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875754U - 汽车用电动液压助力转向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汽车用电动液压助力转向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875754U
CN207875754U CN201721881058.7U CN201721881058U CN207875754U CN 207875754 U CN207875754 U CN 207875754U CN 201721881058 U CN201721881058 U CN 201721881058U CN 207875754 U CN207875754 U CN 2078757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ering
controller
frame
pump
shaped be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88105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小见
宁忠翼
杨胜
李春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feng Commercial Vehic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feng Commercial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feng Commercial Vehic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feng Commercial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88105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8757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8757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8757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汽车用电动液压助力转向控制系统,包括转向油罐、转向机、电动转向泵、控制器以及上、下框架支架单元,转向油罐经进油管路与电动转向泵的进油口相通,电动转向泵的出油口经高压管路与转向机的进油口相通,转向机的出油口经低压管路与转向油罐相通,电动转向泵经控制线路与控制器进行电连接,控制器经CAN总线连接线路、高压连接线路分别与整车CAN总线、整车动力电池相连接,上框架支架单元与转向油罐、控制器相连接,下框架支架单元与转向泵相连接。本设计不仅适用于电动商用车、可控性较强、转向操纵效果较好,而且安装空间较大,能有效避振,散热效果较好,牢固性较强。

Description

汽车用电动液压助力转向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液压转向控制系统,属于汽车转向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用电动液压助力转向控制系统,具体适用于电动商用车,并增强可调性,提高转向操纵效果。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市场对电动商用车的需求越来越大,尤其是电动卡车,但由于电动卡车转向系统不同于常规发动机卡车,电动卡车没有发动机带的转向泵,失去了液压动力源,故只能考虑配置新的动力源以提供转向所需的液压助力,同时还得考虑新的动力源及其周边零部件的布置问题。
授权公告号为CN202879576U,授权公告日为2013年4月17日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卡车转向散热装置,包括转向油泵、转向油罐、转向回油管路、转向机支架以及转向机,在所述转向机与所述转向油罐之间的转向回油管路中设有一散热器。虽然该设计能在车辆重载频繁转向工况正常运行的情况下,降低系统温度上升速度和最高温度,但其仍旧具有以下缺陷:
首先,该设计采用的液压动力源为转向油泵,其所适用于的是常规的商用车,并不适用于电动商用车,而且缺乏配套的控制设施,可调性较弱,转向操纵效果较差;
其次,该设计的车架结构为包括两根纵梁及其间横梁的单层安装框架,只有一层安装空间,安装空间较小,不利于新增液压动力源及其配套零部件的安装,也就不适用于电动商用车上转向系统的布置。
公开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申请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适用于电动商用车、可调性较弱、转向操纵效果较差的缺陷与问题,提供一种适用于电动商用车、可调性较强、转向操纵效果较好的汽车用电动液压助力转向控制系统。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汽车用电动液压助力转向控制系统,包括安装框架及其上设置的转向油罐、转向机与转向泵,所述转向油罐与转向泵油路相通,所述安装框架包括车架横梁及与其两端相连接的车架左纵梁、车架右纵梁;
所述转向泵为电动转向泵,所述转向油罐的出油口经进油管路与电动转向泵的进油口相通,电动转向泵的出油口经高压管路与转向机的进油口相通,转向机的出油口经低压管路与转向油罐的进油口相通,且电动转向泵经控制线路与控制器进行电连接;
所述安装框架还包括上框架支架单元与下框架支架单元,所述转向机经转向机支架与车架左纵梁的外侧面相连接,车架左纵梁、车架右纵梁的顶部与上框架支架单元的底部相连接,上框架支架单元的顶部向上拱起,上框架支架单元的下方设置有下框架支架单元,该下框架支架单元位于车架左纵梁、车架右纵梁之间,所述上框架支架单元与转向油罐、控制器相连接,所述下框架支架单元与电动转向泵相连接,且高压管路、低压管路经管路夹具与车架横梁的顶部相连接。
所述电动转向泵包括电机与机械泵,电机经柔性联轴器与机械泵相连接;所述转向油罐经进油管路与机械泵的机械进油口相通,机械泵的机械出油口经高压管路与转向机相通,且电机经控制线路与控制器进行电连接。
所述低压管路为钢管制作,所述高压管路包括钢管段与软管段,电动转向泵的出油口依次经软管段、钢管段后与转向机的进油口相通,且软管段的直径大于钢管段的直径。
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经CAN总线连接线路与整车CAN总线相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经高压连接线路与整车动力电池相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经控制线路与电动转向泵进行电连接。
所述上框架支架单元包括与车架横梁相平行的前U型梁、中U型梁、后U型梁,前U型梁与车架横梁的间距、中U型梁与车架横梁的间距、后U型梁与车架横梁的间距依次增大,所述前U型梁、中U型梁、后U型梁的底部两端都与车架左纵梁、车架右纵梁的顶部相连接,前U型梁、中U型梁、后U型梁的顶部都向上拱起;所述前U型梁的中部经前一梁与中U型梁中部的一面相连接,中U型梁中部的另一面经后三梁、后四梁与后U型梁的中部相连接,前一梁与转向油罐相连接,后三梁、后四梁与控制器相连接。
所述前一梁上开设有转向油罐安装孔,该转向油罐安装孔经连接螺栓与底安装板的一面固定连接,底安装板的另一面与翼固定板的一端相连接,翼固定板的另一端与弧固定板的两端相连接,弧固定板的中部与转向油罐的侧围相连接;所述后三梁、后四梁上开设有控制器安装孔,该控制器安装孔经连接螺栓与控制器的底部相连接,连接螺栓上位于后三梁、后四梁与控制器底部之间的部位上套设有控制器减震软垫。
所述前U型梁的中部经前一梁、前二梁、前三梁、前四梁与中U型梁中部的一面相连接,前一梁、前二梁、前三梁、前四梁依次排布,且两两相互平行;所述中U型梁中部的另一面经后一梁、后二梁、后三梁、后四梁与后U型梁的中部相连接,后一梁、后二梁、后三梁、后四梁依次排布,且两两相互平行。
所述下框架支架单元包括一字梁、左底纵梁、右底纵梁、底一横梁与底二横梁,所述一字梁的两端各经一个梁连接座分别与车架左纵梁、车架右纵梁的内侧面相连接,一字梁的中部经左底纵梁、右底纵梁与车架横梁的中部相连接,左底纵梁、右底纵梁的顶面与底一横梁、底二横梁的底面相连接,底一横梁、底二横梁上设置有转向泵安装孔,该转向泵安装孔依次经连接螺栓、泵减震软垫后与电动转向泵的底部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汽车用电动液压助力转向控制系统中,将电动转向泵作为液压动力源,以使得转向油罐、液压动力源、转向机构成一个闭环的转向液压油路循环,从而适用于电动商用车,同时,还增设有控制器对电动转向泵进行控制,以调整电动转向泵输出液压油的流量,增强转向操纵的轻便性。因此,本实用新型不仅适用于电动商用车,而且转向操纵效果较好。
2、本实用新型汽车用电动液压助力转向控制系统中,控制器的输入端经CAN总线连接线路与整车CAN总线相连接,同时,控制器的输入端经高压连接线路与整车动力电池相连接,使用时,整车CAN总线、整车动力电池经控制器对电动转向泵进行调整与控制,其中,整车CAN总线能通过控制器来调节电动转向泵的工作时间及转速,根据需求合理调整电动转向泵的功率,从而有效降低电量消耗,节能环保,而整车动力电池通则经控制器向电动转向泵输入交流电,以驱动电动转向泵工作,交流电的频率决定了电动转向泵的电机转速,即电动转向泵的机械泵转速,进而决定机械泵内转向液压油的流量。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可控性较强,转向操纵效果较好。
3、本实用新型汽车用电动液压助力转向控制系统中,增设有上框架支架单元、下框架支架单元以适用于电动商用车上转向系统的布置,其中,上框架支架单元中的三根U型梁的底部与车架左纵梁、车架右纵梁的顶部相连接,U型梁的顶部向上拱起,下框架支架单元低于上框架支架单元设置,下框架支架单元夹于车架左纵梁、车架右纵梁之间,该技术特征使得本设计具备上、下两层安装空间,不仅拓展了安装空间,而且上、下两层安装空间相互独立,互不干扰,利于新增的液压动力源及其配套零部件,甚或其余新总成的安装。因此,本实用新型不仅安装空间较大,而且适用于电动商用车上转向系统布置。
4、本实用新型汽车用电动液压助力转向控制系统中,上框架支架单元经车架左纵梁、车架右纵梁与车架横梁以及下框架支架单元相连接,构建为一个相互连接的整体,具备较强的稳固性,尤其当相邻的U型梁之间通过前一梁、前二梁、前三梁、前四梁、后一梁、后二梁、后三梁、后四梁进行连接,以及底梁单元包括左底纵梁、右底纵梁、底一横梁与底二横梁时,牢固性更强,安装部位更多,安装空间更大。因此,本实用新型不仅牢固性较强,而且安装空间较大。
5、本实用新型汽车用电动液压助力转向控制系统中,低压管路为钢管制作,高压管路包括钢管段与软管段,钢管段、软管段压接为一体结构,电动转向泵的出油口依次经软管段、钢管段后与转向机的进油口相通,使用中,钢管段、软管段的结合方式能减少接头,降低漏油风险,同时,软管段还能防止电动转向泵工作时震动带动管路接头松动,避免漏油,此外,低压管路、高压管路中的钢管结构不仅方便管夹固定,而且可有效散热。因此,本实用新型不仅能有效避振、避免漏油,而且便于固定、散热效果较好。
6、本实用新型汽车用电动液压助力转向控制系统中,在电动转向泵的下方设置有泵减震软垫,同时,在控制器的下方设置有控制器减震软垫,该设计具备较强的缓冲效果,使得转向系统所受到的震动很小,利于保护系统内部的零部件,使其不易损坏。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缓冲效果较好,安全性较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控制策略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左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安装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上框架支架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上框架支架单元、控制器的装配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上框架支架单元、转向油罐的装配示意图。
图8是图7中转向油罐、前一梁装配关系的放大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中下框架支架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中下框架支架单元、转向泵的装配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中电动转向泵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中高压管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车架横梁1、车架左纵梁11、车架右纵梁12、上框架支架单元2、前U型梁21、中U型梁22、后U型梁23、前一梁24、前二梁241、前三梁242、前四梁243、后一梁25、后二梁251、后三梁252、后四梁253、下框架支架单元3、一字梁31、梁连接座32、左底纵梁33、右底纵梁34、底一横梁35、底二横梁36、转向油罐4、进油管路41、底安装板42、翼固定板43、弧固定板44、转向油罐安装孔45、转向机5、低压管路51、转向机支架52、电动转向泵6、高压管路61、钢管段611、软管段612、电机62、机械泵63、转向泵安装孔64、泵减震软垫65、机械进油口631、机械出油口632、控制器7、控制线路71、控制器安装孔72、控制器减震软垫73、整车CAN总线8、CAN总线连接线路81、整车动力电池9、高压连接线路91、管路夹具10、连接螺栓13。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见图1至图12,一种汽车用电动液压助力转向控制系统,包括安装框架及其上设置的转向油罐4、转向机5与转向泵,所述转向油罐4与转向泵油路相通,所述安装框架包括车架横梁1及与其两端相连接的车架左纵梁11、车架右纵梁12;
所述转向泵为电动转向泵6,所述转向油罐4的出油口经进油管路41与电动转向泵6的进油口相通,电动转向泵6的出油口经高压管路61与转向机5的进油口相通,转向机5的出油口经低压管路51与转向油罐4的进油口相通,且电动转向泵6经控制线路71与控制器7进行电连接;
所述安装框架还包括上框架支架单元2与下框架支架单元3,所述转向机5经转向机支架52与车架左纵梁11的外侧面相连接,车架左纵梁11、车架右纵梁12的顶部与上框架支架单元2的底部相连接,上框架支架单元2的顶部向上拱起,上框架支架单元2的下方设置有下框架支架单元3,该下框架支架单元3位于车架左纵梁11、车架右纵梁12之间,所述上框架支架单元2与转向油罐4、控制器7相连接,所述下框架支架单元3与电动转向泵6相连接,且高压管路61、低压管路51经管路夹具10与车架横梁1的顶部相连接。
所述电动转向泵6包括电机62与机械泵63,电机62经柔性联轴器与机械泵63相连接;所述转向油罐4经进油管路41与机械泵63的机械进油口631相通,机械泵63的机械出油口632经高压管路61与转向机5相通,且电机62经控制线路71与控制器7进行电连接。
所述低压管路51为钢管制作,所述高压管路61包括钢管段611与软管段612,电动转向泵6的出油口依次经软管段612、钢管段611后与转向机5的进油口相通,且软管段612的直径大于钢管段611的直径。
所述控制器7的输入端经CAN总线连接线路81与整车CAN总线8相连接,所述控制器7的输入端经高压连接线路91与整车动力电池9相连接,所述控制器7的输出端经控制线路71与电动转向泵6进行电连接。
所述上框架支架单元2包括与车架横梁1相平行的前U型梁21、中U型梁22、后U型梁23,前U型梁21与车架横梁1的间距、中U型梁22与车架横梁1的间距、后U型梁23与车架横梁1的间距依次增大,所述前U型梁21、中U型梁22、后U型梁23的底部两端都与车架左纵梁11、车架右纵梁12的顶部相连接,前U型梁21、中U型梁22、后U型梁23的顶部都向上拱起;所述前U型梁21的中部经前一梁24与中U型梁22中部的一面相连接,中U型梁22中部的另一面经后三梁252、后四梁253与后U型梁23的中部相连接,前一梁24与转向油罐4相连接,后三梁252、后四梁253与控制器7相连接。
所述前一梁24上开设有转向油罐安装孔45,该转向油罐安装孔45经连接螺栓13与底安装板42的一面固定连接,底安装板42的另一面与翼固定板43的一端相连接,翼固定板43的另一端与弧固定板44的两端相连接,弧固定板44的中部与转向油罐4的侧围相连接;所述后三梁252、后四梁253上开设有控制器安装孔72,该控制器安装孔72经连接螺栓13与控制器7的底部相连接,连接螺栓13上位于后三梁252、后四梁253与控制器7底部之间的部位上套设有控制器减震软垫73。
所述前U型梁21的中部经前一梁24、前二梁241、前三梁242、前四梁243与中U型梁22中部的一面相连接,前一梁24、前二梁241、前三梁242、前四梁243依次排布,且两两相互平行;所述中U型梁22中部的另一面经后一梁25、后二梁251、后三梁252、后四梁253与后U型梁23的中部相连接,后一梁25、后二梁251、后三梁252、后四梁253依次排布,且两两相互平行。
所述下框架支架单元3包括一字梁31、左底纵梁33、右底纵梁34、底一横梁35与底二横梁36,所述一字梁31的两端各经一个梁连接座32分别与车架左纵梁11、车架右纵梁12的内侧面相连接,一字梁31的中部经左底纵梁33、右底纵梁34与车架横梁1的中部相连接,左底纵梁33、右底纵梁34的顶面与底一横梁35、底二横梁36的底面相连接,底一横梁35、底二横梁36上设置有转向泵安装孔64,该转向泵安装孔64依次经连接螺栓13、泵减震软垫65后与电动转向泵6的底部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说明如下:
本实用新型采用电动液压助力转向泵(简称电动转向泵)以代替常规泵,从而适应电动商用车转向系统(尤其适用于可翻转驾驶室的电动卡车)的正常发挥,同时,为电动转向泵专配有控制器以增强可控性,提高转向操纵的便利性。此外,考虑电动转向泵的控制策略及零部件布置,特意设计了一种双层的布置框架以实现转向系统中各个零部件的安装,该双层的布置框架主要包括上框架支架单元与下框架支架单元。
安装时,上框架支架单元位于车架左纵梁、车架右纵梁的上方,下框架支架单元位于车架左纵梁、车架右纵梁之间,上框架支架单元负责与转向油罐、控制器进行连接,下框架支架单元负责与转向泵进行连接,同时,车架左纵梁经转向机支架与转向机相连接。双层的布置框架具备上下两层空间,安装位置很多,安装空间很大,且上、下层空间互不干扰,互不影响,不仅利于电动转向泵及控制器总成的安装、拆卸和维修,而且可以用来布置其它总成,提高其性价比。此外,上层安装空间与车架上翼面配合安装,下层安装空间与车架下翼面配合安装,且借助于车架横梁形成一体,更加稳固,尤其当相邻的U型梁之间通过前一梁、前二梁、前三梁、前四梁、后一梁、后二梁、后三梁、后四梁进行连接,以及当底梁单元包括左底纵梁、右底纵梁、底一横梁与底二横梁时,牢固性更强,安装部位更多,安装空间更大。此外,虽然本设计的附图中根据整车布置将转向油罐、电动转向泵、控制器布置在车架内侧,相对靠右,但本设计并不限定如此,本设计也可以进行变通,零部件左右更换位置:即使用在转向机右置结构的车型上;转向油罐、电动转向泵及控制器布置也可以根据不同车辆的整体规划,布置在车架左侧或其它位置;管路走向也可以进行适当的调整。
应用时,转向液压油从转向油罐经进油管路到电动转向泵,升压后经高压管路到转向机,作用于转向机后经低压管路回到转向油罐,完成一次转向液压油在转向液压管路的循环。整车CAN总线通过CAN总线连接线路与控制器连接,决定控制器是否工作及输出的电压和频率;整车动力电池通过高压连接线路与控制器连接,为控制器输入高压直流电;控制器通过连接线路与电动转向泵连接,高压直流电经过控制器变成交流电驱动电动转向泵工作,交流电的频率决定了电动转向泵中的电机的转速,即电动转向泵中的机械泵的转速,进而决定机械泵内转向液压油的流量。整车CAN总线通过控制器来调节电动转向泵的工作时间及转速,根据需求合理调整电动转向泵的功率,可有效降低电量消耗,节能环保。本设计也可进行简化为:设定控制器输出定频率的交流电,驱动电动转向泵中的电机为恒转速,即机械泵恒转速。
实施例1:
参见图1至图12,一种汽车用电动液压助力转向控制系统,包括安装框架及其上设置的转向油罐4、转向机5与转向泵,所述转向油罐4与转向泵油路相通,所述安装框架包括车架横梁1及与其两端相连接的车架左纵梁11、车架右纵梁12;所述转向泵为电动转向泵6,所述转向油罐4的出油口经进油管路41与电动转向泵6的进油口相通,电动转向泵6的出油口经高压管路61与转向机5的进油口相通,转向机5的出油口经低压管路51与转向油罐4的进油口相通,且电动转向泵6经控制线路71与控制器7进行电连接;所述安装框架还包括上框架支架单元2与下框架支架单元3,所述转向机5经转向机支架52与车架左纵梁11的外侧面相连接,车架左纵梁11、车架右纵梁12的顶部与上框架支架单元2的底部相连接,上框架支架单元2的顶部向上拱起,上框架支架单元2的下方设置有下框架支架单元3,该下框架支架单元3位于车架左纵梁11、车架右纵梁12之间,所述上框架支架单元2与转向油罐4、控制器7相连接,所述下框架支架单元3与电动转向泵6相连接,且高压管路61、低压管路51经管路夹具10与车架横梁1的顶部相连接。
一种上述汽车用电动液压助力转向控制系统的使用方法,所述所述使用方法包括至少一次转向液压油的循环,一次转向液压油的循环包括以下步骤:转向液压油先从转向油罐4经进油管路41流入电动转向泵6中进行增压,增压后的转向液压油再从电动转向泵6中流出,并经高压管路61流入转向机5中,作用于转向机5后的转向液压油经低压管路51回到转向油罐4以完成一次转向液压油的循环,其中,转向液压油在电动转向泵6的增压由控制器7通过控制线路71进行控制。
实施例2:
基本内容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电动转向泵6包括电机62与机械泵63,电机62经柔性联轴器与机械泵63相连接;所述转向油罐4经进油管路41与机械泵63的机械进油口631相通,机械泵63的机械出油口632经高压管路61与转向机5相通,且电机62经控制线路71与控制器7进行电连接。所述低压管路51为钢管制作,所述高压管路61包括钢管段611与软管段612,电动转向泵6的出油口依次经软管段612、钢管段611后与转向机5的进油口相通,且软管段612的直径大于钢管段611的直径。
实施例3:
基本内容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控制器7的输入端经CAN总线连接线路81与整车CAN总线8相连接,所述控制器7的输入端经高压连接线路91与整车动力电池9相连接,所述控制器7的输出端经控制线路71与电动转向泵6进行电连接。
所述控制器7通过控制线路71进行控制包括以下两种工艺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的结合:第一种工艺:整车CAN总线8经CAN总线连接线路81决定控制器7是否工作及控制器7输出的电压和频率,以调节电动转向泵6的工作时间及转速;第二种工艺:整车动力电池9经高压连接线路91向控制器7输入高压直流电,高压直流电经控制器7变成交流电,控制器7再经控制线路71向电动转向泵6输入交流电以驱动电动转向泵6工作,交流电的频率决定了电动转向泵6中的电机62转速,电机62决定电动转向泵6中的机械泵63的转速,进而对机械泵63内转向液压油的增压进行控制。
实施例4:
基本内容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上框架支架单元2包括与车架横梁1相平行的前U型梁21、中U型梁22、后U型梁23,前U型梁21与车架横梁1的间距、中U型梁22与车架横梁1的间距、后U型梁23与车架横梁1的间距依次增大,所述前U型梁21、中U型梁22、后U型梁23的底部两端都与车架左纵梁11、车架右纵梁12的顶部相连接,前U型梁21、中U型梁22、后U型梁23的顶部都向上拱起;所述前U型梁21的中部经前一梁24与中U型梁22中部的一面相连接,中U型梁22中部的另一面经后三梁252、后四梁253与后U型梁23的中部相连接,前一梁24与转向油罐4相连接,后三梁252、后四梁253与控制器7相连接。
实施例5:
基本内容同实施例4,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前一梁24上开设有转向油罐安装孔45,该转向油罐安装孔45经连接螺栓13与底安装板42的一面固定连接,底安装板42的另一面与翼固定板43的一端相连接,翼固定板43的另一端与弧固定板44的两端相连接,弧固定板44的中部与转向油罐4的侧围相连接;所述后三梁252、后四梁253上开设有控制器安装孔72,该控制器安装孔72经连接螺栓13与控制器7的底部相连接,连接螺栓13上位于后三梁252、后四梁253与控制器7底部之间的部位上套设有控制器减震软垫73。所述前U型梁21的中部经前一梁24、前二梁241、前三梁242、前四梁243与中U型梁22中部的一面相连接,前一梁24、前二梁241、前三梁242、前四梁243依次排布,且两两相互平行;所述中U型梁22中部的另一面经后一梁25、后二梁251、后三梁252、后四梁253与后U型梁23的中部相连接,后一梁25、后二梁251、后三梁252、后四梁253依次排布,且两两相互平行。
实施例6:
基本内容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下框架支架单元3包括一字梁31、左底纵梁33、右底纵梁34、底一横梁35与底二横梁36,所述一字梁31的两端各经一个梁连接座32分别与车架左纵梁11、车架右纵梁12的内侧面相连接,一字梁31的中部经左底纵梁33、右底纵梁34与车架横梁1的中部相连接,左底纵梁33、右底纵梁34的顶面与底一横梁35、底二横梁36的底面相连接,底一横梁35、底二横梁36上设置有转向泵安装孔64,该转向泵安装孔64依次经连接螺栓13、泵减震软垫65后与电动转向泵6的底部相连接。

Claims (8)

1.一种汽车用电动液压助力转向控制系统,包括安装框架及其上设置的转向油罐(4)、转向机(5)与转向泵,所述转向油罐(4)与转向泵油路相通,所述安装框架包括车架横梁(1)及与其两端相连接的车架左纵梁(11)、车架右纵梁(12),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向泵为电动转向泵(6),所述转向油罐(4)的出油口经进油管路(41)与电动转向泵(6)的进油口相通,电动转向泵(6)的出油口经高压管路(61)与转向机(5)的进油口相通,转向机(5)的出油口经低压管路(51)与转向油罐(4)的进油口相通,且电动转向泵(6)经控制线路(71)与控制器(7)进行电连接;
所述安装框架还包括上框架支架单元(2)与下框架支架单元(3),所述转向机(5)经转向机支架(52)与车架左纵梁(11)的外侧面相连接,车架左纵梁(11)、车架右纵梁(12)的顶部与上框架支架单元(2)的底部相连接,上框架支架单元(2)的顶部向上拱起,上框架支架单元(2)的下方设置有下框架支架单元(3),该下框架支架单元(3)位于车架左纵梁(11)、车架右纵梁(12)之间,所述上框架支架单元(2)与转向油罐(4)、控制器(7)相连接,所述下框架支架单元(3)与电动转向泵(6)相连接,且高压管路(61)、低压管路(51)经管路夹具(10)与车架横梁(1)的顶部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用电动液压助力转向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转向泵(6)包括电机(62)与机械泵(63),电机(62)经柔性联轴器与机械泵(63)相连接;所述转向油罐(4)经进油管路(41)与机械泵(63)的机械进油口(631)相通,机械泵(63)的机械出油口(632)经高压管路(61)与转向机(5)相通,且电机(62)经控制线路(71)与控制器(7)进行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用电动液压助力转向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压管路(51)为钢管制作,所述高压管路(61)包括钢管段(611)与软管段(612),电动转向泵(6)的出油口依次经软管段(612)、钢管段(611)后与转向机(5)的进油口相通,且软管段(612)的直径大于钢管段(611)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汽车用电动液压助力转向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7)的输入端经CAN总线连接线路(81)与整车CAN总线(8)相连接,所述控制器(7)的输入端经高压连接线路(91)与整车动力电池(9)相连接,所述控制器(7)的输出端经控制线路(71)与电动转向泵(6)进行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汽车用电动液压助力转向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框架支架单元(2)包括与车架横梁(1)相平行的前U型梁(21)、中U型梁(22)、后U型梁(23),前U型梁(21)与车架横梁(1)的间距、中U型梁(22)与车架横梁(1)的间距、后U型梁(23)与车架横梁(1)的间距依次增大,所述前U型梁(21)、中U型梁(22)、后U型梁(23)的底部两端都与车架左纵梁(11)、车架右纵梁(12)的顶部相连接,前U型梁(21)、中U型梁(22)、后U型梁(23)的顶部都向上拱起;所述前U型梁(21)的中部经前一梁(24)与中U型梁(22)中部的一面相连接,中U型梁(22)中部的另一面经后三梁(252)、后四梁(253)与后U型梁(23)的中部相连接,前一梁(24)与转向油罐(4)相连接,后三梁(252)、后四梁(253)与控制器(7)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汽车用电动液压助力转向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一梁(24)上开设有转向油罐安装孔(45),该转向油罐安装孔(45)经连接螺栓(13)与底安装板(42)的一面固定连接,底安装板(42)的另一面与翼固定板(43)的一端相连接,翼固定板(43)的另一端与弧固定板(44)的两端相连接,弧固定板(44)的中部与转向油罐(4)的侧围相连接;所述后三梁(252)、后四梁(253)上开设有控制器安装孔(72),该控制器安装孔(72)经连接螺栓(13)与控制器(7)的底部相连接,连接螺栓(13)上位于后三梁(252)、后四梁(253)与控制器(7)底部之间的部位上套设有控制器减震软垫(73)。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汽车用电动液压助力转向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U型梁(21)的中部经前一梁(24)、前二梁(241)、前三梁(242)、前四梁(243)与中U型梁(22)中部的一面相连接,前一梁(24)、前二梁(241)、前三梁(242)、前四梁(243)依次排布,且两两相互平行;所述中U型梁(22)中部的另一面经后一梁(25)、后二梁(251)、后三梁(252)、后四梁(253)与后U型梁(23)的中部相连接,后一梁(25)、后二梁(251)、后三梁(252)、后四梁(253)依次排布,且两两相互平行。
8.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汽车用电动液压助力转向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框架支架单元(3)包括一字梁(31)、左底纵梁(33)、右底纵梁(34)、底一横梁(35)与底二横梁(36),所述一字梁(31)的两端各经一个梁连接座(32)分别与车架左纵梁(11)、车架右纵梁(12)的内侧面相连接,一字梁(31)的中部经左底纵梁(33)、右底纵梁(34)与车架横梁(1)的中部相连接,左底纵梁(33)、右底纵梁(34)的顶面与底一横梁(35)、底二横梁(36)的底面相连接,底一横梁(35)、底二横梁(36)上设置有转向泵安装孔(64),该转向泵安装孔(64)依次经连接螺栓(13)、泵减震软垫(65)后与电动转向泵(6)的底部相连接。
CN201721881058.7U 2017-12-28 2017-12-28 汽车用电动液压助力转向控制系统 Active CN2078757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881058.7U CN207875754U (zh) 2017-12-28 2017-12-28 汽车用电动液压助力转向控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881058.7U CN207875754U (zh) 2017-12-28 2017-12-28 汽车用电动液压助力转向控制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875754U true CN207875754U (zh) 2018-09-18

Family

ID=635043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881058.7U Active CN207875754U (zh) 2017-12-28 2017-12-28 汽车用电动液压助力转向控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87575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67697A (zh) * 2019-09-12 2020-01-10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一种散热转向系统的布置结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67697A (zh) * 2019-09-12 2020-01-10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一种散热转向系统的布置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85398A (zh) 汽车用电动液压助力转向控制系统及使用方法
CN204900045U (zh) 卡车
CN105752152A (zh) 一种汽车电动液压助力转向系统
CN207875754U (zh) 汽车用电动液压助力转向控制系统
CN111824251A (zh) 一种节能型智能电液转向系统及控制方法
JP5705327B2 (ja) 自動車液圧装置のためのポンプハウジングおよびその使用法
CN206456437U (zh) 汽车底盘及汽车
CN207389305U (zh) 电动卡车用组合支架总成
CN205292779U (zh) 大型全承载客车的集中布置式电动液压助力转向系统
CN107407294A (zh) 用于车辆的液压机械悬架
CN109268351B (zh) 一种输出液压油降温式转向机集合系统
CN105667285B (zh) 一种一体式电动汽车冷却系统
CN107985408A (zh) 商用车转向装置及周边总成双层布置框架
CN104786813B (zh) 混合动力汽车及其前舱
CN201049602Y (zh) 手动式液压自卸电瓶三轮车
CN209053154U (zh) 电动装载机液压泵的安装结构
CN108032902A (zh) 商用车电动液压助力转向装置及使用方法
CN202879576U (zh) 卡车转向散热装置
CN201961388U (zh) 一种轿车的前舱骨架
CN207875755U (zh) 商用车电动液压助力转向装置
CN109109646B (zh) 液压悬置刚度调节系统、刚度调节方法及汽车
CN109484477B (zh) 一种带转向油温散热器的转向系统
CN102501906A (zh) 前置18米快速公交车空调状态驾驶区结构布置系统
CN208324855U (zh) 纯电动汽车的铝合金动力总成安装装置
CN209274707U (zh) 一种用于电动汽车附件集成安装的副车架及其连接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