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925678U - 终端设备 - Google Patents

终端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925678U
CN207925678U CN201820376748.5U CN201820376748U CN207925678U CN 207925678 U CN207925678 U CN 207925678U CN 201820376748 U CN201820376748 U CN 201820376748U CN 207925678 U CN207925678 U CN 2079256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board
rear cover
antenna shrapnel
contact
terminal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37674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秦中树
郑绍荣
黎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eiz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eiz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eiz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Meiz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37674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9256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9256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9256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后盖;主板;和天线弹片,设置在主板的背离后盖的一侧,天线弹片的一端穿过或越过主板,并与后盖上的信号触点相接触。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天线弹片装配到主板的背离后盖的一侧,为主板与后盖之间的空间的减小提供方便,使得主板与后盖之间的空间不必因容纳天线弹片而增大,进而有利于缩短主板与后盖之间的距离,有利于实现终端设备整体的轻薄化。

Description

终端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智能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手机等移动终端越来越趋于轻薄化,但依然无法达到理想状态,尤其是主板与后盖之间的空间,受限于内部容纳的天线弹片等结构,始终无法有效减小主板与后盖之间的空间大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的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出了一种终端设备。
有鉴于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出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后盖;主板;和天线弹片,设置在主板的背离后盖的一侧,天线弹片的一端穿过或越过主板,并与后盖上的信号触点相接触。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天线弹片装配到主板的背离后盖的一侧,并通过天线弹片的一端穿过主板或越过主板后,与后盖上的信号触点相接触,以形成天线回路。一方面,将天线弹片装配到主板的背离后盖的一侧,使得天线弹片不用占用主板与后盖之间的空间,为主板与后盖之间的空间的减小提供方便,进而有利于缩短主板与后盖之间的距离,有利于实现终端设备整体的轻薄化;另一方面,通过天线弹片的一端穿过或越过主板而与后盖上的信号触点相接触,与后盖上的天线直接或间接接触,形成天线回路,能够实现信号的传递,且不会过多地占用主板与后盖之间的空间。具体地,天线弹片的一端既可穿过主板上的通孔,或穿过位于主板一侧的不封闭的通孔而与后盖上的信号触点相接触,也可弯转后越过主板,即不破坏主板原本结构,向后盖所在方向延伸后,与后盖上的信号触点相接触。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终端设备,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主板上设有避让部,天线弹片的一端穿过避让部与后盖上的信号触点相接触。
在该技术方案中,主板上设有避让部,天线弹片的一端可通过避让部穿过主板后,与后盖上的信号触点相接触。一方面避让部的设置为天线弹片穿过主板提供方便,免除了天线弹片需额外延伸越过主板,所带来的天线弹片结构复杂、成本增加、占用空间大等问题;另一方面避让部的设置也为天线弹片的延伸提供空间,使得天线弹片无需过多占用主板外部空间,仅在主板所处空间内,即可通过主板上的避让部延伸至主板背部,与后盖上的信号触点相接触。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避让部为避让槽或避让孔,当避让部为避让槽时,避让槽开设在主板的一侧边处。
在该技术方案中,避让部既可以为避让槽,也可以为避让孔。具体地,当避让部为避让孔时,避让孔可设置在主板上的任一位置,只需避开主板上的其他部件即可,当然,为了减少天线弹片的弯折次数及体积等,可将避让孔开设在与主板上的信号触点相对应的位置,进而便于天线弹片的一端穿过避让孔后直接伸入到信号触点所在位置;当避让部为避让槽时,避让槽设置在主板的一侧边处,即主板的一侧边向内凹陷,以形成避让槽,此时,天线弹片的一端穿过该避让槽后,天线弹片的外侧面不会突出于避让槽,进而不会过多占用主板外部空间,提高终端设备内部的空间利用率,优选地,避让槽开设在主板的上侧边处或左右侧边处,方便天线弹片与后盖上的位于上部的信号触点相接触。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天线弹片设置在主板的一边沿处。
在该技术方案中,天线弹片设置在主板的背离后板的一侧,且位于主板的一边沿处,便于天线弹片的一端向下弯转后直接穿过主板或越过主板,与后盖上的信号触点相接触,简化结构。另外,将天线弹片设置为主板的边沿处,也有利于减小天线弹片的体积大小,节省天线弹片的制造成本,避免天线弹片设置在主板的中心区域等,而使得天线弹片的一端需先沿主板延伸一段距离,直至延伸到主板的边沿处后,再弯转向下延伸越过主板。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天线弹片包括主体部和位于主体部一端的弯折部,主体部设置在主板上,弯折部至少一次弯转后与后盖上的信号触点相接触。
在该技术方案中,天线弹片包括主体部和弯折部,其中主体部设置在主板的背离后盖的一侧面上,提高了天线弹片整体的安装牢固度,避免天线弹片从主板上掉落。弯折部经至少一次弯转后,与后盖上的信号触点相接触,可根据天线弹片的安装位置,及主板与信号触点的相对位置关系,确定弯折部弯转几次。具体地,当天线弹片位于主板的一边沿处时,且该边沿处的下方为后盖上的信号触点时,此时,天线弹片的一端向下弯转一次后,即可直线延伸穿过或越过主板,而与后盖上的信号触点相接触;而当主板的上边沿越过后盖上的继续向上延伸时,且在天线弹片设置在主板的上边沿时,天线弹片的一端需先向下弯转,穿过或越过主板后,再向后盖上的信号触点坐在方位弯转延伸;可根据具体位置关系,设定弯折部的弯转次数及弯转方向。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弯折部的一端向远离后盖的方向弯卷,以形成弯卷部,弯卷部的外表面与后盖上的信号触点相接触。
在该技术方案中,弯折部的端部具有向远离后盖所在方向弯卷的弯卷部,通过弯卷部的外表面与后盖上的信号触点相接触,由于弯卷部无棱角结构,进而可有效减小后盖与天线弹片之间的摩擦程度,避免两者之间出现磨损情况。优选地,弯卷部为卷压部,即向远离后盖所在方向弯卷后压紧,形成双层结构,节省天线弹片的占用空间。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主体部上设有凸出部,主板上设有安装孔,凸出部与安装孔相适配。
在该技术方案中,主体部上设有凸出部,主板上设有安装孔,通过将凸出部与安装孔相匹配,即将凸出部插设在安装孔内,极大地提高了主体部与主板之间的安装牢固度,进而提高天线弹片整体的安装牢固度,避免天线弹片受压力及自身弹力影响而脱离主板,从而导致信号无法传递。其中,安装孔可以为通孔,也可以为盲孔。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凸出部的个数为至少两个,且凸出部与安装孔一一对应。
在该技术方案中,凸出部的个数为至少两个,进而安装孔的个数也为至少两个,且凸出部与安装孔一一对应。多个凸出部与多个安装孔相匹配,进一步提高了主体部的安装牢固度,进而提高天线弹片与主板之间的安装牢固度。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凸出部的个数为两个,并排设置在主体部上,且两个凸出部的间距从主体部至主板方向逐渐增大,安装孔的个数为两个,且两个安装孔的间距从主体部至主板方向不变。
在该技术方案中,两个凸出部的间距从主体部所在方向至主板所在方向逐渐增大,且两个安装孔的间距从主体部至主板方向不变,使得当两个凸出部同时插入两个安装孔内时,两个凸出部会受两个安装孔的挤压而相互靠近,进而两个凸出部会产生相互远离的力,并紧紧地干涉在安装孔内部,极大地提高了天线弹片的安装牢固度。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主体部、弯折部和凸出部一体成型。
在该技术方案中,主体部、弯折部和凸出部一体成型,一方面方便生产加工,另一方面有利于保证天线弹片整体的结构强度。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终端设备还包括:前壳,设置在后盖上,并与后盖围成腔体,主板设置在腔体内部。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终端设备为以下任一种:手机、平板电脑、计算机、音乐播放器、视频播放器、数码相机、智能电视、可穿戴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终端设备的局部爆炸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中的A处放大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终端设备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3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2前壳,14后盖,16主板,162避让槽,164安装孔,18天线弹片,182主体部,184凸出部,186弯折部,188弯卷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3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述的终端设备。
如图1至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出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后盖14;主板16;和天线弹片18,设置在主板16的背离后盖14的一侧,天线弹片18的一端穿过或越过主板16,并与后盖14上的信号触点相接触。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天线弹片18装配到主板16的背离后盖14的一侧,并通过天线弹片18的一端穿过主板16或越过主板16后,与后盖14上的信号触点相接触,以形成天线回路。一方面,将天线弹片18装配到主板16的背离后盖14的一侧,使得天线弹片18不用占用主板16与后盖14之间的空间,为主板16与后盖14之间的空间的减小提供方便,进而有利于缩短主板16与后盖14之间的距离,有利于实现终端设备整体的轻薄化;另一方面,通过天线弹片18的一端穿过或越过主板16而与后盖14上的信号触点相接触,与后盖14上的天线直接或间接接触,形成天线回路,能够实现信号的传递,且不会过多地占用主板16与后盖14之间的空间。具体地,天线弹片18的一端既可穿过主板16上的通孔,或穿过位于主板16一侧的不封闭的通孔而与后盖14上的信号触点相接触,也可弯转后越过主板16,即不破坏主板16原本结构,向后盖14所在方向延伸后,与后盖14上的信号触点相接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2所示,主板16上设有避让部,天线弹片18的一端穿过避让部与后盖14上的信号触点相接触。
在该实施例中,主板16上设有避让部,天线弹片18的一端可通过避让部穿过主板16后,与后盖14上的信号触点相接触。一方面避让部的设置为天线弹片18穿过主板16提供方便,免除了天线弹片18需额外延伸越过主板16,所带来的天线弹片18结构复杂、成本增加、占用空间大等问题;另一方面避让部的设置也为天线弹片18的延伸提供空间,使得天线弹片18无需过多占用主板16外部空间,仅在主板16所处空间内,即可通过主板16上的避让部延伸至主板16背部,与后盖14上的信号触点相接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2所示,避让部为避让槽162或避让孔,当避让部为避让槽162时,避让槽162开设在主板16的一侧边处。
在该实施例中,避让部既可以为避让槽162,也可以为避让孔。具体地,当避让部为避让孔时,避让孔可设置在主板16上的任一位置,只需避开主板16上的其他部件即可,当然,为了减少天线弹片18的弯折次数及体积等,可将避让孔开设在与主板16上的信号触点相对应的位置,进而便于天线弹片18的一端穿过避让孔后直接伸入到信号触点所在位置;当避让部为避让槽162时,避让槽162设置在主板16的一侧边处,即主板16的一侧边向内凹陷,以形成避让槽162,此时,天线弹片18的一端穿过该避让槽162后,天线弹片18的外侧面不会突出于避让槽162,进而不会过多占用主板16外部空间,提高终端设备内部的空间利用率,优选地,避让槽162开设在主板16的上侧边处或左右侧边处,方便天线弹片18与后盖14上的位于上部的信号触点相接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2和图3所示,天线弹片18设置在主板16的一边沿处。
在该实施例中,天线弹片18设置在主板16的背离后板的一侧,且位于主板16的一边沿处,便于天线弹片18的一端向下弯转后直接穿过主板16或越过主板16,与后盖14上的信号触点相接触,简化结构。另外,将天线弹片18设置为主板16的边沿处,也有利于减小天线弹片18的体积大小,节省天线弹片18的制造成本,避免天线弹片18设置在主板16的中心区域等,而使得天线弹片18的一端需先沿主板16延伸一段距离,直至延伸到主板16的边沿处后,再弯转向下延伸越过主板16。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2所示,天线弹片18包括主体部182和位于主体部182一端的弯折部186,主体部182设置在主板16上,弯折部186至少一次弯转后与后盖14上的信号触点相接触。
在该实施例中,天线弹片18包括主体部182和弯折部186,其中主体部182设置在主板16的背离后盖14的一侧面上,提高了天线弹片18整体的安装牢固度,避免天线弹片18从主板16上掉落。弯折部186经至少一次弯转后,与后盖14上的信号触点相接触,可根据天线弹片18的安装位置,及主板16与信号触点的相对位置关系,确定弯折部186弯转几次。具体地,当天线弹片18位于主板16的一边沿处时,且该边沿处的下方为后盖14上的信号触点时,此时,天线弹片18的一端向下弯转一次后,即可直线延伸穿过或越过主板16,而与后盖14上的信号触点相接触;而当主板16的上边沿越过后盖14上的继续向上延伸时,且在天线弹片18设置在主板16的上边沿时,天线弹片18的一端需先向下弯转,穿过或越过主板16后,再向后盖14上的信号触点坐在方位弯转延伸;可根据具体位置关系,设定弯折部186的弯转次数及弯转方向。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2所示,弯折部186的一端向远离后盖14的方向弯卷,以形成弯卷部188,弯卷部188的外表面与后盖14上的信号触点相接触。
在该实施例中,弯折部186的端部具有向远离后盖14所在方向弯卷的弯卷部188,通过弯卷部188的外表面与后盖14上的信号触点相接触,由于弯卷部188无棱角结构,进而可有效减小后盖14与天线弹片18之间的摩擦程度,避免两者之间出现磨损情况。优选地,弯卷部188为卷压部,即向远离后盖14所在方向弯卷后压紧,形成双层结构,节省天线弹片18的占用空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2所示,主体部182上设有凸出部184,主板16上设有安装孔164,凸出部184与安装孔164相适配。
在该实施例中,主体部182上设有凸出部184,主板16上设有安装孔164,通过将凸出部184与安装孔164相匹配,即将凸出部184插设在安装孔164内,极大地提高了主体部182与主板16之间的安装牢固度,进而提高天线弹片18整体的安装牢固度,避免天线弹片18受压力及自身弹力影响而脱离主板16,从而导致信号无法传递。其中,安装孔164可以为通孔,也可以为盲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2所示,凸出部184的个数为至少两个,且凸出部184与安装孔164一一对应。
在该实施例中,凸出部184的个数为至少两个,进而安装孔164的个数也为至少两个,且凸出部184与安装孔164一一对应。多个凸出部184与多个安装孔164相匹配,进一步提高了主体部182的安装牢固度,进而提高天线弹片18与主板16之间的安装牢固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凸出部184的个数为两个,并排设置在主体部182上,且两个凸出部184的间距从主体部182至主板16方向逐渐增大,安装孔164的个数为两个,且两个安装孔164的间距从主体部182至主板16方向不变。
在该实施例中,两个凸出部184的间距从主体部182所在方向至主板16所在方向逐渐增大,且两个安装孔164的间距从主体部182至主板16方向不变,使得当两个凸出部184同时插入两个安装孔164内时,两个凸出部184会受两个安装孔164的挤压而相互靠近,进而两个凸出部184会产生相互远离的力,并紧紧地干涉在安装孔164内部,极大地提高了天线弹片18的安装牢固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主体部182、弯折部186和凸出部184一体成型。
在该实施例中,主体部182、弯折部186和凸出部184一体成型,一方面方便生产加工,另一方面有利于保证天线弹片18整体的结构强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所示,终端设备还包括:前壳12,设置在后盖14上,并与后盖14围成腔体,主板16设置在腔体内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终端设备为以下任一种:手机、平板电脑、计算机、音乐播放器、视频播放器、数码相机、智能电视、可穿戴设备。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后盖;
主板;和
天线弹片,设置在所述主板的背离所述后盖的一侧,所述天线弹片的一端穿过或越过所述主板,并与所述后盖上的信号触点相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板上设有避让部,所述天线弹片的一端穿过所述避让部与所述后盖上的信号触点相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避让部为避让槽或避让孔,当所述避让部为避让槽时,所述避让槽开设在所述主板的一侧边处。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天线弹片设置在所述主板的一边沿处。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天线弹片包括主体部和位于所述主体部一端的弯折部,所述主体部设置在所述主板上,所述弯折部至少一次弯转后与所述后盖上的信号触点相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弯折部的一端向远离所述后盖的方向弯卷,以形成弯卷部,所述弯卷部的外表面与所述后盖上的信号触点相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部上设有凸出部,所述主板上设有安装孔,所述凸出部与所述安装孔相适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出部的个数为至少两个,且所述凸出部与所述安装孔一一对应。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部、所述弯折部和所述凸出部一体成型。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前壳,设置在所述后盖上,并与所述后盖围成腔体,所述主板设置在所述腔体内部。
CN201820376748.5U 2018-03-20 2018-03-20 终端设备 Active CN2079256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376748.5U CN207925678U (zh) 2018-03-20 2018-03-20 终端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376748.5U CN207925678U (zh) 2018-03-20 2018-03-20 终端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925678U true CN207925678U (zh) 2018-09-28

Family

ID=635961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376748.5U Active CN207925678U (zh) 2018-03-20 2018-03-20 终端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92567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832733B (zh) 指纹识别结构及移动终端
CN204360103U (zh) 一种电池集成于表带的手表
CN203150693U (zh) 可防止无线信号屏蔽的一体化天线组件及智能移动终端
CN105554191B (zh) 一种移动终端的前壳结构及移动终端
CN206059231U (zh) 按键结构及移动终端设备
CN207925678U (zh) 终端设备
CN202019374U (zh) 一种手机中用于断板结构主板的支撑板
CN207967161U (zh) 一种移动终端
CN203826637U (zh) 耳机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CN204538294U (zh) 一种弹片结构
CN201274365Y (zh) 袖珍usb驳接插片
CN201826605U (zh) 带mp3功能的钥匙
CN204464532U (zh) 内置型天线连接器及移动终端设备
CN205040122U (zh) 电子设备
CN204793493U (zh) 一种主板及包含其的电子设备
CN208158650U (zh) 一种三防智能手机主板及三防智能手机
CN206585156U (zh) 复用接口、印刷电路板和电子装置
CN204360101U (zh) 一种喇叭集成于表带的手表
CN205004436U (zh) 一种移动终端
CN202076610U (zh) 电源插座连接器
CN206340728U (zh) 移动终端
CN203706319U (zh) 金融pos机
CN104506673B (zh) 一种手机和手机的生产方法
CN213240831U (zh) 一种手表的天线结构及手表
CN214754131U (zh) 一种三防5g天线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