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902072U - 扭力梁悬架以及具有它的车辆 - Google Patents

扭力梁悬架以及具有它的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902072U
CN207902072U CN201820006118.9U CN201820006118U CN207902072U CN 207902072 U CN207902072 U CN 207902072U CN 201820006118 U CN201820006118 U CN 201820006118U CN 207902072 U CN207902072 U CN 2079020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rsion beam
leaf spring
mounting bracket
beam suspension
suspen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00611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浩力
彭锋
王万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IC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IC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IC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IC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00611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9020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9020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9020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扭力梁悬架以及具有它的车辆,所述扭力梁悬架包括:扭力梁和板簧,所述扭力梁包括扭力梁横梁以及连接在所述扭力梁横梁两端的扭力梁纵臂,所述板簧通过第一安装支架固定连接到所述扭力梁纵臂上,所述板簧上设有用于与车身连接的第二安装支架。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扭力梁悬架,通过板簧取代传统的螺旋弹簧,进而使扭力梁悬架对轮拱的空间占用更小,以方便悬架杆系和减震器在扭力梁悬架上的布置与安装,且板簧相较螺旋弹簧加工更加简单,进而降低了扭力梁悬架的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扭力梁悬架以及具有它的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扭力梁悬架以及具有它的车辆。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扭力梁悬架包括:扭力梁横梁、扭力梁纵臂、减震器以及螺旋弹簧等,但是螺栓弹簧的加工工艺复杂,生产成本较高,且螺旋弹簧的重量大、体积大,对轮拱的空间占用大,进而导致扭力梁悬架的生产成本高、重量大、且布置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布置简单、生产成本低的扭力梁悬架。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扭力梁悬架的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扭力梁悬架包括:扭力梁和板簧,所述扭力梁包括扭力梁横梁以及连接在所述扭力梁横梁两端的扭力梁纵臂上,所述板簧通过第一安装支架固定连接到所述扭力梁纵臂,所述板簧上设有用于与车身连接的第二安装支架。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扭力梁悬架,通过板簧取代现有技术中的螺旋弹簧,进而使扭力梁悬架对轮拱的空间占用更小,以方便悬架杆系和减震器在扭力梁悬架上的布置与安装,且板簧相较螺旋弹簧加工更加简单,进而降低了扭力梁悬架的生产成本。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安装支架沿横向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板簧上且可被锁定在多个预设装配位置中的任一个。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安装支架、所述第二安装支架分别外套在所述板簧上且所述第一安装支架与所述板簧过盈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安装支架的个数为两个且分别邻近所述板簧的两端设置,所述第二安装支架位于两个所述第一安装支架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安装支架与所述板簧之间、所述第二安装支架与所述板簧之间还设有弹性垫。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垫为套体形,所述第一安装支架具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支架具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板簧的外壁之间、所述第二安装孔与所述板簧之间套设有所述弹性垫。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安装支架连接在所述扭力梁纵臂的下方,所述板簧沿横向延伸且适于在所述扭力梁的下方与所述第一安装支架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安装支架包括第一安装套体和第一连接耳,所述第一安装套体用于外套在所述板簧上,所述第一连接耳连接在所述第一安装套体的外壁;所述第二安装支架包括:第二安装套体和第二连接耳,所述第二安装套体用于外套在所述板簧上,所述第二连接耳连接在所述第二安装套体的外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板簧为碳纤维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如上述实施例所述的扭力梁悬架。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扭力梁悬架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扭力梁悬架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扭力梁悬架100,
扭力梁10,扭力梁横梁11,扭力梁纵臂12,板簧20,
第一安装支架30,第一安装套体31,第一连接耳32,第一安装孔33,
第二安装支架40,第二安装套体41,第二连接耳42,第二安装孔43,
减振器5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横向”、“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互相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参考图1至图2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扭力梁悬架100。
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扭力梁悬架100包括:扭力梁10和板簧20,扭力梁10包括扭力梁横梁11以及连接在扭力梁横梁11两端的扭力梁纵臂12,板簧20通过第一安装支架30固定连接到扭力梁纵臂12上,板簧20上设有用于与车身(图中未示出)连接的第二安装支架40。
具体地,扭力梁悬架100由扭力梁10和板簧20组成,扭力梁10由扭力梁横梁11、在扭力梁横梁11两端的扭力梁纵臂12、安装在扭力梁纵臂12上的减震器50以及悬架杆系(图中未示出)构成,板簧20布置在左右两端的两个扭力梁纵臂12之间,通过第一安装支架30固定,并弹性支撑两个扭力梁纵臂12以取代现有技术中的螺旋弹簧。
由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扭力梁悬架100,通过板簧20取代传统的螺旋弹簧,进而使扭力梁悬架100对轮拱的空间占用更小,以方便悬架杆系和减震器50在扭力梁悬架100上的布置与安装,且板簧20相较螺旋弹簧加工更加简单,进而降低了扭力梁悬架100的生产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所提到的横向、左右与整车的方向相一致。
如图1所示,第二安装支架40沿横向可滑动地设置在板簧20上且可被锁定在多个预设装配位置中的任一个。
换言之,第二安装支架40安装在板簧20上,且相对板簧20可以左右滑动,进而第二安装支架40移动到预设装配位置中的某一个上并被锁定。这样,布置在板簧20上的多个第二安装支架40,可以通过在多个预设装配位置上移动,以调整多个第二安装支架40之间的距离,进而改变板簧20的刚度,以提高乘车舒适性。
此外,多个预设装配位置是根据板簧20的受力分布确定的,预设装配位置上可以预先设置止挡限位件或者预先设置横向固定件,以提高第二安装支架40的安装精度,并对第二安装支架40进行锁定。
参照图2所示,第一安装支架30、第二安装支架40分别外套在板簧20上,且第一安装支架30与板簧20过盈配合。
具体而言,扭力梁纵臂12与板簧20之间由第一安装支架30固定连接,第二安装支架40的一端与板簧20连接,第二安装支架40的另一端与车身连接,且板簧20与第一安装支架30,的连接是过盈配合,板簧20与第二安装支架40之间可移动的配合。由此,不仅使板簧20与扭力梁10、板簧20与车身的连接更加稳固,还通过与板簧20过盈配合的第一安装支架30使板簧20相对第一安装支架30在横向上不会窜动,以提高板簧20与扭力梁10的结构稳定性。
参照图1和图2所示,第一安装支架30的个数为两个且分别邻近板簧20的两端设置,第二安装支架40位于两个第一安装支架30之间。
其中,板簧20穿过第一安装支架30且伸出第一安装支架30,左端的第一安装支架30与左端的扭力梁纵臂12、右端的第一安装支架30和右端的扭力梁纵臂12固定连接,第二安装支架40安装在板簧20上且位于两个第一安装支架30之间。
这样,板簧20伸出第一安装支架30以使板簧20与第一安装支架30的连接更加稳定,第二安装支架40在第一安装支架30之间与板簧20连接进一步地提高了板簧20的结构强度和刚度。
进一步地,第一安装支架30与板簧20之间、第二安装支架40与板簧20之间还设有弹性垫(图中未示出)。由此,弹性垫的设置可以使第一安装支架30与板簧20之间、第二安装支架40与板簧20之间具有一定的弹性,以降低板簧20与扭力梁10之间的震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弹性垫为矩形套体,第一安装支架30具有第一安装孔33,第二安装支架40具有第二安装孔43,第一安装孔33与板簧20的外壁之间、第二安装孔43与板簧20之间套设有弹性垫。
由此,第一安装孔33与板簧20的外壁之间、第二安装孔43与板簧20之间套设的弹性垫,矩形的弹性垫的形状与板簧20的形状相适配,进而不仅可以降低板簧20与车身、板簧20与扭力梁10之间的震动,还使弹性垫在第一安装孔33内环绕板簧20并弹性的支撑第一安装支架30、在第二安装孔43内环绕板簧20并弹性的支撑第二安装支架40,进而使板簧20与车身、板簧20与扭力梁10的连接更加紧密,结构稳定性更高。
需要说明的是,弹性垫可以套设在板簧20上再与第一安装支架30、第二安装支架40连接,弹性垫也可以是安装在第一安装支架30或者第二安装支架40内(即弹性垫安装在第一安装孔33或者第二安装孔43内)以安装在板簧20上。
如图2所示,第一安装支架30连接在扭力梁纵臂12的下方,板簧20沿横向延伸且适于在扭力梁10的下方与第一安装支架30连接。
具体而言,第一安装支架30的上端与扭力梁纵臂12焊接固定,板簧20在左右方向上分别插入与左端的扭力梁纵臂12连接的第一安装支架30和与右端的扭力梁纵臂12连接的第一安装支架30内,并与第一安装支架30过盈配合,进而将板簧20固定在第一安装支架30上。由此,在扭力梁10下方固定的板簧20不仅能够支撑起扭力梁10以提高扭力梁10的结构强度,还能加强扭力梁悬架100的侧向支撑强度,对扭力梁悬架100的运动起到导向作用以使车辆行驶时更加平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第一安装支架30包括第一安装套体31和第一连接耳32,第一安装套体31用于外套在板簧20上,第一连接耳32连接在第一安装套体31的外壁。第二安装支架40包括:第二安装套体41和第二连接耳42,第二安装套体41用于外套在板簧20上,第二连接耳42连接在第二安装套体41的外壁。
具体地,第一连接耳32设置在第一安装套体31的上端以与扭力梁纵臂12固定连接,第二连接耳42设置在第二安装套体41的上端且向上延伸以与车身连接。由此,第一连接耳32的设置使第一安装支架30与扭力梁纵臂12的连接更加稳固,第二连接耳42的设置则使板簧20与车身的连接更加稳定,第一安装套体31、第二安装套体41的设置则使板簧20与第一安装支架30、第二安装支架40之间的固定更可靠,且板簧20上的受力更加均匀。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板簧20为碳纤维件。这样,采用碳纤维材料加工而成的板簧20在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的前提下,不仅重量轻、满足轻量化要求,而且抗腐蚀能力更强、工作稳定性更高,进而提高了扭力梁悬架100的使用寿命。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如上述实施例的扭力梁悬架100。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辆,通过采用碳纤维材料的板簧20替代螺旋弹簧且板簧20的通用性高,不仅使车辆的扭力梁悬架100上各部件的空间布置更加合理,而且降低了扭力梁悬架100的重量,进而降低了车辆的能耗,以及整车的开发成本和扭力梁悬架100的生产成本。
此外,板簧20在扭力梁悬架100上的布置位置使板簧20具有运动导向作用,且可以通过调整第二安装支架40的位置以改变板簧20的刚度,使车辆具有更好的通过性、平顺性以及舒适性。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扭力梁悬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扭力梁,所述扭力梁包括:扭力梁横梁以及连接在所述扭力梁横梁两端的扭力梁纵臂;以及
板簧,所述板簧通过第一安装支架固定连接到所述扭力梁纵臂上,所述板簧上设有用于与车身连接的第二安装支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扭力梁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支架沿横向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板簧上且可被锁定在多个预设装配位置中的任一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扭力梁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支架、所述第二安装支架分别外套在所述板簧上且所述第一安装支架与所述板簧过盈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扭力梁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支架的个数为两个且分别邻近所述板簧的两端设置,所述第二安装支架位于两个所述第一安装支架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扭力梁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支架与所述板簧之间、所述第二安装支架与所述板簧之间还设有弹性垫。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扭力梁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垫为矩形套体,所述第一安装支架具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支架具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板簧的外壁之间、所述第二安装孔与所述板簧之间套设有所述弹性垫。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扭力梁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支架连接在所述扭力梁纵臂的下方,所述板簧沿横向延伸且适于在所述扭力梁的下方与所述第一安装支架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扭力梁悬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安装支架包括:第一安装套体和第一连接耳,所述第一安装套体用于外套在所述板簧上,所述第一连接耳连接在所述第一安装套体的外壁;
所述第二安装支架包括:第二安装套体和第二连接耳,所述第二安装套体用于外套在所述板簧上,所述第二连接耳连接在所述第二安装套体的外壁。
9.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扭力梁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簧为碳纤维件。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扭力梁悬架。
CN201820006118.9U 2018-01-02 2018-01-02 扭力梁悬架以及具有它的车辆 Active CN2079020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06118.9U CN207902072U (zh) 2018-01-02 2018-01-02 扭力梁悬架以及具有它的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06118.9U CN207902072U (zh) 2018-01-02 2018-01-02 扭力梁悬架以及具有它的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902072U true CN207902072U (zh) 2018-09-25

Family

ID=635665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006118.9U Active CN207902072U (zh) 2018-01-02 2018-01-02 扭力梁悬架以及具有它的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902072U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84119A (zh) * 2018-12-17 2019-03-19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耦合式扭力梁桥式悬架系统
CN109484117A (zh) * 2018-12-17 2019-03-19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材料弹簧扭力梁车桥悬架总成
CN109484116A (zh) * 2018-12-17 2019-03-19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扭力梁车桥悬架总成
CN109484118A (zh) * 2018-12-17 2019-03-19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复合材料弹簧ctba悬架系统
CN109703317A (zh) * 2018-12-17 2019-05-03 刘守银 横置叶片弹簧后扭力梁悬架系统
US20230339282A1 (en) * 2022-04-25 2023-10-26 Hyundai Motor Company Coupled torsion beam axle type rear suspension system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84119A (zh) * 2018-12-17 2019-03-19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耦合式扭力梁桥式悬架系统
CN109484117A (zh) * 2018-12-17 2019-03-19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材料弹簧扭力梁车桥悬架总成
CN109484116A (zh) * 2018-12-17 2019-03-19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扭力梁车桥悬架总成
CN109484118A (zh) * 2018-12-17 2019-03-19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复合材料弹簧ctba悬架系统
CN109703317A (zh) * 2018-12-17 2019-05-03 刘守银 横置叶片弹簧后扭力梁悬架系统
CN109484119B (zh) * 2018-12-17 2020-12-01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耦合式扭力梁桥式悬架系统
CN109484116B (zh) * 2018-12-17 2020-12-01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扭力梁车桥悬架总成
CN109484117B (zh) * 2018-12-17 2020-12-01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材料弹簧扭力梁车桥悬架总成
CN109703317B (zh) * 2018-12-17 2022-06-03 刘守银 横置叶片弹簧后扭力梁悬架系统
US20230339282A1 (en) * 2022-04-25 2023-10-26 Hyundai Motor Company Coupled torsion beam axle type rear suspension system
US11820190B2 (en) * 2022-04-25 2023-11-21 Hyundai Motor Company Coupled torsion beam axle type rear suspension system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902072U (zh) 扭力梁悬架以及具有它的车辆
CN108942300B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夹紧装置
CN104228506B (zh) 一种空气悬架
CN103608199B (zh) 摆动支承
CN103687734A (zh) 四点式导杆
CN102211509A (zh) 一种具有倾斜的力作用线的螺旋弹簧的后轮悬架
CN206086543U (zh) 踏步装置
CN206106845U (zh) 一种后独立悬架组件
CN105163963B (zh) 稳定器用衬套
CN112413049A (zh) 能够安装转轮的减震模块及移动设备
CN205818845U (zh) 后扭力梁悬架
CN207594675U (zh) 麦弗逊悬架减震器用弹簧
CN206374484U (zh) 用于车辆的悬架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06347060A (zh) 一种平衡悬架和汽车
CN203713459U (zh) 一种扭杆弹簧安装支座
CN206653927U (zh) 可调式换挡器支架
CN209208466U (zh) 一种四驱差减布置结构
CN209079569U (zh) 悬架结构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05381135U (zh) 悬置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02716681U (zh) 具有柔性限位能力的半挂车悬置牵引装置
CN204736667U (zh) 客车空气独立悬架用下摆臂
CN206703925U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支架垫
CN208812930U (zh) 一种车用电动空调压缩机的减振降噪装置
CN106427516B (zh) 一种动力总成抗扭拉杆
CN202782508U (zh) 一种商用车后桥桥壳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