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841743U - 一种搅拌筒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搅拌筒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7841743U CN207841743U CN201721727581.4U CN201721727581U CN207841743U CN 207841743 U CN207841743 U CN 207841743U CN 201721727581 U CN201721727581 U CN 201721727581U CN 207841743 U CN207841743 U CN 20784174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lade portion
- blade
- mixing drum
- drum device
- helical ang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Mixers Of The Rotary Stirring Typ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搅拌筒装置,包括搅拌筒体和设置在所述搅拌筒体内且前后方向延伸的旋片,所述搅拌筒体包括沿后向依次设置的前锥部、中筒部和后锥部,所述旋片包括设置在所述前锥部内的第一旋片部、设置在所述中筒部内的第二旋片部和设置在所述后锥部内的第三旋片部,从所述第一旋片部、所述第二旋片部至所述第三旋片部,螺旋角依次增大。因为混凝土搅拌过程中,旋片不同部位的搅拌功能不同,所以采用分段选取不同螺旋角分别进行工作,不仅能够满足工作需要,还能够保证低坍落度的砂浆的进出料,综上所述,该搅拌筒装置能够有效地解决搅拌筒对于低坍落度混凝土出料速度慢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搅拌装置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搅拌筒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这几年来,基础建设和房地产建设的投资力度不断加大,工程专用车辆特别是搅拌车的应用和发展进入了高峰期,作为最为理想的混凝土运输工具,其广泛的应用于各个领域,但随着商品混凝土生产的推广,适用于不同用途、不同场地的混凝土的种类也日渐增多。以往我们研制开发的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输、搅拌的混凝土为坍落度(混凝土的塑化性能和可泵性能)比较大的混凝土,该混凝土抗压强度中等,流动性较好,适用于泵送浇注,但是目前存在一些施工要求低坍落度混凝土,由于坍落度较低,流动性极差,常规的混凝土搅拌车的筒体设计无法实现正常的装料、搅拌、卸料,而提高这种混凝土的坍落度,改善其流动性又无法保证浇注部位的质量。因此只有改变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搅拌筒体的结构才能满足该种混凝土的进料、搅拌、出料,同时保证混凝土的品质。
混凝土搅拌运输车主要包括搅拌筒,搅拌筒内设置有螺旋叶片,搅拌筒装置主要包括壳体总成、旋片总成及导料锥总成组成,其中,壳体总成主要包括前锥、中锥、尾锥、滚道、大封头、小封头、大法兰等组成,其外形为梨形。旋片总成是搅拌筒装置的核心部件,其外形为两条螺旋的带状旋片结构,其旋向相同,互错180°,主要实现搅拌筒的搅拌和卸料功能,其设计的合理性直接影响运输混凝土的品质。导料锥总成主要成漏斗形。
在实际工作中,混凝土拌合料在其转动过程中沿搅拌筒内壁的螺旋叶片的螺旋方向运动,在叶片作用下卷起和跌落,使混凝土不断的搅拌混合。在进料或运输中,搅拌筒正转,混凝土在叶片的作用下向筒底运动,进行搅拌,在出料时,搅拌筒反转,混凝土在叶片的作用下向筒口外卸料。
目前市场上投入使用的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送的混凝土坍落度在15cm~20cm左右,其搅拌车筒体中螺旋叶片设计很少能有适应于低坍落度混凝土的。现有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在低坍落度混凝土面前就会失去其应具备的功能,即搅拌不理想、进出料速度缓慢,混凝土残余率大影响工程质量,造成损失。
综上所述,如何有效地解决搅拌筒对于低坍落度混凝土出料速度慢的问题,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搅拌筒装置,该搅拌筒装置可以有效地解决搅拌筒对于低坍落度混凝土出料速度慢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搅拌筒装置,包括搅拌筒体和设置在所述搅拌筒体内且前后方向延伸的旋片,所述搅拌筒体包括沿后向依次设置的前锥部、中筒部和后锥部,所述旋片包括设置在所述前锥部内的第一旋片部、设置在所述中筒部内的第二旋片部和设置在所述后锥部内的第三旋片部,从所述第一旋片部、所述第二旋片部至所述第三旋片部,螺旋角依次增大。
优选地,所述第三旋片部从前端至后端螺旋角逐渐大,所述第二旋片部的外侧边的螺旋角大于内侧边的螺旋角。
优选地,所述第一旋片部的螺旋角在45°-60°之间,所述第二旋片部的螺旋角在50°-61°之间,所述第三旋片部的螺旋角在60°-75°之间。
优选地,所述第三旋片部的宽度不仅小于所述第一旋片部的宽度而且小于所述第二旋片部的宽度。
优选地,所述第一旋片部以及所述第二旋片部沿延伸方向均匀设置有缓冲孔,所述第三旋片部的缓冲孔设置在纵向中部。
优选地,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前锥部内的第一搅拌件,所述第一搅拌件包括搅拌板和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支撑圆管,所述支撑圆管的两端与所述第一旋片部连接固定,所述搅拌板的外侧边沿与所述前锥部的内壁焊接、内侧边沿与所述支撑圆管焊接固定,所述搅拌板的中部设置有用于导流孔,所述搅拌板的外侧边沿与所述前锥部的内壁之间形成导流孔。
优选地,还包括设置在后锥部内的第二搅拌件,所述第二搅拌件弯曲设置且一侧边沿与所述第三旋片部的侧面焊接,另一侧边沿设置成锯齿型。
优选地,所述后锥部的后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三旋片部衔接的导料锥,所述导料锥的侧面设置有导流孔。
优选地,所述旋片的外侧边与所述搅拌筒体的内侧壁焊接,内侧边涂覆有耐磨材料层。
优选地,所述旋片为分段整体开模旋片。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搅拌筒装置,具体的该搅拌筒装置包括搅拌筒体和旋片。其中搅拌筒体沿后向方向依次设置有前锥部、中筒部和后锥部。其中旋片设置在搅拌筒体内且前后方向延伸,旋片呈螺旋状。旋片包括设置在所述前锥部内的第一旋片部、设置在中筒部内的第二旋片部和设置在后锥部内的第三旋片部。在该搅拌筒装置中,从第一旋片部、第二旋片部至第三旋片部,螺旋角依次增大,即第一旋片部的螺旋角小于第二旋片部的螺旋角,而第二旋片部的螺旋角小于第三旋片部的螺旋角。
根据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知道,对于其中的旋片进行了改进,旋片根据前锥部、中筒部和后锥部的功能不同,调整了螺旋角。在后锥部和中筒部处,叶片的螺旋角进行了加大处理,尤其在后锥部的螺旋角设置更大,使得砂浆在后锥部处流通速率增大,保证了低坍落度的砂浆在后锥部处的流通速率。因为混凝土搅拌过程中,旋片不同部位的搅拌功能不同,所以采用分段选取不同螺旋角分别进行工作,不仅能够满足工作需要,还能够保证低坍落度的砂浆的进出料,综上所述,该搅拌筒装置能够有效地解决搅拌筒对于低坍落度混凝土出料速度慢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搅拌筒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搅拌筒体的旋片设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搅拌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搅拌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导料锥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如下:
前锥部1、中筒部2、后锥部3、第一旋片部4、第二旋片部5、第三旋片部6、第一搅拌件7、导料锥8、第二搅拌件9。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搅拌筒装置,以有效地解决搅拌筒对于低坍落度混凝土出料速度慢的问题。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5,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搅拌筒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搅拌筒体的旋片设置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搅拌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搅拌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导料锥的结构示意图。
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本实施提供了一种搅拌筒装置,具体的该搅拌筒装置包括搅拌筒体和旋片。
其中搅拌筒体沿后向方向依次设置有前锥部1、中筒部2和后锥部3,具体的结构可以参考现有技术,搅拌筒体整体从中部向前后两端,横截面均逐渐减小,其中前后方向,指的是车体的行进方向,进出料主要是通过后锥部3完成。一般搅拌筒上还相应设置有连接法兰、连接封头、加强封头、加强筋、人孔盖和滚道等。其中连接法兰用于与减速机连接,搅拌筒体旋转的动力传输部件,连接封头与前锥部1、中筒部2和后锥部3组成梨形结构容器,用于承载混凝土,加强封头与加强筋是对连接筒体进一步加固,保证连接法兰在减速机驱动下不会出现开裂等现象,中筒部2的侧面一般设置有人孔,该人孔用于工作人员钻入搅拌筒体内,以人工处理内部积料、维修内部结构等,而人孔盖覆盖在人孔外侧以密封人孔,一般与中筒部2可拆卸固定连接。滚道是搅拌筒体的承载装置,搅拌筒体的旋转轴线与滚道同轴设置。其中中筒部2可以呈圆柱管型,也可以呈鼓型。
其中旋片设置在搅拌筒体内且前后方向延伸,旋片呈螺旋状,前后方向延伸,即指的是螺旋的走向为前后方向,即从前锥部1延伸至后锥部3处。在搅拌筒体内一般会设置有两条均呈螺旋状的旋片,两个旋片的形状,大小可以一致,具体的应当如现有技术中的摆放方式,两条旋片应当旋向相同,且互错180度设置,以相对设置。具体的两条旋片之间结构如何配合安装均可以参考现有技术。其中旋片主要是焊接在搅拌筒体的内侧壁上,具体的,旋片的外侧边与搅拌筒体的内侧壁焊接,旋片的内侧边向搅拌筒体中心部位延伸,以搅动砂浆,为了保证旋片的使用寿命,此处优选旋片的内侧边涂覆有耐磨材料层。为了保证旋片沿前后方向连续性好,此处优选旋片为分段整体开模旋片,而分段拼接连续性不好。
其中旋片前后延伸,应当从前锥部1延伸至后锥部3处,具体的旋片包括设置在所述前锥部1内的第一旋片部4、设置在所述中筒部2内的第二旋片部5和设置在所述后锥部3内的第三旋片部6,需要说明的是,其中第一旋片部4和第二旋片部5之间,以及第二旋片部5和第三旋片部6之间,可以是断连的,但此处优选连接成一体。
在该搅拌筒装置中,从第一旋片部4、第二旋片部5至第三旋片部6,螺旋角依次增大,即第一旋片部4的螺旋角小于第二旋片部5的螺旋角,而第二旋片部5的螺旋角小于第三旋片部6的螺旋角。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旋片部4、第二旋片部5和第三旋片部6,各自的螺旋角,可以大小不变,也可以是从前端至后端,螺旋角逐渐增大,为了使旋片沿延伸方向顺畅性更好,此处优选旋片从前端至后端,螺旋角连续增大。具体的,为了保证更好的适应低坍落度的砂浆,此处优选第一旋片部4的螺旋角在45°-60°之间,第三旋片部6的螺旋角在50°-61°之间,第三旋片部6的螺旋角在60°-75°之间。考虑到后锥部3为进出料处,管径相比前锥部1和中筒部2均明显要小,此处优选,第三旋片部6从前端至后端,螺旋角逐渐增大,优选第三旋片部6的前端至后端,螺旋角连续逐渐增大,且优选,第三旋片部6的前端螺旋角相比后端螺旋角的差值在6°到18°之间。进一步的,为了保证物料搅拌效果,此处与第二旋片部5的外侧边的螺旋角大于内侧边的螺旋角,需要说明的是,此处内外,以及上下文的内外,内指的是靠近搅拌筒体中心轴线的一侧,而外侧则是远离搅拌筒体中心轴线的一侧。
在该搅拌筒装置中,对于其中的旋片进行了改进,旋片根据前锥部1、中筒部2和后锥部3的功能不同,调整了螺旋角。在后锥部3和中筒部2处,叶片的螺旋角进行了加大处理,尤其在后锥部3的螺旋角设置更大,使得砂浆在后锥部3处流通速率增大,保证了低坍落度的砂浆在后锥部3处的流通速率。因为混凝土搅拌过程中,旋片不同部位的搅拌功能不同,所以采用分段选取不同螺旋角分别进行工作,不仅能够满足工作需要,还能够保证低坍落度的砂浆的进出料,综上所述,该搅拌筒装置能够有效地解决搅拌筒对于低坍落度混凝土出料速度慢的问题。
进一步的,此处优选第三旋片部6的宽度不仅小于第一旋片部4的宽度而且小于第二旋片部5的宽度。将第三旋片部6的宽度缩小,以使后锥部3的中部具有更多的空间以方便砂浆在后锥部3内移动,以进一步的保证低坍落度的砂浆在后锥部3内的流动,以使后锥部3的砂浆进入到中筒部2和前锥部1更加方便。同时前锥部1和中筒部2的砂浆也容易从流出。
进一步的,为了使砂浆更易流动,此处与优选第一旋片部4、第二旋片部5和第三旋片部6上均设置有缓冲孔,即在沿旋片的厚度方向设置通孔,以减小砂浆与旋片的接触面,以方便旋片在砂浆内搅动。其中通孔大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具体的尺寸可以参考现有技术。在本实施例中,此处优选第一旋片部4以及第二旋片部5沿延伸方向均匀设置有缓冲孔,即旋片位于前锥部1的部分、位于后锥部3的部分均均匀分布有缓冲孔。而对于旋片位于后锥部3的部分,即第三旋片部6的缓冲孔设置在纵向中部,即不再是沿前后方向,即纵向均匀设置,以有效增加混泥土进入筒体的流动速度。
进一步的,此处优选在前锥部1内设置有强制搅拌装置,以帮助第一旋片部4在前锥部1内进行砂浆搅动,具体的,此处优选具有设置在前锥部1内的第一搅拌件7,第一搅拌件7包括搅拌板和支撑圆管,支撑圆管的两端与第一旋片部4连接固定,优选焊接固定,具体的支撑圆管沿前后延伸,并位于第一旋片部4相邻两部分之间。而其中的搅拌板的外侧边沿与前锥部1的内壁焊接、内侧边沿与所述支撑圆管焊接固定,以使搅拌板具有较强的强度,以能够稳定的在砂浆内搅动。为了保证搅动效果,此处优选搅拌板的前后方向宽度小于支撑圆管的长度的一半。进一步的,为了保证砂浆的流动性,进一步的,此处优选搅拌板的中部设置有用于导流的导流孔,即沿搅拌板的板厚方向设置有通孔。同时优选搅拌板的外侧边沿与前锥部1的内壁之间形成导流孔,该导流孔可以是半圆型通孔。
进一步的,为了加强搅拌,此处优选在后锥部3内设置有第二搅拌件9,其中第二搅拌件9弯曲设置,且一侧边沿与第三旋片部6的侧面焊接,另一侧边沿设置成锯齿型,在安装状态下,第二搅拌件9的锯齿型边贴靠第三旋片部6侧面设置,且垂直于第三旋片部6设置。
一般在后锥部3的后端会设置有导料锥8吗,具体的,导料锥8设置在后锥的后端且与第三旋片部6衔接。导料锥8最为主要的作用在于,将砂浆导入和导出。为了更好的适应低坍落度的砂浆,此处优选导料锥8的侧面设置有导流孔,以保证了砂浆的进料性能。具体的,导料锥8包括圆管部和与所述圆管部前端衔接的锥型部,锥形部的前端为大径端且边沿呈双螺旋状,锥形部的侧面均匀分布有贯通内外的导流孔,通过设置导流孔,使得砂浆不仅可以从锥形部的前端进出,还可以从导流孔进出,加快砂浆进出,同时保证了砂浆导流效果。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搅拌筒装置,包括搅拌筒体和设置在所述搅拌筒体内且前后方向延伸的旋片,所述搅拌筒体包括沿后向依次设置的前锥部、中筒部和后锥部,所述旋片包括设置在所述前锥部内的第一旋片部、设置在所述中筒部内的第二旋片部和设置在所述后锥部内的第三旋片部,其特征在于,从所述第一旋片部、所述第二旋片部至所述第三旋片部,螺旋角依次增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搅拌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旋片部从前端至后端螺旋角逐渐大,所述第二旋片部的外侧边的螺旋角大于内侧边的螺旋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搅拌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片部的螺旋角在45°-60°之间,所述第二旋片部的螺旋角在50°-61°之间,所述第三旋片部的螺旋角在60°-75°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搅拌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旋片部的宽度不仅小于所述第一旋片部的宽度而且小于所述第二旋片部的宽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搅拌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片部以及所述第二旋片部沿延伸方向均匀设置有缓冲孔,所述第三旋片部的缓冲孔设置在纵向中部。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搅拌筒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前锥部内的第一搅拌件,所述第一搅拌件包括搅拌板和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支撑圆管,所述支撑圆管的两端与所述第一旋片部连接固定,所述搅拌板的外侧边沿与所述前锥部的内壁焊接、内侧边沿与所述支撑圆管焊接固定,所述搅拌板的中部设置有用于导流孔,所述搅拌板的外侧边沿与所述前锥部的内壁之间形成导流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搅拌筒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后锥部内的第二搅拌件,所述第二搅拌件弯曲设置且一侧边沿与所述第三旋片部的侧面焊接,另一侧边沿设置成锯齿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搅拌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锥部的后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三旋片部衔接的导料锥,所述导料锥的侧面设置有导流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搅拌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片的外侧边与所述搅拌筒体的内侧壁焊接,内侧边涂覆有耐磨材料层。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搅拌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片为分段整体开模旋片。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727581.4U CN207841743U (zh) | 2017-12-12 | 2017-12-12 | 一种搅拌筒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727581.4U CN207841743U (zh) | 2017-12-12 | 2017-12-12 | 一种搅拌筒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7841743U true CN207841743U (zh) | 2018-09-11 |
Family
ID=634242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1727581.4U Active CN207841743U (zh) | 2017-12-12 | 2017-12-12 | 一种搅拌筒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7841743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856191A (zh) * | 2017-12-12 | 2018-03-30 | 安徽星马专用汽车有限公司 | 一种搅拌筒装置 |
PL131105U1 (pl) * | 2022-11-25 | 2024-05-27 | Ina Spółka Z Ograniczoną Odpowiedzialnością | Bęben mieszalnika betonomieszarki samochodowej o pojemności 12 m3 |
PL442954A1 (pl) * | 2022-11-25 | 2024-05-27 | Ina Spółka Z Ograniczoną Odpowiedzialnością | Spiralny zespół mieszalnika betonomieszarki samochodowej o pojemności 12 m3 |
-
2017
- 2017-12-12 CN CN201721727581.4U patent/CN207841743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856191A (zh) * | 2017-12-12 | 2018-03-30 | 安徽星马专用汽车有限公司 | 一种搅拌筒装置 |
PL131105U1 (pl) * | 2022-11-25 | 2024-05-27 | Ina Spółka Z Ograniczoną Odpowiedzialnością | Bęben mieszalnika betonomieszarki samochodowej o pojemności 12 m3 |
PL442954A1 (pl) * | 2022-11-25 | 2024-05-27 | Ina Spółka Z Ograniczoną Odpowiedzialnością | Spiralny zespół mieszalnika betonomieszarki samochodowej o pojemności 12 m3 |
WO2024112216A1 (en) * | 2022-11-25 | 2024-05-30 | Ina Spółka Z Ograniczoną Odpowiedzialnością | A spiral mixer assembly of a concrete mixer truck with a capacity of 12 m3 |
WO2024112215A1 (en) * | 2022-11-25 | 2024-05-30 | Ina Spółka Z Ograniczoną Odpowiedzialnością | MIXER DRUM OF A CONCRETE MIXER TRUCK WITH A CAPACITY OF 12 m3 |
PL73836Y1 (pl) * | 2022-11-25 | 2025-03-17 | Ina Spółka Z Ograniczoną Odpowiedzialnością | Bęben mieszalnika betonomieszarki samochodowej o pojemności 12 m<sup>3</sup>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7841743U (zh) | 一种搅拌筒装置 | |
EP2782729B1 (en) | Truck-mounted concrete mixer, mixing drum and mixing drum blade structure of the same | |
CN102211357A (zh) | 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及其搅拌筒和搅拌筒叶片结构 | |
CN206140690U (zh) | 一种水泥搅拌机清洁装置 | |
CN207310231U (zh) | 一种建筑施工用混凝土搅拌装置 | |
CN217299868U (zh) | 套筒灌浆施工用一体化设备 | |
CN206690331U (zh) | 一种自动装载混凝土搅拌车的搅拌罐 | |
CN202174645U (zh) | 泡沫水泥浆专用混合装置 | |
CN104108135A (zh) | 一种混凝土搅拌罐耐磨螺旋叶片 | |
CN202071212U (zh) | 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及其搅拌筒和搅拌筒叶片结构 | |
CN107856191A (zh) | 一种搅拌筒装置 | |
CN207344851U (zh) | 一种建筑施工用三级砂混凝土的搅拌装 | |
CN206823586U (zh) | 一种自动水力搅拌式全断面布药的管道混合器 | |
CN201195948Y (zh) | 一种螺旋推进式砂浆管道输送系统 | |
CN107672035A (zh) | 一种快速清洗功能的水泥搅拌装置 | |
CN206416321U (zh) | 混凝土搅拌罐 | |
CN203937019U (zh) | 一种混凝土搅拌罐耐磨螺旋叶片 | |
CN108940076A (zh) | 一种生物有机肥的混料装置 | |
CN106994741A (zh) | 一种预拌流态可固化土搅拌机 | |
CN214561956U (zh) | 一种高强混凝土混料装置 | |
CN205588482U (zh) | 一种混凝土搅拌输送机 | |
CN206066697U (zh) | 一种新型混凝土运输搅拌筒 | |
CN207415675U (zh) | 一种预拌流态可固化土搅拌机 | |
CN213352992U (zh) | 一种混凝土输送混料装置 | |
CN210544614U (zh) | 一种速凝剂生产用添加剂混合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