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981155U - 一种固态粉末搅拌中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固态粉末搅拌中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981155U
CN207981155U CN201820009649.3U CN201820009649U CN207981155U CN 207981155 U CN207981155 U CN 207981155U CN 201820009649 U CN201820009649 U CN 201820009649U CN 207981155 U CN207981155 U CN 2079811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r shaped
shaped
bar
solid state
carrying babin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00964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智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MENGJIAOLAN DAILY CHEMIC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MENGJIAOLAN DAILY CHEMIC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MENGJIAOLAN DAILY CHEMIC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MENGJIAOLAN DAILY CHEMICA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00964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9811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9811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9811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Slud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固态粉末搅拌中和装置,包括条形承载基座,所述条形承载基座上表面固定连接条形空心承载箱体,所述条形空心承载箱体左右两相对侧表面均加工一号条形开口,所述条形承载基座上表面且位于条形空心承载箱体左右两侧均加工一号条形豁口,每个所述一号条形豁口内两相对侧表面上均嵌装水平滑轨,每个所述水平滑轨内均设移动块,每组所述移动块之间均固定连接条形固定壳。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使用比较方便,便于拆卸,便于对固态粉末的原料进行有效挤压搅拌,使得内部粉末的结痂块进行有效清除,使得中和效果更加良好好的装置。

Description

一种固态粉末搅拌中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和领域,特别是一种固态粉末搅拌中和装置。
背景技术
中和就类似于搅拌,就是将内部的原料进行混合混匀的操作。
对于搅拌而言,任何状态的原料均可以进行搅拌,但是为了搅拌的效果更佳的良好,对于不同状态的原料,需要选用不同的搅拌方式,对于固态粉末的搅拌和中和,对于固态粉末而言,长时间的比较潮湿的存储,内部容易出现结痂,如果长时间的重力挤压放置,在进行搅拌时,结痂的程度是比较大的,传统的搅拌对于比较坚硬的结痂不方便进行打碎,如果勉强的打碎,有可能会损伤刀具,因此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更好的适应不同状态下的固态粉末均匀混合,设计一种利用挤压搅拌的装置是很有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固态粉末搅拌中和装置。
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固态粉末搅拌中和装置,包括条形承载基座,所述条形承载基座上表面固定连接条形空心承载箱体,所述条形空心承载箱体左右两相对侧表面均加工一号条形开口,所述条形承载基座上表面且位于条形空心承载箱体左右两侧均加工一号条形豁口,每个所述一号条形豁口内两相对侧表面上均嵌装水平滑轨,每个所述水平滑轨内均设移动块,每组所述移动块之间均固定连接条形固定壳,每个所述条形固定壳内设折形支撑杆,每个所述折形支撑杆端面上均固定连接与所对应一号条形开口相匹配的密封盖,每个所述密封盖侧表面均加工一组一号圆形通孔,每个所述一号圆形通孔内均嵌装密封塞,每个所述密封塞侧表面且位于条形空心承载箱体内嵌装水平电控推动杆,其中一组所述水平电控推动杆端面上套装L形推动板,所述L形推动板上表面加工多个L形通孔,另一组所述水平电控推动杆端面上套装与L形推动板相匹配的条形推动板,所述条形推动板侧表面固定连接与多个L形通孔相匹配的多个L形推动架,所述条形推动板下表面固定连接与条形空心承载箱体内下表面相搭接的刮动条,所述条形空心承载箱体上表面中心处加工进料口,所述进料口内嵌装进料漏斗,所述条形空心承载箱体内下表面中心处设且穿过条形承载基座的排料管,所述条形空心承载箱体前表面设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水平电控推动杆电性连接。
所述条形承载基座下表面四角处均设支撑框架,每个所述支撑框架下表面均套装防滑套。
多个所述L形通孔的数量为4-6个,多个所述L形通孔等距离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所述L形推动板的高度与条形空心承载箱体的高度相匹配。
每个所述水平滑轨的长度均为所对应一号条形豁口一半的长度。
所述条形承载基座侧表面嵌装市电接口,所述控制器与市电接口电性连接。
利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制作的固态粉末搅拌中和装置,一种使用比较方便,便于拆卸,便于对固态粉末的原料进行有效挤压搅拌,使得内部粉末的结痂块进行有效清除,使得中和效果更加良好好的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固态粉末搅拌中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一种固态粉末搅拌中和装置的侧视图;
图3是一种固态粉末搅拌中和装置的俯视剖面图;
图中,1、条形承载基座;2、条形空心承载箱体;3、水平滑轨;4、移动块;5、条形固定壳;6、折形支撑杆;7、密封盖;8、密封塞;9、水平电控推动杆;10、L形推动板;11、条形推动板;12、L形推动架;13、刮动条;14、进料漏斗;15、排料管;16、控制器;17、支撑框架;18、防滑套;19、市电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一”、“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如图1-3所示,一种固态粉末搅拌中和装置,包括条形承载基座1,所述条形承载基座1上表面固定连接条形空心承载箱体2,所述条形空心承载箱体2左右两相对侧表面均加工一号条形开口,所述条形承载基座1上表面且位于条形空心承载箱体2左右两侧均加工一号条形豁口,每个所述一号条形豁口内两相对侧表面上均嵌装水平滑轨3,每个所述水平滑轨3内均设移动块4,每组所述移动块4之间均固定连接条形固定壳5,每个所述条形固定壳5内设折形支撑杆6,每个所述折形支撑杆6端面上均固定连接与所对应一号条形开口相匹配的密封盖7,每个所述密封盖7侧表面均加工一组一号圆形通孔,每个所述一号圆形通孔内均嵌装密封塞8,每个所述密封塞8侧表面且位于条形空心承载箱体2内嵌装水平电控推动杆9,其中一组所述水平电控推动杆9端面上套装L形推动板10,所述L形推动板10上表面加工多个L形通孔,另一组所述水平电控推动杆9端面上套装与L形推动板10相匹配的条形推动板11,所述条形推动板11侧表面固定连接与多个L形通孔相匹配的多个L形推动架12,所述条形推动板11下表面固定连接与条形空心承载箱体2内下表面相搭接的刮动条13,所述条形空心承载箱体2上表面中心处加工进料口,所述进料口内嵌装进料漏斗14,所述条形空心承载箱体2内下表面中心处设且穿过条形承载基座1的排料管15,所述条形空心承载箱体2前表面设控制器16,所述控制器16与水平电控推动杆9电性连接;所述条形承载基座1下表面四角处均设支撑框架17,每个所述支撑框架17下表面均套装防滑套18;多个所述L形通孔的数量为4-6个,多个所述L形通孔等距离位于同一水平线上;所述L形推动板10的高度与条形空心承载箱体2的高度相匹配;每个所述水平滑轨3的长度均为所对应一号条形豁口一半的长度;所述条形承载基座1侧表面嵌装市电接口19,所述控制器16与市电接口19电性连接。
具体使用时,首先在本装置空闲处安装一台电机驱动器和启动开关,以MAM-300型号的控制器16为例,将该型号控制器16的两个输出端子通过导线分别与一台电机驱动器和启动开关的输入端连接,本领域人员在将一台电机驱动器通过导线与水平电控推动杆9自带的驱动电机的接线端连接,将市电接口19处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控制器16的接电端进行连接。本领域人员通过控制器16编程后,完全可控制各个电器件的工作顺序,具体工作原理如下:在进行搅拌时,将需要进行搅拌的原料通过进料漏斗14进入到条形空心承载箱体2内,尽量完毕之后,通过控制,使得每个水平电控推动杆9进行适当的伸缩,其中一组水平电控推动杆9使得位于伸缩端上的L形推动板10进行适当的伸缩,另一组水平电控推动杆9端面上的条形推动板11进行适当的伸缩,使得位于条形推动板11侧表面上的多个L形推动架12进行适当的伸缩,由于L形推动板10上表面加工多个与多个L形推动架12相匹配的L形通孔,因此便于每个L形推动架12与L形推动板10进行交叉搅拌,在每次交叉中,不但对内部的原料进行有效的搅拌,同时也会对粉末内的结痂进行有效的击碎,便于搅拌的均匀,来回的伸缩搅拌,使得搅拌均匀,其中在条形推动板11不断的伸缩情况下,位于下表面的刮动条13便于对条形空心承载箱体2内下表面的原料进行有效的刮动,其中每个水平电控推动杆9均通过密封塞8与所对应的密封盖7进行连接,其中每个密封盖7均便于塞住条形空心承载箱体2左右侧表面上的一号条形开口的,便于将内部拆卸下来,其中由于L形推动板10的高度与条形空心承载箱体2的高度相同,因此便于对内部全部的原料进行挤压搅拌,其中每个密封盖7均通过折形支撑杆6与所对应的条形固定壳5进行连接,其中每个条形固定壳5均通过一组移动块4与所对应且位于条形承载基座1内的水平滑轨3进行连接,由于用来安装每个水平滑轨3且位于条形承载基座1上表面的一号条形豁口长度为所对应水平滑轨3的二倍,便于移动到最终的位置上时,使得每个密封盖7密封可靠,其中每个折形支撑杆6与所对应的条形固定壳5之间是活动连接的,便于拿出来,其中位于条形空心承载箱体2内且穿过条形承载基座1的排料管15便于出料,其中位于条形承载基座1去前表面上的控制器16便于控制此装置内的电性元件进行运行,其中位于条形承载基座1下表面的支撑框架17便于对此装置进行有效的支撑,其中位于每个支撑框架17下表面的防滑套18便于进行防滑,其中位于条形承载基座1侧表面上的市电接口19便于给此装置内的电性元件接通电源。
上述技术方案仅体现了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优选技术方案,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其中某些部分所可能做出的一些变动均体现了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固态粉末搅拌中和装置,包括条形承载基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承载基座(1)上表面固定连接条形空心承载箱体(2),所述条形空心承载箱体(2)左右两相对侧表面均加工一号条形开口,所述条形承载基座(1)上表面且位于条形空心承载箱体(2)左右两侧均加工一号条形豁口,每个所述一号条形豁口内两相对侧表面上均嵌装水平滑轨(3),每个所述水平滑轨(3)内均设移动块(4),每组所述移动块(4)之间均固定连接条形固定壳(5),每个所述条形固定壳(5)内设折形支撑杆(6),每个所述折形支撑杆(6)端面上均固定连接与所对应一号条形开口相匹配的密封盖(7),每个所述密封盖(7)侧表面均加工一组一号圆形通孔,每个所述一号圆形通孔内均嵌装密封塞(8),每个所述密封塞(8)侧表面且位于条形空心承载箱体(2)内嵌装水平电控推动杆(9),其中一组所述水平电控推动杆(9)端面上套装L形推动板(10),所述L形推动板(10)上表面加工多个L形通孔,另一组所述水平电控推动杆(9)端面上套装与L形推动板(10)相匹配的条形推动板(11),所述条形推动板(11)侧表面固定连接与多个L形通孔相匹配的多个L形推动架(12),所述条形推动板(11)下表面固定连接与条形空心承载箱体(2)内下表面相搭接的刮动条(13),所述条形空心承载箱体(2)上表面中心处加工进料口,所述进料口内嵌装进料漏斗(14),所述条形空心承载箱体(2)内下表面中心处设且穿过条形承载基座(1)的排料管(15),所述条形空心承载箱体(2)前表面设控制器(16),所述控制器(16)与水平电控推动杆(9)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态粉末搅拌中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承载基座(1)下表面四角处均设支撑框架(17),每个所述支撑框架(17)下表面均套装防滑套(1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态粉末搅拌中和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L形通孔的数量为4-6个,多个所述L形通孔等距离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态粉末搅拌中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L形推动板(10)的高度与条形空心承载箱体(2)的高度相匹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态粉末搅拌中和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水平滑轨(3)的长度均为所对应一号条形豁口一半的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态粉末搅拌中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承载基座(1)侧表面嵌装市电接口(19),所述控制器(16)与市电接口(19)电性连接。
CN201820009649.3U 2018-01-03 2018-01-03 一种固态粉末搅拌中和装置 Active CN2079811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09649.3U CN207981155U (zh) 2018-01-03 2018-01-03 一种固态粉末搅拌中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09649.3U CN207981155U (zh) 2018-01-03 2018-01-03 一种固态粉末搅拌中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981155U true CN207981155U (zh) 2018-10-19

Family

ID=638187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009649.3U Active CN207981155U (zh) 2018-01-03 2018-01-03 一种固态粉末搅拌中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98115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716525A (zh) 一种降低沾料用混凝土料加工设备
CN207981155U (zh) 一种固态粉末搅拌中和装置
CN205495442U (zh) 一种可移动的化工生产用搅拌机
CN108407091A (zh) 一种混凝土自动搅拌装置
CN106738326B (zh) 一种用于沙土建筑材料均匀混合的装置
CN216572610U (zh) 一种可充分混合硫化锌的陶瓷材料混合装置
CN208484021U (zh) 一种用于建筑的混凝土自动搅拌设备
CN215086845U (zh) 一种混合配比机用进料设备
CN214975477U (zh) 一种喷涂粉末加工用筛选装置
CN108355526A (zh) 一种原料预混料搅拌系统
CN108308364A (zh) 一种用于雪糕加工搅拌装置
CN108079824A (zh) 一种能够进行固体粉碎的化工生产用均匀混合装置
CN208320540U (zh) 一种月饼生产馅料搅拌装置
CN209271281U (zh) 一种自动送料式汽车皮膜制剂分散设备
CN207413317U (zh) 一种可移动式流体拌、泵、滤一体机
CN219376836U (zh) 一种香砂养胃颗粒混合制备装置
CN206064315U (zh) 一种搅拌装置
CN207972127U (zh) 一种带有振动下料斗的混凝土搅拌装置
CN204841679U (zh) 一种具有混合功能的化学反应装置
CN207641323U (zh) 一种油墨分散机的加热装置
CN108441370A (zh) 红薯酒加工用高效搅拌装置
CN207734886U (zh) 一种润滑油加工用加热搅拌桶
CN220198175U (zh) 一种pe薄膜生产用的搅拌装置
CN109019316A (zh) 一种具有搅拌功能的混凝土塔吊料斗
CN218501903U (zh) 一种中药颗粒高效湿法造粒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