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524651U - 双轮车用遮挡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双轮车用遮挡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524651U
CN205524651U CN201620183428.9U CN201620183428U CN205524651U CN 205524651 U CN205524651 U CN 205524651U CN 201620183428 U CN201620183428 U CN 201620183428U CN 205524651 U CN205524651 U CN 2055246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inged
strut
support member
wheel car
vertical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18342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2018342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5246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5246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5246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轮车用遮挡装置,包括第一竖向支撑件、第二竖向支撑件和遮挡部件,所述第一竖向支撑件的一端固定在双轮车的车架上,所述遮挡部件包括顶部支撑件和固设在顶部支撑件上的顶部遮挡件,该顶部遮挡件位于双轮车鞍座的正上方,所述第二竖向支撑件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竖向支撑件的另一端、以及顶部支撑件的一端铰接,且第二竖向支撑件与第一竖向支撑件的铰接处、第二竖向支撑件与顶部支撑件的铰接处都设有角度固定机构。该双轮车用遮挡装置中的顶部遮挡件展开后,由于顶部遮挡件位于双轮车鞍座的正上方,故可为骑车者遮阳挡雨,且其不需要骑车者手持、也不影响骑车者的视线,故方便骑车者骑行,保证骑车安全。

Description

双轮车用遮挡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轮车,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自行车、电动自行车、摩托车等的双轮车用遮挡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大多数自行车、电动自行车、摩托车等都没有遮挡装置,因此,当骑车者在下雨天骑车时,需要穿着雨披或单手撑伞,从而造成骑车不便;当骑车者在烈日下骑车时,若不穿着防晒衣,则容易晒伤,若穿着防晒衣,又会使骑车者非常热,防晒衣不实用。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便于骑车者骑行、且还能遮阳挡雨的双轮车用遮挡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轮车用遮挡装置,包括第一竖向支撑件、第二竖向支撑件和遮挡部件,所述第一竖向支撑件的一端固定在双轮车的车架上,当第一竖向支撑件和第二竖向支撑件展开并锁定、第二竖向支撑件和遮挡部件展开并锁定后,所述遮挡部件位于双轮车鞍座的上方,所述第二竖向支撑件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竖向支撑件的另一端、以及遮挡部件的一端铰接,且第二竖向支撑件与第一竖向支撑件的铰接处、第二竖向支撑件与遮挡部件的铰接处都设有角度固定机构,设在所述第二竖向支撑件与第一竖向支撑件的铰接处的角度固定机构为定位铰固定单元、或者为肘节式夹紧单元、或者为卡扣式固定单元、或者为卡勾式固定单元、或者为拉杆式快拆固定单元、或者为两段式直铰撑固定单元。
该双轮车用遮挡装置中,通过角度固定机构可将第二竖向支撑件和遮挡部件的相对位置在展开或收拢时加以锁定,以便于用户使用时将遮挡部件展开或收拢;当遮挡部件展开锁定后,由于遮挡部件位于双轮车鞍座的上方,故可为骑车者遮阳挡雨,且其不需要骑车者手持、也不影响骑车者的视线,故方便骑车者骑行,保证骑车安全;在遮挡部件上还可安装太阳能电池,为双轮车提供电力;由于本装置安装在车后,本装置收拢后也不会在骑行时妨碍骑车者的视线;本装置收拢后,占用空间少,有利于双轮车的停放;双轮车停放时,所述遮挡部件可搁置在双轮车鞍座上,给部分车体起遮挡作用,防止日晒雨淋。
进一步地,设在所述第二竖向支撑件与遮挡部件的铰接处的角度固定机构为定位铰固定单元、或者为肘节式夹紧单元、或者为卡扣式固定单元、或者为卡勾式固定单元、或者为拉 杆式快拆固定单元、或者为两段式直铰撑固定单元。
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第一竖向支撑件包括水平支撑件和斜向支撑件,所述水平支撑件的一端固定在双轮车的车架上,水平支撑件的另一端与斜向支撑件的下端铰接、且该端固设有斜向下延伸的底部支撑件,斜向支撑件的上端与第二竖向支撑件铰接,所述水平支撑件和斜向支撑件的铰接处也设有角度固定机构,设在所述水平支撑件和斜向支撑件的铰接处的角度固定机构为定位铰固定单元、或者为肘节式夹紧单元、或者为卡扣式固定单元、或者为卡勾式固定单元、或者为拉杆式快拆固定单元、或者为两段式直铰撑固定单元。斜向支撑件和水平支撑件铰接后,斜向支撑件、第二竖向支撑件和遮挡部件收拢后抵靠在底部支撑件上,其收拢时重心下降,从而保证双轮车的整体稳定性。
优选地,所述第一竖向支撑件通过拉杆式快拆固定单元与双轮车的立管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角度固定机构可以有多种形式,较优地,角度固定机构的优选实施例有以下几种:
一、所述定位铰固定单元包括定位销、设在定位销一端的定位凸部、用于收容定位销的腔体、以及与定位凸部相互配合的第一定位凹槽和第二定位凹槽,所述定位销的另一端与腔体端部之间设有压缩元件;两根相互铰接的支撑件中,一根支撑件上设有所述腔体,另一根支撑件上设有所述第一定位凹槽和第二定位凹槽;当定位凸部位于第一定位凹槽中时,两根支撑件为展开状态;当定位凸部位于第二定位凹槽中时,两根支撑件为收拢状态。
二、所述卡扣式固定单元包括卡扣板、设在卡扣板一端的第一卡槽、以及与第一卡槽相互配合的定位栓钉;两根相互铰接的支撑件中,一根支撑件上铰接有所述卡扣板,另一根支撑件上固设有所述定位栓钉,当卡扣板与定位栓钉相卡合时,两根支撑件为展开状态。
三、所述肘节式夹紧单元包括底座、固定钩、拉环和第一手柄,两根相互铰接的支撑件中,一根支撑件上固设有所述底座,另一根支撑件与底座相铰接、且该根支撑件上固设有所述固定钩,所述第一手柄包括两个臂部,两个臂部的端部均与底座铰接,所述拉环的一端位于两个臂部之间、且与臂部铰接,拉环的另一端设有与固定钩相卡合的第二卡套。
四、所述拉杆式快拆固定单元包括连接板、固定板、穿设在连接板和固定板中的拉杆、套在拉杆上的垫块、以及与拉杆端部相铰接的第二手柄,两根相互铰接的支撑件中,一根支撑件上固设有连接板,另一根支撑件上固设有所述固定板;所述垫块上设有朝向第二手柄的弧形滑动面,所述第二手柄上设有与弧形滑动面相互配合的凸轮面。
五、所述两段式直铰撑固定单元包括通过销轴相互铰接的第一撑杆和第二撑杆、以及套在销轴上的第一压缩弹簧,两根相互铰接的支撑件中,一根支撑件上铰接有所述第一撑杆, 另一根支撑件上铰接有所述第二撑杆;所述第一撑杆上设有朝向第二撑杆的第一定位凹部和第二定位凹部,所述第二撑杆上设有第一定位凸部,所述第一压缩弹簧位于第一撑杆或第二撑杆的外侧;当第一定位凸部位于第一定位凹部中时,两根支撑件为展开状态;当第一定位凸部位于第二定位凹部中时,两根支撑件为收拢状态。
六、所述两段式直铰撑固定单元包括通过销轴相互铰接的第三撑杆和第四撑杆,两根相互铰接的支撑件中,一根支撑件上铰接有所述第三撑杆,另一根支撑件上铰接有所述第四撑杆;所述第三撑杆上开设有相对设置的第三定位凹部和第四定位凹部,所述第四撑杆的端面上设有第二定位凸部;当第二定位凸部位于第三定位凹部中时,两根支撑件为展开状态;当第二定位凸部位于第四定位凹部中时,两根支撑件为收拢状态。
七、所述两段式直铰撑固定单元包括通过销轴相互铰接的第五撑杆和第六撑杆,两根相互铰接的支撑件中,一根支撑件上铰接有所述第五撑杆,另一根支撑件上铰接有所述第六撑杆;所述第六撑杆上设有限位挡板,当限位挡板的侧边抵住第五撑杆的侧边时,两根支撑件为展开状态。
八、所述两段式直铰撑固定单元包括通过销轴相互铰接的第七撑杆和第八撑杆,两根相互铰接的支撑件中,一根支撑件上铰接有所述第七撑杆,另一根支撑件上铰接有所述第八撑杆;所述第七撑杆上设有第一轴部,第八撑杆上设有收容第一轴部一端的第二轴部,所述第一轴部的外周面上设有第一限位挡片,第二轴部的外周面上设有与第一限位挡片相抵靠的第二限位挡片,所述第二轴部上套有旋撑扭簧;当第一限位挡片与第二限位挡片相抵靠时,两根支撑件为展开状态。
九、所述两段式直铰撑固定单元包括通过销轴相互铰接的第九撑杆和第十撑杆,两根相互铰接的支撑件中,一根支撑件上铰接有所述第九撑杆,另一根支撑件上铰接有所述第十撑杆;所述第九撑杆上设有一朝向第十撑杆的收容腔,该收容腔中设有一定位珠、以及一位于定位珠和收容腔之间的第二压缩弹簧,所述第十撑杆上开设有朝向第九撑杆的第五定位凹部和第六定位凹部;当定位珠位于第五定位凹部中时,两根支撑件为展开状态;当定位珠位于第六定位凹部中时,两根支撑件为收拢状态。
上述角度固定机构的优选实施例中,实施例六、七、八均为铰直撑结构。
进一步地,为了提高对顶部遮挡板的支撑力度,保证装置的整体结构强度,所述第一竖向支撑件和/或第二竖向支撑件和/或遮挡部件包括两根竖杆,两根竖杆之间连接有横向连杆;此时,所述角度固定机构采用卡勾式固定单元,包括卡勾,该卡勾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连接杆部、设在连接杆部下端的卡爪部、以及连接两个卡爪部的连杆,所述卡爪部的内径与横向 连杆的外径相配合;两根相互铰接的支撑件中,一根支撑件上铰接有所述卡勾的连接杆部,另一根支撑件上包含横向连杆;当卡勾的卡爪部与横向连杆相卡合时,两根支撑件为展开状态或为收拢状态。
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为了保证在收拢状态下,第一竖向支撑件与第二竖向支撑件、第二竖向支撑件与遮挡部件之间不会脱离,两根相互铰接的支撑件中,至少有一根支撑件上设有一扣箍,当双轮车用遮挡装置为收拢状态时,所述扣箍与相邻的支撑件为紧配合连接。或者,所述第一竖向支撑件与第二竖向支撑件之间、第二竖向支撑件与遮挡部件之间连接有扭簧。
优选地,所述第一竖向支撑件上设置有座架。
优选地,所述遮挡部件上设置有太阳能电池。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双轮车用遮挡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双轮车用遮挡装置中,通过角度固定机构可将第二竖向支撑件和遮挡部件展开或收拢,以便于用户骑车时是否选择将顶部遮挡件展开;当顶部遮挡件展开后,由于顶部遮挡件位于双轮车鞍座的正上方,故可为骑车者遮阳挡雨,且其不需要骑车者手持、也不影响骑车者的视线,故方便骑车者骑行,保证骑车安全。
附图说明
图1至图4为实用新型中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5a是图1中的A圈放大图。
图5b是图5a的剖视图。
图5c是图5a的爆炸视图。
图6a是图1中的B圈放大图。
图6b是图6a的剖视图。
图6c是图6a的爆炸视图。
图7至图10为实用新型中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11a是图7的C圈放大图(其中遮挡线未画出)。
图11b是图7的C圈放大图(其中显示了部分遮挡线)。
图11c是图11a的轴测示意图。
图11d是图11a的爆炸视图。
图12a是图7中的D圈放大图。
图12b是图12a的轴测示意图。
图13a是图9中的E圈放大图。
图13b是图13a的轴测示意图。
图14至图17为实用新型中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17a是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三遮挡部件搁置在鞍座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18a是图14中的F圈放大图。
图18b是图18a的爆炸视图。
图19a是图14中的G圈放大图。
图19b是图19a的爆炸视图。
图19c是图16中的V圈放大图。
图20至图23为实用新型中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图24a是图20中的H圈放大图。
图24b是图24a的爆炸视图。
图25a是图20的I圈放大图。
图25b是图25a的轴测示意图。
图25c是图25a的爆炸视图。
图26a是图22的J圈放大图。
图26b是图26a的轴测示意图。
图26c是图26a的爆炸视图。
图27至图30为实用新型中实施例五的结构示意图。
图31a是图27中的K圈放大图。
图31b是图31a的轴测示意图。
图31c是图31a的爆炸视图。
图32a是图27中的L圈放大图。
图32b是图32a的轴测示意图。
图32c是图32a的爆炸视图。
图33a是图27中的M圈放大图。图33b是图33a的轴测示意图。
图34a是图29中的N圈放大图。
图34b是图34a的轴测示意图。
图34c是图34a的爆炸视图。
图35是图29中的P圈放大图。
图36至图39为实用新型中实施例六的结构示意图。
图40a是图36中的Q圈放大图。
图40b是图40a的轴测示意图。
图40c是图40a的爆炸视图。
图41a是图38中的T圈放大图。
图41b是图41a的轴测示意图。
图41c是图41a的爆炸视图。
图42a是图36中的R圈放大图。
图42b是图42a的轴测示意图。
图42c是图42a的爆炸视图。
图43a是图38中的S圈放大图。
图43b是图43a的轴测示意图。
图43c是图43a的爆炸视图。
图44a是图38中的U圈放大图。
图44b是图44a的轴测示意图。
图44c是图44a的爆炸视图。(图中车架01未画出)
元件标号说明
01 车架 161 卡爪部
02 管夹 162 连接杆部
03 第一竖向支撑件 163 连杆
031 水平支撑件 181 连接板
032 斜向支撑件 182 固定板
033 第一竖杆 183 拉杆
034 第一横向连杆 184 垫块
035 第三横向连杆 185 第二手柄
04 第二竖向支撑件 186 凸轮面
041 第二竖杆 191 第一撑杆
042 第二横向连杆 192 第二撑杆
05 遮挡部件 194 第一压缩弹簧
051 顶部支撑件 195 第一定位凸部
052 顶部遮挡板 196 第一定位凹部
053 顶部遮挡篷 197 第二定位凹部
054 限位块 201 第三撑杆
06 底部支撑件 202 第四撑杆
07 铆钉 204 第二定位凸部
081 定位销 205 第三定位凹部
082 腔体 206 第四定位凹部
083 第一定位凹槽 211 第五撑杆
084 第二定位凹槽 212 第六撑杆
085 定位凸部 213 限位挡板
086 压缩元件 221 第七撑杆
09 鞍座 222 第八撑杆
101 底座 223 旋撑扭簧
102 拉环 224 第一限位挡片
103 第一手柄 225 第二限位挡片
104 固定钩 231 第九撑杆
105 臂部 232 第十撑杆
106 第二卡套 234 定位珠
11 卡扣板 235 第二压缩弹簧
111 第一卡槽 236 收容腔
12 定位栓钉 237 第五定位凹部
13 扣箍 238 第六定位凹部
14 车后座架 24 销轴
15 座架 25 扭簧
16 卡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 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轮车用遮挡装置,见图1、图2、图27和图28,包括第一竖向支撑件03、第二竖向支撑件04和遮挡部件05,所述第一竖向支撑件03包括向后水平延伸的水平支撑件031和向后上方倾斜延伸的斜向支撑件032,所述遮挡部件05包括顶部支撑件051和固设在顶部支撑件051上的顶部遮挡件,所述第一竖向支撑件03的水平支撑件031的前端直接或间接地固定在双轮车的车架01上,水平支撑件031的后端与斜向支撑件032的下端相连接,斜向支撑件032的上端与第二竖向支撑件04的下端相连接,第二竖向支撑件04的上端与顶部支撑件051的后端相连接;当第一竖向支撑件03和第二竖向支撑件04展开并锁定、第二竖向支撑件04和顶部支撑件051展开并锁定后,所述顶部遮挡件位于顶部支撑件051的前端、且位于双轮车鞍座09的正上方,可为骑行者遮阳挡雨,且不影响骑行者的双手、双脚、视线等,以便于骑行者骑车。在遮挡部件05上还可安装太阳能电池,为双轮车提供电力;由于本装置安装在车后,本装置收拢后也不会在骑行时妨碍骑车者的视线;本装置收拢后,占用空间少,有利于双轮车的停放;双轮车停放时,所述遮挡部件05可搁置在双轮车鞍座09上,给部分车体起遮挡作用,防止日晒雨淋。
所述顶部遮挡件为顶部遮挡板052或顶部遮挡蓬053。第二竖向支撑件04与第一竖向支撑件03的铰接处、第二竖向支撑件04与顶部支撑件051的铰接处都设有角度固定机构,该角度固定机构为定位铰固定单元、或者为肘节式夹紧单元、或者为卡扣式固定单元、或者为卡勾式固定单元、或者为拉杆式快拆固定单元、或者为两段式直铰撑固定单元。
本实用新型具有多个优选实施例,具体如下。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4所示,双轮车用遮挡装置为三段支撑件结构,第一竖向支撑件03为一整体构件,其通过管夹02固定在双轮车上,顶部支撑件051上固定有顶部遮挡板052,第一竖向支撑件03的上端与第二竖向支撑件04的下端、第二竖向支撑件04的上端与顶部支撑件051 的后端均通过铆钉07铰接,在两个铰接处均设有角度固定机构、且两处的角度固定机构结构相同。
第一竖向支撑件03的上端与第二竖向支撑件04的下端铰接处采用定位铰固定单元:如图5a至5c所示,所述定位铰固定单元包括定位销081、设在定位销081下端的定位凸部085、设在第二竖向支撑件04下端处且用于收容定位销081的腔体082、以及设在第一竖向支撑件03上端的第一定位凹槽083和第二定位凹槽084,所述定位销081的上端与腔体082端部之间密闭有压缩元件086。所述压缩元件086用于将定位销081端部的定位凸部085顶紧在第一竖向支撑件03的上端面上,当第二竖向支撑件04展开时,定位凸部085位于第一定位凹槽083中;用户施力使第二竖向支撑件04向下翻转,则定位凸部085沿着第一竖向支撑件03的上端面滑动,当定位凸部085位于第二定位凹槽084中时,第二竖向支撑件04被收拢。
第二竖向支撑件04的上端与顶部支撑件051的后端铰接处的也采用定位铰固定单元:如图6a至6c所示,所述定位铰固定单元包括定位销081、设在定位销081后端的定位凸部085、设在顶部支撑件051后端处且用于收容定位销081的腔体082、以及设在第二竖向支撑件04上端的第一定位凹槽083和第二定位凹槽084,所述定位销081的前端与腔体082端部之间密闭有压缩元件086。所述压缩元件086用于将定位销081端部的定位凸部085顶紧在第二竖向支撑件04的上端面上,当顶部支撑件051展开时,定位凸部085位于第一定位凹槽083中;用户施力使顶部支撑件051向下翻转,则定位凸部085沿着第二竖向支撑件04的上端面滑动,当定位凸部085位于第二定位凹槽084中时,所述顶部支撑件051被收拢。
该实施例中,所述压缩元件086可以为压缩气体、压缩弹簧等元件。
实施例二
如图7至图10所示,双轮车用遮挡装置为三段支撑件结构,第一竖向支撑件03为一整体构件,其通过管夹02固定在双轮车上,顶部支撑件051上固定有顶部遮挡板052,第一竖向支撑件03的上端与第二竖向支撑件04的下端、第二竖向支撑件04的上端与顶部支撑件051的后端均通过铆钉07铰接,在两个铰接处均设有角度固定机构,但两处的角度固定机构结构不相同。
第一竖向支撑件03的上端与第二竖向支撑件04的下端铰接处的角度固定机构采用肘节式夹紧单元:如图11a至11d所示,所述肘节式夹紧单元包括固定在第一竖向支撑件03上端的底座101、固设在第二竖向支撑件04上的固定钩104、拉环102和第一手柄103,第二竖向支撑件04的下端通过铆钉07与底座101相铰接,所述第一手柄103包括两个臂部105,两个臂部105的上端均通过铆钉07与底座101铰接,所述拉环102的下端位于两个臂部105之间、且与臂部105铰接,拉环102的上端设有与固定钩104相卡合的第二卡套106。当拉环102的第二卡套106与固定钩104相卡合时,第二竖向支撑件04为展开状态;将第一手柄103向外拉出,则拉环102的第二卡套106与固定钩104相脱离,此时用户可施力将第二竖向支撑件04向下翻转,使第二竖向支撑件04处于收拢状态。
第二竖向支撑件04的上端与顶部支撑件051的后端铰接处的角度固定机构采用卡扣式固定单元:如图12a至12b所示,所述卡扣式固定单元包括卡扣板11、设在卡扣板11一端的第一卡槽111、以及与第一卡槽111相互配合的定位栓钉12,第一卡槽111开口处的内径略小于定位栓钉12的外径,所述卡扣板11的前上端与顶部支撑件051通过铆钉07铰接,所述定位栓钉12固定在第二竖向支撑件04的上端。当卡扣板11后下端的第一卡槽111与定位栓钉12相卡合时,所述顶部支撑件051和顶部遮挡板052处于展开状态;当用户施力使第一卡槽111向下转动、脱离定位栓钉12后,此时,顶部支撑件051和顶部遮挡板052可向后翻转、直至收拢。
进一步地,如图13a和图13b所示,所述第一竖向支撑件03和顶部支撑件051上均设有一扣箍13,扣箍13上开口的内径略小于第二竖向支撑件04的外径,故当第一竖向支撑件03、第二竖向支撑件04和顶部支撑件051为收拢状态时,所述扣箍13与第二竖向支撑件04为紧配合连接,以防止在收拢状态下,第二竖向支撑件04与第一竖向支撑件03、第二竖向支撑件04与顶部支撑件051相脱离,从而保证双轮车行车时遮挡装置在收拢状态下的稳定性。
实施例三
如图14至图17所示,双轮车用遮挡装置为三段支撑件结构,第一竖向支撑件03为一整体构件,其通过管夹02固定在双轮车上,顶部支撑件051上固定有顶部遮挡蓬053和限位块054,第一竖向支撑件03的上端与第二竖向支撑件04的下端、第二竖向支撑件04的上端与顶部支撑件051的后端均通过铆钉07铰接。为了提高整体结构的侧向稳定性,所述第一竖向支撑件03包含两根第一竖杆033、以及两根第一竖杆033上端之间连接的第一横向连杆034、以及两根第一竖杆033下端之间连接的第三横向连杆035,所述第二竖向支撑件04包含两根第二竖杆041、以及两根第二竖杆041上端之间连接的第二横向连杆042,所述横向连杆为第一横向连杆034或第二横向连杆042。此时,第一竖向支撑件03与第二竖向支撑件04的铰接处、第二竖向支撑件04与顶部支撑件051的铰接处也都设有角度固定机构,且两处的角度固定机构结构相同。
第一竖向支撑件03的上端与第二竖向支撑件04的下端铰接处的角度固定机构采用卡勾式固定单元:如图18a至18b所示,所述卡勾式固定单元包括卡勾16,卡勾16均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连接杆部162、设在连接杆部162下端的卡爪部161、以及连接两个卡爪部161的连杆163,所述连接杆部162的上端与第二竖向支撑件04铰接。卡爪部161的开口处内径略小于第一横向连杆034的外径,当第二竖杆041抵住第一横向连杆034,并使卡爪部161与第一横向连杆034相卡合,所述第二竖向支撑件04处于展开的状态,并可使连接杆部162受到预拉力,这样在震动情况下第一竖向支撑件03与第二竖向支撑件04之间不会松动;当卡爪部161与第一横向连杆034相脱离时,所述第二竖向支撑件04可向后翻转、直至处于收拢的状态。
第二竖向支撑件04的上端与顶部支撑件051的后端铰接处的角度固定机构采用卡勾式固定单元:如图19a至19b所示,所述卡勾式固定单元包括卡勾16,卡勾16均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连接杆部162、设在连接杆部162下端的卡爪部161、以及连接两个卡爪部161的连杆163,所述连接杆部162的上端与顶部支撑件051铰接。卡爪部161的开口处内径略小于第二横向连杆042的外径,当限位块054抵住第二竖杆041,并使卡爪部161与第二横向连杆042相卡合,所述顶部支撑件051处于展开的状态;当卡爪部161与第二横向连杆042相脱离时,所述顶部支撑件051可向后翻转、直至处于收拢的状态。
如图17a所示:双轮车停放时,所述遮挡部件05可搁置在双轮车鞍座09上,给部分车体起遮挡作用,防止日晒雨淋。
进一步地,当遮挡装置在收拢状态时,如图19c所示,将铰接于顶部支撑件051的卡勾16向下翻转、使其卡爪部161与该根第三横向连杆035相卡合,这样可以使本装置在收拢时保持各构件位置稳定,不需要另加其他构件加以绑扎等措施。
实施例四
如图20至图23所示,双轮车用遮挡装置为三段支撑件结构,第一竖向支撑件03为一整体构件,其通过管夹02固定在双轮车上,顶部支撑件051上固定有顶部遮挡板052,第一竖向支撑件03的上端与第二竖向支撑件04的下端、第二竖向支撑件04的上端与顶部支撑件051的后端均通过铆钉07铰接,在两个铰接处均设有角度固定机构,但两处的角度固定机构结构不相同。
第一竖向支撑件03的上端与第二竖向支撑件04的下端铰接处的角度固定机构采用拉杆式快拆固定单元:如图24a至24b所示,所述拉杆式快拆固定单元包括固定在第二竖向支撑 件04上的连接板181、固定在第一竖向支撑件03上的固定板182、穿设在连接板181和固定板182中的拉杆183、套在拉杆183上的垫块184、以及与拉杆183端部相铰接的第二手柄185,所述垫块184上设有朝向第二手柄185的弧形滑动面,所述第二手柄185上设有与弧形滑动面相互配合的凸轮面186。第二竖向支撑件04在展开状态时,所述拉杆183受拉并与连接板181相抵靠,可限制第二竖向支撑件04与第一竖向支撑件03之间的相互转动;当扳动第二手柄185、使第二手柄185上的凸轮面186沿垫块184上的弧形滑动面滑动时,将所述拉杆183松开并从连接板181中伸出,则拉杆183与连接板181不相抵靠,此时,可向下翻转第二竖向支撑件04、直至收拢。
第二竖向支撑件04的上端与顶部支撑件051的后端铰接处的角度固定机构采用两段式直铰撑固定单元:如图25a至25c所示,所述两段式直铰撑固定单元包括通过销轴24相互铰接的第一撑杆191和第二撑杆192、以及套在销轴24上的第一压缩弹簧194,顶部支撑件051上铰接有第一撑杆191,第二竖向支撑件04上铰接有第二撑杆192;所述第一撑杆191上设有朝向第二撑杆192的第一定位凹部196和第二定位凹部197,所述第二撑杆192上设有第一定位凸部195,所述第一压缩弹簧194位于第一撑杆191或第二撑杆192的外侧、用于在铰接点处将第二撑杆192顶紧在第一撑杆191上。当第一定位凸部195位于第一定位凹部196中时,第一撑杆191和第二撑杆192位于一根直线上,则顶部支撑件051为展开状态;将第一撑杆191和第二撑杆192的铰接点向上移动,如图26a至26c所示,直至第一定位凸部195位于第二定位凹部197中,此时,顶部支撑件051为收拢状态。
实施例五
如图27至图30所示,双轮车用遮挡装置为四段支撑件结构,所述水平支撑件031的后端固设有斜向下延伸的底部支撑件06,且水平支撑件031的后端与斜向支撑件032的下端、斜向支撑件032的上端与第二竖向支撑件04的下端、第二竖向支撑件04的上端与顶部支撑件051的后端均通过铆钉07相铰接,且在三个铰接处均设有角度固定机构,但三处的角度固定机构结构不相同。本实施例中,所述水平支撑架031连接(焊接或螺栓连接)在双轮车的车后座架14上,顶部支撑件051上固定有顶部遮挡板052。
水平支撑件031的后端与斜向支撑件032的下端铰接处的角度固定机构采用两段式直铰撑固定单元:如图31a至31c所示,所述两段式直铰撑固定单元包括通过销轴24相互铰接的第五撑杆211和第六撑杆212,斜向支撑件032上铰接有所述第五撑杆211,底部支撑件06上铰接有所述第六撑杆212;所述第六撑杆212上设有限位挡板213,当限位挡板213侧边抵 住第五撑杆211侧边时,斜向支撑件032与第五撑杆211铰接点、第五撑杆211和第六撑杆212铰接点、底部支撑件06与第六撑杆212铰接点,三点形成的夹角为ɑ(0°<ɑ≤180°),则斜向支撑件032为展开状态;将第五撑杆211和第六撑杆212的铰接点向后移动,使限位挡板213侧边脱离第五撑杆211,如图35所示,直至斜向支撑件032和底部支撑件06相抵,此时,斜向支撑件032为收拢状态。优选地,底部支撑件06与斜向支撑件032在二者铰接处连接有扭簧25,用于保持整个机构在收拢状态下的稳定性,即收拢时斜向支撑件032不会意外展开。
斜向支撑件032的上端与第二竖向支撑件04的下端铰接处的角度固定机构采用两段式直铰撑固定单元:如图32a至图32c所示,所述两段式直铰撑固定单元包括通过销轴24相互铰接的第三撑杆201和第四撑杆202,第二竖向支撑件04上铰接有所述第三撑杆201,斜向支撑件032上铰接有所述第四撑杆202;所述第三撑杆201上开设有相对设置的第三定位凹部205和第四定位凹部206,所述第四撑杆202的端面上设有第二定位凸部204。当第二定位凸部204位于第三定位凹部205中时,第二竖向支撑件04和第三撑杆201的铰接点、第三撑杆201和第四撑杆202的铰接点、斜向支撑件032和第四撑杆202的铰接点,三点位于一根直线上,则第二竖向支撑件04为展开状态;将第三撑杆201和第四撑杆202的铰接点向下移动,由于第三撑杆201和第四撑杆202有一定弹性,使第二定位凸部204脱离第三定位凹部205并滑向第四定位凹部206,如图34a至34c所示,直至第二定位凸部204位于第四定位凹部206中,此时,第二竖向支撑件04为收拢状态。
第二竖向支撑件04的上端与顶部支撑件051的后端铰接处的角度固定机构采用卡扣式固定单元:如图33a和图33b所示,所述卡扣式固定单元包括卡扣板11、设在卡扣板11一端的第一卡槽111、以及与第一卡槽111相互配合的定位栓钉12,第一卡槽111开口处内径略小于定位栓钉12的外径,所述卡扣板11的前上端与顶部支撑件051通过铆钉07铰接,所述定位栓钉12固定在第二竖向支撑件04的上端。当卡扣板11后下端的第一卡槽111与定位栓钉12相卡合时,所述顶部支撑件051和顶部遮挡板052处于展开状态;当用户施力使第一卡槽111向下转动、脱离定位栓钉12后,此时,顶部支撑件051和顶部遮挡板052可向后翻转、直至收拢。优选地,在第二竖向支撑件04和顶部支撑件051的铰接处连接有扭簧25,用于保持整个机构在收拢状态下的稳定性,即收拢时顶部支撑件051不会意外展开。
实施例六
如图36至图39所示,双轮车用遮挡装置为三段支撑件结构,第一竖向支撑件03为一整 体构件,其通过管夹02固定在双轮车上,顶部支撑件051上固定有顶部遮挡板052,第一竖向支撑件03的上端与第二竖向支撑件04的下端、第二竖向支撑件04的上端与顶部支撑件051的后端均通过铆钉07铰接,在两个铰接处均设有角度固定机构,但两处的角度固定机构结构不相同。
第一竖向支撑件03的上端与第二竖向支撑件04的下端铰接处的角度固定机构采用两段式直铰撑固定单元:如图40a至40c所示,所述两段式直铰撑固定单元包括通过销轴24相互铰接的第七撑杆221和第八撑杆222,第二竖向支撑件04上铰接有所述第七撑杆221,第一竖向支撑件03上铰接有所述第八撑杆222;所述第七撑杆221上设有第一轴部,第八撑杆222上设有收容第一轴部一端的第二轴部,所述第一轴部的外周面上设有第一限位挡片224,第二轴部的外周面上设有与第一限位挡片224相抵靠的第二限位挡片225,所述第二轴部上套有旋撑扭簧223、用于将第一限位挡片224和第二限位挡片225相抵靠。当第一限位挡片224和第二限位挡片225相抵靠时,第二竖向支撑件04和第七撑杆221的铰接点、第七撑杆221和第八撑杆222的铰接点、第一竖向支撑件03和第八撑杆222的铰接点,三点位于一根直线上,第二竖向支撑件04为展开状态;将第七撑杆221和第八撑杆222的铰接点向上移动,如图41a至41c所示,第一限位挡片224与第二限位挡片225相分离,直至第二竖向支撑件04被收拢。
第二竖向支撑件04的上端与顶部支撑件051的后端铰接处的角度固定机构采用两段式直铰撑固定单元:如图42a至42c所示,所述两段式直铰撑固定单元包括通过销轴24相互铰接的第九撑杆231和第十撑杆232,顶部支撑件051上铰接有所述第九撑杆231,第二竖向支撑件04上铰接有所述第十撑杆232;所述第九撑杆231上设有一朝向第十撑杆232的收容腔236,该收容腔236中设有一定位珠234、以及一位于定位珠234和收容腔236之间的第二压缩弹簧235,所述第十撑杆232上开设有朝向第九撑杆231的第六定位凹部238和第五定位凹部237。当定位珠234位于第六定位凹部238中时,所述顶部支撑件051与第九撑杆231的铰接点、第二竖向支撑件04与第十撑杆232的铰接点、第九撑杆231和第十撑杆232的铰接点,三点位于一根直线上,顶部支撑件051为展开状态;将第九撑杆231和第十撑杆232的铰接点向上移动,如图43a至43c所示,直至定位珠234位于第五定位凹部237中,此时,顶部支撑件051为收拢状态。
在第一竖向支撑件03的水平段上固设有座架15,可作为双轮车的车后座。
第一竖向支撑件03的下端通过拉杆式快拆固定单元固定在车架01上,如图44a至44c所示,拉杆式快拆固定单元包括连接在第一竖向支撑件03下端部的固定板182,和固定板182 通过销轴24铰接的连接板181,穿设在固定板182和连接板181中的拉杆183、套在拉杆183上的垫块184、以及与拉杆183端部相铰接的第二手柄185,所述垫块184上设有朝向第二手柄185的弧形滑动面,所述第二手柄185上设有与弧形滑动面相互配合的凸轮面186。转动第二手柄185使拉杆183受拉并与连接板181相抵靠,固定板182和连接板181抱合住车架01的立管,第一竖向支撑件03即固定在车架01上;当扳动第二手柄185、使第二手柄185上的凸轮面186沿垫块184上的弧形滑动面滑动时,将所述拉杆183松开并从连接板181中伸出,则固定板182和连接板181松开,可将本遮挡装置从车架01上卸下。
上述六个实施例中,所述双轮车可以为自行车、电动自行车、摩托车等。
第二竖向支撑件04与第一竖向支撑件03的铰接处、第二竖向支撑件04与顶部支撑件051的铰接处、水平支撑件031和斜向支撑件032的铰接处设置的角度固定机构,该角度固定机构可选择定位铰固定单元、肘节式夹紧单元、卡扣式固定单元、卡勾式固定单元、拉杆式快拆固定单元及两段式直铰撑固定单元中的任一种。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8)

1.一种双轮车用遮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竖向支撑件(03)、第二竖向支撑件(04)和遮挡部件(05),所述第一竖向支撑件(03)的一端固定在双轮车的车架(01)上,当第一竖向支撑件(03)和第二竖向支撑件(04)展开并锁定、第二竖向支撑件(04)和遮挡部件(05)展开并锁定后,所述遮挡部件(05)位于双轮车鞍座(09)的上方,所述第二竖向支撑件(04)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竖向支撑件(03)的另一端、以及遮挡部件(05)的一端铰接,且第二竖向支撑件(04)与第一竖向支撑件(03)的铰接处、第二竖向支撑件(04)与遮挡部件(05)的铰接处都设有角度固定机构,设在所述第二竖向支撑件(04)与第一竖向支撑件(03)的铰接处的角度固定机构为定位铰固定单元、或者为肘节式夹紧单元、或者为卡扣式固定单元、或者为卡勾式固定单元、或者为拉杆式快拆固定单元、或者为两段式直铰撑固定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轮车用遮挡装置,其特征在于:设在所述第二竖向支撑件(04)与遮挡部件(05)的铰接处的角度固定机构为定位铰固定单元、或者为肘节式夹紧单元、或者为卡扣式固定单元、或者为卡勾式固定单元、或者为拉杆式快拆固定单元、或者为两段式直铰撑固定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轮车用遮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竖向支撑件(03)包括水平支撑件(031)和斜向支撑件(032),所述水平支撑件(031)的一端固定在双轮车的车架(01)上,水平支撑件(031)的另一端与斜向支撑件(032)的下端铰接、且该端固设有斜向下延伸的底部支撑件(06),斜向支撑件(032)的上端与第二竖向支撑件(04)铰接,所述水平支撑件(031)和斜向支撑件(032)的铰接处也设有角度固定机构,设在所述水平支撑件(031)和斜向支撑件(032)的铰接处的角度固定机构为定位铰固定单元、或者为肘节式夹紧单元、或者为卡扣式固定单元、或者为卡勾式固定单元、或者为拉杆式快拆固定单元、或者为两段式直铰撑固定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轮车用遮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竖向支撑件(03)通过拉杆式快拆固定单元与双轮车的立管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双轮车用遮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铰固定单元包括定位销(081)、设在定位销(081)一端的定位凸部(085)、用于收容定位销(081)的腔体(082)、以及与定位凸部(085)相互配合的第一定位凹槽(083)和第二定位凹槽(084), 所述定位销(081)的另一端与腔体端部之间设有压缩元件(086);两根相互铰接的支撑件中,一根支撑件上设有所述腔体(082),另一根支撑件上设有所述第一定位凹槽(083)和第二定位凹槽(084);当定位凸部(085)位于第一定位凹槽(083)中时,两根支撑件为展开状态;当定位凸部(085)位于第二定位凹槽(084)中时,两根支撑件为收拢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双轮车用遮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肘节式夹紧单元包括底座(101)、固定钩(104)、拉环(102)和第一手柄(103),两根相互铰接的支撑件中,一根支撑件上固设有所述底座(101),另一根支撑件上固设有所述固定钩(104),所述第一手柄(103)包括两个臂部(105),两个臂部(105)的端部均与底座(101)铰接,所述拉环(102)的一端位于两个臂部(105)之间、且与臂部(105)铰接,拉环(102)的另一端设有与固定钩(104)相卡合的第二卡套(106)。
7.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双轮车用遮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式快拆固定单元包括连接板(181)、固定板(182)、穿设在连接板(181)和固定板(182)中的拉杆(183)、套在拉杆(183)上的垫块(184)、以及与拉杆(183)端部相铰接的第二手柄(185),两根相互铰接的支撑件中,一根支撑件上固设有连接板(181),另一根支撑件上固设有所述固定板(182);所述垫块(184)上设有朝向第二手柄(185)的弧形滑动面,所述第二手柄(185)上设有与弧形滑动面相互配合的凸轮面(186)。
8.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双轮车用遮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段式直铰撑固定单元包括通过销轴(24)相互铰接的第一撑杆(191)和第二撑杆(192)、以及套在销轴(24)上的第一压缩弹簧(194),两根相互铰接的支撑件中,一根支撑件上铰接有所述第一撑杆(191),另一根支撑件上铰接有所述第二撑杆(192);所述第一撑杆(191)上设有朝向第二撑杆(192)的第一定位凹部(196),所述第二撑杆(192)上设有第一定位凸部(195),所述第一压缩弹簧(194)位于第一撑杆(191)或第二撑杆(192)的外侧;当第一定位凸部(195)位于第一定位凹部(196)中时,两根支撑件为展开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双轮车用遮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段式直铰撑固定单元包括通过销轴(24)相互铰接的第三撑杆(201)和第四撑杆(202),两根相互铰接的支撑件中,一根支撑件上铰接有所述第三撑杆(201),另一根支撑件上铰接有所述第四撑杆(202);所述第三撑杆(201)上开设有相对设置的第三定位凹部(205),所述第四 撑杆(202)的端面上设有第二定位凸部(204);当第二定位凸部(204)位于第三定位凹部(205)中时,两根支撑件为展开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双轮车用遮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段式直铰撑固定单元包括通过销轴(24)相互铰接的第五撑杆(211)和第六撑杆(212),两根相互铰接的支撑件中,一根支撑件上铰接有所述第五撑杆(211),另一根支撑件上铰接有所述第六撑杆(212);所述第六撑杆(212)上设有限位挡板(213),当限位挡板(213)的侧边抵住第五撑杆(211)的侧边时,两根支撑件为展开状态。
11.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双轮车用遮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段式直铰撑固定单元包括通过销轴(24)相互铰接的第七撑杆(221)和第八撑杆(222),两根相互铰接的支撑件中,一根支撑件上铰接有所述第七撑杆(221),另一根支撑件上铰接有所述第八撑杆(222);所述第七撑杆(221)上设有第一轴部,第八撑杆(222)上设有收容第一轴部一端的第二轴部,所述第一轴部的外周面上设有第一限位挡片(224),第二轴部的外周面上设有与第一限位挡片(224)相抵靠的第二限位挡片(225),所述第二轴部上套有旋撑扭簧(223);当第一限位挡片(224)与第二限位挡片(225)相抵靠时,两根支撑件为展开状态。
12.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双轮车用遮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段式直铰撑固定单元包括通过销轴(24)相互铰接的第九撑杆(231)和第十撑杆(232),两根相互铰接的支撑件中,一根支撑件上铰接有所述第九撑杆(231),另一根支撑件上铰接有所述第十撑杆(232);所述第九撑杆(231)上设有一朝向第十撑杆(232)的收容腔(236),该收容腔(236)中设有一定位珠(234)、以及一位于定位珠(234)和收容腔(236)之间的第二压缩弹簧(235),所述第十撑杆(232)上开设有朝向第九撑杆(231)的第六定位凹部(238);当定位珠(234)位于第六定位凹部(238)中时,两根支撑件为展开状态。
13.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双轮车用遮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式固定单元包括卡扣板(11)、设在卡扣板(11)一端的第一卡槽(111)、以及与第一卡槽(111)相互配合的定位栓钉(12);两根相互铰接的支撑件中,一根支撑件上铰接有所述卡扣板(11),另一根支撑件上固设有所述定位栓钉(12),当卡扣板(11)与定位栓钉(12)相卡合时,两根支撑件为展开状态。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轮车用遮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竖向支撑件(03)和/或第二竖向支撑件(04)和/或遮挡部件(05)包括两根竖杆,两根竖杆之间连接有横向连杆;所述卡勾式固定单元包括卡勾(16),该卡勾(16)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连接杆部(162)、设在连接杆部(162)下端的卡爪部(161)、以及连接两个卡爪部(161)的连杆(163),所述卡爪部(161)的内径与横向连杆的外径相配合;两根相互铰接的支撑件中,一根支撑件上铰接有所述卡勾(16)的连接杆部(162),另一根支撑件上包含所述横向连杆;当卡勾(16)的卡爪部(161)与横向连杆相卡合时,两根支撑件为展开状态或为收拢状态。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轮车用遮挡装置,其特征在于:两根相互铰接的支撑件中,至少有一根支撑件上设有扣箍(13),当双轮车用遮挡装置为收拢状态时,所述扣箍(13)与相邻的支撑件为紧配合连接。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轮车用遮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竖向支撑件(03)与第二竖向支撑件(04)之间、第二竖向支撑件(04)与遮挡部件(05)之间连接有扭簧(25)。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轮车用遮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竖向支撑件(03)上设置有座架(15)。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轮车用遮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部件(05)上设置有太阳能电池。
CN201620183428.9U 2016-03-10 2016-03-10 双轮车用遮挡装置 Active CN2055246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83428.9U CN205524651U (zh) 2016-03-10 2016-03-10 双轮车用遮挡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83428.9U CN205524651U (zh) 2016-03-10 2016-03-10 双轮车用遮挡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524651U true CN205524651U (zh) 2016-08-31

Family

ID=567820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183428.9U Active CN205524651U (zh) 2016-03-10 2016-03-10 双轮车用遮挡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52465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76238A (zh) * 2016-03-10 2017-09-19 叶峰 双轮车用遮挡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76238A (zh) * 2016-03-10 2017-09-19 叶峰 双轮车用遮挡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864159B2 (en) Bicycle frame
US6257598B1 (en) Children&#39;s cycle
CN205524651U (zh) 双轮车用遮挡装置
WO2004024546A1 (en) Folding bicycle
CN104787199B (zh) 一种全减震折叠自行车
US20050139247A1 (en) Tent for use with bicycle
CN107176238A (zh) 双轮车用遮挡装置
US11260930B2 (en) Foldable bicycle frame
CN205469449U (zh) 双轮车双杆遮挡装置
JP3872801B2 (ja) 折りたたみ式自転車
JP3105931U (ja) 二輪車用脱着可能な荷物枠及び盗難防止用保持装置
DK1444126T3 (da) Tyverisikker cykel
CN207697922U (zh) 一种自行车前叉
KR200362038Y1 (ko) 자전거용 우산
CN202728420U (zh) 快拆式自行车伞支架
CN106080910B (zh) 一种折叠车
CN207843184U (zh) 一种自行车支撑装置、附加装载装置和自行车组件
CN209051545U (zh) 一种便携式自行车
JP4817202B2 (ja) 自転車用脱着式パニアバッグ
CN203975049U (zh) 电动车折叠遮雨阳蓬
WO2013044252A1 (en) Bicycle pannier and attachment systems
CN208393544U (zh) 一种便于载物和遮阳的自行车车架
CN110341781B (zh) 背包式童车
KR20230138618A (ko) 탈부착 가능한 우산 달린 자전거
CN2573350Y (zh) 一种自行车折叠伞篷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