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843184U - 一种自行车支撑装置、附加装载装置和自行车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行车支撑装置、附加装载装置和自行车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843184U
CN207843184U CN201721830273.4U CN201721830273U CN207843184U CN 207843184 U CN207843184 U CN 207843184U CN 201721830273 U CN201721830273 U CN 201721830273U CN 207843184 U CN207843184 U CN 2078431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rier
additional
supporting device
extending direction
mounting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83027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晓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dvanced Nova Technology Singapore Holdings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filed Critical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83027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8431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8431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8431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ittings On The Vehicle Exterior For Carrying Loads, And Device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说明书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自行车支撑装置、附加装载装置和自行车组件,自行车支撑装置包括车架、设于车架的车座安装部和载体安装部,其中,载体安装部包括:沿逐渐靠近车座安装部的第一延伸方向,从第一端延伸至第二端的容纳部和插入部中的至少一种;附加装载装置包括附加载体、载体支架;载体支架包括:沿第一延伸方向远离附加载体延伸至支撑端的插入部和容纳部中的至少一种。在安装状态,载体支架和载体安装部两者之间通过其中之一的插入部插入另一个的容纳部内,实现轴孔配合,此时自行车的车架可以依靠载体支架支撑附加载体。用户可以根据需要安装和拆卸附加载体,满足用户多种需求,提升自行车的功能性及用户操作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自行车支撑装置、附加装载装置和自行车组件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自行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行车支撑装置、附加装载装置和自行车组件。
背景技术
自行车是一种普及范围较广的交通工具,为人们提供便捷的出行便利。在传统的自行车上,会固定安装后座,用来载人或载物,这提升了人们的出行效率。
后座可以具有良好的支撑功能,但如今的自行车逐渐舍弃了后座,一者可以提升自行车美观性,和满足骑行轻便化的需求,二者可以避免载人载物重量较大而造成行车危险。这使得自行车的功能变得单一。
因此,业界希望可以提供一种用户体验较好的自行车组件。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以满足用户多种需求以提升用户操作体验的自行车支撑装置、附加装载装置和自行车组件。
本说明书实施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一种自行车支撑装置,包括:
车架、设于所述车架的车座安装部和载体安装部;
其中,所述载体安装部包括:
容纳部和插入部中的至少一种,沿逐渐靠近车座安装部的第一延伸方向从第一端延伸至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不高于第二端,使得所述载体安装部与附加装载装置之间用于通过其中之一的插入部插入另一个的容纳部内以安装在一起。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一种附加装载装置,包括:
附加载体;
载体支架,与所述附加载体连接;
其中,所述载体支架包括:
插入部和容纳部中的至少一种,沿第一延伸方向远离所述附加载体延伸至支撑端,所述支撑端不高于所述附加载体,使得所述附加装载装置与自行车支撑装置之间用于通过插入部插入容纳部内以安装在一起。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一种自行车组件,包括:
自行车支撑装置,包括车架、设于所述车架的车座安装部和载体安装部;
附加装载装置,包括附加载体、安装于所述附加载体的载体支架;
其中,所述载体安装部包括:
容纳部和插入部中的至少一种,沿逐渐靠近车座安装部第一延伸方向从第一端延伸至第二端的,所述第一端不高于第二端;
其中,所述载体支架包括:
插入部和容纳部中的至少一种,沿所述第一延伸方向远离所述附加载体延伸至支撑端,所述支撑端不高于所述附加载体;
所述载体支架与载体安装部之间具有安装状态和拆卸状态;
在所述安装状态,所述载体支架和所述载体安装部两者之间通过其中之一的插入部插入另一个的容纳部内。
本说明书实施例采用的上述至少一个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附加装载装置包括附加载体和载体支架,载体支架包括沿第一延伸方向远离所述附加载体延伸至支撑端的插入部和容纳部中的至少一种。相配合地,自行车支撑装置包括车架和、车座安装部和载体安装部,其中载体安装部沿逐渐靠近车座安装部第一延伸方向,从第一端延伸至第二端的容纳部和插入部中的至少一种。在安装状态,载体支架和载体安装部两者之间通过其中之一的插入部插入另一个的容纳部内,实现轴孔配合,此时自行车的车架可以依靠载体支架支撑附加载体。在实际应用中,在安装状态,可以在附加载体上载人载物。进一步地,在不需要附加载体时,可以操作插入部从容纳部内抽出,达到附加载体与载体安装部的拆卸状态。因此,这种轴孔配合是一种便捷的可拆卸安装方式,用户可以根据需要安装和拆卸附加载体,满足用户多种需求,提升自行车的功能性及用户操作体验。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说明书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说明书实施例的一部分,本说明书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说明书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行车在装配附加装载装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说明书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行车在未装配附加装载装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说明书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附加装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所示自行车支撑装置中的载体安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所示附加装载装置中的载体支架与图4所示载体安装部锁定在一起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其截面垂直于第一延伸方向;
图6为图3所示附加装载装置中的载体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说明书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附加装载装置的中载体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说明书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行车支撑装置中的载体安装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7所示载体支架与图8所示载体安装部锁定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说明书第三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行车支撑装置中的载体安装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实现本申请的目的,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行车支撑装置、附加装载装置和自行车组件。其中,自行车支撑装置可以包括车架、设于车架的车座安装部和载体安装部;附加装载装置可以包括附加载体、安装于附加载体的载体支架;其中,载体安装部包括:沿逐渐靠近车座安装部的第一延伸方向,从第一端延伸至第二端的容纳部和插入部中的至少一种,第一端不高于第二端;载体支架包括:沿第一延伸方向远离附加载体延伸至支撑端的插入部和容纳部中的至少一种,支撑端不高于所述附加载体。这样,载体支架和所述载体安装部两者之间通过其中之一的插入部插入另一个的容纳部内,实现安装状态。例如,操作载体支架中的插入部插入载体安装部中的容纳部内,两者实现轴孔配合,此时附加载体依靠载体支架支撑于自行车的车架上。在实际应用中,在安装状态,可以在附加载体上载人载物,例如附加载体可以是儿童座椅、或者较为轻便的物品。进一步地,在不需要附加载体时,可以操作插入部从容纳部内抽出,达到附加载体与载体安装部的分离状态。因此,轴孔配合是一种便捷的可拆卸安装方式,可以根据用户需要安装和拆卸附加载体,满足用户多种需求,提升自行车的功能性及用户操作体验。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对本说明书实施例中的“第一”、“第二”等术语仅用于区别不同结构、部件或参数,既不代表任何特定技术含义,也不表示它们之间的必然逻辑顺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说明书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说明书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说明书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说明书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第一实施例
参照图1,图1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行车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结构如下所示。其中,自行车组件包括:
附加装载装置10和自行车支撑装置20,两者之间可以具有安装状态和拆卸状态(参照图2)。在安装状态,附加装载装置10安装于自行车支撑装置20,自行车支撑装置20支撑起附加装载装置10。
结合参照图3,图3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附加装载装置10的立体结构图图,结构如下所示。其中,附加装载装置10可以包括:
附加载体11;
载体支架12,与附加载体11连接;
其中,载体支架12可以包括:
沿第一延伸方向AA’远离附加载体11延伸至支撑端121的插入部120。其中,支撑端121低于附加载体11,这是指沿附加载体11在正常使用状态下的高度方向,支撑端121低于附加载体11。
需要说明的是,“附加装载装置”、“附加载体”中的术语“附加”是指区别于自行车的必要部件的非必要装置、载体,自行车的必要部件是实现自行车正常工作所必须的部件,包括车架、车轮、车座、车把等,这里不一一展开。因此,自行车车座对自行车而言必不可少,附加载体则不包括自行车车座,两者应区分对待。
结合参照图2,图2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行车的立体结构图,结构如下所示。对自行车的其他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结构,如车轮、车把等,将不再详细讨论。其中,自行车支撑装置20可以包括:
车架21、设于车架21的车座安装部22和载体安装部23;
其中,结合图4所示,载体安装部23包括:
沿逐渐靠近车座安装部22的第一延伸方向AA’,从第一端231延伸至第二端232的容纳部23a。其中,车座安装部22用于安装自行车车座30(参照图2),车座安装部22与载体安装部23不同。
其中,与插入部120的支撑端121低于附加载体11(参照图3)相配合,容纳部23a的第一端231低于第二端232,这是指沿自行车高度方向,第一端231低于第二端232。这样,结合参照图1,利用载体支架12的插入部120从上往下插入载体安装部23中的容纳部23a,形成轴孔配合。利用轴孔配合,附加载体11与自行车安装在一起,附加装载装置10通过支撑端121支撑于车架21,车架21可以支撑附加载体11的重量。进一步地,在不需要附加载体11时,可以将插入部120从容纳部23a中拔出,附加载体11与自行车分离。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装载或卸载附加装载装置10。
在这种情况下,参照图4,容纳部23a可以是通孔,在第一端231和第二端232均形成了端口,以使插入部120(结合参照图1)通过端口插入容纳部23a内。或者,容纳部可以是槽,仅在第二端形成端口。
在本说明书实施例中,对自行车支撑装置,载体安装部可以包括沿第一延伸方向从第一端延伸至第二端的插入部(图中未示出),相适配地,载体支架可以包括沿第一延伸方向远离附加载体延伸至支撑端的容纳部(图中未示出),此时容纳部在支撑端形成开口。
因此,在载体安装部和载体支架中,其中之一可以包括插入部且另一个包括容纳部;载体支架与载体安装部之间具有安装状态和拆卸状态;在安装状态,载体支架和载体安装部两者之间通过其中之一的插入部插入另一个的容纳部内以安装在一起。
在本说明书实施例中,在附加装载装置中,载体支架可以包括并排排布的至少两个插入部,例如参照图3,载体支架12包括分别设置于附加载体11两侧的两插入部120。相配合地,结合参照图4,对载体安装部23来说,在自行车车长方向的左右两侧可以分别设置容纳部23a。这样,结合参照图5,各个插入部120分别插入对应的容纳部23a内,这使得附加载体11的支撑稳定性更好。
参照图3,当附加载体11为具有椅背111和椅座112的座椅时,载体支架12连接于椅座112,两插入部120分别位于椅座112的左右两侧边位置。
在本说明书实施例中,对附加装载装置来说,载体支架可以包括分别设置于附加载体两侧的容纳部,相应地对自行车支撑装置来说,在自行车车长方向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插入部(图中未示出)。
在本说明书实施例中,对附加装载装置来说,载体支架可以包括分别设置于附加载体两侧的容纳部和插入部;相配合地,对自行车支撑装置来说,在自行车车长方向的左右两侧可以分别设置插入部和容纳部(图中未示出)。
因此,在附加装载装置中,载体支架可以包括位于附加载体两侧的插入部和容纳部中的至少一种,这样载体支架包括:沿第一延伸方向远离所述附加载体延伸至支撑端的插入部和容纳部中的至少一种。相适配地,在自行车支撑装置中,在自行车车长方向的左右两侧可以分别设置容纳部和插入部中的至少一种,这样载体安装部可以包括:沿逐渐靠近车座安装部的第一延伸方向,从第一端延伸至第二端的容纳部和插入部中的至少一种。
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加装载装置和自行车支撑装置以轴孔配合的方式装配至同一自行车时,图3和图4所示“第一延伸方向AA’”可以理解为同一方向。
在本说明书实施例中,参照图1,第一延伸方向AA’与水平方向(例如图1所示自行车车长方向)之间可以具有夹角。这样,插入部120可以从上往下倾斜地从第二端232插入容纳部23a(结合图3)内。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插入部120的倾斜角度与容纳部23a的倾斜角度相互配合,达到合理的轴孔配合。
在这种情况下,参照图3,支撑端121沿水平方向远离附加载体11。与此相配合地,结合参照图4,载体安装部23中的容纳部23a相对于自行车车长方向(水平方向)倾斜设置,使得第二端232比第一端231靠近自行车后轮31(参照图1)。这样,结合参照图1,插入部120可以从自行车后轮31上方倾斜延伸至车架21的位置,这样附加载体11可以悬置于自行车后轮31上方,有效利用后轮31上方的空间,这不会给骑车人在骑行时形成障碍。
例如,结合参照图3,当附加载体11为具有椅背111和椅座112的座椅时,载体支架12连接于椅座112,并支撑端121位于椅座112远离椅背111的一侧。这样,坐在后方座椅中的用户可以背靠椅背111。
在本说明书实施例中,若第二端比第一端远离自行车后轮,也就是第二端朝向自行车前方,则附加载体可以安装于车座安装部与自行车前轮之间的位置。
在本说明书实施例中,第一延伸方向与水平方向可以保持一致,此时插入部水平延伸。与此相配合地,容纳部水平延伸,容纳部的第二端与第一端持平,这使得插入部可以保持水平地插入容纳部内。
因此,在附加装载装置中,支撑端可以不高于附加载体,并相应地在自行车支撑装置中,插入部和/或容纳部的第一端不高于第二端。因此,第一延伸方向AA’可以根据具体应用实施例进行调整,不受本说明书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实施例中,参照图3,载体支架12与附加载体11之间可以是分体式构成,或者一体结构,在此不再赘述。其中,附加载体11可以包括儿童座椅、载物箱等一些轻便物品。
参照图2,车架21可以包括车座立柱211和下柱212,其中车座立柱211更靠近自行车后轮31,因此载体安装部23可以与车座立柱211连接,这可以节省插入部120(参照图1)沿第一延伸方向AA’的延伸长度。
其中,结合参照图4,载体安装部23可以包括中心孔23b,使得载体安装部23可以通过中心孔23b固定地套在车座立柱211外。此时,载体安装部23与车架21之间为分体式构成。
在本说明书实施例中,载体安装部与车座立柱之间可以在同一工艺中形成,使得载体安装部与车架为一体结构。
在本说明书实施例中,载体安装部可以单独与下柱连接,或者同时与车座立柱和下柱连接。车架可以进一步包括上柱,使得载体安装部与车座立柱、下柱和上柱中的至少一个连接。
在本说明书实施例中,为了增强附加装载装置10与自行车支撑装置20(参照图1)之间的安装稳定性和牢固性,附加装载装置10与自行车支撑装置20之间可以进一步锁定在一起。
在本说明书实施例中,参照图5,自行车支撑装置还包括:
第一锁止件24,安装于载体安装部23,具有第一抵挡面241;
第二抵挡面25,设于载体安装部23,与第一抵挡面241沿第二延伸方向BB’面对面,第一延伸方向AA’与第二延伸方向BB’(结合图4所示)为两个不同方向;
第一弹性件26,沿第二延伸方向BB’可伸缩地位于第一抵挡面241和第二抵挡面25之间。
其中,结合参照图4,第二延伸方向BB’与第一延伸方向AA不同,包括第二延伸方向BB’与第一延伸方向AA’之间具有一定夹角,例如90°夹角或其他角度。
与此相配合地,结合参照图6,在附加装载装置中,载体支架12包括:
第一锁止件收容部12a,沿第二延伸方向BB’向两端延伸至至少一端的第一出入口12b,第二延伸方向BB’不同于第一延伸方向AA’。
需要说明的是,在装配至同一自行车时,图5和图6所示“第二延伸方向BB’”可以理解为同一方向。
这样,结合参照图5,第一锁止件24用于:受第一弹性件26的弹力作用,经附加装载装置10中的第一出入口12b插入第一锁止件收容部12a内,以锁定自行车支撑装置20与附加装载装置10(结合参照图1);
相适配地,第一锁止件收容部12a用于:通过第一出入口12b供自行车支撑装置20中的第一锁止件24插入,以锁定附加装载装置10与自行车支撑装置20(结合参照图1)。
具体地,在安装状态,在插入部120插入容纳部23a的同时,受第一弹性件的弹力作用,第一锁止件24可以保持插入第一锁止件收容部12a内,从而限制插入部120沿第一延伸方向AA’运动,增强附加载体11(参照图1)的稳定性。
在本说明书实施例中,第一锁止件24可以选择销子或其他类似杆,第一弹性件26可以选择螺旋弹簧。或者,第一弹性件可以选择弹性材料,例如弹性橡胶。
在本说明书实施例中,参照图5,在载体安装部23包括容纳部23a时,容纳部23a沿第一延伸方向AA’(结合参照图4)延伸的内侧壁(图中不可见)形成有第一开口23b;沿第二延伸方向BB’,第一开口23b朝向第二抵挡面25。
与此相适配地,结合参照图6,在附加装载装置中,载体支架12包括插入部120,第一锁止件收容部12a设于插入部120内,第一出入口12b形成于插入部120的外侧壁122,使得外侧壁122自支撑端121沿第一延伸方向AA’延伸至截断于第一出入口12b。
在安装过程中,结合参照图5,插入部120插入容纳部23a内,并使第一锁止件24对准第一锁止件收容部12a,并受第一弹性件26的弹力作用,弹入第一锁止件收容部12a内,实现锁定。在拆卸时,操作第一锁止件24压缩第一弹性件26以回缩至从第一锁止件收容部12a内脱离,之后将插入部120从容纳部23a内拔出来。
进一步地,载体安装部23可以包括:第一收容部23c,沿第二延伸方向BB’,自第二抵挡面25延伸至第一开口23b;
第一收容部23c可以收容第一弹性件26和第一锁止件24,从而使得第一弹性件26和第一锁止件24的结构稳定性好。
优选地,参照图5,自行车支撑装置还可以包括:
操作部27,与第一锁止件24连接;
操作部27用于:带动第一锁止件24沿第二延伸方向BB’压缩第一弹性件26。
具体地,在安装时,通过操作部27操作第一锁止件24压缩第一弹性件26,使第一锁止件24压缩着第一弹性件26,第一锁止件24伸入容纳部23a内的一部分回缩;之后,插入部120可以无阻挡地插入容纳部23a内并到位之后,释放操作部27,第一锁止件24被第一弹性件26弹出,插入第一锁止件收容部12a内。
在载体安装部23包括第一收容部23c时,操作部27可以具有位于第一收容部23c外的操作端270,从而通过操作端270方便操作操作部27运动。
在本说明书实施例中,从第一抵挡面241指向第二抵挡面25的方向,操作部27自第一锁止件24延伸至操作端270,形成按钮。这样,在安装或拆卸时,可以通过向外拔操作部27,使得第一锁止件24压缩第一弹性件26以回缩至脱离第一锁止件收容部12a。
在本说明书实施例中,操作部可以沿平行于第一抵挡面的一方向延伸至操作端,这样,可以在第一抵挡面指向第二抵挡面的方向通过拨动操作部来压缩第一弹性件。
在本说明书实施例中,与载体支架12包括并排排布的至少两排插入部120(结合参照图3),载体安装部23包括:并排排布的至少两个容纳部23a;
自行车支撑装置可以包括:分别对应各容纳部23a的至少两个第一锁止件24;
各个第一锁止件24分别与同一操作部27连接。
与此相配合地,结合参照图6,在载体支架12中,各个第一锁止件收容部12a的至少一端第一出入口12b位于插入部120的外侧壁的同一侧。
这样,可以通过同一操作部27来操作第一锁止件24伸缩运动,减轻用户操作复杂度。具体地,在载体安装部23包括分别收容第一锁止件24的第一收容部23c时,各个第一收容部23c连通在一起,以使得操作部27通过各分支部连接起各第一锁止件24。
在本说明书实施例中,可以对应每个第一锁止件单独设置操作部。
在本说明书实施例中,对应每个第一锁止件24单独设置一个第一弹性件26;或者,对应各个第一锁止件,仅设置一个第一弹性件,第一弹性件套在按钮部外,利用该第一弹性件控制各个第一锁止件同时可伸缩运动。
结合参照图5和图6,在载体支架12中,第一锁止件收容部12a可以是槽,仅具有一端第一出入口12b,此时第一锁止件收容部12a可以是盲孔或通槽;或者,第一锁止件收容部可以具有两端的第一出入口,第一锁止件收容部可以是通孔或通槽。
在本说明书的变化实施例中,附加装载装置可以包括:
第二锁止件,安装于载体支架,具有第三抵挡面;
第四抵挡面,设于载体支架,与第三抵挡面沿第二延伸方向面对面,第一延伸方向与第二延伸方向为两个不同方向;
第二弹性件,沿第二延伸方向可伸缩地位于第三抵挡面和第四抵挡面之间。
与此相配合地,在自行车支撑装置中,载体安装部还可以包括:
第二锁止件收容部,沿第二延伸方向向两端延伸至至少一端的第二出入口,第二延伸方向不同于第一延伸方向;
其中,第二锁止件用于:受第二弹性件的弹力作用,通过自行车支撑装置中的第二出入口插入第二锁止件收容部内,以锁定附加装载装置与自行车支撑装置;
其中,第二锁止件收容部用于:通过第二出入口供附加装载装置中的第二锁止件插入,以锁定附加装载装置与自行车支撑装置。
第二实施例
参照图7,在附加装载装置中,在载体支架100包括容纳部100a时,载体支架100可以包括第一锁止件收容部100b,第一锁止件收容部100b沿第二延伸方向BB’延伸至连通容纳部100a的内外两侧。
与此相配合地,结合参照图8,在自行车支撑装置中,在载体安装部200包括插入部201时,第一锁止件202和第一弹性件203安装于插入部201内,例如安装于插入部201内的第一收容部201a内;
其中,插入部201沿第一延伸方向AA’延伸的外侧壁形成有第二开口(图中未示出),第二开口面向第二抵挡面204一侧,其中第二抵挡面204可以定义第一收容部201a的一边界。
在安装时,结合参照图9,载体支架100通过容纳部100a套在插入部201外,并沿着插入部201运动,并在载体支架100抵触第一锁止件202时,按压第一锁止件202以压缩第一弹性件203至第一锁止件202缩回第一收容部201a内;之后,继续沿插入部201移动载体支架100,当第一锁止件202对准第一锁止件收容部100b时,受第一弹性件203的弹力作用,弹入第一锁止件收容部100b内,实现锁定。在拆卸时,先按压第一锁止件202以压缩第一弹性件203至第一锁止件202缩回插入部201内,此时可以向外拔载体支架100。
在本说明实施例的变形例中,在附加装载装置中,在载体支架包括插入部时,第二锁止件和第二弹性件收容于插入部内;
相适配地,在自行车支撑装置中,载体安装部可以包括容纳部和第二锁止件收容部,第二锁止件收容部沿第二延伸方向延伸至连通容纳部的内外两侧。两者的适配方式可以参考图7和图8所示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第三实施例
参照图10,在自行车支撑装置中,在载体安装部300包括容纳部300a时,载体安装部300包括:
壳体301,呈环形延伸地截止于缺口301a的两端以形成容纳部300a;
自缺口301a的两端分别转而向容纳部300a外延伸的两延伸部302;
相配合地,在附加装载装置中,载体支架中可以包括插入部(图中未示出)。
两延伸部302用于:紧固在一起以锁定自行车支撑装置与附加装载装置(图中未完全展示)。具体地,在安装时,先操作插入部插入容纳部300a中,之后将两延伸部302紧固在一起,对插入部与壳体301之间进行预紧锁定。
在本说明书实施例中,两延伸部302可以分别设置螺栓安装孔302a,可以利用螺栓穿过两螺栓安装孔302a,使用螺母进行旋拧固定。
在本说明书实施例的变形例中,参考上文内容,附加装载装置与自行车支撑装置之间可以进行结构替换,实现锁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23)

1.一种自行车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架、设于所述车架的车座安装部和载体安装部;
其中,所述载体安装部包括:
沿逐渐靠近车座安装部的第一延伸方向,从第一端延伸至第二端的容纳部和插入部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一端不高于第二端,使得所述载体安装部与附加装载装置之间用于通过其中之一的插入部插入另一个的容纳部内以安装在一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包括车座立柱、下柱和上柱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载体安装部与所述车座立柱、下柱和上柱中的至少一个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行车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安装部固定地套在所述车座立柱、下柱和上柱中的至少一个外。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车架沿自行车车长方向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所述容纳部和插入部中的至少一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沿自行车车长方向,所述第二端比第一端远离自行车后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锁止件,安装于所述载体安装部,具有第一抵挡面;
第二抵挡面,设于所述载体安装部,与所述第一抵挡面沿第二延伸方向面对面,所述第一延伸方向与第二延伸方向为两个不同方向;
第一弹性件,沿所述第二延伸方向可伸缩地位于所述第一抵挡面和第二抵挡面之间;
其中,所述第一锁止件用于:受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弹力作用,经所述附加装载装置中的第一出入口插入第一锁止件收容部内,以锁定所述自行车支撑装置与所述附加装载装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行车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载体安装部包括所述容纳部时,所述容纳部沿所述第一延伸方向延伸的内侧壁形成有第一开口;
沿所述第二延伸方向,所述第一开口朝向所述第二抵挡面。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行车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操作部,与所述第一锁止件连接;
所述操作部用于:带动所述第一锁止件沿所述第二延伸方向压缩所述第一弹性件。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行车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从所述第一抵挡面指向第二抵挡面的方向,所述操作部自所述第一锁止件延伸至操作端。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行车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安装部包括:并排排布的至少两个所述容纳部;
所述自行车支撑装置包括:分别对应各所述容纳部的至少两个第一锁止件,各个所述第一锁止件分别与同一所述操作部连接。
11.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行车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载体安装部包括所述插入部时,所述第一锁止件和第一弹性件安装于所述插入部内;
在所述插入部沿所述第一延伸方向延伸的外侧壁形成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面向所述第二抵挡面一侧。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安装部还包括:
第二锁止件收容部,沿第二延伸方向向两端延伸至至少一端的第二出入口,所述第二延伸方向不同于第一延伸方向;
其中,所述第二锁止件收容部用于:通过所述第二出入口供附加装载装置中的第二锁止件插入,以锁定所述附加装载装置与自行车支撑装置。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自行车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载体安装部包括所述容纳部时,所述第二锁止件收容部沿所述第二延伸方向延伸至连通所述容纳部的内外两侧。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载体安装部包括所述容纳部时,所述载体安装部包括:
壳体,呈环形延伸地截止于缺口的两端以形成所述容纳部;
自所述缺口的两端分别转而向所述容纳部外延伸的两延伸部;
所述两延伸部用于:紧固在一起以锁定所述自行车支撑装置与所述附加装载装置。
15.一种附加装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附加载体;
载体支架,与所述附加载体连接;
其中,所述载体支架包括:
插入部和容纳部中的至少一种,沿第一延伸方向远离所述附加载体延伸至支撑端,所述支撑端不高于所述附加载体,使得所述附加装载装置与自行车支撑装置之间用于通过插入部插入容纳部内以安装在一起。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附加装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加载体为具有椅座和椅背的座椅;
所述载体支架连接于所述椅座,并所述支撑端位于椅座远离椅背的一侧。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附加装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支架包括位于所述椅座两侧的所述插入部和容纳部中的至少一种。
18.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附加装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支架还包括:
第一锁止件收容部,沿第二延伸方向向两端延伸至至少一端的第一出入口,所述第二延伸方向不同于第一延伸方向;
其中,所述第一锁止件收容部用于:通过所述第一出入口供自行车支撑装置中的第一锁止件插入,以锁定所述附加装载装置与自行车支撑装置。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附加装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载体支架包括所述插入部时,所述第一锁止件收容部设于所述插入部内,所述第一出入口形成于所述插入部的外侧壁,使得所述外侧壁自所述支撑端沿所述第一延伸方向延伸至截断于所述第一出入口。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附加装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支架包括:并排排布的至少两个所述插入部、分别设于各个所述插入部内的所述第一锁止件收容部;
其中,各个所述第一锁止件收容部的所述至少一端的第一出入口位于所述插入部的外侧壁的同一侧。
21.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附加装载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锁止件,安装于所述载体支架,具有第三抵挡面;
第四抵挡面,设于所述载体支架,与所述第三抵挡面沿第二延伸方向面对面,所述第一延伸方向与第二延伸方向为两个不同方向;
第二弹性件,沿所述第二延伸方向可伸缩地位于所述第三抵挡面和第四抵挡面之间;
其中,所述第二锁止件用于:受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弹力作用,通过所述自行车支撑装置中的第二出入口插入第二锁止件收容部内,以锁定所述附加装载装置与自行车支撑装置。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附加装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载体支架包括所述插入部时,所述第二锁止件和第二弹性件收容于所述插入部内。
23.一种自行车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自行车支撑装置,包括车架、设于所述车架的车座安装部和载体安装部;
附加装载装置,包括附加载体、安装于所述附加载体的载体支架;
其中,所述载体安装部包括:
容纳部和插入部中的至少一种,沿逐渐靠近车座安装部第一延伸方向从第一端延伸至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不高于第二端;
其中,所述载体支架包括:
插入部和容纳部中的至少一种,沿所述第一延伸方向远离所述附加载体延伸至支撑端,所述支撑端不高于所述附加载体;
所述载体支架与载体安装部之间具有安装状态和拆卸状态;
在所述安装状态,所述载体支架和所述载体安装部两者之间通过其中之一的插入部插入另一个的容纳部内。
CN201721830273.4U 2017-12-25 2017-12-25 一种自行车支撑装置、附加装载装置和自行车组件 Active CN2078431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830273.4U CN207843184U (zh) 2017-12-25 2017-12-25 一种自行车支撑装置、附加装载装置和自行车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830273.4U CN207843184U (zh) 2017-12-25 2017-12-25 一种自行车支撑装置、附加装载装置和自行车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843184U true CN207843184U (zh) 2018-09-11

Family

ID=634183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830273.4U Active CN207843184U (zh) 2017-12-25 2017-12-25 一种自行车支撑装置、附加装载装置和自行车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84318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394644B (zh) 可摇摆的儿童座兜及具有其的儿童推车
CN202944503U (zh) 一种展开能形成自行车的折叠行李车
CN205059873U (zh) 折叠电动车前轮机构
CN106043555A (zh) 电动滑板车的折叠机构
CN207843184U (zh) 一种自行车支撑装置、附加装载装置和自行车组件
CN103963894B (zh) 多功能电动车
CN106627928A (zh) 用于助动车的可折叠车架
US9821873B1 (en) Recumbent cycle
CN204507127U (zh) 一种多用途车
CN106005190A (zh) 一种电动滑板车
CN205931096U (zh) 一种电动滑板车
KR20200028060A (ko) 전동 킥보드용 배터리 착탈장치
CN105438367B (zh) 一种折叠车架
CN208152691U (zh) 一种帐篷云台
CN209382162U (zh) 童车亲子坐凳
CN207530987U (zh) 一种空白配线架
CN205524651U (zh) 双轮车用遮挡装置
CN205661592U (zh) 电动滑板车的车身折叠机构
CN206749987U (zh) 用于脚踏车的前叉承载装置
CN201692256U (zh) 一种成本低廉的助行车
CN201325475Y (zh) 儿童推车或者餐椅的伸缩杆结构
CN108316748A (zh) 一种帐篷云台
CN204641803U (zh) 多功能拉车
CN204184526U (zh) 便携式折叠自行车
US8789641B1 (en) Suspension for a scoot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924

Address after: 27 Hospital Road, George Town, Grand Cayman ky1-9008

Patentee after: Innovative advanced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7 Hospital Road, George Town, Grand Cayman ky1-9008

Patentee before: Advanced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Ltd.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924

Address after: 27 Hospital Road, George Town, Grand Cayman ky1-9008

Patentee after: Advanced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A four-storey 847 mailbox in Grand Cayman Capital Building, British Cayman Islands

Patentee before: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228

Address after: Guohao Times City # 20-01, 128 Meizhi Road, Singapore

Patentee after: Advanced Nova Technology (Singapore) Holdings 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Singapore

Address before: 27 Hospital Road, George Town, Grand Cayman ky1-9008

Patentee before: Innovative advanced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ayman Islands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