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902056U - 拖车钩装置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拖车钩装置及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902056U
CN207902056U CN201820001222.9U CN201820001222U CN207902056U CN 207902056 U CN207902056 U CN 207902056U CN 201820001222 U CN201820001222 U CN 201820001222U CN 207902056 U CN207902056 U CN 2079020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screw
installing component
locking hole
hole
loc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00122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范卫东
王阳
张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IC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IC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IC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IC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00122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9020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9020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90205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Plat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拖车钩装置及汽车。其中,该拖车钩装置,包括:第一安装部件、第二安装部件、第一锁紧组件;其中,第一安装部件的第一侧壁上设有第一锁紧孔;第二安装部件的第二侧壁上沿垂直于车体纵梁的方向依次设有第二锁紧孔、第三锁紧孔和拖车环;第一锁紧组件的第一锁紧螺栓穿设在第一通孔、第一锁紧孔和第二锁紧孔中,或者,穿设在第一通孔、第一锁紧孔和第三锁紧孔中,通过第一锁紧螺母将第一安装部件和第二安装部件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拖车钩装置中的第二安装部件相对第一安装部件可以伸缩,从而使得在使用时,拖车绳不容易与后保险杠发生剐蹭,在不使用时能隐藏在后保险杠内部,因此美观性较好,提升了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拖车钩装置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拖车钩装置及汽车。
背景技术
汽车的拖车钩是一辆汽车的标准件,其主要是为了将救援车辆和被救援车辆连接在一起,从而使救援车辆带动被救援车辆运动,以使被救援车辆脱困。
由于现有后拖车钩采用钣金一体成型,为保证拖拽车辆时拖车绳不与后保险杠发生剐蹭,拖车钩位置通常设置较低,从车辆后部可看见拖车钩本体,美观性较差,从而使得用户体验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拖车钩装置及汽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拖车钩位置较低,从车辆后部可看见拖车钩本体,用户体验较差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拖车钩装置,包括:
第一安装部件、第二安装部件、第一锁紧组件;
其中,所述第一安装部件包括至少一个侧壁;所述至少一个侧壁中的第一侧壁上设有第一锁紧孔;
所述第二安装部件包括至少一个侧壁;所述第二安装部件的至少一个侧壁中与所述第一侧壁对应的第二侧壁上沿垂直于车体纵梁的方向依次设有第二锁紧孔、第三锁紧孔和拖车环;
所述第一锁紧组件,包括:第一固定套管、第一锁紧螺栓和第一锁紧螺母;其中,所述第一固定套管为中空结构,包括第一套管侧壁和连接所述第一套管侧壁的第一底壁;所述第一底壁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固定套管固定在所述第一侧壁上,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一锁紧孔相对;所述第一锁紧螺栓上设有第一限位结构,用于将所述第一锁紧螺栓限位在所述第一固定套管内;
所述第一锁紧螺栓用于穿设在所述第一通孔、第一锁紧孔和所述第二锁紧孔中,或者,穿设在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锁紧孔和所述第三锁紧孔中,所述第一锁紧螺母将所述第一安装部件和所述第二安装部件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安装部件包括四个侧壁,所述四个侧壁两两连接形成中空结构,与所述第一侧壁相对的第三侧壁上设有第四锁紧孔;所述第一安装部件的中空结构用于容纳第二安装部件;
所述第二安装部件包括四个侧壁,所述第二安装部件的四个侧壁两两连接形成中空结构,且与所述第二侧壁相对的第四侧壁上沿垂直于车体纵梁的方向依次设有第五锁紧孔和第六锁紧孔;
还包括:
所述第二锁紧组件,包括:第二固定套管、第二锁紧螺栓和第二锁紧螺母;其中,所述第二固定套管为中空结构,包括第二套管侧壁和连接所述第二套管侧壁的第二底壁;所述第二底壁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固定套管固定在所述第三侧壁上,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四锁紧孔相对;所述第二锁紧螺栓上设有第二限位结构,用于将所述第二锁紧螺栓限位在所述第二固定套管内;
所述第二锁紧螺栓用于穿设在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四锁紧孔和所述第五锁紧孔中,或者,穿设在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四锁紧孔和所述第六锁紧孔中,所述第二锁紧螺母将所述第一安装部件和所述第二安装部件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限位结构为所述第一锁紧螺栓沿圆周设置的一圈第一凸台;和/或,
所述第二限位结构为所述第二锁紧螺栓沿圆周设置的一圈第二凸台。
可选地,所述第一锁紧组件,还包括:第一复位弹簧;其中,所述第一复位弹簧套设在所述第一锁紧螺栓上,且所述第一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固定套管的第一底壁和所述第一限位结构连接;和/或,
所述第二锁紧组件,还包括:第二复位弹簧;其中,所述第二复位弹簧套设在所述第二锁紧螺栓上,且所述第二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固定套管的第二底壁和所述第二限位结构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锁紧螺栓的一端设有第一锁紧螺栓操作头;和/或,
所述第二锁紧螺栓的一端设有第二锁紧螺栓操作头。
可选地,所述第一锁紧螺栓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锁紧螺栓本体和第二锁紧螺栓本体;其中,所述第二锁紧螺栓本体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锁紧螺栓本体的直径;所述第二锁紧螺栓本体的一端设有外螺纹;所述第二锁紧螺栓本体用于依次穿设在所述第一锁紧孔和所述第二锁紧孔中,或者,用于依次穿设在所述第一锁紧孔和所述第三锁紧孔中;
所述第二锁紧螺栓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三锁紧螺栓本体和第四锁紧螺栓本体;其中,所述第四锁紧螺栓本体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三锁紧螺栓本体的直径;所述第四锁紧螺栓本体的一端设有外螺纹;所述第四锁紧螺栓本体用于依次穿设在所述第四锁紧孔和所述第五锁紧孔中,或者,用于依次穿设在所述第四锁紧孔和所述第六锁紧孔中。
可选地,所述第二锁紧螺栓本体的一端设有第一锁紧螺栓导向头;其中,所述第一锁紧螺栓导向头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锁紧螺栓本体的直径;
所述第四锁紧螺栓本体的一端设有第二锁紧螺栓导向头;其中,所述第二锁紧螺栓导向头的直径小于所述第四锁紧螺栓本体的直径。
可选地,所述第一安装部件中与所述第一侧壁相邻的第五侧壁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安装孔,用于与汽车的车体的纵梁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安装部件中与所述第五侧壁相对的第六侧壁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安装孔;其中,所述第二安装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安装孔的直径。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所述汽车的车体纵梁上安装有如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拖车钩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拖车钩装置及汽车,第一安装部件通过第一锁紧组件于第二安装部件的不同位置的锁紧孔的连接,使得第二安装部件可以相对第一安装部件进行伸缩,在使用时,拖车绳不容易与后保险杠发生剐蹭,在不使用时,能隐藏在后保险杠内部,因此美观性较好,使得用户体验较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拖车钩装置一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拖车钩装置一实施例的第一锁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拖车钩装置一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图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拖车钩装置一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图二;
图5为本实用新型拖车钩装置另一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拖车钩装置另一实施例的第一锁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拖车钩装置又一实施例的爆炸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安装部件; 11、第一侧壁;
12、第一锁紧孔; 13、第三侧壁;
14、第一安装孔; 15、第二安装孔;
2、第二安装部件; 21、第二侧壁;
22、第二锁紧孔; 23、第三锁紧孔;
24、拖车环; 25、第四侧壁;
26、豁口; 3、第一锁紧组件;
31、第一固定套管; 32、第一锁紧螺栓;
33、第一锁紧螺母; 311、第一套管侧壁;
312、第一底壁; 313、第一通孔;
321、第一限位结构; 322、第一锁紧螺栓操作头;
323、第一锁紧螺栓本体; 324、第二锁紧螺栓本体;
325、第一锁紧螺栓导向头; 34、第一复位弹簧;
4、车体纵梁; 5、后保险杠;
6、拖车绳; 7、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轴向”、“外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给出的拖车钩装置的爆炸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拖车钩装置一实施例的第一锁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拖车钩装置,可以包括:
第一安装部件1、第二安装部件2、第一锁紧组件3;
其中,第一安装部件1包括至少一个侧壁;至少一个侧壁中的第一侧壁11上设有第一锁紧孔12;
第二安装部件2包括至少一个侧壁;第二安装部件2的至少一个侧壁中与第一侧壁11对应的第二侧壁21上沿垂直于车体纵梁的方向依次设有第二锁紧孔22、第三锁紧孔23和拖车环24;
第一锁紧组件3,包括:第一固定套管31、第一锁紧螺栓32和第一锁紧螺母33;其中,第一固定套管31为中空结构,包括第一套管侧壁311和连接第一套管侧壁311的第一底壁312;第一底壁312开设有第一通孔313,第一锁紧螺栓32穿设在第一通孔313内;第一固定套管31固定在第一侧壁11上,且第一通孔313与第一锁紧孔12相对;第一锁紧螺栓32上设有第一限位结构321,用于将第一锁紧螺栓32限位在第一固定套管31内;
第一锁紧螺栓32用于穿设在第一通孔313、第一锁紧孔12和第二锁紧孔22中,或者,穿设在第一通孔313、第一锁紧孔12和所述第三锁紧孔23中,第一锁紧螺母33将第一安装部件1和第二安装部件2固定连接。
其中,该拖车钩装置可以连接钢索等拖车绳,用于对车辆进行拖拽。
第一锁紧组件3的第一固定套管31,可以通过焊接固定在第一安装部件1上,由于第一锁紧螺栓32上设有第一限位结构321,该第一限位结构321与第一固定套管31配合,将第一锁紧螺栓32限位在第一固定套管31内,因此第一锁紧螺栓32在拔出时不会脱出第一固定套管31。因此通过改变第一锁紧螺栓32穿设的锁紧孔,从而可实现第二安装部件2相对第一安装部件1的伸缩。
当需要拖拽车辆时,第一锁紧螺栓32穿设在第一通孔313、第一锁紧孔12和第二锁紧孔22中,且第一锁紧螺母33将第一安装部件1和第二安装部件2连接。如图3所示,此时,拖车钩装置的第二安装部件2相对第一安装部件1向下延伸,由于第二安装部件2的拖车环24的位置较低,因此拖车绳6不会剐蹭后保险杠5。
当不需要拖拽车辆时,将第一锁紧螺栓32从第一锁紧孔12和第二锁紧孔22中拔出,将第二安装部件2向上方推动,使得第一锁紧孔12和所述第三锁紧孔23对准,第一锁紧螺栓32穿设在第一通孔313、第一锁紧孔12和所述第三锁紧孔23中,通过第一锁紧螺母33将第一安装部件1和第二安装部件2连接。此时,如图4所示,拖车钩装置的第二安装部件2可收缩起来隐藏在后保险杠5的内部,从车辆后部不容易看见该拖车钩装置,整体美观性好。
本实施例的拖车钩装置,第一安装部件通过第一锁紧组件与第二安装部件的不同位置的锁紧孔的连接,使得第二安装部件可以相对第一安装部件进行伸缩,在使用时,拖车绳不容易与后保险杠发生剐蹭,在不使用时,能隐藏在后保险杠内部,因此美观性较好,使得用户体验较好。
图5为本实用新型拖车钩装置另一实施例的爆炸图。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具体的,如图5所示,第一安装部件1可以包括四个侧壁,四个侧壁两两连接形成中空结构,与第一侧壁11相对的第三侧壁13上设有第四锁紧孔;第一安装部件1的中空结构用于容纳第二安装部件2;
第二安装部件2可以包括四个侧壁,第二安装部件2的四个侧壁两两连接形成中空结构,且与第二侧壁21相对的第四侧壁25上沿垂直于车体纵梁的方向依次设有第五锁紧孔和第六锁紧孔;
本实施例的拖车钩装置,还包括:
第二锁紧组件,包括:第二固定套管、第二锁紧螺栓和第二锁紧螺母;其中,第二固定套管为中空结构,包括第二套管侧壁和连接第二套管侧壁的第二底壁;第二底壁开设有第二通孔,第二锁紧螺栓穿设在第二通孔内;第二固定套管固定在第三侧壁上,且第二通孔与第四锁紧孔相对;第二锁紧螺栓上设有第二限位结构,用于将第二锁紧螺栓限位在第二固定套管内;
第二锁紧螺栓用于穿设在第二通孔、第四锁紧孔和第五锁紧孔中,或者,穿设在第二通孔、第四锁紧孔和第六锁紧孔中,第二锁紧螺母将第一安装部件和第二安装部件固定连接。
具体的,第一安装部件1包括四个侧壁,四个侧壁两两连接形成中空结构,该第一安装部件的结构相比只有一个侧壁的第一安装部件更加稳定和牢固。第一安装部件1的中空结构可以容纳第二安装部件2。
第二安装部件2也包括四个侧壁,第二安装部件2的四个侧壁两两连接形成中空结构,该第二安装部件的结构相比只有一个侧壁的第二安装部件更加稳定和牢固。
与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类似,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上分别设有锁紧孔,第五锁紧孔与第二锁紧孔相对,第六锁紧孔与第三锁紧孔相对,通过将第二锁紧组件连接不同的锁紧孔,从而实现第二安装部件2相对第一安装部件1的伸缩。
当需要拖拽车辆时,第一锁紧螺栓32穿设在第一通孔313、第一锁紧孔12和第二锁紧孔22中,第二锁紧螺栓穿设在第二通孔、第四锁紧孔和第五锁紧孔中,分别通过第一锁紧螺母33和第二锁紧螺母将第一安装部件1和第二安装部件2连接。如图3所示,此时,拖车钩装置的第二安装部件2相对第一安装部件1向下延伸,由于第二安装部件的拖车环的位置较低,因此拖车绳6不会剐蹭后保险杠5。
当不需要拖拽车辆时,将第一锁紧螺栓32从第一锁紧孔12和第二锁紧孔22中拔出,并将第二锁紧螺栓从第四锁紧孔和第五锁紧孔中拔出,将第二安装部件2向上方推动,使得第一锁紧孔12和所述第三锁紧孔23对准,第四锁紧孔和第六锁紧孔对准,第一锁紧螺栓32穿设在第一通孔313、第一锁紧孔12和所述第三锁紧孔23中,第二锁紧螺栓穿设在第二通孔、第四锁紧孔和第六锁紧孔中,分别通过第一锁紧螺母33和第二锁紧螺母将第一安装部件1和第二安装部件2连接。此时,如图4所示,拖车钩装置的第二安装部件2可收缩起来隐藏在后保险杠5内部,从车辆后部不容易看见该拖车钩装置,整体美观性好。
第二锁紧组件与第一锁紧组件的结构和实现原理相同,本实施例中不再赘述。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第一限位结构321为第一锁紧螺栓32沿圆周设置的一圈第一凸台;和/或,
第二限位结构为第二锁紧螺栓沿圆周设置的一圈第二凸台。
具体的,第一限位结构可以通过沿第一锁紧螺栓32的圆周设置第一凸台实现,第二限位结构同样可以根据上述方式实现。
图6为本实用新型拖车钩装置另一实施例的第一锁紧组件结构示意图。进一步的,如图6所示,第一锁紧组件3,还包括:第一复位弹簧34;其中,第一复位弹簧34套设在第一锁紧螺栓32上,且第一复位弹簧34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固定套管31的第一底壁312和第一限位结构321连接;和/或,
第二锁紧组件,还包括:第二复位弹簧;其中,第二复位弹簧套设在第二锁紧螺栓上,且第二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固定套管的第二底壁和第二限位结构连接。
具体的,当需要拖拽车辆时,拧动第一锁紧螺栓32,使第一锁紧螺栓32与第一锁紧螺母33脱离,然后沿该第一锁紧螺栓32的轴向拔出第一锁紧螺栓32,即可使第二安装部件2的第二侧壁向下伸出,当第一锁紧螺栓32与第二安装部件2的第二锁紧孔重合时,依靠第一复位弹簧34,可使第一锁紧螺栓32插入第二安装部件2上的第二锁紧孔22,然后拧紧第一锁紧螺栓32使第一锁紧螺栓32上的外螺纹与第一锁紧螺母33完全啮合,可以同时对第二锁紧组件进行上述操作,以实现第二安装部件2向下伸出,从而可以正常拖拽车辆。
进一步的,如图6所示,第一锁紧螺栓32的一端设有第一锁紧螺栓操作头322;和/或,
第二锁紧螺栓的一端设有第二锁紧螺栓操作头。
为了在拔出第一锁紧螺栓或拧紧第一锁紧螺栓时,操作更方便,因此在第一锁紧螺栓32的一端设有第一锁紧螺栓操作头322。同样第二锁紧螺栓的一端也可以设有第二锁紧螺栓操作头。
进一步的,如图6所示,第一锁紧螺栓32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锁紧螺栓本体323和第二锁紧螺栓本体324;其中,第二锁紧螺栓本体324的直径小于第一锁紧螺栓本体323的直径;第二锁紧螺栓本体324的一端设有外螺纹;第二锁紧螺栓本体324用于依次穿设在第一锁紧孔12和第二锁紧孔22中,或者,用于依次穿设在第一锁紧孔12和第三锁紧孔23中;
第二锁紧螺栓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三锁紧螺栓本体和第四锁紧螺栓本体;其中,第四锁紧螺栓本体的直径小于第三锁紧螺栓本体的直径;第四锁紧螺栓本体的一端设有外螺纹;第四锁紧螺栓本体用于依次穿设在第四锁紧孔和第五锁紧孔中,或者,用于依次穿设在第四锁紧孔和第六锁紧孔中。
具体的,在第一锁紧螺栓32拔出第一安装部件和第二安装部件的锁紧孔后,为了更快的将第一锁紧螺栓32对准第一安装部件和第二安装部件的锁紧孔,因此将第一锁紧螺栓32设成直径不同的两段,穿设在第一安装部件和第二安装部件的锁紧孔中的一段的直径小于另一段的直径。
第一锁紧螺栓本体323和第二锁紧螺栓本体324分别为圆柱体,第一锁紧螺栓本体323的直径为除去第一限位结构余下的直径。第二锁紧螺栓原理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进一步的,如图6所示,第二锁紧螺栓本体324的一端设有第一锁紧螺栓导向头325;其中,第一锁紧螺栓导向头325的直径小于第二锁紧螺栓本体324的直径;
第四锁紧螺栓本体的一端设有第二锁紧螺栓导向头;其中,第二锁紧螺栓导向头的直径小于第四锁紧螺栓本体的直径。
具体的,在第一锁紧螺栓32拔出第一安装部件和第二安装部件的锁紧孔后,为了更快的将第一锁紧螺栓32对准第一安装部件和第二安装部件的锁紧孔,因此还可以在第二锁紧螺栓本体324的一端设有第一锁紧螺栓导向头325,该第一锁紧螺栓导向头325的直径小于第二锁紧螺栓本体324的直径。
第二锁紧螺栓原理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图7为本实用新型拖车钩装置又一实施例的爆炸图。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如图7所示,第一安装部件1中与第一侧壁11相邻的第五侧壁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安装孔14,用于与汽车的车体纵梁4连接。
进一步的,第一安装部件1中与第五侧壁相对的第六侧壁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安装孔15;其中,第二安装孔15的直径大于第一安装孔14的直径。
具体的,第一安装部件可以通过第五侧壁上的第一安装孔14,以及螺栓7,与汽车的车体纵梁4连接。
如图7所示,第一安装孔14具体可以为均匀分布的四个安装孔(图7中仅示出2个),使得连接更牢固。
与第五侧壁相对的第六侧壁上可设置第二安装孔15,方便将螺栓插入第一安装孔14中。
相应的,第二安装部件2中与第五侧壁对应的侧壁上可开设有一豁口26,在第一安装部件1通过螺栓7安装在车体纵梁4上后,对第一安装部件和第二安装部件进行固定时,可以使得第一安装部件和第二安装部件的两个侧壁完全贴合,结构更稳定。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可选地,第一安装部件1和第二安装部件2均可采用成熟型钢制成,不需要额外制作成型模具,开发费用较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汽车,所述汽车的车体纵梁上安装有如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拖车钩装置。
如图3、图4所示,汽车的车体纵梁4上可以安装有如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拖车钩装置。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的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各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0)

1.一种拖车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安装部件、第二安装部件、第一锁紧组件;
其中,所述第一安装部件包括至少一个侧壁;所述至少一个侧壁中的第一侧壁上设有第一锁紧孔;
所述第二安装部件包括至少一个侧壁;所述第二安装部件的至少一个侧壁中与所述第一侧壁对应的第二侧壁上沿垂直于车体纵梁的方向依次设有第二锁紧孔、第三锁紧孔和拖车环;
所述第一锁紧组件,包括:第一固定套管、第一锁紧螺栓和第一锁紧螺母;其中,所述第一固定套管为中空结构,包括第一套管侧壁和连接所述第一套管侧壁的第一底壁;所述第一底壁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固定套管固定在所述第一侧壁上,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一锁紧孔相对;所述第一锁紧螺栓上设有第一限位结构,用于将所述第一锁紧螺栓限位在所述第一固定套管内;
所述第一锁紧螺栓用于穿设在所述第一通孔、第一锁紧孔和所述第二锁紧孔中,或者,穿设在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锁紧孔和所述第三锁紧孔中,所述第一锁紧螺母将所述第一安装部件和所述第二安装部件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部件包括四个侧壁,所述四个侧壁两两连接形成中空结构,与所述第一侧壁相对的第三侧壁上设有第四锁紧孔;所述第一安装部件的中空结构用于容纳第二安装部件;
所述第二安装部件包括四个侧壁,所述第二安装部件的四个侧壁两两连接形成中空结构,且与所述第二侧壁相对的第四侧壁上沿垂直于车体纵梁的方向依次设有第五锁紧孔和第六锁紧孔;
还包括:
所述第二锁紧组件,包括:第二固定套管、第二锁紧螺栓和第二锁紧螺母;其中,所述第二固定套管为中空结构,包括第二套管侧壁和连接所述第二套管侧壁的第二底壁;所述第二底壁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固定套管固定在所述第三侧壁上,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四锁紧孔相对;所述第二锁紧螺栓上设有第二限位结构,用于将所述第二锁紧螺栓限位在所述第二固定套管内;
所述第二锁紧螺栓用于穿设在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四锁紧孔和所述第五锁紧孔中,或者,穿设在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四锁紧孔和所述第六锁紧孔中,所述第二锁紧螺母将所述第一安装部件和所述第二安装部件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结构为所述第一锁紧螺栓沿圆周设置的一圈第一凸台;和/或,
所述第二限位结构为所述第二锁紧螺栓沿圆周设置的一圈第二凸台。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紧组件,还包括:第一复位弹簧;其中,所述第一复位弹簧套设在所述第一锁紧螺栓上,且所述第一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固定套管的第一底壁和所述第一限位结构连接;和/或,
所述第二锁紧组件,还包括:第二复位弹簧;其中,所述第二复位弹簧套设在所述第二锁紧螺栓上,且所述第二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固定套管的第二底壁和所述第二限位结构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紧螺栓的一端设有第一锁紧螺栓操作头;和/或,
所述第二锁紧螺栓的一端设有第二锁紧螺栓操作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紧螺栓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锁紧螺栓本体和第二锁紧螺栓本体;其中,所述第二锁紧螺栓本体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锁紧螺栓本体的直径;所述第二锁紧螺栓本体的一端设有外螺纹;所述第二锁紧螺栓本体用于依次穿设在所述第一锁紧孔和所述第二锁紧孔中,或者,用于依次穿设在所述第一锁紧孔和所述第三锁紧孔中;
所述第二锁紧螺栓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三锁紧螺栓本体和第四锁紧螺栓本体;其中,所述第四锁紧螺栓本体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三锁紧螺栓本体的直径;所述第四锁紧螺栓本体的一端设有外螺纹;所述第四锁紧螺栓本体用于依次穿设在所述第四锁紧孔和所述第五锁紧孔中,或者,用于依次穿设在所述第四锁紧孔和所述第六锁紧孔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锁紧螺栓本体的一端设有第一锁紧螺栓导向头;其中,所述第一锁紧螺栓导向头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锁紧螺栓本体的直径;
所述第四锁紧螺栓本体的一端设有第二锁紧螺栓导向头;其中,所述第二锁紧螺栓导向头的直径小于所述第四锁紧螺栓本体的直径。
8.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部件中与所述第一侧壁相邻的第五侧壁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安装孔,用于与汽车的车体的纵梁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部件中与所述第五侧壁相对的第六侧壁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安装孔;其中,所述第二安装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安装孔的直径。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的车体纵梁上安装有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拖车钩装置。
CN201820001222.9U 2018-01-02 2018-01-02 拖车钩装置及汽车 Active CN2079020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01222.9U CN207902056U (zh) 2018-01-02 2018-01-02 拖车钩装置及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01222.9U CN207902056U (zh) 2018-01-02 2018-01-02 拖车钩装置及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902056U true CN207902056U (zh) 2018-09-25

Family

ID=635662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001222.9U Active CN207902056U (zh) 2018-01-02 2018-01-02 拖车钩装置及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90205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902056U (zh) 拖车钩装置及汽车
CN201501305U (zh) 换挡拉索的套管帽组合的安装结构
CN205273359U (zh) 一种汽车尾门线束护套
CN203641669U (zh) 卡扣离墙管卡
CN205901248U (zh) 充电桩受力电缆接头
CN205574053U (zh) 副车架安装支架及车辆
CN204055190U (zh) 带有拖挂功能的汽车保险杠组件
CN111717094B (zh) 一种拉绳装置及汽车
CN216413328U (zh) 一种拆装方便的连接头
CN201721272U (zh) 一种车用拖钩
CN207241437U (zh) 一种汽车仪表盘
CN205438365U (zh) 电动多爪扳手
CN104477249A (zh) 汽车的b柱加强组件
CN204020441U (zh) 后拖车钩
CN203161751U (zh) 一种膨胀螺栓
CN210531766U (zh) 一种多功能管卡
CN206367509U (zh) 一种新型电动助力转向器拉簧安装结构
CN215378496U (zh) 充电桩及其枪线固定装置
CN209141825U (zh) 一种汽车拖车杠
CN213768278U (zh) 可拆卸的汽车充电桩用防水接头固定装置
CN202586196U (zh) 一种汽车马达线束橡胶护套
CN215071477U (zh) 一种汽车逆变电源线束护架
CN203180707U (zh) 发电机端盖
CN210502135U (zh) 一种汽车拖钩
CN209469903U (zh) 一种加油岛中使用的加油管连接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