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971282U - 一种级进模具及其导料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级进模具及其导料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971282U
CN207971282U CN201820114347.2U CN201820114347U CN207971282U CN 207971282 U CN207971282 U CN 207971282U CN 201820114347 U CN201820114347 U CN 201820114347U CN 207971282 U CN207971282 U CN 2079712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orkpiece
ontology
feed member
noumenon
progressive di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11434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合峰
窦志刚
李云峰
刘亚
彭照
王新志
吴国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ngzhou Xingguang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engzhou Xingguang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ngzhou Xingguang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Dengzhou Xingguang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11434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9712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9712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97128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级进模具的导料装置,包括第一本体和与其相对设置的第二本体,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间设有用于工件穿过的料带腔;工件通过料带腔时,送料件向靠近料带腔的方向移动,推动工件使其抬起,当工件接触到第二本体的卸料板时,并通过送料件与卸料板的配合对工件进行夹紧,实现对工件的固定,当需要对工件进行导正时,第二本体向靠近第一本体的方向移动,第一弹性件压缩,导正销的顶部突出于卸料板并穿过工件自身的加工孔实现与容纳孔的配合,实现对工件的导正。综上所述,该装置可实现对工件的抬起、夹紧和导正,且其结构简单便于实现,由原有的两侧载体送料改为中间载体送料排样,提高材料的利用率。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级进模具。

Description

一种级进模具及其导料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级进模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级进模具的导料装置,还涉及一种级进模具。
背景技术
级进模中中间载体排样送料方式,常常因为刚性不足而改为双侧载体排样送料从而导致材料利用率大大降低;同时由于级进模中常常因为存在着每步工位需要导正销导正到位及钣金材料因为弯曲、成型需要送料时首先将材料托起而增加托料机构,从而导致模具结构变得复杂,使模具加工工作量也大大增加。
综上所述,如何有效地解决对钣金材料送料时模具结构复杂、操作不便等问题,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级进模具的导料装置,以解决对钣金材料送料时模具结构复杂、操作不便等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导料装置的级进模具。
为了达到上述第一个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级进模具的导料装置,包括第一本体和与其相对设置的第二本体,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间设有用于工件穿过的料带腔;
所述第一本体内设有用于对工件进行托起的送料件,所述送料件的顶部设有用于与导正销配合的容纳孔,所述送料件可沿靠近或远离所述料带腔的方向移动;
所述第二本体上分别设有卸料板和套设于所述卸料板内部、用于对工件孔位进行导正的所述导正销,所述第二本体可沿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本体的方向移动,所述第二本体与所述卸料板间设有第一弹性件,当所述第二本体远离所述第一本体时、所述第一弹性件处于自然状态所述导正销顶部含于所述卸料板内部以便于工件穿过料带腔;当所述第二本体靠近所述第一本体时、所述第一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所述导正销顶部凸出于所述卸料板与所述容纳孔配合以对工件进行导正。
优选地,所述第一本体上设有容纳所述送料件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贯通所述第一本体的壁厚,所述安装孔内固设有便于拆装的安装件,所述安装件与所述送料件间设有第二弹性件,以实现所述送料件沿靠近或远离所述料带腔的方向移动。
优选地,所述安装孔内设有用于对所述送料件的最大滑出位移进行限位的限位凸台,所述送料件上设有与其配合的限位凹槽。
优选地,所述限位凸起和所述限位凹槽均分别沿所述送料件的轴线的两侧对称设置。
优选地,所述第二本体与所述导正销间经螺钉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安装件具体为安装螺钉,所述安装螺钉内设有用于对所述第二弹性件进行限位的限位槽。
优选地,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第二弹性件均为弹簧。
优选地,所述导正销的轴线与所述送料件的轴线重合。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级进模具,包括如上述实施例任一项所述的导料装置,所述导料装置的个数为多个。
优选地,多个所述导料装置沿所述级进模具的工件运动的中心轴线两侧对称设置。
优选地,多个所述导料装置沿所述级进模具的工件运动的中心轴线两侧对称设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级进模具的导料装置,包括第一本体和与其相对设置的第二本体,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间设有用于工件穿过的料带腔;
第一本体内设有用于对工件进行托起的送料件,送料件的顶部设有用于与导正销配合的容纳孔,送料件可沿靠近或远离料带腔的方向移动;
第二本体上分别设有卸料板和套设于卸料板内部、用于对工件孔位进行导正的导正销,第二本体可沿靠近或远离第一本体的方向移动,第二本体与卸料板间设有第一弹性件,当第二本体远离第一本体时、第一弹性件处于自然状态时导正销顶部含于卸料板内部以便于工件穿过料带腔;当第二本体靠近第一本体时、第一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时导正销顶部凸出于卸料板与容纳孔配合以对工件进行导正。
应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导料装置,工件通过料带腔时,送料件向靠近料带腔的方向移动,推动工件使其抬起,当工件接触到第二本体的卸料板时,并通过送料件与卸料板的配合对工件进行夹紧,实现对工件的固定,当需要对工件进行导正时,第二本体向靠近第一本体的方向移动,第一弹性件压缩,导正销的顶部突出于卸料板并穿过工件自身的加工孔实现与容纳孔的配合,实现对工件的导正。综上所述,该装置可实现对工件的抬起、夹紧和导正,且其结构简单,便于实现,由原有的两侧载体送料改为中间载体送料排样,可提高材料的利用率。
为了达到上述第二个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级进模具,该级进模具包括上述任一种导料装置,导料装置的个数为多个,由于上述的导料装置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具有该导料装置的级进模具也应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级进模具的导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级进模具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剖视图。
附图中标记如下:
第一本体1、送料件11、第二本体2、卸料板21、导正销22、第二弹性件12、料带腔3、安装螺钉4。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级进模具的导料装置,以解决对钣金材料送料时模具结构复杂、操作不便等问题。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3,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级进模具的导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级进模具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剖视图。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导料装置,包括第一本体1和与其相对设置的第二本体2,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体2间设有用于工件穿过的料带腔3;第二本体2可沿靠近或远离第一本体1的方向移动,可以理解的是,料带腔3的大小随着第二本体2的移动变化,第二本体2中卸料板21的底面为料带腔3的上表面,料带腔3的下表面为第一本体1的上表面,第二本体2的移动可通过气缸或者其他机械结构实现,对其具体的实现方式不作限定。
第一本体1内设有用于对工件进行托起的送料件11,送料件11的顶部设有用于与导正销22配合的容纳孔,导正销22与第二本体2固定连接,优选为可拆卸的固定连接,以便于拆装。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二本体2与导正销22间经螺钉固定连接。
优选地,送料件11的中心轴线与容纳孔的中心轴线重合,以便于设置,容纳孔可贯通所述送料件11,以便于加工该容纳孔,且节省材料,送料件11可沿靠近或远离料带腔3的方向移动;其中,送料件11可通过相应的机械结构实现上述功能,如通过送料件11和气缸连接实现,当然,此处仅为较为优选的实施方案,在其他实施例中,可自行设置相应的结构,只要能够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即可。
在一种实施例中,导正销22的顶部设有锥形尖端,以便于与工件的待加工孔定位配合,快速实现对工件的导正,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自行设置导正销22的顶部的具体结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第二本体2上分别设有卸料板21和套设于卸料板21内部、用于对工件孔位进行导正的导正销22,第二本体2与卸料板21间设有第一弹性件,其中,第一弹性件可分别与第二本体2和卸料板21固定连接,如焊接或者粘接等;当第二本体2远离第一本体1至第一弹性件处于自然状态时,导正销22顶部含于卸料板21内部以便于工件穿过料带腔3;此时导正销22全部嵌于卸料板21中,其顶部优选为与卸料板21的料带腔3的平面重合,以防止工件在通过时对其产生阻隔,当第二本体2靠近第一本体1至第一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时、导正销22顶部凸出于卸料板21,可以理解的是,此时导正销22顶部穿过卸料板21、料带腔3及工件自身的加工孔实现与容纳孔配合,通过导正销22与工件的加工孔及容纳孔的配合实现对工件的导正,其中,导正销22和容纳孔的大小和外形可根据模具结构及大小适当调整,以实现对不同工件的导正。
其具体的工作过程为:当工件穿过料带腔3时,送料件11沿靠近料带腔3的方向移动,对工件施力以将其向料带腔3的上表面抬起,实现对工件的抬起,当工件接触至料带腔3的上表面时,送料件11继续施力与卸料板21配合实现对工件的夹紧,当需对工件进行导正时,第二本体2沿着靠近第一本体1的方向移动至第二本体2和卸料板21间的第一弹性件收缩,当第一弹性件收缩至导正销22的顶部凸出于卸料板21的壁面时,导正销22的顶部与工件的待加工孔配合,并穿过待加工孔实现与容纳孔的配合,通过上述过程实现对工件的导正,抬起和夹紧。
应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导料装置,工件通过料带腔3时,送料件11线靠近料带腔3的方向移动,推动工件使其抬起,当工件接触到第二本体2的卸料板21时,并通过送料件11与卸料板21的配合对工件进行夹紧,实现对工件的固定,当需要对工件进行导正时,第二本体2向靠近第一本体1的方向移动,第一弹性件压缩,导正销22的顶部突出于卸料板21并穿过工件自身的加工孔实现与容纳孔的配合,实现对工件的导正。综上所述,该装置可实现对工件的抬起、夹紧和导正,且其结构简单,便于实现,由原有的两侧载体送料改为中间载体送料排样,可提高材料的利用率。
具体的,第一本体1上设有容纳送料件11的安装孔,安装孔贯通第一本体1的壁厚,安装孔内固设有便于拆装的安装件,安装件与送料件11间设有第二弹性件12,以实现送料件11沿靠近或远离料带腔3的方向移动。
安装孔的孔径优选为大于送料件11的外径,以使得送料件11能够在安装孔内自由滑动,减小摩擦,为了便于安装送料件11,可将安装孔贯通第一本体1的壁厚,送料件11通过安装孔实现与安装件的固定,安装件可具体为安装螺钉4,更为优选地,安装螺钉4内设有用于对第二弹性件12进行限位的限位槽,以对第二弹性件12的左右移动进行限制,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不进行上述设置。
进一步地,安装孔内设有用于对送料件11的最大滑出位移进行限位的限位凸台,送料件11上设有与其配合的限位凹槽。限位凸台的位置可根据模具的结构进行设定,以使送料件11能够抬起工件至与卸料板21配合对其进行夹紧即可。优选地,限位凸起和限位凹槽均分别沿送料件11的轴线的两侧对称设置。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12均为弹簧。弹簧的结构简单便于设置,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通过设置气缸实现装置的滑动,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基于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导料装置,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级进模具,该级进模具包括上述实施例中任意一种导料装置,导料装置的个数为多个,由于该级进模具采用了上述实施例中的导料装置,所以该级进模具的有益效果请参考上述实施例。
具体的,多个导料装置沿级进模具的工件运动的中心轴线两侧对称设置。导料装置可根据级进模具的结构进行设置,一般成组设置在级进模中每个工位的步距上,使中间载体送料排样的支撑强度得到极大提高。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在此不再赘述。
该装置中容纳孔与导正销22配合将钣金材料导正,使材料进入其相对应的工作工位进行加工(冲裁、弯曲,成型等);在弹簧弹力的作用下首先将钣金材料托起至工作部位,然后在与卸料板21的相互作用下,将钣金材料夹紧,在夹紧力的作用下进行加工(冲裁、弯曲,成型等)。该机构将级进模中单独的导向机构、托料机构及夹料机构三种功能融为一体,简化了模具设计结构,节约了模具加工成本。具体功能是:送料件11在弹簧的作用下上升抬起料带,随着上模的下行使导正销22插入工件待加工孔及容纳孔中,起导向作用;再随着上模的下行送料件11与卸料板21将料带夹紧,起到夹料作用;该结构构思巧妙,结构简单,调整维修方便;该结构使以前两侧载体送料的级进模排样改为中间载体送料排样的方式成为可能,且稳定可靠,大大节约了零件的原材料成本,在级进模中可大力推广并易于企业接受。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级进模具的导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本体和与其相对设置的第二本体,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间设有用于工件穿过的料带腔;
所述第一本体内设有用于对工件进行托起的送料件,所述送料件的顶部设有用于与导正销配合的容纳孔,所述送料件可沿靠近或远离所述料带腔的方向移动;
所述第二本体上分别设有卸料板和套设于所述卸料板内部、用于对工件孔位进行导正的所述导正销,所述第二本体可沿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本体的方向移动,所述第二本体与所述卸料板间设有第一弹性件,当所述第二本体远离所述第一本体时、所述第一弹性件处于自然状态所述导正销顶部含于所述卸料板内部以便于工件穿过料带腔;当所述第二本体靠近所述第一本体时、所述第一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所述导正销顶部凸出于所述卸料板与所述容纳孔配合以对工件进行导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级进模具的导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本体上设有容纳所述送料件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贯通所述第一本体的壁厚,所述安装孔内固设有便于拆装的安装件,所述安装件与所述送料件间设有第二弹性件,以实现所述送料件沿靠近或远离所述料带腔的方向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级进模具的导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内设有用于对所述送料件的最大滑出位移进行限位的限位凸台,所述送料件上设有与其配合的限位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级进模具的导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凸起和所述限位凹槽均分别沿所述送料件的轴线的两侧对称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级进模具的导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本体与所述导正销间经螺钉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级进模具的导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件具体为安装螺钉,所述安装螺钉内设有用于对所述第二弹性件进行限位的限位槽。
7.根据权利要求2-6任一项所述的级进模具的导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第二弹性件均为弹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级进模具的导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正销的轴线与所述送料件的轴线重合。
9.一种级进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导料装置,所述导料装置的个数为多个。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级进模具,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导料装置沿所述级进模具的工件运动的中心轴线两侧对称设置。
CN201820114347.2U 2018-01-23 2018-01-23 一种级进模具及其导料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9712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114347.2U CN207971282U (zh) 2018-01-23 2018-01-23 一种级进模具及其导料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114347.2U CN207971282U (zh) 2018-01-23 2018-01-23 一种级进模具及其导料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971282U true CN207971282U (zh) 2018-10-16

Family

ID=637700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114347.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971282U (zh) 2018-01-23 2018-01-23 一种级进模具及其导料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97128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365810U (zh) 一种钣金件通用冲孔模具装置
CN207971282U (zh) 一种级进模具及其导料装置
CN202316754U (zh) 一种屏风支架冲孔组合模具
CN204135158U (zh) 数控冲孔生产线
CN207900132U (zh) 一种钣金铆接机供料装置
CN106216492A (zh) 一种侧冲孔模具
CN206925274U (zh) 一种压铆柱磨具
CN208572027U (zh) 汇流带引出机构和汇流带铺设装置
CN204396609U (zh) 一种紫外光敏管电极打孔工装
CN208758459U (zh) 一种冲压导料装置
CN202534927U (zh) 换向片冲模
CN207043132U (zh) 一种片状金属制品冲压模具
CN202662469U (zh) 一种电容器的导针铆接装置
CN109226489A (zh) 一种冲压导料装置
CN205364070U (zh) 一种高效的纽扣打孔装置
CN216231305U (zh) 一种用于装订机的滑动组件
CN203682730U (zh) 一种自动贴胶机构
CN208099181U (zh) 一种钢丝绳自动穿孔铰接装置
CN204505372U (zh) 一种用于塑料安瓿的切槽装置
CN208052425U (zh) 一种充电器注塑成型机的插片送料治具
CN103658315B (zh) 内冲孔模具
CN216175923U (zh) 冲压产品自铆模
CN212551420U (zh) 一种双向夹取装置
CN215149784U (zh) 一种具有快速定位功能的工业设计用装订装置
CN204892686U (zh) 一种折弯冲孔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016

Termination date: 2020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