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852416U - 一种滤波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滤波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852416U
CN207852416U CN201820149259.6U CN201820149259U CN207852416U CN 207852416 U CN207852416 U CN 207852416U CN 201820149259 U CN201820149259 U CN 201820149259U CN 207852416 U CN207852416 U CN 2078524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ic core
skeleton
filter
baffle
insulation cru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14925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平
张智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BOULDER ELECTRON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BOULDER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BOULDER 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BOULDER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14925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8524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8524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8524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ilters And Equaliz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滤波器,包括骨架、磁芯、绕制在骨架上的线圈以及与骨架匹配的绝缘外壳,该绝缘外壳套在骨架上,两个磁芯分别穿过绝缘外壳的两个相对的侧面并插入骨架中,以将绝缘外壳限制在骨架与磁芯之间。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滤波器,绝缘性能良好,可应用于高电压的工作环境。

Description

一种滤波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器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滤波器。
背景技术
滤波器是电源设计中的一种用于消除干扰杂讯的元器件。滤波器对电信号过滤后可输出纯净的直流电,并且,滤波器可以对电源信号中特定频率的频点(频点是对固定频率的编号)或该频点以外的频率进行有效滤除,得到一个特定频率的电源信号,或消除一个特定频率后的电源信号。
在滤波器的制作过程中,一般是利用铁夹将一对磁芯连接固定,并通过在绕组与磁芯之间涂抹绝缘胶黏剂将磁芯与绕组粘结起来。但是,随着滤波器使用时间的增长,粘结材料逐渐老化,会导致磁芯与线圈脱离,滤波器的绝缘性能也会下降,磁芯与线圈间存在的高压隐患易导致线圈被击穿,影响滤波器产品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可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粘结材料逐渐老化导致的磁芯与线圈脱离,以及线圈容易被高压击穿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该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滤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骨架、磁芯、绕制在所述骨架上的线圈以及与所述骨架匹配的绝缘外壳;
所述绝缘外壳套在所述骨架上,两个所述磁芯分别穿过所述绝缘外壳的两个相对的侧面并插入所述骨架中,以将所述绝缘外壳限制在所述骨架与所述磁芯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中,插入骨架中的磁芯与绕制在骨架上的线圈无需粘结剂固定,避免由于粘结材料逐渐老化造成的磁芯与线圈脱离的问题。并且,绝缘外壳提供的绝缘层隔断了磁芯与线圈之间的电气间隙,这样,通过加强磁芯与线圈之间的绝缘强度以消除线圈被高压击穿的隐患,提高了滤波器产品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滤波器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滤波器中骨架的正视图;
图3为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滤波器的骨架的侧视图;
图4为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滤波器的磁芯的结构图;
图5为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滤波器的绝缘外壳的结构图;
图6为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滤波器的绝缘外壳的正视图;
图7为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滤波器的绝缘外壳的俯视图;
图8为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滤波器的外观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滤波器的结构图。
该滤波器包括骨架100、磁芯200、绕制在骨架100上的线圈(图1未示出)以及与骨架100匹配的绝缘外壳300。其中,绝缘外壳300套在骨架100上,两个磁芯200分别穿过绝缘外壳300的两个相对的侧面并插入骨架100中,以将绝缘外壳300限制在骨架100与磁芯200之间。在实际应用中,当骨架100的结构改变时,绝缘外壳300可以制作成不同的形状和规格,线圈、绝缘外壳300、磁芯200依次耦合在骨架100上。
骨架100包括一个中空的线轴(图中未示出),线圈绕制在线轴的外表面。线轴内部设置有通孔(图中未示出),该通孔为磁芯200提供容纳空间。
绝缘外壳300的两个相对的侧面上分别设有磁芯插入口,当绝缘外壳300套在骨架100上时,两个磁芯插入口分别与线轴内的通孔的两端对应,且该两个磁芯插入口的中心轴线和线轴内的通孔的中心轴线一致,可为磁芯200提供插入空间。因此,两个磁芯200可分别从绝缘外壳300的两个相对的侧面上的磁芯插入口穿过,并插入骨架100的线轴内部的通孔中。这样,通过两个磁芯200的配合,可将绝缘外壳300限制在骨架100与磁芯200之间,而无需额外涂抹胶黏剂固定骨架100上的线圈与磁芯200,节省了粘结步骤,从而降低了滤波器的制造成本,还可避免由于胶黏剂逐渐老化而导致的磁芯200与线圈脱离的问题。
由于绕制在骨架100上的线圈与插入骨架100内部的磁芯200通过绝缘外壳300隔离,因此,绝缘外壳300隔断了线圈与磁芯200之间的电气间隙。通过为导电线圈与磁芯200提供可靠的绝缘层,绝缘外壳300加强了导电线圈与磁芯200之间的绝缘强度,避免了电极放电导致线圈被击穿的隐患,满足滤波器产品的耐高压使用的要求。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方面,磁芯与线圈之间无需涂抹胶黏剂固定,避免由于粘结材料逐渐老化造成的磁芯与绕组线圈脱离的问题。另一方面,绝缘外壳隔断了磁芯与线圈之间的电气间隙,防止线圈被高压击穿,提高了滤波器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请参阅图2和图3,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滤波器的骨架的正视图,图3为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滤波器的骨架的侧视图。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在本实施例中: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骨架为左右对称结构,图中的虚线为骨架的对称轴线AA。
该骨架的线轴部分包括隔离槽101、第一挡板102、第二挡板103和两个绕线柱104。
每个绕线柱104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挡板102和第二挡板103,如图2所示的两个绕线柱104、两个第一挡板102,及两个第二挡板103,分别关于骨架的对称轴线AA对称,且第一挡板102较第二挡板103离骨架的对称轴线A近。并且,两个第一挡板102之间连接有隔离槽101,隔离槽101关于骨架的对称轴线AA对称。
其中,绕线柱104的外表面为光滑的弧形,为线圈提供绕制空间,并且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挡板102和隔离槽101增大了两个线圈之间的沿面距离。当两个导电线圈之间的最小沿面距离,即线圈的爬电距离小于安规距离时,线圈之间不会发生爬电现象,可避免线圈被击穿。
需要注意的是,还可将隔离槽101的外表面设置为凹凸不平的结构,通过进一步增大两个线圈的爬电距离,以提高滤波器的安全系数。
进一步地,隔离槽101和绕线柱104为中空结构,第一挡板102和第二挡板103上设有贯穿挡板的内侧面和外侧面的通孔,其中,挡板的内侧面较外侧面离骨架的对称轴线AA近。
隔离槽101和两个绕线柱104的内部的通孔,及两个第一挡板102、两个第二挡板103上的通孔连通,且各通孔的中心轴线一致,以为磁芯提供容纳空间。
结合图2和图3,骨架还包括底座105和导电引脚106,第二挡板103的底端固定于底座105的顶面上,底座105的底面上间隔分布有两个导电引脚106。
进一步地,每个绕线柱104的外表面上独立绕制有线圈,两个线圈可具有不同的功能,且每个线圈包括两个自由的引线端,线圈的引线端与该线圈同侧的一个导电引脚106电连接,导电引脚106用于连接电路板,以导通线圈。
进一步地,第一挡板102的沿骨架的对称轴线方向的长度,不小于线圈与电路板上的其他元器件的安规距离的大小。由于导电体之间的安规距离越大越安全,通过在合理的范围内增加第一挡板102的该长度,线圈与电路板上的其他元器件之间不易发生爬电现象,确保器件安全。
请参阅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滤波器的磁芯的结构图,该磁芯为“U”形磁芯,包括一个横路磁柱201和垂直于该横路磁柱201的两个边路磁柱202。
请参阅图5至图7,图5为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滤波器的绝缘外壳的结构图,图6为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滤波器的绝缘外壳的正视图,图7为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滤波器的绝缘外壳的俯视图。
如图5和图6所示,绝缘外壳的两个相对的侧面为磁芯插入面301,两个磁芯插入面301上分别设有磁芯插入口302。
当骨架嵌入绝缘外壳中时,骨架的第二挡板103的外侧面贴靠于绝缘外壳的磁芯插入面301的内壁,且第二挡板103上的通孔与该磁芯插入面301上的磁芯插入口302对应。由于第二挡板103、绕线柱104、第一挡板102及隔离槽101的内部通孔连通,磁芯的一个边路磁柱202可依次穿过该磁芯插入口302、第二挡板102上的通孔后插入线轴内部,并且,与该磁芯相对设置的另一个磁芯的边路磁柱202与该边路磁柱202在线轴内部的通孔中接触,以将绝缘外壳限制在骨架与磁芯之间。
进一步地,绝缘外壳还包括连接在两个磁芯插入面301之间的非磁芯插入面303,并且,磁芯插入面301与非磁芯插入面303的外壁上设置有磁芯托板304,用于承担磁芯的重量。
当磁芯的一个边路磁柱202插入磁芯插入面301上的磁芯插入口302中时,横路磁柱201贴靠于该磁芯插入面301的外壁,该磁芯的另一个边路磁柱202贴靠于非磁芯插入面303的外壁,磁芯托板304用于承担磁芯的重量。
可选地,磁芯插入口302的外沿还设置有磁芯挡板305,磁芯挡板305用于防止图4所示的“U”形磁芯移动。但可以预见的是,当滤波器选用不同结构的磁芯,如由一个横路磁柱、两个边路磁柱和一个中路磁柱构成的“E”形磁芯时,该“E”形磁芯的中路磁柱穿过绝缘外壳的磁芯插入面后插入骨架中,两个边路磁柱分别贴靠于两个相对的非磁芯插入面的外壁,以使磁芯与绕制在骨架上的线圈通过绝缘外壳完全隔离,此时可无需设置磁芯挡板。
需要注意的是,骨架和绝缘外壳可以为电木、环氧树脂或塑胶等绝缘性能良好的材料。绝缘外壳提供的可靠的绝缘层隔断了导电线圈与磁芯之间的电气间隙,因此,绝缘外壳增强了滤波器的内部的绝缘强度,可防止电极的放电现象击穿线圈,保证线圈在高电压环境下工作的安全性。并且,绝缘外壳还增大了导电线圈与其他元器件的沿绝缘外壳表面的爬电距离,提高了滤波器产品的可靠性。
如图5和图6所示,两个非磁芯插入面303的内壁的相同位置处分别设有限位板306,两个限位板306的间距小于第二挡板的沿垂直于骨架的对称轴线方向的长度,且限位板306的厚度与两个该第二挡板的内侧面的间距相等。当限位板306的相对的两个长宽面分别与两个第二挡板的内侧面接触时,限位板306可以卡在两个第二挡板之间,以使骨架与绝缘外壳通过第二挡板与限位板306的配合产生约束,不易互相脱离。
请参阅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滤波器的外观图。该滤波器还包括绝缘胶带400,绝缘胶带400缠绕于磁芯200的外围,以将磁芯200、绝缘外壳300和骨架100整体固定。滤波器的磁芯200与线圈通过绝缘外壳300隔离,提高了滤波器内部的绝缘性,绝缘胶带400阻隔了滤波器上的磁芯200与其他导电体,还为滤波器外部提供绝缘保障。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滤波器内部的绝缘性能良好,可适应高压环境,一方面,绝缘外壳为线圈与磁芯之间提供了可靠的绝缘层以隔断电气间隙,另一方面,增加线圈之间的挡板的长度,以增大安规距离,避免线圈被击穿,满足滤波器的耐高压使用的要求。并且,通过绝缘胶带还提高了滤波器外部的绝缘性能,进一步提高滤波器的安全可靠性。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滤波器的描述,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滤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骨架、磁芯、绕制在所述骨架上的线圈以及与所述骨架匹配的绝缘外壳;
所述绝缘外壳套在所述骨架上,两个所述磁芯分别穿过所述绝缘外壳的两个相对的侧面并插入所述骨架中,以将所述绝缘外壳限制在所述骨架与所述磁芯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为左右对称结构;
所述骨架包括隔离槽、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和两个绕线柱;
每个所述绕线柱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两个所述第一挡板之间连接有所述隔离槽,且所述隔离槽关于所述骨架的对称轴线对称。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槽和所述绕线柱都为中空结构,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上设有贯穿挡板的内、外侧面的通孔;
所述隔离槽和两个所述绕线柱的内部的通孔,及两个所述第一挡板、两个所述第二挡板上的通孔连通,且各通孔的中心轴线一致,以为所述磁芯提供容纳空间。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还包括底座和导电引脚,所述第二挡板的底端固定于所述底座的顶面上,所述底座的底面上间隔分布有两个所述导电引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绕线柱的外表面上独立绕制有所述线圈,且所述线圈的引线端与所述导电引脚电连接,所述导电引脚用于连接电路板。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的沿所述骨架的对称轴线方向的长度,不小于所述线圈与电路板上的其他元器件的安规距离的大小。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外壳的两个相对的侧面为磁芯插入面,所述磁芯插入面上设有磁芯插入口;
所述第二挡板的外侧面贴靠于所述绝缘外壳的磁芯插入面的内壁,且所述第二挡板上的通孔与所述磁芯插入口对应。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外壳还包括连接在两个所述磁芯插入面之间的非磁芯插入面,所述磁芯插入面与所述非磁芯插入面的外壁上设置有磁芯托板,用于承担所述磁芯的重量。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滤波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非磁芯插入面的内壁的相同位置处分别设有限位板,且两个所述限位板的间距小于所述第一挡板的沿垂直于所述骨架的对称轴线方向的长度;
所述限位板的厚度与两个所述第一挡板的内侧面的间距相等,以使所述限位板卡在两个所述第一挡板之间。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波器还包括绝缘胶带,所述绝缘胶带缠绕于所述磁芯的外围,以将所述磁芯、所述绝缘外壳和所述骨架整体固定。
CN201820149259.6U 2018-01-26 2018-01-26 一种滤波器 Active CN2078524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149259.6U CN207852416U (zh) 2018-01-26 2018-01-26 一种滤波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149259.6U CN207852416U (zh) 2018-01-26 2018-01-26 一种滤波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852416U true CN207852416U (zh) 2018-09-11

Family

ID=634132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149259.6U Active CN207852416U (zh) 2018-01-26 2018-01-26 一种滤波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85241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60855A (zh) * 2019-05-17 2019-07-26 中山展晖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双线包的固定块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60855A (zh) * 2019-05-17 2019-07-26 中山展晖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双线包的固定块
CN110060855B (zh) * 2019-05-17 2021-03-16 中山展晖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双线包的固定块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938440U (zh) 一种线圈部件
EP1561226A4 (en) INDUCTION DATA DRIVERS WITH HIGH INSULATION
CN207852416U (zh) 一种滤波器
CN109817427A (zh) 线圈组件
US20090167473A1 (en) Transformer structure
CN101801170A (zh) 一种电场屏蔽体及其制作方法
CN205723097U (zh) 一种新型贴片电感
CN208548237U (zh) 大功率绕线片式电感器
CN210575469U (zh) 射频变压器及电器
WO2020119589A1 (zh) 电子设备与其滤波电感器
CN215069578U (zh) 一种高性能自粘型三层绝缘线及高频铁氧体磁芯变压器
CN208027892U (zh) 一种电感元件和电感器
CN205751743U (zh) 一种贴片电感
CN206098118U (zh) 非晶合金铁芯变压器绝缘结构
CN206271516U (zh) 一种磁性元件
CN212648044U (zh) 一种增强绝缘的变压器
CN110310810A (zh) 面安装电感器及其制造方法
CN217361337U (zh) 一种smd变压器
CN208938791U (zh) 一种设有绝缘隔板的共模电感
CN219457305U (zh) 一种高精度跑道型互感器
CN215451123U (zh) 一种新型绕线电感磁芯结构
CN204390882U (zh) 立式变压器绕线架结构
JP2014056970A (ja) リアクトル
CN209266132U (zh) 一种平面卷绕螺旋电感
CN218069569U (zh) 触发变压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