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73793B - 一种输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输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73793B
CN102873793B CN201210398594.7A CN201210398594A CN102873793B CN 102873793 B CN102873793 B CN 102873793B CN 201210398594 A CN201210398594 A CN 201210398594A CN 102873793 B CN102873793 B CN 10287379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nipulator
mobile base
conveying device
seat
pedest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39859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873793A (zh
Inventor
蔡佳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TAIZHOU HUANGYAN MEGA MACHINERY MOUL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TAIZHOU HUANGYAN MEGA MACHINERY MOUL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TAIZHOU HUANGYAN MEGA MACHINERY MOULD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TAIZHOU HUANGYAN MEGA MACHINERY MOUL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39859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873793B/zh
Publication of CN1028737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737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8737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7379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送装置,属于塑料加工机械技术领域,一种输送装置,包括基座、安装于基座上的可沿传输路径往复移动的一组机械手、驱动所述机械手组往复移动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一机械手包括机械手座和安装于机械手座上的夹持部,相邻两机械手座之间通过联动机构相连且该联动机构中部具有至少一个活动铰接点,在基座上设置有可使该活动铰接点移动从而使相邻两机械手发生相对运动的移位轨道,在至少一个活动铰接点上设置有连接件,活动铰接点通过该连接件与移位轨道连接。本发明实现了输送与改变间距的连续、快速作业,且操作简单、生产效率高。

Description

一种输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送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将塑料容器的预成型品在不同加工工位上进行运输的输送装置,属于塑料加工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各类塑料容器如水瓶、化妆品瓶、药瓶等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医药、化工等领域。加工时,各预成型品从入坯口进入,经加热装置加热后,由输送装置将其输送至模具中吹具成型。为了提高热利用率,预成型品在加热装置中加热时被尽量紧靠地排列在加热烘道中,出烘道时,需要机械或者手工将预成型品的间距变大,以与多腔模具中模具间的距离保持一致,距离的大小由拉吹后的塑料容器大小决定。这一过程常常在预成型品的输送过程中完成。现有的输送装置,其机械手部分一般垂直于输送装置的长轴方向设置,且其驱动装置一般为汽缸等动力驱动,机器所占空间较大,且运行速度慢、控制复杂、精确度相对较低。此外,部分现有装置采用取胚和变距分离控制的方式,速度慢,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现有技术中输送装置存在的改变间距的速度慢、效率低、控制复杂等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输送装置,实现输送与改变间距的连续、快速作业,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生产效率高。
为此,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输送装置,包括基座、安装于基座上的可沿传输路径往复移动的一组机械手、驱动所述机械手组往复移动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一机械手包括机械手座和安装于机械手座上的夹持部,相邻两机械手座之间通过联动机构相连且该联动机构中部具有至少一个活动铰接点,在基座上设置有可使该活动铰接点移动从而使相邻两机械手发生相对运动的移位轨道,在至少一个活动铰接点上设置有连接件,活动铰接点通过该连接件与移位轨道连接,所述移位轨道设置于机械手座下方,依次包括第一直线段、移位段和第二直线段,第一直线段与第二直线段不在同一直线上并通过移位段过渡;或者,所述移位轨道为设置于机械手座下方的直线轨道,直线轨道通过动力装置连接于所述基座上并可在该动力装置的驱动下作垂直于传输路径的运动。进一步地,所述联动机构为分别枢接于相邻两机械手座底部的连杆,所述连杆的中部枢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或两个活动铰接点,所述连接件为设置于活动铰接点处的第一轴承。
进一步地,所述连杆为两根,该两根连杆的一端分别连接于两机械手座,另一端枢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活动铰接点。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轴承运行于移位轨道或直线轨道内。。
作为优选,在基座上设置有第一直线导轨,机械手座底部设置有第一滑块,机械手座通过该第一滑块与所述第一直线导轨滑动连接,所述驱动装置为设置于传输方向上的由同步轮驱动的同步带或同步链条,在机械手座的一侧设置有一推板,该推板的一端与机械手组的第一个机械手连接,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同步带或同步链条上。
作为优选,还包括一移动座,该移动座的上表面具有第二直线导轨,下表面具有第二滑块,所述机械手通过机械手座上的第一滑块滑动连接于该第二直线导轨上,移动座通过第二滑块滑动连接于基座上的第一直线导轨,移动座的底部具有开口,所述联动机构穿过该开口与所述移位轨道连接,移动座通过一连接板与所述驱动装置连接。
作为优选,还包括一移动座,该移动座的上表面具有第二直线导轨,下表面具有第二滑块,所述机械手通过机械手座上的第一滑块滑动连接于该第二直线导轨上,移动座通过第二滑块滑动连接于基座上的第一直线导轨,移动座的底部具有开口,所述联动机构穿过该开口与所述移位轨道连接,移动座通过一连接板与驱动装置连接,所述移位轨道为连接于移动座下方的直线轨道,所述第一轴承运行于该直线轨道内,在基座上、直线轨道的下方设置有第二移位轨道,该第二移位轨道依次包括第一直线段、移位段和第二直线段,第一直线段与第二直线段不在同一直线上并通过移位段过渡,在所述直线轨道的底部设置有第二轴承,该第二轴承运行于所述第二移位轨道内。
作为优选,所述机械手的夹持部为对称设置的一对夹臂,两夹臂的底端内侧部枢接并固定在机械手座上,底端的外侧部各设置有一压缩弹簧,在两夹臂的外侧还分别设置有压块,在基座上设置有相对应的压杆,该压杆可在外力作用下下压或者松开所述压块从而使两夹臂打开或者闭合,两夹臂的顶端分别设置有瓶坯夹。
作为优选,本发明还包括一固定于机械手座上的夹臂支撑座,该夹臂支撑座具有向上的开口,两夹臂的底部容纳于该夹臂支撑座内。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将具有改变机械手间距功能的移位装置设置于塑料容器预成型品运行路径的下方,减小了机器的整体体积,节约空间;在输送预成型品的同时实现瓶胚的分距。
2.通过设置于机械手座底部的联动机构与移位装置配合,以纯机械的方式实现机械手间距改变的功能,改变了传统分距装置的动力模式,控制简单、分距准确,分距速度快,生产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联动机构合拢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联动机构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组机械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机械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机械手打开状态的剖视图;
图8为本发明机械手闭合状态的剖视图;
图9、图10本发明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结构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发明中与现有技术相同的部分将参考现有技术。
实施例1:
如图1-8所示,一种输送装置,包括基座1、安装于基座1上的可沿传输路径往复移动的一组机械手、驱动所述机械手组往复移动的驱动装置2,每一机械手4包括机械手座41和安装于机械手座41上的夹持部42,相邻两机械手座41之间通过联动机构3相连,如图3、4所示,联动机构3为两根连杆31和32,该两根连杆31和32的一端分别枢接于相邻两机械手座41底部,另一端枢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活动铰接点33,在该活动铰接点33处设置有第一轴承34,在基座1上、机械手座41下方设置有可使该活动铰接点33移动从而使相邻两机械手发生相对运动的移位轨道5,移位轨道5依次包括第一直线段51、移位段52和第二直线段53,第一直线段51与第二直线段53不在同一直线上并通过移位段52过渡。第一轴承34运行于移位轨道5内。
在基座1上设置有第一直线导轨11,该第一直线轨道11为一对平行设置的直线轨道,在机械手座41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滑块41a,该第一滑块41a为与所述第一直线轨道11相对应的一对滑块,机械手座41通过该第一滑块41a与所述第一直线导轨11滑动连接。
所述驱动机械手组往复移动的驱动装置2为设置于瓶胚传输方向上的由同步轮驱动的同步带21,在机械手座41的一侧设置有一推板6,该推板的一端与机械手组的第一个机械手连接,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同步带21上。
如图5-8所示,所述机械手的夹持部42为对称设置的一对夹臂42a和42b,两夹臂42a和42b的底端内侧部枢接在一起,底端的外侧部各设置有一压缩弹簧7,两夹臂42a和42b的顶端分别设置有瓶坯夹42c和42d,该对瓶胚夹对称设置,用于夹持瓶坯。在两夹臂42a和42b的外侧还分别设置有压块42e和42f,在基座1上设置有相对应的一对压杆71和72,该对压杆71、72通过一支撑座73连接于基座1上,该支撑座73上活动连接有一对支撑臂73a和73b,压杆71、72固定连接于该对支撑臂73a、73b上,每一压杆的前、后两端均与一气缸的驱动臂连接。
在机械手座41上还设置有一夹臂支撑座45,夹臂支撑座45整体呈U形,具有向上的开口,两夹臂42a和42b的底部容纳于该夹臂支撑座45内,夹臂支撑座45具有一个基底部45a和两个立臂45b和45c,在两立臂上分别具有夹臂限位口45d和压块孔45e,所述压块42e和42f穿过该孔安装于机械手夹臂上。所述夹臂通过该夹臂支撑座45固定于机械手座41上。夹臂支撑座45可在两夹臂42a、42b的打开动作进行限位。
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如下:如图1、图2所示,在加热烘道中的塑料容器预成型品,由一组机械手夹持着在驱动装置2的作用下沿图中箭头所示输送路径运行,为了提高热利用率,在加热烘道中的预成型品被尽可能紧凑地排列在烘道中,此时,机械手组之间的距离缩到最小。加热完成后,即将进入下一道加工工序,即在模具中吹具成型;这就需要对预成型品间的距离进行改变,距离的大小一般与模具中各模腔的距离相适应。此时,预成型品在机械手的夹持下进入基座1上移位轨道段内,由于各个机械手4的底座41之间通过两根连杆连接,两连杆的中部枢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活动铰接点33,活动铰接点33处设置有第一轴承34,第一轴承34运行于移位轨道5内,在移位轨道的移位段52处该活动铰接点33发生位移,由于两连杆为硬性结构,活动铰接点33的移位使得相邻两机械手座41上的两连杆打开,从而两机械手4之间的距离变大,带动其上的预成型品被分开。机械手组由推板6带动,在驱动装置2的驱动下继续前进,预成型品被逐个打开,在输送过程中同步实现间距改变。
实施例2:
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移位轨道为设置于机械手座41下方的直线轨道8,直线轨道8通过气缸连接于所述基座1上并可在气缸的驱动下作垂直于传输方向的运动,在所述活动铰接点33处设置有第一轴承34,该第一轴承34运行于直线轨道8内。
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当加热完成后,数个机械手(一般根据模具中模腔的数量确定)夹持着预成型品进入直线轨道8时,气缸动作,拉动所述位于直线轨道8作垂直于传输方向的运动,带动其内的第一轴承34运动,数个机械手之间的连杆被同时打开,一组塑料容器预成型品实现变距。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还包括一移动座9,一组机械手4设置于该移动座9上,通过该移动座9与驱动装置2连接。移动座9的上表面具有一对平行设置的第二直线导轨91,下表面具有与该对直线导轨相对应的一对第二滑块92,所述机械手4通过机械手座41上的一对第一滑块41a滑动连接于该第二直线导轨91上,移动座9通过第二滑块92滑动连接于基座上的第一直线导轨11上,移动座9的底部具有开口,所述联动机构3穿过该开口与所述移位轨道5连接,移位轨道5依次包括第一直线段51、移位段52和第二直线段53,第一直线段51与第二直线段53不在同一直线上并通过移位段52过渡。第一轴承34运行于移位轨道5内。移动座9通过一连接板10与驱动装置2连接。连接板10的一端连接与所述移动座9上,另一端连接于驱动装置2连上。
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与实施例1的工作过程基本相同。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
在移动座9下方设置有直线轨道8,直线轨道8顶端的两侧具有滑块8a,移动座9底部的两端具有相应的导轨93,直线轨道8可相对于移动座9沿导轨93方向滑动,直线轨道8连接有一气缸连接,该气缸固定连接于移动座9底部,直线轨道8可在气缸的驱动下作垂直于传输方向的运动。移动座9的底部具有开口,所述第一轴承34穿过该开口与所述直线轨道8连接。
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与实施例2的工作过程基本相同。
实施例5: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在移动座9下方设置有直线轨道8’,直线轨道8’顶端的两侧具有滑块8’a,移动座9底部的两端具有相应的导轨93。第一轴承34运行于直线轨道8’内。在直线轨道8’的下方、基座1上设置有第二移位轨道5’,该第二移位轨道5’依次包括第一直线段、移位段和第二直线段,第一直线段与第二直线段不在同一直线上并通过移位段过渡,在所述直线轨道8’的底部设置有第二轴承8’b,该第二轴承8’b运行于第二移位轨道5’内。
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与实施例1的工作过程基本相同。
综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申请专利范围的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都应为本发明的技术范畴。

Claims (9)

1.一种输送装置,包括基座、安装于基座上的可沿传输路径往复移动的一组机械手、驱动所述机械手组往复移动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一机械手包括机械手座和安装于机械手座上的夹持部,相邻两机械手座之间通过联动机构相连且该联动机构中部具有至少一个活动铰接点,在基座上设置有可使该活动铰接点移动从而使相邻两机械手发生相对运动的移位轨道,在至少一个活动铰接点上设置有连接件,活动铰接点通过该连接件与移位轨道连接,所述移位轨道设置于机械手座下方,依次包括第一直线段、移位段和第二直线段,第一直线段与第二直线段不在同一直线上并通过移位段过渡;或者,所述移位轨道为设置于机械手座下方的直线轨道,直线轨道通过动力装置连接于所述基座上并可在该动力装置的驱动下作垂直于传输路径的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机构为分别枢接于相邻两机械手座底部的连杆,所述连杆的中部枢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或两个活动铰接点,所述连接件为设置于活动铰接点处的第一轴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为两根,该两根连杆的一端分别连接于两机械手座,另一端枢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活动铰接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承运行于移位轨道或直线轨道内。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基座上设置有第一直线导轨,机械手座底部设置有第一滑块,机械手座通过该第一滑块与所述第一直线导轨滑动连接,所述驱动装置为设置于传输方向上的由同步轮驱动的同步带或同步链条,在机械手座的一侧设置有一推板,该推板的一端与机械手组的第一个机械手连接,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同步带或同步链条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移动座,该移动座的上表面具有第二直线导轨,下表面具有第二滑块,所述机械手通过机械手座上的第一滑块滑动连接于该第二直线导轨上,移动座通过第二滑块滑动连接于基座上的第一直线导轨,移动座的底部具有开口,所述联动机构穿过该开口与所述移位轨道连接,移动座通过一连接板与所述驱动装置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移动座,该移动座的上表面具有第二直线导轨,下表面具有第二滑块,所述机械手通过机械手座上的第一滑块滑动连接于该第二直线导轨上,移动座通过第二滑块滑动连接于基座上的第一直线导轨,移动座的底部具有开口,所述联动机构穿过该开口与所述移位轨道连接,移动座通过一连接板与驱动装置连接,所述移位轨道为连接于移动座下方的直线轨道,所述第一轴承运行于该直线轨道内,在基座上、直线轨道的下方设置有第二移位轨道,该第二移位轨道依次包括第一直线段、移位段和第二直线段,第一直线段与第二直线段不在同一直线上并通过移位段过渡,在所述直线轨道的底部设置有第二轴承,该第二轴承运行于所述第二移位轨道内。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手的夹持部为对称设置的一对夹臂,两夹臂的底端内侧部枢接并固定在机械手座上,底端的外侧部各设置有一压缩弹簧,在两夹臂的外侧还分别设置有压块,在基座上设置有相对应的压杆,该压杆可在外力作用下下压或者松开所述压块从而使两夹臂打开或者闭合,两夹臂的顶端分别设置有瓶坯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瓶胚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固定于机械手座上的夹臂支撑座,该夹臂支撑座具有向上的开口,两夹臂的底部容纳于该夹臂支撑座内。
CN201210398594.7A 2012-10-18 2012-10-18 一种输送装置 Active CN10287379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98594.7A CN102873793B (zh) 2012-10-18 2012-10-18 一种输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98594.7A CN102873793B (zh) 2012-10-18 2012-10-18 一种输送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73793A CN102873793A (zh) 2013-01-16
CN102873793B true CN102873793B (zh) 2014-10-15

Family

ID=474754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398594.7A Active CN102873793B (zh) 2012-10-18 2012-10-18 一种输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87379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26329B (zh) * 2017-03-10 2018-09-28 全冠(福建)机械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的吹瓶机变节距装置
CN108773053A (zh) * 2018-06-26 2018-11-09 平湖市浩鑫塑胶有限公司 用于吹瓶机瓶胚的移动装置
CN108773050A (zh) * 2018-06-26 2018-11-09 平湖市浩鑫塑胶有限公司 用于吹瓶机瓶胚的定位装置
CN108773051A (zh) * 2018-06-26 2018-11-09 平湖市浩鑫塑胶有限公司 用于吹瓶机的传输装置
CN109866245B (zh) * 2019-03-08 2020-12-08 江苏德福来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等间距机械手机构及其工作方法和抓取机器人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025355A1 (en) * 1999-05-07 2002-02-28 Lupke Manfred A.A. Molding apparatus with mold block section transfer system
CN101247937A (zh) * 2005-07-11 2008-08-20 西得乐公司 变螺距成型单元和成型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28907A (zh) * 2000-06-20 2002-01-02 俞捷 塑料管坯加热拉吹变距取送机构
CN100588533C (zh) * 2008-01-16 2010-02-10 李志彬 一种塑料瓶制造设备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025355A1 (en) * 1999-05-07 2002-02-28 Lupke Manfred A.A. Molding apparatus with mold block section transfer system
CN101247937A (zh) * 2005-07-11 2008-08-20 西得乐公司 变螺距成型单元和成型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73793A (zh) 2013-0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73793B (zh) 一种输送装置
CN203210564U (zh) 一种输送装置
CN101913754A (zh) 一种六滴料行列式制瓶机及其压吹生产工艺
CN201597178U (zh) 吹塑成型机的开合模装置
CN101797797B (zh) 吹塑成型机的变间距装置
CN204488119U (zh) 隔板机
CN203854173U (zh) 瓶坯剪尾机
CN201095186Y (zh) 吹瓶机的开合模机构
CN101961915A (zh) 塑料吹瓶机瓶坯管的精密分距机构
CN103331901B (zh) 一种吹瓶机的变节距装置
CN201669885U (zh) 吹塑成型机的开合模装置
CN201189719Y (zh) 制瓶机构
CN201833584U (zh) 塑料吹瓶机瓶坯管的精密分距机构
CN202725904U (zh) 一种双工位封闭式铆钉机
CN203381070U (zh) 一种新型瓶坯输送装置
CN208232288U (zh) 一种开合模装置
CN103252853B (zh) 变距传输装置
CN203344301U (zh) 一种用于吹瓶机的变节距装置
CN106584816B (zh) 塑料吹瓶机滚轮式瓶胚分距机构
CN203371775U (zh) 开合模机构
CN202668970U (zh) 一种直线式全自动吹瓶机模架和底模独立自锁机构
CN110254813A (zh) 精准定位的小尺寸泡壳用封口机
CN201279915Y (zh) 吹塑成形设备的关模装置
CN107009600B (zh) 一种吹塑机的开合模装置
CN203371685U (zh) 变距传输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