直设置的首杆、末杆,所述末杆设有定位座,所述定位座与模具存放槽末端抵接,定位座上还设有定位轮,各所述横杆侧面设有第二支撑轮,模具存放槽置于第二支撑轮上,所述模具存放槽为方形槽,其前端设有一开口朝下的牵引扣,所述牵引扣可与第三链条上的凸起块扣接以实现通过第三链条拖动模具存放槽,模具存放槽前端底部设有第一限位块,模具存放槽后端设有一限位孔,所述限位孔可与定位轮匹配卡接。
进一步的,所述活动板包括上活动板、下活动板,第一油缸活动铰接上活动板。
进一步的,固定架上设有一双对射光电传感器,所述固定架顶部设有用于检测提升平台升降高度的第一位置检测器,通过对射光电传感器和第一位置检测器可以获取模具的直径。
进一步的,所述提升平台上还设有用于检测模具厚度的第二位置检测器。
进一步的,所述各模具层架前端设有用于获取模具存放槽纵向高度的第一定位传感器。
进一步的,各所述最底部的模具层架上设有用于获取各模具存放槽横向位置的第二定位传感器。
进一步的,所述机械爪上设有用于感应模具存放槽内有无空位可存放模具的模具探测器。
进一步的,还包括控制模具自动存取系统有序工作的系统控制箱,所述控制箱连接控制面板。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与传统的模具存取装置相比,本实用新型自动化程度高,模具的存取过程无需人工干预,只需要将模具存放的位置输入控制面板即可。大大提高了模具存放的精度,与模具存放的效率,节省人工,且对员工的使用要求低,便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将对实用新型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个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图;
图2为定位装置结构图一;
图3为定位装置结构图二;
图4为定位装置结构图三;
图5为定位装置侧视图;
图6为龙门架结构图一;
图7为龙门架结构图二;
图8为龙门架顶部结构示意图;
图9为龙门架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10为载模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载模机构部分结构图;
图12为载模机构部分结构分解图一;
图13为载模机构部分结构分解图二;
图14为机械爪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模具架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模具架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模具层架与侧架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模具层架结构示意图一;
图19为模具层架结构示意图二;
图20为模具层架局部结构示意图一;
图21为模具层架局部结构示意图二;
图22为模具层架局部结构示意图三;
图23为模具存放槽结构示意图;
图24为第三链条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及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参阅图1所示的一种模具自动存取系统,包括定位装置1、龙门架2、设于龙门架2上的载模机构3,设于龙门架2两侧的模具架44,
定位装置1,参阅图2至图5,所述定位装置1包括固定架101,所述固定架101上设有L型提升平台102,所述提升平台102可沿固定架101两侧的导轨上下运动。所述固定架101顶部设有一升降电机103,所述升降电机103通过定位丝杆104与提升平台102螺纹连接,在升降电机103的驱动下可使提升平台102上下运动。所述提升平台102一侧面设有两矩形定位臂105,其另一侧面设有使定位臂105相互靠近或分离的定位臂驱动机构106。所述定位臂105下方的提升平台102上设有方槽状模具托架107,所述定位臂驱动机构106包括定位电机1061,所述定位电机1061可驱动旋转盘1062正、反转动一定角度。所述旋转盘1062两端分别活动连接一U型桥接杆1063,各所述桥接杆1063另一端与定位臂105铰接。当定位电机1061转动驱使旋转盘1062转动时,桥接杆1063带动定位臂105相互靠近夹紧模具或相互分离松开模具。
龙门架2,参阅图7至图9,所述龙门架2底部两侧设有第一轨道201,龙门架2通过其底部的第一行进轮202连接第一轨道201,所述第一轨道201一侧设有平行第一轨道201的第一齿条203。龙门架2底部设有第一电机204,所述第一电机204连接并驱动设于龙门架2底部的第一传动杆205,所述第一传动杆205两端分别连接减速机206,各所述减速机206分别连接垂直第一传动杆205的第二传动杆207,第二传动杆207设于龙门架侧面。所述第二传动杆207底端设有第一齿轮2071,第二传动杆207顶端设有第二齿轮2072,所述第一齿轮2071与第一齿条203啮合连接,第二齿轮2072与位于龙门架2顶部两侧的第二齿条208啮合连接。所以,当第一电机204驱动第一传动杆205时,第一传动杆205带动第二传动杆207,第二传动杆207通过其下端的第一齿轮2071、第二齿轮2072分别与第一齿条203、第二齿条208对应啮合,以便实现驱动龙门架2沿第一导轨前后运动。通过第二传动杆207实现龙门架2上下端同步驱动,确保龙门架2运行的稳定性,通过第一电机204即可驱动龙门架2的运动节省了生产成本。
所述龙门架2顶部设有第二电机209,所述第二电机209连接主传动齿210,所述主传动齿210两侧设有副传动齿211。所述龙门架2四角分别设有升降丝杆212,各所述升降丝杆212一侧设有导向齿轮213,所述主传动齿210、副传动齿211以及各升降丝杆212通过第一链条214连接。第二电机209驱动主传动齿210后,主传动齿210通过第一链条214带动各个升降丝杆212同时转动,各升降丝杆212分别螺纹连接载模平台301。所以,一个第二电机209即可完成四个升降丝杆212的驱动功能,无需分别安装四个电机,节约成本的同时也确保各升降丝杆212的同步运作,升降丝杆212的同步运动确保载模平台301的平稳上升。
载模机构3,参阅图10至图14,所述载模机构3设于载模平台301上,所述载模平台301的前横梁3011两侧分别对称设置有若干个第一支撑轮302。所述前横梁3011前后端设有链条齿303,前横梁3011设有环绕前横梁3011的第三链条304,第三链条304两端由链条齿303支撑。所述第三链条304上固设有一凸起块305,所述第三链条304由设于载模平台301上的第五电机322带动。第五电机322带动第三链条304运动,当第三链条304上的凸起块305转动至前横梁3011端部并勾住模具存放槽403的牵引扣4031时,第三链条304将模具存放槽403拖出,模具存放槽403于前横梁3011的第一支撑轮302运动,以便于存放模具,当存放模具完成后第三链条304将模具存放槽403推回模具层架402。
所述载模平台301上设有第二导轨306、与第二导轨306平行的第三齿条307。
所述载模机构3包括底板308,所述底板308底部设有与第二导轨306抵接的第二行进轮309,使底板308可以沿第二导轨306左右运动,往返于左边的模具架4和右边的模具架4。底板308底部还设有第三电机310,所述第三电机310与第三齿条307啮合连接为底板308的左右运动提供动力源。所述底板308上设有第三导轨311、与第三导轨311平行的第四齿条312,所述第三导轨311上设有移动座313,移动座313底部设有第三行进轮314,所述移动座313通过第三行进轮314抵接第三导轨311。所述移动座313上设有第四电机315,第四电机315通过齿轮与第四齿条312啮合连接,以驱动移动座313沿第三导轨311前后运动。所述移动座313的上下端分别活动连接相互平行设置的上活动板316、下活动板317。所述移动座313设有第一油缸318,所述第一油缸318活动铰接上活动板316,第一油缸318作用下可驱动上活动板316向上转动或向下转动。所述上活动板316、下活动板317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机械爪安装架319。所述机械爪安装架319前端设有机械爪导轨320,所述机械爪导轨320上设有可沿其左右运动的机械爪321。机械爪安装架319后方设有第五电机322,所述第五电机322通过第二链条323连接机械爪321,使机械爪321可沿机械爪导轨320左右运动。
参阅图14,所述机械爪321包括安装部3211,所述安装部3211顶部设有隔板3212,所述隔板3212具有竖槽3213。所述隔板3212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运动块3214、第二运动块3215,所述第一运动块3214具有斜槽3216且第一运动块3214连接设于安装部3211上的第二油缸324,所述第二油缸324可推动第一运动块3214前后运动。所述第二运动块3215具有横向伸出的导柱3217,所述导柱3217贯穿隔板3212的竖槽3213、第一运动块3214的斜槽3216。当第二油缸324推动第一运动块3214前后移动时,导柱3217于第一运动块3214的斜槽3216内运动,使导柱3217上下运动,从而使第二运动块3215上下运动。所述安装部3211上安装可转动的、呈弓型的相向弯曲的第一机械臂3218和第二机械臂3219,所述第一机械臂3218、第二机械臂3219的中心活动安装于安装部3211上。第一机械臂3218、第二机械臂3219顶端连接第二运动块3215,第一机械臂3218、第二机械臂3219末端连接爪手32110,第一机械臂3218、第二机械臂3219一侧分别设有与其平行的辅助臂32111,辅助臂32111一端可转动安装于安装部3211,另一端连接爪手32110使两只保持爪手32110水平相向设置,所述爪手32110可从模具两侧夹紧模具。当第二运动块3215向下运动时,两机械臂顶部受到向下的作用力后绕各机械臂中心转动使两机械臂底端爪手32110分离,以便松开模具;反之,当第二运动块3215向上运动时,两机械臂顶部受到向上的作用力后绕各机械臂绕中心转动,使机械臂底部爪手32110相互靠近抓紧模具。
模具架44,参阅图15至图23,所述模具架44分别设于龙门架2两侧,且可根据需要设置多个模具架44。所述模具架44包括侧架401、模具层架402、模具存放槽403。所述模具层架402包括相互平行、具有一定间隔的横杆4021。各横杆4021两端分别连接与之垂直设置的首杆4022、末杆4023。所述末杆4023设有定位座4024,所述定位座4024与模具存放槽403末端抵接,定位座4024上还设有定位轮4025。各所述横杆4021侧面设有第二支撑轮4026,模具存放槽403置于第二支撑轮4026上,便于模具存放槽403的移动。所述模具存放槽403为方形槽,其前端设有一开口朝下的牵引扣4031,所述牵引扣4031可与第三链条304上的凸起块305扣接以实现通过第三链条304拖动模具存放槽403。模具存放槽403前端底部设有第一限位块4032,当模具存放槽403进入模具层架402时第一限位块4032起到限制模具存放槽403继续进入。模具存放槽403后端设有一限位孔4033,所述限位孔4033可与定位轮4025匹配卡接,模具存放槽403完全进入模具层架402后,定位轮4025卡住模具存放槽403,防止模具存放槽403脱落模具架44。
所述固定架101上设有一双对射光电传感器108,所述固定架101顶部设有用于检测提升平台102升降高度的第一位置检测器109,通过对射光电传感器108和第一位置检测器109可以获取模具的直径。
所述提升平台102上还设有用于检测模具厚度的第二位置检测器1010。通过获取模具的厚度、直径才能对模具分类,将不同类别模具摆放一起。
所述各模具层架402前端设有用于获取模具存放槽403纵向高度的第一定位传感器404。
各所述最底部的模具层架402上设有用于获取各模具存放槽403横向位置的第二定位传感器405。通过第一定位传感器404、第二定位传感器405可以确定各个模具存放槽403的具体位置。
所述机械爪321上设有用于感应模具存放槽403内有无空位可存放模具的模具探测器325,当第三链条304从模具层架402拉出模具存放槽403时,模具存放槽403前部分已经装有模具时是无法存放模具的,只有模具存放槽403被拖出一定距离后被模具探测器325检测到此模具存放槽403的该位置无模具时,机械爪321才将模具放入模具存放槽403对应的空位。
本系统还包括控制模具自动存取系统有序工作的系统控制箱,所述控制箱连接控制面板,控制面板可输入指令指定模具存放的位置。
工作原理:存放模具时,模具的存放需要对模具进行定位操作便于后续工序进行,同时获取模具的信息以便决定模具的存放地点。首先将待存模具侧立放置于模具托架107上,定位电机1061驱动旋转盘1062转动,旋转盘1062带动桥接杆1063运动,从而使桥接杆1063端部的两定位臂105相互靠近夹紧模具。此时,第二位置检测器1010获取模具厚度。接着升降电机103通过定位丝杆104驱动提升平台102上升,同时,模具随提升平台102上升过程中经过对射光电传感器108,利用对射光电传感器108和第一位置检测器109可获取模具的直径。确定模具的直径、厚度后可将其分类,不同类别放置于不同的位置。模具提升完毕后,合爪分离松开模具,等待机械爪321手抓取模具。
模具定位完成后,龙门架2的第一电机204驱动第一传动杆205,第一传动杆205带动第二传动杆207,使第二传动杆207两端的齿轮分别沿第一齿条203、第二齿条208运动,从而驱动龙门架2沿第一导轨前进靠近定模装置上的模具。龙门架2停止运动后,载模机构3的第五电机322通过第二链条323驱动机械爪321沿机械爪导轨320运动,使机械爪321位于模具上方。接着,第一油缸318作用于上活动板316,使上活动板316、下活动下降,机械爪321下降抓取模具后在第一油缸318驱动下提升一定高度。然后,移动座313在第四电机315作用下沿第三导轨311后退一定距离。通过载模机构3可将模具运输至左边的模具架4或右边的模具架4,载模机构3可沿第二导轨306运动左右。
根据模具类型控制龙门架2沿第一导轨移动至目的,龙门架2顶部的第二电机209通过第一链条214带动各个升降丝杆212转动,由于升降丝杆212与载模平台301螺纹连接,所以载模平台301得以上升至匹配的模具层架402。然后,载模平台301上的第五电机322带动第三链条304运动,使得第三链条304上的凸起块305转动至模具存放槽403前端是时刚好与模具存放槽403前端的牵引扣4031卡机,并将模具存放槽403拖出,使模具存放槽403于前横梁3011上的支撑轮前进。模具存放槽403拖出过程中,机械爪321上的模具探测器325检测模具存放槽403内有无模具,当模具探测器325就检测到模具存放槽403内刚好无模具时,第三链条304停止拖动模具存放槽403前进,机械爪321将模具放入模具存放槽403空位处。第三链条304将模具存放槽403送回模具层架402。最后载模机构3、龙门架2回归原位,完成模具的存放操作。
取模具操作,首先将龙门架2移至相应位置,载模平台301左移或者右移靠近左边的模具架4或右边的模具架4,然后第三链条304将模具存放槽403拖出,由机械爪321取出模具后送回模具存放槽403。最后机械爪321将模具取到模具托架107,完成取模具操作。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模具自动存取系统,包括定位装置、龙门架、设于龙门架上的载模机构,设于龙门架两侧的模具架,其特征在于:
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设有L型提升平台,所述提升平台可沿固定架两侧的导轨上下运动,所述固定架顶部设有一升降电机,所述升降电机通过定位丝杆与提升平台螺纹连接;所述提升平台一侧面设有两定位臂,其另一侧面设有使定位臂靠近、分离的定位臂驱动机构,所述定位臂下方的提升平台上设有方槽状模具托架,所述定位臂驱动机构包括定位电机,所述定位电机可驱动旋转盘正、反转动一定角度,所述旋转盘两端分别连接一桥接杆,各所述桥接杆端部连接相对应的定位臂;
龙门架,所述龙门架底部两侧设有第一轨道,龙门架通过其底部的第一行进轮连接第一轨道,所述第一轨道一侧设有平行第一轨道的第一齿条,龙门架底部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连接并驱动第一传动杆,所述第一传动杆两端分别连接减速机,各所述减速机分别连接垂直第一传动杆的第二传动杆,所述第二传动杆底端设有第一齿轮,第二传动杆顶端设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一齿条啮合连接,所述第二齿轮与位于龙门架顶部两侧的第二齿条啮合连接;
所述龙门架顶部设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连接主传动齿,所述主传动齿两侧设有副传动齿,所述龙门架四角分别设有升降丝杆,各所述升降丝杆一侧设有导向齿轮,所述主传动齿、副传动齿以及各升降丝杆通过第一链条连接,第二电机通过齿链传动驱动各个升降丝杆同时转动,各升降丝杆分别螺纹连接载模平台;
所述载模平台的前横梁两侧分别对称设置有若干个第一支撑轮,所述前横梁前后端设有链条齿,前横梁设有环绕前横梁的第三链条,所述第三链条上固设有一凸起块,所述第三链条由设于载模平台上的第五电机带动,第五电机带动链条运动带动模具存放槽于第一支撑轮上运动,载模平台上设有第二导轨、与第二导轨平行的第三齿条;
载模机构,所述载模机构设于载模平台上,所述载模机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底部设有与第二导轨抵接的第二行进轮,底板底部还设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与第三齿条啮合连接;所述底板上设有第三导轨、与第三导轨平行的第四齿条,所述第三导轨上设有移动座,所述移动座通过第三行进轮抵接第三导轨,所述移动座上的第四电机通过齿轮与第四齿条啮合连接;所述移动座安装活动板,所述移动座设有第一油缸,所述第一油缸活动铰接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一端连接机械爪安装架,所述机械爪安装架前端设有机械爪导轨,所述机械爪导轨上设有可沿其左右运动的机械爪,机械爪安装架后方设有第五电机,所述第五电机通过第二链条连接机械爪,使机械爪沿机械爪导轨左右运动;
所述机械爪包括安装部,所述安装部顶部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具有竖槽,所述隔板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运动块、第二运动块,所述第一运动块具有斜槽且第一运动块连接设于安装部上的第二油缸,所述第二运动块具有横向伸出的导柱,所述导柱贯穿隔板、第一运动块的斜槽,第二油缸推动第一运动块移动时,导柱沿竖槽上下运动;所述安装部上安装可转动的、相向弯曲设置的第一机械臂和第二机械臂,第一机械臂、第二机械臂顶端连接第二运动块,第一机械臂、第二机械臂末端连接爪手,第一机械臂、第二机械臂一侧分别设有与其平行的辅助臂杆,辅助臂一端可转动安装于安装部,另一端连接爪手使两只保持爪手水平相向设置;
模具架,所述模具架分别设于龙门架两侧,所述模具架包括侧架、模具层架、模具存放槽,所述模具层架包括相互平行、具有一定间隔的横杆,各横杆两端分别连接与之垂直设置的首杆、末杆,所述末杆设有定位座,所述定位座与模具存放槽末端抵接,定位座上还设有定位轮,各所述横杆侧面设有第二支撑轮,模具存放槽置于第二支撑轮上,所述模具存放槽为方形槽,其前端设有一开口朝下的牵引扣,所述牵引扣可与第三链条上的凸起块扣接以实现通过第三链条拖动模具存放槽,模具存放槽前端底部设有第一限位块,模具存放槽后端设有一限位孔,所述限位孔可与定位轮匹配卡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自动存取系统,其特征在于:固定架上设有一双对射光电传感器,所述固定架顶部设有用于检测提升平台升降高度的第一位置检测器,通过对射光电传感器和第一位置检测器可以获取模具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模具自动存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平台上还设有用于检测模具厚度的第二位置检测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模具自动存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各模具层架前端设有用于获取模具存放槽纵向高度的第一定位传感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模具自动存取系统,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最底部的模具层架上设有用于获取各模具存放槽横向位置的第二定位传感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模具自动存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爪上设有用于感应模具存放槽内有无空位可存放模具的模具探测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模具自动存取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模具自动存取系统有序工作的系统控制箱,所述控制箱连接控制面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模具自动存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板包括上活动板、下活动板,第一油缸活动铰接上活动板。
CN201820464152.0U 2018-04-03 2018-04-03 一种模具自动存取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0192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64152.0U CN208019290U (zh) 2018-04-03 2018-04-03 一种模具自动存取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64152.0U CN208019290U (zh) 2018-04-03 2018-04-03 一种模具自动存取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019290U true CN208019290U (zh) 2018-10-30

Family

ID=639094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464152.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019290U (zh) 2018-04-03 2018-04-03 一种模具自动存取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01929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55280A (zh) * 2018-04-03 2018-10-16 杜泳超 一种模具自动存取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55280A (zh) * 2018-04-03 2018-10-16 杜泳超 一种模具自动存取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584450B (zh) 一种具有取料和堆叠功能的机械手
CN206679893U (zh) 一种料斗提升翻转装置
CN203306725U (zh) 自动岩芯盒拆码盘系统
CN108190345A (zh) 一种用于smt料盘的自动存储设备
CN210480161U (zh) 智能钢轨运输机
CN108655280A (zh) 一种模具自动存取系统
CN208019290U (zh) 一种模具自动存取系统
CN109264399A (zh) Pcb放板机
CN209023787U (zh) Pcb放板机
CN205574978U (zh) 一种物料搬运机器人
CN205855378U (zh) 一种搬运装置
CN106141464B (zh) 激光切割机上下料装置及方法
CN208068427U (zh) 自动冲孔机
CN112020995B (zh) 一种用于茶叶采摘箱的抓取倾倒设备
CN113808981B (zh) 防掉落装置及空中运输车
CN216470896U (zh) 一类大型半导体印刷板取放的设备结构
CN110239869A (zh) 一种基于双目视觉的移动双臂搬运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0587635A (zh) 一种用于寄存柜中的智能存储机械手
CN104889625A (zh) 客车桥壳与加强圈焊接用加强圈自动上料装置
CN206288550U (zh) 档案自动分类存储装置
CN210690606U (zh) 一种玻片盒输送装置及细胞分析设备
CN212533821U (zh) 交通锥存储装置及交通锥收放存储车
CN114056873A (zh) 一种筒纱输送装置
CN208195449U (zh) 一种模具定位装置
CN112298916A (zh) 一种车身板件全自动运输上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730

Address after: 528200 factory building 5, Shantang Avenue, tanbian second industrial zone, Shishan town, Nanhai District,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residence declaration)

Patentee after: Foshan runxinda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528000 room 306, No. 4, Rongting Li, Chancheng District,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Du Yongchao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