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981560U - 一种混胶阀 - Google Patents

一种混胶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981560U
CN207981560U CN201721828410.0U CN201721828410U CN207981560U CN 207981560 U CN207981560 U CN 207981560U CN 201721828410 U CN201721828410 U CN 201721828410U CN 207981560 U CN207981560 U CN 2079815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lue
blind hole
converge
valve
m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82841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启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ity Ai Bang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ity Ai Bang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ity Ai Bang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ity Ai Bang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82841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9815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9815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9815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heck Valves (AREA)

Abstract

一种混胶阀,其用于将A胶和B胶混合,包括两气缸、一连接板、一入胶件、一汇合件和一汇合管,两气缸并列设置在连接板上且与该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入胶件位于连接板与汇合件之间,所述汇合件远离入胶件的一端连接汇合管,所述入胶件的一侧面上设置两个注胶管,该两个注胶管分别用于注入A胶和B胶。该混胶阀结构更加简单、不漏胶且维修和更换更加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混胶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胶阀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混胶阀。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电子和消费电子等3C类产品的迅猛发展,相应产品的种类和数量与日俱增,涂胶与点胶作为各个产品工艺流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对其品质及效率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AB型胶水,又称双组份胶水,由于其优异的粘结强度、良好的存储性能被广泛用于产品的灌装、封接,在工艺流程中通常需要将双组份胶水中的A胶和B胶进行混合,然后将混合好的A胶和B胶输送到下一流程的设备内。目前用于A胶和B胶混合的混胶阀不仅结构复杂,且存在设备漏胶和不易维修等问题。所以很急需一种新型的混胶阀。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混胶阀。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是提供一种混胶阀,其用于将A胶和B胶混合,包括两气缸、一连接板、一入胶件、一汇合件和一汇合管,两气缸并列设置在连接板上且与该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入胶件位于连接板与汇合件之间且该三者共同形成一立方体,所述汇合件远离入胶件的一端连接汇合管,所述入胶件的一侧面上设置两个注胶管,该两个注胶管分别用于注入A胶和B胶。
优选地,所述注胶管包括插接端和注胶端,该两者一体相连且该两者之间的角度介于90°-120°之间。
优选地,所述注胶管通过螺纹旋拧式插入入胶件。
优选地,所述入胶件包括一主体和两个环柱,两个环柱并列设置于主体之上,所述主体为一立方体,该立方体内部设置上下贯穿的通孔,两个环柱分别与两个通孔相通,所述主体的一外侧面设置两个连接孔分别与两个通孔相通且分别与两个环柱相通。
优选地,所述汇合件包括一体相连的汇合板和汇合端,所述汇合端为一圆柱体,该圆柱体位于汇合板中间且垂直于该汇合板;所述汇合板上设置第一盲孔和第二盲孔,所述汇合端上垂直于汇合板的方向开设两贯穿孔分别连通所述第一盲孔和第二盲孔。
优选地,所述入胶件上的两个通孔分别与汇合件上的第一盲孔和第二盲孔连通,所述连接板上设置两个孔洞分别对应入胶件上的两个环柱并连通两个主体上的两个通孔。
优选地,进一步包括两个连接管,每个连接管的一端连接一气缸、另一端穿过连接板上的孔洞后插入至所述入胶件。
优选地,进一步包括两个密封圈和两个活塞螺母,每个连接管插入至入胶件的一端连接一密封圈和活塞螺母,两个密封圈分别位于第一盲孔和第二盲孔内,两个活塞螺母分别位于第一盲孔和第二盲孔内。
优选地,所述气缸的缸体内径为22mm,其活动行程为5mm,出力范围介于130-160N之间,进气压力为0.4MPa。
优选地,所述注胶管为一圆弧形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一种混胶阀通过将两个注胶管设置在入胶件的同一侧面,使整个混胶阀结构更加简单、所占空间更小从而更加便于存放;所述注胶管通过螺纹旋拧式插入入胶件,使两个注胶管方便清洗、维修和更换。
通过将注胶管设置成圆弧形或者包括夹角介于90°-120°之间的插接端和注胶端,使该注胶管在注胶时更加容易流入入胶件。
通过将所述气缸设置为缸体内径为22mm,其活动行程为5mm,出力范围介于130-160N之间,最佳值为150N,其进气压力通常为0.4MPa,经过反复实验,通过使用这样参数的气缸使所述混胶阀避免了漏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混胶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混胶阀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混胶阀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混胶阀中入胶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混胶阀中汇合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混胶阀中汇合件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5中I-I处的剖面示意图。
图8是图2中II-II处的剖面示意图。
图9是图1中III-III处的剖面示意图。
图10是图9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一种混胶阀1从上至下包括两气缸11、一连接板10、一入胶件16、一汇合件17和一汇合管19(在所有实施例中,上、下、左、右、内、外等位置限定词仅限于指定视图上的相对位置,而非绝对位置),两个气缸11并列设置在连接板10上且与该连接板10固定连接,所述入胶件16位于连接板10与汇合件17之间且该三者共同形成一立方体,所述汇合件17远离入胶件16的一端连接汇合管19。所述入胶件16的同一侧面上设置两个注胶管20,该两个注胶管20分别用于注入A胶和B胶,所述注胶管20包括插接端201和注胶端202,该两者互相垂直且一体相连,所述注胶端202处注入胶体,所述插接端201通过螺纹旋拧式插入入胶件16与其连接。所述A胶和B胶通过两个注胶管20分别进入入胶件16后经过汇合件17注入汇合管19,在汇合管19处A胶和B胶混合并流入下一工序。作为一种变形,所述注胶管20的插接端201和注胶端202之间的角度不限定为90°,其夹角介于90°-120°之间;作为另一种变形,所述注胶管20为一圆弧形状;通过将注胶管20设置成圆弧形或者包括夹角介于90°-120°之间的插接端201和注胶端202,使该注胶管20在注胶时更加容易流入入胶件16。在该混胶阀1中,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将两个注胶管设置在入胶件的不同侧面,通过将两个注胶管20设置在入胶件16的同一侧面,使整个混胶阀1结构更加简单、所占空间更小从而更加便于存放;所述注胶管20通过螺纹旋拧式插入入胶件16,使两个注胶管20方便清洗、维修和更换。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气缸11的缸体内径为22mm,其活动行程为5mm,出力范围介于130-160N之间,最佳值为150N,其进气压力通常为0.4MPa,经过反复实验,通过使用这样参数的气缸11使所述混胶阀1避免了漏胶。
请一并参阅图3,所述混胶阀1进一步包括两个连接管12、两个连接螺母13、两个密封圈14和两活塞螺母15分别对应两个气缸11,每个连接管12的一端插入至一气缸11内、另一端插入至所述入胶件16,所述连接板10上设置两个孔洞(图未示)用于两连接管12分别穿过该两个孔洞,连接管12与气缸连接的一端通过所述连接螺母123拧紧连接,连接管12插入至入胶件16的一端连接所述密封圈14和活塞螺母15。所述混胶阀1进一步包括多个螺栓18,一部分螺栓18将所述连接板10与入胶件16固定连接、另一部分螺栓18用于将入胶件16与汇合件17固定连接。
请参阅图4,所述入胶件16包括一主体160和两个环柱161,两个环柱161并列设置于主体160之上。所述主体160为一立方体,该立方体内部设置上下贯穿的通孔1612,两个环柱161分别与两个通孔1612相通,该立方体的一外侧面设置两个连接孔1611分别与两个通孔1612相通且分别与两个环柱161相通。
请参阅图5、图6和图7,所述汇合件17包括一体相连的汇合板171和汇合端172,所述汇合端172为一圆柱体,该圆柱体位于汇合板171中间且垂直于该汇合板171。汇合板171远离汇合端172的一面设置第一盲孔1711和第二盲孔1712,所述第一盲孔1711靠近第二盲孔1712的内壁上设置第一小孔1713、所述第二盲孔1712靠近第一盲孔1711的内壁上设置第二小孔1714,所述汇合端172远离汇合板171的一端分别设置第三小孔1717和第四小孔1718,所述第一小孔1713与第三小孔1717连通形成第一贯穿孔17137、所述第二小孔1714与第四小孔1718连通形成第二贯穿孔17148,即所述汇合端172上垂直于汇合板171的方向开设两贯穿孔分别连通汇合板171上的两个盲孔,所述第一盲孔1711与第一贯穿孔17137共同形成第一管道1715、所述第二盲孔1712与第二贯穿孔17148共同形成第二管道1716。
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8,所述入胶件16的两个通孔1612分别与汇合件17上的第一盲孔1711和第二盲孔1712连通,所述连接板10上的两个孔洞分别对应入胶件16上的两个环柱162并连通两个主体161上的两个通孔1612,该两个通孔1612分别对应第一盲孔1711和第二盲孔1712,两个连接管12一端连接气缸11、另一端依次穿过连接板10上的两个孔洞、入胶件16的环柱162和通孔1612,两个连接管12连接密封圈14和活塞螺母15的一端分别位于汇合件17上的第一盲孔1711和第二盲孔1712内。
当气缸11抽气时所述连接管12向上抬起,此时两个注胶管20分别注入A胶和B胶,A胶和B胶分别进入入胶件16通孔1612内进入汇合件17的两个盲孔内,且分别通过第一管道1715和第二管道1716注入汇合管19,在汇合管19处A胶和B胶混合并流入下一工序。
请一并参阅图9和图10,每个气缸11内部设置第一腔室116和第二腔室117,所述第一腔室116位于第二腔室117之上且该两者连通,该两个腔室为立方体空间,第一腔室116的宽度大于第二腔室117的宽度从而在该两者交界处形成一台阶118;所述连接管12经由第二腔室117插入至气缸11的第一腔室116内。所述气缸11内部进一步设置螺母113、连接件114和弹簧115,所述弹簧115环绕在连接管12上且该弹簧115位于第二腔室117内;所述连接件114为一环体,其环绕于所述连接管12上且位于弹簧115之上,该连接件114的直径和第一腔室116的宽度相等,该连接件114位于第一腔室116内且当该连接件114与台阶118贴合时,连接件114的上部在第一腔室116内形成一气压腔1161,且此时弹簧115处于压缩状态(如图中所示);所述螺母113位于所述连接管12靠近连接件114的一端且位于所述连接件114之上。每个气缸11外部设置第一气孔111和第二气孔112,该两个气孔上下设置,所述第一气孔111连通第一腔室116上部的气压腔1161,所述第二气孔112连通第二腔室;该第一气孔111和第二气孔112用于向气缸11内部注入气体从而控制第一腔室116和第二腔室117内部的气压。
当第一气孔111注入气体时,所述第一腔室116的气压腔1161内气压增大,此时连接件114由于气压的作用而压至台阶118处,连接管12向下运动。此时由于弹簧115处于压缩状态而对连接件114形成向上的支撑力,从而使连接件114与台阶118之间不会因为多次相接触的摩擦而产生磨损,增加了气缸11的使用寿命。当第二气孔112注入气体时,第二腔室117内的气压增大,此时弹簧115向上伸展,连接管12向上运动。通过第一气孔111和第二气孔112的交替式注入气体,从而使气缸11内的连接件114上下反复运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一种混胶阀通过将两个注胶管设置在入胶件的同一侧面,使整个混胶阀结构更加简单、所占空间更小从而更加便于存放;所述注胶管通过螺纹旋拧式插入入胶件,使两个注胶管方便清洗、维修和更换。
通过将注胶管设置成圆弧形或者包括夹角介于90°-120°之间的插接端和注胶端,使该注胶管在注胶时更加容易流入入胶件。
通过将所述气缸设置为缸体内径为22mm,其活动行程为5mm,出力范围介于130-160N之间,最佳值为150N,其进气压力通常为0.4MPa,经过反复实验,通过使用这样参数的气缸使所述混胶阀避免了漏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混胶阀,其用于将A胶和B胶混合,其特征在于:包括两气缸、一连接板、一入胶件、一汇合件和一汇合管,两气缸并列设置在连接板上且与该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入胶件位于连接板与汇合件之间,所述汇合件远离入胶件的一端连接汇合管,所述入胶件的同一侧面上设置两个注胶管,该两个注胶管分别用于注入A胶和B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注胶管包括插接端和注胶端,该两者一体相连且该两者之间的角度介于90°-120°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注胶管通过螺纹旋拧式插入入胶件。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混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入胶件包括一主体和两个环柱,两个环柱并列设置于主体之上,所述主体为一立方体,该立方体内部设置上下贯穿的通孔,两个环柱分别与两个通孔相通,所述主体的一外侧面设置两个连接孔分别与两个通孔相通且分别与两个环柱相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混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汇合件包括一体相连的汇合板和汇合端,所述汇合端为一圆柱体,该圆柱体位于汇合板中间且垂直于该汇合板;所述汇合板上设置第一盲孔和第二盲孔,所述汇合端上垂直于汇合板的方向开设两贯穿孔分别连通所述第一盲孔和第二盲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混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入胶件上的两个通孔分别与汇合件上的第一盲孔和第二盲孔连通,所述连接板上设置两个孔洞分别对应入胶件上的两个环柱并连通两个主体上的两个通孔。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混胶阀,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两个连接管,每个连接管的一端插接至一气缸内、另一端穿过连接板上的孔洞后插入至所述入胶件。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混胶阀,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两个密封圈和两个活塞螺母,每个连接管插入至入胶件的一端连接一密封圈和活塞螺母,两个密封圈分别位于第一盲孔和第二盲孔内,两个活塞螺母分别位于第一盲孔和第二盲孔内。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的缸体内径为22mm,其活动行程为5mm,出力范围介于130-160N之间,进气压力为0.4MPa。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注胶管为一圆弧形状。
CN201721828410.0U 2017-12-23 2017-12-23 一种混胶阀 Active CN2079815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828410.0U CN207981560U (zh) 2017-12-23 2017-12-23 一种混胶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828410.0U CN207981560U (zh) 2017-12-23 2017-12-23 一种混胶阀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981560U true CN207981560U (zh) 2018-10-19

Family

ID=638171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828410.0U Active CN207981560U (zh) 2017-12-23 2017-12-23 一种混胶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98156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787081U (zh) 角座阀
CN207981560U (zh) 一种混胶阀
CN105952559A (zh) 双油路电控喷油器
CN103759068A (zh) 一种低温绝热气瓶安全阀节气座
CN203915867U (zh) 外贮压式七氟丙烷灭火系统
CN204922281U (zh) 燃气管道密封结构
CN205278454U (zh) 制氧机氧气收集组合阀板
CN212584290U (zh) 一种不减少流量的快速连接阀
CN202165640U (zh) 气动夹紧阀
CN207985642U (zh) 一种新型双弹簧喷雾泵
CN208106484U (zh) 一种充填砂仓活化喷嘴
CN207985641U (zh) 一种新型喷雾泵
CN202832886U (zh) 用于承接电子节气门与混合器的法兰及进气管
CN207777657U (zh) 一体式阀杆组件
CN207316152U (zh) 一种单向阀
CN205800106U (zh) 一种蜂窝状塑料制品的注塑成型真空取出装置
CN216278730U (zh) 一种液压系统油路转换装置
CN204356841U (zh) 具有囊体储能器的储水系统
CN215980830U (zh) 一种同轴式气控灌装阀
CN204604718U (zh) 发泡机高压混合头
CN111674933B (zh) 一种治堵低压输送自动成栓阀
CN204512557U (zh) 双密封轮胎气门嘴
CN206568250U (zh) 一种高能力冲孔喷管
CN205226215U (zh) 一种用于可调式减震器充气气嘴
CN204224248U (zh) 组合式酒罐输送管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