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950750U - 液相色谱分离柱用分流挡片 - Google Patents

液相色谱分离柱用分流挡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950750U
CN207950750U CN201820172419.9U CN201820172419U CN207950750U CN 207950750 U CN207950750 U CN 207950750U CN 201820172419 U CN201820172419 U CN 201820172419U CN 207950750 U CN207950750 U CN 2079507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ind slot
shunting
radial
catch
sl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17241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柯
高晓红
汤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SANTA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SANTA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SANTA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SANTA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17241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9507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9507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9507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液相色谱分离柱用分流挡片,它包括挡片本体,所述挡片本体的正面上设置有位于挡片本体中心的中心盲槽、沿着挡片本体的周向设置的至少一道环形分流盲槽和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至少两组径向分流盲槽组,每组径向分流盲槽组包括沿着挡片本体的径向设置的多道径向分流盲槽,所述挡片本体在径向分流盲槽相对应的部位设置有与径向分流盲槽相连通并轴向贯通的多个通孔,最内侧的径向分流盲槽组中的径向分流盲槽的内端部均与所述中心盲槽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够使流动相或样品迅速分散于整个柱床的横截面上,保证液相色谱分离柱的分离效果,而且能够极大地减少沟流效应现象的发生。

Description

液相色谱分离柱用分流挡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相色谱分离柱用分流挡片。
背景技术
目前,快速液相色谱技术是一种快速制备柱层析形式,其是基于通过泵产生压力加速流动相通过预填式色谱分离柱的洗脱速度,其核心部件为液相色谱分离柱。其分离原理在于:将混合物样品溶于一种流动相,使其以一定的速率通过灌装在色谱分离柱内的固定相吸附剂,由于混合物各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的溶解度不同,即在两相间分配系数不同,故混合物组分将以不同的速率流过固定相吸附剂,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根据色谱速率理论,流动相通过固定相的不规则空隙时,其流动方向不断改变,因而形成紊乱的类似“涡流”的流动。由于固定相的大小、形状各异以及填充的不均匀性,使样品组份各分子在色谱柱中经过的通道直径和长度不同,从而使它们在柱中的保留时间不等,因此导致色谱峰展宽,降低色谱柱柱效。尤其对于内径较大的制备色谱柱,随着柱径的增加填料柱床的不均匀程度加剧,色谱柱的渗透性变差,流动相或样品等在柱内分布不均匀而使色谱柱的柱效降低,如何使大量流动相或样品快速均匀分布于柱床横截面是色谱柱柱头结构设计的难题。
授权公告号为CN102228747B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液相色谱分离柱的分流挡片,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决均匀分布于柱床横截面的技术问题,但是这种分流挡片使用后,发现柱床上在径向分流槽相对应的部位,其液相流速快,而其余地方,其液相流速慢,这就造成了呈指状的沟流效应(指尖部位为径向分流槽相对应的地方),外观上看起来非常明显,用户使用这种类型的分流挡片,可能会产生液相分流还是不均匀的印象,极大地影响了其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液相色谱分离柱用分流挡片,它不仅能够使流动相或样品迅速分散于整个柱床的横截面上,保证液相色谱分离柱的分离效果,而且能够极大地减少沟流效应现象的发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液相色谱分离柱用分流挡片,它包括挡片本体,所述挡片本体的正面上设置有:
位于挡片本体中心的中心盲槽;
沿着挡片本体的周向设置的至少一道环形分流盲槽;
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至少两组径向分流盲槽组,每组径向分流盲槽组包括沿着挡片本体的径向设置的多道径向分流盲槽,所述挡片本体在径向分流盲槽相对应的部位设置有与径向分流盲槽相连通并轴向贯通的多个通孔,最内侧的径向分流盲槽组中的径向分流盲槽的内端部均与所述中心盲槽相连通;在一道环形分流盲槽和与其对应并分别位于其内、外侧的两组径向分流盲槽组中,位于内侧的径向分流盲槽组的径向分流盲槽为内径向分流盲槽,位于外侧的径向分流盲槽组的径向分流盲槽为外径向分流盲槽,所述内径向分流盲槽的外端部分别与相对应的环形分流盲槽相连通,所述外径向分流盲槽的内端部分别与相对应的环形分流盲槽相连通。
进一步提供了一种挡片正面的具体的布置结构,以便能够更好地减少沟流效应现象的发生,在一道环形分流盲槽、对应的内径向分流盲槽和外径向分流盲槽中,内径向分流盲槽和外径向分流盲槽在挡片本体的径向上错位设置,并且外径向分流盲槽的数量比内径向分流盲槽的数量多。
进一步,所述外径向分流盲槽的数量为内径向分流盲槽的数量的2倍。
进一步,所述中心盲槽和所述径向分流盲槽的槽深相同。
进一步提供了另外一种挡片正面的具体的布置结构,以便能够更好地减少沟流效应现象的发生,在一道环形分流盲槽、对应的内径向分流盲槽和外径向分流盲槽中,外径向分流盲槽的数量和内径向分流盲槽的数量相同,内径向分流盲槽和外径向分流盲槽在挡片本体的径向上同位设置,并且所述中心盲槽和所述径向分流盲槽的槽深相同,所述环形分流盲槽的槽深比所述径向分流盲槽的槽深深。
进一步为了使经过挡片本体正面分流后的流动相或样品在挡片本体的背面也能够合理的分散,更好地使流动相或样品迅速分散于整个柱床的横截面上,保证液相色谱分离柱的分离效果,所述挡片本体的背面上设置有:
位于挡片本体中心的背面中心盲槽;
沿着挡片本体的径向设置的多道径向分散盲槽,所述径向分散盲槽的内端部与所述背面中心盲槽相连通;
沿着挡片本体的周向设置的至少一道环形分散盲槽,所述环形分散盲槽与所述径向分散盲槽均相交设置,并相连通,所述环形分散盲槽、所述径向分散盲槽和所述背面中心盲槽连通形成分散通道,所述通孔与所述分散通道相连通。
进一步,所述背面中心盲槽、所述环形分散盲槽和所述径向分散盲槽的槽深相同。
进一步为了更加有效地阻止沟流现象的发生,最外侧的通孔在挡片本体的径向上不超出最外侧的环形分散盲槽。
进一步为了更好地使流动相或样品分流均匀,所述挡片本体在每个径向分流盲槽相对应的部位上设置的最外侧的一个通孔的孔径比其余通孔的孔径大。
进一步,所述通孔的孔径由挡片本体的正面向背面逐渐增大。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在挡片主体的正面设置有多个径向分流盲槽和至少一道环形分流盲槽,由分离柱入液口进来的流动相或样品由中心盲槽向最内侧的径向分流盲槽组的多个径向分流盲槽一次分流,然后进入环形分流盲槽进行汇聚,然后再向第二组的径向分流盲槽组的多个径向分流盲槽进行二次分流,在上述分流的过程中,同时流动相或样品依次通过通孔进入挡片本体的背面进行分散,从而减缓了在挡片本体的正面,流动相或样品迅速沿着径向分流盲槽到达挡片本体的边缘的速度,使流动相或样品能够均匀分布于整个分流挡片的横截面上,从而能够均匀地进入柱床,实现流动相或样品迅速分散于整个柱床的横截面上,保证液相色谱分离柱的分离效果的目的同时,极大地减少沟流效应现象的发生;另外,在挡片本体向外延伸的过程中,将径向分流盲槽依次向外增多,譬如增多至最内侧的径向分流盲槽的2倍,这种设计进一步将流动相或样品在向外流动的过程中再次进行细分流,更好地使流动相或样品能够均匀分布于整个分流挡片的横截面上,即使发生沟流现象,由于产生的沟流在挡片本体的周向上间距较短,外观上影响也有限,达到了使用标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一的液相色谱分离柱用分流挡片的正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一的液相色谱分离柱用分流挡片的背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二的液相色谱分离柱用分流挡片的正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例二的液相色谱分离柱用分流挡片的背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2所示,一种液相色谱分离柱用分流挡片,它包括挡片本体3,所述挡片本体3的正面上设置有:
位于挡片本体3中心的中心盲槽1;
沿着挡片本体3的周向设置的至少一道环形分流盲槽2;
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至少两组径向分流盲槽组,每组径向分流盲槽组包括沿着挡片本体3的径向设置的多道径向分流盲槽,所述挡片本体3在径向分流盲槽相对应的部位设置有与径向分流盲槽相连通并轴向贯通的多个通孔4,最内侧的径向分流盲槽组中的径向分流盲槽的内端部均与所述中心盲槽1相连通;在一道环形分流盲槽2和与其对应并分别位于其内、外侧的两组径向分流盲槽组中,位于内侧的径向分流盲槽组的径向分流盲槽为内径向分流盲槽81,位于外侧的径向分流盲槽组的径向分流盲槽为外径向分流盲槽82,所述内径向分流盲槽81的外端部分别与相对应的环形分流盲槽2相连通,所述外径向分流盲槽82的内端部分别与相对应的环形分流盲槽2相连通。
在一道环形分流盲槽2、对应的内径向分流盲槽81和外径向分流盲槽82中,外径向分流盲槽82的数量和内径向分流盲槽81的数量相同,内径向分流盲槽81和外径向分流盲槽82在挡片本体3的径向上同位设置,并且所述中心盲槽1和所述径向分流盲槽的槽深相同,所述环形分流盲槽2的槽深比所述径向分流盲槽的槽深深;其中,本实施例的内径向分流盲槽81和对应的外径向分流盲槽82连接形成一条在挡片本体3上的直线,并整体组成径向分流盲槽集。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环形分流盲槽2设置有一道,对应的,径向分流盲槽组设置有两组,每组径向分流盲槽组包括均布的8道径向分流盲槽,但是不限于此。
为了使经过挡片本体3正面分流后的流动相或样品在挡片本体3的背面也能够合理的分散,更好地使流动相或样品迅速分散于整个柱床的横截面上,保证液相色谱分离柱的分离效果,如图2所示,所述挡片本体3的背面上设置有:
位于挡片本体3中心的背面中心盲槽5;
沿着挡片本体3的径向设置的多道径向分散盲槽7,所述径向分散盲槽7的内端部与所述背面中心盲槽5相连通;
沿着挡片本体3的周向设置的至少一道环形分散盲槽6,所述环形分散盲槽6与所述径向分散盲槽7均相交设置,并相连通,所述环形分散盲槽6、所述径向分散盲槽7和所述背面中心盲槽5连通形成分散通道,所述通孔4与所述分散通道相连通。
所述背面中心盲槽5、所述环形分散盲槽6和所述径向分散盲槽7的槽深相同。
为了更好地使流动相或样品分流均匀,如图2所示,最外侧的通孔4在挡片本体1的径向上不超出最外侧的环形分散盲槽6。
所述挡片本体1在每个径向分流盲槽7相对应的部位上设置的最外侧的一个通孔4的孔径比其余通孔4的孔径大。
所述通孔4的孔径由挡片本体3的正面向背面逐渐增大。
在本实施例中,径向分散盲槽7也设置有八道,并且径向分流盲槽集和径向分散盲槽7的位置一一对应;环形分散盲槽6由内向外依次设置有三道,但是不限于此。
实施例二
如图3~4所示,一种液相色谱分离柱用分流挡片,它包括挡片本体3,所述挡片本体3的正面上设置有:
位于挡片本体3中心的中心盲槽1;
沿着挡片本体3的周向设置的至少一道环形分流盲槽2;
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至少两组径向分流盲槽组,每组径向分流盲槽组包括沿着挡片本体3的径向设置的多道径向分流盲槽,所述挡片本体3在径向分流盲槽相对应的部位设置有与径向分流盲槽相连通并轴向贯通的多个通孔4,最内侧的径向分流盲槽组中的径向分流盲槽的内端部均与所述中心盲槽1相连通;在一道环形分流盲槽2和与其对应并分别位于其内、外侧的两组径向分流盲槽组中,位于内侧的径向分流盲槽组的径向分流盲槽为内径向分流盲槽81,位于外侧的径向分流盲槽组的径向分流盲槽为外径向分流盲槽82,所述内径向分流盲槽81的外端部分别与相对应的环形分流盲槽2相连通,所述外径向分流盲槽82的内端部分别与相对应的环形分流盲槽2相连通。
如图3所示,在一道环形分流盲槽2、对应的内径向分流盲槽81和外径向分流盲槽82中,内径向分流盲槽81和外径向分流盲槽82在挡片本体3的径向上错位设置,并且外径向分流盲槽82的数量比内径向分流盲槽81的数量多;具体地,所述外径向分流盲槽82的数量为内径向分流盲槽81的数量的2倍,但是不限于此。
所述中心盲槽1和所述径向分流盲槽的槽深相同,在本实施例中,环形分流盲槽2的槽深可以与径向分流盲槽的槽深相同,也可以比径向分流盲槽的槽深深,并不做限定。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环形分流盲槽2设置有一道,对应的,径向分流盲槽组设置有两组,最内侧的径向分流盲槽组包括均布的8道径向分流盲槽,外侧的径向分流盲槽组包括均布的16道径向分流盲槽,但是不限于此。
所述挡片本体1在每个径向分流盲槽7相对应的部位上设置的最外侧的一个通孔4的孔径比其余通孔4的孔径大。
所述通孔4的孔径由挡片本体3的正面向背面逐渐增大。
本实施例的挡片本体3的背面的结构可与实施例一中的挡片本体3的背面的结构相同,其也是为了使经过挡片本体3正面分流后的流动相或样品在挡片本体3的背面也能够合理的分散,更好地使流动相或样品迅速分散于整个柱床的横截面上,保证液相色谱分离柱的分离效果,如图4所示,所述挡片本体3的背面上设置有:
位于挡片本体3中心的背面中心盲槽5;
沿着挡片本体3的径向设置的多道径向分散盲槽7,所述径向分散盲槽7的内端部与所述背面中心盲槽5相连通;
沿着挡片本体3的周向设置的至少一道环形分散盲槽6,所述环形分散盲槽6与所述径向分散盲槽7均相交设置,并相连通,所述环形分散盲槽6、所述径向分散盲槽7和所述背面中心盲槽5连通形成分散通道,所述通孔4与所述分散通道相连通。
所述背面中心盲槽5、所述环形分散盲槽6和所述径向分散盲槽7的槽深相同。
为了更好地使流动相或样品分流均匀,如图4所示,最外侧的通孔4在挡片本体1的径向上不超出最外侧的环形分散盲槽6。
在本实施例中,径向分散盲槽7设置有八道,环形分散盲槽6由内向外依次设置有三道,但是不限于此。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本实用新型在挡片主体3的正面设置有多个径向分流盲槽和至少一道环形分流盲槽2,由分离柱入液口进来的流动相或样品由中心盲槽1向最内侧的径向分流盲槽组的多个径向分流盲槽一次分流,然后进入环形分流盲槽2进行汇聚,然后再向第二组的径向分流盲槽组的多个径向分流盲槽进行二次分流,在上述分流的过程中,同时流动相或样品依次通过通孔8进入挡片本体3的背面进行分散,从而减缓了在挡片本体3的正面,流动相或样品迅速沿着径向分流盲槽到达挡片本体3的边缘的速度,使流动相或样品能够均匀分布于整个分流挡片的横截面上,从而能够均匀地进入柱床,实现流动相或样品迅速分散于整个柱床的横截面上,保证液相色谱分离柱的分离效果的目的同时,极大地减少沟流效应现象的发生;另外,在挡片本体3向外延伸的过程中,将径向分流盲槽依次向外增多,譬如增多至最内侧的径向分流盲槽的2倍,这种设计进一步将流动相或样品在向外流动的过程中再次进行细分流,更好地使流动相或样品能够均匀分布于整个分流挡片的横截面上,即使发生沟流现象,由于产生的沟流在挡片本体3的周向上间距较短,外观上影响也有限,达到了使用标准。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液相色谱分离柱用分流挡片,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挡片本体(3),所述挡片本体(3)的正面上设置有:
位于挡片本体(3)中心的中心盲槽(1);
沿着挡片本体(3)的周向设置的至少一道环形分流盲槽(2);
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至少两组径向分流盲槽组,每组径向分流盲槽组包括沿着挡片本体(3)的径向设置的多道径向分流盲槽,所述挡片本体(3)在径向分流盲槽相对应的部位设置有与径向分流盲槽相连通并轴向贯通的多个通孔(4),最内侧的径向分流盲槽组中的径向分流盲槽的内端部均与所述中心盲槽(1)相连通;在一道环形分流盲槽(2)和与其对应并分别位于其内、外侧的两组径向分流盲槽组中,位于内侧的径向分流盲槽组的径向分流盲槽为内径向分流盲槽(81),位于外侧的径向分流盲槽组的径向分流盲槽为外径向分流盲槽(82),所述内径向分流盲槽(81)的外端部分别与相对应的环形分流盲槽(2)相连通,所述外径向分流盲槽(82)的内端部分别与相对应的环形分流盲槽(2)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相色谱分离柱用分流挡片,其特征在于:在一道环形分流盲槽(2)、对应的内径向分流盲槽(81)和外径向分流盲槽(82)中,内径向分流盲槽(81)和外径向分流盲槽(82)在挡片本体(3)的径向上错位设置,并且外径向分流盲槽(82)的数量比内径向分流盲槽(81)的数量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相色谱分离柱用分流挡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径向分流盲槽(82)的数量为内径向分流盲槽(81)的数量的2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相色谱分离柱用分流挡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盲槽(1)和所述径向分流盲槽的槽深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相色谱分离柱用分流挡片,其特征在于:在一道环形分流盲槽(2)、对应的内径向分流盲槽(81)和外径向分流盲槽(82)中,外径向分流盲槽(82)的数量和内径向分流盲槽(81)的数量相同,内径向分流盲槽(81)和外径向分流盲槽(82)在挡片本体(3)的径向上同位设置,并且所述中心盲槽(1)和所述径向分流盲槽的槽深相同,所述环形分流盲槽(2)的槽深比所述径向分流盲槽的槽深深。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相色谱分离柱用分流挡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挡片本体(3)的背面上设置有:
位于挡片本体(3)中心的背面中心盲槽(5);
沿着挡片本体(3)的径向设置的多道径向分散盲槽(7),所述径向分散盲槽(7)的内端部与所述背面中心盲槽(5)相连通;
沿着挡片本体(3)的周向设置的至少一道环形分散盲槽(6),所述环形分散盲槽(6)与所述径向分散盲槽(7)均相交设置,并相连通,所述环形分散盲槽(6)、所述径向分散盲槽(7)和所述背面中心盲槽(5)连通形成分散通道,所述通孔(4)与所述分散通道相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相色谱分离柱用分流挡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面中心盲槽(5)、所述环形分散盲槽(6)和所述径向分散盲槽(7)的槽深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相色谱分离柱用分流挡片,其特征在于:最外侧的通孔(4)在挡片本体(3)的径向上不超出最外侧的环形分散盲槽(6)。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相色谱分离柱用分流挡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挡片本体(3)在每个径向分散盲槽(7)相对应的部位上设置的最外侧的一个通孔(4)的孔径比其余通孔(4)的孔径大。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相色谱分离柱用分流挡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4)的孔径由挡片本体(3)的正面向背面逐渐增大。
CN201820172419.9U 2018-01-31 2018-01-31 液相色谱分离柱用分流挡片 Active CN2079507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172419.9U CN207950750U (zh) 2018-01-31 2018-01-31 液相色谱分离柱用分流挡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172419.9U CN207950750U (zh) 2018-01-31 2018-01-31 液相色谱分离柱用分流挡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950750U true CN207950750U (zh) 2018-10-12

Family

ID=637365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172419.9U Active CN207950750U (zh) 2018-01-31 2018-01-31 液相色谱分离柱用分流挡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95075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66779A (zh) * 2019-03-27 2019-07-05 润方(北京)生物医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液相层析分布器
CN111167147A (zh) * 2019-12-31 2020-05-19 安徽昊源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防偏流的精醇常压塔液相分布器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66779A (zh) * 2019-03-27 2019-07-05 润方(北京)生物医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液相层析分布器
CN109966779B (zh) * 2019-03-27 2021-05-04 润方(北京)生物医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液相层析分布器
CN111167147A (zh) * 2019-12-31 2020-05-19 安徽昊源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防偏流的精醇常压塔液相分布器
CN111167147B (zh) * 2019-12-31 2023-07-14 安徽昊源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防偏流的精醇常压塔液相分布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950750U (zh) 液相色谱分离柱用分流挡片
CN102954047B (zh) 一种引射混流器
JP6617348B1 (ja) 保健茶葉加工装置
CN106902662A (zh) 一种液路或气路混合器
CN106988066A (zh) 一种便于清洗的色纱纺染色模具
CN201643783U (zh) 制备色谱柱柱头用多孔凹槽分配盘
CN104389033B (zh) 弹性纤维干法纺丝用控温箱
CN105727841A (zh) 一种分配比可调的气液两相流均匀分配器
TW201929750A (zh) 導流裝置及具導流裝置之沖泡器
CN201739631U (zh) 一种起泡器
JP6068926B2 (ja) 射出成形用ノズル
CN209005271U (zh) 用于色谱柱的分流板
CN105146751A (zh) 一种烟用选择性降焦减害功能滤棒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203489547U (zh) 空调用分流器
CN205745392U (zh) 高压差精确小口径滑板调节阀
CN204710209U (zh) 用于搅拌染料的搅拌器
CN205873869U (zh) 双通道旋转式灌装机中的阀座
CN206599820U (zh) 切换出水水花的射流调节器
CN202254528U (zh) 分流器
CN208320689U (zh) 一种木器漆加工用的原料混合装置
CN103252300B (zh) 铅笔分色抽条机
CN103693695B (zh) 一种阻力摩擦切割式小分子团水制备方法及小分子团水制备装置
CN204644670U (zh) 一种对流式织物染缸
CN205948413U (zh) 植物多糖反应液萃取设备
CN102228747B (zh) 用于液相色谱分离柱的分流挡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