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974140U - 一种工程条件受限高位双承台施工电梯基础 - Google Patents
一种工程条件受限高位双承台施工电梯基础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7974140U CN207974140U CN201721861748.6U CN201721861748U CN207974140U CN 207974140 U CN207974140 U CN 207974140U CN 201721861748 U CN201721861748 U CN 201721861748U CN 207974140 U CN207974140 U CN 20797414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ushion cap
- power transmission
- basis
- center pillar
- haunch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Lift-Guide Devices, And Elevator Ropes And C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工程条件受限高位双承台施工电梯基础,包括上承台、下承台和传力柱;传力柱包括四根传力边柱和一根传力中柱;所述上承台和下承台之间通过传力柱进行支撑;下承台设置于基坑周边未经扰动的原状土层上部;下承台与原状土层上部之间设置有混凝土垫层;上承台与传力中柱之间还设置有加腋;加腋内设置有上承台钢筋组成的双层框架;双层框架两侧设置有交叉的加腋钢筋,加腋钢筋交叉部分伸入到传力中柱内。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稳固,荷载力通过传力中柱传至下承台,保证电梯荷载均匀,从而减少了电梯基础的沉降变形,提高施工电梯安全性和可靠性,电梯基础在后期不需破除,直接回填于回填土中,避免二次破除,节约了人力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工程条件受限高位双承台施工电梯基础。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住宅市场需求量日趋增大,各种形式住宅层出不绝,导致住宅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困难也日益增多;施工电梯作为垂直运输的主要工具之一,在施工过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施工电梯基础的设计及定位对垂直运输有着决定性作用;但由于住宅基坑周边均为回填土,且住宅的节点及线条较多;一般施工电梯均设置在阳台位置,这就导致施工电梯基础不得不坐落于住宅周边的基坑回填土上面,这就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由于施工现场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电梯基础施工时基坑周边的土方回填不具备条件,这就使得电梯基础施工的滞后从而影响二次结构的插入;二、由于回填土上本身的承载力及施工过程质量缺陷导致电梯荷载不均匀造成电梯基础沉降变形;这不仅影响施工进度而且极大着危害着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无法保证施工的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而提供的一种工程条件受限高位双承台施工电梯基础。
一种工程条件受限高位双承台施工电梯基础,包括上承台、下承台和传力柱;所述传力柱包括四根传力边柱和一根传力中柱;所述上承台和下承台之间通过传力柱进行支撑;所述下承台设置于基坑周边未经扰动的原状土层上部;所述下承台与原状土层上部之间设置有混凝土垫层;所述上承台与传力中柱之间还设置有加腋;所述加腋内设置有上承台钢筋组成的双层框架;双层框架两侧设置有交叉的加腋钢筋,加腋钢筋交叉部分伸入到传力中柱内。
进一步的,所述混凝土垫层在长度和宽度上比下承台分别大100mm。
进一步的,所述混凝土垫层采用C15混凝土,混凝土垫层的厚度为150mm。
进一步的,所述传力边柱和传力中柱内设置的竖向钢筋插至下承台的下部钢筋上,并弯锚12d后进行连接;所述竖向钢筋外围通过箍筋进行绑扎。
进一步的,所述下承台的下部钢筋满扎捆绑,上、下层钢筋之间设置马凳筋及拉结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荷载力通过传力中柱传至下承台,保证电梯荷载均匀,从而减少了电梯基础的沉降变形,提高施工电梯安全性和可靠性,电梯基础在后期不需破除,直接回填于回填土中,避免二次破除,从而可以节约人力成本,保证了施工进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传力柱布置图。
图3为传力柱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 4为本实用新型传力柱配筋示意图。
图 5为本实用新型传力中柱与上承台配筋图。
其中:1、加腋,2、传力中柱,3、传力边柱,4、上承台,5、下承台,6、混凝土垫层,7、竖向钢筋,8、箍筋,9、加腋钢筋,10、上承台钢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工程条件受限高位双承台施工电梯基础,包括上承台4、下承台5和传力柱;所述传力柱包括四根传力边柱3和一根传力中柱2;所述上承台4和下承台5之间通过传力柱进行支撑;所述下承台5设置于基坑周边未经扰动的原状土层上部;所述下承台5与原状土层上部之间设置有混凝土垫层6;所述上承台4与传力中柱2之间还设置有加腋1,从而加强上承台4的抗剪能力;所述加腋1内设置有上承台钢筋10组成的双层框架;双层框架两侧设置有交叉的加腋钢筋9,加腋钢筋9交叉部分伸入到传力中柱2内,使电梯荷载力传至下承台5,保证电梯荷载均匀。
具体的,根据电梯定位图进行定位放线,然后进行基坑周边土方开挖,开挖底标高同该位置主楼垫层底标高,开挖预留200mm采用人工开挖,防止扰动原状土层;土方开挖完成后进行混凝土垫层6施工,混凝土垫层6采用C15混凝土,混凝土垫层6厚度为150mm,混凝土垫层6在长度和宽度上比下承台5分别大100mm;传力边柱3和传力中柱2内设置的竖向钢筋7插至下承台5的下部钢筋上,并弯锚12d后进行连接;所述竖向钢筋7外围通过箍筋8进行绑扎,主要荷载力通过传力中柱2传至下承台5,保证电梯荷载均匀,从而减少了电梯基础的沉降变形,提高施工电梯安全性和可靠性。所述下承台5的下部钢筋满扎捆绑,上、下层钢筋之间设置马凳筋及拉结筋,保证结构的稳定性;上承台4标高设置根据现场施工道路及室外管网标高因素,设置标高同施工阶段场地标高,从而不影响二次结构的插入。同时该电梯基础在后期不需破除,直接回填于回填土中,避免二次破除,从而可以节约人力成本,保证了施工进度。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等同变换,这些等同变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工程条件受限高位双承台施工电梯基础,包括上承台、下承台和传力柱;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力柱包括四根传力边柱和一根传力中柱;所述上承台和下承台之间通过传力柱进行支撑;所述下承台设置于基坑周边未经扰动的原状土层上部;所述下承台与原状土层上部之间设置有混凝土垫层;所述上承台与传力中柱之间还设置有加腋;所述加腋内设置有上承台钢筋组成的双层框架;双层框架两侧设置有交叉的加腋钢筋,加腋钢筋交叉部分伸入到传力中柱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工程条件受限高位双承台施工电梯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垫层在长度和宽度上比下承台分别大100mm。
3.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工程条件受限高位双承台施工电梯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垫层采用C15混凝土,混凝土垫层的厚度为150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工程条件受限高位双承台施工电梯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力边柱和传力中柱内设置的竖向钢筋插至下承台的下部钢筋上,并弯锚12d后进行连接;所述竖向钢筋外围通过箍筋进行绑扎。
5.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工程条件受限高位双承台施工电梯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承台的下部钢筋满扎捆绑,上、下层钢筋之间设置马凳筋及拉结筋。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861748.6U CN207974140U (zh) | 2017-12-27 | 2017-12-27 | 一种工程条件受限高位双承台施工电梯基础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861748.6U CN207974140U (zh) | 2017-12-27 | 2017-12-27 | 一种工程条件受限高位双承台施工电梯基础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7974140U true CN207974140U (zh) | 2018-10-16 |
Family
ID=637703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1861748.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974140U (zh) | 2017-12-27 | 2017-12-27 | 一种工程条件受限高位双承台施工电梯基础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7974140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417310A (zh) * | 2021-06-02 | 2021-09-21 | 中建二局第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柱帽式升降机基础施工方法 |
-
2017
- 2017-12-27 CN CN201721861748.6U patent/CN207974140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417310A (zh) * | 2021-06-02 | 2021-09-21 | 中建二局第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柱帽式升降机基础施工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195085B (zh) | 一种向下加层地下室及其建造方法 | |
CN105972313B (zh) | 一种横跨基坑工程管线悬吊方法及悬吊结构 | |
CN108005399A (zh) | 一种既有建筑群下加建多层地下空间的施工方法 | |
CN102650212A (zh) | 一种利用中导洞临时支护保护连拱隧道中隔墙的施工方法 | |
CN103114595A (zh) | 支护桩预留核心土双支墩斜内撑基坑支护方法及装置 | |
CN103122691A (zh) | 塔吊标准节支承高空支模钢平台结构及施工方法 | |
CN111441343A (zh) | 一种山地光伏支架微孔灌注桩基础系统、施工方法及应用 | |
CN103938634A (zh) | 一种深基坑支护结构及施工方法 | |
CN204590038U (zh) | 一种永久性基坑支护结构 | |
CN104895346A (zh) | 生土窑居拱顶防局部土体坍塌的加固系统及其施工工艺 | |
CN108277996A (zh) | 一种保护建筑群下扩建多层地下室的施工方法 | |
CN205806684U (zh) | 一种横跨基坑工程管线悬吊结构 | |
CN103321234A (zh) | 建于高边坡或地质复杂区域上的承重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
CN103215889A (zh) | 一种用于较差地质条件的拱桥基础及其施工方法 | |
CN105421477A (zh) | 一种塔吊基础的施工方法 | |
CN201665875U (zh) | 轻型重力式抗震混凝土挡土墙 | |
CN207974140U (zh) | 一种工程条件受限高位双承台施工电梯基础 | |
CN103924981B (zh) | 单拱大跨浅埋暗挖隧道加固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 |
CN203034799U (zh) | 塔吊标准节支承高空支模钢平台结构 | |
CN105297763A (zh) | 一种山区输电线路装配式柔性半掏挖基础 | |
CN205024719U (zh) | 桩基础与地下连续墙一体化的逆作法施工竖向支撑体系 | |
CN207597914U (zh) | 一种既有建筑群下加建多层地下空间的施工受力结构 | |
CN203821399U (zh) | 一种深基坑支护结构 | |
CN103741708A (zh) | 预制式砼杆套筒基础 | |
CN208167505U (zh) | 一种采用端承倾斜微型群桩的桥台加固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016 Termination date: 201812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