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860116U - 用于车辆的固定机构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用于车辆的固定机构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860116U
CN207860116U CN201721892651.1U CN201721892651U CN207860116U CN 207860116 U CN207860116 U CN 207860116U CN 201721892651 U CN201721892651 U CN 201721892651U CN 207860116 U CN207860116 U CN 2078601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
vehicle
clamping component
bayonet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89265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梅
林永亮
张晓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O Hold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O Nextev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O Nextev Ltd filed Critical NIO Nextev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8601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8601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固定机构及车辆。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卡接构件的固定强度以及可拆卸次数不足的问题。为此,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包括线束,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第一卡接构件和第二卡接构件,第一卡接构件与第二卡接构件能够分别从两个不同的方向将线束卡接固定,从而有效增强固定机构的固定强度,以使线束能够稳定地固定至固定机构,进而有效避免现有卡接构件固定强度较弱的问题;同时,由于第一卡接构件与第二卡接构件并没有设置任何需要依靠形变来固定或拆卸线束的结构,从而使得固定机构能够具有极高的强度,进而极大程度地提升固定机构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用于车辆的固定机构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固定机构及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技术人员在保证生产质量的基础上,开始不断追求生产的高效性。例如,为了有效提升车辆的装配效率和维修效率,设计人员通常都会在车辆内设置多处由卡接构件固定的装配位置。特别是对于车辆的线束系统而言,由于卡接构件不仅具有安装高效的特点,同时将线束从卡接构件上拆除时也十分方便;因此,卡接构件被大量应用于车辆的线束系统。
进一步地,为了满足售后车辆可能需要反复拆卸和安装线束的需求,现有车辆通常都会采用带有倒扣的卡接构件来固定线束。同时,为了增大卡接构件对线束的卡接力,技术人员通常都会采用增大倒扣长度以及减小弯折角度的方式来有效满足使用需求。但是,在卡接构件的实际生产过程中,倒扣的长度和弯折角度往往会受限于加工模具的空间结构,因此,现有的卡接构件通常无法提供较大的卡接力;此外,卡接构件的倒扣长度越长,倒扣结构的强度也就越弱,从而很容易导致倒扣被折断,进而使得卡接构件的使用寿命减短的问题。
相应地,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用于车辆的固定机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即为了解决现有卡接构件的固定强度以及可拆卸次数不足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的固定机构,所述车辆包括被固定元件,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至少两个卡接构件;所述至少两个卡接构件能够分别从不同方向将所述被固定元件卡接固定。
在上述用于车辆的固定机构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至少两个卡接构件包括第一卡接构件和第二卡接构件;所述第一卡接构件包括用于卡接所述被固定元件的第一卡口,所述第二卡接构件包括用于卡接所述被固定元件的第二卡口;其中,所述第一卡口的开口方向与所述第二卡口的开口方向不同。
在上述用于车辆的固定机构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卡口的开口方向与所述第二卡口的开口方向基本垂直。
在上述用于车辆的固定机构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卡口的至少一部分形状与所述被固定元件的形状相匹配;并且/或者所述第二卡口的至少一部分形状与所述被固定元件的形状相匹配。
在上述用于车辆的固定机构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卡接构件与所述第二卡接构件呈间隔设置。
在上述用于车辆的固定机构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固定机构还包括限位构件,所述限位构件用于对所述被固定元件进行限位,以便防止所述被固定元件从所述第一卡口或所述第二卡口中脱出。
在上述用于车辆的固定机构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限位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卡接构件与所述第二卡接构件之间。
在上述用于车辆的固定机构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固定机构还包括固定构件,所述第一卡接构件和所述第二卡接构件均设置在所述固定构件上。
本实用新型还要求保护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上述任一项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固定机构。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车辆包括线束,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车辆的固定机构包括第一卡接构件和第二卡接构件,所述第一卡接构件与所述第二卡接构件能够分别从两个不同的方向将所述线束卡接固定,从而有效增强所述固定机构的固定强度,以使所述线束能够稳定地固定至所述固定机构,进而有效避免现有卡接构件固定强度较弱的问题;同时,由于所述第一卡接构件与所述第二卡接构件并没有设置任何需要依靠形变来固定或拆卸所述线束的结构,从而使得所述固定机构能够具有极高的强度,进而极大程度地提升所述固定机构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车辆的固定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用于车辆的固定机构结合线束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2、线束;11、第一卡接构件;111、第一卡口;12、第二卡接构件;121、第二卡口;13、固定构件;14、限位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对其作出调整,以便适应具体的应用场合。例如,尽管说明书中是结合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车辆的固定机构固定线束的情况来进行描述的,但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车辆的固定机构显然还可以用于固定所述车辆的其他元件。这种被固定对象的改变并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因此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上”、“左”、“右”、“前”、“后”、“内”、“外”等方位用词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配合”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基于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卡接构件通常都是采用倒扣结构对被固定元件进行卡接固定,但是,这种倒扣结构很难提供较大的卡接力,并且多次拆卸被固定元件后,倒扣结构很容易被折断,从而导致卡接构件被损坏的问题。为了解决现有卡接构件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的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至少两个卡接构件,所述至少两个卡接构件能够分别从不同方向将被固定元件卡接固定,从而使得所述被固定元件能够从多个方向被卡接固定,进而有效增大所述固定机构的固定强度,以便极大程度地提高所述固定机构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接着参阅图1对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机构的具体结构进行详细说明,该图为用于车辆的固定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机构包括固定构件13以及沿固定构件13的长度方向呈间隔设置的第一卡接构件11和第二卡接构件12,并且第一卡接构件11与第二卡接构件12能够分别从两个不同的方向将被固定元件卡接固定。在本优选实施例中,第一卡接构件11和第二卡接构件12均为板状结构,同时,第一卡接构件11和第二卡接构件12面对面设置。可以理解的是,虽然本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的固定机构包括固定构件13,但是,所述固定机构也可以不设置固定构件13,即第一卡接构件11与第二卡接构件12也可以不通过其他元件直接连接在一起。同时,由于第一卡接构件11与第二卡接构件12并没有设置任何需要依靠形变来固定或拆卸所述被固定元件的结构,因此,第一卡接构件11和第二卡接构件12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具有很高的强度,从而使得所述固定机构极不容易被损坏,进而有效延长所述固定机构的使用寿命。此外,又由于第一卡接构件11与第二卡接构件12能够分别从两个不同的方向限制所述被固定元件的移动,使得所述被固定元件能够被稳固地限制至于所述固定机构,从而使得所述固定机构的可靠性得到进一步增强。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虽然本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的固定机构仅包括第一卡接构件11和第二卡接构件12,但是,技术人员显然还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设置更多的卡接构件,使得所述多个卡接构件能够分别从更多的方向将所述被固定元件卡接固定。
接着参阅图1,进一步地,第一卡接构件11包括用于卡接所述被固定元件的第一卡口111,第二卡接构件12包括用于卡接所述被固定元件的第二卡口121,并且第一卡口111和第二卡口121具有不同的开口方向。具体地,在本优选实施例中,第一卡口111的开口方向设置为朝前,而第二卡口121的开口方向设置为朝上;换言之,第一卡接构件11通过设置朝前开口的第一卡口111使得固定至第一卡接构件11中的被固定元件只允许向前移动,而第二卡接构件12则通过设置朝上开口的第二卡口121使得固定至第二卡接构件12中的被固定元件只允许向上移动;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卡接构件11使得所述被固定元件只能向前移动,而第二卡接构件12使得所述被固定元件只能向上移动,因此,所述被固定元件同时固定至第一卡接构件11和第二卡接构件12时,所述被固定元件就会被完全固定。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卡接构件11和第二卡接构件12并没有通过任何形变的方式来实现对所述被固定元件的固定或拆卸,因此,第一卡接构件11和第二卡接构件12不会因为反复产生形变而导致局部疲劳应力过强,进而导致局部断裂的问题,这样的固定方式不仅能够有效保证所述固定机构的固定强度,还能够有效延长所述固定机构的使用寿命。同时,第一卡接构件11和第二卡接构件12通过分别从两个不同的方向对所述被固定元件进行卡合,使得所述被固定元件能够完全被固定,以便有效增强所述固定机构的可靠性。
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虽然在本优选实施例中,第一卡口111的开口方向设置为朝前,第二卡口121的开口方向设置为朝上;但是,技术人员显然还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自行设定第一卡口111和第二卡口121的开口方向。优选地,技术人员将第一卡口111和第二卡口121的开口方向设置成,使得第一卡口111的开口方向与第二卡口121的开口方向之间的夹角大于或等于90度。进一步优选地,第一卡口111的开口方向与第二卡口121的开口方向基本垂直,以便在有效保证固定效果的同时,还能够使得所述被固定元件的固定过程变得更加顺畅。
继续参阅图1,更进一步地,第一卡口111的形状与所述被固定元件的轮廓形状之间至少有一部分相匹配,并且第二卡口121的形状也与所述被固定元件的轮廓形状之间至少有一部分形状相匹配,使得所述被固定元件被固定至第一卡口111和第二卡口121中时,所述被固定元件能够与第一卡口111和第二卡口121的表面充分贴合,使得第一卡口111和第二卡口121能够对所述被固定元件起到更好的固定效果,从而有效增强所述固定机构的固定效果。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自行设定第一卡口111和第二卡口121的具体形状和大小,以使所述被固定元件能够充分贴合至第一卡口111和第二卡口121的底部。
进一步地,第一卡接构件11与第二卡接构件12呈间隔设置,使得第一卡口111与第二卡口121之间设置有预定间隔距离。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一卡接构件11与第二卡接构件12之间设置预定间隔,一方面,如果第一卡口111与第二卡口121之间的间距太短,则很容易影响所述被固定元件的固定;因此,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一卡口111与第二卡口121之间设置预定间隔来简化固定过程,进而提高固定效率。另一方面,如果所述被固定元件的各处尺寸不同,则通过在第一卡口111与第二卡口121之间设置预定间隔就可以将尺寸相对较大的元件放置在第一卡接构件11与第二卡接构件12之间,从而使得所述固定机构的使用范围得到进一步扩大。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自行设定第一卡接构件11与第二卡接构件12之间的间隔距离。
继续参阅图1,更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机构还包括设置在第一卡接构件11与第二卡接构件12之间的限位构件14,限位构件14用于对所述被固定元件进行限位。可以理解的是,当所述被固定元件固定至第一卡口111和第二卡口121时,由于第一卡接构件11和第二卡接构件12都只是通过过盈匹配的方式对所述被固定元件进行固定,因此,当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出现过度颠簸的情况时,这种过盈匹配的固定方式就会存在失效的可能,即所述被固定元件还是存在从所述固定机构中滑落的可能性。为了最大程度地提高所述固定结构的可靠性,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一卡接构件11与第二卡接构件12之间增设限位构件14来进一步有效增强所述固定机构的固定效果。可以理解的是,限位构件14设置在第一卡口111的开口附近,并且限位构件14设置有一定的高度,使得限位构件14能够对固定至所述固定机构中的所述被固定元件起到有效的限位作用;当所述被固定元件产生从第一卡口111中滑出的趋势时,所述被固定元件抵靠至限位构件14的内壁上,使得所述被固定元件无法从第一卡口111中滑出,从而有效保证了第一卡接构件11与第二卡接构件12对所述被固定元件的固定作用,进而极大程度地提高了所述固定机构的可靠性。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理解的是,虽然本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的限位构件14为挡块式结构,但是,技术人员显然还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自行设定限位构件14的形状和设置位置,只要限位构件14能够对所述被固定元件起到限位作用即可。
下面参阅图2对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机构的使用方法进行详细说明,该图为用于车辆的固定机构结合线束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在线束2的固定过程中,技术人员可以先将线束2的左侧部分固定至第一卡口111中,接着再将线束2的右侧部分稍微向上抬起,使得线束2的右侧部分能够固定至第二卡口121中,从而完成线束2的固定操作。可以理解的是,由于线束2的左侧部分和右侧部分均为圆柱形结构,因此,在本优选实施例中,将第一卡口111和第二卡口121的底部均设置成与线束2的尺寸相匹配的圆弧状结构,使得线束2在固定到位的情况下能够与第一卡口111和第二卡口121的底部充分贴合,从而有效增强所述固定机构的固定效果。同时,限位构件14还能够抵靠至线束2的侧面,以便对线束2进行进一步的有效限位,从而有效提高所述固定机构的固定效果。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还要求保护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上述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的固定机构。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用于车辆的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被固定元件,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至少两个卡接构件;
所述至少两个卡接构件能够分别从不同方向将所述被固定元件卡接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卡接构件包括第一卡接构件和第二卡接构件;
所述第一卡接构件包括用于卡接所述被固定元件的第一卡口,所述第二卡接构件包括用于卡接所述被固定元件的第二卡口;其中,所述第一卡口的开口方向与所述第二卡口的开口方向不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口的开口方向与所述第二卡口的开口方向基本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口的至少一部分形状与所述被固定元件的形状相匹配;并且/或者所述第二卡口的至少一部分形状与所述被固定元件的形状相匹配。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构件与所述第二卡接构件呈间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还包括限位构件,所述限位构件用于对所述被固定元件进行限位,以便防止所述被固定元件从所述第一卡口或所述第二卡口中脱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卡接构件与所述第二卡接构件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还包括固定构件,所述第一卡接构件和所述第二卡接构件均设置在所述固定构件上。
9.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固定机构。
CN201721892651.1U 2017-12-15 2017-12-28 用于车辆的固定机构及车辆 Active CN207860116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7675573 2017-12-15
CN201721767557 2017-12-1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860116U true CN207860116U (zh) 2018-09-14

Family

ID=634636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892651.1U Active CN207860116U (zh) 2017-12-15 2017-12-28 用于车辆的固定机构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86011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56738A (zh) * 2018-11-27 2019-01-22 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在天棚玻璃幕墙上固定设置机电线管的装置及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56738A (zh) * 2018-11-27 2019-01-22 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在天棚玻璃幕墙上固定设置机电线管的装置及方法
CN109256738B (zh) * 2018-11-27 2024-04-26 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在天棚玻璃幕墙上固定设置机电线管的装置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860116U (zh) 用于车辆的固定机构及车辆
CN104159784B (zh) 用于机动车辆的前照灯
CN105354378A (zh) 车辆悬置载荷分析方法和分析系统
CN206475843U (zh) 一种车辆及其保险杠总成
CN106460894A (zh) 构件连接系统以及用于使球体塑性变型的方法
CN204956275U (zh) 一种汽车顶灯的固定结构
CN204355053U (zh) 动车组及其外风挡
CN106624556A (zh) 一种汽车焊装夹具补焊台切换装置
CN201296386Y (zh) 复合材料轻型综合设备机架
CN107542907A (zh) 一种特殊的易安装齿轮固定支架
CN203937468U (zh) 汽车上摆臂锻件
CN203455004U (zh) 汽车导航仪
CN206241902U (zh) 一种飞行器雷达装置换装专用工装
CN204299186U (zh) 一种新型可调节梭槽
CN110497869A (zh) 一种用于前保险杠与翼子板相连接的安装支架
CN206598924U (zh) 一种用于自行车的挡泥板
CN205254895U (zh) 汽车空调压缩机电磁离合器拆卸套头
CN104386262B (zh) 一种过渡梁的装配及检验装置
CN207225195U (zh) 一种前组合灯安装卡扣结构及前组合灯卡扣安装线路总成
CN206487295U (zh) 一种车门玻璃升降器安装孔结构
CN205818274U (zh) 模具拆装治具
CN203974821U (zh) 车内中顶板及扶手安装结构
CN105133517B (zh) 翻页式交通指示牌
CN208393021U (zh) 汽车缓冲块及汽车
CN209415384U (zh) 作业平台照明灯连接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903

Address after: Susong Road West and Shenzhen Road North, Hefei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Weilai (Anhui) Holding Co., Ltd

Address before: 30 Floor of Yihe Building, No. 1 Kangle Plaza, Central, Hong Kong, China

Patentee before: NIO NEXTEV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