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856684U - 多套并列运行的反渗透系统 - Google Patents

多套并列运行的反渗透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856684U
CN207856684U CN201820090577.XU CN201820090577U CN207856684U CN 207856684 U CN207856684 U CN 207856684U CN 201820090577 U CN201820090577 U CN 201820090577U CN 207856684 U CN207856684 U CN 2078566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verse osmosis
osmosis equipment
equipment
pipeline
feed pu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09057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玉鹏
底广辉
王应高
李贺全
李志成
周新洋
侯巍
张洪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Priority to CN20182009057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8566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8566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8566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套并列运行的反渗透系统,该系统包括:前置水箱、四台给水泵、四台反渗透设备、产水水箱、一冲洗泵及多条管道;四台给水泵并联连接在前置水箱的出口阀门至反渗透设备进水母管之间的管道上,四台反渗透设备并联连接在反渗透设备进水母管至产水水箱之间的管道上;在反渗透设备进水母管至各反渗透设备的管道上分别依次设有一高压泵及一进水电动门;所述冲洗泵连接在产水水箱至冲洗母管之间的管道上,所述冲洗母管通过管道与各反渗透设备分别连接。

Description

多套并列运行的反渗透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反渗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套并列运行的反渗透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反渗透水处理设备在工业生产中被广泛应用于纯净水、除盐水的制备系统中。因为检修维护以及经济性等要求,整个系统通常被设计成多套反渗透设备并列运行,并通常被称为反渗透系统或反渗透单元。单套反渗透设备的自动启停控制相对简单,基本上是由启动顺控逻辑、停止顺控逻辑以及液位启停联锁组成。但由于没有成熟的多套反渗透自动启停控制方法,现有的反渗透系统中,在启停反渗透设备时,给水泵的运行台数需要手动调整,并且,调用多套反渗透设备时无法避免公用设备被同时调用所产生的冲突,使得很多反渗透系统还是采用需要人为干预的半自动运行控制系统,因此,亟需一种真正实现无人值守的反渗透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套并列运行的反渗透系统,所述反渗透系统包括:前置水箱、四台给水泵、四台反渗透设备、产水水箱、一冲洗泵及多条管道;
四台给水泵并联连接在前置水箱的出口阀门至反渗透设备进水母管之间的管道上,四台反渗透设备并联连接在反渗透设备进水母管至产水水箱之间的管道上;在反渗透设备进水母管至各反渗透设备的管道上分别依次设有一高压泵及一进水电动门;所述冲洗泵连接在产水水箱至冲洗母管之间的管道上,所述冲洗母管通过管道与各反渗透设备分别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套并列运行的反渗透系统,实现了多套并列运行反渗透系统给水泵启动、停止、备用的自动控制,无需人为干预;实现了多套并列运行反渗透系统按照累积运行时间的长短有顺序的启动和停止;实现了多套反渗透系统逐一停运,避免因多套设备同时调用公用设备冲洗泵而产生的冲突。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多套反渗透设备并列运行的反渗透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反渗透系统的启动步序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反渗透系统的停止步序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启动反渗透设备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停运反渗透设备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反渗透系统自动启停控制逻辑的示意图。
附图标号:
1前置水箱 2第一给水泵
3第二给水泵 4第二给水泵
5第三给水泵 6第一反渗透设备
7第二反渗透设备 8第三反渗透设备
9第四反渗透设备 10产水水箱
11冲洗泵 12前置水箱出口阀门
13反渗透设备进水母管 14第一反渗透设备的高压泵
15第一反渗透设备的进水电动门 16第二反渗透设备的高压泵
17第二反渗透设备的进水电动门 18第三反渗透设备的高压泵
19第三反渗透设备的进水电动门 20第四反渗透设备的高压泵
21第四反渗透设备的进水电动门 22冲洗母管
23第一反渗透设备的气动门 24第二反渗透设备的气动门
25第三反渗透设备的气动门 26第四反渗透设备的气动门
27第一给水泵的进水阀门 28第一给水泵的出水阀门
29第二给水泵的进水阀门 30第二给水泵的出水阀门
31第三给水泵的进水阀门 32第三给水泵的出水阀门
33第四给水泵的进水阀门 34第四给水泵的出水阀门
35产水水箱的出水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套并列运行的反渗透系统,其结构如图1所示,该反渗透系统主要包括:前置水箱1,给水泵2、给水泵3、给水泵4、给水泵5,第一反渗透设备、6第一反渗透设备7、第一反渗透设备8、第一反渗透设备9、产水水箱10、一冲洗泵11及多条管道。
四台给水泵2-5并联连接在前置水箱1的出口阀门12至反渗透设备进水母管13之间的管道上,四台反渗透设备6-9并联连接在反渗透设备进水母管13至产水水箱10之间的管道上。在反渗透设备进水母管13至第一反渗透设备6的管道上依次设有一高压泵14一进水电动门15;在反渗透设备进水母管13至第二反渗透设备7的管道上依次设有一高压泵16一进水电动门17;在反渗透设备进水母管13至第三反渗透设备8的管道上依次设有一高压泵18一进水电动门19;在反渗透设备进水母管13至第四反渗透设备9的管道上依次设有一高压泵20一进水电动门21。冲洗泵11连接在产水水箱10的出口阀门35至冲洗母管22之间的管道上,冲洗母管22通过管道与各反渗透设备分别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多套并列运行的反渗透系统中,前置水箱中的水通过给水泵和高压泵送至反渗透膜组件进行处理,经过处理后的水通过管道进入产水水箱,另有一部分携带大量离子的浓水则排放或回用至其他系统。由于反渗透膜的特点,整个系统不能进行反冲洗,且产水侧不能背压。高压泵启动前,需要用给水泵将前置水箱的水引到系统进口进行正向的低压冲洗。系统结束运行时,需要利用冲洗泵将产水水箱的水引到系统进口进行正向的低压冲洗,以去除反渗透系统中的杂质和污物。图1中省略清洗、加药等系统,其中,加药泵的作用是减缓反渗透膜结垢和氧化,清洗系统的作用是在反渗透膜发生结垢时进行恢复性清洗,以延长膜组件的寿命。
在一实施例中,上述四台给水泵中,给水泵2和给水泵3为第一给水泵,即排水量较小的给水泵,每台第一给水泵的排水量可供一套反渗透设备正常运行。给水泵3和给水泵4为第二给水泵,即排水量较大的给水泵,每台第二给水泵的排水量可供两套反渗透设备正常运行。其中,两台第一给水泵2和3互为备用,两台第二给水泵4和5互为备用,但第一给水泵和第二给水泵并不互为备用。当两台第一给水泵并列运行但其中一台因故障停运时,系统会联启一台第二给水泵,并停掉非故障的第一给水泵。
在一个实施例中,各给水泵的两端分别设有进水阀门和出水阀门。例如,第一给水泵2的两端分别设有进水阀门27及出水阀门28,第二给水泵3的两端分别设有进水阀门29及出水阀门30,第三给水泵4的两端分别设有进水阀门31及出水阀门32,第四给水泵5的两端分别设有进水阀门33及出水阀门34。这些进水阀门和出水阀门例如可以为手动阀门,其正常状态为长开状态。
在一实施例中,在冲洗母管至各反渗透设备之间的管道上分别设有一气动门,这些气动门可以远方操控。例如,在冲洗母管22至第一反渗透设备6的管道上设有气动门23,在冲洗母管22至第二反渗透设备7的管道上设有气动门24,在冲洗母管22至第二反渗透设备8的管道上设有气动门25,在冲洗母管22至第二反渗透设备8的管道上设有气动门26。
在一实施例中,各反渗透设备上分别设有一浓水排放管道,用于排放浓水。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多套并列运行的反渗透系统的启动步序流程图。如图2所示,该启动步序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比较当前需要运行的反渗透设备的数量与当前实际非停止的反渗透设备的数量。
例如,当前置水箱1的液位达到设定液位时,需要反渗透设备运行,为方便起见,将当前需要运行的反渗透设备的数量设为R,将当前实际非停止的反渗透设备的数量设为R0。如果当R大于当R0,说明此时应启动反渗透设备,按照步骤202进行操作。
步骤202,发出启动一台反渗透设备的指令。此时未指明要启动哪一台反渗透设备,需要根据各反渗透设备的运行工况进行具体判断,哪台反渗透设备满足下述条件,就启动那台反渗透设备。下面以第一反渗透设备6为例进行说明。
步骤203,判断第一反渗透设备6、第二反渗透设备7、第三反渗透设备8及第四反渗透设备9是否同时满足以下五个条件:
A1:第一反渗透设备6的启动条件满足,即第一反渗透设备6不处于禁止操作状态、就地状态或故障状态中的任何一种。
A2:第一反渗透设备6处于停止状态,即当前未开始运行,也不处于运行状态。
A3:第一反渗透设备6的累计运行时间不超过第二反渗透设备7的累计运行时间,或者第二反渗透设备7的启动条件不满足,或者第二反渗透设备7不处于停止状态,以上三个子条件只要任意一个满足,就说明条件A3满足。
其中,A3中的第一个子条件是为了找出判断第一反渗透设备6与第二反渗透设备7之间累计运行时间较少的设备,以优先使用累计运行时间较少的设备进行反渗透;“启动条件不满足”是指:该设备处于禁止操作状态、或就地状态、或故障状态,不具有启动条件。
A4:第一反渗透设备6的累计运行时间不超过第三反渗透设备8的累计运行时间,或者第三反渗透设备8的启动条件不满足,或者第三反渗透设备8不处于停止状态。
A5:第一反渗透设备6的累计运行时间不超过第四反渗透设备9的累计运行时间,或者第四反渗透设备9的启动条件不满足,或者第四反渗透设备9不处于停止状态。
步骤204,如果条件A1、A2、A3、A4、A5中有一个不满足,则无动作,不启动第一反渗透设备。此时,可以判断其他的反渗透设备是否满足上述的五个条件。例如,判断第一反渗透设备6、第二反渗透设备7、第三反渗透设备8及第四反渗透设备9是否同时满足以下五个条件:A1’:第二反渗透设备7的启动条件满足;A2’:第二反渗透设备7处于停止状态;A3’:第二反渗透设备7的累计运行时间不超过第一反渗透设备6的累计运行时间,或者第一反渗透设备6的启动条件不满足,或者第一反渗透设备6不处于停止状态;A4’:第二反渗透设备7的累计运行时间不超过第三反渗透设备8的累计运行时间,或者第三反渗透设备8的启动条件不满足,或者第三反渗透设备8不处于停止状态;A5’:第二反渗透设备7的累计运行时间不超过第四反渗透设备9的累计运行时间,或者第四反渗透设备9的启动条件不满足,或者第四反渗透设备9不处于停止状态。当以上条件A1’~A5’都满足时,则可以启动第二反渗透设备7。
步骤205,如果满足步骤203中的五个条件,说明可以启动第一反渗透设备6,此时发出启动第一反渗透设备6的指令,以执行第一反渗透设备6的启动顺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利用累积运行时间作为设备自动启动顺序的判断依据,累积运行时间短的反渗透设备在启动时优先,实现了多套并列运行反渗透系统的自动顺序的启动,且整个过程无需人为干预,真正做到无人值守。
图4所示为反渗透设备的启动步骤,在步骤205发出启动第一反渗透设备6的指令后,可以按照图4所示步骤联合启动第一反渗透设备6:
步骤401,判断是否第一反渗透设备6的进水电动门15已开,且第一反渗透设备6的气动门23已关。如进水电动门15未开和/或气动门23未关,则发出开启第一反渗透设备进水电动门15的指令,及关闭第一反渗透设备气动门23的指令(步骤402)。如第一反渗透设备进水电动门15已开,且第一反渗透设备气动门23已关,进行步骤403。
步骤403,判断当前运行的给水泵台数是否满足当前运行的反渗透设备的需求。如给水泵当前运行的台数不满足当前运行反渗透设备的需求,发出增加相当于一台第一给水泵供水量的指令(步骤404)。其中,该第一给水泵用于供一套反渗透设备运行。如给水泵当前运行的台数满足当前运行反渗透设备的需求,进行步骤405。此时,运行给水泵给第一反渗透设备6进行正向冲洗。
步骤405,判断是否达到预设的正冲洗时间。如冲洗未达到预设的时间,则继续冲洗(步骤406),否则,进行步骤407。
步骤407,判断第一反渗透设备6的进水电动门15是否已关。如第一反渗透设备6的进水电动门15未关,发出关闭第一反渗透设备进水电动门15的指令(步骤408)。如第一反渗透设备6的进水电动门15已关,进行步骤409。
步骤409,判断是否第一反渗透设备6的高压泵14已启动,且第一反渗透设备6的进水电动门15已开。如果以上两条件有一个不满足或两个都不满足,则发出启动第一反渗透设备高压泵14的指令,及开启第一反渗透设备进水电动门15的指令(步骤410)。如果以上两条件同时满足,则启动结束。
在一实施例中,如果步骤201的比较结果为:当前需要运行的反渗透设备的数量R小于当前实际非停止的反渗透设备的数量R0,则说明需要停运一反渗透设备,此时,图2所示的启停控制方法还包括图3所示步骤:
步骤301,发出停运一台反渗透设备的指令。此时未指明要停运哪一台反渗透设备,需要根据各反渗透设备的运行工况进行具体判断,哪台反渗透设备满足下述条件,就停运那台反渗透设备。下面以第一反渗透设备6为例进行说明。
步骤302,判断第一反渗透设备6、第二反渗透设备7、第三反渗透设备8及第四反渗透设备9是否同时满足以下六个条件:
B1:第一反渗透设备6的停运条件满足。所谓的“停运条件满足”,其实是停运顺控的执行条件满足,是针对相关的设备状态的一个综合条件,也就是可以理解为“停运条件不满足”的“非”。“停运”和“启动”只是顺控的名称。
B2:第一反渗透设备6当前处于运行状态。
B3:第二反渗透设备7、第三反渗透设备8及第四反渗透设备9均不在停止顺控中,且不在停止顺控的状态保持一预设时间。即,其余的反渗透设备要么在运行状态,要么在启动状态,或者在其他非停止顺控状态中,并且能够延时一定时间(例如5秒),延时的作用是为了保证其余三套反渗透设备均未处于停止顺控状态。
B4:第一反渗透设备6的累计运行时间不少于第二反渗透设备7的累计运行时间,或者第二反渗透设备7的停运条件不满足,或者第二反渗透设备7处于停止状态。
其中,B4中的第一个子条件是为了找出判断第一反渗透设备6与第二反渗透设备7之间累计运行时间较多的设备,以优先停运累计运行时间较多的设备。
B5:第一反渗透设备6的累计运行时间不少于第三反渗透设备8的累计运行时间,或者第三反渗透设备8的停运条件不满足,或者第三反渗透设备8处于停止状态。
B6:第一反渗透设备6的累计运行时间不少于第四反渗透设备9的累计运行时间,或者第四反渗透设备9的停运条件不满足,或者第四反渗透设备9处于停止状态。
步骤303,如果上述条件B1、B2、B3、B4、B5、B6中有任意一个不满足,则判断其他的反渗透设备是否满足上述的六个条件。例如,B1’:第二反渗透设备6的停运条件满足;B2’:第二反渗透设备6当前处于运行状态;B3’:第一反渗透设备6、第三反渗透设备8及第四反渗透设备9均不在停止顺控中,且不在停止顺控的状态保持一预设时间;B4’:第二反渗透设备7的累计运行时间不少于第一反渗透设备6的累计运行时间,或者第一反渗透设备6的停运条件不满足,或者第一反渗透设备6处于停止状态;B5’:第二反渗透设备7的累计运行时间不少于第三反渗透设备8的累计运行时间,或者第三反渗透设备8的停运条件不满足,或者第三反渗透设备8处于停止状态;B6’:第二反渗透设备7的累计运行时间不少于第四反渗透设备9的累计运行时间,或者第四反渗透设备9的停运条件不满足,或者第四反渗透设备9处于停止状态。当以上条件B1’~B6’都满足时,则可以停运第二反渗透设备7。
步骤304,如果条件B1、B2、B3、B4、B5、B6均满足,说明可以停运第一反渗透设备6,此时发出停运第一反渗透设备6的指令,以执行第一反渗透设备6的停运顺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多套并列运行反渗透系统的停运控制逻辑中,通过对多套反渗透是否在停止过程中的判断,实现了反渗透设备逐一进入停运顺控,即不会有两套以及两套以上的反渗透同时进行停运顺控,从而避免了因多套设备同时调用公用设备冲洗泵而产生的冲突。
图5所示为反渗透设备的停运步骤,在步骤304发出停运第一反渗透设备6的指令后,可以按照图5所示步骤联合停运第一反渗透设备6:
步骤501,判断第一反渗透设,6的高压泵14是否已停运。如第一反渗透设备6的高压泵14未停运,发出停止运行第一反渗透设备高压泵14的指令(步骤502)。如第一反渗透设备6的高压泵14已停运,进行步骤503。
步骤503,判断当前运行的给水泵台数是否满足当前运行的反渗透设备的需求。如给水泵当前运行的台数不满足当前运行反渗透设备的需求,发出“减少相当于一台第一给水泵供水量”的指令(步骤504)。其中,第一给水泵用于供一套反渗透设备运行。如给水泵当前运行的台数满足当前运行反渗透设备的需求,进行不走505。
步骤505,判断第一反渗透设备6的进水电动门15是否已关。如第一反渗透设备6的进水电动门15未关,发出关闭第一反渗透设备进水电动门15的指令(步骤506)。如第一反渗透设备6的进水电动门15已关,进行步骤507。
步骤507,判断第一反渗透设备6的气动门23是否已开。如第一反渗透设备6的气动门23未开,发出开启第一反渗透设备气动门23的指令(步骤508)。如第一反渗透设备6的气动门23已开,进行步骤509。
步骤509,判断冲洗泵11是否已启动。如冲洗泵11未启动,发出启动冲洗泵11的指令(步骤510)。如冲洗泵11已启动,进行步骤511。
步骤511,判断冲洗是否达到预设时间。如冲洗未达到预设时间,则继续冲洗(步骤512)。如已达到预设的反冲洗时间,则进行步骤513。
步骤513,判断冲洗泵11是否停运。如冲洗泵11未停运,发出停止运行冲洗泵11的指令(步骤514)。如冲洗泵11已停运,进行步骤515。
步骤515,判断第一反渗透设备6的气动门23是否已关。如第一反渗透设备的气动门23未关,发出关闭气动门23的指令(步骤516),完成停运。
为更加清楚地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反渗透系统中各设备间的协同工作进行说明,现将反渗透设备的各种运行状态的判断条件,以及反渗透设备的运行状态与给水泵运行台数、种类之间的需求关系进行说明。
反渗透设备的“运行状态”是指:该反渗透设备处于正常产水状态。反渗透设备的“停运状态”是指:该反渗透设备启动顺控程序和停止顺控程序均不在执行过程中,并且也不在“运行状态”。
在编写逻辑时,规定运行一台第一给水泵时P=1,运行一台第二给水泵时P=1,当多套并列运行的反渗透系统中的反渗透设备均在“运行状态”或“停止状态”时,有R=P+2P
R=0时,给水泵运行方式为P=0,P=0。
R=1时,给水泵运行方式为P=1,P=0。
R=2时,给水泵运行方式为P=2,P=0,或P=0,P=1,规定前者优先(即优先运行第一给水泵),后者为备用。
R=3时,给水泵运行方式为P=1,P=1。
R=4时,给水泵运行方式为P=2,P=1,或P=0,P=2,规定前者优先(即优先运行第一给水泵),后者为备用。
利用上述公式对两大(第二给水泵)两小(第一给水泵)泵组的运行工况进行区分,从而实现反渗透给水泵根据反渗透系统运行需求自动的启、停、备用切换的功能,且整个过程无需人为干预。
上述逻辑可用文字表述如下:
当一套反渗透设备运行(R=1)时,启动一台第一给水泵。此时,如果该启动的第一给水泵因故障而停运,则联启另一第一给水泵。第一和第二给水泵之间不备用。引发给水泵停运的故障多是因电气保护动作造成。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逻辑只是被动接收这种故障和停运的反馈信号。
当两套反渗透设备运行(R=2)时,启动两台第一给水泵。此时,如果有第一给水泵因故障而停运,则联启一第二给水泵,并停掉非故障的第一给水泵。
当三套反渗透设备运行(R=3)时,启动一台第一给水泵和一台第二给水泵,第二给水泵用于供两套反渗透设备运行。此时,如果该已启动的第一给水泵因故障而停运,则联启另一第一给水泵;如果该已启动的第二给水泵因故障而停运,则联启另一第二大给水泵。第一和第二给水泵之间不备用。
当四套反渗透设备运行(R=4)时,启动两台第一给水泵和一台第二给水泵。此时,如果某一个第一给水泵因故障而停运,则联启另一第二给水泵,并停掉非故障的第一给水泵;如果该已启动的第二给水泵因故障而停运,则联启另一第二给水泵。
综上所述,反渗透系统中给水泵的启动和停止过程可总结为:将需要运行的反渗透设备数量R首先与实际非停止设备数量R0进行比较,按照比较结果启停反渗透设备。比较结果有以下三种:
1)R>R0,启动一套反渗透设备,执行启动顺控。当执行到启动给水泵的步骤时,启动顺控向给水泵组发出“增加相当于1台第一给水泵供水量”的指令。例如,启动给水泵前的运行状况为P=2,P=0,则启动后为P=1,P=1。
2)R=R0,无动作,此时不需要启动也不需要停运反渗透设备。
3)R<R0,停止一套反渗透设备,执行停止顺控。当执行到停止给水泵的步骤时,停止顺控向给水泵组发出“减少相当于1台小泵供水量”的指令。例如,停止给水泵前的运行状况为P=2,P=1,则停止后为P=1,P=1。
结合上述逻辑,将图2及图3所示的启停控制方法写成逻辑控制的方式,可以得到图6所示的反渗透系统自动启停的控制逻辑的示意图。图6所示的逻辑图以1号反渗透设备为例进行说明。
反渗透设备启动顺控程序只有在其“停止状态”才能触发,停止顺控程序只有在其“运行状态”才能触发。启动时,优先启动“运行累计计时”短的设备。停运时,优先停运“运行累计计时”长的设备。
启动时,只要有R>R0,反渗透设备就会不断地启动,间隔时间很短,几乎是同时的,直到R=R0。停止时,需要判断其它3套反渗透设备是否在停运过程中。因此,就算有R<R0,也只会逐一执行停运顺控,直到R=R0。这样就避免了因多套设备同时调用冲洗泵而产生的冲突。
如图6所示,T1、T2、T3、T4表示1号反渗透设备(即第一反渗透设备6)、2号反渗透设备(即第二反渗透设备7)、3号反渗透设备(即第三反渗透设备8)、4号反渗透设备(即第四反渗透设备9)的累计运行时间。各个小方框(表示逻辑判断)内的内容,例如“T1≥T2”、“2号停运条件不满足”以及“2号在停止状态”,分别表示以下判断逻辑:“判断T1是否不小于T2”、“判断2号反渗透设备停运条件是否不满足”以及“2号反渗透设备是否在停止状态”。方框右侧的箭头表示长指令,仅当上述的逻辑判断结果为“是”时,才发出该长指令。“OR”表示“或”的含义,例如,由同一个“OR”连接在一起的三个判断逻辑“T1≥T2”、“2号停运条件不满足”以及“2号在停止状态”,则表示“只要这三个判断逻辑中的任意一个判断结果为‘是’,那么该含有‘OR’的逻辑判断框就会输出一长指令”。“AND”表示“且”的含义,例如,由同一个“AND”连接在一起的三个判断逻辑:“2号不在停止顺控中”、“2号不在停止顺控中”及“4号不在停止顺控中”,则表示“只有这三个判断逻辑的判断结果都为‘是’的情况下,那么该含有‘AND’的逻辑判断框就会输出一长指令”。
具体实施时,可以分别做1-4号反渗透设备的“运行状态”判断和“停止状态”判断并在监控画面中显示。通常地,还分别做1-4号反渗透设备的运行累计计时T1、T2、T3、T4,并在监控画面中显示。在一实施例中,此运行累计计时只设手动清零,无“运行状态”时暂停计时,当该套反渗透设备进入到“运行状态”时开始计时或恢复计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多套并列运行反渗透系统,可实现自动控制多套并列运行反渗透系统给水泵的启动、停止、备用,无需人为干预;可实现多套并列运行反渗透系统按照累积运行时间的长短有顺序的启动和停止;可实现多套反渗透设备逐一停运,避免因多套设备同时调用公用设备冲洗泵而产生的冲突。该方法还可以应用到其它类似系统的全自动控制系统中。
本实用新型中应用了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5)

1.一种多套并列运行的反渗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渗透系统包括:前置水箱、四台给水泵、四台反渗透设备、产水水箱、一冲洗泵及多条管道;
四台给水泵并联连接在前置水箱的出口阀门至反渗透设备进水母管之间的管道上,四台反渗透设备并联连接在反渗透设备进水母管至产水水箱之间的管道上;在反渗透设备进水母管至各反渗透设备的管道上分别依次设有一高压泵及一进水电动门;所述冲洗泵连接在产水水箱至冲洗母管之间的管道上,所述冲洗母管通过管道与各反渗透设备分别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套并列运行的反渗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给水泵包括两台第一给水泵和两台第二给水泵,所述第一给水泵用于供一台反渗透设备运行,所述第二给水泵用于供两台反渗透设备运行;其中,两台第一给水泵互为备用,两台第二给水泵互为备用;当两台第一给水泵运行但其中一台因故障停运时,联启一第二给水泵并停掉非故障的第一给水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套并列运行的反渗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给水泵的两端分别设有进水阀门及出水阀门,所述进水阀门及出水阀门为手动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套并列运行的反渗透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冲洗母管至各反渗透设备之间的管道上分别设有一气动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套并列运行的反渗透系统,其特征在于,各反渗透设备上分别设有一浓水排放管道。
CN201820090577.XU 2018-01-19 2018-01-19 多套并列运行的反渗透系统 Active CN2078566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90577.XU CN207856684U (zh) 2018-01-19 2018-01-19 多套并列运行的反渗透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90577.XU CN207856684U (zh) 2018-01-19 2018-01-19 多套并列运行的反渗透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856684U true CN207856684U (zh) 2018-09-14

Family

ID=634623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090577.XU Active CN207856684U (zh) 2018-01-19 2018-01-19 多套并列运行的反渗透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85668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79791A (zh) * 2018-01-19 2018-05-29 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多套并列运行的反渗透系统及其启停控制方法
CN113401973A (zh) * 2020-03-17 2021-09-17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净水系统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79791A (zh) * 2018-01-19 2018-05-29 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多套并列运行的反渗透系统及其启停控制方法
CN108079791B (zh) * 2018-01-19 2023-09-12 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多套并列运行的反渗透系统及其启停控制方法
CN113401973A (zh) * 2020-03-17 2021-09-17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净水系统
CN113401973B (zh) * 2020-03-17 2023-12-22 浙江苏泊尔厨卫电器有限公司 净水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074473B (zh) 一种多桶洗衣机投放系统及采用其的洗衣机
CN107176651B (zh) 净水器以及净水器的控制方法
CN207856684U (zh) 多套并列运行的反渗透系统
CN108079791A (zh) 多套并列运行的反渗透系统及其启停控制方法
CN106498667B (zh) 一种洗衣机的控制装置、洗衣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12877708B (zh) 便于清洗的带钢酸洗槽系统及其清洗方法
CN102965879A (zh) 一种快速预清洁洗衣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07930343A (zh) 吸附塔反冲洗系统及方法
CN104944611A (zh) 净水器及其控制方法
CN207827930U (zh) 一种原水预处理和超滤联合系统
CN104948913B (zh) 一种零泄漏安全卸碱装置及其方法
CN101482379A (zh) 冷却循环水系统管道冲洗方法
CN105502763B (zh) 车用尿素溶液生产系统及控制方法
JP2010274222A (ja) 軟水システムおよび軟水器
CN105905981A (zh) 贵金属自动活化离子交换树脂塔组系统
CN101130922A (zh) 全自动洗衣机双进水阀进水控制方法
CN110180604A (zh) 混床再生方法
CN108101156B (zh) 一种原水预处理和超滤联合系统及其启停控制方法
CN115306444A (zh) 双液注浆装置、掘进机用双液注浆系统及掘进机
CN1372495A (zh) 啤酒管线的清洁
CN113418201A (zh) 燃煤系统
CN205419863U (zh) 净水系统
CN107724455B (zh) 工程机械的液压回路、具有其的工程机械及控制方法
CN209020202U (zh) 电渗析胺液净化设备的自动反清洗系统
CN112945681A (zh) 一种可自检测的全自动加排液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