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843024U - 一种单手折叠婴儿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单手折叠婴儿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843024U
CN207843024U CN201721817342.8U CN201721817342U CN207843024U CN 207843024 U CN207843024 U CN 207843024U CN 201721817342 U CN201721817342 U CN 201721817342U CN 207843024 U CN207843024 U CN 2078430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drail
interconnecting piece
unlock
push rod
doveta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81734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战红
吴其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GUANXIN CHILD ARTIC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GUANXIN CHILD ARTIC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GUANXIN CHILD ARTIC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GUANXIN CHILD ARTIC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81734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8430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8430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84302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rriages For Children, Sleds, And Other Hand-Operated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单手折叠婴儿车,包括两前支架,两前支架之间通过一连接手把连接;连接手把上设有中间拉柄,中间拉柄包括一解锁机构;解锁机构上设有用于解锁的一道锁按钮,且解锁机构为可压缩结构。前支架包括一中空的推杆,推杆下端设有前支腿,推杆通过一活动关节与前支腿活动连接。活动关节包括旋转连接的推杆连接部和前支腿连接部,通过一道锁按钮控制推杆连接部和前支腿连接部之间的解锁以及锁定。婴儿车处于展开状态时活动关节被锁定。折叠婴儿车时,按压一道锁按钮以实现活动关节的解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单手折叠婴儿车,通过设置中间拉柄以及活动关节,并通过拉索的连接达到两个动作即可解锁折叠婴儿车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单手折叠婴儿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婴儿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单手折叠婴儿车。
背景技术
目前,婴儿车是大多数家庭不可缺少的婴幼儿用品,尤其是可折叠式的婴儿车,在出行时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在出行时,常常出现只有一名成人携带一名婴儿的情况,一个人在一手怀抱婴儿的同时难以对婴儿车进行折叠收放,因此市面上出现了可单手折叠的婴儿车。
在现有技术中,折叠式婴儿车通过一个收合开关将婴儿车折叠起来,通过该收合开关可打开婴儿车,使支架形成当婴儿车支撑组件的一部分;也可通过该收合开关收折婴儿车,以减小占用面积,便于携带。然而,现有的收合开关通常是由类似于钩子与开口相互配合的开关的收合机构,在收合时需要完成多个车动作,收合动作繁琐复杂,实际上单人单手也很难完成婴儿车的收合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单手折叠婴儿车,简化单手折叠婴儿车的步骤,克服现有技术中单手折叠婴儿车实际上很难单手操作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方案以达到上述目的:
一种单手折叠婴儿车,包括位于左、右两侧的两前支架,所述两前支架之间通过一连接手把连接;所述连接手把包括第一手把和第二手把,所述第一手把和第二手把之间设有中间拉柄,所述中间拉柄包括一解锁机构,所述解锁机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手把和第二手把;所述解锁机构上设有用于解锁的一道锁按钮,且所述解锁机构为可压缩结构;
所述前支架包括一中空的推杆,所述推杆下端设有前支腿,所述推杆通过一活动关节与所述前支腿活动连接;
所述活动关节包括旋转连接的推杆连接部和前支腿连接部,所述前支腿连接部中开设有锁紧槽,所述推杆连接部中设有卡槽,所述卡槽内设有榫接部;所述解锁机构两端分别连接有拉索,所述拉索从所述解锁机构的左右两端分别连接一个所述榫接部;
所述婴儿车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榫接部榫接于所述锁紧槽中,所述活动关节被锁定;
折叠所述婴儿车时,按压所述一道锁按钮,通过所述拉索拉动使所述榫接部与所述锁紧槽分离。
可选的,所述中间拉柄包括内壳,以及装设于内壳两端的第一卡座和第二卡座,所述第一卡座连接所述第一手把,所述第二卡座连接第二手把;
所述解锁机构两端分别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卡座和第二卡座;所述解锁机构的第一侧设有第一解锁斜面、第二侧设有第二解锁斜面;
所述一道锁按钮的第一侧设有解锁槽,所述解锁槽的一对相对的槽壁上分别设有第一导向斜面和第二导向斜面;
所述第一导向斜面与所述第一解锁斜面相匹配,所述第二导向斜面与所述第二解锁斜面相匹配;
解锁时,通过按压所述一道锁按钮,使所述解锁机构插入所述解锁槽内,所述解锁槽挤压所述解锁机构以压缩所述解锁机构,所述解锁机构的两端相对靠拢,所述解锁机构与所述第一卡座和第二卡座分离。
可选的,所述解锁机构包括第一解锁件和第二解锁件,所述第一解锁件与第二解锁件通过一解锁弹簧连接,所述解锁机构通过所述解锁弹簧呈可压缩结构;
所述第一解锁件上设有第一解锁斜面,所述第二解锁件上设有第二解锁斜面;
所述第一拉索连接所述第一解锁件,所述第二拉索连接所述第二解锁件,通过拉动所述第一拉索和第二拉索对所述活动关节进行解锁。
可选的,所述内壳上还设有导向柱,所述导向柱设置于所述第一解锁件与所述第二解锁件之间;
所述导向柱上滑动设置有二道锁卡销,所述二道锁卡销上设有第二导向槽,所述第二导向槽与所述导向柱匹配连接;
所述导向柱的一端凸出于所述第一解锁件和第二解锁件的端面设置,且所述导向柱的凸出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二道锁卡销的高度;
所述二道锁卡销上设有用于带动所述二道锁卡销连接的二道锁按钮;
所述二道锁卡销上还设有二道锁弹簧,锁定状态下,所述二道锁弹簧抵住所述内壳。
可选的,所述前支腿连接部上开设有一避让槽,所述避让槽内还开设有第一锁紧槽和第二锁紧槽;所述推杆连接部设于所述避让槽内;
所述卡槽包括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所述榫接部包括第一榫接部和第二榫接部,所述第一榫接部滑动设置第一卡槽内,所述第二榫接部滑动设置第二卡槽内;所述拉索连接所述第二榫接部,且所述第一榫接部和第二榫接部通过一传动件连接;
所述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的槽壁开设有穿孔,所述穿孔与所述第一榫接部、第二榫接部相匹配;
锁紧时,所述第一榫接部和所述第二榫接部通过所述穿孔分别榫接于所述第一锁紧槽和第二锁紧槽内,所述推杆连接部与所述前支腿连接部固定连接;
解锁时,所述第一榫接部和所述第二榫接部分别榫接于所述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内,所述推杆连接部与所述前支腿连接部旋转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榫接部上设有第一凸块,所述第二榫接部上设有第二凸块;所述传动件上开设有第一传动孔和第二传动孔,所述第一传动孔、第二传动孔均为长形孔;
所述第一凸块卡设于所述第一传动孔内,所述第二凸块卡设于所述第二传动孔内。
可选的,所述第一榫接部与所述第一卡槽之间连接有第一锁紧弹簧,所述第二榫接部与所述第二卡槽之间连接有第二锁紧弹簧;
解锁时,所述第一锁紧弹簧和所述第二锁紧弹簧均呈压缩状态。
可选的,所述还包括扶手,所述扶手装设于左、右两侧的两前支架之间,所述扶手的两端均设有扶手连接部,所述两个扶手连接部分别连接位于所述两前支架上的活动关节;
所述推杆连接部上设有扶手锁定卡销,所述扶手锁定卡销通过一扶手解锁弹簧与所述推杆连接部连接;
所述推杆连接部上开设有锁定凸块避让孔,所述扶手锁定卡销包括一扶手锁定凸块,所述扶手锁定凸块穿设于所述锁定凸块避让孔内;
所述扶手连接部上开设有扶手锁定卡槽,所述扶手锁定卡槽与所述扶手锁定凸块相匹配;
锁紧时,所述扶手锁定凸块前端凸出于所述推杆连接部并榫接于所述扶手锁定卡槽内,所述推杆连接部与扶手连接部固定连接;
解锁时,所述扶手锁定凸块离开所述扶手锁定卡槽,所述推杆连接部与扶手连接部旋转连接。
可选的,所述前支腿连接部旋转连接于所述推杆连接部远离所述扶手连接部一侧;
所述前支腿连接部上设有扶手锁定凸台,锁紧时,所述扶手锁定凸台推动所述扶手锁定卡销,使所述扶手锁定凸块凸出于所述推杆连接部并榫接于所述扶手锁定卡槽内。
可选的,所述推杆连接部还包括一前支腿铰接部,所述前支腿铰接部与所述前支腿铰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单手折叠婴儿车,通过设置中间拉柄以及活动关节,并通过拉索使其连接以达到联动的目的,达到两个动作即可解锁折叠婴儿车的效果,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婴儿车的单手折叠功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单手折叠婴儿车的整体框架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单手折叠婴儿车的中间拉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单手折叠婴儿车的中间拉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单手折叠婴儿车的中间拉柄的又一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单手折叠婴儿车的连接手把中第一手把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单手折叠婴儿车的连接手把中第二手把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单手折叠婴儿车的中间拉柄的又一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单手折叠婴儿车的中间拉柄的再一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单手折叠婴儿车的中间拉柄的二道锁按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单手折叠婴儿车的图3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单手折叠婴儿车的中间拉柄的解锁状态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单手折叠婴儿车的活动关节的爆炸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单手折叠婴儿车的活动关节中推杆连接部拆除传动件、扶手连接部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单手折叠婴儿车的活动关节中推杆连接部拆除扶手连接部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单手折叠婴儿车的活动关节中去除扶手连接部后的爆炸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单手折叠婴儿车的活动关节的又一爆炸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单手折叠婴儿车的活动关节中扶手锁定卡销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单手折叠婴儿车的折叠状态示意图。
图中:10、内壳;100、中间拉柄;101、导向柱;111、第一卡座;1111、第一卡位缺口;1112、第一固定孔;1113、第一锁紧斜槽;112、第二卡座; 1121、第二卡位缺口;1122、第二固定孔;1123、第二锁紧斜槽;121、第一解锁件;1212、第一固定件;1213、第一解锁斜面;122、第二解锁件;1222、第二固定件;1223、第二解锁斜面;123、解锁弹簧;13、一道锁按钮;131、解锁槽;132、第一导向斜面;133、第二导向斜面;14、二道锁卡销;141、第三固定件;142、第二限位块;143、二道锁弹簧;144、第二导向槽;15、二道锁按钮;151、固定槽;161、第一卡榫;162、第二卡榫;17、外壳;18、连接手把;181、第一手把;182、第二手把;200、活动关节;21、推杆连接部;211、传动件;2111、第一传动孔;2112、第二传动孔;2121、推杆套; 2122、第一卡槽;2123、第二卡槽;2124、第一榫接部;2124-1、第一凸块; 2124-2、第一锁紧弹簧;2125、第二榫接部;2125-1、第二凸块;2125-2、第二锁紧弹簧;213、旋转座;215、拉索;216、前支腿铰接部;217、扶手锁定卡销;2171、扶手解锁弹簧;2172、扶手锁定凸块;2173、锁定凸块避让孔;22、前支腿连接部;221、避让槽;2211、第一锁紧槽;2212、第二锁紧槽;223、旋转柱;224、前支腿套;225、扶手锁定凸台;23、扶手连接部; 232、扶手锁定卡槽;233、旋转槽;231、扶手套;24、推杆;241、第一推杆;242、第二推杆;25、前支腿;251、第一前支腿;252、第二前支腿;26、扶手;27、前轮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夹具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单手折叠婴儿车,该单手折叠婴儿车包括:
两前支架,包括位于单手折叠婴儿车左、右两侧的可折叠的两前支架(位于图1左侧的第一前支架以及位于图1右侧的第二前支架);其中,第一前支架以及第二前支架的下端分别安装有前轮组件27。第一前支架和第二前支架的结构相同均由转动连接的推杆24和前支腿25组成,其中,推杆24呈中空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便于描述,将第一前支架和第二前支架定义为:第一前支架包括转动连接的第一推杆241和第一前支腿251,第二前支架包括转动连接的第二推杆242和第二前支腿252。即推杆24分为第一推杆241和第二推杆242,前支腿25分为第一前支腿251和第二前支腿252。
连接手把18,位于两前支架之间,包括第一手把181和第二手把182,该第一手把181和第二手把182之间可折叠。第一推杆241和第二推杆242 之间通过该连接手把18连接。
中间拉柄100,该中间拉柄100包括一解锁机构。
活动关节200,其中,第一推杆241和第一前支腿251之间、第二推杆 242和第二前支腿252之间均通过该动关节200连接,通过该活动关节200实现第一前支架和第二前支架的折叠或展开。
下面分别对各机构进行详细描述。
请参阅图2、图3,该中间拉柄100包括能够相互扣合的内壳10和外壳 17,解锁机构装设于内壳10内。其中,内壳10的第一端连接有第一卡座111、第二端连接有第二卡座112;第一卡座111连接第一手把181,第二卡座112 连接第二手把182,且第一卡座111和第二卡座112均与内壳10铰接。解锁机构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卡座111、第二卡座112可拆卸连接。
其中,该解锁机构为可压缩的解锁机构,在外力的挤压下可缩短长度。
请参阅图4,具体地,该解锁机构包括第一解锁件121、第二解锁件122 和一根解锁弹簧,第一解锁件121与第二解锁件122通过解锁弹簧123弹性连接,使该解锁机构呈弹性结构,从而实现该解锁机构的可压缩性。
其中,第一解锁件121上设有第一固定件1212,第一卡座111上设有与第一固定件1212相匹配的第一固定孔1112,通过将第一固定件1212卡设于第一固定孔1112中,使第一卡座111与内壳10由铰接变为固定连接;同理,第二解锁件122上设有第二固定件1222,第二卡座112上设有与该第二固定件1222相匹配的第二固定孔1122,通过将第二固定件1222卡设于第二固定孔1122中,使第一卡座111与内壳10由铰接变为固定连接。
请参阅图5、图6,第一卡座111上设有第一锁紧斜槽1113,第二卡座112 上设有第二锁紧斜槽1123。第一锁紧斜槽1113与第一固定孔1112边缘相接,第二锁紧斜槽1123与第二固定孔1122边缘相接。
解锁时,第一固定件1212与第一固定孔1112分离,第二固定件1222与第二固定孔1122分离,内壳10与第一卡座111和第二卡座112铰接,第一卡座111和第二卡座112相对于内壳10旋转,使第一固定件1212进入第一锁紧斜槽1113中,第二固定件1222进入第二锁紧斜槽1123中。
重新锁定时,第一锁紧斜槽1113和第二锁紧斜槽1123中的斜面推动第一固定件1212和二固定件1222,从而推动第一解锁件121和第二解锁件122继续做相向运动,直至第一解锁件121和第二解锁件122分别重新进入第一固定孔1112和第二固定孔1122中,该中间拉柄100重新锁定。
请参阅图7,内壳10上设有与解锁机构相配合的一道锁按钮13。其中,内壳10内设有第一导向槽,一道锁按钮13上设有第一导向件,第一导向件滑动设置于该第一导向槽内。该一道锁按钮13用于与解锁机构相配合,以控制该婴儿车的解锁以及锁定。
具体地,一道锁按钮1314包括一个位于其第一侧的解锁槽131,该解锁槽131呈梯形。
该解锁槽131的一对相对的槽壁上分别设有第一导向斜面132和第二导向斜面133;而第一解锁件121的第一侧设有第一解锁斜面1213,第二解锁件122上设有第二解锁斜面1223;进一步地,该第一导向斜面132与第一解锁斜面1213相匹配,该第二导向斜面133与第二解锁斜面1223相匹配。
解锁时,推动该一道锁按钮1314使其沿第一导向槽滑动直至围套在解锁机构外,通过第一导向斜面132和第二导向斜面133分别作用于第一解锁斜面1213和第二解锁斜面1223,从而挤压解锁机构以使其压缩,以达到解锁的目的。
其中,为了便于解锁槽131对解锁机构进行收紧,该解锁槽131的槽口边缘为圆弧形,解锁机构中第一解锁斜面1213与第二解锁斜面1223的边缘也为圆弧形,从而解锁槽131对第一解锁斜面1213和第二解锁斜面1223具有导向作用,进而,当推动一道锁按钮1314时,使解锁机构在导向作用相向运动,直至收紧于解锁槽131内。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解锁件121和第二解锁件122均设有拉索215;其中,第一解锁件121和第二解锁件122上的拉索215分别连接婴儿车两前支架上的活动关节200,通过拉动第一拉索1211和第二拉索1221对活动关节进行解锁。
在本实施例中,拉索215为钢索,因而不易弯曲便于施力,从而能够灵活控制婴儿车的解锁以及锁定。
解锁时,第一解锁件121和第二解锁件122相对靠拢,带动拉索215进行解锁,并使解锁机构与第一卡座111和第二卡座112分离,进而使内壳10 与第一卡座111和第二卡座112变为铰接连接。
请参阅图8,在本实施例中,内壳10上设有用于装设二道锁卡销14的导向柱101。
其中,导向柱101设置于第一解锁件121与第二解锁件122之间,导向柱101的一端凸出于第一解锁件121和第二解锁件122的端面设置,且导向柱101的凸出长度大于或等于二道锁卡销14的高度。
导向柱101上滑动设置有二道锁卡销14,二道锁卡销14上设有第二导向槽102,第二导向槽102与导向柱101匹配连接。
请一并参照图8、图9,二道锁按钮15上设有固定槽151,二道锁卡销 14上设有第三固定件141,第三固定件141固定于固定槽151内。
通过向上推动二道锁按钮15以带动二道锁卡销14沿导向柱101向上滑动,直至二道锁卡销14的下端面与第一解锁件121和第二解锁件122的上端面齐平,或二道锁卡销14的下端面高于第一解锁件121和第二解锁件122的上端面,从而消除二道锁卡销14对第一解锁件121和第二解锁件122的限制,以满足解锁的条件。
此外,二道锁卡销14上还设有二道锁弹簧143,锁定状态下,二道锁弹簧143的上端抵住内壳10,从而向下压紧固定二道锁卡销14,以保持锁紧状态。
请一并参阅图9、图10,基于上述实施例,为了在解锁后便于保持解锁状态,该中间拉柄100还包括装设于内壳上的第一卡榫161和第二卡榫162,第一卡榫161和第二卡榫162分设于二道锁卡销14的第一侧和第二侧。
其中,第一卡座111上设有第一卡位缺口1111,第二卡座112上设有第二卡位缺口1121;第一卡位缺口1111和第二卡位缺口1121边缘均设有斜面开口,且第一卡榫161一端与第一卡位缺口1111相匹配,第二卡榫162一端与第二卡位缺口1121相匹配。
锁定状态下,第一卡榫161卡设于第一卡位缺口1111内,第二卡榫162 卡设于第二卡位缺口1121内。
其中,二道锁卡销14的第一侧和第二侧分别设有一个第二限位块142。
请参阅图11,解锁时,将中间拉柄100整体向后拉,使第一卡座111和第二卡座112均相对于内壳10旋转,第一卡榫161和第二卡榫162通过斜面开口迫出,并做相对运动,直至第一卡榫161和第二卡榫162的其中一端位于第二限位块142的下方,从而对第二限位块142起限位作用,避免二道锁卡销14向下运动而重新锁定,从而保持解锁状态。
在重新锁定时,将内壳10整体下压在第一锁紧斜槽1113和第二锁紧斜槽1123的作用下,将第一解锁件121和第二解锁件122逐渐迫出做相向运动,直至第一固定件1212从第一锁紧斜槽1113中重新回到第一固定孔1112中、第二固定件1212从第二锁紧斜槽1113中重新回到第二固定孔1122中,该中间拉柄100重新锁定。
请参阅图12至15,活动机构包括推杆连接部21、和前支腿连接部22。推杆连接部21包括一旋转座213。
在下述描述中,为了说明的方便,将第一推杆241、第二推杆242统称为推杆24,将第一前支腿251、第二前支腿251统称为前支腿25。
推杆连接部21包括一旋转柱223,该旋转柱223插设于旋转座213内并与旋转座213旋转连接。从而,推杆连接部21和前支腿连接部22之间呈旋转连接。具体地,推杆连接部21通过推杆套2121套接于推杆24上,前支腿连接部22通过前支腿套224套接于前支腿25上。
其中,前支腿连接部22中开设有锁紧槽,推杆连接部21中设有卡槽,卡槽内设有榫接部;拉索215从解锁机构的左右两端分别连接一个榫接部。婴儿车处于展开状态时,榫接部榫接于锁紧槽中,活动关节被锁定;折叠婴儿车时,按压一道锁按钮13,使拉索215将榫接部从锁紧槽中拉出并榫接于卡槽中,实现活动关节200的解锁。
具体地,前支腿连接部22上开设有一避让槽221,推杆连接部21装设于该避让槽221内,锁紧槽包括开设于该避让槽221槽壁上的第一锁紧槽2211 和第二锁紧槽2212。卡槽包括开设于推杆连接部21上的第一卡槽2122和第二卡槽2123。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卡槽2122和第二卡槽2123以旋转座213 为中心呈中心对称。
榫接部包括第一榫接部2124和第二榫接部2125。第一卡槽2122内滑动设置有第一榫接部2124,第二卡槽2123内滑动设置有第二榫接部2125。此外,第一卡槽2122和第二卡槽2123的槽壁均开设有穿孔,该穿孔与第一榫接部2124、第二榫接部2125相匹配。
第一榫接部2124穿出第一卡槽2122内的穿孔可与第一锁紧槽2211榫接,第二榫接部2125穿出第二卡槽2123内的穿孔可与第二锁紧槽2212榫接。当第一榫接部2124与第一锁紧槽2211榫接、第二榫接部2125与第二锁紧槽2212 榫接时,推杆连接部21与前支腿连接部22固定连接,该活动机构呈锁定状态。
其中,拉索215与第二榫接部2125固定连接,当通过推杆24上的解锁机构拉动拉索时,可拉动第二榫接部2125使其在第二卡槽2123内滑动。
为了实现第一榫接部212和第二榫接部2125之间的联动关系,第一榫接部212和第二榫接部2125通过一传动件211连接。传动件211套接于旋转座 214上,与旋转座214旋转连接,从而,该传动件211与推杆连接部21旋转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该传动件211为一圆盘状的机构,传动件211上开设有第一传动孔2111和第二传动孔2112。第一传动孔2111和第二传动孔2112均为长形孔。
第一榫接部212上设有第一凸块2124-1,第二榫接部2125上设有第二凸块2125-1,第一凸块2124-1卡设于第一传动孔2111内,第二凸块2125-1卡设于第二传动孔2112。
解锁时,通过拉动拉索215带动第二榫接部2125沿第二卡槽2123滑动,第二榫接部2125带动传动件211旋转,从而带动第一榫接部212沿第一卡槽2122滑动;从而,第一榫接部212和第二榫接部2125相向运动,第一榫接部 212从第一锁紧槽2211中滑出并完全榫接于第一卡槽2122内,第二榫接部 2125从第二锁紧槽2212中滑出并完全榫接于第二卡槽2123内;进而,解除了推杆连接部21与前支腿连接部22之间的固定连接关系,使得推杆连接部21与前支腿连接部22可相对旋转,以实现该婴儿车的折叠功能。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该活动关节从解锁状态自动恢复为锁定状态,第一榫接部2124与第一卡槽2122之间连接有第一锁紧弹簧2124-2,第二榫接部2125与第二卡槽2123之间连接有第二锁紧弹簧2125-2。
解锁时,第一锁紧弹簧2124-2和第二锁紧弹簧2125-2均呈压缩状态,因而当拉索215松开时,推杆连接部21与前支腿连接部22旋转,直至第一卡槽2122和第二卡槽2123内的穿孔分别对准第一锁紧槽2211和第二锁紧槽 2212,则在第一锁紧弹簧2124-2和第二锁紧弹簧2125-2的回弹力下,第一榫接部212和第二榫接部2125分别被推回第一锁紧槽2211和第二锁紧槽2212,则该活动关节重新恢复锁定状态。
基于上述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该婴儿车在折叠与展开时的稳定性,推杆连接部21还包括一前支腿铰接部216,前支腿铰接部216与前支腿25铰接,形成一个三角结构。此外,该支腿铰接部216与前支腿25的结合部位设有压力装置,该压力装置可避免在折叠过程,由于重力作用导致婴儿车在折叠中产生强大的冲力,从而减小婴儿车损坏的几率,并提高了该婴儿车的安全性。
为了使该婴儿车的设计更人性化,两前支架之间还设有扶手26。
请一并参阅图16至图18,扶手26的两端均设有扶手连接部23,该扶手连接部23装设于推杆连接部21远离前支腿连接部22的一侧,并与推杆连接部21旋转连接。
其中,扶手连接部23上开设有旋转槽233,推杆连接部21可旋转地设置于该旋转槽233内;从而,推杆连接部21、前支腿连接部22和扶手连接部 23两两之间呈旋转连接。
具体地,扶手连接部23通过扶手套231套接于扶手26上。
在本实施例中,推杆连接部21上设有扶手锁定卡销217,该扶手锁定卡销217通过一扶手解锁弹簧2171与推杆连接部21连接;扶手解锁弹簧2171 装设于扶手锁定卡销217与推杆连接部21之间。
扶手锁定卡销包括一扶手锁定凸块2172,所推杆连接部21上开设有锁定凸块避让孔2173,该扶手锁定凸块2172穿设于该锁定凸块避让孔2173内。
为了与扶手锁定凸块2172相配合以实现推杆连接部21与扶手连接部23 之间的锁定或解锁关系,扶手连接部23上开设有扶手锁定卡槽232,该扶手锁定卡槽232与扶手锁定凸块2172相匹配。
锁紧时,通过推动扶手锁定卡销217使其向靠近扶手连接部23的方向推动,使得扶手解锁弹簧2171在扶手锁定卡销217与推杆连接部21的挤压呈压缩状态,此时扶手锁定凸块2172的前端凸出于推杆连接部21并榫接于扶手锁定卡槽232内,从而使得推杆连接部21与扶手连接部23由旋转连接变为固定连接。
而解锁时,松开扶手锁定卡销217,在扶手解锁弹簧2171的回弹力下,扶手锁定凸块2172从扶手锁定卡槽232内抽出,进而扶手锁定凸块2172的前端与推杆连接部21持平(或内缩),因此推杆连接部21与扶手连接部23 旋转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前支腿连接部22上设有扶手锁定凸台225,锁紧时,该扶手锁定凸台225与扶手锁定卡销217连接并推动扶手锁定卡销217,使扶手锁定凸台225凸出于推杆连接部21并榫接于扶手锁定卡槽232内,从而实现锁定功能。
为了提高扶手锁定凸台225与扶手锁定卡销217之间的配合度,扶手锁定凸台225和扶手锁定卡销217的接触面上分别设有相匹配的吸合件,当扶手锁定凸台225与扶手锁定卡销217接触时,扶手锁定凸台225和扶手锁定卡销217通过该吸合件连接。
具体地,该吸合件为磁性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单手折叠婴儿车的工作原理或解锁步骤如下:
S1、向上推动二道锁卡销14,按压一道锁按钮13,使第一手把181和第二手把182与中间拉柄100之间解锁,将中间拉柄100整体向后拉,以折叠连接手把18,实现婴儿车的横向收合。
S2、在S1中,通过拉索作用使活动关节200解锁,从而该婴儿车全面解锁,向前折叠两前支架,实现婴儿车的纵向收合。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单手折叠婴儿车,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左、右两侧的两前支架,所述两前支架之间通过一连接手把连接;所述连接手把包括第一手把和第二手把,所述第一手把和第二手把之间设有中间拉柄,所述中间拉柄包括一解锁机构,所述解锁机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手把和第二手把;所述解锁机构上设有用于解锁的一道锁按钮,且所述解锁机构为可压缩结构;
所述前支架包括一中空的推杆,所述推杆下端设有前支腿,所述推杆通过一活动关节与所述前支腿活动连接;
所述活动关节包括旋转连接的推杆连接部和前支腿连接部,所述前支腿连接部中开设有锁紧槽,所述推杆连接部中设有卡槽,所述卡槽内设有榫接部;所述解锁机构两端分别连接有拉索,所述拉索从所述解锁机构的左右两端分别连接一个所述榫接部;
所述婴儿车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榫接部榫接于所述锁紧槽中,所述活动关节被锁定;
折叠所述婴儿车时,按压所述一道锁按钮,通过所述拉索拉动使所述榫接部与所述锁紧槽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手折叠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拉柄包括内壳,以及装设于内壳两端的第一卡座和第二卡座,所述第一卡座连接所述第一手把,所述第二卡座连接第二手把;
所述解锁机构两端分别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卡座和第二卡座;所述解锁机构的第一侧设有第一解锁斜面、第二侧设有第二解锁斜面;
所述一道锁按钮的第一侧设有解锁槽,所述解锁槽的一对相对的槽壁上分别设有第一导向斜面和第二导向斜面;
所述第一导向斜面与所述第一解锁斜面相匹配,所述第二导向斜面与所述第二解锁斜面相匹配;
解锁时,通过按压所述一道锁按钮,使所述解锁机构插入所述解锁槽内,所述解锁槽挤压所述解锁机构以压缩所述解锁机构,所述解锁机构的两端相对靠拢,所述解锁机构与所述第一卡座和第二卡座分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手折叠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机构包括第一解锁件和第二解锁件,所述第一解锁件与第二解锁件通过一解锁弹簧连接,所述解锁机构通过所述解锁弹簧呈可压缩结构;
所述第一解锁件上设有第一解锁斜面,所述第二解锁件上设有第二解锁斜面;
第一拉索连接所述第一解锁件,第二拉索连接所述第二解锁件,通过拉动所述第一拉索和第二拉索对所述活动关节进行解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手折叠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上还设有导向柱,所述导向柱设置于所述第一解锁件与所述第二解锁件之间;
所述导向柱上滑动设置有二道锁卡销,所述二道锁卡销上设有第二导向槽,所述第二导向槽与所述导向柱匹配连接;
所述导向柱的一端凸出于所述第一解锁件和第二解锁件的端面设置,且所述导向柱的凸出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二道锁卡销的高度;
所述二道锁卡销上设有用于带动所述二道锁卡销连接的二道锁按钮;
所述二道锁卡销上还设有二道锁弹簧,锁定状态下,所述二道锁弹簧抵住所述内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手折叠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支腿连接部上开设有一避让槽,所述避让槽内还开设有第一锁紧槽和第二锁紧槽;所述推杆连接部设于所述避让槽内;
所述卡槽包括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所述榫接部包括第一榫接部和第二榫接部,所述第一榫接部滑动设置第一卡槽内,所述第二榫接部滑动设置第二卡槽内;所述拉索连接所述第二榫接部,且所述第一榫接部和第二榫接部通过一传动件连接;
所述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的槽壁开设有穿孔,所述穿孔与所述第一榫接部、第二榫接部相匹配;
锁紧时,所述第一榫接部和所述第二榫接部通过所述穿孔分别榫接于所述第一锁紧槽和第二锁紧槽内,所述推杆连接部与所述前支腿连接部固定连接;
解锁时,所述第一榫接部和所述第二榫接部分别榫接于所述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内,所述推杆连接部与所述前支腿连接部旋转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单手折叠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榫接部上设有第一凸块,所述第二榫接部上设有第二凸块;所述传动件上开设有第一传动孔和第二传动孔,所述第一传动孔、第二传动孔均为长形孔;
所述第一凸块卡设于所述第一传动孔内,所述第二凸块卡设于所述第二传动孔内。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单手折叠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榫接部与所述第一卡槽之间连接有第一锁紧弹簧,所述第二榫接部与所述第二卡槽之间连接有第二锁紧弹簧;
解锁时,所述第一锁紧弹簧和所述第二锁紧弹簧均呈压缩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手折叠婴儿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扶手,所述扶手装设于左、右两侧的两前支架之间,所述扶手的两端均设有扶手连接部,所述两个扶手连接部分别连接位于所述两前支架上的活动关节;
所述推杆连接部上设有扶手锁定卡销,所述扶手锁定卡销通过一扶手解锁弹簧与所述推杆连接部连接;
所述推杆连接部上开设有锁定凸块避让孔,所述扶手锁定卡销包括一扶手锁定凸块,所述扶手锁定凸块穿设于所述锁定凸块避让孔内;
所述扶手连接部上开设有扶手锁定卡槽,所述扶手锁定卡槽与所述扶手锁定凸块相匹配;
锁紧时,所述扶手锁定凸块前端凸出于所述推杆连接部并榫接于所述扶手锁定卡槽内,所述推杆连接部与扶手连接部固定连接;
解锁时,所述扶手锁定凸块离开所述扶手锁定卡槽,所述推杆连接部与扶手连接部旋转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单手折叠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支腿连接部旋转连接于所述推杆连接部远离所述扶手连接部一侧;
所述前支腿连接部上设有扶手锁定凸台,锁紧时,所述扶手锁定凸台推动所述扶手锁定卡销,使所述扶手锁定凸块凸出于所述推杆连接部并榫接于所述扶手锁定卡槽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手折叠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连接部还包括一前支腿铰接部,所述前支腿铰接部与所述前支腿铰接。
CN201721817342.8U 2017-12-22 2017-12-22 一种单手折叠婴儿车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8430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817342.8U CN207843024U (zh) 2017-12-22 2017-12-22 一种单手折叠婴儿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817342.8U CN207843024U (zh) 2017-12-22 2017-12-22 一种单手折叠婴儿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843024U true CN207843024U (zh) 2018-09-11

Family

ID=634222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817342.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843024U (zh) 2017-12-22 2017-12-22 一种单手折叠婴儿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84302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16481A (zh) * 2017-12-22 2018-05-11 东莞贯新幼童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单手折叠婴儿车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16481A (zh) * 2017-12-22 2018-05-11 东莞贯新幼童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单手折叠婴儿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84507B (zh) 车架收合关节及具有车架收合关节的婴儿车
CN108016481A (zh) 一种单手折叠婴儿车
CN107364483B (zh) 婴幼儿推车
DE102017205702B4 (de) Zusammenklappbare Sitzanordnung und Kinderwagen mit derselben
JPS59106366A (ja) ベビ−カ
US9796404B2 (en) Interlocking folding component and method thereof for strollers
JP2015196497A (ja) ベビーカー
EP1842760B1 (en) Collapsible stroller frame
CN207843024U (zh) 一种单手折叠婴儿车
CN207843023U (zh) 一种婴儿车单手折叠机构
EP3712033B1 (en) Baby stroller frame
CN220606910U (zh) 一种可伸缩型拆卸式便携宠物车
CN106428181B (zh) 一种儿童手推车
CN108371449A (zh) 儿童游戏床的下折叠装置
CN111717267A (zh) 一种折叠婴儿车的车架和婴儿车
CN111204369A (zh) 一种婴幼儿推车
CN207875745U (zh) 一种婴儿车扶手解锁机构
CN108926173A (zh) 一种床体折叠收拢机构及其游戏床
CN109808759A (zh) 婴儿车及其收合钩装置
CN208978940U (zh) 一种折叠收合式婴儿车
CN209361868U (zh) 一种容易折叠的玩具手推车
CN209535179U (zh) 一种可折叠推车车架
CN210555067U (zh) 一种折叠式婴儿车
CN207712117U (zh) 一种婴儿车及其活动关节
CN208119230U (zh) 一种可折叠儿童推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