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860126U - 一种汽车及其防护杠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及其防护杠组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7860126U CN207860126U CN201721548926.XU CN201721548926U CN207860126U CN 207860126 U CN207860126 U CN 207860126U CN 201721548926 U CN201721548926 U CN 201721548926U CN 207860126 U CN207860126 U CN 20786012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adar sensor
- shell
- bumper
- holder
- thick stic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Radar Systems Or Detail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及其防护杠组件,该防护杠组件包括杠体、支架及雷达传感器,支架用于安装雷达传感器并与杠体连接,支架包括一壳体,雷达传感器设置于壳体内部。通过这种防护杠组件,本实用新型能够降低甚至消除了杠体对雷达传感器的干涉,提高雷达传感器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及其防护杠组件。
背景技术
雷达传感器是倒车时或泊车时的安全辅助装置,一般分为前雷达和后雷达,由超声波传感器(俗称探头)、控制器和显示器(或蜂鸣器) 等部分组成。能以声音或者更为直观的显示告知驾驶员周围障碍物的情况,解除了驾驶员泊车、倒车和启动车辆时前后左右探视所引起的困扰,并帮助驾驶员扫除了视野死角和视线模糊的缺陷,提高驾驶的安全性。
现有技术中,雷达传感器一般安装汽车防护杠的挡泥板上,这种安装方式会因为防护杠的杠体的存在而遮挡雷达传感器,从而干扰雷达传感器的检测,同时,这种安装方式会使得雷达传感器裸露在外面,导致雷达传感器的安全隐患大大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提供一种汽车及其防护杠组件,旨在解决雷达传感器安装在挡泥板上时,杠体干涉雷达传感器以及雷达传感器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汽车的防护杠组件,其中,该防护杠组件包括杠体、支架及雷达传感器,支架用于安装雷达传感器并与杠体连接,支架包括一壳体,雷达传感器设置于壳体内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汽车,其中,该汽车包括如上所述的防护杠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实用新型通过提供一种汽车的防护杠组件,该防护杠组件包括杠体、支架及雷达传感器,支架用于安装雷达传感器并与杠体连接,使得雷达传感器安装在杠体上,降低甚至消除了杠体对雷达传感器的干涉,且支架包括一壳体,雷达传感器设置于壳体内部,使得雷达传感器被壳体保护,提高了雷达传感器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护杠组件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壳体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支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雷达传感器与壳体装配的截面示意图;
图6是图4中雷达传感器与壳体装配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请参阅图1,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护杠组件10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防护杠组件10包括杠体11、支架12及雷达传感器13。
杠体11是用于装在汽车上的配件,常置于汽车前包围外,主要的作用是保护汽车前部不受碰撞。在发生激烈碰撞时,杠体11能够产生吸收和缓冲外界冲击力的作用,防护车身前部及引擎的安全,从而减少汽车内乘员在碰撞所受到的伤害,也具备对行人安全保护的功能。
其中,杠体11包括管状本体111,可以理解的,该管状本体111可以是杠体11的部分本体,即杠体11部分呈管状,也可以是杠体11的全部本体,也即杠体11全部呈管状。
可选的,管状本体111可以为方管、圆管或其他形状的管体,本实施例图示中以管状本体111为圆管且杠体11全部呈圆管为例,该圆管折弯形成杠体11,进一步的,管状本体111可以为空心管,也可以为实心管。
参阅图2,支架12与杠体11连接且包括一壳体121。
可选的,壳体121包括前盖组件1211及后盖组件1212,前盖组件 1211与后盖组件1212连接并形成一封闭空间1213,其中,前盖组件1211 及后盖组件1212均可通过板状本体折弯成型,折弯成型后的前盖组件 1211及后盖组件1212对接即可形成上述的封闭空间1213。
在其他实施例中,前盖组件1211与后盖组件1212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形成,比如通过一体成型工艺形成两个半球体作为本实施例中的前盖组件1211与后盖组件1212,两个半球体内部中空并对接形成上述的封闭空间1213。
此外,壳体121也可以通过一板状本体多次折弯形成上述的封闭空间1213。
可选的,壳体121可以为透明壳体121,也可以为不透明壳体121。
进一步的,壳体121设有接线孔1214,且接线孔1214的数量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接线孔1214设置于壳体的不同侧,本实施例图示中,以两个接线孔1214为例,且两个接线孔1214设置于后盖组件1212不同的两侧。
其中,在至少两个接线孔1214处设有出线圈1215及胶塞1216,出线圈1215用于与至少两个接线孔1214中的一个嵌合,胶塞1216用于封设其他的接线孔1214。
参阅图3,壳体121还设有通孔1217,可选的,该通孔1217设置于壳体121与接线孔1214的不同侧,本实施例图示中,该通孔1217设置于前盖组件1211。
进一步参阅图2,支架12还包括连接件122,连接件122与壳体121 连接并箍设于杠体11的管状本体111,该箍设连接的方式方便安装及拆卸,且能够根据实际所需位置进行调节。
可选的,连接件122包括第一连接部1221及第二连接部1222,第一连接部1221与壳体121连接,第二连接部1222与第一连接部1221 连接以与第一连接部1221共同箍设于管状本体111。
可选的,第一连接部1221与第二连接部1222为弧形板体,弧形板体与管状本体111的圆管配合,能够使得连接件122相对于管状本体111 的角度可调节,进而使得壳体121相对于管状本体111的角度可调节。
可以理解的,连接件122也可以为一个单体结构,单体结构的连接件122的一端与壳体连接,另一端在环绕管状本体111的方向上延伸以箍设于管状本体111。
可选的,单体结构的连接件122为弧形板体。
参阅图4,支架12进一步包括承载机构123,承载机构123设置于壳体121的内部。
其中,承载机构123包括套筒座123a,套筒座123a在壳体121内部与壳体121连接,且围设形成一腔体1231,该腔体1231与通孔1217 对接设置,以使得腔体1231通过通孔1217与壳体121外部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套筒座123a在壳体121的前盖组件1211与后盖组件1212形成的封闭空间1213内与前盖组件1211连接。
进一步的,承载机构123还包括弹性件123b,弹性件123b设置于腔体1231内,且在靠近通孔1217的一侧贴设于套筒座123a的内壁。
可选的,弹性件123b为弹性密封圈。
进一步的,承载机构123还包括固定件123c及垫片123d。
固定件123c用于在套筒座123a远离通孔1217的一端与套筒座123a 连接,垫片123d设置于固定件123c靠近通孔1217的一侧。
可选的,固定件123c为塑料固定件,垫片123d为塑料垫片。
共同参阅图4及图5,雷达传感器13安装于支架12且设置于壳体 121内部。
在本实施例中,雷达传感器13设置于壳体121的前盖组件1211与后盖组件1212形成的封闭空间1213内。
具体的,雷达传感器13在雷达传感器13的探头131面向通孔1217 的方向插设于套筒座123a,以使得探头131与通孔1217对应设置,进而通过通孔1217对壳体121外部进行扫描探测的工作。
其中,在雷达传感器13插设于套筒座123a的安装过程中,使得弹性件123b套设于探头131,且与套筒座121a的内壁弹性抵接,以弹性固定探头。
可以理解的,不同的雷达传感器13的探头131具有不同的规格尺寸,本实施例中通过弹性件123b套设于探头131,使得在探头131的规格尺寸在一定阈值范围内时,不同规格尺寸的探头131可以通过弹性件 123b的弹性压缩或膨胀弹性固定探头131,防止由于探头131的规格尺寸与套筒座123a不匹配时,探头131的安装位置出现误差,提高了产品的通用性,且弹性件123b与套筒座121a的内壁弹性抵接,能够对腔体 1231起到密封作用,以防止壳体121外部的如灰尘、雨水等物质进入壳体121内部,进而对壳体121内部的雷达传感器13起防护作用。
进一步的,在雷达传感器13插设于套筒座123a后,将固定件123c 在雷达传感器13远离探头131的一侧与套筒座123a连接,以在背离雷达传感器13插设的方向上止挡雷达传感器13,防止雷达传感器13与套筒座123a脱落。
可选的,如图5所示,在将固定件123c与套筒座123a连接之前,还可以将垫片123d设置于固定件123c靠近雷达传感器13的一侧,使得固定件123c与套筒座123a连接后,通过垫片123d弹性压持雷达传感器 13。
参阅图6,在雷达传感器13安装于壳体121内部之后,雷达传感器13的接线端132通过接线孔1214与外部接线,可以理解的,不同的雷达传感器13具有不同方向的接线端132,本实施例中通过位于壳体121 不同侧的至少两个接线孔1214,使得不同方向的接线端132可通过相应的接线孔1214接线,提高了产品的通用性。
比如,在本实施例图示中,两个接线孔1214设置于壳体121的后盖组件1212不同的两侧,两个接线孔1214可以满足两个不同方向的接线端132接线,且在其中一个接线孔1214用于接线时,出线圈1215与该接线孔1214嵌合,使得接线端123通过出线圈1215接线,而另一个接线孔1214不用于接线,则通过胶塞1216封设该接线孔1214。
进一步参阅图1,本实施例的防护杠组件10还包括挡泥板14,挡泥板14与杠体11连接,以与杠体11共同保护汽车前部不受碰撞,且能够防止泥沙溅射对汽车造成污染。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该汽车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防护组件10。
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的防护杠组件实施例包括杠体、支架及雷达传感器,支架用于安装雷达传感器并与杠体连接,使得雷达传感器安装在杠体上,降低甚至消除了杠体对雷达传感器的干涉,且支架包括一壳体,雷达传感器设置于壳体内部,使得雷达传感器被壳体保护,提高了雷达传感器的安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汽车的防护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杠组件包括杠体、支架及雷达传感器,所述支架用于安装所述雷达传感器并与所述杠体连接,所述支架包括一壳体,所述雷达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前盖组件及后盖组件,所述前盖组件与所述后盖组件连接并形成一封闭空间,所述雷达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封闭空间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进一步包括连接件,所述杠体包括管状本体,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壳体连接并箍设于所述管状本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设有接线孔,所述接线孔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所述至少两个接线孔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不同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设有通孔,所述支架进一步包括承载机构,所述承载机构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以用于承载所述雷达传感器,且使得所述雷达传感器的探头与所述通孔对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护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机构包括套筒座,所述套筒座在所述壳体内部与所述壳体连接,且围设形成一腔体,所述腔体与所述通孔对接设置以使得所述腔体与所述壳体外部连通,所述雷达传感器在所述探头面向所述通孔的方向上插设于所述套筒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护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机构进一步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套设于所述探头且与所述套筒座的内壁弹性抵接,以弹性固定所述探头。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护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机构进一步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在所述雷达传感器远离所述探头的一侧与所述套筒座连接,以在背离所述插设的方向上止挡所述雷达传感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护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靠近所述雷达传感器的一侧设有垫片,以弹性压持所述雷达传感器。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防护杠组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548926.XU CN207860126U (zh) | 2017-11-16 | 2017-11-16 | 一种汽车及其防护杠组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548926.XU CN207860126U (zh) | 2017-11-16 | 2017-11-16 | 一种汽车及其防护杠组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7860126U true CN207860126U (zh) | 2018-09-14 |
Family
ID=634754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1548926.XU Active CN207860126U (zh) | 2017-11-16 | 2017-11-16 | 一种汽车及其防护杠组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7860126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963044A (zh) * | 2017-11-16 | 2018-04-27 | 广东东箭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及其防护杠组件 |
-
2017
- 2017-11-16 CN CN201721548926.XU patent/CN207860126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963044A (zh) * | 2017-11-16 | 2018-04-27 | 广东东箭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及其防护杠组件 |
CN107963044B (zh) * | 2017-11-16 | 2020-08-07 | 广东东箭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及其防护杠组件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4492823B2 (ja) | 車両用衝突検知装置 | |
US8368587B2 (en) | In-vehicle radar device and cover for in-vehicle radar device | |
US10668881B2 (en) | Collision detection device for vehicle | |
JP5967056B2 (ja) | 車両用衝突検知装置 | |
CN103909976A (zh) | 用于车辆的护轮板 | |
CN102795183A (zh) | 一种防止汽车被水淹的装置 | |
CN207860126U (zh) | 一种汽车及其防护杠组件 | |
JP6233651B2 (ja) | 車両用衝突検知装置 | |
JP5392315B2 (ja) | 車両用衝突検知装置 | |
JP3093787B2 (ja) | 燃料タンクにおける装置 | |
JP6036636B2 (ja) | 車両用衝突検知装置 | |
JP6201909B2 (ja) | 車両用衝突検知装置 | |
CN107963044A (zh) | 一种汽车及其防护杠组件 | |
JP2008126706A (ja) | 車両用ミラー・方向指示器装置 | |
JP5323799B2 (ja) | 車両のシール構造 | |
CN202906091U (zh) | 一种具有防水结构的车载电子设备连接器 | |
JP5888313B2 (ja) | 車両用側突検知装置 | |
JP5924548B2 (ja) | 車両用衝突検知装置 | |
CN205168651U (zh) | 一种带有吸音材料的挡泥板 | |
JP2015217811A (ja) | 自動車の電装品取付け構造 | |
JP2016088456A (ja) | 車両用衝突検知装置 | |
CN219382352U (zh) | 汽车雷达传感器壳体 | |
CN216772802U (zh) | 电动汽车用声音提示器的壳体 | |
JP2009030621A (ja) | ワイヤーステー | |
CN221446283U (zh) | 一种车载式雷达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