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983967U - 一种驱动装置及开合模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驱动装置及开合模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7983967U CN207983967U CN201820210770.2U CN201820210770U CN207983967U CN 207983967 U CN207983967 U CN 207983967U CN 201820210770 U CN201820210770 U CN 201820210770U CN 207983967 U CN207983967 U CN 20798396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riving
- pivoted arm
- sun gear
- guide groove
- guid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驱动装置及开合模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太阳轮,用于输出转动力矩;行星齿轮,与太阳轮相啮合且可绕太阳轮的周向转动;第一转臂,所述第一转臂的两端分别与行星齿轮以及太阳轮的中心孔转动连接;第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行星齿轮相对于第一转臂作顺时针和逆时针交替转动;第二驱动机构,用于将太阳轮的转动力矩转换为直线驱动力并输出。所述开合模装置包括上述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的第二驱动板与所述驱动架相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机等结构驱动第一转臂转动时,电机只需保持同一方向的转动,即可使得驱动架作间歇性的直线往复运动,本实用新型不需要对电机进行正转和反转的交替调节转换,操作简单,提高了驱动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驱动装置及开合模装置。
背景技术
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
各类塑料瓶如矿泉水瓶、化妆品瓶、药瓶等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医药、化工等领域。在塑料瓶的生产过程中,瓶胚需在密封、高压的模具内被吹压成型,配合吹瓶的过程,模具进行开模、合模等一系列的动作。传统的开合模方式,各模板采用不同的动力机构驱动,模板之间的同步性差,且能耗高。为此,人们进行了各种各样的尝试,设计出一些可同步各模板开合动作的开合模同步装置,尽可能地采用单一的动力源同步驱动各模板,在同步各模板动作的同时,降低了能耗。如CN206653643U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开合模装置,包括机架,以及设置在机架上的具有若干曲线导槽的驱动架以及驱动所述驱动架往复运动的一动力装置,所述曲线导槽分别与相应待驱动的模板连接,所述曲线导槽包括一对开合模导槽、一对锁模导槽,开合模导槽和锁模导槽均为水平导槽,其中,锁模导槽通过一支杆与锁模板连接,支杆的一端连接在锁模导槽内,支杆的另一端连接一块角板,角板具有三个角且三个角分别与支杆、机架和移动板连接,与机架连接的那个角形成另两个角转动的支点,所述移动板与锁模板连接。
上述开合模装置具有开模、合模速度快,同步性好;运行稳定,锁模效果好等优点。但是上述装置中的动力装置一般为气缸或者电机,通过动力装置的驱动轴顺时针和逆时针转动的转换实现直线方向往复运动的开合模动作,该种方式中由于存在驱动轴顺时针和逆时针转动的转换过程,使得操作较为繁琐,驱动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驱动装置,与电机等动力装置连接时,动力装置的驱动轴只需保持同一方向转动,即可完成间歇性的直线驱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驱动装置,包括:
太阳轮,用于输出转动力矩;
行星齿轮,与太阳轮相啮合且可绕太阳轮的周向转动;
第一转臂,所述第一转臂的两端分别与行星齿轮以及太阳轮的中心孔转动连接;
第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行星齿轮相对于第一转臂作顺时针和逆时针交替转动;
第二驱动机构,用于将太阳轮的转动力矩转换为直线驱动力并输出。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可以驱动第一转臂转动,由于第一转臂的两端分别与行星齿轮以及太阳轮的中心孔转动连接,而且行星齿轮在第一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可相对第一转臂转动,本来太阳轮将在第一转臂的驱动下与第一转臂一起转动,但是由于行星齿轮与太阳轮相啮合,当行星齿轮相对于第一转臂的转动方向与第一转臂的转动方向相同时,行星齿轮给予太阳轮阻力,使得太阳轮不能在第一转臂的带动下转动,因此此时太阳轮不转动,处于停顿状态,不向外输出转动力矩。
当行星齿轮相对于第一转臂的转动方向与第一转臂的转动方向相反时,太阳轮转动,处于运转状态,可以向外输出转动力矩。此时,太阳轮输出的转动力矩来自两部分的叠加,其一是第一转臂带动太阳轮转动,其二是有行星齿轮相对第一转臂反向转动带动太阳轮转动,两部分的力矩叠加可以起到加速运转作用。
由上述可知,当第一转臂转动,并且行星齿轮相对于第一转臂作顺时针和逆时针交替转动时,太阳轮将交替发生停顿和运动的状态,可以使得太阳轮间歇性的转动,从而输出间歇性的转动力矩。太阳轮输出的转动力矩经由第二驱动机构转换为直线驱动力,以驱动需要进行直线运动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中第一驱动机构的结构有多种,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
第一驱动板,所述第一驱动板板面上开设有呈封闭曲线状的曲线导槽,
第一导向件,设置于行星齿轮上且与曲线导槽滑动配合,并可沿着曲线导槽的路径滑动;
所述曲线导槽包括曲率半径小于第一转臂转动半径的第一曲线段以及曲率半径大于或等于第一转臂转动半径的第二曲线段。
上述结构中,当第一导向件沿着曲线导槽路径滑动时,由于第一导向件设置于行星齿轮上,因此使得行星齿轮将沿着曲线导槽路径移动,当第一导向件滑动于第一曲线段或是第二曲线段时,行星齿轮相对于第一转臂的转动方向变化,从而实现驱动行星齿轮相对于第一转臂作顺时针和逆时针交替转动。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需要,设计多种形状的曲线导槽,以调节行星齿轮相对于第一转臂作顺时针和逆时针交替转动变化时间以及次数,即调节太阳轮停顿和运动的时间以及交替变化次数,进而调节第二驱动机构停顿和直线驱动的时间以及交替变化次数。
本实用新型中第二驱动机构的结构有多种,可以采用多种结构形式,作为优选,所述第二驱动机构:
驱动轴,与太阳轮固定连接;
第二驱动板,所述第二驱动板上开设有导向槽;
第二导向件,与导向槽滑动配合并可沿着导向槽的路径滑动;
第二转臂,所述第二转臂的两端分别与驱动轴以及第二导向件转动配合。
当太阳轮转动时,由于驱动轴与太阳轮固定连接,而第二转臂的一端又与驱动轴转动配合,因此当太阳轮转动时,第二转臂将一起转动,位于第二转臂另一端的第二导向件将沿着导向槽的路径滑动,将第二转臂的转向运动转换为第二驱动板的直线往复运动。
由于太阳轮作间歇性转动,因此当太阳轮停止转动时,第二转臂也停止转动,进而第二驱动板也停止直线运动,当太阳轮再次转动时,第二驱动板再次一起运动。
作为优选,所述导向槽包括弧形导槽以及位于弧形导槽两端的两个圆形导槽,两个圆形导槽与弧形导槽两端分别相连通。当第二导向件在圆形导槽内转动时,第二驱动板不移动,第二导向件转到第二驱动板弧形导槽范围内时,第二导向件带动第二驱动板移动,移到至导向槽一端的极限位置处,太阳轮由于间歇转动的作用,就停止转动,第二驱动板就停止在极限位置,使得第二驱动板的输出也就是直线间歇输出运动。
本实用新型中导向槽的结构有多种,可以根据第二驱动板的驱动需要进行其他路径设计。例如导向槽也可以为直线槽。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驱动机构:
驱动轴,与太阳轮固定连接;
第二驱动板,所述第二驱动板上设置有直线导轨;
第二导向件,与直线导轨滑动配合并可沿着直线导轨的路径滑动;
第二转臂,所述第二转臂的两端分别与驱动轴以及第二导向件转动配合。
本实用新型也可以将第二驱动板上的导向结构设置为直线导轨,通过第二导向件与直线导轨相配合。
作为优选,还包括用于驱动第一转臂转动的动力机构。本实用新型可以将第一转臂与动力机构连接,动力机构可以一直保持同一方向的驱动,即可完成上述的直线间歇输出运动。
本实用新型中动力机构的结构有多种,采用现有多种动力机构即可。例如动力机构为电机。
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导向件和第二导向件的结构形式有多种,例如可以设置为带齿轮的结构,在曲线导槽以及导向槽内壁也可以设置齿轮结构,第一导向件和第二导向件分别与曲线导槽以及导向槽齿轮配合。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开合模装置,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的具有若干曲线导槽的驱动架以及驱动所述驱动架往复运动的动力装置,所述曲线导槽分别与相应待驱动的模板连接,所述动力装置为上述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的第二驱动板与所述驱动架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本实用新型的驱动装置只需使得第一转臂保持同一方向转动,即可完成间歇性的驱动运动,而且本实用新型中开合模装置将上述的驱动装置作为动力装置时,例如当通过电机驱动第一转臂转动时,电机只需保持同一方向的转动,即可使得第二驱动板产生间歇性的直线往复运动,进而使得驱动架作间歇性的直线往复运动,本实用新型不需要对电机进行正转和反转的交替调节转换,因此本实用新型操作较为简单,大大提高了驱动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驱动装置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行星齿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转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驱动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转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驱动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相配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驱动板运动过程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中行星齿轮的运动轨迹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的具有若干曲线导槽的驱动架7以及驱动驱动架7往复运动的动力装置,曲线导槽分别与相应待驱动的模板连接。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中动力装置为一种驱动装置,该装置包括:
太阳轮1,用于输出转动力矩;
行星齿轮2,与太阳轮1相啮合且可绕太阳轮1的周向转动;
第一转臂3,第一转臂3的两端分别与行星齿轮2以及太阳轮1的中心孔转动连接;
第一驱动机构4,用于驱动行星齿轮2相对于第一转臂3作顺时针和逆时针交替转动;
第二驱动机构5,用于将太阳轮1的转动力矩转换为直线驱动力并输出;
动力机构6,用于驱动第一转臂3转动。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通过动力机构驱动第一转臂3转动,由于第一转臂3 的两端分别与行星齿轮2以及太阳轮1的中心孔转动连接,而且行星齿轮2在第一驱动机构4的驱动下可相对第一转臂3转动,本来太阳轮1将在第一转臂3 的驱动下与第一转臂3一起转动,但是由于行星齿轮2与太阳轮1相啮合,当行星齿轮2相对于第一转臂3的转动方向与第一转臂3的转动方向相同时,行星齿轮2给予太阳轮1阻力,使得太阳轮1不能在第一转臂3的带动下转动,因此此时太阳轮1不转动,处于停顿状态,不向外输出转动力矩。
当行星齿轮2相对于第一转臂3的转动方向与第一转臂3的转动方向相反时,太阳轮1转动,处于运转状态,可以向外输出转动力矩。此时,太阳轮1 输出的转动力矩来自两部分的叠加,其一是第一转臂3带动太阳轮1转动,其二是有行星齿轮2相对第一转臂3反向转动带动太阳轮1转动,因此两部分力矩的叠加可以起到加速运转作用。
由上述可知,当第一转臂3转动,并且行星齿轮2相对于第一转臂3作顺时针和逆时针交替转动时,太阳轮将交替发生停顿和运动的状态,可以使得太阳轮1间歇性的转动,从而输出间歇性的转动力矩。然后本实用新型再经由第二驱动机构将太阳轮1的转动力矩转换为直线驱动力并输出给驱动架7,即可实现驱动架7的往复运动。
本实用新型可以将第一转臂3与动力机构6连接,动力机构6可以一直保持同一方向的驱动,即可完成上述的直线间歇输出运动。而且本实用新型中动力机构6的结构有多种,采用现有多种动力机构6即可,例如动力机构6为电机。
本实用新型中第一驱动机构4的结构有多种,如图3~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机构4包括:
第一驱动板41,第一驱动板41板面上开设有呈封闭曲线状的曲线导槽411,
第一导向件42,设置于行星齿轮2上且与曲线导槽411滑动配合,并可沿着曲线导槽411的路径滑动;
曲线导槽411包括曲率半径小于第一转臂3转动半径的第一曲线段以及曲率半径大于或等于第一转臂3转动半径的第二曲线段。
如图11所示,上述结构中,当第一导向件42向沿着曲线导槽411路径滑动时,由于第一导向件42设置于行星齿轮2上,因此使得行星齿轮2将沿着曲线导槽411路径移动,当第一导向件42滑动于第一曲线段或是第二曲线段时,行星齿轮2相对于第一转臂3的转动方向发生变化,从而实现驱动行星齿轮2 相对于第一转臂3作顺时针和逆时针交替转动,见图11中的a处。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需要,设计多种形状的曲线导槽411,以调节行星齿轮2相对于第一转臂3作顺时针和逆时针交替转动变化时间以及次数,即调节太阳轮停顿和运动的时间以及交替变化次数,进而调节第二驱动机构停顿和直线驱动的时间以及交替变化次数。
本实用新型中第二驱动机构5的结构有多种,可以采用多种结构形式,如图2、图3和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二驱动机构5:
驱动轴51,与太阳轮1固定连接;
第二驱动板52,第二驱动板52上开设有导向槽521;
第二导向件54,与导向槽521滑动配合并可沿着导向槽521的路径滑动;
第二转臂53,第二转臂53的两端分别与驱动轴51以及第二导向件54转动配合。
如图10所示,当太阳轮1转动时,由于驱动轴51与太阳轮1固定连接,而第二转臂53的一端又与驱动轴51转动配合,因此当太阳轮1转动时,第二转臂53将一起转动,位于第二转臂53另一端的第二导向件54将沿着导向槽521 的路径滑动,将第二转臂53的转向运动转换为第二驱动板52的直线往复运动。
由于太阳轮1作间歇性转动,因此当太阳轮1停止转动时,第二转臂53也停止转动,进而第二驱动板52也停止直线运动,当太阳轮1再次转动时,第二驱动板52再次一起运动。
如图8所示,导向槽521包括弧形导槽522以及位于弧形导槽522两端的两个圆形导槽523,两个圆形导槽523与弧形导槽522两端分别相连通。当第二导向件54在圆形导槽523内转动时,第二驱动板52不移动,第二导向件54转到第二驱动板52弧形导槽522范围内时,第二导向件54带动第二驱动板52移动,移到至导向槽521一端的极限位置处,太阳轮1由于间歇转动的作用,就停止转动,第二驱动板52就停止在极限位置,使得第二驱动板52的输出也就是直线间歇输出运动。本实用新型中导向槽521的结构有多种,可以根据第二驱动板52的驱动需要进行其他路径设计。例如导向槽521也可以为直线槽,见图9。本实用新型也可以将第二驱动板52上的导向结构设置为直线导轨,通过第二导向件与直线导轨相配合的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驱动装置只需使得第一转臂3保持同一方向转动,即可完成间歇性的驱动运动,而且本实用新型中开合模装置将上述的驱动装置作为动力装置时,第二驱动板52与驱动架7相连接。例如当通过电机驱动第一转臂3转动时,电机只需保持同一方向的转动,即可使得第二驱动板52产生间歇性的直线往复运动,进而使得驱动架7作间歇性的直线往复运动,本实用新型不需要对电机进行正转和反转的交替调节转换,因此本实用新型操作较为简单,大大提高了驱动效率。
Claims (9)
1.一种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太阳轮(1),用于输出转动力矩;
行星齿轮(2),与太阳轮(1)相啮合且可绕太阳轮(1)的周向转动;
第一转臂(3),所述第一转臂(3)的两端分别与行星齿轮(2)以及太阳轮(1)的中心孔转动连接;
第一驱动机构(4),用于驱动行星齿轮(2)相对于第一转臂(3)作顺时针和逆时针交替转动;
第二驱动机构(5),用于将太阳轮(1)的转动力矩转换为直线驱动力并输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4)包括:
第一驱动板(41),所述第一驱动板(41)板面上开设有呈封闭曲线状的曲线导槽(411),
第一导向件(42),设置于行星齿轮(2)上且与曲线导槽(411)滑动配合,并可沿着曲线导槽(411)的路径滑动;
所述曲线导槽(411)包括曲率半径小于第一转臂(3)转动半径的第一曲线段以及曲率半径大于或等于第一转臂(3)转动半径的第二曲线段。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5):
驱动轴(51),与太阳轮(1)固定连接;
第二驱动板(52),所述第二驱动板(52)上开设有导向槽(521);
第二导向件(54),与导向槽(521)滑动配合并可沿着导向槽(521)的路径滑动;
第二转臂(53),所述第二转臂(53)的两端分别与驱动轴(51)以及第二导向件(54)转动配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槽(521)包括弧形导槽(522)以及位于弧形导槽(522)两端的两个圆形导槽(523),两个圆形导槽(523)与弧形导槽(522)两端分别相连通。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槽(521)为直线槽。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5):
驱动轴(51),与太阳轮(1)固定连接;
第二驱动板(52),所述第二驱动板(52)上设置有直线导轨;
第二导向件(54),与直线导轨滑动配合并可沿着直线导轨的路径滑动;
第二转臂(53),所述第二转臂(53)的两端分别与驱动轴(51)以及第二导向件(54)转动配合。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驱动第一转臂(3)转动的动力机构(6)。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机构(6)包括电机。
9.一种开合模装置,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的具有若干曲线导槽的驱动架(7)以及驱动所述驱动架(7)往复运动的动力装置,所述曲线导槽分别与相应待驱动的模板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装置为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驱动装置,所述第二驱动机构(5)的直线驱动输出端与所述驱动架(7)相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210770.2U CN207983967U (zh) | 2018-02-06 | 2018-02-06 | 一种驱动装置及开合模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210770.2U CN207983967U (zh) | 2018-02-06 | 2018-02-06 | 一种驱动装置及开合模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7983967U true CN207983967U (zh) | 2018-10-19 |
Family
ID=638228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0210770.2U Active CN207983967U (zh) | 2018-02-06 | 2018-02-06 | 一种驱动装置及开合模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7983967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145952A (zh) * | 2018-02-06 | 2018-06-12 | 蔡佳翰 | 一种驱动装置及开合模装置 |
-
2018
- 2018-02-06 CN CN201820210770.2U patent/CN207983967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145952A (zh) * | 2018-02-06 | 2018-06-12 | 蔡佳翰 | 一种驱动装置及开合模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6506405U (zh) | 一种具有行程放大功能的往复运动机构 | |
CN202448365U (zh) | 压片机 | |
CN207983967U (zh) | 一种驱动装置及开合模装置 | |
CN108145952A (zh) | 一种驱动装置及开合模装置 | |
CN102114713A (zh) | 具有非圆齿轮传动机构的数控伺服压力机 | |
CN102873793B (zh) | 一种输送装置 | |
CN104960163B (zh) | 一种单扭曲圆管双联动空间路径抽芯机构 | |
CN204604966U (zh) | 伺服冲床的传动装置 | |
CN203438232U (zh) | 一种行程加倍的手爪驱动导向装置 | |
CN202022842U (zh) | 一种六滴料行列式制瓶机 | |
CN202251705U (zh) | 封闭传动齿轮啮合结构 | |
CN205101262U (zh) | 台式风扇摇头装置 | |
TWI224046B (en) | Mold clamping mechanism for injection molding machine | |
AU2014393755B2 (en) | Power time sequence conversion method and device for manufacturing products in batches | |
CN209617633U (zh) | 开箱机的折盖机构 | |
CN105425719A (zh) | 数字控制凸轮机构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3122982A (zh) | 一种间歇式旋转运动机构 | |
CN203670657U (zh) | 一种带动注塑机动模间歇平移的传动机构 | |
CN2274703Y (zh) | 机械式差动相位调整装置 | |
CN203622945U (zh) | 一次性卫生用品生产设备的超声波封合装置 | |
CN208232288U (zh) | 一种开合模装置 | |
CN206605765U (zh) | 一种偏心齿轮锁模装置 | |
CN203952268U (zh) | 滚切对花装置 | |
CN201353890Y (zh) | 冲床滑块调整装置 | |
CN207417275U (zh) | 食用菌菌包窝口机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